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协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00062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7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docx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科学技术协会.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docx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No6-2006总第141期

 

2006年6月15日

 

本期要目

★北京新增38项“国保文物”

★要有一个本民族的建筑学

★我国将实行四大节能政策

★城镇化之路不能克隆

★北京新农村规划思考与求是

★北京沙尘从何而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科协对全国学会工作提出要求

★市委市政府提出:

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任务

★国务院提出六项措施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保护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微循环”保护四合院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圆满召开

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出席了会议,温家宝、曾庆红等作了重要报告

学会理事长赵知敬作为北京代表出席了大会,传达了会议精神

本刊讯:

5月23日至26日,中国科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本学会理事长赵知敬等作为北京代表出席了本届大会。

受到了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听取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同志受中央委托向大会致祝辞;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形势的报告;中国科协六届全委会主席周光召同志作工作报告,选举了新一届领导班子。

王兆国同志出席了闭幕大会并作讲话。

出席本次大会,是一次学习的好机会,增加了对“十一五”规划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了解。

提高了对科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我们加深了认识“十一五”规划的实现,经济大发展,小康社会的建立,要靠科技来支撑,靠科技的贡献率。

曾庆红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大会开幕式上的祝词,总揽全局,高屋建瓴,既深刻分析了新的科技革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又对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各级科协组织及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了新要求。

曾庆红同志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完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重任,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劳动和创新实践。

他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努力成为自主创新的先锋和拚搏奉献的楷模。

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我们伟大祖国的光辉业绩。

曾庆红同志高度评价了中国科协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改革和发展中取得的突出成绩。

同时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也对各级科协组织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要进一步履行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的职责,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建设创新型国家,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组织网络优势,加强决策咨询,积极献言献策。

二是要继续把加强党和政府同科技工作者的联系作为基本职责,把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作为根本任务,把科技工作者是否满意作为衡量科协工作的王要标准,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广大科技工作者与各级党委和政府之间建立起畅通的沟通渠道。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团体发展规律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朝着学习型、服务型、创新性组织的目标,努力把各级科协组织建设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民团体。

曾庆红同志还强调,各级党委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科协的领导,支持科协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及时研究解决科协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千方百计为科协所属团体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关心和支持科协工作,在政府职能转变进程中,要积极引导和支持科技团体在科技评价、科技人员评价和科技奖励等方面的作用,推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温家宝总理为大会代表作的形势报告,结合“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全面、深刻地分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对科技界和科协的同志还提出了五点希望:

一是希望多出成果,二是希望多出人才,三是希望共同创造良好的科研风气,四是希望大力开展科学普及工作,五是希望多为政府工作出谋划策。

这个报告对于我们认清形势,开阔思路,把握全局,做好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王兆国同志出席大会闭幕式并作了重要讲话。

他指出,这次大会开得很成功,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是一次团结鼓劲、民主求实、凝聚力量、催人奋进的大会。

王兆国同志希望科协组织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抓住机遇,继承优良传统,总结丰富经验,发挥独特优势,不断开创科协工作的新局面。

一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作用。

二要坚持以创建新型国家为主题,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的自主创新先锋作用。

三要坚持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充分发挥科协的科普主力军作用。

周光召主席代表中国科协六届全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对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工作建议,今后五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第二,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第三、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努力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第四、加大自身建设力度,切实增强发展能力。

曾庆红最后说:

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催生了我国科学的春天,今年一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将使这一科学技术的春天更加绚丽。

蓝图已经绘就,方针已经明确,号角已经吹响。

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奋起直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功立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继续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大会是圆满结束了。

深感我们对形势的认识远远不够,对科技工作所担负的责任还远不深刻。

大会对学会的要求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虽然作一些工作,但是和大会的要求还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努力学习和贯彻。

北京市委、市政府4月30日决定:

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任务

1.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新世纪新阶段首都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把握全局、放眼世界、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贯彻国家创新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重要举措,是加快首都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时代赋予北京的重大历史使命。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北京具有雄厚的科教资源优势和良好的基础条件。

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必须立足于国家战略,发挥首都优势,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聚集力量,大力实施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首都创新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

2.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总体要求。

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国家科技发展指导方针,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着力提高首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科技辐射能力和科技支撑发展能力,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必须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核心和关键,全面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使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灵魂和不竭动力;必须坚持发挥首都优势,突出首都特点,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并重,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并举,构建首都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一批具有较好基础和优势、关系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整合资源,联合攻关,实现重点突破;必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应用为导向,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融合发展,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和创新型骨干企业,形成多点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必须坚持以人才为根本,以制度创新为保障,汇集大批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完善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3.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主要目标。

