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94907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102 大小:43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青岛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青岛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青岛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青岛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青岛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10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青岛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课题

1地球内部有什么 

主备人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使用人

教学

目标 

1、能够选择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能够根据数据,对地球内部各层厚度作出合理的解释;能够根据火山和地震的现象对地球内部情况作出解释;能够查找有关地球内部的资料。

2、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知道科学研究中可以用模型方法来解决问题。

3、体会科学研究中建立模型的意义;体验探究地球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能够选择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能够根据数据,对地球内部各层厚度作出合理的解释;能够根据火山和地震的现象对地球内部情况作出解释;能够查找有关地球内部的资料。

2、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

教具 

有关地球内部情况的资料(图片、课件、视频图像);熟鸡蛋、三种颜色的橡皮泥、搜集的资料。

板书

设计

1地球内部有什么

地壳地幔地核

蛋壳蛋白蛋黄

一、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师:

上学期我们了解了美丽的地球表面有山有水,风光无限,谁来说一下?

生自由发言。

师:

同学们真棒,地球表面的东西真不少,那么地球内部又有什么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地球内部有什么?

(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获得新知:

活动一:

地球内部有什么

1、猜想地球内部有什么

师:

根据你的知识经验,同学们猜想一下地球内部有什么?

生猜测。

(石油、矿产、水)

师:

看来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老师这里有一些关于地球内部的录像想不想看?

(教师播放火山、地震的录像资料。

师:

看了刚才的录像,你认为这些现象的产生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你认为地震发生时、火山喷发的时候有什么特征?

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

这些事实说明地球内部并不像表面看到的一样平静,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运动,正是这样缓慢地运动造成了火山和地震。

而且我们从这些现象里还可以知道地球内部的温度是很高的,连岩石都成了液体形态的岩浆了。

2、人类是怎样了解地球的内部

师:

地球表面的东西,我们能够看得见,可是地球内部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不能把地球切开,又如何了解地球内部,获得资料的呢?

生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知道的方法。

师:

阅读课本资料卡,看看科学家是怎样研究地球内部的?

生阅读课本资料后发表。

活动二:

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师:

科学家通过这么多方法了解地球内部特点,地球内部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好多关于地球内部特点的资料,想不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想)首先在小组内把你们搜集的材料整理一下,过一会在班上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内整理资料,汇报交流。

师生总结:

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壳三部分。

(板书)地壳的厚度各处不同,从5千米到70千米不等,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

地壳由岩石组成,地幔由硅、铁、镁等成分组成,厚约2900千米,温度约为1000℃—3000℃,内部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得特殊的固态物质。

地核由铁、镍组成,密度很大,温度大约有4700℃。

师:

地球的构造和咱们生活中的什么物体比较像呢?

生讨论交流汇报。

师:

有同学说地球内部构造很像一个鸡蛋,有的说像荔枝,有的说像桂圆,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大家可以亲自动手研究一下。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小组汇报实验方案。

小组实验。

(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

师:

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有什么新发现?

生:

鸡蛋也分三层,鸡蛋壳相当于地壳是地球最坚硬的部分,而且各处的厚度不一样;鸡蛋清相当于地幔,地幔内部的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固态物质;鸡蛋黄相当于地核,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

师:

(板书:

蛋壳、蛋清和蛋黄)

三、动手实践,巩固应用:

师:

同学们真是不简单,通过自己的研究知道了地球内部结构特点,那么同学们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个地球结构模型呢?

生:

(想)。

师:

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了橡皮泥,根据刚才学到的知识,下面小组一起合作进行制作。

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结构模型。

师:

谁愿意来展示一下?

生展示交流。

四、课后小问,拓展延伸:

师: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地球内部是运动变化的。

那么,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呢?

有兴趣的同学,课下继续你们的探究。

修改与补充

课后反思

通过出示一些地表现象,启发学生思考:

科学家是如何掌握地球信息的?

从而认识地球内部分层。

这一块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确,谁都没到过地球内部,对地球的分层只是根据地表现象和地震波来判断的,而且在科学技术的制约下,这是我们对地球内部所能做出的最合理的判断。

或许过了几百年,会有一个对地球内部的更合理的解释。

让学生明白一个科学理论的产生要经历很长的时间。

最后指导学生模仿鸡蛋的结构,制作一个地球内部构造的模型。

动手实验是学生非常乐意做的一件事,但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一个环节,学生往往在实验过程中会不小心弄出一些意外,在实验前一定要明确要求,这个活动我以竞赛的形式展开,比比哪个小组做的最形象,最认真,声音最小。

课题

1地球内部有什么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课

1、能够通过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

2、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

3、知道可以用模型方法来研究科学问题。

体会科学探究中建立模型的意义。

体验探究的球的乐趣。

重点

难点

学生通过玩模型和学具,知道地球的构造,地壳、地幔和地核。

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并且知道模型方法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教学

方法

实验探究

教具准备

老师准备教具,课件。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个性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师:

说起地球,我们心中就会涌起无限的感情。

虽然在茫茫宇宙中,地球只能算得上沧海一粟,但她却是我们人类可爱的故乡,唯一的家园。

人类对大自然的一切认识,都是从地球开始的。

作为地球的儿女,我们对于这颗养育自己的行星又有多少了解呢?

