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的探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96371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客家文化的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客家文化的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客家文化的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客家文化的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客家文化的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客家文化的探讨.docx

《客家文化的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客家文化的探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客家文化的探讨.docx

客家文化的探讨

福建客家文化

(历史文化学院0901班吴桢彦2009104010135)

内容摘要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不同的地域塑造了不同的地域的文化。

我们可以将中国文化划分为比较大的文化区,如“华夏(汉)文化区”、“西北文化区”、“岭南文化区”等。

而在这“岭南文化区”中,最富盛名的当属客家文化。

关键词客家方言习俗饮食土楼

要说客家文化,就要先从客家的历史说起。

客家,是一个具有明显特征的汉族分支族群,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

从西晋永嘉之乱开始,中原汉族居民大举南迁,抵达闽粤赣三地交界之处,与当地土著居民杂处,互同婚姻,经过千年演化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民系。

此后,客家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华南各省乃至世界各地。

客家四州为梅州、惠州、汀州、赣州。

福建宁化石壁是客家传说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石壁被称为“客家祖地”。

客家的由来及根源

那么,“客家”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

它的来源又是怎样的呢?

“客家”之称处于清代的一次大规模族群土客械斗,是由当时在广东西部江门地区(时称四邑)相对而言以“地主”自居的“广府民系”等冠予客家的,这是一个他称。

“客家”这个他称名次后来的历史学家、客家研究开拓者罗香林先生的客家学说而广为人知,然后就逐渐的称为族群的名称,不少人开始欣然受之,也开始自称客家人。

但是还有部分人并没有接受这个名词,比如在赣州的一些县,桂东南和粤西等地操着相同方言的人自称“涯人”。

在台湾的部分,清朝和日本占据时期就有以广东祖先和福建祖先来区分的,福建客家人被列入了“闽籍”,但是现在都已经接搜了“客家”这一称呼,和祖先是来自光的那个的客家人一起,不分你我。

当然,还有一种看法是这样的,客家人称自己为“客家”,是对对方的尊称,和对自己的一种鄙称。

客家人的根在汉族,这是不用质疑的。

客家人的源,传统的观点认为是在河洛,所谓河洛,指的是黄河、洛河。

广义上的河洛就是指黄河中游、洛河流域这一广阔的区域;狭义上的河洛则指洛阳。

这儿的河洛,自然是指广义上的河洛,也就是古时的中原地区。

目前关于客家渊源的看法主要有2种:

(1)北方南迁汉人发展演变而来;

(2)北方南迁汉人融合南方土著发展演变而来;

在一般人看来,客家人是移民,是北方汉人南迁移民的一支,在漫长岁月里,筚路蓝缕,颠沛流离,历尽艰辛,不断融合当地原住居民而形成、演变和发展起来的拥有数千万人口的大民系。

既然客家人根在河洛,那么,当初他们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客家人的迁徙包括客家先民的南迁和客家人的国内迁徙和国际迁徙,当然,这里主要说的还是南迁与国内迁徙。

就着迁徙行为而言,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与迁徙过程的历史相对应,迁徙原因在各个时期是不相同的。

而迁徙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耕地面积与人口数量的你想发展,这是经常发生作用的根本因素。

2.战乱,残酷的战争使得繁华的城市和富饶的乡村化为废墟,数以百计的百姓在战乱中失去生命,幸存者为寻求安稳的环境,被迫背井离乡,迁徙各地,这是大规模突发性迁徙的根本原因。

3.经商和游学,并在当地定居。

北方汉人南迁的历史记载很多,但客家先民由中原大批南迁开始于唐朝末期,一般认为中原汉人大规模爆发式的南迁有五次。

当然,并不是每次迁徙都是客家先民的迁徙,这个是有严格的区分的,一般认为在五代之前的迁徙是闽粤先民的迁徙,而五代至南宋时期的迁徙,才是真正的客家人迁徙。

众所周知,客家是在南宋时期形成的,主要的依据有三点:

⑴客方言的形成。

这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重要标志。

据多方面的研究表明客家方言最迟在南宋时已形成。

南迁的移民保留了部分中原故乡的乡音,而留在中原的百姓则保留了另一部分古中原音,并不见得现在的北方语言已经完全不存在古汉语因素。

闽语诸支系,存在一部分较为明显的江南古腔调(古吴语)和三国两晋中原语表达法;粤语方言,存在一部分较为明显的秦汉交广古腔调和隋唐中原语表达法;客家方言的发音,继承了较多五代两宋时的中原语腔调。