到201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6%,每万人专利申请数达到18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速。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初步确立,创新体系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明显提高,初步建成创新型城市。

再经过十年努力,到2020年,首都创新体系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成为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进入世界创新型城市的先进行列。

4.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点任务。

“十一五”期间,要着力推进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大力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发展高端产业,在推动首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上实现新突破。

二是落实“科技奥运行动计划”,依靠科技解决城乡建设与管理中的难题,在科技支撑社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三是按照“重要载体、强大引擎、服务平台、前沿阵地”的定位要求,充分发挥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在推动提高首都自主创新能力上实现新突破。

四是发挥高等院校、中央在京科研机构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中的基础和骨干作用,在整合首都创新资源、服务国家创新战略上实现新突破。

五是创新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上实现新突破。

(原载北京日报)

中国科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谈全国的学会工作(摘要)

积极推进学会改革,增强学会发展能力

学会改革稳步发展,组织体制不断健全,运行机制日趋完善。

学会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加大对会员服务的力度,对会员的凝聚力有所增强。

学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费筹集总额逐年上升,年均增长率为17.4%,其中学会活动收入已成为最主要的经费来源。

信息化建设进展良好,约95%的全国性学会建立了网站或网页。

积极推动学会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有关全国性学会共设立了78种社会科技奖项,承担了198项技术标准制定或技术鉴定工作,开展了24类职称评定和专业技术资格认证。

配合有关部门积极推进我国加入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体系工作。

深化学会改革,推动学会发展

科协要努力为学会服务,增强对学会的凝聚力;学会要竭诚为会员和科技工作者服务,增强对会员和科技工作者的凝聚力。

选择学会改革突破口,推动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尊重学会的法律主体地位,坚持民主办会。

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学会规范、有序和健康发展。

加强学会办事机构改革,推动学会专兼职干部的聘任制和职业化建设。

抓住政府职能转移的有利时机,以科技评价、科技人员评价和科技奖励为重点,主动承担政府职能的转移和委托。

配合有关部门,积极推进我国加入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体系。

争取政府部门和有关方面的支持,优化学会发展环境,提供发展空间。

切实提高学会“自主、自立、自强、自律”能力,努力创建一流学术团体。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六项措施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摘要)

·重点发展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

·进一步发挥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的调节作用。

有区别地适度调整信贷政策

·合理控制城市房屋拆迁规模和进度,减缓被动性住房需求过快增长

·加强房产开发全过程监管,制止擅自变更项目、违规交易、囤积房源和哄抬房价行为

·规范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积极发展住房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

·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增强房地产市场信息透明度

保护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北京日报评论员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又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数千年的历史文明为北京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

北京拥有世界文化遗产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百处、其他文物2000余处,这是我们足贵自豪的丰富文化资源,是北京的精华所在,特色所在,神韵所在,魅力所在,也是我们国家、民族乃至世界的宝贵财富。

保护好北京的历史遗存、文化遗产,不仅对每一届政府来说都是重大的历史责任、也是全体市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始终将其放在城市发展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位置,从识明确,措施具体,不遣余力,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国务院批复通过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将北京的城市性质确定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其中有一章就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近年来,本市相继颁布了《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北京皇城保护规划》、(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一系列规划。

去年,作为地方立法,市人大又审议通过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这些规划和法规的出台,有力地促进了保护工作。

近年来,本市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所投入的精力、财力之巨大。

前所未有。

2000年至2002年,投入3.3亿元专项经费,对百余项市级以上文物古建进行抢险修缮、这个数字几乎赶上了此前几十年北京文物修缮经费的总和。

继而,2003年起启动连续5年投入6亿元的“人文奥运文物保护工程”,此举创下了京城百余年修缮文物建筑规模最大、投资最多、延续时间最长的纪录。

一大批历史文化景观得以重现昔日风采,社会各界反响良好。

对于世界上几乎所有以悠久文化著称的古都名城来说.保护与发展,都是一对不易处理的矛盾。

一方面,历史遗存、文化壤产、古都风貌要妥善保护;另一方面,城市要现代化,人民的生活条件要改善。

北京人口多、城市基础设施底子薄,这方面的矛盾尤为突出。

多年来,本市在实践中坚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探索,寻求兼顾保护和发展的途径。

逐步形成了一些办法和思路,提出并坚持整体保护的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保护的原则以及保护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与创新的原则。

在政府主导下妥善处理居民生活条件改善与古都风貌保护的关系,积极探索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的旧城保护模式。