请问大家地球是什么形状的?

(配课件)

2、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圆球,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巨大的圆球里面是什么样的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地球内部有什么》(板书课题)

导入2:

上个世纪,法国有个科幻小说家凡尔纳,他写了许多地理科幻小说,其中《从地球到月球》幻想发射一颗空心炮弹将人载到月球上去旅行;他的另一部小说《地心游记》则幻想到地球中心去探险,这两部小说代表了人类“上天入地”的梦想。

100多年过去了,现在已有6000多颗人造卫星飞上了天,月球旅行也已实现,甚至有航天器飞出了太阳系。

人类对外层空间的探索已经超出了凡尔纳的想象,而对地球内部的探索情况如何呢?

我们生活在地球的表面,地表以下的地球内部是个什么样子?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地球内部有什么》(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

猜测地球内部有什么

1、我们都知道,由于大气和水更多吸收太阳光谱中的红色,这颗玲珑剔透的行星便静静焕发出独特的、梦幻般的蔚蓝,这么美的地球,它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

让我们来猜测一下好吗?

2、学生交流(生:

我觉得有好多的石油。

生:

我觉得有好多的煤炭。

生:

我想还有许多矿物,如:

铁、铝等。

生:

我猜想还有许多水。

生:

我想还有许多岩石。

生:

我觉得地球应该有一个很硬的壳。

……)教师适当评价

活动二:

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的?

1、师:

同学们都提出了自己的猜测,到底地球内部有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最好把地球挖开来看一看,对吗?

但直到目前,钻得最深的井,也只有12千米,这个数目还不到地球半径的1/500。

那科学家们又是怎么去了解地球内部的呢?

让我们一起交流一下资料。

2、学生分组交流收集的地球构造资料(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地球内部构造的资料)。

3、过渡:

查找、搜集大量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但很花时间和精力,如果没有兴趣、信心、恒心是不可能取得探究成果的。

今天**小组的成员就做得非常好!

我们要向你们组学习。

4、讨论:

通过同学们的资料,我了解了科学家已经想到了钻孔、地震波等方法来研究地球。

将来,假如让你来研究,你会怎么做呢?

5、师生交流

活动三:

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1、说了这么多,那么到底地球内部的结构和同学们想得一样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

(播放录像)

2、原来地球的内部分了三部分,分别是地壳、地幔、地壳。

(板书)

3、介绍各部分厚度及相关知识。

4、师:

通过科学家的研究我们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圆形,而是一个椭圆形,就像这个鸡蛋(出示鸡蛋)鸡蛋的内部结构与地球的内部会不会有什么关系?

5、实验验证,弄清地核、地幔、地核与蛋壳、蛋白、蛋黄之间的相似之处。

7、师:

假如你能留意发生在身边的事,假如你在发现的基础上能做个细心人,假如你能多问个为什么,那么,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也许就存在于你的不经意之中!

自由活动:

做地球结构模型

1、师:

在科学研究中,对于无法直接观测的内部的事物,科学家会按照对事物已有的认识建立一个模型,对于我们来说,虽然我们无法亲眼看到地球的内部,但根据我们对他的了解,可以用橡皮泥来制作一个能“打开的地球”,好不好?

2、师:

为了能具体、形象地看到这个构造,我们今天就要来把一些枯燥的地球数据变成一个地球模型。

下面小组在讨论和交流时要围绕、解决以下问题:

(课件展示)

(1)打算用什么材料制作模型,怎么做?

(2)制作模型时用不同颜色的材料表示地球的内部构造;

(3)制作地壳、地幔、地核的橡皮泥球的大小比例是多少?

