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原种场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15409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7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鸭原种场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鸭原种场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鸭原种场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鸭原种场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鸭原种场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鸭原种场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鸭原种场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鸭原种场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鸭原种场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鸭原种场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鸭原种场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鸭原种场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基本概况1、项目名称:

鸭原种场扩建2、项目地址:

某村3、建设单位: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4、法人代表:

5、项目性质:

扩建6、项目建设期:

1年7、项目计算期:

10年1.2市场预测分析*鸭原产某市。

它以其皮薄骨软、肉嫩,肉味芳香、口感爽脆,胸肌肥大、肌肉间脂肪分布均匀等特点,跻身于*“四大名菜”之列。

*鸭是驰名省内外的名优特产,已成为我国内地市场以及国内外旅游消费者每餐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

来自有关部门的统计,近十年来,省内外市场对*鸭的消费需求一直保持年均两位数的增幅;然而,同期省内(主要原产地)*鸭年出栏肉鸭一直在3050万只徘徊,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造成这种供不应求格局的原因很多,但原种场建设和种苗生产滞后是阻碍*鸭生产规模发展的主要因素。

因此,本项目建设不但有现实意义,而且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1.3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1.3.1项目建设规模本项目属于扩建工程,新增用地面积80亩。

具体建设内容及规模为:

1、综合办公宿舍楼:

300;2、孵化厂:

400;3、雏鸭舍:

1560;4、中鸭舍:

300;5、种鸭舍:

800;6、饲料储存、加工房:

200;7、入场消毒室:

20;8、运动场:

4800;9、兽医室:

50;10、隔离室:

100;11、电室:

50;12、水泵房:

40;13、道路:

1000米;14、围墙:

713米;15、无害化处理池2立方米;16、套孵化出雏机及其他相关的配套设备。

1.3.2产品方案本项目年出售淘汰种公鸭400只,淘汰种母鸭2000只;未受精蛋30000个;种雏鸭135300只及干粪约100吨。

1.4员工人数项目定员30人,其中技术及管理人员13人,生产工人17人。

1.5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5.1投资估算总投资350.60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25.25万元,占总投资额的92.8%;铺底流动资金25.35万元,占7.2%。

1.5.2资金筹措总投资350.60万元,其中申请国家预算内财政拨款200万元,占57%;合作单位自筹50.60万元,占总投资的14.4%,地方配套资金100万元,占28.6%。

1.6可行性研究依据1.6.1*省“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1.6.2*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与畜禽业发展战略;1.6.3设备、材料价格以厂家报价;1.6.4工程取费有关文件及标准;1.6.5农业项目经济评价使用手册的有关参数指标;1.6.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有关参数;1.6.7*省建筑工程概预算定额。

1.7可行性研究范围项目研究报告是在某鸭原种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项目提出背景、建设必要性、市场现状与市场前景、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市场风险与对策、投资估算、经济效益评价等方面进行论证研究。

1.8经济效益评价经济效益汇总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1总投资万元350.602固定资产投资万元325.253年销售收入万元195.614年总成本万元136.665税金万元0.006利润总额万元58.957内部收益率%18.618财务净现值万元131.049投资利润率%16.8110投资利税率%16.8111资本金利润率%116.4912借款偿还期年0.0013投资回收期年5.5114资产负债率%41.2015流动比率%625.0516速动比率%192.5117盈亏平衡点%55.21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1项目背景2.1.1生态环境。

*地处热带,是我国最具有热带气候特色的岛屿。

光温充足,雨量充沛。

年太阳辐射量约110140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气温在22-26,年降雨量15002200毫米。

植物单位面积、时间内所提供的生物量和周转率均明显优于台湾省南部和云南省西双版纳等地。

由光、热、水、植被为主要要素所构成的生态环境,是禽畜产品首选的生产地。

*省陆地面积3.3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热带土地面积8万平方公里(含台湾省南部)的42.5%,是我国最大的热带地区。

