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8教案2课时+反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96662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8教案2课时+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8教案2课时+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8教案2课时+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8教案2课时+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8教案2课时+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8教案2课时+反思.docx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8教案2课时+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8教案2课时+反思.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8教案2课时+反思.docx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8教案2课时+反思

语文园地八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掌握复述故事的方法,学会复述故事。

2.学会按部首归类识字。

3.体会象声词的妙用,了解其表现的情景。

4.感受对比在拟定题目方面的妙用。

5.学会转述别人的话。

6.积累古诗《大林寺桃花》。

[教学重难点]

掌握复述故事的方法,学会复述故事;学会按部首归类识字;了解方言表现的情景,体会方言的妙用;感受对比在拟定题目方面的妙用;学会转述别人的话;积累古诗《大林寺桃花》。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学习“交流平台”。

(板书:

交流平台)

1.谈话导入: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复述故事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

2.了解复述。

(1)指名几个学生复述《漏》一文中自己最感兴趣内容。

(2)小组交流:

复述故事应注意哪些问题?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

复述的基本要求——

采用复述的方法,一方面可以进行记忆能力的训练,强化知识;另一方面,可以训练有序、有节、有理的表达能力。

针对一些叙事性较强的文章,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复述方法,或简要复述,或详细复述,或创造性复述。

不论哪种形式的复述,都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

把书面语转换为口头语。

第二:

突出重点,准确地体现原材料的中心和重点。

第三:

条理清楚,反映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如果叙述一件事情,复述时一定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

第四:

语言力求准确。

第五:

必要时可以加入个人想象。

3.互相交流:

怎样做才能更好地掌握复述的技巧?

(小组交流,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

训练要领——

复述,富有创造性,能把记忆、思考、表达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融为一体。

(1)记忆。

记忆是复述的基础。

要想复述好,在阅读时,必须要快速记住语言材料里的一些重要词语,结构层次,以及它的具体内容,边读边记,养成口脑并用的良好习惯。

反复阅读的过程就是记忆的过程,记忆就是复述的准备,复述反过来又能进一步加深记忆。

(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样就能按顺序复述,重要的情节也不会遗漏。

(2)思考。

复述不是照搬原材料,必须按照一定的要求,对原材料的内容进行综合、概括,适当取舍,并要认真选词,组织安排材料。

这就是记忆的基础上进行思考的过程。

大家不妨在你以后的学习中,经常这样复述,不仅可以训练你的思维能力,也可以培养你思考问题的习惯。

(3)表达。

复述的特点就是要连贯地叙述原材料,无论口头还是笔头,都要围绕一定的中心内容去思考,然后准确而明晰地说出或写出来,这有利于培养和提高你的表达能力。

因此,成功的复述首先要对原材料进行认真阅读和理解,同时注意记忆的技巧,既有框架记忆,又要有细节记忆;留意能提示记忆的重点语句,为了疏通语流,可以先自言自语地试述一遍。

如果要概要复述的话,要防止取舍不当,偏离中心。

4.学生分组练习复述,互相评议。

二、学习“识字加油站”。

(板书:

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

késouǒutùlāodaodígu

咳嗽呕吐唠叨嘀咕

yànyǔyáoyángàojièbiànlùn

谚语谣言告诫辩论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读一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3.小组同学互相交流,看看能发现什么。

4.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5.根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小结:

巧用偏旁归类识字(板书)

(1)口字旁的字和口有关,例如:

咳、吐、唠、叨、嘀、咕等。

(2)言字旁的字大都和语言有关。

例如:

结、谚、语、谣、诫、辩、论等。

6.学以致用。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试着再找出几组这样的字。

(2)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3)师生评议,教师小结。

①带单人旁的字大都与人相关。

例如:

你、他、们、亿、仁、仇、仨、俩、仪、伟、仔、伏、优、伐、任、伤、仰、仿、伉、伙、体、佐等。

②带有立刀旁的字,大都数都与锋利、尖锐的物体有关。

例如:

割、刻、利、刺、创、刷、划、剧、刮、削、刨、剃、剑、剖、剥、刹等。

③带草字头的字大都和草本植物有关系。

例如:

节、芒、芍、芋、苇、苍、芳、芬、花、芦、芹、芽、苞、茅、茎、苹、苔、苗、茄、莓、莲、药、草、茬、茶、荚、莉等。

1.写几个带有下面部首的字。

扌:

讠:

辶:

阝:

氵:

火:

女:

犭:

木:

三、作业:

练习复述,积累识字方法。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学习“词句段运用”。

(板书:

词句段运用)

(一)体会象声词的妙用,了解其表现的情景。

1.

