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全解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95424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材全解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材全解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材全解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材全解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材全解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材全解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题及答案解析.docx

《教材全解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材全解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题及答案解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材全解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题及答案解析.docx

教材全解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七年级语文(下)(语文版)期末检测题

(120分钟120分)

一、积累运用(2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哽咽(yàn)迁徒怒不可遏(è)不知所措

B.鄙夷(bǐ)狼藉惟妙惟肖(xiāo)根深蒂固

C.污秽(huì)忐忑锲而不舍(qiè)眼花缭乱

D.嫉(jì)妒震撼义愤填膺(yīng)锋芒必露

2.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面对突如其来的熊熊烈火,为了六条幼小的生命,王茂华老师毅然跳入火海。

B.当别人面对困难时,我们要尽力帮忙,不能袖手旁观。

C.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D.2011年4月24日,是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日,海内外五万多名清华学子重回母校,追忆青春岁月,共享天伦之乐。

3.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的时间里的杰作!

②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

③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

④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历千年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

⑤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

A.⑤②③④①B.③⑤①②④C.③②④⑤①D.⑤①③②④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舞台上台湾女艺术家的演奏动听,观众在这经典乐曲里如痴如醉。

②在进行旅游开发论证的千岛湖水下古城,其历史可以到一千年以前。

③只有拥有了广博的阅历、丰富的语汇,我们创作作品才有可能。

A.优雅追溯一气呵成B.优雅追述一鼓作气

C.幽雅追述一气呵成D.幽雅追溯一鼓作气

5.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当诗歌失去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首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B.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C.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儿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反驳。

D.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

6.走进《安徒生童话》。

(5分)

“小人鱼向上帝的太阳举起了她光亮的手臂,她第一次感到要流出眼泪。

在那条船上,人声和活动又开始了。

她看到王子和他美丽的新娘在寻找她。

他们悲悼地望着那翻腾的泡沫,好像他们知道她已经跳到浪涛里去了似的。

在冥冥中她吻着这位新嫁娘的前额,她对王子微笑。

于是她就跟其他的空气中的孩子们一道,骑上玫瑰色的云块,升入天空里去了。

上面语段出自(国家)作家安徒生的童话名篇《》。

其中的主人公小人鱼,为了能和王子在一起,她用自己的交换巫婆的药物,让巫婆帮她变成了,但最终她还是没能得到王子的爱情,只能变成了。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8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春望》首联写作者春望所见,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4分)

8.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①在登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②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③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⑤,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

【注】①志:

意念,心情。

②峨峨:

山高耸的样子。

③洋洋:

盛大的样子。

④卒:

通“猝”,突然。

⑤操:

琴曲名。

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

(1)伯牙所念念:

(2)乃援琴而鼓之援:

10.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11.“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

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4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2分)

小学回家的路是一条乡村的土路。

萝卜头一般的我骑着硕大的一辆二八自行车,横冲直撞地冲回鸡、狗、牛、羊满院的家。

中学回家的路是一条城市里的柏油路。

放学后走过那时认为有点神圣的市政府,再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钻过,回到种有两棵果树的家里。

上高中补习班时回家的路要坐一夜的夜班车睡到家。

放寒假要补十天课,我破天荒在老师的办公室哭了半个小时,终于提前了5天回家。

那一夜在班车上我兴奋得无法入睡,直到进了院看到果树,喝了爸爸熬的奶茶,才在疲惫中睡去。

大学回家的路漫长得可怕——两天两夜的火车再加上一夜的班车。

那年到家后,体力不支,一下子烧到40度,爸妈心疼的样子却让我感觉欣幸,原来回家可以这么幸福——有人疼。

那天妈妈打电话说:

“回来吧!

这边有个新办的高中招老师,反正你明年毕业也要找工作,你又喜欢当老师,在外面教书不如回家来吧。

”我当时答应考虑,但是后来还是写了封信告诉家里我不回去。

我将信投入信箱的瞬间明白了,原来已经没有回家的路了。

一如当年父母从湖南来到新疆后,就再也回不去了。

凝望书桌前摆着的父母的合影,我想家,想得扯心扯肺地痛,想得泪流满面,我为什么不选择回去?

