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槽车泄漏事故处置中的险情控制措施概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02228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4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化石油气槽车泄漏事故处置中的险情控制措施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液化石油气槽车泄漏事故处置中的险情控制措施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液化石油气槽车泄漏事故处置中的险情控制措施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液化石油气槽车泄漏事故处置中的险情控制措施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液化石油气槽车泄漏事故处置中的险情控制措施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液化石油气槽车泄漏事故处置中的险情控制措施概要.docx

《液化石油气槽车泄漏事故处置中的险情控制措施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化石油气槽车泄漏事故处置中的险情控制措施概要.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液化石油气槽车泄漏事故处置中的险情控制措施概要.docx

液化石油气槽车泄漏事故处置中的险情控制措施概要

 

液化石油气槽车泄漏事故处置中的险情控制措施

摘要

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液化石油气作为一种化工生产的基本原料和清洁燃料,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运输量也随之快速增长。

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作为液化石油气公路运输的主要方式,在运输过程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极易发生泄漏。

液化石油气一旦泄漏,由于其自身具有易燃易爆的危险特性,若处置或控制不当,易导致火灾、爆炸恶性事故的发生。

因此,研究液化石油气槽车泄漏事故处置中的险情控制措施对于控制险情发展,避免恶性事故发生,最大限度减轻液化石油气泄漏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对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基本结构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发生的液化石油气槽车泄漏事故案例,对液化石油气槽车常见泄漏部位和原因进行了分析。

在对现有研究成果及案例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险情控制的具体措施,为今后消防部队处置此类事故提供参考和借鉴,提高事故处置的效率。

关键词:

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泄漏;危险区域;控制措施

 

Abstrac

Withthedevelopmentofpetrochemicalindustry,liquefiedpetroleumgasasachemicalproductionofbasicrawmaterialsandcleanfuelproduction,hasbeenusedwidelyinhumanproductionandlife,andtheuseintrafficwillgrowrapidly.LPGtankersasthemainformofliquefiedpetroleumgasvehiclesroadtransport,inthetransportation,therearemanysecurityrisks,easytoleak.Oncetheleakageofliquefiedpetroleumgas,duetoitsownriskwithflammableandexplosiveproperties,ifimproperlydisposedoforcontroled,itcouldresultinfire,explosionviciousaccident.Therefore,thestudyontheriskcontrolmeasuresofLiquefiedpetroleumgastankersleakageaccidentsdisposalhasgreatsignificance,tocontrolthedevelopmentofdangeroussituations,avoidfatalaccidents,andminimizetheharmoftheliquefiedpetroleumgasleakage.

Inthispaper,onthebasisofthoroughresearchaboutthebasicstructureofliquefiedpetroleumgastankers,combinedwiththecasesofLPGtankersleakageoccurredinrecentyears,analysisthecommonleaksitesofLPGtankersandthecauses.Basedonthecaseofexistingresearchresultsandconclusion,proposedspecificmeasuresabouttheriskcontrolofLPGleakageaccidents,providesreferencesforthefireforcesindealingwithsuchincidentsinfutureandimprovetheefficiencyofmanagingtheaccident.

Keywords:

Liquefiedpetroleumgas;tank;leakage;dangerzone;controls

 

 

1引言

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液化石油气作为化工生产的基本原料和新型燃料,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近年来,随着液化石油气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用量的不断加大,液化石油气汽车槽(罐)车作为公路运输的主要方式,其运输量在逐年增加,发生事故的频率也随之不断增大。

液化石油气一旦泄漏,会迅速挥发扩散并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或火花极易引发剧烈爆炸燃烧,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危害。

例如,1978年西班牙一辆液化丙烷气槽车由于灌装过量,槽车壳体发生破裂,生成半径为200m、高30m的蒸气云,随后爆炸,造成150多人死亡,多处建筑物被毁。

笔者通过基层调研及大量案例统计发现,虽然液化石油气槽车泄漏事故经常发生,但泄漏后引发恶性爆炸事故的案例所占比例不大。

由此可见,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的出现,并不一定必然引起火灾爆炸,只要抢险人员掌握正确的险情控制措施,不仅可以取得抢险成功,而且可以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

