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00332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中地理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中地理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中地理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中地理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doc.docx

《高中地理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doc.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doc.docx

高中地理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doc

2014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学科说明

I、命题依据和考试范围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命题依据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陕西省教育厅颁布的《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地理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制定的《2011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

考试范围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1、必修2、必修3的基本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

  

II、考试目标和能力要求  

  高中地理课程(必修)是一门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的综合性的课程,其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取地理基本技能,提高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课程目标从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

根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地理学科特点并结合我省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情况,将本次普通高中地理水平考试的能力层次分为识记、理解、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具有递进关系的能力层次。

  识记(A) 指对地理具体事物、现象及其空间分布状况,具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能够说出其大意和要点,并落实在地图和地理图表上。

  理解(B) 指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对重要的地理概念、原理、模式进行说明和解释,对揭示地理事物、现象眼花过程的特点、成因、分布和变化规律等有理性认识,并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像等表述。

  简单应用(C) 指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地理概念、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一般的实际问题。

 综合应用(D) 运用所学知识以及图文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归纳、分析、解决较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标准●)

 

III、考试内容和能力层次    

                                      地理必修1  

1.宇宙中的地球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

  天体及天体系统的层次(A) 

  太阳系概况(A)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A)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树立科学的宇宙观(B)  

(2)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的概况(A)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B)

  太阳的外部结构(A)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C)  

●(3)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B)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B)

  黄赤交角及其地理意义(C)

  地理自转的地理意义(D)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D)

●(4)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和主要特点(B)    

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1)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三大类岩石及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B)  

(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A) 

  板块构造学说与地表形态(C)

  褶皱、断层的特点、成因及其地表形态(C)

  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塑造(B)

●(3)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的含义(A)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C)

  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大气的水平运动(C)

  温室效应(D)  

●(4)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C)

  季风环流(季风气候)(D)  

●(5)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锋面、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不包括锋面气旋)(B)

  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C)  

●(6)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B)

  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C) 

●(7)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洋流的概念、形成和类型(寒流、暖流),世界洋流分布(B)

 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C)  

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A)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B)  

(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A)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B)  

●(3)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B)

 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山地垂直的地域分异规律(C) 

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B)  

(2)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产生的原因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B) 

●(3)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A)

  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B) 

●(4)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自然灾害的种类(A)

 主要自然灾害发生的成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B)  

                                      地理必修2  

1.人口与城市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人口增长过程及其地区差异(A)

  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人口发展模式的地区差异(B)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人口迁移的概念及类型(A)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B)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如我国和美国)(C)  

●(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概念及区别(A)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B) 

●(4)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城市功能分区(A)

  城市的空间结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C)

●(5)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A)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C)  

●(6)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B)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得过程和特点(B)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B)  

●(7)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地域文化的概念(A)

 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B)  

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B)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C)  

(2)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B)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发展特点(C)  

●(3)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B)

 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B)

●(4)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B)  

●(5)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合理选择(B)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B)

 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B)  

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A)

 人地关系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A)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A)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B)  

●(3)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其原则(B)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C)  

  

                                   地理必修3  

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了解区域的含义,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区域的概念和特征(A)

  不同发展阶段的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不同的影响(B)   

  两个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C)     

(2)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业转移的概念(A)

 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B)

 分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如西气东输和南水北调)(D)

2.区域可持续发展  

(1)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某区域水土流失的原因、综合治理措施(如我国黄土高原)(C)

 某区域荒漠化原因、危害和综合治理措施(如我国西部地区)(C) 

 某区域森林湿地的作用、开发利用中问题及保护措施(B)  

(2)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B)

 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及措施(如美国田纳西河流域)(C) 

●(3)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存在的问题(B)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如美国和我国东北地区)(D)

●(4)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能源和矿产的概念、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B)

 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基地建设、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发展方向(如我国山西省和德国鲁尔区)(C) 

●(5)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B)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对策及措施(如我国江苏和珠江三角洲)(C)

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RS)的概念,遥感(RS)在资源普查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A)  

(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概念,理解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A)  

●(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念,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A) 

●(4)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数字地球的含义(A)

 

IV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1.采用书面笔答闭卷形式  

   2.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二试卷结构  

   1.试卷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占             约占50%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约占50%

   2.考试内容分布比例

     自然地理                      约占50%

     人文地理                       约占50% 

   3.能力要求比例

     识记                            40%

     理解                            30%   

     简单应用                       20%

     综合应用                       10% 

   4.试卷难度比例          

     容易题                         约占70%;

     中等题                         约占20%;;  

