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我写《给教师的建议》之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02002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读我写《给教师的建议》之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我读我写《给教师的建议》之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我读我写《给教师的建议》之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我读我写《给教师的建议》之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我读我写《给教师的建议》之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读我写《给教师的建议》之二.docx

《我读我写《给教师的建议》之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读我写《给教师的建议》之二.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读我写《给教师的建议》之二.docx

我读我写《给教师的建议》之二

我读、我写《给教师的建议》之二

早上起来,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两条建议,其中第二十条是“不要让能力和知识关系失调”。

这一条对我们教师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就是有些孩子对知识的掌握、领会特别慢,还有些是即使知识学得很多,可是“堆集”在头脑中,不会灵活地运用,平时学习不错,可一到考试遇到一些比较灵活的题,他就条不出来了。

这里面的原因何在呢?

苏氏指出,就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掌握获取知识所必需的一些技能或者是能力。

这些能力有哪些呢?

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

第一,流利地、有理解的阅读。

(苏氏又一次提出了阅读的重要性),什么是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呢,就是说,在读书时,要能一下子抓住几个词或一个句子意思,而不是把这些句子看成是一个个独立的字或词,同时要学会,眼睛离开书本能够念出这句话,而且脑子里出现与之相对应的相关的事实、画面、形象、表象和现象。

这也是我们多次在教学中强调的,在读书时头脑里要出现相应的画面,从某种程度上说,只有做到这样,你才算是真正会读书了,把书读“懂”了。

许多学生之所以出现智力上的“口齿不清”,正是由于没有掌握这种技能,不能透彻地去理解词句所表达的意义,特别是不能将这些意思与表象结合起来。

如何训练学生做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呢?

在这里,苏氏没有给我们提出什么实质性的建议,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采用一些办法来达到这个目的,比如说刚开始让学生读过一段话或一篇文章后,让他们谈谈读过以后的感受,或者是复述一下读过的内容。

另外,对照图画进行阅读也可以是一种比较好的办法,特别是对于那些想象力还不够丰富的孩子,像我们低年级的课本中安排了许多图文并茂的课文可能也是出于这个目的。

不过,他在文中给我们介绍了如何检验一个学生是否做到了流利地、有理解的阅读的方法还是值得我们去借鉴的。

第二,掌握迅速书写的技能。

这一点和第一点一样,其实苏氏在他的第四条建议《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里已经有过阐述。

就是说,要训练学生熟练的书写技能,这种技能主要不是指写得快,而是说要在写的同时会思考,书写要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自动化的程度是指要使学生达到不必思考怎样把字连接成词,词连接成句,而要把注意的中心放在你要表达的内容上。

对于这一点的训练方法,老师们可以采用教师读过一篇文章后,让学生试着将教师读过文章中的要点、摘要给记下来,逐步训练他这方面的能力。

  第三,挑选、系统事理和分析事实的技能。

这种能力对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就是说,要让学生在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后,要会在课外招集大量的事实,思考这些事实,并对他们进行系统的整理、对比和分析,并对它们进行思考,使他们运转到自己的知识系统中去,并且这种运转是有条不紊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

只有这样,他所学的知识才不是“死”的知识,才能成为掌握新的知识的“动力源”。

  第二十一条建议:

兴趣的秘密何在。

关于兴趣,我们当老师的,有太多的话要说,谁都知道,兴趣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础,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动力。

而看看我们现在实际的教学生活,恐怕抱怨最多的就是,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自己教课也提不起兴趣。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现实的根本问题。

在这里,苏氏主要从上课的角度向我们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我们要将课上得有趣,何为有趣?

就是:

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正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这种对课的描述很令人向往,有些老师说,可能是力所不及的。

说实话,要想使每一节课上得让学生感兴趣,也是不可能的。

那么,这样说有什么意义呢,我觉得苏氏在这里还提出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

学生没有兴趣,我们首先要自身一下,你对所讲的知识有兴趣吗,你想办法去创设情景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吗?