近年来,国内部分消防专家及各级消防指战员,从各个方面对液化石油气槽车泄漏事故的处置程序、对策及方法进行了研究,但尚未形成一套系统的、具体的控制措施,特别是对液化石油气槽车不同泄漏部位没有提出明确的险情控制措施。

本文在对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基本结构,特别是安全附件的组成及作用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发生的液化石油气槽车泄漏事故案例,归纳总结了液化石油气槽车泄漏事故中常见泄漏部位和原因,并提出了事故处置中存在的难点。

在对现有研究成果及案例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危险区域的划定标准及控制措施;针对不同泄漏部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实用性、可操作性均较强的几种泄漏源控制措施。

本论文的研究旨在为今后消防部队处置此类事故提供参考和借鉴,提高事故处置的效率。

 

2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1液化石油气的组成成分

液化石油气是从石油开采、裂解、炼制等生产过程中得到的副产品,一般为由3个碳和4个碳的低分子烃类组成的混合物。

因其来源和制造工艺不同,其组成也有所差异,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异丁烷、异丁烯等。

2.2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

液化石油气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有特殊臭味(由于脱硫不彻底)的低毒气体,经加压或降温后成为黄棕色油状液体,因此习惯上称之为液化石油气。

由于液化石油气是混合物,因此其比重随组分的变化而变化,一般认为其气态相对密度为1.5~2.0,液态比重约为水的一半。

液化石油气泄漏后极易挥发,同时吸收大量热量,其体积迅速扩大250~300倍。

由于比空气重,液化石油气泄漏后易在低洼处聚集,或沿地面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

液化石油气为甲类火灾危险物质,具有易燃易爆性,其闪点、最小点火能量、自燃点都很低(闪点为-77~-118℃,最小点火能量为0.2~0.3mJ,自燃点为426~537℃),燃烧热值大,温度高(燃烧热值为46000kJ/kg,其温度可达700~2000℃),爆炸危险性大,爆炸浓度极限范围为1.5%~9.5%[1]。

2.3液化石油气的危险特性

2.3.1易燃易爆性

液化石油气属一级可燃气体,其主要成分的闪点都很低,只需极小的点火能量即可引燃,并能在空气中迅猛燃烧。

燃烧时发出的热量和火焰温度很高,极易引燃、引爆周围的易燃易爆物质,使火势扩大。

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1.5%~9.5%,爆炸范围宽且爆炸下限低,泄漏扩散后极易与空气形成大面积的爆炸性混合气体(1m3的液化石油气气化后与空气混合的浓度达到2%时,可形成1.25万m3的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或静电火花即可发生化学性爆炸[2]。

2.3.2易挥发扩散性

液化石油气常压沸点低,一旦从容器或管道中泄漏出来,由于压力的降低,便可急剧气化,体积将会急剧膨胀250~300倍左右,并迅速蔓延扩散。

液化石油气气态比重是空气的1.5~2.5倍,一旦泄漏,易在低洼处或通风不良处窝存,在平地上能沿地面迅速扩散至远处,而不是扩散到空气中,更易酿成爆炸事故。

2.3.3受热易膨胀性

液化石油气热膨胀系数高,温度越高,膨胀越大。

容器在满液情况下,温度一旦升高,容器内压力会急剧升高。

当液化石油气泄漏后发生燃烧爆炸时,周围其他储罐受到火焰烧烤,压力会迅速升高,从而发生物理爆炸,产生爆炸碎片,造成的燃烧爆炸会形成多米诺连锁反应。

2.3.4易产生静电

液化石油气的电阻率高,当其从容器、设备、管道中喷出时,极易因摩擦产生静电,产生放电火花,引起可燃气体燃烧或爆炸。

液化石油气中含有的液体或固体杂质越多,流速越快,产生静电荷越多。

2.3.5冻伤性和毒害性

液化石油气沸点低,饱和蒸汽压大,泄漏后会从周围环境吸收大量热量而气化。

如果喷到人的身体上,会导致皮肤表面温度急剧降低而造成冻伤。

液化石油气对人体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人体吸入高浓度的液化石油气后,会出现昏迷、呕吐等中毒症状,严重时可使人窒息死亡。

 