难道我的心已经背叛了我的家吗?

难道我成了断线的风筝,只能望着爸妈手中的轱辘落泪?

不,不,不,穷我一生都不可能走出父母的爱,可是我为什么不回家?

因为我是一只小鸟,巢是我的起点,蓝天是我的旅途,另外一只小小鸟是我的终点。

因为我是一粒树种,落在大树根下,荫翳会扼杀我的生命,我只有随风到那个有阳光的地方,生根、成长,再结出新的树种。

人类不也是这样轮回的吗?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用心、用汗、用血、用泪、用生命来爱孩子。

每一个长大的孩子都将挣脱那个温暖的怀抱,去闯、去拼,直到有一天他将自己所有的世界全给了另一个幼小的生命时,他才会明白他的轮回。

既然是轮回,那就只有顺着转,而不能突然地停下来转回去。

我读过许多人谈及父母时的悔,悔当初没有留在父母身边,悔当初没有多爱父母一点,悔当初没有多陪父母几天。

其实如果从头来过,他们依旧会选择同样的路,因为这世界本没有回家的路。

没有了回家的路,我依然还有家,因为无论我走到哪里,父母的爱就在哪里。

没有了回家的路,我依然深爱我的父亲、母亲。

我还记得小时候我用稚气的声音给父亲背诵《游子吟》,今天,我真的成了那个游子,就让我再给我最亲爱的父母背一遍: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本文有改动)

12.根据具体语境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语。

(4分)

轮回:

13.用横线在原文中画出回答“我为什么不回家”的两个比喻句,并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用比喻句回答的好处。

(4分)

14.读了本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请谈谈你的感受。

(4分)

(四)(2015·鄂州)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20分)

老汪栗子

明前茶

①等别的炒栗店开张约20天后,老汪的炒栗店才开张。

他等得很有耐心,因为没熟透的栗子口感甜脆,宜做成凉拌菜下酒,若炒来吃,既不粉也不糯,是要坏了招牌的。

②在老汪的店里,满匾的栗子看上去十分朴素,就像山间老农的脸色,是那种没有反光的棠皮色,不像别的摊上的栗子那么好看,或油光发亮,或肚上横切一刀,露出诱人的暖黄色的栗肉来。

老汪的栗子不打蜡,不喷糖水,不开口子,偏是他的店门前排长队。

顾客等得急,老汪一点也不急,非要把刚倒出的满匾的热栗子轻抖一遍,在抖动的过程中,老汪眼疾手快地挑出了十几个坏栗子,搁到一边。

③这真是神奇,生栗子已经挑拣了一遍,现在挑出来的,外面看没坏,他怎么知道是坏的?

④老汪说,气味不对。

他打了个比方:

比如一个在车站或码头当了20年便衣警察的人,在万千人中扫视,只要他拦下的人,多半是网上通缉的嫌疑犯,他都不需要与那人对视,只要从他身边过,就感觉“气味不对”。

⑤栗子要有香甜粉糯的口感,七分在栗种,三分在炒制的功夫。

老汪不肯给栗子开口子,是因为硬开口子的栗子,水分都在炒制的过程中跑光了,热吃噎人,凉吃更是口感铁硬。

但没开口的栗子很容易在炒制的过程中炸锅,要是有一小部分栗子像控制不住的火药一样迸壳而出,就会溅得一炉栗子都斑斑点点。

所以,控制炒栗炉的火力非常重要。

每一炉栗子下锅前,老汪都要细验单颗栗子的分量,以及皮壳的厚度,他炒好的栗子,顶端会有自然的放射状裂纹,手轻轻一挤,栗壳就开了。

老汪得意地搓搓手:

