人教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20976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4.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人教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人教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人教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人教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docx

《人教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docx

人教版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

机械﷽﷽﷽﷽﷽﷽﷽﷽﷽﷽﷽﷽﷽﷽﷽﷽﷽﷽﷽﷽﷽﷽﷽”的地面.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运动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

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m,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75m。

常用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它们同米的换算关系为: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单位换算举例:

3.5km=3.5×1000m=3500m

单位换算总结:

①数字与单位分离,单位等量代换,数字进行运算;②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要乘以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要除以进率。

长度的测量

初中阶段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刻度尺,更精密的测量工具还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五个字加以概括,即“认、选、放、读、记”。

1.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量程和分度值。

量程是测量工具的测量范围,分度值是指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它决定了测量的精细程度。

如上图,这个刻度尺的测量范围是0~8cm,分度值是0.1cm。

2.选:

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

测量工具的选用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比如测量身高应该使用卷尺而不是游标卡尺。

一般选用原则是满足单次测量量程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分度值小的测量工具。

3.放:

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准,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如图3甲所示),不能歪斜(如图3乙所示)。

图3 甲

图3 乙

对于较厚的不透明的刻度尺(如木尺),应使刻度线贴着被测物体(图3丙为反例)。

零刻度线磨损时,要从其他清晰整数刻度线作为起始刻度测起,测量结果应该等于读出的刻度值减去作为起始的刻度值(如图3丁所示)。

图3 丙

图3 丁

 

4.读:

视线要垂直于刻度线(如图4所示);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当估读数字为0时,也不能漏掉)。

图中铅笔长度为69.5mm,其中69mm是准确值,0.5mm是估读值。

图4

5.记: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图5中木块长度为2.77cm。

图5

时间的测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

常用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等。

1h=60min

1min=60s

1s=1000ms

1ms=1000μs

在时间单位间的进率关系中,时、分、秒之间是60进制,秒、毫秒、微秒之间是千进制。

在日常生活中,测量时间的工具有钟、表等;在运动场和实验室,常用的计时工具是停表。

停表可以分为电子停表和机械停表,电子停表读数简单,初中阶段常考机械停表。

机械停表的读数:

机械停表的刻度盘由两类规格:

大表盘有60秒一周的,也有30秒一周的;相应小表盘有以1分为分度值的,也有以0.5分为分度值的,读数时首先要分清表盘的规格然后再进行准确读数。

如图,大表盘的量程是30s,分度值是0.1s,小表盘的量程是15min,分度值是0.5min。

此时小表盘指针在2到2.5min之间,故大表盘指针读数在0到30s之间,读数为6.0s,所以最终读数是2min6.0s。

注意:

因为机械停表的秒针是按照分度值跳动的,所以不需要估读。

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做误差,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注意:

误差概念不能反过来说,这是果与因的关系。

区别

测量误差

测量错误

产生原因

1跟测量工具的精确程度有关;

2跟测量方法的合理性有关

1不遵守使用规则;

2记录结果时粗心

减小或避免

不可避免,只能减小,方法:

①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

②改进测量方法;③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就可以避免

例1.如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是2.85cm.如图乙所示,停表所记录的时间是200s.

解析:

利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在精确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停表大表盘的分度值是0.5秒,一圈读数是30秒,结合小表盘示数0到3之间有6个格,可知小表盘的分度值是0.5分,那么停表所记录的时间为3分20秒,故等于200s。

例2.用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若用力拉尺测量,那么测量结果将偏小

解析:

卷尺被拉长后分度值变大,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例3.小张用一把毫米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先后测量了5次,记录的结果如下:

①8.2cm;②8.21cm;③8.22cm;④8.32cm;⑤8.20cm。

其中记录的数据中属于错误数据的有:

①④(填序号),该物体的长度是8.21cm。

解析:

因为小张使用的是毫米刻度尺,所以读数时要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记录结果①因为没有估读,所以是错误的。

记录结果④的数据与其他数据差别太大,应该是读数错误,所以也舍弃。

我们拿到数据,应该先剔除错误数据,再计算余下数据的平均值,即为答案(注意:

答案的精确位数与读数一致,过多的精确位数没有意义)。

第2节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物理学中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形式,区别于复杂的微观粒子运动、电磁运动,更不同于生命运动、心理活动等

参照物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事先选定一个物体为参照物。

平时我们在描述物体运动时,一般是默认了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含义:

①运动是绝对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②静止是相对的,我们说某物体静止,是相对于某个特定参照物而言的,相对于其他绝大部分物体来说它是运动的;③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所选择的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也一般不同。

例1.一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多次描述了运动并作了简单解释,其中前后两次描述了山的运动状态,两次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地面

解析:

山相对地面来说是静止的,船相对地面来说是运动的,则山相对于船来说是运动的,诗人“看山恰似走来迎”,一定是选择了一个相对山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所以第一次是船,第二次是地面。

注意:

行船、行车的参照物选择问题一般是以船车或地面为参照物,做题时可以优先从这两个角度去辨析。

忽略风的影响,我们一般认为船和江水是相对静止的,所以答案里绝对不会出现“江水”这一选项。

例2.一辆车沿河岸行驶,车上的人看到岸边的树向西移动,而河面上一艘船却在向东移动。

若以船为参照物,则有车和地面都向西运动,且地面比车运动得快。

解析:

树相对于岸一定是静止的,车上的人看到树向西移动,所以车相对地面一定是向东移动;车上的人看船向东移动,那么说明船的移动速度大于车的移动速度。

例3.观察下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解析:

以房子为参照物,炊烟向左飘,说明风速向左。

甲车旗子向左飘,可能向左运动,但是速度一定小于风速,可能静止,也可能向右运动。

乙车旗子向右飘,则一定是向左运动,并且速度大于风速。

第3节运动的快慢

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1.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如百米赛跑中,每位运动员的运动时间都是相同的,那么谁跑在前,谁快!

2.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如百米赛跑结束后,每位运动员都会到达终点,那么谁使用的时间短,谁快!

在自然界中,大多数情况下,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段内通过的路程也不相同,我们常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其实质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速度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用公式表示为:

(注意,此公式叫做定义式,区别于决定式,我们可以通过此公式计算出物体运动的速度,但是其实物体运动的速度并不是由路程和时间决定)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符号km/h。

它们之间的关系:

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

人步行速度约1.1m/s;自行车约5m/s;小汽车速度约30m/s;学生百米短跑速度约7.5m/s。

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任意相等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都相等)的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大小变化的直线运动,即在相等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

初中阶段我们主要研究匀速运动,偶尔涉及变速运动,绝对不会考到曲线运动。

运动图像

1.甲是s-t图,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体通过的路程不变,说明物体静止,即s-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

2.乙是s-t图,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体通过的路程变大,且任意相等时间内的路程变化量相等,说明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3.丙是v-t图,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体的速度不变,说明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因为

,所以图中阴影面积表示物体以恒定

的速度行驶

时间所通过的路程。

4.丁是v-t图像,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体的速度变大,说明物体在做加速运动,属于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

物理意义:

用来粗略地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表述时一定要指明是哪段路程或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计算:

计算平均速度时,必须明确研究的运动过程,用这段运动过程的总路程除以总时间计算平均速度。

在速度公式

中,s一定是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t一定是通过路程s所用的时间。

例1.一列长100m的列车,穿过500m的某一山洞,若火车运行速度是108km/h,火车穿过山洞所用时间是多少秒?

答案:

列车穿过山洞的总路程等于车长加上山洞长,即s=s车+s洞=100+500=600m,车速v=108km/h=30m/s。

由公式

变形得:

解析:

物理计算题对格式的要求:

①必要的问题说明,即你从题干中获取到哪些信息;②利用到哪些公式及导出公式;③带入数据,计算过程不需体现;④得出答案并协商正确的单位。

例2.甲乙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他们的速度之比是2:

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3:

4,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是9:

8

解析:

物理公式不仅可以算数,还可以计算比例关系。

本题中时间之比等于路程之比比上速度之比:

例3.如图是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学校的s-t图象.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则小刚骑车是图中OA(选填“OA”或“AB”)段,小刚从家中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为2.4m/s.

解析:

骑车速度比步行快,在s-t图像中,快速物体对应图像比慢速的更接近s轴,对应到数学知识就是斜率更大。

例4.某物体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20m/s,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30m/s,则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24m/s

解析:

设总路程为s,则前一半路程所用时间为

,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为

,则总时间为

,则平均速度为24m/s。

可知相等路程的平均速度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而相等时间的平均速度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目的

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平均速度计算公式:

实验器材

斜面、小车、木块、金属片、刻度尺、停表

需要测量的量

1运动小车通过的路程;②通过某段路程所用时间

实验注意事项

①斜面要长一些而且要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样可使小车在下滑时运动得慢些,运动时间长一些,以便于较准确地测量运动的时间;②小车的前端对齐起始线,由静止释放;③计时开始于小车释放应该是同时的,小车撞击金属片时立即停止计时

例1.在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l)图中AB段的路程sAB=40.0cm,如果测得时问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25.0cm/s。

(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似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小。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他的做法正确吗?

