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理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94522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选读理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论语选读理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论语选读理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论语选读理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论语选读理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语选读理解.docx

《论语选读理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选读理解.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语选读理解.docx

论语选读理解

《论语选读》复习

《论语选读》复习一:

孔子的政治思想(德政、礼治)

  2•1子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

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

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2•3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在本章中,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

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

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

但也应指出:

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13•9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

“庶矣哉!

”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

“富之。

”曰:

“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

“教之。

  在本章里,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后教”。

这是正确的。

但这并不是说,对老百姓只富不教。

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所以,在这里,一定要注意深入理解孔子的原意。

  1•5子曰: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

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

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

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

  16•1季孙之忧,不在颛臾

  这一章又反映出孔子的反战思想。

他不主张通过军事手段解决国际、国内的问题,而希望采用礼、义、仁、乐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孔子的一贯思想。

此外,这一章里孔子还提出了“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朱熹对此句的解释是:

“均,谓各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

”这种思想对后代人的影响很大,甚至成为人们的社会心理。

  11•17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子曰:

“非吾徒也。

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鲁国的三家曾于公元前562年将公室,即鲁国国君直辖的土地和附属于土地上的奴隶瓜分,季氏分得三分之一,并用封建的剥削方式取代了奴隶制的剥削方式。

公元前537年,三家第二次瓜分公室,季氏分得四分之二。

由于季氏推行了新的政治和经济措施,所以很快富了起来。

孔子的学生冉求帮助季氏积敛钱财,搜刮人民,所以孔子很生气,表示不承认冉求是自己的学生,而且让其他学生打着鼓去声讨冉求。

  12•9哀公问于有若曰:

“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对曰:

“盍彻乎?

”曰:

“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对曰: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这一章反映了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

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是十分紧张的。

这里,有若的观点是,削减田税的税率,改行“彻税”即什一税率,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

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

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

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

  13•6子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讲到为政的道理,始终认为个人修养非常重要,任何一种制度,到底还是人为的。

领导人本身端正。

(正字包括的意义很多,思想的纯正,行为的中正等。

)就是一个良好政治的开端,用不着严厉的法令,社会风气自然会随着转化而归于端正。

如果本身不正,仅以下达命令来要求别人,结果是没有用的。

  12•19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对曰:

“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孔子反对杀人,主张“德政”。

在上位的人只要善理政事,百姓就不会犯上作乱。

这里讲的人治,是有仁德者的所为。

那些暴虐的统治者滥行无道,必然会引起百姓的反对。

  

2•20季康子问: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本章内容还是在谈如何从政的问题。

孔子主张“礼治”、“德治”,这不单单是针对老百姓的,对于当政者仍是如此。

当政者本人应当庄重严谨、孝顺慈祥,老百姓就会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又努力干活。

  14•5南宫适问于孔子曰:

“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

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夫子不答。

南宫适出。

子曰:

“君子哉若人!

尚德哉若人!

  孔子是道德主义者,他鄙视武力和权术,崇尚朴素和道德。

南宫适认为禹、稷以德而有天下,羿、奡以力而不得其终。

孔子就说他很有道德,是个君子。

后代儒家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的主张,要求统治者以德治天下,而不要以武力得天下,否则,最终是没有好下场的。

  12•1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

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

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

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

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

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

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3•14子曰: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了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等有深入研究,他认为,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后一个王朝对前一个王朝必然有承继,有沿袭。

遵从周礼,这是孔子的基本态度,但这不是绝对的。

在前面的篇章里,孔子就提出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都应有所损益。

  7•5子曰:

“甚矣吾衰也!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周公是中国古代的“圣人”之一,孔子自称他继承了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来的道统,肩负着光大古代文化的重任。

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周公的崇敬和思念,也反映了他对周礼的崇拜和拥护。

  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过程中,违犯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这是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过程中的必然表现。

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

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对此事的基本态度。

  6•25子曰:

“觚不觚,觚哉!

觚哉!

  孔子的思想中,周礼是根本不可更动的,从井田到刑罚;从音乐到酒具,周礼规定的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在这里,孔子概叹当今事物名不符实,主张“正名”。

尤其是孔子所讲,现今社会“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这种状况,是不能让人容忍的。

  16•2孔子曰: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天下无道”指什么?

孔子这里讲,一是周天子的大权落入诸侯手中,二是诸侯国家的大权落入大夫和家臣手中,三是老百姓议论政事。

对于这种情况,孔子极感不满,认为这种政权很快就会垮台。

他希望回到“天下有道”的那种时代去,政权就会稳定,百姓也相安无事。

  13•3子路曰:

“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

“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

“有是哉,子之迂也!

奚其正?

”子曰:

“野哉,由也!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以上三章所讲的中心问题都是如何从政。

前两章讲当政者应当以身作则。

要求百姓做的事情,当政者首先要告诉百姓,使百姓能够搞清楚国家的政策,即孔子所讲的引导百姓。

但在这三章中讲得最重要的问题是“正名”。

“正名”是孔子“礼”的思想的组成部分。

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有“名正”才可以做到“言顺”,接下来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12•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

“善哉!

