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医的心得体会doc.docx
《学习中医的心得体会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中医的心得体会doc.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习中医的心得体会doc
学习中医的心得体会
篇一:
中医学习感想
中医学习感想
11151990148盛雨琴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缘分,在高考结束后,原本一心想要做个程序猿的我,居然会改变主意报考中医专业。
中医,这个传承了千年的古老医术,一直有着独特的魅力和神秘。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
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汉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强调辨证实施,重视病人个体差异。
虽然同是慢性肝炎,病程长短不同,通过辩证进行不同的治疗,而不是千篇一律地按照化验去治‘大三阳’。
气滞血瘀者,当以祛邪为主;气虚血滞者,当以扶正为先。
?
这些理论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看中医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而是根据病人的体质、体征,结合天时、地理、病史等诸多社会因素确定症结和治疗方案,这就是著名的三因理论?
因人、因时、因地用药?
。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它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内在机理。
因此,中医学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相、经络、运气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医几千年的发展史,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为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的代表和传统文化的结晶,中医创造了世界科学史上的两个奇迹,一个是历史的奇迹,中医为中国人民繁衍生息的医疗保驾护航;另一个是现实的奇迹,为那些患有疑难怪病的病人解除痛苦。
也许有人要问,中医是什么?
我们说中医是朴素的辩证法,是劳动人民经过两千多年以来积累的与各种疾病做斗争经验的总结,中医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同时也是具有最完整理论体系的科学,它的理论对其它学科和人类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传统文化里面还有一家,那就是医家。
医家不仅是一种医疗技术,也是一种文化哲学。
中医是崇尚阴还是崇尚阳呢?
其实中医是讲阴阳平和、阴阳不偏的。
可以说中医是阴阳哲学的最佳体现。
中医说一个人有病了,那是阴阳不和。
怎么治病?
就是调和阴阳。
病治好了就是阴阳调和了!
有人攻击中医就说一个阴阳太简单了!
其实越简单的东西越接近事物的本质。
中医是一种阴阳中和的文化!
应该在我们中华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
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
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
人们开始使
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
现在,西医院远远多于中医院,在大多数人认识中,有了病就是去医院检查,
然后吃点药,中医从来不是第一选择,也是只有在经过多方折腾病也没有痊愈后,才想起来去看看中医。
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了一个中医的自述,看得我目瞪口呆。
感到生孩子绝不是一个自然过程,而是一种有如?
神六?
发射的高科技程序。
(她先叙述产前检查,我说:
?
完了,非给你剖腹不可。
?
我知道这种情况也完全可以自然分娩,不是非剖腹不可。
她说:
?
是啊,人家说了,这是必需的。
?
人家西方医生还很以人为本哪,刀口在下腹部,还是弧线形,考虑到让你还能穿比基尼。
她说,手术室为抑制病菌温度很低,做完手术又用凉水给她进行了全身清洗,我说:
?
完了,你非发烧不可。
?
她说:
?
人家说了,这也是必经阶段。
?
我听了真是叫苦不叠,谁说生孩子就非得发烧呀?
医院赶在她发烧之前先给她挂上吊瓶,这样她就不至于烧死。
一听用药方法和饮食,我说:
?
更完了,你非没奶不可。
?
她说,医生说了,这也是正常的。
好在西方服务设施完善,什么都想得很周到,哺育孩子不成问题。
我告诉她,她的确?
享受?
了一番西方的一流科技服务,但除了挨了一顿大可不必的?
收拾?
外,没得到任何好处。
)我推崇科学,但还没有推崇到为了享受高科技而心甘情愿地把自己交给医生去整治。
现代人对医学产生了被治的依赖性。
对科学的信奉使人们不能?
我的身体,我做主?
。
每年,单位体检,都能掀起一场治病浪潮。
因为没有人是没有?
毛病?
的。
按照医生的建议把子宫?
挖?
出去了。
阑尾?
切?
下去了,把胆?
摘?