“这锅栗子的‘梅花裂’炒成了。

”“梅花裂”指的是栗子顶端的裂口是五道,“丁香裂”是四道,这样的雅名也只有老汪这样的戏迷才会想出来。

⑥每过十几天,栗子店会关门一天。

老汪自己在门楣上手书致歉条一张,毛笔字写得很端庄:

“名角来了,听戏一天。

”或者是:

“去大别山收栗一天,新鲜炒野栗,明日赶早。

”老汪信不过批发市场的栗子,定要自己开车去大别山收栗子。

那里除了家栗外,还出产一种口感细腻粉甜的野栗子,有一股奇特的果香,比莲子大不了多少,呈尖锥形,是当地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去大山的荆棘丛中打来的。

打栗人要穿粗布衣裤,把衣袖裤脚都扎紧,趟过与野栗树混生的荆棘,仰面用小木棍去抽打那些长满刺的栗苞;回来后要把栗苞装在小麻袋里摔打,使之裂开;再戴上粗线手套把野栗剥出,十分辛苦。

老汪说:

“每个交栗子的人手上都裂着口子。

”那是山区老人和学童一笔很重要的零花钱,是家中没有栗园的人也有的得意小收入,老汪说:

“既然这样,为啥不帮帮他们?

⑦山里人也纯朴,11月,第一场雪落下来,野栗子就没人打了,因为老辈人说,天寒地冻,野鸟们少吃食,那些留在树上的野栗子,是它们一冬的口粮呢。

⑧老汪每年收栗子时,都要在山区帮扶两三个刚考上大学的孩子,栗子收到哪里,他就帮扶到哪里,没有一定。

老汪在与老乡的闲聊中知道那孩子的情况,到人家家里看一看,讨碗水喝,吃上一两个山里人待客的水柿子,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柿子的竹簸箕底下。

(选自《扬子晚报》2015年1月24日)

15.请通读全文,然后参照提示,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短语,概括文章讲述的老汪的几个动人故事。

(3分)

晚开店→→→收野栗→

16.文章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第⑥段中画横线处关于打野栗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结尾说“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柿子的竹簸箕底下”。

此句中的“悄悄”有什么表达效果?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的老汪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作简要概括。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如果你是文中被老汪资助的大学生,在拿起被压在簸箕底下的钱的一刹那,你会怎么想?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0分)

21.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

在沉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请以“感悟自然”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七年级语文(下)(语文版)期末检测题参考答案

1.C[本题考查语音和汉字。

选项A中,“咽”应读yè,“徒”应为“徙”;选项B中,“肖”应读xiào;选项D中,“嫉”应读jí,“必”应为“毕”。

2.D(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涉及的都是成语。

“天伦之乐”的意思是:

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

选项D将它用在同学之间,显然不恰当。

3.C(本题考查语序的排列。

排序考查的是语句间的衔接和连贯。

回答本题时要先通读五个句子,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

这五个句子基本上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第③句是领起句,引起回忆;第②句是“最古老时代”的样子;第④句是“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后的情景;然后由“土壤”过渡到“黄土高原”;第①句是对“黄土高原”的赞叹。

4.A(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选择词语,要注意分析具体的语境,要结合语境来分析每个词语的意义,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

“优雅”是“优美雅致”“优美高雅”的意思;“幽雅”是“幽静雅致”的意思。

二者相比较,“优雅”多用来形容唱词、演奏和人的谈吐、举止,“幽雅”多用来形容环境。

“追溯”与“追述”意思不同:

“追溯”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追述”指述说过去的事情。

“一气呵成”与“一鼓作气”二者意思相近:

“一气呵成”形容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也形容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抓紧做,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二者相比较,“一鼓作气”侧重写劲头大,“一气呵成”强调的是连贯性。

5.B(两面对一面。

6.丹麦海的女儿声音(舌头)人泡沫(本题考查名著知识。

涉及的名著是《安徒生童话》,还涉及了关于作者安徒生的文学常识的考查。

我们在学习中要注意广泛阅读课标推荐的名著,了解其中的主要人物和相关情节。

由材料中的“小人鱼”和题干中提示的“安徒生的童话名篇”,可知这个故事选自《海的女儿》。

安徒生的《海的女儿》通过美人鱼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为爱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感人故事,来表现美人鱼崇高的精神境界和美好善良的心灵。