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动,使当时的等级名分受到破坏,弑君父之事屡有发生,孔子认为这是国家动乱的主要原因。

所以他告诉齐景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恢复这样的等级秩序,国家就可以得到治理。

  1•2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

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

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

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

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

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

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2•8子夏问孝,子曰:

“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孔子所提倡的孝,体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反映了宗法制度的需要,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

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

  17•21宰我问:

“三年之丧,期已久矣。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

“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曰:

“安。

  “女安则为之。

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

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

“予之不仁也!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这一段说的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宰我之间,围绕丧礼应服几年的问题展开的争论。

孔子的意见是孩子生下来以后,要经过三年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所以父母去世了,也应该为父母守三年丧。

这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他批评宰我“不仁”。

其实在孔子之前,华夏族就已经有为父母守丧三年的习惯,经过儒家在这个问题上的道德制度化,一直沿袭到今天。

这是以“孝”的道德为思想基础的。

  17•11子曰: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3•3子曰:

“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

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

这里,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探究:

在孔子看来,礼和仁是什么关系?

  仁是礼的内核(3.3);礼是仁的目的与外在表现(12.1)。

  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

(1.2)(2.8)(17.21)

《论语选读》复习二:

孔子的入世精神:

知其不可而为之

  一般来说,个人的理想能和社会潮流同步,能和谐的融入其中时,这是一个人最幸福的事。

但在很多时候,二者是不合拍的,这时,作为个人,就会陷入一种痛苦之中。

而由此,也派生出个人与社会的种种不同关系,从而达到个人心理上的一种平衡。

从历史发展看,一般有以下几种:

  其一、放弃理想,与世浮沉。

这种人,在通过自身与社会的两种势力的分析后,认识到社会势力的强大和自身力量的弱小,于是以牺牲自己的个异为代价,融入到社会之中。

这种人占社会上的大多数。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

"有心哉,击磬乎!

"既而曰:

"鄙哉,硁硁乎!

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

'深则厉,浅则揭。

'"子曰:

"果哉,未之难矣!

"(《宪问篇第十四》)

  这个荷篑者,大致可归入"随波逐流"一类,可谓社会上的"智者"。

其基本特点是随时事而确定自己行为,不固守自己的理想,不想对社会作适当的改变,以生存为其生命的最高目标:

社会需要自己怎么干,自己就怎样干,不需要自己怎么干就不怎样干,看似游刃有余,实则捉襟见肘。

自然,对这种人,我们也不能贬低或责备,毕竟,各人有各人的理想,各人有各人的活法,无论是谁,都不应把自己的好恶强加到别人身上。

何况,对于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来说,它需要生存,需要发展,而其先决条件,便是根据社会的需求来定位自己的目标,确立自己的活法。

这种人,虽然挑不起重担,但安安稳稳,本本分分,也不失为社会稳定之中坚。

但我们也不必抬高或赞美,凡事因循,患得患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如果他能对与自己生活方式、生存目标不同的人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那就是最难能可贵的了。

  其二、隐居避世,独善其身。

面对强大的社会势力,自己的力量显得渺小微弱,抗争则于事无补甚至招来祸患,妥协则不会心甘情愿,于是选择避世以图个清静自在。

但与此同时,自己的责任,也就逐步淡化甚至泯灭了。

这种人以层次较高的人居多,如陶渊明式的隐居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他们的这种行为往往受到世人的宽容甚至赞美,很有迷惑性。

从当时的情况看,很多人都采取这种方式来求得自己心灵的宁静: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

"凤兮!

凤兮!

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

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微子篇第十八》)

  这番表白就是最好的理由:

害怕自己不同凡俗的行为给自己带来灾难。

这类人如果走向极端便是与世决裂,以个人的生命为代价,向强大的社会势力发出强烈的也是极其微弱的抗争。

屈原便是其代表。

  其三、特立独行,积极用世。

这是"不识时务"的一群人,明知自己的理想很难实现,但仍痴情不改,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就付出一万份的努力••这种人,是社会上最孤独的一群,同志者最少,同情者不多,且往往受到社会的误解和排挤;但这种人往往也是最经得起历史长河洗刷和考验的。

他们的生命不一定很长,他们的努力也不一定为当世后世所理解,但他们的精神会逐渐积淀为民族的灵魂,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出悠远的回响。

  曾经有人这样评价过孔子:

  子路宿于石门。

晨门曰:

"奚自?

"子路曰:

"自孔氏。

"曰: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宪问篇第十四》)

  "知其不可而为之"正是孔子乃至这一类人的最好写照。

  用世的原因----责任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孔子要去改变自己所面对的社会呢?

《论语》中同样记载了这类故事:

  长沮、桀溺耦而耕。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

"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

"为孔丘"曰:

"是鲁孔丘与?

"曰:

"是也"曰:

"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

桀溺曰:

"子为谁?

"曰:

"为仲由。

"曰:

"是鲁孔丘之徒与?

