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踝针疗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09191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腕踝针疗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腕踝针疗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腕踝针疗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腕踝针疗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腕踝针疗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腕踝针疗法.docx

《腕踝针疗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腕踝针疗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腕踝针疗法.docx

腕踝针疗法腕踝针疗法腕踝针疗法一、含义腕踝针疗法是指用毫针在手腕或足踝部的相应部位进针,刺入皮下治疗疾病的方法。

二、发展简史腕踝针疗法,自1966年开始至今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四十余年历程。

四十余年来,腕踝针疗法在以张心曙教授为代表的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共同探索下,已形成了其独有的疗法,国家正在制订国家级腕踝针技法,对左疗法在国内外的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已成为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的健康事业正在、还将继续做出更大的贡献。

1、腕踝针疗法的萌芽和形成阶段(19661975年)如张心曙教授所言:

“腕踝针的创立源于偶然的机遇,不是一开始就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探索。

(1)电抽搐疗法的启示:

1964年张心曙教授曾应用电抽搐疗法一次治愈了一例头部外伤后遗症致聋哑达15年之久的病人,然而这并未引起张教授的重视。

1965年张教授在其他医务工作者的帮助下,用同样的方法连续治愈了数例神经性瘫痪的病人,除病人瘫痪恢复外,原有的关节疼痛及皮肤麻木感觉也随之消失,这便引起了他们的重视。

于是想着用同样方法去治疗关节疼痛、皮肤感觉麻木等诸类疾病。

但电抽搐疗法电流刺激量强大,常使病人不易接受,故降低电流强度并取得疗效,便成为他们研究的重点。

经半年的研究,终于摸索出了将通电时间延长为1020秒,电流强度由原来的60毫安降低为2毫安。

这样,同样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但选择合适的电极放置位置,又成为他们研究的新课题。

(2)耳针刺激部位的提示:

电刺激耳廓,但在耳廓上却难以放置电极,后决定放弃了耳廓,此时便想到了手腕和足踝。

原因是:

手腕和足踝应用方便;这两个部位表面平坦,可以放置电极;在这两个部位他们已积累有最初应用“合谷”、“内关”的经验;从经络学说看,在这两个部位有六条经脉通过,它们同耳廓一样可以治疗远端的疾病。

一次,有一个臂外侧感觉麻木的病人,当医者将电极常规放置在“合谷”、“内关”时,其症状并没有得到缓解,随后医者将一个电极在腕部移动至外关时,其症状很快得到改善。

后续临床反复实践发现,电极放在手腕和足踝不同的部位,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

放在腕部只能治疗上半身的疾病,而放在踝部只能治疗下半身的疾病。

(3)生物进化和胚胎发育与三阴经、三阳经分布相结合:

研究人员发现手腕和足踝,其主治不同;当发现腕部只能治疗上半身的疾病,踝部只能治疗下半身的疾病的结果后。

他们又联想到了三阴经、三阳经在皮肤表面的分布,因而腕踝针疗法的体表分区很快得到了确定。

(4)用体针代替电刺激,改直刺为平刺:

腕踝针疗法的体表分区被确定后,1972年开始,他们用传统体针代替电刺激,虽然取得了预期的疗效,但有几个难点却无法解决。

肌肉较薄处难以针刺;刺入深度难以掌握;留针时常发生滞针现象。

有一次,一个病人患关节痛,张曙教授等医者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将直刺改为平刺,结果达到了满意效果。

这一结果为后来的刺法,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1975年张心曙教授等终于得到了可喜的成果,并正式成为“腕踝针”向社会公布。