*生态资源、土地资源十分丰富,四面环海、呈雨伞状(中间高和四周低)的地形地貌,极大地促进了海陆两大气流的流动,这为*发展禽畜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生态条件。

地处*东部的*市,以万泉河为主要框架的河流在境内纵横交错,植被系统保存完好,为*鸭的繁殖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栖息场所。

2.1.2市场前景。

*鸭是*籍华侨从南洋(南美洲)引进、民间饲养的一种肉用型鸭品种。

数百年来的选种选配、改良繁殖,加之独特的饲料和喂养方式,成就了*鸭品牌。

*鸭不仅是国内独具特色的肉鸭种质资源,而且是一种国内外罕见的瘦肉型肉鸭,瘦肉占胴体净重高达90%以上。

具有皮薄、骨软、肉嫩,胸肌肥大、肌肉间脂肪分布均匀、胴体外观肥胖圆滑、皮白、嘴白、脚白等特点,更以肉质上乘、风味独特的品质在我国众多的肉鸭品种中鹤立鸡群,是省内外消费者崇尚的美味佳肴。

目前依然存在的供不应求的格局,为项目建设创造了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2.1.3政策背景。

省委、省政府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生态平衡和比较效益最大化原则,充分发挥区域和产业化优势,切实做好种苗繁育,将我省逐步建成全国畜禽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商品化畜禽基地。

*省“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指出,以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为契机,在优势产区建设规模化养殖场及养殖小区,推广分品种、分阶段的饲养方式,对饲料、兽药等投入物进行严格检测,统一供种、统一饲养标准、统一饲料供应、统一兽医防疫、统一产品销售,进行标准化生产管理。

发挥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作用,推行“订单畜牧业”,促进畜产品销售由以鲜活为主向以加工产品为主转变,逐步把*省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畜禽产品出口基地。

所有这些,已经为*鸭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必将有效地促进*鸭区域化养殖和产业化发展。

2.2项目建设必要性2.2.1保护优良的种质资源,为*鸭产业化经营提供种质支持。

正如上述,*鸭是国内独具特色的肉鸭种质资源。

作为一种肉食家禽饲养始于明未清初,迄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数百年来,它以肉质上乘、风味独特的品质一直备受当地居民与游人垂青,具有极高的商品开发价值。

*鸭又是一种十分难得的生态型、保健型肉鸭,省内外需求市场经久不衰。

由于*对外开放、亚洲论坛落户*等重大社会经济发展因素的拉动,*鸭消费市场更加趋于多元化,市场价格一直走高。

据有关专家统计分析,未来十年势必保持*建省以来年均两位数的增幅。

农户散养,是有史以来*鸭养殖一直沿袭的主要方式。

近十年来,虽然先后有一些企业、养殖专业户投资批量养殖,但迄今为止种苗仍然自繁自给,其种质资源也因此而散落于*各地的农户家中。

鉴于此,*鸭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问题日显尖锐和紧迫。

本项目建设,旨依赖*畜牧技术优势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运用企业化生产经营机制,从下列三个切入口,推动*鸭的区域化养殖和产业化发展:

一是最大限度地收集散落于千家万户的*鸭种质资源,移入由企业扩建的原种场(即*鸭种质库)中,使该种质得以保护与延续;二是探索、建立并推广*鸭批量养殖的技术规程和生产经营流程;三是建立种鸭和种蛋生产基地,实现种苗工厂化生产和批量供应。

2.2.2发挥区域养殖优势,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研究表明,*地区完全有可能凭借区域养殖的比较优势,使它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一是巨大消费市场拉动。

*作为目前全国唯一一个省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由于岛屿天然屏障作用,有效地防御了禽流感病毒对*的入侵,这使*养禽业在东南亚多个国家及国内其他地区相继暴发禽流感疫病的情况下安然无恙。

