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署山市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11832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署山市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署山市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署山市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东署山市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东署山市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署山市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x

《广东署山市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署山市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署山市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x

广东署山市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

广东署山市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

2020-12-12

【关键字】情况、道路、方法、环节、条件、动力、空间、效益、质量、模式、增长、计划、监测、问题、战略、系统、有效、大力、密切、充分、合理、快速、持续、加大、合作、配合、保持、发展、建设、细化、加深、建立、提出、发现、掌握、措施、规律、特点、位置、突出、安全、力量、根本、基础、需要、环境、工程、途径、资源、重点、体系、能力、需求、主导、方式、特色、作用、规模、比重、结构、水平、反映、力度、关系、分析、吸引、逐步、形成、丰富、保护、推广、满足、规划、开展、服务、支持、发挥、教育、解决、优化、调整、改善、扶持、加快、完善、方向、促进、加强、扩大、适应、实现、提高、推动、推进、减轻、中心

一、单项选择:

本大题共70小题,每小题1分,共7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区域通常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A.干旱区B.自然带C.气候带D.行政区

2.下列各组区域单元中,可以按照同一类指标归类的是

A.黄河流域、东南丘陵、寒带B.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C.热带、温带、江南丘陵D.广东省、广州市、云贵高原

3.在我国北方,一些居民居住在蒙古包里,其主要原因是便于

A.适应当地高温多雨的气候B.适应狩猎的生活

C.适应当地崎岖不平的地形D.适应放牧的生活

4.我国不同自然区的环境特征差异显著。

以下描述与其对应区域相匹配的是

A.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柴达木盆地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青藏高原

C.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东北平原

D.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长江三角洲

下表为四个地区的气温、降水资料。

读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地区

1月均温/℃

7月均温/℃

12-2月降水量/mm

6-8月降水量/mm

年降水量/mm

26.0

26.5

643

612

2480

-10.7

24.8

45

321

680

8.0

25.0

345

32

740

5.4

27.5

105

425

1015

5.甲、乙、丙、丁四地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分别是

A.甜菜、小麦、玉米、水稻     B.苹果、小麦、葡萄、水稻

C.小麦、椰子、柑橘、甘蔗     D.甘蔗、小麦、葡萄、水果

6.下列地理事物的变化难以通过遥感影像分析得到的是

A.沙漠的扩展B.湖泊的消长C.土壤养分的变化D.冰川的消融

7.商业网点布局规划适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  B.GPS  C.RS   D.RS和GPS

8.道路积雪会影响交通,应用GPS技术可以

A.获取道路积雪影像数据B.解译积雪遥感影像

C.分析道路积雪空间分布D.确定待救援车辆位置

9.尼泊尔大地震后,我国科学家发现珠穆朗玛峰向西南偏移了大约3厘米。

获得此测量结果运用的主要工具是

A.全球定位系统B.遥感技术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无线遥控系统

10.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

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A.GPS→RS→GISB.RS→GPS→GISC.GIS→RS→GPSD.RS→GIS→GPS

11.由于灌溉措施不当,在西北干旱气候条件下,最容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壤沙化C.水体富营养化D.土壤次生盐渍化

12.若内蒙古自治区的荒漠面积扩大,可能导致

A.长江出海口出现咸潮B.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缓

C.华北地区沙尘暴加剧D.塔里木河出现水体污染

13.下列环境问题在柴达木盆地发生概率最大的是

A.酸雨B.赤潮

C.水土流失D.土地荒漠化

读右图“某种植被类型在我国各省区分布面积比重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15题。

14.该植被类型是

A.针叶林   B.草原 

 C.常绿阔叶林D.常绿硬叶林

15.该类植被分布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A.水体富营养化      B.酸雨

C.土地荒漠化       D.赤潮

16.下图为某地区一次降雨与河流流量变化示意图。

在相同降雨状态下,若最大雨量和洪峰流量的时距缩短,可能是因为流量监测点

A.上游植被大量破坏

B.下游水库遭到破坏

C.上游湿地保护完好

D.下游城市化快速推进

17.“三江(长江、黄河、澜沧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湖泊广布。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的对象是

A.红树林B.大熊猫C.湿地D.古村落

18.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最大的地区是

A.西南地区B.华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

19.我国核电站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A.环境容量大B.铀矿等核燃料资源丰富

C.能源需求量大D.海运便利,燃料运输成本低

20.下列能源中,由太阳辐射能转化而来的是

A.风能B.潮汐能C.核能D.地热能

21.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累计采出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