2、腕踝针疗法的全面发展阶段(1976)当腕踝针疗法公诸于众后,很快在社会上引起普遍反响。

19761979年,江苏医药中医分册、新医药学杂志、广西赤脚医生、赤脚医生等杂志先后全面报道了腕踝针疗法。

1978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中国针灸史上第一部腕踝疗法的专著腕踝针。

本书由张心曙教授执笔,虽着墨不多但全面反映了腕踝针疗法的研究成果。

1977年,腕踝针疗法传到了美国、日本等。

美国针炙杂志(3)、日本医学杂志(4)也分别做了全面报道。

腕踝针一书被译成日文,先后四次在日本再版。

这时,腕踝针疗法在临床上开始广泛使用,使其呈全面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

(1)临床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大:

据不完全统计,到1998年底发表在全国各级各类期刊上的有关腕踝针疗法的论文有150余篇。

除去理论研究的论文外,有140余篇是关于临床研究的。

这140余篇论文,其中19761980之间共15篇,19811985年之间共16篇,19861990年之间共24篇,19911995年之间共45篇,19961998年之间共45篇。

这些数字表明,有关腕踝针疗法的论文呈递增趋势,且1996年一年的论文比19761980年五年的还要多。

这些论文涉及临床内、外、妇、儿、骨伤、耳、鼻、喉、口腔等许多科,病症达47种,其中包括22种非疼痛性疾病。

(2)针刺方法的多样化:

腕踝针疗法的刺激方法由最早的单一的毫针刺法,发展为多样化的刺激方法。

腕踝针疗法的常规刺法是:

1.5寸毫针,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710次为一疗程。

电脉冲方法:

1977年河南中医学院学报报道了叶艳、肖祖,在腕踝刺激区用电脉冲方法治疗疾病的情况。

1978年、1990年,孙祥、马发元、邹世芳用腕踝刺激区。

埋线的方法,用于临床治疗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九十年代开始一些学者也用埋针的方法,治疗软组织损伤、牙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痉经等疾病。

我们在临床上也用皮肤针叩刺配合其他疗法,用于临床治疗。

这样腕踝针疗法的针法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为扩大治疗范围,提高临床疗效奠定了基础。

(3)临床治疗的经验不断丰富:

腕踝针疗法临床奏效的关键有两点:

准确地选取进针点(穴位);正确把握针刺的深度。

在很早以前,广大医家就已经认识到这两个问题的重要性,但论述者却不多。

近几年来,我们在反复总结广大医家经验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先后对这两个问题做了一些探讨。

关于针刺的深度有人曾指出:

当针体沿水平进入机体时,在患者皮肤上看到似鱼前游而不见鱼的现象,是合适的针刺深度。

关于准确选取进针点我们指出,其依据有两个:

其一是以患者主要症状的解剖部位及其所在的体表区域为依据;其二是引起异常病症原因的解剖部位及其所在的体表区域为依据。

在“左病取左、右病取右、区域不明取上1”原则的基础上,我们又提出了“上下同取、左右共针、前后呼应、三针排刺”等一些新的取穴原则。

这些无疑对扩大腕踝针熟路法的治疗范围,提高其临床疗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也引起了同行的共鸣。

(4)作用机理趋于明确化:

腕踝针疗法兴起之初,不少医家认为腕踝针疗法的12个进针点与十二经脉有一定的关系,但又不同于十二经脉。

1986年,唐相森明确指出腕踝针疗法的作用机理是:

表浅地刺激皮下神经末销,能引起保护性反应,从而使机体释放神经介质物质,改善局部微循环,兴奋迷走神经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我们根据腕踝针疗法的应用形式及其起效速度推测,腕踝针疗法所兴奋的主要是:

游离的神经末梢、毛囊感受器、各种特殊结构的环层小体、Meissner小体及Ruffini小体等,即兴奋的是触一压感受器,然后由C类神经纤维将兴奋传至大脑。

再由大脑进一步辨认并整合,最后给病变部位发出治疗信息。

当然这一切与体液调节系统密不可分。

(5)实验研究已开始起步:

80年代中期,冯金萃和王克模就开始应用电刺激仪、离子测痛仪,观察肩周炎患者腕踝针治疗前后的痛阈变化。

十余年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符仲华等人经过反复探索,在大鼠身上观察了腕踝针针刺前后,大鼠痛阈的变化。

