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用TnPM五阶六维1000分评价标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00322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3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内部用TnPM五阶六维1000分评价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企业内部用TnPM五阶六维1000分评价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企业内部用TnPM五阶六维1000分评价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企业内部用TnPM五阶六维1000分评价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企业内部用TnPM五阶六维1000分评价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内部用TnPM五阶六维1000分评价标准.docx

《企业内部用TnPM五阶六维1000分评价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内部用TnPM五阶六维1000分评价标准.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内部用TnPM五阶六维1000分评价标准.docx

企业内部用TnPM五阶六维1000分评价标准

4.2方针

TnPM管理方针

8

1.企业有TnPM方针/政策,具有企业自己的特色,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及设备管理相适宜,方针具有明确的号召力。

【2】机械动力部

2.组织内员工都理解方针的含义;【4】党委工作部

3.在现场可看到该企业的TnPM方针/政策【2】党委工作部

8

4.3.1目标

设备关键指标

15

说明: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分析企业的设备管理关键绩效指标是否符合企业实际,能引导组织的TnPM管理持续进步,评估指标时,参考:

设备方面:

设备OEE、设备TEEP、设备MTBF(平均故障间隔期)、设备MTTR(平均修理时间)、维修材料费用比、设备故障停机损失费用率、设备事故统计、设备改善/改造效益成果、备件库存资金周转率、备件储备准确系数、关键高价值备件上机率、维修费用率、泄漏率、点检准确率(失误率)等;

1.指标能否引导企业设备管理进步。

说明:

与设备有关的指标应不低于5个,应涵盖:

a)该行业评价设备的关键指标。

如:

石化业的泄漏率、钢铁业的吨产品维修总费用,地铁业的正点率,机电及日用品业的OEE、TEEP等。

b)设备故障方面的:

如:

设备故障率、故障次数、非停机次数等

c)维修管理方面的:

平均故障间隔期、平均维修时间等

d)备件管理方面的。

如:

库存备件资金周转率、备件计划命中率

2.有个别指标对该企业设备管理针对性不足。

3.过多的统计指标或不适当的指标,增加了统计成本,凡是相关性指标,可选其中一个或二个具有代表性的即可。

当某个指标已达到行业标杆值,可从其他管理角度设立目标及目标值。

机械动力部

15

可选指标

5

2)除以上指标外是否有可选指标?

可选指标制定是否对持续改进具有指导性?

质量方面:

由质量问题造成的停机率、产品合格率、顾客投诉率、客户满意度、服务指标;生产技术部

●成本方面:

制造成本、备件量、投入和节约对比、质量问题的成本、能源消耗、原材料等浪费;

●交货期方面:

按时交货率、计划完成率、库存;

安全健康环保方面:

损失工时事故数、医疗处理事故数、事故率、事故隐患和未遂事故的发生、噪声指数、废水排放、固体废弃物、废水化学含氧量、环境事故数;安全环保部

●员工士气方面:

员工TnPM活动参与率、OPL(一点课)数量、提案改善(合理化建议)数量、提案实施率、个案改善数、培训时间、多技能工数量/比率、技能证书获得数量、缺勤率。

人力资源部

1.指标不足,或指标缺乏引导性。

2.有个别指标不适合

3.设定的指标,有来自对3-6个统计周期的数据基础上或调查分析的基础。

(以月为统计单位,最少需3个月以上的统计数据。

5

实现目标的方案

5

1.需简述定该目标的目的和实现目标的方案;

2.应将目标展开到相关职能和层次,逐级分解和控制

3.实现目标单位的每个人,都了解该单位的目标。

5

机械动力部

生产技术部

安全环保部

人力资源部

数据统计规范

10

规定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健全完整的统计规范。

应满足以下:

1.有指标统计规范表。

包含:

指标名称、责任部门、统计担当、统计频次,指标计算方法、收集数据用表单、统计用图表/趋势图;、提交时间、交给谁。

2.有每个指标统计用的表单及图表(通常是月、季、年)