这里面我引用一句我们教师耳熟能详的话: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

这种需要天性使然,可为什么慢慢会磨灭呢,我们当老师的难道没有一定的责任吗?

所以在这里,我想到这一条建议更多地是促使我们思考,教师如何保持一颗童心,保持对知识的趣,并且有强烈的责任感,只有我们首先做到了,才会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才会不去做伤害学生心灵的事,才不会对任何事情漠不关心。

建议第二十二条“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

看到这个题目,我们每位教师扪心自问一下,你的学生热爱你所教的学科吗?

在学校,我们每学期都要接待几位家长,报告他们的孩子因为受到某学科的教师的批评或者惩罚或者是对教学不负责任,而不愿上这门学科的。

今天上午我还到一位二年级学生家长的电话,说她的孩子这学期特别烦上《生活》课,原因是教她这门课的是一位数学教师,经常是这门课被数学所挤占,一些非常有趣活动老师根本不愿花费气力去组织学生参加。

所以,在一年级最喜欢的一门课(一年级时有专门的生活老师),到了二年级就不再喜欢了,并且连数学课也不大喜欢了,做题时总是出错。

可以看出,这位老师不但没有争取学生热爱她教的学科,反而在无形中挫伤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苏氏指出:

哪个学校里的各科教师的教学,好象汇合成了一种各自都在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善意的竞赛,那么这个学校的智力生活就会显得生机蓬勃。

可是在教学中,我实在没有看到过这种现象。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那么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禀赋、才能、志向才能建议起来。

我们也从种种事实可以看到,一个人最终的研究方向或者发展,都可能与他小时候所喜爱的那门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呢?

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它所需要的条件太多了,譬如说教师高尚的人品,高超的教育艺术吸引了学生,学生就会爱乌及屋,从而喜欢上了你所教的这门学科。

在这里,苏氏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他说,在教学的过程中,你首先要有这个意识,希望老师们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跟你的同事们——其他学科的教师来一番竞赛。

他还指出,你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有你所教的学生,例如一个班,两个班等,还应该有“你自己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是对你这门学科特别感兴趣的学生,以至于他们可能因为喜爱这门学科而当成自己将来所从事研究的方向,当成一门科学来攻读。

对这一类学生,教师要采取要善于动脑筋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来保持他们的兴趣,来促使他们在这门学科上更深入的思考。

例如,苏氏在教物理时,就成立了一个少年物理学家学校。

这所学校的学生不管是教师的备课、做实验都参与进去,同教师一块儿研究。

他还在物理教室里设立了“思考之角”,“难题之角”“幻想之角”等,让学生在这些“角”里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让他们对一些问题进行思考。

他要让学生生认识到思考——这是一种艰巨的、不轻松的,异常复杂的、有时竟是一种痛苦的劳动,但是它向你预示着一种无可比拟的欢乐——认识的欢乐。

这种欢乐不是谁都会享受到了,它要经过深入地,甚至是痛苦的思考。

但不管怎样说,我们总会看到在教学中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漠然。

苏说,在学生对等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感到苦恼和感到担忧的,就是这种无动无衷的精神状态。

学生在某一门学科上学业落后、考不及格,这并不可怕。

而最可怕的是他那冷淡的态度。

想想吧,我们的周围有多少这样的学生。

那么如何点燃起这些学生“兴趣”的火花呢?

“接近那种无动于衷的头脑的最可行的途径就是思考。

只有靠思考来唤醒思考。

”所有学校的教师都要思考,是什么促使学生变成了这个样子。

有什么方法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呢?

在这里,苏氏让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一个观念,那就是,要使一个人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是知识的主宰者,使他体验到一种驾驭趔和规律性的心情。

用认识来鼓舞起人的精神——这就是说,要使思想跟人的自尊融合起来。

“怎样把思想同自尊感融为一体”这是苏氏给我们提出的第二十三条建议。

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他的自尊呢?