他们不仅为腕踝针镇痛找到了客观依据,而且也标志着腕踝针疗法的研究已从临床向实验室迈进。

(6)多方位研究:

除以国内各种期刊为代表的研究成果外,腕踝针疗法于1984年被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编入针法灸法学中,成为针灸专业学生必修的内容。

于此同时,腕踝针疗法及其研究成果也被其他有关书籍收入。

腕踝针一书的第三版已于1997年11月与读者见面。

我们摄制的中国腕踝针疗法教学录像带,已于1998年9月由新兴卫生音响出版社出版发行。

(7)理论假说不断出现:

除上述特点外,近几年来也有学者提出了一些新观点:

关于体表区域的划分:

高也陶氏从易经、黄帝内经的基本观点出发,并用之与腕踝针疗法的体表分区相比较,发现腕踝疗法相应于太极八卦、呼应于内经的三阴三阳学说。

腕踝针疗法的补泻学说:

1990年以前许多学者认为腕踝针疗法是一种强补法,他们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他们受传统体针中“轻补重泻”观点的影响。

正因如此,有人甚至认为腕踝针疗法将补法向前推进了一步。

我们根据腕踝针疗法既能治疗实证,又能治疗虚的事实认为:

腕踝针疗法有补,也有泻。

总之,四十余年来腕踝针疗法在以张心曙教授为代表的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探索下,所取得的成果是巨大的。

随着世界针灸学的发展,及人们对“无痛针灸”需求的不断提高,它将取得更多的新成果。

三、腕踝针疗法的特点1、见效快。

“下针即效”是腕踝针疗法最大的特点。

无论什么疾病,只要能按照腕踝针疗法的操作要求针刺,即可取得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特别是疼痛性疾病。

2、治疗范围广。

研究表明:

腕踝针疗法所治疗的病症,涉及临床各科,如:

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急诊科、肿瘤科、皮肤科、五官科。

凡是传统体针能治疗的疾病,腕踝针疗法均可治疗,尤其擅长治疗的是疼痛性疾病。

3、疗效好。

在应用腕踝疗法时,只要按其针法的要求操作,所治疾病均可达到较为满意的疗效,尤其是痛症。

4、痛苦小(无)。

“无痛或微痛”是腕踝针疗法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特点。

传统体针针刺时一般都要求取得“针感”,即患者的针刺部位出现酸、麻、胀、重或传导等针刺感应现象。

而腕踝针疗法针刺时则不要求出现这些感应,并以针刺部位无任何感觉为最好!

5、易操作。

腕踝针疗法针刺时不需患者脱衣,所以无季节、时候、地点均可操作治疗。

6、取穴少。

应用腕踝针疗法治疗时取穴均很少,一般最多不超过五个刺激点。

四、人体体表分区与区域内脏腑

(一)人体体表分区1、左右两侧及上下两段

(1)左右两侧:

以人体前后正中线为准,将人体分为左半侧和右半侧。

(2)上下两段:

以横膈线为界,将人体分为上段和下段。

横膈线指以胸剑结合部为准,环身一周的水平线。

横膈以上的区域分别为上1区,上2区,上3区,上4区,上5区,上6区。

横膈以下的区域分别为下1区,下2区,下3区,下4区,下5区,下6区。

2、六区(即纵行六区)纵行六区包括:

头、颈、躯干六区和四肢六区。

(1)头、颈和躯干六区1区:

从前正中线开始,向左、向右各旁开1.5同身寸所形成的体表上下区域,左边的称之为左1区、右边的称为右1区。

临床把左1区与右1区合称为1区。

2区:

1区外缘线到腋前线之间所形成的体表上下区域,左右对称。

3区:

腋前线外缘至腋中线之间所形成的体表上下区域,左右对称。

4区:

腋中线至腋后线之间所形成的体表上下区域,左右对称。

5区:

腋后线至6区外缘边线之间所形成的体表上下区域,左右对称。

6区:

后正中线向左、向右各旁开1.5同身寸所形成的体表上下区域,分别称之为左6区、右6区。

(2)四肢的分区:

上肢六区的划分:

立正姿势,掌心向内,拇指向前,小指在后,最前边三线为前缘,最后缘之线为手缘,以此标准划分上肢。

上肢六区,将上肢的体表区域纵向六等份,上肢内侧1/3的上下区域、内侧中间1/3的上下区域,内侧后1/3的上下区域,外侧前1/3的上下区域,外侧中间1/3的上下区域,后侧1/3的上下区域,依次为上1区、上2区、上3区、上4区、上5区、上6区,左右对称。

下肢六区:

内侧后缘、内侧中间、内侧前缘、外侧前缘、外侧中间、外侧后缘各1/3的上下区域,将下肢的体表区域纵向六等份,从下肢内侧跟腱缘开始,右侧顺时针、左侧逆时针,依次为下1区、下2区、下3区、下4区、下5区、下6区,左右对称。

(二)区域内脏腑明确了体表区域后,进一步了解每个区域中包含的脏腑、组织、器官等,是掌握腕踝针疗法的又一重要内容。

1、上1区的体表区域内的脏腑、器官、组织为;前额、眼、鼻、口、门齿、舌、咽喉、胸骨、气管、食管及左、右上肢1区内的肌肉、筋健、骨骼、血管、神经等。

2、上2区的体表区域内的脏腑、器官、组织为:

额角、眼、后齿、肺、乳房、心脏(左上2区)及左、右上肢2区内的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

3、上3区的体表区域内的脏腑、器官、组织为:

面颊、侧胸及左、右上肢3区内的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

4、上4区的体表区域内的脏腑、器官、组织为:

颞、耳、侧胸及左、右上肢4区内的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

5、上5区的体表区域内的脏腑、器官、组织为:

后侧头部、后背部、心脏、肺及左、右上肢5区内的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

6、上6区的体表区域内的脏腑、器官、组织为:

后头部、脊柱颈胸段及左、右上肢6区的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

7、下1区的体表区域内的脏腑、器官、组织为:

有胃、膀胱、子宫、前阴及左、右下肢1区内的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

8、下2区的体表区域内的脏腑、器官、组织为:

胃、脾、肝、大小肠及左、右下肢2区内的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

9、下3区的休表区域内的脏腑、器官、组织为:

肝、胆、脾、胁部及左、右下肢3区内的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

10、下4区的体表区域内的脏腑、器官、组织为:

胁部、肝、脾及左、右下肢4区内的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

11、下5区的体表区域内的脏腑、器官、组织为:

腰部、肾、输尿管、臀及左、右下肢5区内的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

12、下6区的体表区域内的脏腑、器官、组织为:

脊柱腰骶段、肛门及左、右下肢6区内的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

五、进针点腕踝针疗法共有十二对进针点(相当于传统体针的腧穴),为了与传统针灸相统一,称之为穴位,左、右对称。

上肢六对,下肢六对。

1、上肢六对:

在内关穴与外关穴水平位置上,环前臂做一水平线,并从前臂内侧尺缘开始,沿前臂内侧中央、前臂内侧桡骨缘、前臂外侧桡缘、前臂外侧中央、前臂外侧尺骨缘顺序六等份,每一等分的中点为针刺穴位,并分别称之为上1穴、上2穴、上3穴、上4穴、上5穴、上6穴,即上1穴上6穴。

2、下肢六对:

在三阴交穴与悬钟穴水平位置上,环小腿做一水平线,并从小腿内侧跟腱缘开始,沿小腿内侧中央、小腿内侧胫骨缘、小腿外侧腿骨缘、小腿外侧中央、小腿外侧跟腱缘的顺序六等份,每一等分之中点为进针点,并分别称之为下1穴、下2穴、下3穴、下4穴、下5穴、下6穴,即下1穴下6穴。