3液化石油气槽车泄漏事故概述

液化石油气是十大危险化学品之一,其公路运输有汽车槽车(罐车)运输和汽车钢瓶运输两种方式,其中以汽车槽车运输为主。

3.1液化石油气槽车的基本结构

液化石油气槽车是运输液化石油气的专用车辆,为了保证进行正常的充装、运输作业并确保安全可靠,必须具备各种基本结构,包括承载行驶部分(底盘)、储运容器(罐体)、装卸系统与安全附件四部分。

(1)底盘

汽车底盘是液化石油气槽车的行驶与承重部分,是结构的主体。

(2)罐体

液化石油气槽车的罐体是一个承受内压的卧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压力容器,为了保证在规定的设计温度和相应的工作压力下能够安全可靠,并且方便地进行充装、运输作业,罐体的基本结构应包括以下基本部件:

筒体、封头、人孔、气相与液相接缘、气相管、安全阀接缘、液面计接缘、温度计接缘、径向防冲板、支座和吊装环等部件。

(3)装卸系统

为了使罐体进行正常的装卸作业,在罐体上设置了一套灵敏、可靠的装卸系统,包括阀门箱、液相与气相的进出口管路与阀门、连接胶管、装卸管接头等。

(4)安全附件

安全附件(见图3.1)主要包括:

安全阀:

位于罐体上部,是一种通过自动开启排放气体来降低容器内压力的安全泄压装置,其作用是限制压力过高。

起跳压力约为1.7Mpa,回座压力约为1.4Mpa。

紧急切断装置:

用于发生泄漏时进行紧急止漏,它包括手动油泵、串联阀、紧急卸油阀、液相紧急截止阀、气相紧急截止阀等部件。

手动油泵和串联阀位于阀门箱内,紧急卸油阀位于罐体尾部。

在发生泄漏时,可以利用手动油泵和紧急卸油阀关闭位于罐体内部的液相和气相紧急截止阀。

液位计:

位于罐体尾部,能方便准确地测得罐体内的液面高低,防止超装。

温度计:

位于阀门箱内液体部分,用来测量液化石油气的液相温度,量程在-40℃~60℃之间,并应在40℃和50℃处涂以红色警戒标记。

压力表:

用来测量罐体内压力,位于阀门箱内,安装在气相管上,量程一般在0~4MPa之间[4]。

图3.1汽车槽车的安全附件及装置示意图

3.2常见泄漏部位及原因

在汽车槽车长途运输液化石油气过程中,受人、车、路、环境及运载物资的影响,液化石油气槽车极易造成翻车、撞车等交通事故,轻则造成交通堵塞,重则会导致液化石油气泄漏的严重事故。

根据大量资料调研及事故案例的统计结果表明,液化石油气槽车容易发生泄漏的部位主要有气液相物料阀门、安全阀、罐体及液位计等。

3.2.1气、液相物料阀门泄漏

装卸阀门是液化石油气槽车中最重要的控制部件,也是常见泄漏的部位之一。

该部位发生泄漏的原因主要包括:

(1)由于阀门频繁的开启和关闭使阀门的密封填料磨损、老化,产生泄漏;

(2)液化石油气中带有的杂质卡在阀门的密封面上,造成阀门损坏;(3)液化石油气中的游离水会沉降在储罐的底部,冬季时如未及时脱水,就会冻坏阀门,发生泄漏;(4)违规穿越公路铁路道口,撞断(裂)气、液相阀门导致泄漏。

例如,2007年4月4日,一辆满载25吨液化石油气的槽车从库尔勒方向驶往乌鲁木齐途中,在314国道甘沟路段41公里处侧翻于高度约为5米桥梁下方,车体和罐体分离,液化气槽车罐体气相管紧急切断阀损坏,导致液化石油气大量泄漏。

3.2.2安全阀泄漏

安全阀是槽车的重要组成部件,国内主要是采用内置式安全阀。

安全阀处发生泄漏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安全阀起跳。

液化石油气充装过量,在运输过程中罐体受外力撞击(罐体未破裂)或受气温、外部火焰等因素影响均可能导致罐内压力升高,致使安全阀起跳。

例如,2009年10月14日,湖北省潜江市一辆装有20吨液化石油气的大型槽车在途径高场加油站时想在加油站外过磅,不料由于充装过量,加之天气炎热罐体受外高温作用导致罐体顶部安全阀起跳,液化石油气泄漏。