他说,我坚定的相信:

通往这一目标的途径途径,就在于要使知识、智力的丰富性成为学生个性的自我表现。

要在教学中力争实施这样一条原则:

每一个学生都要对集体的智力生活做出自己的贡献。

学生应当感到自己的知识、思想、技能是一种荣誉和尊严。

我的理解是,要让学生掌握的知识、自己的思想成为集体智力生活的一部分。

使他感到他在集体中是有用的。

接着苏霍姆林斯基分别列举了他自一年级到七八年级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尊感的。

比如在一年级,班上要集体创作一本图画册,取名为《朝霞》,那么这本图画册不是某一个人或几个人创作完成的,而是要全体学生都参与进去,让每一位学生在大自然中画一张画,并且在图画下面写一个句子。

这们整个画册就是班上每一位学生的辛苦。

在二年级他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晚会”,同样是让每一个孩子让读过的书籍的内容,朗读书籍或背诵诗歌和散文中的片断等。

在其他年级也同样开展一些活动来也学生参与进去,从而使他们认识到个人的知识融入到集体生活中的快乐之情,以些来培养他们的自尊感。

  《谈谈学生的智力生活》

智力生活指什么,在这里主要是指学生的(课外)阅读。

在这条建议开头,苏氏就指出了我们在教学中碰到的一个令社会口诛笔伐的问题,那就是学生的负担过重,何以会出现学生的负担过重,这里面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在这里,苏氏一针见血地指出:

如果教师只考虑迫使学生用更多的时间坐在那里死抠教科书,怎样把他们的注意力从别的一切活动中都吸引过来,那么负担过重的现象就是不可避免的。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不知道老师们听了有何感受,会不会赞同他的这种说法。

我知道,有些教师可能会这样想:

那些差生平时连教材都没有掌握,怎么可能允许他去读什么课外读物,也许正是这种思想的支配,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老师是禁止学生在课堂上读课外书的,特别是那些学习落后的学生。

可是,老师们,你们想过没有,也许正是你的这种做法,是他们的功课越来越跟不上,你就要越来越多地给他们补习,造成他们的负担也越来越重。

我们能不能试着从关注学生的智力生活入手去克服这种现象。

从某种程度上说,自孩子认识字后,没有一个孩子不爱读书的,苏霍姆林斯基说:

如果少年、男女青年没有自己心爱的书和喜爱的作家,那么他们的完满的、全面的发展是不可设想的……就像音乐家不随时拿起自己心爱的乐器就不能生活一样,一个有思想的人如果不反复阅读自己心爱的书就无法生活。

如何使学生拥有丰富多采的智力生活,这除了孩子的天性使然外,更多地还需要我们教师的引导。

首先我们老师自己的智力生活必须是丰富的。

也就是说,我们本身要大量的读书,读大量的书,使我们的脑子充实起来,把读书生活作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去教育学生去读书。

“如果教师的智力生活就是停滞的、贫乏的,在他身上产生了一种可以称之为“不尊重思想”的征兆,那么这一切就会明显在教学教育工作中反映出来。

”可见,老师的智力生活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第二十五条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接着谈了克服过重负担的另一条建议,那就是“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这条建议对现在的学生真是有着更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在我们的周围,有多少孩子有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

他们早上一睁眼背着沉重的书包上学校,一天下来,已经累得疲惫不堪。

可是业余时间和节假日那有那么多的兴趣班、提高班、特长班在等着他们呢。

可以说,他们很少有自己支配的时间,他们的时间被老师和家长支配完了。

自由时间的问题,在苏氏看来,就像空气对于健康一样,对于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其所以必不可少,乃是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学习,不让他经常感到有学业落后的威胁。

所以,我们还要有必要给学生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

这个时间从哪来,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首先来自于课堂。

老师不要把课堂据为已有,要知道,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你讲得再天花乱坠,那也不等于是学生的。

我们要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必要的思考时间,使他们能够自由支配一段课堂上的时间。