粤语对南北语都有继承,因此与闽语、客家都有相近之处。

⑵相当的人口规模。

人口是民族、民系的载体,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就无所谓民族、民系。

对客家人口的历史估量,难以用统计数字表示,但可从客家集中区的县治数量作分析。

⑶共同的地理环境。

赣闽粤三省交界地区为多山密林地区,交通闭塞,交往困难,十分有利于客家民系的形成。

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在迁徙、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

客家文化不仅是汉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光彩夺目、自成特色的一页。

客家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概括起来是:

以蓝布唐装为代表的衣文化,以香肥咸见长的客家菜为代表的食文化,以客家土楼为代表的住文化,以中原古汉音为基础的语言文化。

客家人的服饰

客家成年人的服装基本上以兰,靛青和黑色为主色调。

这种颜色耐脏耐洗且又不张扬,这是客家人常年劳作,出入山野田园的最好选择,也是客家人外柔内刚,勤劳节俭的性格特征的外在表现。

《论语·宪问》中有一句话,“管仲相恒公,霸诸侯,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微管仲,吾被发左衽矣。

”孔子评价齐桓公的大臣管仲时说“微管仲,吾被发左衽矣”。

意思是说要是没有管仲,我们就要象夷狄那样披头散发了。

可见,汉服的右祍是其最主要特点。

客家服饰保持了中原宽博及右祍的服饰特点,但也溶入了当地少数民族以短窄为上的服饰特点。

客家人的服装,无论上衣或是裤子,都保持了宽松肥大的古风。

客家最常穿的大裆裤,更是以裤裆深,裤头宽为特色。

大裆裤的腰间一定要摺叠几层才能系紧。

平时一般人家衣服,男女无多大区别,上衣是“大襟衫”,右边斜下开襟,安布钮扣,讲究的用铜钮,女服只在襟边加一二条边(讲究的绣花边),以示男女之别。

旧时,一般男女都不穿“底裤”(内裤),讲究者多穿一件较短的长裤就是了。

内衣,则一般都穿,俗称“褂子”、“留眠衫”,有“大襟”、“正襟”两式,比外衣狭窄。

以上服式,均指布质的,一般人家也只可能穿布质衣服,富豪之家则穿绫锣绸段。

而在妇女和儿童的头饰和服装上,客家人喜欢红,粉,绿,黄等鲜艳的色彩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来的憧憬,从姑娘大嫂到老婆婆都喜欢一针一线把袜底,帽子,背带绣成美丽的艺术精品。

客家人服饰上图案朴实精美而又寓意深刻,这也是南迁客家人与原住少数民族交流融合的结果。

客家方言

人人都说客家的方言难懂,这个是很正常的。

在客家地区,经常会出现一地一方言这样的特色,即使是相邻的两个乡村,互相听不懂对方的方言也是正常的。

客家方言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

在粤东叫客话、客家话、广东话(正因为客家话在粤东也叫广东话,所以四川才称土广东话);四川叫土广东话,却鲜见‘土广东人’的说法,客家人直接被叫做‘广东人’;闽、赣迁川的,同样以‘广东人’自称;在粤桂交区叫涯话、麻介话、新民话;在浙江叫‘汀州腔’(因为浙江的客家人祖先是来自闽汀州府)。

通称客家话,这是自称和他称的合一。

客家方言按其口音的不同,主要分成三大类,即:

岭北、岭南、槎语。

以下将此三大类,与过去的八大片划分法进行比较说明:

岭北类:

江派支系。

以赣州为中心,包括粤北、汀北。

过去划作五片:

粤北片、宁龙片、于桂片、铜鼓片、汀州片。

在江西,分为客籍、本地、宁石等三种代表声腔。

闽客实际应分汀南片和汀北片。

长连宁清明等五县称汀北片,归入岭北类。

杭永武等三县属汀南片,口音基本近粤台片,归入岭南类。

粤北、汀北、赣南三者之间,语音差异较大,但为区别语音较为统一的岭南类,概称这三者为岭北类。

岭南类:

循衍支系,过去划作粤台片。

岭南类中,赤溪-深圳-韶南-永定一线的客家话,可以完全无障碍沟通,称为核心区口音(Cantolo)。

同属岭南类的涯话小片(合浦郡)、饶诏小片、揭岭小片、海陆小片,在与核心区口音初次接触的情况下,相互间很难完全理解对方的意思。

福建杭永武等三县的客家方言,属岭南类。

槎语类:

指东江本地话,分布在河源(地级)、新丰、增城、博罗、惠城(惠州)等县市区。

清代教育家吴汝伦曰:

“槎,土著之称”,东汉袁康《越绝书》卷三有这样一段记载:

“越人谓人‘铩’也”。

宋元间吴子正曰:

“槎,或蛮称民之辞”。

又称‘水源客话’,因他们认为自己是从东江上游水源地迁来,而得名。

‘槎’字与‘蛇’谐音,又称蛇罗话。

东江古名槎溪;河源县古称槎城。

槎语可以分为惠城和河源两支,在词汇、认同感等方面都有不同。

惠城人认为惠城话可以归入粤语系;而同时河源地区的水源客,认为槎语不仅属客家话,而且更是中原南迁移民(客家)的正音。

在基础用语上,两支也有明显不同:

惠城话的人称代词复数,采用了单音节表达;而河源地区采用双音节表达。

这种区别,在粤台片(比如梅州)人看来,河源槎语比惠城话更类似于广州话。

出人意料的恰恰是,河源人却比惠城人更认同客家,对‘粤语’特别不认同。

客家人的饮食文化

客家人的饮和食,与汉族其他地区很多相同或基本相同,而由于本民系发展有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历史背景等等,饮食文化也别具特色。

客家菜特点的形成,与客家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水平有很大关系。

客家人早期既多聚居山高水冷地区,地湿雾重,食物宜温热,忌寒凉,故多用煎炒,少吃生冷,在使用香辣方面更为突出,菜肴有“鲜润、浓香、醇厚”的特色。

出门即须爬山,生产条件艰苦,劳动时间长、强度大,需要较多脂肪和盐分补充大量消耗的热能,饮食以烹调山珍野味见长,略偏“咸、油”。

长期的迁徙流离及聚居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客家人艰苦度日,就地取材,制备咸菜、菜干、萝卜干等耐吃耐留的食物,家居可佐番薯饭并抑胀气,出门可配野菜充饥,这便形成了“咸、熟、陈”的特点。

客家人十分好客,每当亲朋戚友到来,他们都喜欢以家酿米酒相待,这种米酒又称“水酒”,如是初开坛提取的酒,称之为“酒娘”。

这种“酒娘”好喝,度数虽然不高,但后劲大,容易醉人。

他们在喝酒时,很注意礼节。

客家人喜欢使用四方桌,俗称“八仙桌”,一种可供八个人同坐的木头桌。

上座时,他们很重视席位的安排,一般按亲朋戚友的尊卑入席就座。

宴席间的大小位,是这样安排的,如正厅只排有一张桌子,这时以面对大门的左侧为首位,右侧为第二位。

然后从左到右,穿插论序,面对正厅的右侧为最小。

如果安排二张桌子,这时候以左边桌位为大,右边为小,席位大小也是穿插而行。

如果安排三桌,称之为“一品席”,这种情况,以首席为尊。

如果安排五桌,一般要排成“梅花席”。

宴席间第一回斟酒(亦称筛酒),是按尊卑长幼次序先后斟酒,最后再给自己斟酒。

酒斟好后,酒壶嘴不能对客人,要对着自己,否则就是失礼。

敬酒时,敬酒者要站起来,左手摁胸(表示尊敬和诚意),右手举杯讲几句祝颂的吉祥语,并且要先喝表示敬意。

有人迟到,视不同情况罚酒1-3杯,妇女半杯。

如中途退席,要喝1-3杯,才能离席。

客家人喝酒时,为了增添酒兴和热闹气氛,在各种宴会场合,或俗、或雅、或简、或繁,都有猜拳助兴的习俗。

猜拳时还有一些规则,比如出三时,不能拇指、中指、食指一起出。

出一时,大拇指要侧向,不能往上翘。

出二时,如使用大拇指、食指表示,出手时要侧向,不能象灯驳壳枪一样食指指向对方,以表示礼貌。

客家人酒令,具有丰富的知识性。

猜拳的数字从零到拾,如猜中双方所出的手指合计数,即为胜方。

如双方同时猜中或均未猜中,也有采取“四字式”叫法,比如猜“一”时叫“一品高升”;猜“二”时,叫“两家和好”;猜“三”时叫“三星高照”;猜“四”时叫“四季发财”;猜“五”时叫“五子登科”;猜“六”时叫“六六顺心”;猜“七”时叫“七巧成图”;猜“八”时叫“八仙庆寿”;猜“九”时叫“九久长长”;猜“十”时叫“十全十美”。