不正确,理由是:

所测时间不是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

解析:

(1)尺子的分度值是1cm,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计算出平均速度的精确位数要与长度测量值一致。

(2)小车过B点才停止计时,则计时时间偏大,由公式

得,计算出的速度偏小。

 

第二章.声现象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物体可以是固体(音叉)、液体(投石入水)或者气体(哨子)。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有声音一定有物体在振动,但有振动不一定能听到声音。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是声音不是立即消失。

柔软、可塑物体能够吸收振动。

如用手握住发声的音叉,音叉停止振动,那是因为手吸收了音叉的振动;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池,水面溅起水花,但是很快消失,说明水吸收了音叉的振动,a手和音叉都有柔软、可塑的特点。

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均可作为传声的介质,真空中不能传声。

介质传声,本质是振动的传递。

物体振动会发声,声源将振动传递给介质,进而引起介质振动,最终将振动传递到人耳。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声源停止发声,我们仍然能够听到声音。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称其声波。

声波就像石块击打水面引起的水波那样向远方传播。

声速

声速是描述声音传播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固体传声效果最好,气体传声效果最差。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常温水中的声速是1500m/s;铁棒中的声速是5200m/s。

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原声跟回声区分开来;否则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二级结论:

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障碍物距听者至少17m(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例1.如左图所示,敲响的音叉在振动,但是现象并不明显,使其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这是使用了转换法;如右图所示,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解析: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转换法。

例2.甲同学在一根装满水的较长的铁管一端敲一下,乙同学在铁管的另一端能听到几次敲击声?

请回答按乙同学听到的先后顺序,指出这三次声音分别是什么物质传播的?

并简要说明听到三次声音原因?

解析:

乙同学能听到三次敲击声。

先听到从铁管传来的,第二声是从水中传来的,最后一声从空气传来的。

因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的,在铁管传播速度最快的,在水中次之,在空气中最慢。

例3.在长为884m的金属管的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次声音,两次声音相隔2.43s。

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的速度是多大?

(此时气温约为15℃)

解析:

金属管的长s=884m,15℃时空气中的声速v空=340m/s,两次声音间隔△t=2.43s。

由公式

得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

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快,所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等于在金属管中的传播时间加上时间间隔,有

,则

声音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

例4.列车以72km/h的速度行驶,在它的正前方有一个隧道,列车驶入隧道前必须鸣笛,司机鸣笛1.2s后,听到自隧道口处的峭壁反射的回声,那么司机听到回声时,他离隧道口还有多少米?

(声速是340m/s)

解析:

列车的速度v车=72km/h=20m/s,空气中的声速v声=340m/s,发声到听到回声的时间间隔t=1.2s。

声音通过的路程s声=v声t=340×1.2=408m,列车通过的路程s车=v车t=20×1.2=24m。

则发声时,列车距峭壁的距离

,那么司机听到回声时,他离隧道口的距离

第2节声音的特性

音调

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频率是描述声源振动快慢的物理量,而音调是描述声音高低的特性,描述对象不同。

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发声音调的高低,所以只能说声音音调与声源振动频率的关系,而不能反过来说,响度与振幅同理。

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Hz,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

物体振动的频率,取决于振动物体的材料、长短、粗细、松紧等,振动物体越短、越细、越紧,振动频率越高,发声音调越高,如短尺、细弦、绷紧的橡皮筋振动发声音调高。

响度

物体振动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值叫做振幅。

物体振动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就越大。

增大听到声音响度的常用方法:

(1)增大发声体振动的幅度;

(2)减小声音传播的距离;(3)让声音尽可能集中传播,即尽量减少发散,如医生用听诊器;(4)通过共鸣增大听到声音的响度,如吉他琴箱;(5)利用回声来增大原声

音色

音色就是声音的品质,是区分发声体的依据。

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

波形图

如左图所示,在相等时间内甲乙两物体的振动次数(即频率)相等,丙物体振动次数更多,则甲乙两物体发声音调相等,丙物体发声音调更高;乙物体的振幅大于丙的大于甲的,则乙物体发声响度大于丙的大于甲的。

