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连云港高三一模作文讲评语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18522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XX连云港高三一模作文讲评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XX连云港高三一模作文讲评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XX连云港高三一模作文讲评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XX连云港高三一模作文讲评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XX连云港高三一模作文讲评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XX连云港高三一模作文讲评语文.docx

《20XX连云港高三一模作文讲评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XX连云港高三一模作文讲评语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XX连云港高三一模作文讲评语文.docx

20XX连云港高三一模作文讲评语文连云港高三一模作文讲评语文20XX连云港高三一模作文讲评语文篇一:

20XX届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一模考试作文讲评及评分说明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每个人心里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梦一颗种子在我心里的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种桃李春风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一模考试作文讲评及评分说明一、关于审题本次作文为材料作文,提供的材料为修改了的梦田的歌词,材料明确告诉我们:

每个人心里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梦,用一颗种子,在我心田里种桃李春风。

这个题目的审题难度不大,绝大多数同学应该能准确审出材料呈现的话题是“梦”“梦想”,“梦”是一颗种子,收获的是“桃李春风”。

XX百科是这样解释“梦想”的:

“梦想”是一种意识里的追求,是动力的源泉,是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和渴望,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甚至可以视为一种信仰。

也就是说,“梦想”一定是美好的积极向上的、符合传统文化期待的。

“桃李春风”是一种诗化的表达,说的其实也是美好的人生追求和这种追求所带来的内心感受。

写好此次作文的三个关键在于:

梦想一定要具体化,如淡泊豁达、不慕名利的人生情怀,萦绕心田、执着坚定的艺术之梦,国家富强、百姓安宁的强国之梦,天蓝水清、风轻云淡的家园美梦,承载传统、情韵无限的文化之梦,等等,一定要落实到具体的愿望追求。

好文章一定要观照自我,更何况本次作文材料中特别强调了“在我心里的一亩田”,其引导学生走向自我内心世界、表达自我独特体验的意图更加明显,所以作文中一定要体现“我”的梦想。

当然,如果是议论文,完全可以写古今中外的人的梦想,但必须要回到“我”的梦想。

既然是“梦想”,所以一定是积极的有意义有价值的追求。

二、关于赋分1.如果只是泛泛而谈,没有落实到具体的梦想追求,则不得进入二类卷,即最高55分。

2.如果没有“我”,没有落实到“我”的梦想,最高53分。

3.一味堆砌事例,缺乏道理分析的,也不得进入二类卷。

4.记叙文重点判断所描述的人、事、物是否诠释了对梦想的追求。

凡切题的记叙文,根据其构思技巧、文采意蕴等写作技巧和写作智慧判定类别高下。

5.在审题不难的情况下,结构思路、语言表达、材料分析都是在类别中判定高下的重要标准。

6.议论文如果说理推进的思路非常清晰,结构严谨,虽然没有“我”,还是要给予鼓励,轻易不要打50分以下。

7.残篇不超过20分。

8.判分等级一类卷63分以上;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四类卷4248分;五类卷2841分;六类卷27分以下。

9.本次作文批改平均分为47分。

篇二:

20XX朝阳高三一模作文标杆文与讲评20XX朝阳高三一模作文标杆文与讲评【试题回放】胡双钱是中国大型商用飞机制造首席钳工,他在35年里亲手加工过数十万个精密零件,没出现过一个次品。

他用手工打磨出来的零件,精密程度堪比现代化数控车床加工出来的零件。

王津是故宫文物钟表修复师,他修了大半辈子钟表,数百件文物在他手中起死回生。

有时,修好一座钟表要花上他好几年时间,每个零件都要经过反复调校,不能有一丝一毫误差。

孟剑锋是传统工艺美术錾刻师,他錾刻的“纯银丝巾果盘”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

为了制作出完美的作品,他不断改进錾刻工具,反复实验,不允许有一丁点瑕疵。

这些人身上,都体现出了可贵的“工匠精神”。

对于“工匠精神”,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文体不限。

550分梦的背后,是一张保护网大国工匠,匠心筑梦。

但梦的背后,有太多辛酸,有太多不为人知的血与泪。

一个人,太渺小,生活能轻而易举地将他击倒;一个工匠,形单影只,聚不起社会的力量,中国制造跟不上工业4.0的步子。

大国工匠梦的背后,工匠精神的背后,需要我们用网来守护。

墨子尚贤中语云:

“古之圣王为政,列德而尚贤。

国之贤者,高于之爵,厚与之禄,重之以令。

”是也,工匠亦然,倘若以全社会之力而形成一张梦的保护网,梦不会碎。

高与之爵。

德国有许多蓝领工人,却是比白领经理更令人尊敬的存在。

他们靠自己的劳动和技术为生,地位较高,虽是工人,却也体面得像个绅士。

这是社会给予他们的肯定,给予他们那双劳动后布满老茧的手以崇高的敬意。

大国工匠,也需要这样一张:

20XX连云港高三一模作文讲评语文)。

此外我还有一个建议,凡属公共游览的场所,一律严禁题壁。

如有典型才子未能免俗,一定要出风头,必须将佳作先付审查,缴纳重税,然后规定式样,指定地点,特许摩刻。

说不定还有名门闺秀,像旧小说中所说的,在壁上题诗唱和,因而恋爱结婚。

这样,多捐两个钱给公家,也是值得的。

1944年8月16请解释文中画线短语的含义。

(6分)

(1)阿Q的念头

(2)佛头着粪17从第三段看,作者为什么不赞成“题诗”?

(6分)18请简要分析全文的论述层次。

(6分)七、作文(70分)19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据研究,美国空军战斗机失误频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驾驶舱是按照飞行员身体特征的平均值设计的。

可飞行员不是按平均值生长的,当他们必须在少于半秒钟冉做出判断和行动时,平均值系统和操作员之间的矛盾就容易导致一系列事故。

后来,美国空军要求制造商改变设计,让座舱能随飞行员的个体特征做局部调整,让系统适应个人。

此后战斗机事故率降低,作战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连云港市20XX届高三年级调研考试语文附加题20XX03注意事项:

1由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解答,其他考生不做。

本试卷总分40分,考试用时3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横线上。

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纸。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3题。

(10分)史舜元作吾舅诗集序,以为有老杜句法,盖得之矣。

而复云:

“由山谷以入。

”则恐不然。

吾舅儿时便学工部,而终身不喜山谷也。

若虚尝乘间问之,则曰:

“鲁直雄豪奇险善为新样固有过人者然于少陵初无关涉前辈以为得法者皆未能深见耳。

”(节选自王若虚滹南诗话)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5处)(5分)21文中“山谷”即,“工部”即。

(2分)22作者和史舜元对“吾舅”学诗的看法有何不同?

(3分)二、名著阅读题(15分)23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鲁迅的呐喊塑造了杨二嫂、单四嫂、祥林嫂等一群妇女形象,她们处在生活的底层,心理扭曲,成为旧时代的牺牲品。

B子夜中,赵伯韬银行资本家团体的主要成员有股票经纪人韩孟翔、信托公司理事长尚仲礼、地主冯云卿等。

c在女神的炉中煤和无烟煤两首诗中,诗人都是以“煤”自喻,表达对祖国强烈的眷念之情。

d老人与海中男孩马诺林的形象,既是老人硬汉形象的映衬,也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温暖乐观的色彩。

E哈姆雷特中少女奥菲利娅,因情人癫狂、父亲暴卒和兄长雷欧提斯失踪而焦虑悲伤,以致精神失常。

24简答题(10分)

(1)“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这则判词说的是红楼梦中哪位女子?

暗示了她什么遭遇?

其中“中山狼”指谁?

(5分)

(2)京剧击鼓骂曹取材于三国演义的相关情节,请概述此情节的主要内容。

(5分)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篇五:

20XX届江苏省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苏北四市20XX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附加题)江苏省苏北四市20XX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恽寿平的花鸟画北宋徐崇嗣,了明代花鸟画中的写意法,笔触洒脱飘逸,以清秀柔丽代替了以往浓艳富丽的画风,饶有机趣,画作。

a.取法融汇精妙绝伦B.效法融汇美轮美奂c.效法融会美轮美奂d.取法融会精妙绝伦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化解房地产库存的说法引发了人们高度关注,住建部要求各地进一步取消或降低公积金贷款门槛。