在规划实施上按照“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新的城市空间格局,实现旧城內现代城市多项功能的战略转移,等等。

当然,如何更好地处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发展建设的关系,还有待于长期探索。

可以确定无疑的是,北京一定会继续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以创新的思路、稳妥的方式,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保护,推动首都建设与名城保护的和谐并进

这里,也需要我们以更理性、更务实的眼光来看待保护问题。

城市永远是跟人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城市是为人服务的,城市的面貌也必然因人的生活而改变。

事实上,数千年来,北京的城市格局、建筑、风貌一直在不断发生改变,北京的古都风貌本身就是在“遗存”和“变动”共同作用的过程中形成。

今天我们谈保护,绝对地要求将城市风貌定格在某一历史时刻,既不现实也不可能。

以北京旧城现存的四合院为例,大多修建于清末和民国时期,已超过安全使用的年限,房屋院落破旧,市政设施落后,居民生活不便。

所以,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在致力于保护和修缮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四合院的前提下,及时改造危房,改善基础设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这才是科学的态度、理性的选择。

保护历史文化名域,不是哪一代人的事,是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

毫无疑问,我们要履行我们的历史责任。

多年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始终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及中央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得到众多专家学者大力支持,得到海内外人士热情关注,这是我们做好保护工作的强大动力、让我们人人关心,人人参与,加倍努力地保护好古都风貌,把北京建设成为既拥有现代化新姿、又保留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国际大城市,造福今人,泽被子孙!

(5.29)

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研讨会通过宣言

中国建设报讯已经静静流淌了2000多年的京杭大运河,其历史与现实价值有望被重新认识并得以提升。

5月22日~24日,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研讨会在杭州召开,全国政协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团40余位专家和运河沿线城市的200余位代表首次会聚一堂.为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破题”。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流程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极为重视京杭大运河的保护和近期的申遗工作,沿线省市十分注重运河的保护和申遗工作。

但由于历史的变迁.各种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京杭大运河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断流、改道、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此次研讨会旨在交流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的情况,研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扩大宣传和影响,推动大运河的保护与申遗工作。

在研讨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奎元强调指出,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以创新的思路,挖掘大运河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切实把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变成加强大运河保护与管理的过程,推动大运河遗产的整体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会议最后通过了《京杭大运河保护和申遗杭州宣言》,提出从国家战略高度推进运河保护与申遗。

迎接“文化遗产日”北京活动丰富多彩

北京参考讯为了迎接6月10日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的到来,日前,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文化局一起对外发布了2006年中国“文化遗产日”北京宣传活动方案。

据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于平介绍,此次宣传活动周期1个月.活动在6月6日-6月10日达到高潮。

在“文化遗产日”前后,采取展览、展演、展示、讲座、访谈、设立市民热线征集对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意见和建议、公布北京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名录等多种活动形式,尽可能地展现北京文化遗产的魅力。

期间,为纪念明十三陵定陵发掘50年,将举办“定陵发掘五十周年文物特展”;6月6日-6月11日,昆曲专场表演、文化遗产保护专题讲座也将在首都博物馆举行。

“微循环”保护四合院

作为北京旧城一大景观的四合院虽是蜂拥游人的看点,但四合院的破损在加速,不少四合院的名称早已为“大杂院”取代,严重影响着市容。

四合院怎么办?

大拆已基本叫停,“小幅度拆迁”目前是文保热心之士议论的焦点。

“微循环”,几年前记者听到的新名词,现在成为政府、专家、百姓最为认可的一种方式在推进着。

昨天,市规划委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起这一思路的产生过程。

记者:

北京四合院的现状如何?

市规划委有关负责人回答:

北京的四合院绝大部分是老房子,多年来失修失养,“危、积、漏”严重,危房比例由解放初期的5%,至今已达到50%以上,且大杂院內违章建筑密集,人口密度也居高不下。

无自家厕所,无天然气管道,大多数用煤取暖,四合院的修缮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旧城区內有危房202万平方米,涉及居民7.1万户,完全保护好这些四合院,就需要巨额资金。

因此需要政府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四合院的保护当中。

记者:

如何解决四合院的保护与发展?

回答:

要寻找在解决百姓的住房条件的同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房屋修缮,争取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与危房改造实现双赢之策。

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一方面要保护四合院,另一方面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小规模渐进式的危改方法。

妥善处理居民生活条件改善与古都风貌保护的关系,合理调整旧城功能,强化文化职能。

防止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目标,增强发展活力,推动旧城的可持续发展。

记者:

四合院保护的目的仅仅是保护建筑实体吗?