这不仅是对于一节课而言,甚至我们可以整节的课堂交给学生。

他说的第二个个方法,牵涉到作息制度的问题。

这个问题不是我们当教师的所能解决的,但我们看过后,还是应该有所启迪的。

他们学校所规定的作息制度,就是上午学生上课,下午就把所有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从事自己所感兴趣的事情,(这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校本课程)晚上要早点休息,作业也不要放在晚上做。

而要早睡早起,早上早点起来做作业,他认为早上到中午这段时间是学生智力的高峰期,应当将这段时间高效率地利用起来。

我们无法去评论这种做法是否就是科学的(尽管他从理论和实践来说都是科学的)。

但我们可以看出来,他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们从事学生自己喜欢的事情来做。

那么这个自由支配的时间如何来利用呢,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第二十六条建议“要教会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中回答了这个问题。

我觉得,在这条建议中他的许多观点都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索的,所以我照录得可能比较多一点。

他在这一条里充分考虑到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当儿童在课堂上从事他感兴趣,特别着迷的事情时,你作为一个老师应该怎么办?

我们先看看,他是如何处理的:

你不大声斥责他,不要把他当着全班的面搞成不注意听讲、坐不安稳的坏典型,——你要做的完全不是这样的事。

我劝你轻轻地走到他跟前,握住他的双手,把他从他那童年的美妙的独木舟上引渡到全班学生乘坐的认识的快艇上来。

而更为重要的是:

你也不妨有时候去乘一乘儿童的船,跟他们在一起待些时间,用儿童的眼光来看看世界。

请你相信,如果你学会了这样做,那么在学校生活中就会避免许多由于互不谅解而产生的那些冲突:

教师不理解儿童做些什么和为什么要这样做,而儿童也不理解教师到底要求他怎么做。

我,做为一个成年人,也会被某种有趣的东西所迷住,我也很难摆脱那件使我入迷的和使我得到满足的事。

可是,在我的下意识深处,却有一种思想使我不得安宁:

我还有工作,谁也不会替我把它做掉的。

这种来自下意识的信号,会帮助我们控制时间的利用。

而儿童缺乏这种控制力。

所以他会忘记时间,应当教给他怎样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

上面的两段话,我不知道用哪些词句可以更好地概括,照抄了下来。

在这里,苏氏还提醒了一点,那就是,自由支配的时间不是让他们爱干什么干什么,放任自流只会养成无所事事,懒散疲蹋的不良习气,看来这个分寸远不是那么好把握的。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他是最后提的一点,教会学生自由支配时间,不是靠口头解释,而是靠组织活动,靠示范,靠集体劳动。

看来,这些话都需要我们去好好体味一番。

今天晚上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第二十七和第二十八条建议《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喜欢做的事》和《用劳动的爱好来教育学生》。

让我们来想一下,你教的学生有他喜欢做的事吗?

你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吗?

恐怕答案不会令人满意。

现在,我们的国家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不仅成人感到浮躁,这种气氛也影响到我们的孩子,常常不至一次听到老师们抱怨,现在的孩子太难教了,不爱学习,太贪玩,而又玩不出什么名堂来?

这里面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我们的老师有无责任呢?

你的心情平静吗?

除了每天面对教科书和那一班学生外,你有什么爱好吗?

一个人喜欢做什么事,只要他不影响别人,不违反法律,都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作为学生,我们当老师的还是应该给以适当的引导,毕竟他们的思维还不够深刻,思想还不够成熟。

应该培养学生喜欢做哪些事呢?

苏氏在这里给我们提了两点建议,一是阅读。

(我们可以看出,在他的这么多的建议里,不止一次提到阅读,他将阅读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上)他说,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学好的重要发源地。

他还说,你应当记住,无论哪一种爱好,如果它不能触动学生的思想和打动他的心,那就不会带来益处。

我想强调指出,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

这种爱好应当终生保持下去。

他的这一番话,可以看出他对学生喜欢上阅读是何等的重要。

二是应当引导每个学生去接近的学好的发源地,那就是使他特别喜欢一门学科。

然后由这门学科引申开去,去参加与此学科有关的各种活动,思考与此有关的各种问题。

从而确立起自己的爱好,在这一方面,我们教师还是大有可为的。

反问一下自己,你去努力让你的学生喜欢你教的这门学科了吗?

