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吊行车安装施工方案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97347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包子吊行车安装施工方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包子吊行车安装施工方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包子吊行车安装施工方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包子吊行车安装施工方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包子吊行车安装施工方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包子吊行车安装施工方案1.docx

《包子吊行车安装施工方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子吊行车安装施工方案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包子吊行车安装施工方案1.docx

包子吊行车安装施工方案1

一、工程概况

1.1江铜年产30万吨铜冶炼工程是国家建设规划的重点工程。

建于原西门北侧,熔炼车间主跨AB跨20米,熔炼车间内设计安装两台进口行车,行车跨距18m,起重量85吨,行车总重122吨,行车主要分四部分吊装,其中最重重量(小车)43吨。

附跨33米内设计安装一台行车,行车跨距31.5m,起重量16吨。

为了保证其安装的顺利进行,特编此方案。

1.2根据现场实际考察,施工现场吊车进入吊装位置应铺设道路,道路应整平压实。

二、编写方案依据

1GB50278-98《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2GB50278-98《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

3GB50256-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4南昌设计院图纸

5厂家产品使用说明书

6进行图纸自审及会审,领会设计意图,编制施工方案,完成对班组的技术交底。

三、施工顺序

3.1施工工序流程图见图1

 

 

 

图1安装工序工艺流程图

3、2设备到货后,根据以上工序倒运设备进场。

3、3施工进度安排(见进口行车安装施工进度计划表)

四、施工前准备

4、1道路铺设(见道路路线和吊车就位吊装平面布置图)

4.1.1行车到货后,进厂路线及吊车就位路线如附土图所示。

设备倒运现场前,应做好道路铺设,确保行车能顺利进入吊装地点具体铺设如下:

①1号线路的铺垫,1号线路从靠近阳极炉28线的公路铺起,长度约为50米,宽为7米,铺垫片石厚度0.3m,路面上铺设钢板δ=20mm以便150吨吊车顺利进入吊装位置。

②2号线路的铺垫,2号线路长度约为70米,宽为6.6米,铺垫片石厚度0.3m。

4.2.1为了保证主跨行车顺利卸车,A-B跨26线至28线厂房内应填平压实。

附跨行车卸车,B-1/E跨22线至23线厂房内应填平压实,确保卸车的顺利进行。

4.2.2为了保证主跨行车顺利吊装,A-B跨28线厂房外东面地面整实填平压实长30米×宽18米的长方形吊装空地。

附跨行车顺利吊装,B-1/E跨22线至23线房内应填平压实。

4、3主跨行车卸车

4.3.1主跨行车卸车采用100吨汽车吊,布置见卸车平面布置图

(一)

图1 设备卸车平面布置图

4、4主跨行车吊装地点选择及吊装工具准备

把A-B跨28线厂房外东面地面整实填平,150吨吊车进场,到达吊装指定位置,进行设备的吊装。

吊装平面布置图2。

4、5主跨行车吊装地点选择及吊装工具准备

按吊装平面布置图把地面整实填平,150吨吊车进场,拖车按工艺流程图的先后顺序倒运设备进场,进行设备的吊装。

吊装平面布置图见下图2:

图2吊装平面布置图

五、技术措施

5、1大梁吊装

5.1.1大梁及小车运行机构全部运到熔炼车间后,150吨吊车按平面布置图2进场,准备吊装。

5.1.2大梁吊装钢丝绳的选用(以小车的重量为依据)

吊装钢丝绳及调平葫芦受力简图及布置尺寸如图3所示。

由于T1受力最大,吊装以T1受力的钢丝绳选择为准。

图3大梁吊装力简图

取索具,吊具为吊重的2%,动载系数为1.1,最重G=43t=4.3×105N

由图可知:

T=Q计sin45°=K动(Q+q)sin45°

=1.1×4.3×105×(1+2%)×Sin45°

=341151N.