B.中共十八大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人口发展战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c.媒体做电商,要借鉴和吸收电商行业发展的先进成果,走自己特色的“媒体电商”之路,而不是照搬互联网企业模式,否则可能会水土不服。

d.我校研究院发布的“退休版城市幸福指数”,采用指数形式,通过以退休人群生活品质为主线,全面衡量城市应对老龄化的建设情况。

3.下列诗句涉及我国传统节日,诗句与节日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分)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a.中秋除夕端午元宵B.中秋元宵重阳七夕c.重阳七夕端午元宵d.重阳除夕元宵中秋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那是一个最容易受影响的年代,我们好歹要崇拜一个什么人,。

当然,同时它也是一个征兆,我们早期着迷的书的性质大致显示了我们的精神类型,预示了我们后来精神生活的走向。

而初恋对象不过是把我们引入精神世界的一个诱因罢了但我们不必惭愧如果没有,就崇拜一本什么书事实上那是我们的精神初恋并且诧异当初何以使自己如此心醉神迷后来重读这本书,我们很可能会对它失望aBcd5.下图是20XX-20XXa.B.c.基本同步。

d.距在持续拉大。

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曾巩庆历八年四月,抚州菜园僧可栖,得州之人高庆、王明、饶杰相与率民钱为殿于其院成,以佛之像置其中,而来乞予文以为记。

初,菜园有籍于尚书,有地于城南五里,而草木生之,牛羊践之,求屋室居人焉,无有也。

可栖至,则喜曰:

“是天下之废地也,人不争,吾得之以老,斯足矣。

”遂以医取资于人,而即其处立寝庐、讲堂、重门、斋庖之房、栖客之舍,而合其徒入而居之。

独殿之役最大,自度其力不能为,乃使其徒持簿乞民间,有得辄记之,微细无不受。

浸渐积累,期月而用以足,役以既。

自可栖之来居至于此,盖十年矣。

吾观佛之徒,凡有所兴作,其人皆用力也勤,刻意也专,不肯苟成,不求速效,故善以小致大,以难致易,而其所为,无一不如其志者,岂独其说足以动人哉?

其中亦有智然也。

若可栖之披攘经营,捃摭纤悉,忘十年之久,以及其志之成,其所以自致者,岂不近是哉?

噫!

佛之法固方重于天下,而其学者又善殖之如此。

至于世儒,习圣人之道,既自以为至矣,及其任天下之事,则未尝有勤行之意,坚持之操,少长相与语曰:

“苟一时之利耳,安能必世百年,为教化之渐,而待迟久之功哉!

”相薰以此,故历千余载,虽有贤者作,未可以得志于其间也。

由是观之,反不及佛之学者远矣。

则彼之所以盛,不由此之所自守者衰欤?

与之记,不独以著其能,亦愧吾道之不行也已。

曾巩记。

(选自唐宋八大家合集卷十七)注:

捃摭:

采取,采集。

6.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菜园有籍于尚书籍:

户籍B.而即其处立寝庐即:

靠近c.期月而用以足期:

整、满(年、月)d.则未尝有勤行之意则:

表转折,却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建佛殿的菜园原来是一片荒地,草木满地,牛羊践踏,也没有可以住人的房屋。

B.菜园院佛殿主要是僧众们向民间化缘募捐建成的,是菜园院耗资最多的建筑。

c.佛法之所以被天下人推重,就在于他们善于注重细节,愿意接受一切赞助。

d.作者写这篇记,不单表彰了佛家的才智,也反思了儒家之道不再通行的根源。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乃使其徒持簿乞民间,有得辄记之,微细无不受。

(4分)

(2)相薰以此,故历千余载,虽有贤者作,未可以得志于其间也。

(4分)9.作者认为佛法的智慧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简要概括。

(4分)三、古诗词鉴赏(11分)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11分)蝶恋花离情李清照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

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注:

枕头。

古代枕头多用木、瓷等制作,中凹,两端突起,其形如山,故名。

(1)第一句“暖雨晴风初破冻”有何作用?