因此,包括*鸭在的养禽业的发展前景普遍被港澳地区、国内其他地区及东南亚各国消费市场看好。

二是根植于民间的养殖技术和经验提供了强劲的智力支撑。

*鸭历史悠久,在在*广大农村具有广泛、殷实的民间养殖基础,而且在长期养殖过程中,不少有识之士进行艰辛探索,积累、建立和推广了不少养殖经验和经营模式。

这些经验和经营模式虽然是农户小量、散养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但对区域化、工厂化养殖依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三是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导向和推动。

*市“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把*鸭列为未来农业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生产、订单式经营等政策措施,推行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企业为龙头的产加销、贸工农紧密结合的经营形式,在财政资金、税收等方面对*鸭优良种质的保护、提纯复壮、种苗繁育等充分关怀。

上述三个方面,必将形成一种合力,共同推动*鸭实现产业化经济,成为*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2.2.3促进*家禽养殖业升级。

业内人士认为,肉鸭养殖生产在*家禽养殖业占有很大比重,*鸭养殖在*地区家禽养殖业所占比重更大。

本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将严格按照国家无公害要求、国家有关规定操作生产,以纯正的种苗生产和供应确保*鸭的产品质量。

在项目实施措施选择上,将以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促使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化标准,为*鸭走向内外市场创造重要前提。

与此同时,把示范基地建设纳入项目实施的重要内容,实现*鸭养殖的良种化以及先进、实用技术应用的大众化。

2.2.4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有效途径。

实践已经证明,*鸭不仅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又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据农业部门调查统计,按每个农户养殖300只*鸭计算,一个养殖周期约160天,一般情况下,可完成两个养殖批次,按销售价60元/只计,养殖农户年收入36000元,仅这一项人均可增加收入600元(以一个农户6人计),约占目前*地区农户家庭人均年收入的1/6。

第三章市场预测分析3.1世界禽肉市场在世界农业市场展望(20022009年)中,欧盟对未来年的世界禽肉市场格局进行了分析预测。

它认为,2001-2009年间,国际禽肉市场依然看好,基本上呈现稳固的增长态势。

由于疯牛病和口蹄疫暴发、禽肉生产相对于牛肉和猪肉生产的低成本以及世界上许多地方的消费倾向、西式饮食习惯等因素的综合诱发和导向,全球禽肉产量和消费的增长率均高于牛肉和猪肉产量和消费的增长。

据OECD和FAPRI预测,世界禽肉生产和消费在未来年将大幅增长,增幅略低于20%,年平均增长约为2%。

禽肉生产量大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中国、欧盟、巴西和墨西哥)的产量将会随着国内和全球需求增加而持续增长,但禽肉产量和消费量增长的主体多数来自发展中国家。

在此期间,由于禽肉相对于牛肉和猪肉的价格优势,全球禽肉消费会出现三种趋势:

一是多数国家的禽肉消费在肉类消费中的份额有所增加;二是收入增加和食品需求方式的变化,许多相对人均禽肉消费量较低的国家(如中国、墨西哥、俄罗斯和东欧),因为经济状况的改善会首先促进禽肉加工行业的发展;三是由于消费倾向继续转变,一些人均消费量较高的国家的禽肉消费量也会适度增长。

尽管许多国家(如中国和中东地区等)的禽肉消费量增长快速,但同期禽肉产量的增长幅度不会很大,增加的需求将会导致贸易量的强劲增长。

据USDA和FAPRI两个机构的预测,2001-2009年九年间,贸易量年平均增长分别为3%和4%,分割禽肉的贸易量增长将大于整禽贸易量增长。

USDA、OECD和FAPRI三大机构对中国未来禽肉生产与消费走势进行了预测,共同的结论是:

中国禽肉消费量超过国内生产量,贸易量将显示出持续增长态势。

到2009年,中国禽肉净进口量分别为569000吨、741000吨和1041000吨。

中国禽肉进口增加反映了中国人对各种廉价禽肉产品(如鸭脚、鸭翅和鸭下水)的消费偏向。

上述机构认为,由于巨大需求的支撑,全球禽肉价格会略有上升。

但是,新兴低成本出口国和禽肉生产的快速增长(由适度的饲料价格带动),将会产生两方面递进式效应:

一是带动禽业生产结构的进一步改善和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二是由于生产结构改善和生产力的提高,未来年里一定程度上缓解世界禽肉价格上涨的压力。

3.2国内禽肉生产情况2001年我国肉类产量稳定增长。

据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除西藏)畜牧行业部门统计,19月份我国肉类总产量为4859.9万吨,同比增长4.7%。

其中猪肉3209.5万吨,同比增长3.4%;牛肉401.2万吨,同比增长3.5%;羊肉208.1万吨,同比增长9.7%;禽肉908.8万吨,同比增长12.6%。

估计2001年肉类总产量与上年相比增长3%,达到6300万吨左右。

据农业部畜牧兽医局资料显示,2002年我国禽肉产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家禽存栏和出栏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家禽饲养总量略增,而优质地方家禽(杂交黄鸡、鸭、鹅)的出栏比重明显提高,各地水禽都保持较强的发展势头。

又据统计,2003年我国禽肉产量达1320万吨,比上年增长5.6%,约占肉类的20%左右。

家禽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地方品种、水禽等市场需求量大,在禽肉占到50%左右,发展快,未来仍然还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因此,地方品种正成为禽肉生产新的增长点。

3.3国内禽肉消费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3年全国禽肉人均消费量与2002年消费水平基本持平。

其中鸭肉的消费量为0.47公斤,占肉类消费15.72%。

我国南方地区禽肉的消费量较大。

禽肉月均消费量排在前四位的省市分别为:

广西、广东、上海和*,上述地区禽肉消费在肉类消费总量中占比均超过30%。

南方其他省市如重庆、四川、江苏、浙江和安徽等省市禽肉消费数量和比重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3.4未来市场预测分析3.4.1国内消费市场需求走势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养鸭业呈现出了持续发展的态势。

饲养量平均每年以1015的速度递增。

根据农业部中长期农业发展纲要(1989)和有关专家预测:

2005年我国禽肉需求量为1330万吨/年,2010年为1610万吨/年,2015年为1859万吨/年,2020年为2090万吨/年;2005年蛋类需求量为2394万吨/年,2010年为2660万吨/年,2015年为2860万吨/年,2020年为3045万吨/年。

其年均递增速度分别为3.81%和1.81%。

3.4.2鸭肉市场价格走势目前,在国内市场,鸭肉的价格是鸡肉的价格1.31.5倍。

支撑这种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是国内外的消费者崇尚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营养均衡、安全保健的禽肉产品,鸭产品恰恰在这个问题上迎合了上述的消费需求。

因此,鸭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与时俱增。

3.4.3国内鸭肉产销走势据国家农业部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鸭产品的年产值近300亿元人民币,产品远销欧盟、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养鸭业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增加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鸭产品的消费市场将从城市向广大的农村扩展,市场空间还会不断扩大。

我国是世界水禽第一生产大国,在养鸭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品种资源优势。

世界各国很多的肉鸭品种均是北京鸭的后代。

我国的蛋鸭品种也是独树一帜,例如绍兴鸭、金定鸭、*鸭、莆田鸭500日龄的年产蛋量为240300枚,蛋重6472克枚,雏鸭100日龄的成活率在95以上,在世界同类鸭中均处于领先水平。

第四章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隶属省农业厅,是从事畜牧与兽医工作的专业性正处级事业单位。

前身为*省畜牧兽医管理站,负责全省动物饲养管理、遗传育种、种质保护与利用、饲料生产、疫情监测、动物疫病的诊断和防治、畜牧技术推广、良种良苗繁育体系建设等工作。

有丰富的畜种改良经验,在文昌鸡的分子学育种和尼里水牛与本地水牛杂交改良以及*省中部地区发展扶贫养牛等项目上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农业部和*省人民政府等有关部门的肯定。

中心有的畜牧繁殖、技术推广、动物疫病防治等专业技术人员53人,其中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1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2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14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5人,专业技术力量雄厚,项目管理经验丰富,人员素质满足项目要求。