钢丝绳折算系数为0.9,安全系数为3.5,则钢丝绳破断拉力P为:

P=钢丝绳受拉力×安全系数÷折算系数

=341151×3.5÷0.9=1326698N

选用6×37+1,Ф43.0,破断拉力为1363124N>1326698N。

经实际测量计算,为了保证大梁吊到轨道上,OC为4m从而知

BC=OC/sin45°=2(1/2)×4=5.66m

而绕大梁一周约需钢丝绳6m,因此,钢丝绳长L>=5.66m+6.m=11.66m

取钢丝绳L=12m

选用钢丝绳长度L=12m两根,另一边AC用10t手拉链条葫芦调平,调平方法见图4。

5.1.3吊车选择,吊车梁标高19.862m,立柱顶端标高25.5,防止吊物与扒杆相碰,吊物中心与扒杆之间距离为1.3米,由此可计算出吊车回转半径为8.24m,扒杆长度26.8m,因此选择150吨汽车吊满足要求,起吊重量达到Q1>Q,因此选择回转半径为R=9m,扒杆长度27.4m。

5.1.4大梁按图3所示调平后,在大梁两端用Ф20的白综绳系好,用于稳定大梁平行上升及旋转,具体图4

5、2回转半径选择

由于最重为Q=43t,则必须选择起吊重量Q1>Q,根据150t汽车吊参数,当选择回转半径中心高度2.25m,回转半径为9m,扒杆长度26.8m时,起吊重量达到Q1>Q,因此选择回转半径为R=9m,扒杆长度27.4m。

5、3主动梁的安装

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检测两片大梁对角线数据,误差在+5m

范围内。

5、4吊装过程

5.4.1先将150吨就位到距主动梁中心线9米处,再将扒杆伸臂越过屋架,扒杆在屋架外吊装就位主动梁。

5、5从动梁和小车的卸车、吊装重复3、1—4.4.1步骤进行。

5、6调试

5、7行车安装技术要求

5.7.1行车安装前,应进行下列要求进行检查;

1行车技术文件应齐全;

2按行车装箱清单检查设备、材料及附件的型号、规格和数量,且应符合设计和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

3机、电设备应无变形、损伤和锈蚀,其中钢丝绳不得有锈蚀、损伤、弯折、打环、扭结、裂嘴和松散的现象;

4行车地面钢结构基础、吊车梁和安装预埋件等的坐标位置、标高、跨度和表面的平面度均应符合设计和安装要求;

5桥式起重机与建筑物之间相关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表的规定;

起重机名称

上方最小距离

侧方最小距离

起重机额定起重量(t)

≤25

25~125

125~250

≤50

50~125

125~250

桥式起重机

300

400

500

80

100

100

5.7.2当现场装配联轴器时,其端面间隙、径向间隙位移和轴向倾斜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当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的规定。

5.7.3制动器的调整应符合下列要求;

1制动器应开闭灵活,制动应平稳可靠;

2起升机构的制动器应为额定负荷的1.25倍,有特殊要求的为1.4倍,在静载下应无打滑现象;

3运行机构的制动器,调整不应过松或过紧,以不发生溜车现象和冲击现象为宜。

5.7.4当通用桥式起重机空载时,小车车轮面与轨道面之间的最大间隙,电动的不应大于小车基距或小车轨道距的0.00167倍;手动的不应大于小车车轮基距或小车轨距的0.0025倍。

5.7.5安装桥式行车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导架与小车连接时,导架中心线对小车车轮支撑面的垂直度不应大于导架高度的1/2000

②导架中心的上、下支撑孔的同轴度不应大于0.5mm,上、下支撑对支撑孔轴线的垂直度不应大于0.5/1000;

③上、下支撑的导板与立柱的间隙,各边均宜为1~1.5mm;

④导架上的两导向槽的平行度偏差,在全长上不应大于3mm;

⑤回转机构的万向联轴器装配后,其上、下位置的尺寸偏差,不应大于4mm;

⑥主小车上的防倾覆的保险反滚轮与主梁下翼板之间的间隙宜为3~5mm;

⑦调整料杆锁紧机构中液压推动器的弹簧,锁紧时应准确、可靠。

5.7.6组装行车梁时,应按表1的规定进行检查。

 