在他的第二十八条建议里,他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这种劳动主要是指动手操作,而且也不是随便什么样的劳动,而是指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劳动一定要有思想,能促使孩子思考,能让他将各种事实联系起来去考虑。

他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就出自这一条建议。

在这条建议中,他不仅强调阅读,而且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看得很重要,他说,我看到,那些双手灵巧的儿童,热爱劳动的儿童,能够形成聪敏的、好钻研的智慧。

确实包含思想的手工劳动对于锻练学生的智慧,促进他思维的发展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也许是受这条建议的影响,我的孩子特别喜欢一些会变形的玩具,玩起来东此不疲,而我也尽量满足他的要求。

在别的孩子想方设法报什么美术班、音乐班的时候,我给他报了一个他十分喜欢的LASY班,也就是利用很多模型拼装玩具的班。

在这条建议里苏霍姆林斯基还列举了四种应当使学生选择的劳动方式,在我看来,在四五十年前在苏联能够进行的这些劳动,在我们中国恐怕是找不到了。

不是条件达不到,而是我们根本就没有考虑这样去做。

像他说的那些设计制作各种装置、机械、仪器的活动室,那些家业实验活动基地,有几所学校愿意去做呢?

特别是农业劳动,他说,我深信,农业劳动——这是最能启迪智慧的劳动活动的种类之一。

可是,在我们的城市学校,几乎已经绝迹了。

这不知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即使是实验室,有多少学校能真正重视它的建设呢?

  建议的第二十九条《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注意力不集中是每一位教师备感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在上课或进行学习活动时,有些学生的思想特别爱开小差,于是有些学生年年的评语中老师都有一句:

“希望你上课专心听讲,不做小动力。

应该说,注意力不集中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他们特别容易被一些奇异的、刺激的事物所影响,他们的注意力保持不了多长时间,这是他们的天性使然。

但如果我们放任自流,不去培养他们的注意力问题,那样的话对他们的学习是一个极大的影响。

但如果你去强制,效果肯定的不好的,即使看着他坐得端端正正,说不定这时候正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看来如何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

“控制注意力的问题,是教师工作中最精细的而且研究得还很不充分的领域之一。

要能控制注意力,就必须懂儿童的心理,了解他的年龄特别。

”苏氏在他的建议中这样说。

他究竟给我们提出了怎样好的建议呢?

在这里,他说“要能把握儿童的注意力,只有一积极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劳动的自豪感。

这样的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是是一定的困难。

他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

我是理解是如果上课时老师单靠知识的本身去吸引儿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很多时候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艰苦的劳动。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设法让学生的思维与我们所讲的知识发生联系,使他不感动特别的陌生,使他有一种想要有一种了解更多的欲望。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我们看过了一部名著上的一部分故事,对它已经有了了解,那么我们在看由它拍成的电影或电视剧或看书时,我们就会看得特别认真,想办法将这个故事与这部名著里的其他情节联系起来去理解,你理解的越多,脑子这个故事的前后联系越紧密,你就越爱看,对这部名著的思想理解得就越深刻。

学生也是这样,我们要想使在在你所在的课堂上保持比较长的注意力,你就要将学的内容与他所掌握的与这一部分有关的知识让他们发生联系,他就会想法去了解其中的前因后果,注意力也就会越集中。

那么与新授的这部分相联系的内容学生怎么获得呢?