故事梗概是这样的:

海王国有一个美丽而善良的美人鱼。

美人鱼爱上了陆地上英俊的王子,她为了追求爱情、幸福,不惜忍受巨大痛苦,脱去鱼形,化作人形。

但王子最后却和人间的女子结了婚。

巫婆告诉美人鱼,只要杀死王子,并使王子的血流到自己腿上,美人鱼就可回到海里,重新过无忧无虑的生活。

可她却为了王子的幸福,自己投入海中,化为泡沫。

7.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

融情于景,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

国家山河依旧,可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乱草丛生,这与昔日繁华形成巨大反差,痛彻地表达出诗人忧国伤时的强烈感情。

8.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

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少得无法梳髻插簪。

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9.

(1)想

(2)取,拿(翻译文言文中加点词语时要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要根据语境进行翻译。

10.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

抓住重点词语,直译和意译相结合,把大体意思翻译出来即可。

注意语言表达要流畅。

翻译时,要注意落实重点词语的意思,如“志”可理解为“心里想的,心意”,“犹”可理解为“好像”。

1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和“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及语言表达能力。

解答时,要根据题干要求,围绕文章主旨,结合文章重点句,或用原句作答,或提炼概括,合理表述。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这两句话,体现了伯牙和钟子期彼此心意相通;结合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理解“知音”的意思,重点放在“相互了解、心意相通”上。

12.指“父母关爱孩子”“孩子长大后外出谋求发展”“孩子成为父母后又关爱自己的孩子”这种循环的过程。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轮回”在文章第六段中出现,仔细阅读第六段可以知道这种同自然界相似的循环过程。

13.两个比喻句:

“因为我是一只小鸟……因为我是一粒树种……”。

好处:

语言含蓄,生动形象。

(在文中第六段中“可是我为什么不回家”后面,即有回答。

比喻的作用主要有两个:

一是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二是用浅显的或人们熟悉的事物对深奥难懂的事物加以说明,便于人们深入理解。

结合比喻的作用进行分析即可。

14.无论身在何处,父母的爱总会伴我们左右,给我们以温暖,让我们有勇气去面对未知的世界。

(只要结合阅读本文后获得的感悟谈一下感受并说明理由即可。

15.挑坏栗炒香栗助学子(第①自然段讲述了老汪的店都是晚开张,第②自然段主要写老汪挑选栗子,第⑤自然段主要写老汪炒栗子,第⑥⑦自然段写老汪收野栗子,最后一段写老汪帮助山区学子。

参照例子总结三个字填写即可。

16.动作描写。

用“抖”“挑”“搁”等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老汪挑坏栗子的过程,表现了他娴熟的技艺和纯朴的品质。

(这句话写老汪挑坏栗子的过程,用“抖”“挑”“搁”三个动词,表现了他娴熟的技艺和纯朴的品质。

这属于动作描写。

17.突出打栗人劳动的辛苦,为表现老汪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做铺垫。

(画线句子通过写打栗人打野栗子时的穿着、动作以及回来剥野栗子时的不易等细节描写,突出了打栗人的辛苦,为下文老汪帮助山区学子做了铺垫,从而突出了老汪的美好品质。

18.“悄悄”一词写出老汪乐于助人不留名,表现老汪的善良和爱心。

(“悄悄”的意思是“偷偷地”,“悄悄”一词写出了老汪帮助山区学子时的悄无声息,他助人却不留名,表现了老汪的善良和爱心。

19.老汪是一个技艺娴熟、纯朴善良和富于爱心的人。

(从老汪挑坏栗子时的动作、炒栗子时掌握的火候等方面可见他拥有娴熟的炒栗技术,从他悄悄地帮助山区学子这一件事中可见其纯朴善良和富于爱心。

20.汪伯伯,您真是一个好心人,谢谢您!