3.有指标实绩总览表(汇总全公司每月的,含部门、指标项目、指标值等)

4.有专人负责监视全公司指标的趋势。

当某单位的实绩低于指标时,通知责任单位采取纠正措施。

10

机械动力部

生产技术部

安全环保部

人力资源部

4.3.2TnPM管理体系策划

TnPM管理体系策划

20

1.推进办有TnPM整体项目推进的活动计划。

2.TnPM推进计划应具体明确,计划应体现:

活动项目/内容、负责人、计划实施时间、进度状况、执行情况;

3.TnPM推进办1-3年度推进计划应细化到月,阶段计划细化到周,月度计划细化到日。

4.企业的各职能部门,都有自己部门的、具体详细的推进计划,涵盖推进办的计划。

15

机械动力部

5.在现场的视板(看板)上,能看到公布的推进计划,让员工了解推进状况。

6.推进计划能适时更新,与现况保持一致;

7.若企业的TnPM推进机构、设备、工艺等,及TnPM标准有重大变更,是否再变更前识别了这些变更将导致TnPM体系的哪些文件制度、流程、规范的修订。

5

机械动力部

4.4.1机构和职责

机构和职责

15

1.企业有建立TnPM推进机构,有组织图。

2.有明文规定推进机构中人员的职责、权限。

3.有专人负责企业的TnPM推进,若是兼职负责推进应不影响其推进TnPM工作;

4.企业的TnPM推进机构应展开到所有的职能部门

5.企业的TnPM推进机构应展开到所有部门的最小管理单位(通常是班组)。

6.各单位负责人需在推进机构中担任领导。

7.各基层单位(部门/车间/工段/班组)应设TnPM联络员或协调员。

8.企业有在最高管理者中指定一名成员担任TnPM管理代表,赋予相应的职责和权限。

15

机械动力部

组织的高层管理者和TnPM管理代表

15

1.组织的高层管理者(至少是企业的一二把手)应亲自参与TnPM导入的动员大会,并出席了TnPM的导入培训。

党委工作部

2.TnPM管理代表应亲自召开TnPM导入的动员大会,并出席TnPM的导入培训,了解TnPM推进的目的及主要内容;党委工作部

3.高层管理者有提供必要的资源(人、财、物、信息、培训、制度、授权等)以支持TnPM能有效推进;办公室、党委工作部

4.当企业的制度与TnPM推进制度有冲突时(如激励制度),最高管理者有通过适当的办法来处理好这些问题,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并创造一个良好的推进氛围。

(若企业的激励制度或开展的活动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此条得0分。

)办公室

5.TnPM管理代表有主持TnPM管理评审;党委工作部

6.有证据证实最高管理者经常利用各种机会,亲自向员工传达了推行TnPM的重要性。

党委工作部

15

党委工作部整理必要的影像资料、文档

各层组织TnPM推进情况

10

1.各基层单位都有图片/DV/PPT等TnPM活动成果总结、推进交流资料;党委工作部

2.有活动的会议记录(有决议、执行负责人、时间要求、跟进人);办公室

3.在推进单位现场的视板上,能看到最近的活动证据。

工会

10

基层联络员

5

在各部门设有联络员,并充分发挥了上传下达、促进的作用。

工会

5

领导深入现场

8

高层领导经常到现场巡视,部门主管经常到现场与员工沟通党委工作部

评价说明:

使用《员工调查表3》,随机调查10位员工,按评分等级标准记分,最后计算平均分,平均分则为实得分。

8

内部客户满意度

10

用《员工内部满意度调查表》调查计算满意度。

人力资源部

10

员工对企业认同度

10

通过《员工对企业认同度调查表》调查问卷,了解员工对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认同,对自主维护的认同,感觉员工的自豪感和主人翁精神。

