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灌渠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1204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排灌渠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排灌渠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排灌渠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排灌渠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排灌渠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排灌渠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排灌渠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灌渠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排灌渠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排灌渠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综合说明

1.1概述

XX村位于X山脚下,距3km。

该排灌渠引莫洞水库水,解决X村1000多亩农田的灌溉和1700多人的生活用水问题。

同时担负着该区域防洪排涝的任务,该渠由于年久失修,建设标准低,在每年汛期大量农田受淹,每年农民辛勤劳动成果,一场洪水付诸东流,群众希望本排灌渠能得到彻底的整治,使人民能安居乐业。

1.2水文气象

本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区气候,高温多雨。

多年平均降雨量1795mm,多年平均径流深1000mm,降水多集中在4月〜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3.5%。

X县气象站实测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0分钟平均风速)为16.3m/s。

1.3工程任务和规模

该工程位于XX县,水资源丰富。

X排灌渠以莫洞水库为引水源,由于渠堤修筑时间比较长,年久失修,每逢暴雨,洪水冲刷,崩塌严重,大部分农田受淹,农业生产失收,农民渴望能彻底整治该排灌渠,解决好该排灌渠担负1000亩农田的排灌任务,使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改善。

该排灌渠改建工程计划㈠整治河道总长6000米。

㈡改造涵洞2处。

㈢陂头4座(其中陂桥2座,陂2座)。

㈣防洪堤加固2100米。

㈤桥梁

6座。

1.4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所在地交通条件较好,有道路可直通工地。

施工场地较宽敞,备料、施工比较方便。

工程施工用水可直接用水泵从渠道抽水,施工用电可就近接电。

主要建筑材料:

水泥、木材及次要材料可当地购买或向厂家定购。

石料和砂料直接由当地砂石场供应。

工程施工安排在明年10月至12月进行。

1.5环境影响评价

本工程的建设,在施工期内将给当地环境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施工期汽车、挖掘机等生产机械产生的噪音、尘埃、废气以及淤泥的运输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邻近村民、工厂的正常生活和生产;工程建设期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通过加强施工管理得以控制和减低影响程度。

本工程实施后,改善灌溉面积1000亩,解决生活用水困难1700人,改善了投资环境。

因此,尽管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但其影响是较小的和暂时的,而工程建设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直接效益却是较大的、长远的。

1.6工程量及工程投资估算

本工程主要工程量为土方开挖11540m3,浆砌石方716m3,砼375m3。

本工程投资估算为71.53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60.01万元,独立费

7.12万元,基本预备费3.41万元。

1.7工程效益

本项目的主要效益体现为水源得到保证,解决区域内的排涝问题,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灌区排灌能力,解决群众生活用水困难的状况,农民不再为争水而引发纠纷,不再为洪涝灾害威胁,稳定农民的生产情绪,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改善该区域的投资环境,为当地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先决条件,有利推动区域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

综上所述,工程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本工程的实施是可行的。

2气象水文

2.1流域概况

X村排灌渠是从莫洞水库引水,解决区域的灌溉和排涝问题,区域集雨面积为1.1平方公里,同时担负着莫洞水库的排涝任务,该排洪渠雨天作排渠,晴天为灌溉的双功能渠道,使本区域十分重要的排灌渠之一。

2.2气象特征

排灌渠所在流域贯穿北回归线,为热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带。

本流域临近南海,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

不同季节的雨量差别很大,冬春季少雨,夏秋季多雨。

流域4—9月降雨量多年平均占全年的83.5%,而6〜7月的雨量最为集中。

10月〜次年3月降雨量少,多年平均占全年的16.5%。

据统计,该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795mm,最大降雨量

2580mm(1983年),最小年降雨量1026mm(1963年),变幅较大。

根据X县气象站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为21.8C,最高气温37.9C(1963年9月5日),最低气温-2.4C(1963年1月15日)。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日照时数2054h,全年无霜期342d。

根据X气象站蒸发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400mm,最大年蒸发量1517mm(1963年),最小年蒸发量1238mm(1988年)。

蒸发分布不均匀,一般夏秋高温期蒸发量大,约占全年蒸发量的60%;冬春蒸发量相对较小,占全年蒸发量的40%。

根据X气象站近30年资料统计,对全县影响较严重的台风有26次之多。

最大的1979年8月2日一次台风,实测最大风速为34m/s,属12级台风,历年10min最大平均风速为16.3m/s,风向为E。

2.3水力计算

2.3.1水文计算标准及依据

2.3.1.1洪水计算标准

根据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以及《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

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工程等级划分标准确定为根据工程规模、效益及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确定工程等级。

本工程堤围及拦河陂定为

V等,主要建筑物为5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堤段的设计防洪标准为抵御10年一遇洪水。

2.3.1.2基础数据该河道以莫洞水库为水源,由于洪水来临该地区与莫洞水库洪水产

生错峰,因此不考虑莫洞水库的排洪流量。

该地区控制集雨面积1.1km2,

河流长1.5km,平均坡降0.005。

因该区域没有水文观测资料和实测降雨资料,故洪水计算按《X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查算,其中暴雨参数采用X省水文局2003年编制的《X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

该集雨区域位于东江中下游,为4号区,属暴雨低区,主要暴雨参数列于下表1-1。

区域主要暴雨参数表

表2-1

历时

、(小、时)项目

10分钟

1

6

24

72

备注

H(mm)