     难题                           约占10%;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必修1---必修3)

必修一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1.天体系统:

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结构层次(略)

2.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②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内部条件:

①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

②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③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液态水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能量来源:

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

2。

特点: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

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二: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外部结构:

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大气层)    太阳活动                    影响

日 冕     太阳风                   磁暴、极光

色 球    耀斑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光 球    太阳黑子                 对地球上气候的影响

1.3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

公转

自转

轨道

近似正圆的椭圆

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周期

恒星年(365d6h9m10s)

恒星日(23时56分4秒)一真正周期

角速度

平均1º/日

近日点(1月初)一最快

远日点(7月初)一最慢

各地相等,每小时15º(两极除外)

线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相同,线速度大小相同;

赤道1670Km\h,两极为0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

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

东早西迟。

(3)地转偏向:

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

(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读)

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 黄赤交角:

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约为23.5º。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

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

四: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1)某时刻全球的情况:

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某地全年的情况:

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春分日和秋分日:

全球昼夜平分;

4)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某时刻全球的情况:

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3)某地全年的情况: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大值,12月22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小值,12月22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

3 、季节的形成和划分:

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

4 、五带的形成和划分:

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度-黄赤交角度数

五:

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

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

(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4)判断昼夜长短:

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5)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

某纬度正午太阳高度=900-该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纬距)。

六:

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1地方时:

两地地方时差=经度差×4分钟,东加西减.

2区时:

确定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区时相差多少个小时,东加西减。

T1一T2=N1一N2  东时区为正,西时区为负),T为区时,N为时区序号。

3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

区时=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4国际日期变更线:

为避免地球上日期的紊乱而人为划定,有三处不与1800经线重合;在日期的换算上,从东向西经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从西向东经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1.4地球的结构

一、地球的外部结构

地壳以外可以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外部圈层。

二、地球内部结构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

圈层

范  围

特      点

地壳

莫霍面以上

固态:

平均厚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

地势越高,地壳越厚。

莫霍面(在地面以下33km,纵波和横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地幔

莫霍与古登堡面间

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铁、镁含量由上至下逐渐增加。

古登堡面(距离地表2900千米深处,纵波减速,横波消失)

地核

古登堡面以下

组成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

可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岩石圈的范围:

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一:

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岩浆岩:

有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形式,典型的侵入岩:

花岗岩;喷出岩:

玄武岩

 沉积岩:

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

变质岩:

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如大理岩、石英岩、板岩

(2)地壳物质的循环

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岩

岩浆

2.2地球表面形态

一:

地质作用:

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地球内能)和外力作用(主要为太阳能)

内力作用: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

外力作用: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泥石流、滑坡、山崩也属于外力作用。

二: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

(1)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划分为六大基本板块(名称与分布)。

(2)  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3)  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海沟和造山带,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或海沟-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边界类型

地区

交界处板块

生长边界

(板块张裂)

东非大裂谷

非洲板块内部

红海

印度洋-非洲

大西洋

亚欧、非洲-美洲

冰岛(属大西洋海岭)

亚欧-美洲

消亡边界

(板块碰撞)

喜马拉雅山脉

印度-亚欧

阿尔卑斯山脉、地中海

非洲-亚欧

西太平洋海沟-岛弧链

太平洋-亚欧

落基山脉

太平洋-美洲

安第斯山脉

南极洲-美洲

2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地质构造:

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

(变形一褶皱,变位一断层)

(2)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

褶皱

岩层形态

未侵蚀的地表形态

(一般状况)

地形倒置现象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与人类生产关系

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

中心老,两翼新

成为山岭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储油气构造

建隧道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

中心新,两翼老

成为谷地

向斜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储存地下水

断层

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

地垒:

华山、庐山、泰山、峨眉山等;地堑: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吐鲁番盆地、东非大裂谷等。

工程建设遇断层须加固或避开

三:

火山、地震活动与地表形态

火山、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也是内力作用的具体表现,火山爆发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地震发生时,地壳会出现断裂和错动。

四、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外力作用形式:

包括风化、侵蚀及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2外力作用与地貌

侵蚀

沉积

流水作用

冲刷地表,使谷地加深加宽,形成沟谷纵横的流水侵蚀地貌

泥沙堆积形成山前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风力作用

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雅丹地貌等

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等

2.3大气环境

一、大气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

大气的垂直分层

高度

温度

大气运动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层大气

2000-3000千米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

50-55千米

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水平运动

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低纬厚:

17-18千米,中纬:

10-12千米,高纬薄:

8-9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