所以喊的就是吉祥语。

客家人酒令花样多,有文化的人还喜欢“字词令”(包括地方特产令、农谚令等)、“诗词令”,此外还有“通令”(多是别出心裁,涉及意趣,令人忍俊不禁。

),包括猜谜等。

客家人喜欢通过酒规酒令、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游戏,增添酒兴,消除寂寞困倦,直至尽欢尽醉。

客家人的风俗习惯

家习俗客家人的习俗大致上包括全国性的传统岁序节俗,地方性崇拜、礼节等。

春节:

有拜年,游乐活动等,是最隆重的节日。

立春:

即交春。

元宵节:

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

元宵节吃元宵,玩灯,赏灯,猜灯谜。

二月二:

开正节。

清明:

客家扫墓习俗多从春分开始,清明达到高潮。

端午:

客家普遍称为五月节或者端阳节。

节日主要内容是吃粽子,雄黄酒,龙舟赛。

七月节:

也即鬼节。

中秋:

民间通称八月节。

吃月饼,赏月等风俗大体各地相同。

重阳节:

客家人叫“九月节”。

冬至:

客家人有“冬大过年”之说。

斋戒日:

为少数客家人所有;在4月20日(非回族斋戒日)。

各个地方的婚姻礼俗,客家当然也是有的,而且还不简单。

客家的婚姻礼俗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说媒:

过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介绍婚事。

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

看妹子:

男女两家通过央媒说合,如双方都有意,就约定时间“看妹子”。

写庚帖:

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

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

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贴(俗名婚单),各置于香案之上,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定下来(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贴送还女家)。

编红单:

也称“开红婚帖”,或叫讲财礼。

由男方父母,宗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出来。

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如帽、银花、衣服、鞋、袜等。

开红单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后协商敲定。

红单开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交换信物如戒指、手帕等。

最后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

定亲:

也叫“行大礼”,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

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

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亲家母。

看家门:

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时间有的在“行大礼”前,有的在“大礼”后,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几人,不带礼品,就是带一点,男家也不敢接。

送日子:

婚事定下以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过门日子,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

送菜和抬嫁妆:

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家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俱等带回男家。

迎亲:

也叫接亲或过门。

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亲,有鼓手乐队,有放鞭炮的,有抬花轿的,有烧香的(要到女方的祠堂、庙宇、社公烧香),一个挑担的,一头挑带路鸡(一公一母),另一头是酒和松明,一个女的要带上新娘穿的衣服,还有扛木箧的二人,要扛去鱼、肉、酒、糕饼、香烟、鞭炮、蜡烛等物,媒人也要去,新郎有的去,有的不去,如新郎同去,新郎也要做轿,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权代表,随带红包一、二十个。

接亲的人到女家后,先吃点心,然后由女家二人带着到祠堂烧香敬祖。

女家在中午或晚上,要设宴请客。

新娘动身一般是在半夜子时或卯时,越走天越亮,象征走向光明,再是晚上出门,也不会碰到抬棺材等不吉利的事。

迎亲队伍前面是打灯笼的,接着是吹鼓手,花轿在中间,后面是接亲的人。

新娘到达男家,如还不到所规定的入门时辰,就要在大门口坪上或在门外旁边房子等候。

入门一般是早上七、八点或八、九点,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

到了入门时辰,新娘要踢轿门,由男方的伴娘将新娘牵出轿,然后在大门口“过火堆”,新娘从用杉树枝烧起的火堆上跨过,才进大门。

拜堂:

新娘在鼓乐声中进到大厅以后,就开始拜堂。

大厅摆设香案,东边站父母、长辈,西边站外戚,北边站房亲,南边站小辈。

拜堂前,外家要给新郎挂红,用五尺长的红布披在新郎身上。

口念:

“手拿幡红五尺长,一心拿来扮新郎,扮得新郎生贵子,早生贵子中个状元郎。

”拜堂时,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礼生叫:

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对拜。

最后是亲戚见面,要给新娘红包。

拜堂毕,伴娘用红罗将新娘牵进新房,新郎新娘在鞭炮声中从房门口向大厅撒喜糖。

然后新郎新娘吃交杯酒。

伴娘用托盘捧上一只鸡,边端酒边讲:

“团团圆圆,璧合珠联”,“观音送子,早生贵子”;“夫妻和好,白头到老”。

(此礼仪在梅州地区亦已不常见,被现代婚礼模式取代)中午办酒席,吃婚宴,用高声地炮邀客,每半小时放一次,酒席开始入席时放三响。

接着由礼生报名单,一桌二个上席,按辈份和亲疏,先安排上席就坐,然后其他人随便入席。

男女宾客分开就席,新郎新娘要到席上敬酒。

闹房:

闹房一种在大厅闹,一种在新房闹,也有先在大厅闹后到新房闹。

闹房期间,鞭炮隔几分钟放一次,一直闹到午夜方停。

回门:

也叫“转门”。

一般是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来请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共7-14人,吃罢午宴,当天回来。

送满月:

结婚后一个月,新娘娘家要来送满月,同时送来小鸡、蔬菜、种子、谷种、豆子等,示意五谷丰登,财丁兴旺。

而往往婆婆对儿媳会严格,儿媳在嫁入3天后要开始干活。

1.诞生礼仪:

催生。

出嫁女儿怀孕快分娩时,一般是婴儿出生前一、二十天,娘家要带着鸡、鸡蛋、面条、粉干等来到女儿家“催生”,有预祝平安出生之意。

如母亲已不在,则由嫂子去催生,中午要设宴招待。

2.成年礼仪:

客家的成年礼仪分男、女两种,男子的成年礼仪叫做“冠礼”,女子的成年礼仪叫做“笄礼”。

(客家的成年礼仪俗称“出花园”)

祝寿:

祝寿时,出嫁的女儿要送来大公鸡,还要送寿衣、寿帽、寿饼、寿鞋、寿袜,从头到脚一整套,父亲做寿,同时也要给母亲送上一整套,此外还要送来寿轴、喜炮、寿烛、公鸡以及寿桃、寿面、寿饼、寿酒、寿肉等。

其他人来祝寿,一般亲友送寿幛、寿联,或者再加上送礼金。

不少地方,七十岁以上高龄、子孙多、家境较好的老人祝寿,要举行拜寿仪式。

客家人生日和祝寿,是知情人自行送礼,上门祝贺,先贺后请;除内亲、至交有发请帖外,不贺不请。

4.建房迁新居:

客家人把建房和乔迁新居亦视为重大喜庆之一,要进行隆重庆贺。

建房时,房屋定位,房门定向都要请堪舆先生测定,竖柱上梁时,要张灯结彩,贴红联。

新房建成后,要在入宅的前一天晚上,进行“驱邪”、“除煞”,然后才能迁入居住。

迁入新居时,要随带灯笼(或油灯)、火笼、秤等进屋,还要带一窝小鸡,蒸一甑饭捧进新屋,以示新丁兴旺,喜气盈庭。

迁新居要办“入宅酒”,宴请亲友和建屋工匠及帮工等。

菜肴中要有韭菜、豆腐、猪肠、猪血和米糕等,示意长长久久,发财高升。

广东揭西客家地区迁新居前要请相士“捡日“(即吉日吉时,吉日多为年头年尾,吉时为晚上),在新居大门设八仙桌,摆酒席,由相士主持,请如门神、土地等诸神,及前三代祖宗前来享用,称为”拜门神“(未”拜门神“先行入住称为”借住“)。

然后焚化由相士写的地契,向诸神及祖先通告此处已有主。

待神灵祖先食罢,焚烧纸钱及放鞭炮。

后一家之主提烧旺的炭火炉,家眷各自拿新的厨具等小物件(家中人丁较少的则带母鸡及一窝小鸡,寓意人丁兴旺),新居每一处都要经过。

次日早上,同族媳妇大早前来帮忙”擂茶“(地方客家人接待客人之食),做汤圆,接待前来祝贺的亲友,中午的时候准备宴席款待亲友等。

礼节诸多,粗略描述。

各地的传统节日都差不多,这里讲讲客家异于其余各地的传统节日以及他们过节的习俗。

祭灶: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二十三日晚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灶前烧香、点烛、放纸炮。