六、主治病症在腕踝针疗法中,每个穴位所治疗的病症大致包括两方面:

同名区域内所属脏腑、组织、器官等所引起的各种病症;主要病状反应在同名区域内的各种病症。

1、上1穴主治病症:

包括上1区域内的脏腑、器官、组织等引起的各种疾病,以及主要症状反应在上1区域内的各种病症。

如:

前额痛、目赤肿痛、近视、色盲、沙眼、鼻塞、鼻炎、鼻夹肥大、鼻窦炎、副鼻窦炎、牙痛、口疮、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声带麻痹、声带小结、失音、失语、瘿气、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低下、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胸痛、胸骨后疼痛、食道炎、呃逆、咳嗽、胸闷、气管炎、支气管炎以及上1区域内肌肉、筋腱、神经、血管、骨骼所引起的损伤,腕关节痛、腕关节屈伸不利、手掌掌侧疼痛麻木、小指疼痛麻木、荨麻疹、高血压病、失眠、更年期综合征、糖尿病、癫痫等。

2、上2穴主治病症:

上2区域内的脏腑、器官、组织等引起的各种病症,以及主要症状反应在上2区域内的各种病症。

如:

前额疼痛、眼睑下垂、目赤肿痛、近视、色盲、沙眼、眶下疼痛、鼻窦炎、副鼻窦炎、牙痛、颈痛、胸痛、锁骨骨折后遗症、乳腺增生、乳房胀痛、缺乳、回乳、乳痈、急性乳腺炎、乳房肿块、心慌、心悸、心律不齐、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胁痛以及上2区域内的肌肉、筋腱、神经、血管、骨骼引起的病症,腕关节屈伸不利,腕关节扭挫伤,中指、无名指屈伸不利及扭挫伤等。

3、上3穴主治病症:

上3区域内的脏腑、器官、组织等引起的各种病症,以及主要病症反应在上3区域内的各种病症。

如:

额角疼痛、偏头痛、面痛、痄腮、牙痛(槽齿)、胸锁乳头肌炎、耳鸣、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侧胸痛、腋臭、腋窝多汗症、肩关节疼痛以及上3区内的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引起的各种病症,桡骨颈突炎、拇指扭挫伤、拇指屈伸不利、食指屈伸不利、食指扭挫伤等。

4、上4穴主治病症:

上4区域内的脏腑、器官、组织等引起的各种病症,以及主要症状反应在上4区域内的各种病症。

如:

耳后痛、颈侧痛、胸锁乳突肌炎、耳鸣、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侧胸痛、腋臭、腋窝多汗症、肩关节疼痛以及上4区内的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引起的各种病症,腕关节内伸疼痛、桡骨颈突炎、拇指扭挫伤、拇指屈伸不利、拇指关节胀痛、食指屈伸不利、食指扭挫伤等。

5、上5穴主治病症:

上5区域内的脏腑、器官、组织等引起的各种病症,以及主要病症反应在上5区域内的各种疾病。

如:

后头痛、颈椎病、落枕、眩晕、肩背痛、冠心病、三角肌下滑囊炎以及上5区内的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引起的各种病症,腕关节屈伸不利、腕关节肿痛、手背疼痛、中指疼痛、无名指疼痛等。

6、上6穴主治病症:

上6区域内的脏腑、器官、组织等引起的各种病症,以及主要症状反应在上6区域内的各种病症。

如:

后头痛、颈项强痛、落枕、胸椎痛以及上6区内的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引起的各种病症,腕关节肿胀、腕关节屈伸不利、小指麻木不仁等。

7、下1穴主治病症:

下1区域内的脏腑、器官、组织等引起的各种病症,以及主要症状反应在下1区域内的各种病症。

如:

胃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脐周痛、淋证、泌尿系感染、月经病、痛经、急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带下病、各种阴道炎、阴挺、阴吹、睾丸炎、阳痿、遗尿、遗精、早泄、睾丸下坠、睾丸肿胀、外阴胀痛、外阴瘙痒、腹股沟疼痛或屈伸不利以及下1区内的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引起的各种病症,膝关节肿痛、膝关节炎、跟腱疼痛、足跟疼痛、足内侧疼痛、足拇趾屈伸不利、足拇趾肿痛等。

8、下2穴主治病症:

下2区域内的脏腑、器官、组织等引起的各种病症,以及主要症状反应在下2区域内的各种病症。

如:

胸胁胀满、胁痛、脾肿大、肝肿大、腹痛、结肠炎、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腹泻、便秘、卵巢炎、子宫体炎、腹股沟疼痛或屈伸不利、膝关节炎、膝关节肿痛、内踝扭挫伤、脚掌疼痛,脚二、三趾疼痛或屈伸不利以及下2区内的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引起的各种病症。

9、下3穴主治病症:

下3区域内的脏腑、器官、组织等引起的各种病症,以及主要症状反应在下3区域内的各种病症。

如:

胁痛、髋关节屈伸不利、内侧副韧带损伤、膝关节炎、骨性膝关节炎、踝关节屈伸不利、踝关节扭挫伤以及下3区内的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引起的各种病症。

10、下4穴主治病症:

下4区域内的脏腑、器官、组织等引起的各种病症,以及主要症状反应在下4区域内的各种病症。

如:

侧腰痛、臀外侧皮神经炎、外侧副韧带损伤、膝关节炎、骨性膝关节炎、踝关节屈伸不利、踝关节扭挫伤、坐骨神经痛以及下4区内的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引起的各种病症。

11、下5穴主治病症:

下5区域内的脏腑、器官、组织等引起的各种病症,以及主要症状反应在下5区域内的各种病症。

如:

肾绞痛、腰痛、腰三横突综合征、臀上皮神经炎、股外侧皮神经炎、坐骨神经痛、膝关节屈伸不利或疼痛、外踝扭挫伤以及下5区内的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引起的各种病症。

12、下6穴主治病症:

下6区域内的脏腑、器官、组织等引起的各种病症,以及主要症状反应在下6区域内的各种病症。

如:

腰痛、腰椎增生、急性腰扭伤、痔疮、肛门周围湿疹、尾骨疼痛、腓浅神经炎、坐骨神经痛以及下6区内的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引起的各种病症。

七、临床选穴原则腕踝针疗法的临床选穴,不同于传统体针的临床选穴。

在传统体针中,其选穴是以症辩证,以证立法,以法选方(穴),而腕踝针疗法的选穴则不同。

1、临床选穴的依据:

(1)主要症状的解剖部位及其所在的体表区域:

临床选穴时,首先应明确患者的主要症状看与此主要症状在体表什么区域,再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治疗。

例如:

近视眼,必须明确近视眼的症状是看物时“能近怯远”,而这一重症在眼睛。

眼睛的体表区域可归属为上1区和上2区,临床上应选取双上1穴、双上2穴。

(2)引起疾症原因的解剖部位及其所在的体表区域:

在临床实践中,有些疾病的主要症状,可以直接反应疾病病因所在。

而有一些疾病的主要症状,却不能直接反应疾病病因所在的部位。

对这一类疾病应用腕踝针疗法进行治疗时,必须根据引起主要症状的原因(病因),选取穴位治疗。

例如:

阑尾炎,大多数患者主要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

对这些患者来说,将“右下腹疼痛”作为判断临床取穴的依据是正确的。

但有的患者是后位阑尾,发病时的主要症状不是右下腹疼痛,疼痛在右侧腰骶部。

对这些患者,如果把“右侧腰骶部疼痛”作为临床选穴的唯一依据,那么就可能达不到满意的疗效。

即如果明确右侧腰骶疼痛是因阑尾炎引起的,这时应取阑尾炎所在的区域的进针点,即在下2穴。

2、临床选取穴位的原则:

腕踝针疗法将人体体表划分为左、右对称的六区,且左、右对称的六区、又以横膈线为界分为上、下两段。

与之相对应的有二十四个穴位,左侧腕部六个:

左上1穴上6穴;右侧腕部六个:

右上1穴上6穴。

左侧踝部六个:

左下1穴下6穴;右侧踝部六个:

右下1穴下6穴。

临床治疗时应考虑进针点的相互配合,遵守以下选项原则:

(1)上病取上、下病取下:

“上病取上、下病取下”是针对上、下两个段而言的。

也就是说患者所患疾病的主要症状,或引起异常症状的原因在体表区域的上段,就取与之相应的腕部(上)穴位。

如果患者所患疾病的主要症状,或引起异常症状的原因在体表区域的下段,就取与之相应的踝部(下)穴位。

如前额部疼痛,因前额的体表区域属上段,所以取上部穴位为主。

再如,急性腰扭伤,其主要症状表现在腰部,而腰部的体表区域属下段,故取下部穴位为主。

(2)左病取左、右病取右:

“左病取左、右病取右”是针对左、右对称的六个体表区域而言的。

也就是说患者所患疾病的主要症状,或引起异常症状的原因在体表区域的左侧六区的任何一个区域,就取与之对应的腕部(上)穴位或踝部(下)穴位。

相反,如果患者所患疾病的主要症状,或引起异常症状的原因在体表区域的右侧六区的任何一个区域,就取与之对应的腕部(上)穴位或踝部(下)穴位。

如左乳房发生急性炎症,其主要症状表现在左乳房,而左乳房的体表区域为左2上区,取穴位取左上2穴。

急性阑尾炎,主要症状为转移右下腹痛,而疼痛的部位则属右下2区,治疗应取右下2穴。

慢性结肠炎,主要疼痛症状为左侧下腹痛,其部位属左下2区,治疗取穴位取左下2穴。

(3)区域不明、选双上1穴:

临床上有些疾病很难确定其体表区域,如失眠、高血压病、全身瘙痒症、多汗或无汗、寒颤、高热、癫痫、精神分裂症、内分泌失调、更年期综合征、小儿舞蹈症、小儿多动症、乏力等。

对于这些病因复杂难以明确判断其体表区域的疾病,均取双上1穴治疗。

3、变通取穴原则:

“上病取上、下病取下,左病取左、右病取右、区域不明、选双上1穴”是腕踝针疗法在临床上常规的基本的取穴原则,掌握了这些基本的取穴原则还不够,实际运用时还存在许多灵活性。

具体见下:

(1)上下同取:

“上下同取”是针对患者主要症状,或引起异常症状的病因表现位置在横膈线上下而言的。

即患者的主要症状,或引起主要症状的原因表现在横隔线上或其上下附近,治疗时即要取上部的穴位,还要取与之相对应的下部穴位。

如胃脘痛,按体表区域的划分,胃脘部大致属于下1区和右下2区,在临床治疗时不仅要取双下1穴、双下2穴,最好加取双上1穴和双上2穴。

一般来说,上1穴与下1穴对应,上2穴与下2穴对应,上3穴与下3穴对应,上4穴与下4穴对应,上5穴与下5穴对应,上6穴与下6穴对应。

(2)左右同取:

“左右同取”是针对患者的主要症状,或引起状病因的位置在躯干一区,或躯干六区而言的。

临床治疗时应取左右两侧的1区穴,同样,患者的主要症状,或引起症状的病因表现在躯干部的六区,临床治疗时应取双侧的6区穴。

如脐周疼痛,其主要症状表现在脐,属下1区,临床治疗应左下1与右下1两个穴位同取。

(3)前后对应:

“前后对应”是针对脏腑功能失调或以脏腑损伤为主的疾病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