我一定会认真读书,学好本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首先要表示感谢,然后再表一下决心,注意礼貌用语和说话的得体。

21.思路点拨:

“感悟自然”这一话题包含的内容是相当宽泛的。

材料提供的意境,令我们驰骋遐想的空间也是十分广阔的。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是“化抽象为万象”。

要让“大自然”变成可触可感的万千形象,奔涌到我们的眼底。

二是“万象之中取一象”。

“取”自然之景,让自然与自己的心灵碰撞,撞击出思想的火花。

要能从自然之“象”中获得“美”的享受、“真”的感悟、“善”的启迪。

感悟自然,要有较深的内涵,古人说“意高则文胜”。

总之,用自己的心去与自然沟通,用真情去拥抱自然,就会“在细微处显出才华”(老舍语),就会写出独特的感悟。

当然,感悟自然,思考人生,所“感”所“悟”,不能漫无边际或浮光掠影,要注意角度小而集中,有意蕴。

例文:

大自然的微笑

尘世中,有太多的纷争嘈杂,太多的尔虞我诈,我们原本快乐纯洁的心灵,被黑暗、悲观浸渍,于是眼中容下的只是沉沉的悲哀。

压抑得太久,我选择了逃离。

没有微笑,我来到自然之中。

湿润的泥土泛起微润的青草气息,淡淡的,醇香的,在树林中渐渐渗透开来。

自然的气息感染了我,被禁锢的心灵欢快起来。

忘却烦恼与忧愁,姑且做这自然之中的一只小鸟吧,快乐地在树林中游玩一番。

与自然拥抱的确是一件乐事。

我曾经怀疑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然情怀是虚妄的、不真实的。

然而此时,踏着柔软的青草,抚着沧桑的老树,祥和静谧的神韵之气令我不得不佩服自然的力量。

自然,总是以和谐的微笑面对着你,感染着你,洗净你满面的愁容。

娇嫩的牵牛花没有笔直的茎,没有硕大的叶,没有庞大的根系,她的生长紧紧维系在一株苍老的树干上,任参差剥离的树皮刺痛她纤细的身躯,然而她仍感激上天的恩赐,向上攀爬,用最灿烂的微笑的紫色花朵,给了老树一个深深的吻。

而老树也没有厌弃这出身卑微的花朵,以自己浓郁的绿色为花儿做了陪衬,绿叶婆娑,撒落一片柔和的笑声。

他们都在微笑,感恩着生活,呵护着生活。

面对这种和谐与快乐,我不禁也笑了。

走着看着,不觉前面已没有了路。

一条小溪以自己婀娜的姿态展现在我眼前。

溪水中堆满坚石沙滓,溪水时急时缓,被沙石激起涟漪水花。

可他们没有停歇,打个滚,翻个跟头,越过拦路的石子,依旧欢呼着,向前涌去。

那片梦中的蔚蓝无边的大海是他们的希望与寄托,是的,面对未来,这些小精灵们不再抱怨了。

溪水在微笑,越过了阻拦,向希望前进。

我驻足于此,以微笑的心来看待大自然的微笑。

鸟儿在不知疲倦地丈量天空,露珠在颤颤的绿叶上跳舞,迷离的阳光抚摸着祥和的大地。

大自然在微笑,我在微笑。

自然的达观、感恩与平和换取了一个永恒的微笑,我忘记了烦忧,只记得缠着牵牛花的老树,欢流奔腾的溪水。

如果尘世能像自然界一样,时时微笑,纷争一定会销声匿迹的……

但愿如此!

【点评】文章想象丰富,语句整散结合,细描细绘,情景交融。

作者调动了视、听、嗅、触等诸多审美感觉器官,摄取远、近、高、低各种角度的画面,立体地、全方位地再现了大自然的物象,使笔下的景物和读者的审美理想“妙合无痕”,产生盎然的诗意。

此外,这精美的景色和陈述背后透露的款款深思,更是表露于无形中,发人深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