20

55

120

150

230

9=L/J1/3=

1.5/0.0051/3

Cvt

0.25

0.30

0.47

0.47

0.50

=8.77

at

1.0

1.0

1.0

1.0

1.0

查《图表》,

Ktp(p=10%)

1.36

1.4

1.62

1.62

1.66

m=0.6

231.3计算及成果

计算采用X省水利厅推广使用的《X省推理公式法(1988年修订)

TL-1A〉微机程序,分别计算水库10年一遇的设计洪水。

详细计算见附

件电算稿,计算成果列于下表1-2。

设计洪水计算成果表

表2-2

重现期N(年)

10

备注

频率P(%)

10

洪水总量w104m)

24.8

洪峰Q(RT/S)

15

2.3.2排灌渠流量复核计算

X村引水渠灌溉面积为1000亩,生活用水人数1700人。

查《农田水利工程(X水利电力局编)》,灌溉一万亩农田需1.2m3/s。

引水渠流量Q=Q+Q,

灌溉流量Q1=0.12m3/s

农村生活用水流量C2=(1700X0.12)/(24X3600)=0.002m3/s

Q=0.12+0.002=0.122m3/s

为了满足灌区短期内集中需水要求,或因改变耕作方法、轮灌制度、作物品种而导致用水增加时,加大35%灌溉流量。

加大后引水流量Q加=0.122X1.35=0.165m3/s,取用0.17m3/s。

考虑到该渠道为排灌渠主灌溉流量较小,而排涝按10年一遇的标准

设计流量Q=15m3/s

2.3.3排灌渠渠道断面水力计算

查《农田水利工程(X水利电力局编)》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Q=wXV=wXCXRi

式中:

q-通过渠道的流量(m/s);

w—过水断面面积(m);

C—流速系数;

R—水力半径R=w/x;

x—湿周;

i—渠道坡降,i=1/2000。

该排灌渠为梯形断面,主要以土堤为主,假设底宽B=2.3m,水深

H=2.8m边坡为M仁M2=1则:

w=BXH+(M1+M)XH/2=14.28m2

x=B+H*(SQR(1+M1A2)+SQR(1+M2A2))10.22m

R=W/X=1.4m

C=R/6X1/n

=1.40.167X1/0.025=42.3

33

Q=14.28X42.3X1.4/2000=15.96m/s>Q设=15m/s

故采用水深h=2.8m,渠底宽b=2.3米,渠顶超高0.3m。

3工程任务及规模

3.1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3.1.1河流规划成果

X村排灌渠整治工程,对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起着重要作用,为当地发展农业生产提供先决条件。

工程改建后,水源得到保证,洪涝灾害得到解决,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灌区排灌能力,解决生活用水困难的状况,稳定农民的生产情绪,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有利推动区域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

3.1.2社会经济状况及远期发展规划

历史悠久,地理环境优越,土地物产丰富、交通和人文条件良好,

是X县较发达的经济重镇。

根据X县统计局2005年编写《X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2004年度罗阳镇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11.78亿多元;工业总产值4.66亿元;农业总产值2.9亿元;还是我县农副产品生产的重要基地,有耕地面积2.9万亩,农副产品年产量:

粮食1.48万吨,水果、蔬菜3.57万吨,生猪9.18万头。

现正加紧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的对外交通网络完善,基础设施完备,政府近年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积极调整优化第一产业,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投资宝地。

3.1.3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该工程位于XX县,水资源丰富。

X排灌渠以莫洞水库为灌溉引水源,同时担负着区域的排涝任务由于渠堤修筑时间比较长,年久失修,每逢暴雨,洪水冲刷,崩塌严重,造成大量农田受淹,农业生产失收,使这的农民辛勤劳动付诸东流,目前情况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改善。

3.2排灌渠现状与规划

3.2.1排灌渠工程现状

该工程位于XX县,水资源丰富。

X排灌渠以莫洞水库为引水源。

由于渠堤修筑时间比较长,年久失修,每逢暴雨,洪水冲刷,崩塌严重,危及灌渠及灌渠淤积严重,无法进行灌溉,同时渠道渗漏严重。

3.2.2排灌渠规划设计

本次排灌渠整治工程计划对上下堤坝的2100米堤围加高培厚,底宽

7.2m,边坡1:

1。

对排灌渠6000米进行清淤,加高培厚堤围,渠道底宽2.3m,面宽8.5m,边坡1:

1,坡内外用草皮护坡,防止水土流失。

修建涵洞2处、桥梁6座,修筑陂头4座

4施工组织设计

4.1施工条件

4.1.1对外交通通讯条件工程所在地位于,距离广汕公路2.5公里,交通条件较好,对外通讯较为方便,可采用移动通讯解决施工通讯联系。

4.1.2施工场地条件本工程建筑物相对分散,施工场地较为宽敞,可每隔一定距离利用

堤边的空旷地进行搭厂、备料、加工,施工条件较为方便。

4.1.3施工用水条件工程施工用水可直接用水泵从河内排渠抽水,施工用电可就近接电

4.1.4建材供应条件水泥、钢材、木材及次要材料可在当地购买或向厂家定购。

砂石料直接由当地砂石场供应。

4.2天然建筑材料石料在镇附近石场购买,石场石质坚硬,基本上是粗粒花岗岩至细

粒花岗岩,硬度6〜7级,品质优良。

砂料直接由当地砂场供应,河砂含

泥量极低,质地坚硬、品质优良,储量充足。

5环境影响评价

5.1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