一部分靠得是他的生活经历的积累,一部分就要靠我们老师有意识地去让学生看一些这方面的书,或参加一些活动,总之,要让他对这部分知识有一些感觉。

这样的话,我们在课堂上再讲的时候“学生不单是在听讲,感知新教材,而且是在自己的意识的深处搜索某些事实和现象,对它们进行思考。

这种方法也是减轻学生脑力劳动和课业负担的很重要的一种方法。

  建议第三十条是谈有关直观性的问题。

我们教师很喜欢用一些直观教具来作为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手段,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在这里苏氏还是从四个方面给我们谈了使用直观教具所应考虑的一些问题。

他说,“使用直观手段这件事,要求教师有很高的科学知识和教育学的修养,懂得儿童心理学,懂得掌握知识的过程。

第一,我们应当记住,直观性——这是年龄较小的学生的脑力劳动的一条普遍的原则。

在这里,他用乌申斯基的一句话作了说明。

“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

这句话说得太重要了,它要求我们必须了解儿童的特点。

让他们多看、多摸、多感觉,这也是在培养他们的思维。

现在我感觉前一段让四岁的孩子死背他并不懂得的唐诗是多么得荒唐。

第二,在运用直观性时,必须考虑到怎样由具体过渡到抽象。

直观手段只是在促进思维积极化的一定阶段上才是需要的。

直观手段很重要,但我们要知道你这样用的目的是什么,不能滥用。

第三,应当逐步地由实物的直观手段向绘画的直观手段过渡,然后再向提供事物和现象的符号描述的直观手段过渡。

我觉得这一条主要针对一些理科所讲。

只有学生学会用符号代替了直观手段,他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我们要把握好这个度与它们之间的衔接,要让学生学会用符号进行思维。

这样他有解应用题的时候才不会感到困难。

第四,要引导学生由绘画的直观性逐步过渡到词的形象的直观性。

(这条主要针对文科而言)要使学生用词会表达自己的思想,要逐步使他们由形象思维学会到概念思维的转换,如果这个转换搞不好,那就会影响他的学习。

第五,直观手段应当使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最主要、最本质的东西上去。

看来,我们在教学中使用直观手段时也应当深思熟虑一番,这样才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建议的第三十一条,是给一年级老师的建议。

在这里,苏氏没有讲怎样指导一年级的孩子怎么学习之类的事情,而是抓住了孩子在入学前,一年级的老师应该思考和做哪些事情。

在这里,他让老师们提出了两条最根本的建议,一是要了解将要入学的孩子的健康问题。

也许,对于现在的老师来说,对学生的健康问题考虑得比较少,因为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不仅学生自身的体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家长也是对孩子关怀备至,所以健康问题应该来说不是让教师很需要操心的问题。

可能在苏氏所处的那个年代,学生患病的几率比较高,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所以他特别提出:

不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教育。

所以他建议,在开始教班的一年半以前,就要了解孩子的父母和学生的健康状况,并且他也是这么做的。

这对现在的教师来说必要性不是很大,况且你也根本做不到这些,因为很多学校的人事安排没有一个长远的打算,有些直到开学时才知道自己教哪个年级,这对于学生的教育也是很不利的。

现在需要我们注意的倒是孩子的心理问题,这个问题如果展开来恐怕要花费很长时间,我简单地说一下,就是现在独生子女很多,很多孩子到上学时不太适应学校的生活,常常对学校有恐惧。

我们老师需要做得就是要使孩子尽快的适应学习生活。

苏氏提的第二个建议是要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要知道孩子是在怎样的一种教育环境下成长的,这对于以后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和与家长配合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在这里特别强调要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智力气氛,使孩子觉得家长都是爱学习与上进的,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第三十二条建议对家长与教师来说同样是重要的,它就是“怎样在学龄前期研究儿童的思维。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思考问题的习惯是不尽相同的,有的以形象思维为主,有些以逻辑思维见长,孩子同样是这样,他们也存在着这两种不同的思维类型,我们当家长的教师的,只有了解才能有不至于做出违犯教育规律的事情来。

那么如何分清一个孩子是以哪种思维类型为主呢?

他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比较好的建议,就是你把孩子带到思维的发源地——大自然中去。

孩子会对很多事物产生出浓厚的兴趣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