"对曰:

"然。

"曰: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微子篇第十八》)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

"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

以告,子曰:

"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

"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微子篇第十八》)

  这,就是支持孔子积极用世的原因:

一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而与鸟兽为伍,必须承担起他应该承担的责任。

  孔子之所以是孔子,就在于他把自己置身于社会的主人这样一个位置上。

他不是社会的旁观者,而是社会生活的参与者和改造者,对社会中的先进力量,他有义务去支持、扶持,对落后的事物,他有权利去干预、抵制、改造。

  终孔子一生,几乎都在理想与现实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挣扎着、奋斗着。

他的政治理想的核心,是希望统治者能够恢复到过去的以仁德治天下的理想社会中,希望统治者能停止征伐、正身爱民。

而现实却正好与他的主张相反,为此,他开始了长达14年之久的周游列国,希望自己的主张有得以实施的机会。

但他的这种政治主张均不为统治者所采纳,自然也不为当时的百姓所理解,甚至连他的弟子们也怀有疑问。

  补充1:

  14.21陈成子弑简公。

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

“陈恒弑其君,请讨之。

”公曰:

“告夫三子!

  孔子曰: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

孔子曰: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评析:

古代称呼他人,同辈称字或官职。

陈成子作为齐国掌权大夫,地位何其尊贵,而孔子直呼其名,主要体现了孔子对他弑君行为的愤怒。

哀公说“告夫三子”,实属无奈,因为当时的鲁国也是公室衰微,私室强大,三桓掌握了实权,以致国君没有实际的决断权。

这种情况孔子理应知晓,但他首先禀告国君而没有直接找三桓,也体现了他遵守礼制的思想。

  探究:

为何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

  一方面说明孔子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有多大希望,是明知其不可而为之。

反复申说,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

  补充2:

  凤歌笑孔丘,并非纯粹反对孔子,只是觉得孔子的思想在当时难以实现。

接舆是个隐士,他不满社会现实,眼看政治无可挽回而知难而隐。

他对孔子传道济世的思想持悲观态度,接舆善意地讽喻孔子。

他对孔子既尊崇孔子的德行又同情孔子的四处碰壁。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孔安国说,此即劝告孔子避乱隐居。

  探究:

从“孔子下,欲与之言”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内心?

  一方面是孔子卫道的坚定与自信,另一方面也可以体会到其不被世人理解的无奈与悲凉。

《论语选读》复习三:

孔子的道德观价值观(仁者君子)

  孔子眼中的“君子”:

包括“道”、“德”、“仁”、“义”、“礼”、“信”等为核心的政治、道德素质及掌握“六艺”的知识技能素质。

具体又有能正确处理“利”与“义”的关系,能以生命捍卫仁义,不以个人利益为重,不以非正当手段去追求富贵名利,重视个人修养,追求内涵与外表的统一等。

  7•6子曰: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15•18子曰: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

  【读解】?

孔子说,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要重视自己人生的责任,注意义、礼、孙、信四个字。

本质上要有义,凡事都合乎义。

行为上要合礼,有高度文化修养的行为。

态度上要谦逊,不自满,不骄傲。

待人上要诚信,言而有信,自信而信人。

  15•9子曰: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评析」孔子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

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

“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

  4•9子曰: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评析」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17•15子曰: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

既得之,患失之。

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评析」孔子在本章里对那些一心想当官的人斥为鄙夫,这种人在没有得到官位时总担心得不到,一旦得到又怕失去。

为此,他就会不择手段去做任何事情,以至于不惜危害群体,危害他人。

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司空见惯的。

当然,这种人是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的。

  6•11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评析」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

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作为孔子的第一高徒,颜回和老师一样,都是以“义”为乐。

这个“义”,也就是仁义、道义。

因为心中有了仁义,有了道义,才能够安于贫困。

说到底,也就是安贫乐道,为了精神的追求而不在意物质生活的窘迫。

  7•16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评析」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

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

  7•1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

“女奚不曰: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评析」这一章里孔子自述其心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

孔子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味到无穷乐趣,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者,他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学而不厌,安贫乐道,自强不息。

这是一个充满生气与活力的形象,一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形象,一个圣人的形象。

  6•23子曰: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读解】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

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智者也就是聪明人。

聪明人通过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

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

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种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以用山来进行比拟。

  12•8棘子成曰: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子贡曰:

“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

驷不及舌。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评析】这里是讲表里一致的问题。

棘子成认为作为君子只要有好的品质就可以了,不须外表的文采。

但子贡反对这种说法。

他的意思是,良好的本质应当有适当的表现形式,否则,本质再好,也无法显现出来。

  7•38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评析」这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赞扬。

孔子认为人有各种欲与情,这是顺因自然的,但人所有的情感与欲求,都必须合乎“中和”的原则。

“厉”、“猛”等都有些“过”,而“不及”同样是不可取的。

孔子的这些情感与实际表现,可以说正是符合中庸原则的。

  [探究]孔子说:

“君子喻于义”,但只是“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

韩非子则认为君臣父子之间只有利害关系,没有道义关系,彼此是“用计算之心以相待”的,都是为了追求各自的“大利”(见《韩非子.六反》)。

而后来的儒家走向另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