(2)垫片腐蚀老化。

由于液化石油气对法兰橡胶密封件的溶胀性强,长期使用而不注意更换使垫片腐蚀老化,导致安全阀处发生泄漏。

(3)安全阀损坏。

在通过桥梁、涵洞等复杂路段时,由于驾驶员对桥梁限高及车体实际高度估计不足或盲目通行,可能导致车顶安全阀与桥梁底部或涵洞上部发生刮擦、碰撞,致使安全阀螺栓断裂引发大量泄漏。

例如,2003年5月15日,苏州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辆装载10吨液化石油气槽车在途经沪宁铁路与312国道立交桥处时,因交通堵塞,擅自变更行驶车道,从快车道驶入慢车道,由于慢车道净高不足,致使槽车储罐顶部与立交桥相撞,导致储罐内的液化气大量泄漏[5]。

3.2.3罐体泄漏

在运输过程中,液化石油气储存在槽车罐体内,罐体长期处于高压、温差变化和带有腐蚀性工作介质的恶劣环境下,极易在焊缝、结构不连续处等高应力部位发生泄漏,一般泄漏量较少。

此外,由于交通事故引发的外部撞击极易导致罐体破裂,短时间内造成大量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

例如,2003年12月24日上午11时,四川省德阳市岷江西路与泰山南路交界处,一辆载重12吨的液化石油气槽车行驶到泰山南路路口准备向右转行时,被一辆吊车追尾,同时撞上前面一辆桑塔拉轿车,液化石油气槽车的罐体被撞出一条裂口并发生泄漏。

3.2.4液位计泄漏

液位计长期使用易于老化、开裂,加上槽车长途行驶的长时间振动,极易引发液化石油气的泄漏。

例如,2002年1月24日12时,由大庆发往昆明的2235次货车在邓州市构林火车站临时停靠时,一辆液化气槽车由于罐顶的拉杆式液位计密封处被损突然发生泄漏,造成该路段火车断行4个多小时[6]。

此外,由于液位计突起且位于罐体尾部,在运输过程中极易因交通事故(特别是其它车辆追尾)导致液位计损坏并发生泄漏。

例如,2009年10月4日,因路面结冰打滑,四川省国道213线阿坝州松潘县川主寺镇尕力台路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装有16吨液化石油气的槽车被一辆满载36人的大客车追尾,槽车罐体尾部的液位计被大客车撞坏并发生泄漏。

 

4处置中的难点分析与险情控制措施

4.1处置中的难点分析

液化石油气槽车一旦发生泄漏,由于压力降低,液化石油气会迅速挥发扩散,并不断卷吸周围空气,形成大范围的爆炸性混合气体。

例如,1L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后浓度达到2%时,能形成体积为12.5m3的爆炸性混合物。

并且要想有效防止恶性爆炸事故的发生,必须要对有爆炸危险的大面积区域实施火源控制措施。

而液化石油气的闪点低、最小点火能量小、爆炸浓度极限范围宽且爆炸下限低,遇到金属摩擦或碰撞产生的火花、不防爆的照明灯具、汽车的排气管火星等都可能引发液化石油气爆炸。

因此,在液化石油气槽车泄漏事故处置过程中,对液化石油气扩散危险区域内的火源控制难度很大。

此外,由于液化石油气具有易燃易爆的危险特性,在对泄漏源采取控制措施时必须确保不会产生火花,这就使堵漏器材、疏转设备的使用受到很大限制,并对处置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与此同时,泄漏处置人员必须根据不同泄漏部位、不同泄漏口形状、不同泄漏压力及事故点周围环境(有些事故地点的地势较为复杂)采取合适的处置措施,否则可能会延缓事故处置的进程,加大事故处置的难度。

例如,2009年10月4日,在国道213线阿坝州松潘县川寺镇尕力台路段发生的液化石油气槽车泄漏事故处置过程中,松潘县消防大队对发生泄漏的液位计前后采用了三种堵漏方法,最终才制止泄漏。