入年界: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入了“年界”表示锣鼓声就已经可响起。

加紧准备过年,外出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

入年界限后,要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

在入年界前后,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打扫卫生。

要清洗厨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帐,干干净净过年。

过大年: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过年气氛最为热烈、最为欢乐愉快的一日。

这天上午,家家户户要拜菩萨、敬神。

大年三十,各家厅堂要挂起祖宗画像,在大门口贴上鲜红春联,谷仓门上、禽畜栏前、家俱床铺以及水缸边都要贴上红纸条,叫做“封岁”,也叫“上红”。

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年。

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布置香案,摆起鸡、鱼、肉、果品等,敬奉祖先。

除夕晚上,吃团圆饭,菜肴丰盛。

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

饭前,要先给祖先筛酒,将酒洒地,然后开始吃饭。

席间,老人小孩吃鸡腿,以示尊老敬幼。

吃碎饭:

初三早上吃“岁饭”(有的年前廿九日晚上蒸好,有的正月初二晚上蒸好),饭上插上筷子,家中有几个人就插几双,再插上一根带叶树枝,有的还要放上桔、柚等水果。

吃岁饭前先要把饭摆在“当天”神位上,供奉天神和祖先。

吃岁饭要准备很多菜,有鸡有肉,与大年三十吃团圆饭差不多。

初三不能杀生,鸡要在初二杀好或过年时留下。

游神:

潮汕地区客家村落(包括潮汕村落)会在每年年初固定的日子将村里的宫庙的神明请出,组成一个少则几十人,多则一二百人的游神队伍,敲锣打鼓穿街过巷。

请求神明保佑村里各家各户事事顺利(此处之神明几乎都有潮汕守护神--三山国王)。

出年界:

正月初五,出年界。

厅堂的祖宗画像要收起,纸门帘要取下烧掉,外出做工干活的就可以启程了。

正月初七,要吃“七样菜”,这里的“七样菜”指的是纯素菜七样加在一起烧炒而成。

春分: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

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

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

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

大部分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清明要扫完。

各地有一种说法,谓清明后墓门就关闭,祖先英灵就受用不到了。

冬至:

冬至在农历十一月,也叫“过冬年”。

过冬至要吃猪肉、牛肉,做米果、煮汤丸,有钱人要吃鹿茸、人参补冬。

从过年开始到正月十五,各地游乐活动不断,以游龙灯、舞狮为多,有的从正月初一、二起开始活动。

龙灯和狮队来到前,会预先发贴,来后要给他们送红包、吃点心。

龙灯、狮队等除到各家各户表演外,还要到村中各庙宇和祠堂向神灵及祖先拜年。

逢到春节后的第一个墟期,各路龙灯、船灯、狮灯等都要到集上表演,叫做“开墟”。

春节到元宵期间,各地还有以下一些游乐活动:

送春牛:

一般在年初一,由三、五人组成一个小队,向各户送春牛图,有吹唢呐的,打小鼓的,敲小钹的,在每家门口吹打,送上“恭贺新禧”红贴,主人会给红包。

稻草龙:

一截一截,插满香火,由小孩抬着到各户灶前和猪舍牛栏去舞,祝贺合家平安、六畜兴旺,各户要给红包,小孩得欢乐,主人求吉利。

蝙蝠灯:

也由小孩逐户去舞,“火龙进屋,要你蜡烛”,“恭喜发财,买田建屋”,蝙蝠灯不收红包,只要蜡烛。

船灯:

灯状似船,在陆地表演游唱。

春节前排练,锣鼓队,奏十番配合。

到村以后,吃罢点心,在开阔场地表演,由船夫、艘婆唱“十月怀胎”、“十二月古人”、“瓜子仁”、“一枝花”等曲调,艘公只管划船不唱曲。

晚上要在祠堂“开天官”,唱“天官赐福”等,最后喝酒吃饭。

狮灯:

有傩人出场,一个狮头,一个狮尾,一个孙猴子,一个沙和尚,还有锣鼓队。

狮、猴、沙和尚演唱完后,要进行武术表演,打拳、舞刀、耍棍、跳桌。

狮队过年前要请师傅教练武术。

客家人的特色建筑——土楼

客家民居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变化,有圆寨、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

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围龙屋。

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客家围龙楼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

据历史学家考察,这种民宅建筑与中原贵族大院屋型十分相似,这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客家先民原系中原汉人,因战乱、灾荒等原因辗转南迁赣、粤、闽交界山区落籍繁衍。

客家先民南迁定居岭南后,不但传播了中原的先进耕作技术,而且建筑民宅保持了原有的传统风格。

围龙楼,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