除了,还事。
有扁桃体,蛀牙……医生说身上的痣全应该挖光,以防癌变。
看一条美国科技报道说,发现早产儿在保温箱中的成活率很低,而要是帖着人的皮肤保温,成活率却很高。
这让我说不出的晕。
在中国,七个月的早产儿的成活率一直很高。
过去的人,穿很宽松肥大的棉裤,母亲让把早产儿放在贴肚皮的位置,再用棉裤兜住,也都兜活了。
中国古代自然哲学认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组成,它们统一有序由相互联系。
世间百草皆有属性:
寒热温凉,辛酸甘苦咸。
四气五味,各有所司。
人也是自然之子,有五脏六腑、七情六欲。
以自然之物、自然之法,医自然之身。
古朴的哲学思想滋润了神奇的中国医学。
于是,五千年来,一根针,一把草,护佑了千千万万炎黄子孙。
虽然我还没有开始学习关于中医方面的知识,但是自己也会在图书馆找一些关于中医方面的书,我喜欢在安静而温暖的图书馆的角落里,恭敬而虔诚的接触这个神秘的国度,偶尔我也会迷茫,自己能不能做一个好医生,然而我知道,救人性命第一要有一颗慈悲之心,普济天下也许太过遥远,但是怀着一颗救世济民的心去学习中医,我相信自己会学好,会成为一个好医生,一个能够给别人带来健康和幸福的好医生。
篇二:
中医经典选读学习心得(12)
学习《中医经典选读》的心得体会
“中医经典选读”是我们这学期开设的一门课程,学校开设这门课程是为了加深我们对中国悠久的中医历史和重要的中医经典著作的了解。
用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它让我了解到了:
目前国内中医高等教育教材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作为四大名著,它们在中医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内容最完整,实践痕迹最清晰,对后世中医和现代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巨著;是将来医学探索与发展的根本内容;是喜爱中医人士必读的专书;是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必修课程。
该课程的学习对我们学医生涯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著,是中医理论和中医防治技术的理论渊源。
《内经》所阐述的中医理论是分析人体生理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的重要武器,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内经》开藏象学说之先河,并且奠定了脏腑辨证的雏形。
千百年来《内经》一直成为中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奠定了各科的理论基础,被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为中华民族身体健康﹑繁衍生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内经》包括《素问》81篇和《灵枢》81篇,各9卷。
它分别从阴阳五行、天人相应、五运六气、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等方面,结合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作出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概括和认识。
《内经》把人的形体和精神看作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认为人的形体病变可以影响精神,精神的状况又可以影响形体的病变,同时人体又是与外界环境(自然、社会)紧密相连的;人体必须与外界环境取得平衡,按照自然界的变化来调节饮食起居和精神活动,前者为“形神合一”观,后者则为“天人相应”观,二者充分反映了《内经》中的“整体恒动观”,是其所主张的两个基本观点。
“形神合一”观,形神问题即身心关系问题。
《内经》一方面认为形为神之本。
“形体不敝,精神不散”,即神必须依附于形体才能存在,且其功能也只有在身体健康时才能正常发挥,这是符合唯物主义思想的。
另一方面认为神为形之主。
神本于形,同时也反作用于形。
“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说明“神”可以直接影响“形”,决定“形”的存亡。
正因为神为形之主,所以神在病因、治疗、防病、养生方面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内经》中提到的“神”,一般指精神活动,是“心”的功能,主宰着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
由此精神对形体的反作用是明显的。
“天人相应”观,是说一个人的生存与天地二气的自然界是密切相关联的,人能顺应天地阴阳的变化,不违四时的规律,了解十二经脉的道理,就能明达事理,不会被疾病现象所迷惑。
《内经》将人的身体视为自然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强调人的生理现象的变化与自然界变化一般原理的一致性。
“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
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
这说明无论是治病还是养生,都离不开人体内外环境统一的“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形神合一”观与“天人相应”观所体现出来的是整体观,把人与自然、社会、生理、心理等置于整体联系之中,并将其贯穿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各个环节,对今天的医学临床实践仍有启发意义。
《内经》对养生学有突出的贡献,他强调整体观及从“防未病”思想出发,指出应“不治已病治未病”,注重内在环境与外在环境的统一,强调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养生。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对外在的“虚邪贼风”,应及时回避,对内应保持气血阴阳的平衡,做到“恬淡虚无”,正气充足则疾病不会发生,从而达到健康长寿之目的。
少私寡欲《内经》认为欲望对人的健康影响很大。
“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指出欲望无穷,最终会影响健康,所以养生的方法就是要“志闲而少
欲,心安而不惧”,即要意志安闲,少有欲望,心境安定,没有恐惧,现代身心医学证明,适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做到“少私寡欲”,以求心理达到平衡,则会有利于学习中医的心得体会)身体健康。
《皇帝内经》是一部经典、深奥的中医药学著作,它不同于西医书籍那样将人体进行解剖、生理、病理等学科性细化,而是通过阴阳五行学说和天人合一理论构建了完整的中医药学体系。
它除了是一部伟大的医学著作外,同时是一部经典的哲学典籍,它帮助我们认知日常事物中的深奥智慧,论证事物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是表现在中国古代医学中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当然,其在医学、哲学方面的极大贡献和成就绝非三言两语所能概述清楚的,此文仅是个人在学习中的心得体会。
在以后的学习中还应加强对古典医学的学习来提高我的认识,以便更好的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篇三:
中药心得体会
学习中医药的心得体会
有人说:
中医是宏观医学,西医是微观医学,中医他承载了中国人的智慧,中国的文化,
中国的发展,并使我们可站在更高的角度观察人类的繁衍生息。
在跟李冬黎中医学习之前我一直觉得,中医是一位老人,左手拿着《本草纲目》,右手给
人号脉,并能用毛笔写出药方的文人,他的疗效并不怀疑,可他的治愈时间确是我回避的主
要原因。
中药我只知道是用一些特殊的花草和特殊的昆虫动物所制成的汤剂,疗效好。
中药
治病,但口感不好,使我更多地选择西药片。
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我知道了什么是中医、中
药,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
献。
其又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迄今仍然
为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的中医中药经历数千年,通过历代无数医家的努力得以不断地丰富发展,从而逐渐
形成其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他融入了我国古代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宇宙观和方法论
---阴阳五行。
阴阳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但也有规律可循。
阴阳即对立又是统一的整体,他
始终处于此消彼长或此长彼消的不断运动变化状态,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根基,且
可相互转化。
五行既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物质,它们相生相克也构成了对立统一的
关系.中医诊病则通过观察患者外在的局部的表现来推测内脏的变化,以确定病情,尽而就
产生了四诊,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病情的基本方法。
我国老中医之所以神奇,能治百病,
就在于他结合中医的理论把四诊运用到了极至,如东汉的华佗、张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