党委工作部、机械动力部

10

团队协作精神

10

通过《员工团队精神调查表》调查问卷,了解员工对团队合作的理解和合作态度,感受企业的凝聚力和文化氛围。

10

人力资源部

4.4.2教育训练

教育训练

15

1.企业是否在《职务说明》或《岗位说明》等内明定了生产/运营/运行、点检/维修各岗位人员所需掌握的与TnPM体系及设备管理有关的知识和技能。

人力资源部

2.根据公司发展要求及员工队伍现状,识别培训需求,制定员工教育训练规划(推进计划);——有培训计划表人力资源部

3.教育训练规划表或计划表需涵盖时间维、素养维、层次维、技能维、数量维;人力资源部

4.应建立设备技能士等级鉴定的实施办法和标准,形成文件;人力资源部

5.组织需建立员工技能层次展示图表,员工技能层次百分比,以了解组织员工整体的技能水平。

人力资源部

6.有培训记录,有对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人力资源部

15

员工成长满意度

10

通过《员工成长满意度调查表》调查问卷,了解员工对成长环境是否满意,包括内部培训,外部培训,自我教育,是否具备教育型组织特点。

人力资源部

10

4.4.3文件与记录要求

TnPM管理手册

10

1.TnPM管理手册应写明TnPM管理体系的范围。

2.条款内的业务活动若有外包的(项目委外),应在管理手册内注明。

3.若有删减的条款应说明是那条,理由是什么。

4.本标准三级条文以上对应的各职能部门主要管理职责划分。

5.为TnPM管理体系编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流程、规范或对适用文件的引用的清单或对应目录。

10

机械动力部

流程科学性

5

流程图应简洁、科学、有效、能够形成闭环,流程之间界限清晰,配合好。

机械动力部

5

员工对规范的满意度

10

通过《员工对规范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4项:

科学性、易看、易懂、易操作.。

人力资源部

10

 

文件管理

5

满足企业及通用ISO对文件管理的要求。

办公室

5

记录管理

5

满足企业及通用ISO对记录管理的要求。

手工填写记录的规范性、真实性。

办公室

5

4.4.4现场管理四要素

6S规范

8

1.有划分6S责任区域,明确责任人。

2.有6S准则/要求/标准。

3.有6S检查与激励制度。

8

行政事务中心

6S执行情况

30

1.由评价师按照自己的经验,观察现场和办公区,综合分析后,形成对企业的6S评价发现。

用数码相机记录需改善之处。

2.评分方法:

设企业为100分,评分采用倒扣分方式。

例:

发现有4个问题点,每个问题点扣3分,得分为:

100-12=88,88×30÷100=26分

3.对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的、浪费源,对问题点将加重扣分。

用6S实际得分×配分25÷100=该项得分

30

行政事务中心

 

员工行为表现

8

现场观察:

1、是否发现不安全的行为;

2、有正确穿戴制服的目视图片;

3、正确穿戴制服

4、正确配戴劳动防护用品

8

行政事务中心

六源规范

5

1.有清除六源活动的管理流程和制度,流程形成闭环,制度涵盖激励措施。

2.在现场能看到指导员工用的“清除六源指引”

3.在现场能看到指导员工用的“清除六源”使用的表单。

4.有“清除六源的统计表”

5

安全环保部

开展清除六源活动情况

15

1.员工填写的“六源发现表”内容具体明确。

2.推进办及各部门都有“清除六源的统计表”,与现况保持一致。

3.有将六源活动的情况在视板上公布。

4.有对各部门、个人发现的六源数量进行统计,有对比图表。

5.有六源发现数与解决数的对比图表。

6.开展改善活动的时间。

不满一年。

已开展了一年以上。

7.开展改善活动的活跃程度。

8.在企业开展的范围,是全部或多数或个别部门。

15

安全环保部

可视化与定置管理规范

5

可视化与定置管理规范,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涵盖了企业主要的管理对象。

5

工程设计中心

可视化与定置管理实施情况

20

1.评分方法:

设企业为100分,评分采用倒扣分方式。

例:

发现有4个改善点,每个改善点扣3分,得分为:

100-12=88,88×20÷100=18分

2.用实际得分×配分20÷100=该项得分

20

工程设计中心

4.4.5设备管理策划

设备管理策划

5

以文件的形式明确设备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责;

企业设备一生管理所需的流程的业务接口需清晰,如:

前期管理从规划到验收后如何交付给使用单位?

