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 高中 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 复习提纲 必修一 必修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99200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37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 高中 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 复习提纲 必修一 必修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云南 高中 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 复习提纲 必修一 必修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云南 高中 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 复习提纲 必修一 必修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云南 高中 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 复习提纲 必修一 必修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云南 高中 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 复习提纲 必修一 必修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 高中 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 复习提纲 必修一 必修二.docx

《云南 高中 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 复习提纲 必修一 必修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 高中 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 复习提纲 必修一 必修二.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 高中 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 复习提纲 必修一 必修二.docx

云南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复习提纲必修一必修二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混合物常见的分离方法

方法

所用仪器

适用范围

实例

主要注意事项

过滤

漏斗、烧杯、玻璃棒、滤纸、铁架台(带铁圈)

固液混合物的分离,即将液体和不溶于的液体的固体分开

操作要点:

“一贴”、“二低”、“三靠”.

蒸发

、、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

从溶液中把溶质提纯出来

加热至有大量固体析出时,熄灭酒精灯利用余热将水蒸干

蒸馏

、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冷凝管、锥型瓶、牛角管

①温度计水银球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处,以便测量气体温度②冷凝水要“早出晚归”③冷凝管“下口进、上口出”

分液

分液漏斗、烧杯

①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②下层液体从下端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萃取

分液漏斗、烧杯

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萃取剂的选择:

①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原溶剂中大②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③萃取剂与溶液不反应

渗析

烧杯、玻璃棒、半透膜

分离氢氧化铁胶体与CuSO4溶液

及时更换烧杯中的蒸馏水,以便提高渗析效率

【练习】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到另一个烧杯中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2、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份,且能见到分层现象,采用的最佳分离方法是

A、过滤B、蒸馏C、分液D、萃取

3、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①漏斗②试管③蒸馏烧瓶④天平⑤分液漏斗⑥研钵

A.①③④B.②⑥C.①③⑤D.①③⑥

4、下列实验操作所用仪器合理的是

A.将CCl4与溴水混合后振荡、静置,再用分液漏斗分离得到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B.用100mL容量瓶配制50mL0.1mol/LNaOH溶液

C.用托盘天平称取25.30gNaClD.用50mL量筒量取4.8mL硫酸

5、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操作:

①过滤;②加适量的盐酸;③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④加过量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③④②B.③①④②C.①②③④D.④③①②

6.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ABCD

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用药匙取用粉末或小颗粒状固体B.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

C.给盛有2/3体积液体的试管加热D.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向着手心

 

§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相关公式(6个)

2.阿伏加德罗定律: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即:

同温同压下:

.

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仪器:

、烧杯、玻璃棒、、量筒(或托盘天平).

(2)实验步骤:

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或稀释)→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贴标签

(3)误差分析:

(以配制0.1mol/L的NaOH溶液为例)

引起误差的操作

因变量

浓度

称量前小烧杯中有水

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后液面下降

向容量瓶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流出瓶外

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定容时液面超过了刻线后用滴管吸出多余的液体

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练习】

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1.2LNH3所含的原子数为2NAB.常温常压下,80gS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

C.标准状况下,224LH2中所含原子数为NA

D.一定条件下,56g铁粉与足量的Cl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2NA

2.设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1.06g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NA

C.通常状况下,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NA

3.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1.2L甲烷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2NAB.标准状况下,0.3molS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0.3NA

C.常温下,2.7gAl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电子数为0.3NAD.常温下,1L0.1mol/LMgCl2溶液中Mg2+数为0.2NA

4.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A.CH4B.CO2C.H2SD.N2

5.容量瓶上需标有以下五项中的A

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

A.①③⑤B.②③⑤C.①②③D.②③④

6.500mL1mol/L的Fe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1mol/LB.0.5mol/LC.3mol/LD.1.5mol/L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B.标况下,1mol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为22.4L

C.标况下,22.4L水的体积是22.4LD.只有在标况下,Vm才是22.4L/mol

E.标况下,22.4L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都是1molF.1mol酒精的体积是22.4L

8.下面是用98%的浓H2SO4(ρ=1.84g/cm3)配制成0.5mol/L的稀H2SO4500ml的操作,请按要求填空:

(1)所需浓H2SO4的体积为

(2)如果实验室有15mL、20mL、50mL量筒,应选用mL量筒最好。

量取时发现量筒不干净,用水洗净后直接量取,所配溶液浓度将(偏高、偏低、无影响)。

(3)将量取的浓H2SO4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有约100mL水的里,并不断搅拌,目的是。

(4)将上述溶液沿注入中,并用50mL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要中,并摇匀。

(5)加水至距刻线1cm~2cm处,改用加水,使溶液的凹液面正好跟刻度相平。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1.物质的分类).