……)

3、交流汇报,确定方案(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

用三种颜色的橡皮泥表示地球的地壳、地幔、地核……)

4、分组制作。

6、各组展示后切开相互评价。

总结:

今天我们的研究非产成功,不仅知道了地球内部的构造,还了解了建立模型便于研究的科学方法。

人类探索地球的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并且这种探究还将继续下去,因为科学是永无止境的……课下,请同学们根据今天所学知识,考虑一下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1地球内部有什么

地壳5--70千米

地核2900千米

地幔3400千米

课后反思

课题

2火山 

主备人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使用人

教学

目标 

1、能用简单器材做模拟实验;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做合理解释。

2、愿意合作与交流;喜欢大胆想象;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意识到火山既可以带给人们好处,也会带给人类造成负面影响。

3、了解火山喷发现象,知道火山的利与弊。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火山喷发现象,知道火山的利与弊。

 

2、能用简单器材做模拟实验;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教具 

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水槽、小玻璃瓶、线绳、红墨水、冷、热水、三脚架,雪碧。

板书

设计

2火山

一、火山的成因

危害

二、火山

益处

一、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师:

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注意观察并思考,视频中发生的是什么现象?

生:

(看视频后)火山喷发。

师:

刚才在看的时候,老师从大家脸上看到了震撼和惊异,也有的同学已经忍不住说出了,这是——火山爆发。

火山是一种自然现象,带有灾难性和毁灭性,火山喷发覆盖了城市,夺取了生命。

人们在火山面前,显得渺小而无力。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火山、研究火山。

(师板书课题:

火山)

二、合作交流,获得新知:

师:

看了刚才的视频,带着对火山喷发的观察与思考,你有什么想要探索的问题?

生思考后提出自己的问题。

师:

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想要研究的问题,说明大家的研究兴趣非常浓厚。

火山这种古老而神秘的现象是怎么发生的呢,现在我们先来研究这个问题。

你准备怎样研究?

生:

思考后回答(通过查资料;做实验;电脑查询;可以看课本中的实验方法;……)

师:

这些都是我们科学上研究问题的好方法。

课前我们已经搜集了一些关于火山的资料,下面同学们交流一下,火山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生小组讨论交流。

师:

刚才大家说的都非常的精彩,可见,课下同学们都下了很大的功夫,老师也搜集了一个关于火山喷发的资料,一起来看一看。

生观看老师准备的资料。

师:

大家刚才交流了自己查找的资料,也看了老师搜集的资料,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将火山喷发的原因总结为几个方面吗?

生小组讨论后发表看法。

师:

通过刚才的谈论探索,我们已经知道了火山形成的原因,只是,这都是理论上的知识,现在,你能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来实践一下这些理论吗?

生:

能。

师:

材料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师: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实验方案说出来和大家共享一下?

生汇报实验方案。

(生:

我们组想用番茄酱、土豆泥和酒精灯来研究。

用酒精灯加热裹有土豆泥的番茄酱,看看有什么变化。

生:

我们组想在水槽里装满凉水,把线拴在小瓶颈上,在小瓶里装上热水,滴入几滴红墨水,把小瓶倒放入水槽里,观察现象。

生:

我们组想用雪碧来研究,观察开启雪碧时有什么现象。

……)

师:

大家的设计很好,不过,在实验时该注意什么呢?

请看大屏幕。

生思考后说出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要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注意团结合作。

师:

开始动手吧!

生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

师:

谁愿意把你们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学?

生汇报交流展示。

(生:

我们在加热土豆泥时,看到番茄酱像岩浆样从土豆泥的中间跑出来。

生:

打开啤酒盖时,会看到有大量的泡沫涌出来。

生:

我们把小玻璃瓶倒放入水槽时红墨水自下而上升上去,象岩浆从地壳中自下而上流出来。

师:

刚才同学们的实验有的成功了,但是有的很遗憾的失败了,没关系,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有成功也有失败,现在老师给大家演示一下实验过程,失败的同学可以看看刚才你做的时候,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

师:

演示实验。

生仔细观察。

师:

同学们利用实验的方法已观察到火山喷发的现象。

火山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请看大屏幕。

生观看大屏幕。

三、联系生活,巩固应用:

师:

火山喷发对人们又什么影响呢?

生小组讨论交流。

师:

刚才同学们能用这几个词语来形容火山,恐怖,灾难,毁灭,死亡,火山带给我们的只有这些吗?

大家看这几幅图。

生看图。

师:

看了这几幅图,你有什么感觉?

生思考后回答。

师:

大家都觉得很美,你们知道这些风景优美的地方是怎么形成的吗?

大家可能想不到,它们也是火山喷发的结果。

师小结:

火山喷发可在短期内给人类和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它是一种灾难性的自然现象。

然而火山喷发后,它能提供丰富的土地、热能和许多种矿产资源,还能提供旅游资源。

四、课后小问,拓展延伸:

师:

说到这儿,有同学就要问了,火山既然这么具有灾难性,那它可以避免吗?

怎么才能减少它对人类的危害性呢?