员工现场点检设备隐患如何反馈给专业点检员或修理单位?

处理后的结果如何反馈给相关单位?

企业有明确用于评价设备管理绩效的关键指标,且符合“4.3.1目标”的要求,并按“4.5.1绩效测量和监视”进行了跟踪。

企业有建立“四位一体,六步闭环”的设备维护体系。

5

机械动力部

4.4.6.1设备管理基本信息

设备管理基本信息

10

1.企业应有设备分类规则

2.有建立设备管理台帐或数据库

3.有明确建立设备管理台帐或建立数据库的责任人

4.设备管理台帐或数据库的基本信息完整(该有的有,且具体详细)

5.设备管理台帐或数据库的基本信息与实际保持一致

10

机械动力部

4.4.6.2设备技术标准

设备技术标准

8

1.单位是否有适用于设备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规范清单?

是否有人负责识别最新版本?

2.是否以表单的形式(矩阵式)明确了哪些设备需建立相应的技术标准?

3.设备或新方法、新技术应用时,是否有建立适用的技术标准?

4.在评价时,管理技术标准的文件易于查阅,取用快捷。

8

机械动力部

4.4.6.3设备资产管理

设备资产管理

8

1.设备资产实物管理责任应落实到人(每台设备的管理者明确);

2.抽查设备资产实物管理数据归集是否及时、准确、真实、完整?

3.是否定期进行盘点,帐、物、卡(信息)是否一致?

8

机械动力部

4.4.7设备前期管理

设备前期管理

10

具体需满足TnPM标准“设备前期管理”内企业适用的条款要求。

10

机械动力部

4.4.8.1设备使用与维护

设备使用运行情况

20

1.企业是否对员工进行了与设备有关方面的培训?

如:

设备使用、清扫、点检、润滑、调整紧固等方法。

人力资源部

2.现场作业哪些岗位需培训合格后才可上岗?

人力资源部

3.现场的每台设备是否台台有人管,责任落实到人?

机械动力部

4.需建立操作规程或安全规程的是否有建立?

是否涵盖关键步骤?

生产技术部、安全环保部

5.现场的设备运行记录,其填写的内容是否真实、完整、认真?

生产技术部

6.运行记录的设计是否体现了效率、便于员工记录及理解?

生产技术部

6

3

11

自主维护执行情况

20

1.观察现场的环境、设备、润滑油口/嘴、仪表、工具柜、更衣柜、作业台等,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员工是否认真、主动执行了自主维护?

2.员工自主维护活动“清扫、点检、保养、润滑”与专业人员的“诊断、维修”,是否形成一个完整闭环的作业体系?

20

机械动力部

设备日常维护

10

1.企业是否有对设备日常保养维护工作进行了分工?

2.是否根据设备日常保养管理的需要,建立了具体、可操作性强的保养规范?

3.企业是否有具体措施确保设备使用与保养作业能有效执行?

10

机械动力部

员工对规范的熟悉程度

20

员工能按规范要求(点检、润滑)全部讲述(无遗漏),能全部示范,示范正确。

20

机械动力部

4.4.8.2.1设备点检管理

点检标准

20

1.点检标准是否涵盖“八定”:

定人、定点、定量、定标、定路线、定周期、定方法、定检查记录;

2.“八定”的内容是否准确、可操作?

3.点检标准与记录的设计,是否便于员工作业?

4.新增及改造过的设备,是否在投入运行前建立了适用的点检标准?

20

机械动力部

点检计划

15

1.点检计划是否符合点检标准规定的内容及周期?

2.对照点检标准,检查点检计划内是否有遗漏项/部位?