树状分类法:

 

交叉分类法:

 

分散系的分类:

分散系

胶体:

1.定义: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叫胶体;如淀粉、牛奶、豆浆、血液、墨水、蛋白质溶液、土壤等.

2.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将5~6滴FeCl3溶液逐渐加入20mL沸腾的蒸馏水中(不断振荡,但不能搅拌),加热至液体刚好呈红褐色.化学方程式:

.

3.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

光束通过胶体形成光亮“通路”的现象(用于鉴别胶体和溶液)

(2)布朗运动:

胶体粒子所做的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是胶体稳定的一个因素)

(3)电泳: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

注意:

①有些胶体不带电,不发生电泳现象,如:

淀粉胶体

②同一胶体粒子带同种电荷而产生斥力,是胶体稳定的另一个因素

(4)聚沉:

分散质粒子相互聚集而下沉的现象;

方法有:

加热、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粒、加入酸碱盐等电解质

聚沉的结果:

形成沉淀或凝胶

(5)介稳性:

稳定性介于溶液与浊液之间

【练习】.1.下列事实或说法中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B.纳米微粒的直径与胶体粒子直径相当(1nm~100nm之间)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豆浆时,可看到光亮的通路D.万里长江流入大海处,形成长江三角沙洲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盐、钙盐的是

A.石灰石B.氢氧化钙C.CaCO3D.CH4

3.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A.牛奶B.食盐水C.碘酒D.硫酸铜

4.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

A.乳浊液B.胶体C.溶液D.县浊液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带电荷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D.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是因为胶粒直径小于1nm

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铁红B.玻璃C.石油D.煤

§2.离子反应

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电解质:

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如HCl、NaOH、K2SO4、CaO等

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SO2、NH3、SO3、CO2等

电解质及非电解质的判断:

(1)酸、碱、盐、水及金属氧化物为电解质,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如SO2、SO3、CO2等)及大多数有机物(如酒精、蔗糖)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及非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电解质必须是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如NH3为非电解质;

(4)难溶物(如BaSO4、AgCl、CaCO3等)一般为电解质

(5)电解质导电必须有条件:

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练习】

(1)下列物质中,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是()

A.Cu丝B.熔融的MgCl2C.NaCl溶液D.蔗糖

(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HClOB.Cl2C.NaHCO3D.CO2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NaOHB、H2SO4C、蔗糖D、NaCl

二、离子反应

1.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写”“改”“删”“查”

“写”:

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改”:

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把难溶物、难电离物(弱酸、弱碱及水)、气体、单质、氧化物仍写为化学式;

“删”:

删除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把系数化为最简整数比;

“查”:

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及电荷数是否相等。

2..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1)看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2Fe+6H+=2Fe3++3H2↑(错)Fe+2H+=Fe2++H2↑(正确)

(2)看“

”、“

”及必要的反应条件是否正确、齐全

(3)看表示各物质的化学式及离子符号是否正确(注意哪些物质该改写)

(4)要检查是否符合质量守恒、电荷守恒;铁粉放入硫酸铁溶液中;如:

Fe+Fe3+=2Fe2+(错)Fe+2Fe3+=3Fe2+(正确)

(5)检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配比是否正确。

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H++SO42-+OH-+Ba2+=BaSO4↓+H2O(错)

2H++SO42-+2OH-+Ba2+=BaSO4↓+2H2O(正确)

注意:

常见微溶物有:

氢氧化钙、硫酸钙、硫酸银、碳酸镁;

反应物中的微溶物,处于溶液或澄清时写为离子形式,处于浊液或固体时写为化学式;生成物中的微溶物一律写为化学式,并打“↓”符号。

[特例]CO2通入过量的NaOH溶液:

CO2+2NaOH=Na2CO3+H2O离子方程式:

CO2+2OH-=CO32-+H2O

CO2通入少量的NaOH溶液:

CO2+NaOH=NaHCO3离子方程式:

CO2+2OH-=HCO

【练习】

(1)不能用H++OH-=H2O表示的反应是()

A.盐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B.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C.稀硝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硅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碳酸钙和盐酸反应CO

+2H+

H2O+CO2↑

B.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硫酸溶液Ba2++SO

BaSO4↓

C.向稀盐酸溶液中加铁3Fe+6H+

3Fe3++3H2↑

D.向硝酸银溶液中加盐酸Ag++C1-

AgCl↓

(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铁跟稀硫酸反应:

2Fe+6H+

2Fe3++3H2↑

B.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

Ca(HCO3)2+2H+

Ca2++2H2O+2CO2↑

C.盐酸跟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H++OH-

H2O

D.碳酸镁跟硫酸反应:

MgCO3+2H+

Mg2++H2O+CO2↑

3.、离子共存问题

(1)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不能大量共存:

①反应生成难溶物的离子之间不能大量共存;如Ba2+与CO

、SO

;Ca2+与CO

;OH-与Fe2+、Fe3+、Mg2+、Cu2+;

②反应生成难电离物(弱酸、弱碱及水)的离子之间不能大量共存;如:

H+与OH-、H+与CH3COO—、OH-与HCO

、HSO

、NH4+;

③反应生成挥发性物质(气体)的离子之间不能大量共存;如H+与CO

、HCO

、HSO

、SO

等。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不能大量共存:

如强氧化性的离子(MnO

、ClO-、Fe3+、NO

等)与还原性的离子(如S2-、I-、Br-、SO

、Fe2+等)不能大量共存;但Fe2+与Fe3+可以共存;酸性条件下,Fe2+与NO

不共存。

(3)注意题目是否给出溶液的酸碱性,是否给定溶液是无色的。

在酸性溶液中除题给离子外,还应有大量H+;在碱性溶液中除题给离子外,还应有大量OH-。

若给定溶液为无色时,则应排除Cu2+(蓝色)、Fe2+(浅绿色)、Fe3+(黄色)、MnO

(紫色)

【练习】

(1)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Mg2+、H+、C1-、OH-    B.Na+、Ba2+、CO

、NO

  C.Na+、H+、Cl-、CO

    D.K+、Cu2+、NO

、SO

(2)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无色透明离子组是(  )

  A.K+、Na+、NO

、MnO

   B.Mg2+、Na+、Cl-、SO

  C.K+、Na十、Br-、Cu2+    D.Na十、Ba2+、OH-、SO

(3)下列各组离子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Mg2+、C1-、OH-   B.H+、Ca2+、CO

、NO

  C.Cu2+、K+、SO

、NO

  D.Na+、HCO

、OH-、Ca2+

(4)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A.Na+、K+、SO42-、HCO3-B.Cu2+、K+、SO42-、NO3-

C.Na+、K+、Cl-、NO3-D.Fe3+、K+、SO42-、Cl-

(5)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H+、SO42-、OH-B.Na+、Ca2+、CO32-、NO3-

C.Na+、H+、Cl-、CO32-D.Na+、Cu2+、Cl-、SO42-

(6)下列各组离子中,在强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A.Na+、HCO3-、CO32-、K+B.K+、Ba2+、Cl-、NO3-

C.Na+、Cl-、K+、Fe3+D.K+、NH4+、SO42-、Cl-

溶解性口决:

钾钠铵盐硝酸盐,都能溶在水中间;碳酸磷酸两种盐,溶者只有钾钠铵;

盐酸难溶银亚汞,硫酸难溶是钡铅;碱溶钾钠铵和钡,注意钙盐常是微。

§3.氧化还原反应

1.特征:

有元素化合价升降(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

2.实质:

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3.有关概念及相互关系

升、失、氧、还;降、得、还、氧.

4.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双线桥”法

如:

2Na+2H2O=2NaOH+H2↑3NO2+H2O=2HNO3+NO

5.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

(1)守恒规律:

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得必有失;而且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得失电子总数也相等。

(2)价态规律:

①高价氧化低价还,中间价态两边转

②同种元素不同价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遵循:

高价+低价→中间价态,即两头变中间,价态“只靠拢、不交错”.如KClO3+6HCl=KCl+3Cl2+3H2O

(3)性质强弱规律

①同一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②据物质的活动性顺序判断

金属活动性顺序:

非金属活动性顺序:

.

(4)同一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

1.下列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

2.下列反应盐酸作还原剂的是

A.MnO2+4HCl(浓)===MnCl2+Cl2↑+2H2OB.CaCO3+2HCl

CaCl2+CO2↑+H2O

C.2HCl+Zn

ZnCl2+H2↑D.2KMnO4+16HCl

2KCl+2MnCl2+5Cl2↑+8H2O

3.在Fe2O3+3CO

2Fe+2CO2反应中,Fe2O3

A.在被氧化B.是氧化剂C.被还原D.是还原剂

4.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Na2SO3

SO2B.HCl

Cl2

C.H2SO4(浓)

SO2D.Fe2+

Fe3+

5.下列粒子不具有还原性的是

A.KB.Fe2+C.S2-D.Na+

6.下面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B.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D.金属原子失电子越多,其还原性越强

7.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的氧化性顺序正确的是①F2+2NaCl(熔融)====2NaF+Cl2②Cl2+2NaBr====2NaCl+Br2③Br2+2NaI====2NaBr+I2

A.F2>Br2>I2>Cl2B.I2>Br2>Cl2>F2C.F2>Cl2>Br2>I2D.NaI>NaBr>NaCl>NaF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钠及其化合物

(一)钠1.物理性质:

钠为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的金属,质软、熔点低,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

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2.化学性质:

(1)Na与O2反应:

常温时,4Na+O2=2Na2O(白色固体)

加热时,.