有很多科学家,也在研究这个问题,他们为了摸清楚火山活动的规律,终年守在火山口附近进行观察研究,有的科学家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同学们,希望大家,从现在开始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火山运动的研究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造福全人类!

修改与补充

课后反思

通过播放火山形成的视频,可以让学生在亲自实验的直观体验下,更好的了解火山形成的内部的深层原因,内外结合更直观形象的再现火山形成的景象。

 

课时教案

课题

2火山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学习)目标

1能用简单的器材做模拟实验,会通过网络或其他信息源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2.通过分析火山的成因,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能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对一些自然现象作出做出合理的解释;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1.认识火山的成因及地球的内部构造。

2.了解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火山喷发的相关资料。

板书设计

2.火山

一、研究火山的成因。

二、火山的成因。

三、火山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达标检测

1.地球为什么会有火山形成?

2.火山对人类的不利影响和有利影响是什么?

一、导入

1、谈话:

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准备的风景图片,你们还想再看看吗?

(播放课件,教师讲解)

2、问:

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的风景,你们觉得怎么样?

(很美)你们也许没有想到,这些美景都是自然的造化,是自然的力量造就了这样的美景,你们猜猜看是什么造就了这些美景呢?

(生答:

火山)

3、揭题:

是啊,是火山造就了这些美景。

(板书课题:

火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火山。

 

二、新授

A、引入

1、问:

你们听说过火山吗?

那么,你们已经知道关于火山的哪些知识呢?

请大家来说说吧!

3、再问:

同学们,关于火山的知识你们了解的还真不少,那么在这节课中,你们最想来了解火山的哪些知识呢?

5、小结:

你们想了解的知识还真多,可是短短的四十分钟也许不能一一满足大家的需要。

有些问题我们和老师一起到课外去继续研究,好吗?

另外有些问题可能在后面的共同学习中能一一获得答案,大家也不要着急。

在课前老师已准备了一些材料,下面看看老师已准备了些什么?

(出示课件,点击序号,出示内容)──1、什么是火山2、火山是怎样形成的3、火山喷发4、火山的危害5、火山的奉献6、关于火山的其他知识。

关于火山的其他知识,我们暂且把它作为一个秘密,老师先不告诉大家。

下面,就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B、学习火山的成因(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1、导入:

我们先来学习火山是怎样形成的。

要认识火山的形成,我们先要了解地球的构造(出示课件)

2、认识地球的构造和火山的成因

(1)、提问:

从图中,你从中知道了些什么知识呢?

(地球可分为三部分:

地壳、地幔、地核;其中地壳的厚度平均为60千米左右并且大部分为岩层;而地球的半径达6000千米左右,地壳只有薄薄的一层)

(2)、讲解(课件):

在地壳下地幔的温度很高达1600摄氏度,地核处的温度据科学家研究发现达2000-3000摄氏度,其中地心处的温度达6000摄氏度,和太阳表面的温度相近。

在高温高压下,由于特殊的作用地壳下有一种温度达1600摄氏度左右的液体状物质,这就是岩浆,岩浆其实就是熔融了的岩石,象烧融的玻璃一样。

这些岩浆由于特殊的原因,就穿过岩层冲出了地表,就形成了火山。

(3)、提问:

同学们,地球的这种结构,大家想想看,我们身边有没有和地球的结构相近的物体呢?

3、模拟火山形成的实验:

吹鸡蛋、吹气球

a、吹鸡蛋

(1)、解疑:

是啊,看鸡蛋(出示鸡蛋)大家想,蛋壳象什么?

(地壳)蛋白呢?

(地幔)蛋黄呢?

(地核)

(2)设问:

下面我们来玩玩吹鸡蛋,你们会吹鸡蛋吗?

(二年级已吹过)哦,下面就开始吧!

(4)、讨论:

在刚才玩吹鸡蛋的过程中,你有什么体会呢?

(觉得很吃力)你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蛋白和蛋黄吹出来了)它们是怎样吹出来的?

(从另外一个洞里出来的)它们为什么会出来呢?

(因为给它吹气,鸡蛋内的压力很大,蛋白和蛋黄就从蛋壳里出来了)

b、吹气球

(1)、激趣:

刚才我们玩了吹鸡蛋,你们还想玩吹气球吗?

(想)那,老师提个要求,你们要拼命吹,知道拼命吹是什么意思吗?

(吹破气球)

(3)交流:

好了,真不忍心叫大家停下来,假如有时间,等会儿我们再来吹,好吗?

刚才我们有的组真的把气球吹破了,你们又有什么体会呢?