3.点检计划能够随着设备技术改造、设备役龄状态、工作负荷、设备工况条件(环境)的变化及时修正、调整。

4.视点检需要,编制点检路线图;

15

机械动力部

点检实施

25

1.是否根据点检工作的需要,配备了与点检相适宜工具及仪器设备?

2.检查员工的点检记录,是否按规范记录点检结果?

3.分析点检记录的真实性、及时性?

4.在点检中发现的异常问题是如何处理的?

形成闭环吗?

25

机械动力部

实绩管理

8

1.是否根据点检的结果/数据/信息分析设备状态及劣化趋势?

2.企业是否有点检作业进行考核?

8

机械动力部

点检项目调整

5

1.当设备的负荷增大、役龄增大、点检工具替代、工况条件变化、设备改造或功能变化时,是否调整点检内容?

2.适用时,企业的点检员是否研究设备劣化的P-F间隔?

5

机械动力部

点检倾向管理

15

对点检收集的劣化量测定数据(如磨损、温度、振动、噪音、压力等),是否利用数据信息来分析设备劣化的程度与趋势?

15

机械动力部

4.4.8.2.2设备状态监测管理

设备状态监测管理

15

1.是否制定了设备状态监测的管理制度和流程,职责分工是否明确?

2.哪些设备纳入了状态监测,受控点项目是什么?

3.负责设备状态监测的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

是否经过相关配合合格上岗?

4.是否有人负责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提供书面的监测诊断分析报告?

5.是否不断完善设备状态监测技术标准?

5

机械动力部

10

机械动力部

4.4.8.3设备润滑管理

润滑管理基础

10

是否满足“4.4.8.3设备润滑管理”中的管理5定中适用的要求,即:

定组织、定职责。

定资源。

定制度。

定记录。

10

机械动力部

润滑标准

10

1.润滑标准是否涵盖了润滑5定:

定人、定点、定质、定量、定时?

2.5定的内容是否具体、明确、正确?

3.是否将可视化管理纳入润滑标准?

10

机械动力部

设备润滑管理执行情况

25

1.润滑库的管理情况如何?

2.润滑“二洁三过滤”执行情况如何?

3.现场设备润滑状况如何?

25

机械动力部

4.4.8.4计量与特种设备管理

计量管理

8

满足企业及ISO相关标准的主要要求。

8

计量中心

特种设备管理

8

满足《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规及行业标准的要求。

8

机械动力部

4.4.9.1故障管理

故障/事故管理

30

1.企业设备故障(事故)管理的文件是否有明确设备事故的性质和分类?

2.文件描述对设备故障的处理流程,是否形成了闭环?

文件内是否有描述“四不放过”原则的要求?

3.曾经发生过的设备重大故障、事故记录,是否有组织相关人员检讨分析改善?

4.原因分析、整改措施、整改结果验证,是否符合纠正措施的要求?

5.统计分析。

是否计算出各类设备的故障的次数、时间、故障频率、平均故障间隔期、直接损失费、设备故障(事故)发生原因等。

为了是否从管理的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统计?

6.分析故障或事故的处理是否真实?

10

机械动力部

20

机械动力部

4.4.9.2维修管理

制定维修策略

10

1.维修策略覆盖企业所有设备。

2.有维修策略选择的管理文件或者表格/记录。

3.选择的维修策略与企业设备在生产中的重要程度、故障后果、维修经济性相适应,符合实际,合理;

10

机械动力部

维修组织和资源配置

5

根据组织的设备技术状况、维修技术力量和维修社会化环境等设立维修组织机构和配置维修资源,充分利用好员工自主维修、企业内部专业维修和外部合同维修这三类维修力量。

有维修组织机构图,图与现况一致;有设备管理机构图,职责分工明确;

维修业务外包的职责是否明确。

5

机械动力部

维修工作流程确定

5

1.根据维修管理的需要,是否有编制维修的工作流程和管理要求?

