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三基名称解释.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09742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三基名称解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护理三基名称解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护理三基名称解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护理三基名称解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护理三基名称解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理三基名称解释.doc

《护理三基名称解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三基名称解释.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护理三基名称解释.doc

护理三基名词解释

1、护理:

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2、护理学:

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3、整体护理:

是一种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视护理对象为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的开放性有机整体,以满足护理对象身心需要、恢复健康为目标,运用护理程序的理论和方法,实施系统、计划、全面的护理思想和护理实践活动。

4、基本需要:

是维持身心平衡并求得生存、成长及发展,在生理和心理上最低限度的需要

5、压力:

又称应激,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在不同的学科,对压力有不同的解释。

塞里以基本的生理学观点对压力作了如下定义:

“压力—在生理学上,是指人体对任何加诸于他的需求所作的非特异性反应。

6、压力原:

又称应激原,是指对个体的适合能力进行挑战,促进个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因素

7、适应:

是指人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发生较大变化,致使个人的行为有所改变以维持平衡,它包括个体和宇宙间的各种保护性调整。

8、护理理念:

是引导护理人员认识及判断护理及其相关方面的价值观及信念。

9、护理程序:

是指导护理人员以满足护理对象的身心需要,恢复或增进护理对象的健康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实施计划性、连续性、全面整体护理的一种理论与实践模式。

10、主观资料:

护理对象的主观感觉,是护理对象对自己健康问题的体验和认识。

11、客观资料:

护理人员通过观察、体检以及借助医疗仪器设备检查所获得的有关护理对象健康状况的资料。

12、护理诊断:

是关于个人、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潜在的健康问题以及生命过程的反映的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结果是应由护士负责的。

13、医疗诊断:

是用一个名称说明一种疾病或病理变化引起的症状、体征,以指导治疗。

14、护理诊断:

是叙述病人由于病理状态所导致的包括生理、整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行为反应,以指导护理。

15、护理目标:

是针对护理诊断而提出的,期望护理对象在接受护理活动在接受护理活动后达到的健康状态或行为的改变,也是评价护理效果的标准。

16、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反映的是当护理服务活动符合规定时,满足服务对象明确与隐含需要的效果。

17、继续护理学教育:

是继规范化专业培训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性护理学教育。

18、护理质量缺陷:

一切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现象都属于质量缺陷。

在护理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令人不满意的现象与结果发生或给病人造成损害者,统称为护理服务质量缺陷。

19、护理心理学:

是从护理情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在护理情境这个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20、心理护理:

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

21、疾病行为:

通常是指病人显示其病感的行为。

“病感”是指个体感到有病的主观体验,它既可由躯体疾病引起,也可由社会心理因素所致。

22、心身疾病:

亦称心理生理疾病。

这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躯体症状,并伴有病理生理和病理形态学的改变,其疾病过程的诊断、治疗、护理都需要采用心身统一的观点及注重个体与环境的协调。

常见的心身疾病有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等。

23、护士职业角色化:

特指从事护士这个职业的个体所应具有的与职业相适应的角色人格和行为模式。

是通过护士个体与职业环境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24、道德:

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并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用善恶作为评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俗为知道的人格完善及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

25、职业道德:

是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道德或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中遵循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26、伦理:

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或规则。

它和道德是同义词,但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道德一般指道德现象,而伦理则是道德现象的系统化和伦理化。

27、护理伦理学:

是运用一般伦理学的原理来解决护理实践和护理科学发展中人们相互之间、护理团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

实际上就是研究护理职业道德的一门学问。

28、不伤害原则:

是指在诊治、护理过程中凡是必须的或者是属于适应症范围的,所实施的诊治、护理手段都应保证不使病人身心受到损伤。

29、病人自主性:

是指病人对有关自己的医护问题,经过深思熟虑所作出的合乎理性的决定并据以采取的行动。

30、健康教育:

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31、健康促进:

是以教育、组织、法律(政策)和经济等手段干预那些对健康有害的生活方式、行为和环境,以促进健康。

健康促进的目的在于努力改变人群不健康的行为,改进预防性服务以及创造良好的社会与自然环境。

32、病人教育:

是指以医学为基础,以病人及其家属为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过程,使病人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改变不健康行为,使病人的行为向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

33、生活质量:

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中机能能力和主观感觉的表现,是一个包括生物医学和社会心理学在内的集合概念的反映。

34、健康相关行为:

指个体或团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

一般可分为两大类:

促进健康的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

35、病人学习目标:

是护士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和病人的学习需要,与病人共同制定并通过病人学习能够实现的目标。

学习目标说明的是病人需要学什么和将产生的行为结果是什么。

36、“第一印象”:

是指个体在第一次与他人接触时,根据对方的神态、言谈、行为所得到的综合性判断。

37、营养素:

是指来自事物和饮水,用于人类维持生命、促进生长发育、从事劳动活动并保证健康的基本物质,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糖类)、维生素、矿物质、水和膳食纤维。

38、功能性食品:

是指除了有适应的营养作用外,还能对人的一种或几种功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并能改善健康状况和(或)降低疾病危险性的食品。

39、能量代谢:

是指集体内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代谢中伴随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的过程。

40、能量平衡:

是指能量摄入量的因素包括基础代谢、劳动活动、事物的特殊动力作用、生长发育和排泄损失。

41、必须氨基酸:

是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颉氨酸、组氨酸(婴幼儿)。

42、半(条件性)必须氨基酸:

是指某些临床条件下(早产儿、严重应激状态、某些急慢性疾病),有些氨基酸也成为必须氨基酸,需要从膳食中供给,包括牛磺酸、精氨酸、谷氨酰胺、酪氨酸、脯氨酸、甘氨酸、半胱氨酸等。

43、限制性氨基酸:

是指事物中某一种或几种含量较低,导致其他必需氨基酸在提内不能被充分利用并造成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的必需氨基酸,包括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等。

44、蛋白质生物学价值:

反映食物蛋白质经消化吸收被机体利用的程度,是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指标。

45、优质蛋白质:

是指那些氨基酸模式(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与人体接近,必需氨基酸利用率高致营养价值也高的食物蛋白质

46、蛋白质互补作用:

是指将两种或数种蛋白质食物混合使用使他们之间各自不足的必需氨基酸互相补偿,且混合后的氨基酸模式接近人体并提高了这些食物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和营养价值的作用

47、氮平衡:

反映体内组织蛋白质分解和合成代谢的动态平衡状态,包括氮的总平衡(摄入氮=排出氮);正平衡(摄入氮>排出氮);负平衡(摄入氮<排出氮)

48、必需脂肪酸:

是指人体不可缺少而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49、合理营养:

是符合卫生要求及满足人体胜利需要的健康营养方式

50、平衡膳食:

是合理营养的核心,是以膳食供给与机体需要保持平衡为目标的健康膳食

51、护士:

系指按照《办法》规定,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忽视职业证书》并经过注册的护理专业技术人员。

据此,法律上忽视的概念首先是护理专业技术人员,没有护理专业技术文凭者没有取得《护士执业证书》;最后,要被医疗机构聘用并申请、完成注册。

只有具备以上3个条件才是法律意义上的护士,才可以进行护士执业。

因此,这里所称的护士不同于职称序列中的护士,也不是医疗机构中护理人员的统称,而是指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并经合法注册的护理专业技术人员。

52、骨髓:

是填充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的软组织,成人总量约1500ml,占体重的4.6%。

53、膀胱三角:

膀胱底的内面,位于两输尿管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一个三角形区域称为膀胱三角54、血浆渗透压:

是指血浆中溶质颗粒吸水力量的总和。

55、等渗溶液:

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

56、高渗溶液:

高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称为高渗溶液。

57、低渗溶液:

低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称为低渗溶液。

58、循环血量:

安静时,绝大部分血液在心血管中流动,这部分血液称为~

59、贮存血量:

还有一部分滞留于肝,肺,腹腔静脉以及皮下静脉从等处,流动缓慢,红细胞比容比较高,称为~

60、血型:

血细胞表面特异抗原的类型

61、异位起搏点:

在某些情况下,如窦房结起搏功能不全,冲动下传受阻或某些心肌组织兴奋性异常升高时,则窦房结以外的自律细胞的自律性有机会表现出来,成为起搏点,称之为

62、窦性心律:

以窦房结为起搏点的心脏节律性活动,临床上称为~

63、异位节律:

以窦房结以外的部位为起搏点的心脏活动

64、期前收缩:

如果在有效不应期之后到下一次窦房结兴奋传来之前,受到一次人工刺激或由异位起搏点传来的刺激,则可引起心室肌提前产生一次兴奋和收缩,称为~

65、血压:

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也即压强。

66、呼吸:

机体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

67、渗透性利尿:

由于肾小管中溶质浓度高,渗透压大,妨碍了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渗透性利尿。

如临床上常见于糖尿病病人、用甘露醇脱水的病人等。

68、脊髓休克:

当脊髓与高位中枢断离时,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而进入无反应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脊髓休克。

69、牵张反射:

是指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时能引起受牵拉时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分为腱反射和肌紧张两种类型。

70、牵涉痛:

内脏疾患往往引起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称为牵涉痛。

例如,心肌缺血或梗死时,可有心前区、左肩和左上臂尺侧疼痛;胆囊病变时,可有肩胛部疼痛;胃溃疡时,可有上腹部疼痛;患阑尾炎时,早期可有脐周围或上腹部的疼痛。

71、梗死:

因血管阻塞造成血供减少或停止而引起的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称为梗死或梗塞。

72、不典型增生:

又称异型增生,指细胞增生活跃并伴有一定程度异型性的病变,但尚不够癌的诊断标准。

73、癌前病变:

指一类具有癌变倾向,但不一定都会转变为癌的良性病变。

74、原位癌:

指局限于上皮层内,未突破基底膜侵犯到间质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75、条件致病菌:

寄居在人体一定部位的正常菌群相对稳定,正常情况下不表现致病作用,只有当机体免疫力降低、寄居部位发生改变或菌群失调时方可致病。

这些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引起疾病的细菌称为条件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

76、菌群失调:

由于某种原因使正常菌群的种类、数量和比例发生较大幅度的改变,导致微生态失去平衡,称为菌群失调。

77、菌群失调症:

由于严重菌群失调而使宿主发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则称为菌群失调症。

78、菌血症:

病原菌由原发部位进入血液,但不在血液中繁殖,只是短暂地出现在血中,有可能经血到体内有关部位再进行繁殖而致病,如伤寒早期的菌血症。

79、脓毒血症:

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