(2)Na与H2O反应:

现象:

;化学方程式:

(3)Na与酸反应:

实质是Na置换出酸中的H+,如:

(4)Na与盐溶液反应:

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再与盐反应,如Na与CuSO4溶液

(钠不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金属单质)

思考题:

(1)钠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的最终产物是;

(2)钠着火时,用扑火;

(3)钠能保存在酒精和四氯化碳吗,为什么?

(二)钠的氧化物

名称

氧化钠

过氧化钠

化学式及化合价

Na2O

对应离子

(2Na+、O2-)

色、态

白色固体

类别

属于碱性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

与水反应

Na2O+H2O=2NaOH

与CO2

Na2O+CO2=Na2CO3

与HCl反应

Na2O+2HCl=2NaCl+H2O

稳定性

不稳定

特性

——————

用途

——————

(三)Na2CO3与NaHCO3

名称

碳酸钠

碳酸氢钠

化学式

俗名

色态

溶解性

酸碱性

与HCl反应

与NaOH反应

 

与CO2水溶液反应

 

与BaCl2

 

与澄清石灰水应反

 

热稳定性

相互转化

 

思考题:

1.怎样鉴别Na2CO3与NaHCO3?

 

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

A.Na2CO3固体(NaHCO3固体)方法:

化学方程式:

B.Na2CO3溶液(Na2CO3溶液)试剂:

离子方程式:

C.NaHCO3溶液(Na2CO3溶液)试剂:

离子方程式:

D.NaCl溶液(NaHCO3)试剂:

离子方程式:

E.NaCl溶液(Na2CO3)试剂:

离子方程式:

F.NaOH溶液(Na2CO3溶液)试剂:

离子方程式:

G.CH4(C2H4)试剂:

化学方程式:

H.Fe粉(Al粉)试剂:

离子方程式:

I.FeCl3溶液(FeCl2)试剂:

离子方程式:

J.FeCl2溶液(FeCl3)试剂:

离子方程式:

K.CH3COOC2H5(CH3COOH)试剂:

化学方程式:

L.苯(苯酚)试剂:

化学方程式:

二、铁及其化合物

(一)铁

1.F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Fe位于周期族;

2.Fe与酸和水蒸汽反应

(1)Fe与HCl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2)Fe与水蒸汽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二)铁的氧化物

名称

氧化亚铁

氧化铁

四氧化三铁

化学式

FeO

Fe3O4

色、态

黑色粉末

黑色晶体

溶解性

不溶

不溶

不溶

俗名

————

与酸反应

Fe3O4+8H+=Fe2++2Fe3++4H2O

氧化性

高温时,都能与C、CO、H2、Al等反应,生成Fe

(三)铁的氢氧化物

名称

氢氧化亚铁

氢氧化铁

化学式

色、态

溶解性

不溶于水

不溶于水

不稳定性

与盐酸反应

制备

可溶性亚铁盐与碱反应:

Fe2++2OH—=Fe(OH)2↓

可溶性铁盐与碱反应:

Fe3++2OH—=Fe(OH)3↓

转化关系

制备氢氧化亚铁时,为避免氢氧化亚铁被氧化,需注意:

(1)Fe2+必须是新制的并加入铁粉以防Fe2+被氧化为Fe3+;

(2)滴管一定要插入试管内的液面下.

“铁三角”中一些重要的反应:

(1)铁与盐酸反应:

(2)铁与硝酸反应:

(3)氯化亚铁与氯气反应:

(4)氯化铁与Fe反应:

(四)铁离子与亚铁离子的检验

Fe2+

Fe3+

(1)观察法(纯净时)

(2)加碱法

现象:

反应:

现象:

反应:

 

(3)SCN—法

现象:

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滴加氯水后则溶液变红.

反应:

2Fe2++Cl2=2Fe3++2Cl—

Fe3++3SCN—=Fe(SCN)3(络合物)

现象:

反应:

Fe3++3SCN—=Fe(SCN)3(络合物)

三、铝及其化合物

(一)铝:

(1)铝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里面的金属继续被氧化,所以铝不需密封保存.

(2)铝与NaOH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二)铝的化合物

氧化物

氢氧化物

化学式

Al2O3

Al(OH)3

物理性质

白色难熔不溶于水的两性氧化物,可做耐火材料,硬度仅次于金刚石。

白色胶状固体,几乎不溶于水,能吸附色素,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与盐酸反应

 

与NaOH溶液反应

稳定性

稳定

不稳定:

2Al(OH)3=Al2O3+3H2O

注意:

Al2O3与Al(O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