(1)课件出示。

①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

“这么慢啊!

”。

②椰子扑通一声掉进水里。

(2)小组交流,体会加点部分表达的情景。

(3)小组代表发言,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噌的一下子”指速度快;“扑通一声”指来得突然。

(4)小组交流,试着写一写这样的句子。

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①汽车嗖的一下子开了过去。

②小鸟呼的一下子飞走了。

③火柴嗤的一声擦燃了。

④大楼轰的一声倒塌了。

(二)感受对比在拟定题目方面的妙用。

1.课件出示: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胖驴和瘦马

大个子兔子和小个子猴

大方的魔术师和小气的巫婆

2.互相交流上面的题目,找到这些题目的共同特点,体会这些题目的趣味性。

(用表示限制性的词语,如“慢性子”、“急性子”、“胖”、“瘦”、“大方”、“小气”等,准确地表现了故事中主人公的特点;在同一个题目中用意思相反的词语,如“慢性子”和“急性子”,“大方”和“小气”等,表现了故事中描写对象截然相反的特点。

这样的题目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让读者看了题目会产生遐想,随之饶有兴趣地看下去。

3.互相交流,再说几个这样的题目,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1)善良的羊和凶恶的狼

(2)勤劳的蚂蚁和懒惰的蜗牛

(3)谦虚的大海的骄傲的小河

(三)照样子,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1.课件出示:

(1)裁缝说:

“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

(2)裁缝说,他和别的裁缝不一样,他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

2.小组交流:

怎样转述别人的话?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引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1)裁缝又补充一句:

“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

(2)老婆婆说:

“唉!

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5.师生交流,教师小结:

(1)裁缝又补充一句,他指的是明年冬天。

(2)老婆婆说,管他狼哩,管他虎哩,她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2.注意加点部分,照样子写一写。

例如:

椰子扑通一声掉进水里。

(1)

(2)

3.感受下面故事题目的有趣,照样子写几个。

例一: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例二:

胖驴和瘦马

例三:

大个子兔子和小个子猴

例四:

大方的魔术师和小气的巫婆

4.把下面的句子改成转述句。

(1)小明说:

“我要请江波到我家去玩。

(2)张童说:

“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3)姐姐说:

“我太喜欢这本书了。

(4)王宁说:

“我要像李永勤那样关心集体。

(5)雨来摇摇头说:

“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6)李楠小声说:

“我家在少年宫附近。

(7)小姑娘说:

“我要去北京,我要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二、学习“日积月累”。

(板书:

日积月累)

1.创设情境解诗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诗人白居易写的《大林寺桃花》,老师相机板书课题——大林寺桃花指名读“寺”字,生齐读课题。

谁能告诉我大林寺在什么地方?

(大林寺和西林寺,东林寺是庐山“三大名寺”之一。

大林寺为四世纪僧昙诜所创建,位于大林峰上,所以叫大林寺。

2.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朗读。

师生评议。

(3)纠正字音,学习生字。

(4)小组展开朗读比赛。

(5)再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看看你知道了多少?

还有多少不知道的?

3.初读感知。

(1)四人小组利用书上的注释讲讲这首古诗是什么意思?

(2)指名说诗意。

(3)提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4)谈话过渡:

刚才几个同学说了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待会的学习中,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4.再读理解诗意。

(1)古诗的第一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解决学生的问题。

A.指名读,理解词语。

(人间:

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芳菲:

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尽:

指花凋谢了。

山寺:

指大林寺。

始:

才;刚刚。

B.请你们同桌之间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指名说说。

解决学生的相关疑问。

(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C.你觉得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

试着体会一下,再读读。

D.指名读。

(教师此时指导并且过渡:

初夏时节,大地春归,各种花草都已经凋谢了。

但想不到在高山中的大林寺内,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

E.指名读,齐读。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F.配乐朗读,想象画面。

互相交流,教师评议。

课件展示画面,学生欣赏。

(2)古诗的第二句“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解决学生的问题。

A.指名读这一句,理解词语。

(长恨:

常常惋惜。

春归:

春天回去了。

觅:

寻找。

不知:

岂料,想不到。

转:

反。

此中:

这深山的寺庙里。

B.读完后,跟你的同桌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指名说诗意,教师适时点拨,相机解决学生的疑问。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C.你能体会出这句话作者又想表现什么吗?