(3分)

(2)请赏析结句“夜阑犹剪灯花弄”的妙处。

(4分)(3)全词以“愁”字贯穿始终,请说说这首词的构思脉络。

(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不积跬步,。

(荀子劝学)

(2)日月忽其不淹兮,。

(屈原离骚)(3),未成曲调先有情。

(白居易琵琶行)(4),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赤壁赋)(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6)浮光跃金,。

(范仲淹岳阳楼记)(7),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论语子罕)(8),成如容易却艰辛。

(王安石题张司业诗)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人生树下王开岭“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语出诗小雅小弁,意思是说:

桑树、梓树乃父母所栽,见之必肃立,心生敬意。

父母者,为何要在舍前植这两种树呢?

答案是:

“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

”即让子孙有衣裳穿、有家具使。

后来,“桑梓”便成了“故里”的代称。

树,不仅实用,还意味着福佑、恩泽和繁衍;不仅赐人花果和木质,还传递亲情和美德,承载光阴与家世。

树非速生,非一季一岁之功,它耐受、持久、长命,春华秋实,像一位高寿的家族长者,俯瞰儿孙绕膝。

所谓“荫泽”、“荫蔽”、“荫佑”之说,皆缘于树。

有祖必有根,有宅必有树。

再穷的人家,也能给后人撑起一大片树荫。

这是祖辈赠与子嗣最简朴最牢固的遗产了。

幼时,父亲带我回乡下祖宅,院子里有一棵粗壮的枣树,上住鹊窝,下落石几。

逢孩子哭闹,祖母便将房梁上的吊篮钩下,摸出红油油的干枣来。

后来,老人去世,老屋拆迁,“老家”便没了。

虽非桑梓,但我知道,此树乃祖辈所植,在其下纳过凉、吃过枣子的,除了我,还有我的父亲,还有父亲的父亲?

它是一轮轮人生的见证者,见证了他们从跌撞的蒙童、攀爬的顽少,变成拄杖的耄耋?

这样的树,犹若亲属。

老人们讲,闹饥荒时,都是树先枯、人后亡,因为果腹的最后一样东西,是树皮。

人,只要熬到春天就不会饿死了,因为这时候,树抽芽,野菜生,槐花、榆钱、椿叶、杨穗,都是好食材。

几千年来,凡户居,必在一棵大树下;凡村头,必有一棵神采奕奕的老树。

民谣中唱,“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树,是家舍的象征,是地址的招魂幡。

它比屋高,比人久。

离家者,最后一眼回望的是它;返乡者,远远眺见的也是它。

游同里古镇,听到个说法:

江南殷实人家,若生女婴,便在庭院栽一棵香樟,女儿待嫁时,树亦长成,媒婆在墙外看到了,即登门提亲。

嫁女之际,家人将树伐下,做成两只大箱子,放入绸缎做嫁妆,取“两厢厮守”之意。

多美的习俗!

女儿待字闺中时,对该树的感情定是窸窸窣窣的微妙,那是自己的树啊,盼它长大,又怕它长大。

想想吧,像儿伴一样耳鬓厮磨,像丫环一样贴身随嫁,多么暖心,多么私密,多么亲昵。

我若有女,必种一棵香樟。

如今的家业里,少了样东西:

树。

没有了庭院,没有了户外,没有了供树根深入的大地,只剩下盆栽、根雕和花瓶。

这个时代,可稳定传续的东西越来越少,“不动产”越来越少,“祖宗”的符号和痕迹越来越少。

“家”失去了树荫的覆护,光秃秃曝于烈日下。

我们的家什、器皿、陈设,包括果蔬稻粟,几乎无一源于自产和自制。

我们的双手不再沾染泥土,我们不再是播种者,不再是采摘者,我们最大的身份是购买者,是终端消费者,我们彻底“脱农”了。

不仅如此,我们解除了与草木共栖的古老契约,我们告别了在家门口折朵撷果的劳作和浪漫,我们放弃了对一棵树一株花的亲近与认领,我们失去了对四季和年轮的辨识?

大自然里,不再有我们的一方蒲团、一幅凉席、一具竹榻。

?

树,在马路上流浪。

我们只是乘车迅速地掠过它们,透过玻璃扫视它们。

它们身上,没有我们的指纹和体温,没有儿童的笑声和攀爬的身影。

人和树,亲情已断,形同陌路。

?

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