2.对大的维修项目,是否在维修前编制维修网络图或甘特图,做好维修过程规划?

5

机械动力部

维修计划

8

按一定周期维修设备局部或整体的时间计划,是否易行?

8

机械动力部

维修规范

15

1.企业的主要设备或关键设备是否有维修作业标准、维修技术标准、维修质量验证标准?

2.标准是否具体、明确、适宜?

15

机械动力部

维修准备

5

在维修前是否做好维修前的准备工作?

如:

组织(人员)准备、安全措施准备、工器具准备、物料准备、设备解体方案、检查方案、精度调整方案、损坏部件修复、替换方案和设备装配、润滑或液压系统清洗换方案、挂牌准备、试车方案,维修申请与派工等。

5

机械动力部

维修实施

5

是否对维修实施的工程、进度、质量等进行了有效管理?

5

机械动力部

维修统计分析、评价与改进

12

1.是否对维修工作进行了统计分析?

2.是否对维修分析结果进行了评价?

3.是否针对维修评价结果中的不足采取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是否有效执行这些措施?

4.主要设备或关键机组维修后是否有维修报告?

12

机械动力部

维修供方管理

8

1.若有委外维修的情形,组织应建立并有效实施维修供方的管理规范;

2.对于流程性生产的企业或是有易燃易爆设备的企业,委外维修制度需涵盖:

选择具有资质的乙方(指维修商),维修申请(维修工单或计划)、维修费用预算、审批、维修方选择条件、维修合同、安全风险评价与预防、现场施工全过程的监管、维修质量验收、维修单位考核等环节。

3.是否按既定规范有效执行?

4

机械动力部

4

4.4.9.3报废与更新管理

报废管理

5

分析是否按企业报废管理制度实施?

5

机械动力部

技术改造管理

10

满足“技术改造管理”内适用的要求:

(1)有设备技术改造的管理制度;

(2)技改前有技术经济分析报告;

(3)有技改的技术力量(内部或委托),改造所需物资是有保障;

(4)改造后的设备,技术特性能够满足产品工艺要求,能够达到或接近先进水平;

(5)改造后的生产效率能够满足产量要求;

(6)改造后除了满足当前产品要求外,对其他产品有一定的适应性;

(7)计算改造所需停工时间和停工经济损失(技改工期能够与计划检修工期一致,以减少停产损失);

(8)能够提供多个方案选择最优方案;

(9)能够按公司规定程序论证及审批。

10

机械动力部

4.4.9.4设备备件管理

备件管理

10

满足“备件管理”内适用的要求:

1)明确备件的计划、订购、采购、价格、验收、入出库、盘点、企业自行加工、外协加工以及备件修复回用等管理要求;

2)有规范的设备备件编码规则;

3)有备件明细表;

4)企业应配备专门技术人员对备件的需求量进行合理地动态管理,要保持科学的备件储量和合理上下限;

5)应保持备件管理记录。

2

机械动力部

8

机械动力部

4.4.10知识资产与信息管理

设备信息化管理的基础

22

1.企业有内部的网络信息平台(网页),用于TnPM/TPM推进交流。

机械动力部

2.局域网络覆盖率/信息中心

3.抽查设备管理系统或其他软件内设备的基础数据及信息,是否具体、齐备?

机械动力部

4.企业已使用设备管理软件时间机械动力部

5.是否按一定间隔期对系统数据进行了备份?

信息中心

6.是否有人负责系统运行情况的监督管理(系统维护)信息中心

7.对设备管理系统操作的人员,培训是否达到了会操作、会查询、会处理小问题?

每个操作模块是否有两个人以上都会?

机械动力部

8.其余的需满足本条标准的要求。

机械动力部

22

设备一生的管理数据

10

1.需求:

设备需求申请单、设备需求评估表;

2.选型:

设备选型评估表;

3.订购:

设备采购单、设备采购合同;

4.开箱验收:

开箱验收单;

5.安装验收:

安装验收单、试车记录等。

6.设备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