A.依托原有的资源,做大做强资源加工业B.争取更多资金扶持,加大矿区开发力度

C.停止采购矿产资源,全面进行矿区复垦D.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经济转型

读右图“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示意图”  (图5),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2~23题。

22.右图中所示的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B.臭氧层空洞 

 C.水土流失  D.全球变暖

23.图示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

 A.黄土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东北平原    D.长江三角洲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建设区域性能源基地”是我国能源建设的重要措施,读下图,回答24~25题。

24.水能区域性基地是

A.AB.BC.CD.D

25.核能开发、应用基地是

A.AB.BC.CD.D

26.长江三峡水电站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

①缓解华中、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

②产生的电能可创造巨大的价值。

③以清洁的水电替代火电,可大量减少火力发电产生的有害气体、废水和废渣。

④可防御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7.三峡工程的兴建,在航运上的突出意义表现在:

①长江上游河道加宽、加深,增加了航运能力。

②淹没险滩,使水流趋缓,提高了航运的安全性。

③可根本上改变整个长江河段的航运条件。

④下游能增加运输吨位,降低运输成本,真正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据报道,黑龙江三江平原灌区将成为我国最大的灌区,预计发展水田约87万公顷,其中新增水田约44万公顷,改善水田约43万公顷.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8-29题。

28.三江平原成为我国发展潜力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主要原因是

A.夏季日照时间长B.纬度低,生长期长C.可开垦荒地多D.灌溉水源充足

29.与珠江三角洲相比,三江平原农业生产最突出的特点是

A.以水稻种植为主B.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

C.水利设施完善D.科技水平高

30.三江平原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区之一,这主要是因为当地

A.地势平坦,地广人稀B.水稻种植历史悠久

C.黑土广布,土壤肥沃D.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下图为“红三角”经济圈示意图,包括江西赣州,广东韶关,湖南郴州的8万平方千米土地,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1-32题。

31.“红三角”地区农业发展主导方向是

A.热带种植园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

C.机械化水稻种植业D.立体生态农业

32.与“珠三角”相比,“红三角”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A.廉价的土地资源B.充足的资金来源

C.丰富的水热资源D.雄厚的技术力量

下图为我国某地土地利用的结构图。

根据学过的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方法,结合自然地理知识,回题33-34题。

33.上图中的地区可能位于

A.两广丘陵B.山东丘陵C.辽东丘陵D.太行山区

34.该区经济发展,可以考虑

A.大量出售木材B.大力发展一次性木筷子生产

C.大力发展立体生态农业D.全部改为梯田种稻

35.下列关于广东省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扩大温带水果种植面积B.大力发展陡坡地种植业

C.进一步扩大商品粮基地规模D.重点发展水产品养殖与加工业

36.观光农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农业与旅游业交叉的新兴产业。

发展观光农业有利于

A.提高粮食产量B.增加农民收入

C.改良农产品品质D.促成一、二产业结合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

对比分析回答37~38题。

37.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

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C.过度砍伐D.过度养殖

38.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开垦陡坡,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填水域造耕地,扩大种植规模D.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

图为“循环农业模式示意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9~40题。

39.下列地区中最适宜推广该种农业模式的是

A.黄土高原    B.华南地区

C.辽东半岛     D.华北平原

40.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所起作用不明显的是

A.改善人口年龄结构

B.提供优质清洁能源

C.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D.改善农村环境卫生

41.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具有的区位优势是

A.产业基础好B.能源充足

C.经济腹地大D.毗邻港澳

4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前后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B.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C.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D.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右图为某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3~44题。

43.由图可推断出该国

A.工业化与城市化均呈持续增长趋势

B.二战后,工业对城市化的促进日益加强

C.二十世纪以来,工业发展水平日益下降

D.1970年代已进入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44.由图推断,第三阶段该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

A.农业B.服务业

C.矿业D.建筑业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贴面楼”(楼房紧挨着楼房,几乎贴面而立)。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46题。

45.农民建“贴面楼”的直接目的是

A.满足流动人口定居B.等待拆迁获取补偿

C.出租“贴面楼”增加收入D.改善自家居住质量

46.农民建“贴面楼”的事实反映这一城市城区

A.土地供给充足B.房屋租金较高

C.经济发展缓慢D.人居环境恶化

47.从产业链构建的角度考虑,与石油化工产业不直接购成上下游关系的是

A.原油仓储B.精细化工C.化学肥料D.机械制造

48.下列措施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不可行的是

A.开辟公共汽车绿色通道B.错开上、下班时段

C.撤销市区十字路口红绿灯D.优化城市路网布局

读图5“我国城乡人口比重变化图”(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完成49~50题。

49.据图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