名称及代号

允许偏差(mm)

简图

主梁上拱度

+0.4F

-0.1F

 

 

对角线L1、L2的相对差︳L1-L2︳

正轨箱梁

5

偏轨箱形梁

10

小车轨距

K

正轨箱形梁

跨端

±2

跨中

S≤19.5m

±5

±1

S>19.5m

±7

±1

偏轨箱形梁、单腹板梁、半偏轨箱形梁

±3

同一截面上小车轨道高低差c

K≤2.0m

3

m2

0.0015K

K>6.6m

10

主梁旁弯度

f

正跨箱形粱

SZ/2000

偏轨箱形梁、单腹板梁

S≤19.5m

5

S>19.5m

8

注:

起重机主梁上拱度的测量方法:

①上拱度应在跨中S/10区域内测量;

②计算上拱度值的基准点。

当采用通用桥式起重机,应为主梁上翼缘板的测量线与大车轮中心铅垂线的交点

3有条件时,可以用经纬仪、水准仪的测量标高的方法进行基准线测量,也可以张紧钢丝进行基准线测量;

4测量时,宜清除小车自重的影响;

5通用桥式起重机主梁跨中上拱度的测量,应用15Kg的重锤将直径为Φ0.49~Φ0.52mm的钢丝拉好,钢丝位置在主梁上翼缘板宽度中心,当以铺好轨道时,钢丝可稍偏宽度中心,并宜避开轨道压板,再将两根长度为h的等高棒置于端梁中心处并垂直于端梁,测量出主梁在跨中横肋板处的上翼缘板表面与钢丝间的距离,找出拱高最高点即为上拱度检测值h1,上拱度测量结果应按下式计算:

F=h-h1-△g

式中F–上拱度测量结果(mm)

h1–上拱度检测值(mm)

h-上翼缘板至钢丝间距离(mm)

△g-钢丝自重影响植

5.7.7组装大车运行机构时,应按下表的规定进行检查:

 

名称及代号

允许偏差(mm)

简图

行车跨度S

S≤10m

±2

S〉10m

±〔2+0.1×(S-10)〕

行车跨度S1、S2的相对差

︱S1-S2︱

5

大车车轮的水平偏   斜

tgΦ

 

机构机别

M1

≤0.0010

M2~M4

≤0.0008

M5~M8

≤0.0006

5、8行车试运转

5.8.1行车试运转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

5.8.1.1电气系统、安全连锁装置、制动器、控制器、照明和信号系统等安装应符合要求,其动作应灵敏和准确;

5.8.1.2钢丝绳端的固定及其在吊钩、取物装置、滑轮组和卷筒上的缠绕应正确、可靠;

5.8.1.3各润滑点和减速器所加的油、脂的性能、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5.8.1.4盘动各运动机构的制作轮,均应使转动系统中最后一根轴(车轮轴、卷筒轴、立柱方轴、加料杆等)旋转一周不应有阻滞现象。

5.8.2行车的空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5.8.2.1操纵机构的操作方向与行车的各机构运转方向相符;

5.8.2.2分别开动各机构的电动机,其运转应正常,大车和小车运行时不应卡轨;各制动器能准确、及时地动作,各限位开关及安全装置动作应准确、可靠;

5.8.2.3当吊钩下放到最低位置时,卷筒上钢丝绳的圈数不应少于2圈(固定圈除外);

5.8.2.4用电缆导电时,放缆和收缆的速度应与相应的机构速度相协调,并应能满足工作极限位置的要求;

5.8.3行车的静负荷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5.8.3.1有多个起升机构的行车,应先对各起升机构分别进行静负荷试验。

5.8.3.2静负荷试验应按下列程序和要求进行:

①先开动起升机构,进行空负荷升降操作,并使小车在全行程上往返运行,此项空负荷试运转不应小于三次,应无异常现象。

②将小车停在桥式起重机的跨中,逐渐的加负荷做起升试运转,直至加到额定负荷后,使小车在桥架上往返运行次数各部分应无异常现象,卸去负荷后桥架结构应无异常现象。

③将小车停在桥式起重机的跨中的最大有效悬臂处,无冲击地起升额定起重量的1.25倍的负荷,在离地面高度为100~200mm处,悬吊停留时间不应小于10min,并应无失稳现象,然后卸去负荷将小车开到跨端或支腿外,检查行车桥架金属结构,且应无裂纹,焊缝开裂、油漆脱落及其它影响安全的损坏或松动等缺陷。

④第3项试验不得超过三次,第三次应无永久变形。

测量主梁的实际上拱度或悬臂上翘度,其中:

通用桥式起重机的上拱度应大于0.7S/1000mm。

5.8.4行车的动负荷试运转应符合下列要求:

5.8.4.1各机构的动负荷试运转应在全行程上进行。

起重量应为额定起重量的1.1倍,累计起动及运行时间,对电动的起重机不应小于1h;各机构的动作应灵敏、平稳、可靠,安全保护、连锁装置和限位开关的动作应准确、可靠;

5.8.4.2抓斗应作张开、下降、抓取和倒空动作的试验,应在连续二次空负荷和五次负荷试验中均应工作正常且无异常现象。

5、9附跨行车安装

5.9.1附跨行车卸车

5.9.1.1卸车采用100吨汽车吊,具体见铺路路线和吊车就位吊装图

5.9.2吊装地点选择及吊装工具准备

按铺路路线和吊车就位吊装图把地面整实填平,100吨吊车进场,拖车按工艺流程图的先后顺序倒运设备进场,进行设备的吊装。

5.9.3钢丝绳的选用和吊装过程参照主跨行车进行施工。

六、主要施工机具(械)及材料计划

编号

型号及规格

数量

单位

台班

备注

1

150t汽车吊

1

主跨行车吊装

2

100t汽车吊

1

主跨行车卸车和

附跨行车卸车

与吊装

3

交流电焊机

4

设备焊接

4

2t链条葫芦

8

端梁固定

5

10t链条葫芦

4

大梁吊装、调平

6

6×37+1-155钢丝绳Ф43

80

吊装

7

6×37+1-155钢丝绳Ф14

100

8

枕木

30

9

E4303Ф3.2O焊条

40

Kg

10

Ф14白综绳

70

大梁吊装稳定

11

平板车

2

附件倒运

12

钢板δ=20mm,规格

9000×1500

10

道路铺设

13

土方

1800

m3

道路填平

14

片石

600

m3

道路填实

七、安全保证措施

7、1安全管理体系

`

7、2安全保证措施

7、2、1严格执行《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7、2、2认真组织安全技术学习和安全技术交底,增强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服从分配和指挥。

7、2、3施工人员必须“两穿一戴”,严禁酒后上班,高空作业要使用安全带、安全网。

7、2、4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持证上岗,未经许可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7、2、5试吊是全面检查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准备工作的完善性,机具设备的可靠性,当起吊至距地面100-200mm时,停机稳定20min,检查各受力点是否可靠,起吊时,桥架应保证平衡,严禁任何人在下面通过。

八、质量保证措施:

8、1质量保证体系

`

8、2质量保证措施

8、2、1认真熟悉现场情况,严格按方案施工。

8、2、2执行有关国家规定的规范及标准。

8、2、3对安装严格执行“四检制”(即自检、互检、专检、监检)。

九、劳动力安排

钳工6人,工日50;起重工2人,工日20;架子工4人,工日20;电工5人,工日60;电焊工1人,工日10。

 

目录

一、工程概况---------------------------------------------------------1

二、编写方案依据---------------------------------------------------1

三、施工顺序---------------------------------------------------------1

四、施工前准备------------------------------------------------------2

五、技术措施---------------------------------------------------------4

六、主要施工机具(械)及材料计划--------------------------13

七、安全保证措施--------------------------------------------------14

八、质量保证措施--------------------------------------------------15

九、劳动力安装-----------------------------------------------------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