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09775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8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重庆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重庆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重庆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重庆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卷.docx

《重庆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卷.docx

重庆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重庆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卷卷重庆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I)卷姓名:

_班级:

_成绩:

_一、单选题1.用表示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氢原子(图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均属于氢元素B的核外电子数均为1C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D图2所示模型能正确表示原子结构的是模型B2.近来许多饮品被曝“塑化剂”超标。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化学式为C24H38O4)是一种常见的“塑化剂”。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塑化剂属于氧化物B该塑化剂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该塑化剂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6:

1D该塑化剂由24个碳原子、3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3.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粗盐B溶解粗盐C过滤粗盐水D蒸干滤液4.从微观角度解释以下冰箱中的现象和变化,正确的是A食品变质,微粒种类发生改变B食品保鲜,微粒停止运动C水果发出香味,分子质量很小D水结冰,分子体积变大5.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将木材经化学品处理,剥离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制成的木材海绵,可以从水中吸附油脂,吸油量可达到其自身重量的16-46倍,可重复使用多达10次。

这种新型海绵在容量、质量和可重复使用性方面超越了现有的所有其他海绵或吸附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木质海绵中碳原子不再运动B木材海绵能够有效解决石油和化学品泄漏对世界各地的水体造成的破坏C木质海绵吸附油污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D木质海绵是一种新型化合物6.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B白磷在冷水中,通入空气后也能燃烧C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天然气、乙醇均是可再生能源7.已知反应X+3O2=2CO2+3H2O,则X的化学式为()AC2H6BC2H6OCC2H2DC2H2O8.某同学梳理并归纳了以下知识点:

用肥皂水能区分硬水和软水;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农业上可以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全棉棉线燃烧时能闻到烧焦羽毛气味;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是防止金属腐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以及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

其中正确的是ABCD9.下面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BCD10.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石墨棒做干电池电极B氧气供给呼吸C用二氧化碳灭火D氢气做燃料11.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白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黑烟1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放出大量的热C向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搅拌后,产生大量泡沫D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附着,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13.色氨酸(C11H12N2O2)是一种氨基酸,在人体内含量太低会影响睡眠质量。

下列关于色氨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色氨酸由27个原子构成B色氨酸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61C色氨酸由4种元素组成D色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4.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是一种无色液体,常被用作氧化剂,消毒剂和漂白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每个分子H2O2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BH2O2分子是由氢、氧两个元素组成的C每个H2O2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D双氧水与水的性质完全相同15.下列说法正确是()A水净化时加入明矾的作用是为了降低水的硬度B镇江肴肉采用真空包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隔绝氧气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极不活泼,不能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说明空气中氧气和纯氧气化学性质不同16.不同种元素间最根本的区别是(填字母)A质子数不同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C中子数不同17.正确理解和使用化学用语是重要的科学素养,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的说法正确的是HFe2+P2O5KClO3A表示阳离子的有B中数字“5”表示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有5个氧元素C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的有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1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食盐B食醋C牛奶D冰水混合19.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干冰B矿泉水C石油D铁矿石二、填空题20.用化学用语填空: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3个磷原子_;构成氯化钠的离子是_21.化学源于生活,化学改变生活。

请利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可防腐,主要是因为_;

(2)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其微观解释是_;(3)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我们通常用_来检验硬水和软水,如果出现_的现象,则说明所检验的是硬水;(4)俗称“食盐”,是家庭中常用的调味品,氯化钠是由_构成的。

22.按要求写出下列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用含Al(OH)3的药物中和过多的胃酸;

(2)苛性钠露置于空气中逐渐变成白色粉末;(3)用盐酸除铁锈;23.光合作用可表示为:

CO2+H2O淀粉+O2,则生成的淀粉中一定含有_元素,可能含有_元素。

24.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写出图中单质的化学性质_(任写一点),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反应前后化合价改变的元素是_。

三、实验题25.