如右图所示,三种物体发声的振幅、频率都相同,但是波形不同,所以音叉、钢琴和长笛发声音色不同。

音调、响度和音色对比

比较项目

音调

响度

音色

定义

声音的高低

声音的强弱

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影响因素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

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声音传播的距离及发散程度等

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自身因素

描述词

高低

大小

清脆、嘶哑等

注意:

高低一般是形容音调的,如“男低音”等,但有时也用来形容响度,如“不敢高声语”、“引吭高歌”等,都是形容响度大,真正做题时还要甲乙区分。

例1.如图所示,相同的玻璃瓶里所装的水的量不同。

(1)当你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时,如果能分别吹出“哆来咪发”你个音阶,请按顺序写出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排列:

丙乙甲丁,这时是空气柱在振动。

(2)当你用金属汤勺敲玻璃瓶时,你听到的音阶也有高有低,则发声音调最高的是丙。

解析:

贴着瓶口吹气,声音是由瓶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前面我们学过,发声体越短,发声音调越高,所以发声音调升序是瓶内空气柱越来越短;用金属汤勺敲击玻璃瓶,声音是由玻璃瓶振动产生的,第一节我们学过,水能够吸收振动,所以水少的瓶子发声音调高。

例2.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音叉的叉股上用胶水粘贴一个小的平面镜,用玩具激光笔作光源,打开激光笔开关后,调节其角度,使激光束通过叉股上的平面镜,反射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光斑。

轻敲音叉,我们在听到声音的同时会观察到光斑有什么变化?

用力敲音叉,我们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光斑有什么变化?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规律?

我们运用的实验方法有什么特点?

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

轻敲音叉,可以看到经小平面镜反射到墙壁上的光斑在跳动;用力敲音叉,我们听到的声音响度变大,光斑的跳动幅度更大了。

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并且物体振幅越大,发出声音响度越大。

此实验运用到了放大的方法,将不易察觉到的现象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其明显。

第3节声的利用

声与信息

声具有音调、响度、音色等特性,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通过合理使用,我们可以从中提取到信息,所以声可以传递信息。

应用:

(1)可闻声传递信息,如我们可以通过声音沟通;

(2)超声波传递信息,如通过B超可以检查病情;(3)次声波传递信息,如技术人员通过监测次声波可以确定台风、海啸的方位和强度等。

(4)回声定位:

声呐是根据回声定位原理制成的。

利用声呐人们可以探知海洋深度,计算公式

其工作过程是:

轮船上的发射器发射出超声波,声呐检测到反射的回声,从而可以计算出海洋深度。

声与能量

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而物体振动具有能量,所以声可以传递能量。

应用领域

应用事例

医学

超声波碎石:

利用超声波击碎病人体内的结石

工业

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

生活

(1)超声除尘

(2)超声洁牙

如何区分某一事例是利用声传递信息还是能量?

答:

声传递信息的过程中物体的运动状态、形状和结构等均不发生改变;声传递能量会使物体运动状态、形状或结构发生改变。

拓展

声和声音:

声音通常指的是人耳能听到的声,即可闻声。

声是一个更大的概念,即包括可闻声、超声波和次声波。

在自然界中,动物一般发出超声波,用来定位和交流等,如海豚和蝙蝠等;粗大笨重的物体发出次声波,如大象、地震、火山、海啸等

超声波具有:

①方向性好,几乎沿直线传播;②穿透力强,能穿透许多电磁波不能穿透的物质;③能量集中,可以切割硬质材料、清洗精密仪器等,在人类活动中更常用;次声波的频率可能与人体器官的固有频率相同或接近,所以次声波能够对人体造成危害。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噪音的来源

从物理学角度:

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产生噪音。

从环保角度: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音。

噪声强弱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声音强弱的等级(单位:

dB)

人的感觉,对人的危害

0

人刚能听到的最弱的声音

30~40

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不超过50dB

保证休息和睡眠

不超过70dB

保证工作和学习

不超过90

保护听力

控制噪声

控制噪声的途径

在声源处减弱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

应用到的知识点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人能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引起了鼓膜的振动

举例

汽车的消声器、无声手枪

城市高架桥旁边的隔音墙、城市道路旁边植树

工厂的工人戴防噪声耳罩、防噪声头盔

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1节温度

温度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符号t表示。

人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7℃,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25℃。

温度计

仅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是不可靠的,为了准确判断物体的温度,必须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常见的温度计有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他们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摄氏温度

摄氏温度规定:

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沸水的温度定位100℃,在0℃和100℃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