拥有两千多平方米,功能齐全的实验室,实验室内配备有PCR仪、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酶标仪、紫外分光光度计、薄层扫描仪、荧光显微镜等高精密诊断检测仪器,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能开饲料质量检验、兽药残留、畜产品安全检验以及畜禽产品品质检验、动物疫病监测、诊断和遗传分子学测定工作。

硬件及软件设备均已达到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的要求。

第五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5.1项目选址某村*鸭原种场。

5.2项目建设条件1、自然条件。

项目区地处热带季风及海洋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4,最冷月平均气温18.7,最热月平均28.5;全年无霜冻,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2070毫米左右;日照长,年日照时数平均在2155小时以上,年平均辐射量为每平方118.99千卡,周围无环境污染,是发展*鸭的理想之地。

2、交通条件。

项目区位于长坡至青葛公路南侧,距东线高速公路嘉积出口处2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3、电力条件。

项目用电由省电网统一供给,除省属的牛路岭供电站以外,还有大小电站26座,装机容量共9.97万千瓦,年发电量3亿度,已建成官塘220kv、*站110kv、泮水站110kv变电站。

供电设备先进,配套设施齐全,全年供电充足,能够确保基地生产和生活全部用电。

4、通讯条件。

*市已实现城乡电话传输数字化和交换程控化,可直通国内和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邮政服务网站点29个,其中电子化营业网点21个。

特快邮寄业务已扩大到211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全部通达。

5、供水条件。

项目西侧为龙湾河,常年水源充足;除此之外,项目区的地下水十分丰富,且水质较好,丰富的水资源为项目的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保障。

6、技术保障条件。

本项目技术依托*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省畜牧兽医管理站)的专业技术力量和实验室仪器设备。

该单位现有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1名,畜牧、兽医高级职称2名,畜牧兽医中级职称14名,且拥有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20人,为本项目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7、产业政策。

2001年农业部颁发了关于加快畜禽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大力调整、优化畜禽业结构和布局”等八条战略政策措施;同年,批准*建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

*省委省政府及*市政府先后出台和实施了许多优惠政策,鼓励投资者大力发展畜禽业,这为该项目的开发建设提供了保障。

8、社会人文条件。

*市是*的主要侨乡之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多年在外的华侨源源不断地回来探亲和参加家乡的社会经济建设。

他们除了带来资金以外,还带来了技术和信息,加之,*地区旅游和交通非常发达,当地居民对外接触、交流频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接受外来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渗透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易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新观念、新文化和新技术,促使他们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特别是当地农民在长期从事*鸭生产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经过上岗前的严格培训后,必将成为该项目的生产建设骨干。

第六章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6.1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6.1.1土建工程本项目属于扩建工程,新增用地面积80亩。

具体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表:

主要建、权筑物工程一览表序号名称建筑面积(m2)层数结构形式备注1综合办公宿舍楼3002框架1栋2孵化厂4001砖混1栋3雏鸭舍15601砖混26栋4中鸭舍3001其他10栋5种鸭舍8001其他10栋6饲料储存、加工房2001砖混1栋7入场消毒室201砖混1栋8运动场4800水池2400水泥抹浆3个,水深1.0米旱地运动场2400三合土3个9兽医室501砖混1栋10隔离室1001砖混1栋11配电室501砖混1栋12无害化处理池211砖混1个13水泵房401砖混1栋14道路1000水泥砼宽4m15围墙2502+213砖墙6.1.2设备选型孵化设备拟由国外引进。

该项目年孵化能力90720蛋位,由2套孵化器和出雏器组成,详见设备表。

设备表序号名称型号数量单价(万元)1孵化出雏设备90720214.003高压冲洗器最大压力80Pa21.004电脑台20.605运粪车辆22.506孵化厅其他设备套21.007饲料加工设备套13.608备用200千瓦发电机组配备电线12.009打地下水井并配备动力6kw的水泵设备水井1口、容量30吨水塔1座及给排水管15.006.2产品方案根据*鸭市场的需求特点,本项目的产品方案设计如下:

1、年出售淘汰种公鸭400只,淘汰种母鸭2000只;2、年出售未受精蛋30000个;3、种鸭从出生至出售一般控制在3周,主要提供给当地群众,种雏鸭135300只;4、年产鸭干粪约100吨。

第七章饲养技术方案7.1繁育技术方案7.1.1生产流程选择种鸭科学配种种蛋收集与保存种蛋的选择种蛋的消毒孵化育雏出售7.1.2养殖技术与饲养管理7.1.2.1选择种鸭1、种公鸭选择

(1)选择标准:

体型呈长方形,头大,颈粗,背平直而宽,胸腹宽而略扁平,腿高而粗,蹼大而厚,两翅不翻,羽毛光洁整齐,生长快,体重符合标准,配种能力强。

(2)分段选择:

公鸭饲养到68周龄时,根据外貌特征进行第一次初选,此时应选择生长迅速、体重大、羽毛丰满、无生理缺陷的鸭留种用;饲养到67月龄时,进行第二次筛选,此时应该进行个体采精,以精液量和精液品质作为判定优劣的标准,精液应呈乳白色,若呈透明的稀薄状不宜留种。

2、种母鸭选择

(1)选择标准:

体型呈梯形,背略短宽,腿粗短,羽毛光洁,头颈较细,腹部丰满下垂,耻骨开张,繁殖能力强。

(2)产蛋量:

选择产蛋多,产蛋高峰期持续时间长、蛋个大、体型大、适时开产的母鸭留作种鸭,此次应在第一产蛋期过后进行。

7.1.2.2科学配种1、配种年龄。

鸭配种年龄过早,不仅对其身体生长发育不利,而且影响受精率,一般初配年龄在6个月以上为佳。

2、配种比率。

鸭是一种喜食多种水生动植物和浮游生物的水禽,其早上在水上交配比在陆地上交配有较高的受精率。

因此,放牧的理想水面是水深0.7-1.0米缓慢移动的清洁水。

*鸭群在1公5母的比例下的自然配种,可得较高受精率。

若发现有几羽以上的母鸭的蛋受精率低,可能是与之配种的某一公鸭有问题,应及时撤换;如个别母鸭的蛋受精率低,可能是失配,应采用人工辅助的方法配种。

人工辅助配种应在产蛋后不久进行。

这时精子容易在输卵管中运行前进,利于提高受精率。

方法是:

用右手抓住公鸭两只翅膀的尖端,左手握住母鸭胸部,将母鸭平放沉入水中并让头露在水面上(在陆地操作也可),让公鸭双脚并列踩在母鸭背上,待公鸭发情,啄住母鸭颈部羽毛后,松开右手,拉住母鸭的羽毛,此时,公鸭就会不断地把尾部从左边伸向母鸭的泄殖腔口,企图交配,辅助人员把左手提高,使公母鸭的泄殖腔互相吻合交配。

一次成功的配种约可维持高度受精率56天。

7.1.2.3种蛋的选择收集和保存1、种蛋的选择收集。

产蛋期的种鸭一般采用圈养和放养相结合,不设产蛋箱,蛋直接产在地面垫草上。

母鸭的产蛋时间不太集中,有的鸭群集中在上产蛋,也有个别母鸭在下午3时以前产蛋,因此,应先了解鸭群的产蛋时间待产蛋结束后再放出放牧,而且下午3时以前放牧的地点应靠近鸭舍,以便部分母鸭回窝产蛋,母鸭开产后必须训练其回窝产蛋,不能放任自流随处产蛋,同时随时保持窝内垫料的新鲜、干燥、松软。

放牧时如发现个别母鸭鸣叫不安、行动迟缓、有觅巢产蛋的表现,应捉住探摸,如触摸有蛋,要将其送回到产蛋窝内产蛋,不能随大群放牧。

2、种蛋保存条件:

(1)温度:

种蛋保存的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