(觉得很害怕,吹吹好象没力气了,吹破它要用很多力┄┄)你们又有没有想过,气球是怎样破的呢?

(薄的地方先破)破的时候有什么从气球里冲出来了?

(空气)有的组有破气球,你们发现什么没有?

(空气从破洞里面冲出来)

c、联想:

吹鸡蛋和吹气球与火山的形成又有什么联系呢?

(1)、提问:

其实刚才老师让大家吹鸡蛋与吹气球是有目的的,你们有没有想过,两次实验跟火山形成又有什么联系呢?

老师提个醒,空气冲出来,蛋白蛋黄吹出来了,就如岩浆从地球内部冲出来。

(3)、小结:

在岩层下,由于特殊的作用,譬如地壳的运动,导致岩层断裂,岩层就产生了裂缝,岩浆由于高压的作用,就会拼命的从里面想冲出来,由于岩浆的温度很高,在上升的过程中,会把周围的岩层也熔融,这样岩层的裂缝会变大,岩层变薄了,岩浆就容易从里面冲出来,这样火山就形成了。

4、认识什么是火山

(1)、设疑:

那么什么是火山呢?

(2)、讲解:

(出示课件)火山是一种自然现象,岩浆从地底下喷出来形成火山。

C、认识火山喷发

1、引入:

岩浆从地底下喷出来,火山就喷发了。

你们见过火山喷发吗?

想亲眼见一见吗?

我们就来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吧!

你们想参与做吗?

2、激趣:

只是老师要告诉大家,火山喷发很危险,你们还敢做吗?

因为有危险,所以这个实验在上面做,老师要找个志愿者,谁来做呢?

(邀请)

3、模拟火山喷发实验

(1)、介绍实验方法:

老师这儿有一套模拟装置,大家看一看,(指装置)这是塑料瓶里面装了沙土,就如地球的内部我们是看不见的。

我们等会要观察的是三夹板的上面,夹板上面发生了什么?

这就象地面上的情形,我们是看得见的。

你呢,给瓶子吹气,大家想,就象给内部做了什么事?

好,开始吹吧!

大家注意看。

(3)、再激趣:

接下来更危险的时刻到了。

为了安全起见,老师带了手套,要换个装置,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带手套吗?

(烫手)请同学们注意看,接下来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5)思想教育渗透:

实验结束了,谢谢你(指上台学生)这个勇敢者,你做了回英雄,其实做科学就需要这种精神!

(6)、交流:

两次实验,你分别看到了什么现象?

你现在解决了什么问题(疑问)?

(沙土喷出,岩浆喷出,岩浆流动、凝固┄┄)

(7)、设疑:

(引入下阶段学习)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你觉得可怕吗?

真正的火山喷发应该更可怕,那么你觉得可怕在哪里呢?

D、认识火山的危害

1、导入:

是啊,真正的火山喷发更可怕,因为它给人类带来了危害,也就是灾难,你认火山喷发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危害呢?

3、小结:

(出示课件)请大家再来回顾一下,看看火山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危害──1、污染空气2、烧毁森林3、毁坏农田4、覆盖城市和村庄。

4、引入:

火山喷发虽然可怕,难道只给我们带来灾难吗?

它会不会带来好处呢?

其实,上课一开始我们就看到了,谁来说说看?

E、认识火山的奉献

1、导入:

是啊,一开始我们就看到了一些美景,那么,火山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3、讲解: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来看看,(出示课件)虽然火山喷发十分危险,可是生活在火山旁的人还是不忍离开,就因为火山灰是最肥沃的土壤,人们不仅可以用它种庄稼,还用它种出了最美的花,最最甜美的水果。

另外,火山还是个地下加工厂,每次火山喷发可以形成很多矿产,大家请看(课件)。

同时火山地区,还有丰富的地热资源。

你们认为有什么用呢?

(先交流,后出示课件)

三、拓展创新

1、激趣:

该是揭示秘密的时候了,看看老师在有关火山的其它知识里藏了些什么呢?

2、出示课件:

火山的类型、火山的分布、科学家对火山的研究、一些网站的友情连接

3、讲解:

(按课件)火山类型

4、讲解:

(按课件)火山的分布

5、激励拓展:

关于火山的知识,你也许还有很多问题想继续研究,其实科学家们也还在不断探索,你们课后有没想过怎样去研究呢?

(学生交流)老师有个建议,把你们课上没解决的,或者又有了的新问题,到课外象科学家探究一样,到网上、电视、课外书等一些媒体去寻找答案,好吗?

希望大家都能成为一个小科学家!

2、自由交流:

关于火山的知识

4、学生提问,教师聆听

(4)、生答:

鸡蛋、气球、花生、苹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