回答:

四合院作为北京旧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格局、尺度、形式、色彩的保护,是旧城整体保护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它不仅为北京建立宜居城市,提供安全、便利、舒适、美观的环境,同时,它的建筑等实体,还会突出北京特有的人文特色与古城风貌,可以发掘、引导城市的精神与文化特色。

目前,北京挂牌院落658处,《北京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含旧城)》中、严格规划可保护区和文物保护范围及建控地带的总面积为2736公顷,约占旧城总面积的44%。

记者:

保护和微循环.是否意味着四合院内的生活方式.还要停留在原有状态?

回答:

根据规划,那些私搭乱建现象严重的“大杂院”会逐步拆除,恢复四合院的原有风貌。

与此同时,疏散现有的过密人口,将旧城内的138万人口,降低到90万人。

在尊重传统风貌的同时,引入市政管线,如果不能满足国家规范,将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小型化设施及非标准图设计、方法进行处理,达到行业管理要求和安全要求。

让四合院的居民也能逐步用上天然气、暖气、自家卫生间。

记者:

如何监管四合院微循环不建走样?

回答:

目前,本市的四合院改造项目,包括私人投资的项目,其规划都在严格的监管中。

首先要通过由10位著名专家组成的论证小组的规划论证。

而后,再由规划部门对小规模微循环方式,分别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以指导分散修缮,并分片建立责任规划师制度,从而保证小规模微循环修缮方式的建筑风貌。

目前,规划学会已经编制了四合院基本要素标准图。

通过抓住四合院的主要规律、基本要素编制图样,为保护和修缮四合院的设计施工提供依据,以此确保古都风貌不走样。

以外,还研究不同居住条件和多功能利用四合院,发掘目前四合院实际应用模式,提出设计方面的意见,为今后小规模微循环保护性修缮及多功能使用提前做好准备。

北京青年报记者梁琦

胡同整治编制指导意见

本刊讯:

胡同和胡同中的四合院一样,都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这些胡同、四合院就没有历史都城的规划与格局,皇家建筑也就将失去依托和陪衬。

多年来,北京十分重视胡同的保护工作,在北京市修编的《总体规划》(2004~2020)中,也明确了“保护旧城原有的棋盘式道路网骨架和街巷、胡同格局”,并已经开始对胡同进行微循环整治,有关部门还编制了《北京胡同环境整治指导意见》,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切都将对北京的胡同保护工作产生重要和积极的影响。

北京新增38项“国保文物”

京杭大运河、元大都城墙遗址、大栅栏商业建筑榜上有名

北京晨报6月3日讯昨天,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经国务院核定,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080处,其中106处文物保护单位是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

名单中共有38项文物单位位于北京市,至此,北京市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97处。

据悉,此次公布的北京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38项,此前北京市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59处。

经初步统计,在新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

十字寺遗址由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直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栅栏商业建筑由原来的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谦祥益旧址门面、瑞蚨祥旧址门面、劝业场旧址、祥义号绸布店旧址门面)合并公布为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余35处均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市文物局负责人表示,国务院的《通知》指出,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

保护和利用好文物,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市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古遗址

日坛

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

元大都城墙遗址

静明园

亚斯立堂

十字寺遗址

健锐营演武厅

清农事试验场旧址

古墓葬

万寿寺

西什库教堂

金陵

关岳庙

国立蒙藏学校旧址

利玛窦和外国传教士墓地

醇亲王府

北京国会旧址

袁崇焕墓和祠

广济寺

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旧址

古建筑

柏林寺

国民政府财政部印刷局旧址

承恩寺

爨底下村古建筑群

大栅栏商业建筑

地坛

安徽会馆

协和医学院旧址

德胜门箭楼

报国寺

北平图书馆旧址

月坛

京杭大运河

辛亥滦州起义纪念园

中南海

近现代

孙中山行馆

大觉寺

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旧址

北京鲁迅旧居

 

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布,北京13个项目入选

抖空竹成国家级文化遗产

北京晨报6月3日讯昨天,国务院公布了中国首批518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最为北京人熟悉的智化寺京音乐、昆曲、京剧等13个项目成功入围,而农历二十四节气、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清明节和端午节都顺利入围。

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518项遗产,分为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美术、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共十大类。

其中除包括白蛇传传说、梁祝传说、孟姜女传说、刘三姐歌谣、阿诗玛、川江号子、秧歌、高跷、吴桥杂技、少林功夫、武当武术、杨柳青木版年画、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中医疗法、中药制法等一大批百姓耳熟能详的民间艺术和技艺等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