(1)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常用装置和仪器。

用A装置制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反应开始后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反应一段时间后夹紧弹簧夹,A中现象是_。

制氧气时,将B与_(选填“C”或“D”)连接组成发生装置,以此装置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判断排水法收集满氧气的现象是_,集满氧气后用玻璃片_(选填“磨砂”或“光滑”)的一面盖住集气瓶口。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性质。

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A、B装置可直接进行的实验是_(填序号)。

a.用MnO2和双氧水制取O2b.用锌和稀硫酸制取H2c.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当打开K2、关闭K1时,利用A、D装置可验证CO2与H2O反应的产物,D中实验现象是_,C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利用A、B、C装置制取和收集有毒且易溶于水的气体时,在C装置中,烧杯内溶液的作用是_,干燥管的作用是_。

四、简答题26.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的化合反应_;有水参加的分解反应_;实验室用一种纯净物制氧气_。

五、推断题27.现有A、B、C、D、E、F、G、H八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关系:

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F都是无色液体,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

(1)请你根据上述信息,推断出下列物质并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A_、C_、E_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六、科学探究题28.某校学生用下如图的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一些白色固体掉落在石棉网上。

(1)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

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

你认为出现该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

(2)小红按如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氧化镁为白色固体;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固体;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氨气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__黄色固体是Mg3N2(3)(反思与交流)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写出镁条燃烧生成氮化镁的化学方程式_;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合理的解释是_;从镁条能在氮气中燃烧、钠能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事实,你对燃烧条件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请写出一种:

_。

29.下图是“XX牌贴身暖宝宝”使用说明书,小王等同学阅读了使用说明后,对它的成分和发热原理产生了兴趣,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实验探究。

(1)(初步探究成分及发热原理)(提出问题)“暖宝宝”为什么能发热?

(做出猜想)“暖宝宝”发出的热量主要来自铁粉氧化(即生锈)的过程。

(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步骤1取A、B两袋“暖宝宝”,将A袋按使用说明打开外袋取出内袋;而B袋不打开外袋。

并A袋的“暖宝宝”温度很快上升;B袋温度_。

“暖宝宝”发热是由于袋内物质与_接触。

将两袋样品放置在同样的环境中。

步骤224小时后,分别剪开A、B两袋,各取少量袋内物质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稀盐酸。

A袋内物质部分溶解,产生黄色溶液;B袋内物质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黄色溶液的反应_(得出结论)“暖宝宝”发出的热量主要来自铁粉发生氧化(生锈)的过程。

(继续探究)小王和同学们想继续探究“暖宝宝”发热后,剩余物质中是否还含有活性炭,他们取适量A袋内物质于烧杯内,加入过量_,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滤渣。

为进一步验证黑色滤渣的成分,小王和小李同学分别设计了甲、乙两个如图所示的装置,点燃滤渣,用澄清石灰水验证产物,你认为_图的装置结论更可靠,理由是_。

同学们分析铁生锈是一个缓慢氧化的过程,从原料角度分析“暖宝宝”放热现象之所以很明显是因为:

铁呈粉末状,活性炭有吸附性,促使铁能与氧气、水等反应更快;_;

(2)(测定“暖宝宝”中的含铁量)取一片包装完好的“暖宝宝”,剪开包装,利用袋内物质立即进行实验。

(实验方法)取样品mg,利用如图丙所示装置与药品,测反应后生成气体的体积。

(实验步骤)连接仪器,_;将实验所用药品装入各仪器中,记录量气管初始刻度;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足量稀硫酸至不再有气泡冒出。

在实验过程中,若烧瓶和量气管内气体压强过大,可将水准管_(填“上提”或“下移”);等恢复至室温,并_后,再次记录量气管刻度。

(数据处理)若实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为dg/mL,测得氢气体积为vmL。

则该“暖宝宝”中铁粉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

(用含dvm的字母表示)(交流讨论)利用丙装置,即使操作无失误,测量结果仍会偏大,原因是_,小王重新设计了一个如图丁的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实验时,在气密性良好的前提下,如果往锥形瓶中注入的稀硫酸体积为V1mL,充分反应后,右侧针筒中气体变化的读数为V2mL,则反应生成的氢气的体积为_mL。

(3)(测定“暖宝宝”中的氧化铁的含量)小李取了一片外袋已有部分破损的“暖宝宝”,剪开包装,取10g袋内物质立即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2Fe(OH)3=Fe2O3+3H2OFe+2FeCl3=3FeCl2在HCl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Fe先与FeCl3反应(实验记录)(实验结论)写出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经该实验测定,该片已有破损的“暖宝宝”中的氧化铁的含量为_。

(写出计算过程)七、计算题30.工业上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样品中含有一定量氯化钠,现称取只含氯化钠杂质的纯碱样品23.3g,放入盛有146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160.5g,试计算: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_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