D.请你们自己先试着自己读一读,然后再读给大家听。

E指名读。

(诗人在看到了大林寺中的桃花不禁想到:

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

F.指名读。

谁能读得更好。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3)教师:

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有的地方可以增加一些词语,使句子联系更紧密;说的时候,注意以一个诗人的语气来说。

(学生畅所欲言。

5.悟情朗读。

(1)请你们再自由的读一读,多读几遍,用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来已经以为春天就要离去了,想不到它还在山中的古寺里。

诗人对春天有种什么样的情感呢?

个性体验品读。

(这首诗前两句讲四月春末在山寺见到桃花,后两句再表达诗人在山寺遇到春天的喜悦心情。

透露了诗人对宁静、和谐、清新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读后交流。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再带着感情读一读。

(当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读出对诗的理解后,老师也参与进去。

(3)整体感悟赛读听了大家读的,现在老师也想读,教师配乐范读。

老师读得怎么样啊?

那请你们也再试着好好读读,我们待会儿来个比赛,看谁能比老师读得更好。

把全诗连起来读: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读出诗的整体美,意境美。

指名读(配上音乐读)

6.试背古诗。

现在老师放着音乐,请你们自己试着背诵一下古诗,你可以边背边想象诗的情景,看看谁背得又快又好,自由背,指名背。

你可以自由组合背。

7.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关于诗人白居易的古诗《大林寺桃花》,大家学得都很不错,老师这里还有几首白居易的诗歌,下课后,我们一起去读一读。

暮江吟

唐代: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唐代:

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观游鱼

唐代:

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5.默写古诗《大林寺桃花》。

三、背诵《大林寺桃花》,课外积累更多的古诗。

课堂小结

[教学板书]

语文园地八

交流平台复述故事

识字加油站归类识字

词句段运用活学活用

日积月累大林寺桃花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八》教学反思

今天顺利完成了语文园地八的教学,针对教学情况进行简单的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自学的“气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渠道。

一、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

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犹如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学生掌握了方法,才能真正把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属于学习主体位置。

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在自主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

例如,在“交流平台”的教学中,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出发,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让学生通过复述、评议、探究交流等具体活动掌握复述的方法和技巧。

二、提供“讨论交流”的机会。

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充满自信。

例如,在“识字加油站”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探究、全班交流等环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表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精神。

三、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延伸拓展。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引导学生从中发现规律,并进行迁移。

如在“词句段运用”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自主发现的基础上说句子、拟题目、学转述,而后以教材为依托进一步将教学作必要的延伸。

这一环节的安排,意在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拓展性训练。

四、充分发掘记忆潜能,引导学生拓展积累。

  在“日积月累”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因此,我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出示图片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

这部分教学要重视背诵积累,背诵古诗不仅仅是语言的积累,同时还是文化的积累,思想的积累,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发掘儿童的记忆潜能,引导学生拓展积累。

参考答案:

1.扌:

打扫拉把拔讠:

说话课议论辶:

近进迁达迅

阝:

除邓邮郁邦氵:

江河湖海清火:

烧烤灯炉灶

女:

妈姨姐妹奶犭:

猪狗猫狼猴木:

树林槐栏杆

2.

(1)飞机呜的一下子飞远了。

(2)苹果咚的一声掉进水里。

3.

(1)善良的羊和凶恶的狼

(2)勤劳的蚂蚁和懒惰的蜗牛(3)谦虚的大海和骄傲的小河

4.

(1)小明说,他要请江波到他家去玩。

(2)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3)姐姐说,她太喜欢这本书了。

(4)王宁说,他要像李永勤那样关心集体。

(5)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6)李楠小声说,她家在少年宫附近。

(7)小姑娘说,她要去北京,她要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5.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