4.2危险区域的确定及控制措施

4.2.1危险区域的确定

液化石油气的挥发扩散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由于液化石油气的气态比重是空气的1.5~2倍,因此其泄漏后易在低洼处或通风不良处窝存,在平地上会沿地面扩散至远距离处,气体浓度从泄漏中心向外逐渐降低。

近距离区域的气体浓度高于爆炸浓度上限,为高浓度区;稍远区域的气体浓度在爆炸浓度范围以内,为爆炸危险区;再向外的气体浓度低于爆炸浓度下限,为低浓度区。

如果爆炸危险区或高浓度区出现火星,则爆炸危险区的气体发生爆炸,高浓度区的气体快速燃烧消耗,在这个短暂的过程中,高浓度区和爆炸危险区的气体温度升高,体积瞬间膨胀,危害范围比原高浓度区和爆炸危险区还大,为伤害区;伤害区以外为安全区,如图4.1所示。

1—高浓度区;2—爆炸危险区;3—伤害区

图4.1液化石油气的挥发扩散区域分布示意图

气体的扩散还会受到风和地势的影响。

泄漏事故发生的现场往往有风或地势不平,气体向下风方向和地势较低方向的扩散速度明显快于其它方向,形成不规则形状的高浓度区、爆炸危险区和伤害区[9],如图4.2所示。

1—高浓度区;2—爆炸危险区;3—伤害区

图4.2有风或地势不平时液化石油气的挥发扩散区域分布示意图

对于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险情控制而言,最重要的是划定出可能引发燃爆的危险区域范围。

考虑到液化石油气在扩散过程中由于地形地物的影响,其浓度分布不均,在爆炸危险区之外也可能存在局部浓度高于爆炸下限的情况,为安全起见,一般以爆炸下限的20%作为危险区域边界浓度。

侦检人员可运用可燃气体检测仪在泄漏现场周围各个方向贴近地表处测试气体浓度,划出危险区域,实施警戒,并适时调整危险区域的范围。

4.2.2危险区域的控制措施

(1)设立警戒区域,疏散周围群众

根据侦检情况,及时划定危险区域,设置警戒线,封锁事故路线交通,严控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出。

若事故现场附近有居民或住宅,消防部门应及时与当地公安局或派出所配合疏散居民。

在疏散过程中动员群众不要携带金属物品,不穿带钉鞋。

(2)消除火种

液化石油气泄漏后,为防止事故灾害扩大,必须采取坚决果断措施,消除危险区域内一切可能引发燃爆的火种。

首先,应立即拆除事故车辆电瓶,槽车进行接地处理,以免在处置过程中产生火花。

其次,应通知供电部门、电信部门切断事故现场周围电源和电话线路,通知事故点周围企事业单位、居民灭掉明火,高温设备停止工作。

再次,抢险人员严禁携带手机、BP机及其他非防爆通讯工具及救援器材,不穿化纤类和毛料服装和戴铁钉的鞋,在进入危险区前用水枪将地面喷湿,以防摩擦、撞击产生火花。

最后,抢险作业时金属之间发生碰撞可能产生火花,应使水枪对准发生碰撞的部位射水,防止产生火花。

(3)稀释液化气浓度

百分百的杜绝火源是很难做到的,人体及各种静电在所难免,因此,在火源和泄漏难以控制的情况下,稀释液化气的浓度至关重要。

可以同时采用多支喷雾或开花水枪一起喷射形成一道水幕墙,并逐步向前推进,驱赶气雾,使气雾不断向高空或安全地点扩散。

有条件时,还可以释放大量水蒸气或氮气,以破坏燃烧爆炸条件。

由于泄漏的液化石油气易积聚在低洼处,因此要利用密集水流对泄漏地点的低洼处进行反复冲刷,直到其浓度低于爆炸下限为止[11]。

在进行喷雾稀释时,禁止在槽罐两头部署兵力,以降低参战人员的危险。

液化石油气槽车大多使用卧式贮罐,根据资料显示,贮罐爆炸时,两个封头方向(即车头和车尾方向)承受的爆炸力和冲击波最大。

一旦爆炸,从封头方向飞出的钢板及碎片有着巨大的杀伤力。

因此,在布置兵力时一定要避开两个封头方向。

4.3泄漏源的控制措施

消防部门到达现场后,应对槽车罐体进行不间断均匀冷却,并利用喷雾水对泄漏罐周围的液化气进行驱散,对泄漏口进行喷雾稀释,防止液化石油气因大量聚集而达到液化石油气爆炸极限。

处置人员要充分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根据泄漏部位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

4.3.1气、液相物料阀门泄漏

(1)关阀止漏法

当液化石油气槽车因气、液相物料阀门故障而发生泄漏,且紧急切断装置尚未损坏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关阀止漏法,利用位于阀门箱内的手动油泵或位于罐体尾部的手动紧急卸油阀,关闭罐体内的液、气相紧急截止阀从而达到止漏的目的。

这种方法利用了槽车自身的安全设施,方便可靠快捷。

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液化气泄漏后,致使液压管路冻结,使手动油泵和手动紧急卸油阀无法工作时,无法实施此法。

在这种情况下,可先用解冻溶剂如甲醇进行解冻处理,然后及时关闭阀门,切断泄漏源。

在解冻过程中切忌用蒸气等高温物质进行解冻。

成功案例:

2009年8月14日凌晨3时50分左右,位于福建泉州市丰泽区后渚港码头的泉州市液化气公司内一辆储量20余吨的液化石油气槽车,在导送过程中,因输液软管破裂发生泄漏事故。

泉州市消防官兵到场后迅速采取果断措施,采用关阀止漏法,关掉紧急阀门,成功止住泄漏。

(2)冻结法

当液化石油气槽车液相管处发生泄漏,且紧急切断装置已经损坏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冻结法,利用液化石油气气化吸热的原理,先在泄漏口处缠上一定厚度的绷带,再使用铜丝缠绕绷带,以使绷带达到加固的作用,然后浇水使绷带浸水,因漏出的石油气会气化吸热,从而使浸水的绷带降温结冰,以达到止漏的目的。

该方法适用于泄漏处面积不大,泄漏量较少的情况。

在使用该方法时应注意,泄漏止住以后,绷带的温度还会逐步上升,尤其是在夏季或有太阳照射的情况下上升更快,使冰层破坏而再次泄漏。

为防止气温上升冰层破坏,可用棉被进行覆盖并固定,起到遮挡阳光、保持局部低温的作用。

成功案例:

1997年5月19日,一辆液化石油气槽车行至石家庄市正定县县城内时发现液相阀门泄漏,消防部门接警后迅速赶赴现场,使用冻结堵漏法进行了有效处理,避免了大爆炸的发生。

(3)塞楔堵漏法

当液化石油气槽车因阀门自根部断开或者液相管破裂发生泄漏时,可以使用塞楔堵漏法,利用韧性大的木材、塑料等材料制成的圆锥体楔或斜楔塞入泄漏的孔洞,从而达到堵漏的目的。

成功案例:

1983年沈阳市液化石油气公司储配站在铁路槽车向储罐内倒液时,不慎将槽车阀门从根部撞断,罐内气体急速外喷,该站站长迅速组织人员,找木塞、设警戒、禁火源,组织强有力措施实施强攻,硬是用木塞将断阀口堵死,有效地避免了一场大爆炸。

4.3.2安全阀泄漏

(1)调隙堵漏法

当法兰密封面的个别螺栓被撞歪导致液化气泄漏时,可先用G形夹具夹紧泄漏处的两边法兰,再拆卸有损坏的螺栓,换上新螺栓,注意一次只能拆卸一个螺栓;当法兰密封面的垫片已损坏时,也可考虑用G形夹具夹紧法兰两边对角螺栓边沿处,再拆卸两道螺栓,带气更换新垫片[13]。

成功案例:

2003年12月13日,重庆火车西站一辆装有60多吨液化石油气的火车槽车停靠时,由于安全阀保险损坏发生泄漏,消防部门采用调隙堵漏法,成功止漏,避免了重大了一场大爆炸。

(2)上罩止漏法

当安全阀因外力作用发生断裂而泄漏,且断裂口不规则时,可以利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的罩子将泄漏部位整个包罩住,再用铜线加固罩子,从而制止泄漏。

操作时,应根据泄漏部位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罩子包罩。

成功案例:

2004年6月26日,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