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消化用药.docx
《呼吸消化用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消化用药.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呼吸消化用药
(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第十六章平喘、镇咳与祛痰药
呼吸系统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症状是咳、痰、喘。
发病时,这些症状不但常同时存在,而且相互影响,使病情加重,其主要危害在于并发症。
若上述症状得不到控制,可发展为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此时就诊,愈后不良,死亡率高。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包括镇咳药、祛痰药和平喘药。
这三类药除发挥各自的镇咳、祛痰、平喘作用外,还可发挥协同作用,提高疗效。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尽量找到并消除病因。
第一节平喘药
概念:
是指能缓解或预防支气管哮喘的药物。
平喘药用于支气管哮喘,按作用原理分为五类:
①茶碱类药:
氨茶碱
②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沙丁胺醇
③抗胆碱药:
异丙阿托品
④抗过敏药:
色甘酸钠
⑤肾上腺皮质激素:
倍他米松
⑥钙通道阻滞药:
硝苯地平
重点讲解10’
投影
多媒体
一、茶碱类
氨茶碱
【作用和用途】
1、平喘:
扩张支气管
机制:
①抑制细胞内磷酸二酯酶
②促进内源性Ad、NA释放
③抑制钙离子从内质网的释放
用途:
一般哮喘或预防发作:
口服
重症哮喘或持续状态:
静滴或静注
2、强心利尿
直接增强心肌收缩力→强心
抑制肾小管对Na+、Cl-的重吸收→利尿
简单讲解5’
投影
用途:
用作心源性哮喘和肾性、心性水肿的辅助用药。
【不良反应】
1、局部刺激:
强碱性,口服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宜餐后服。
2、氨茶碱中毒:
过量或静注过快兴奋心脏,引起心悸、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甚至心跳骤停。
3、中枢兴奋:
烦躁不安、失眠
简单讲解5’
投影
二、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沙丁胺醇(舒喘灵)
【作用机制】
1、激动支气管平滑肌上β2受体,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2、抑制过敏介质释放和较弱的α受体激动作用,收缩呼吸道粘膜血管,减轻粘膜水肿。
【作用和用途】
作用特点:
强、快、持久
用途:
用于防治急、慢性哮喘
简单讲解10’
投影
三、抗胆碱药
异丙托溴胺(异丙阿托品)
1、选择性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上,平喘作用强而持久;
2、用于不能耐受β受体激动药的支气管哮喘和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
3、不良反应小
四、抗过敏药
色苷酸钠(咽泰)
1、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
2、起效慢,无直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对已发作哮喘无效;
3、主要用于预防各型哮喘的发作;
五、肾上腺皮质激素
倍他米松
1、平喘作用强大,效果可靠;
2、不良反应严重,有依赖性;
3、主要用于反复发作的顽固性支气管哮喘、重症患者、持续状态及其它平喘药无效时。
六、钙通道阻滞药
硝苯地平
1、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简单讲解10’
多媒体
2、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运动性哮喘及肺动脉高压。
第二节镇咳药
咳嗽是呼吸道受刺激时产生的一种保护性的反射活动,有利于痰液和异物排出。
轻度的咳嗽,一般不必用镇咳药。
严重咳嗽,特别是剧烈干咳,不仅增加病人痛苦和消耗能量,而且影响休息、睡眠和正常工作,甚至加重病情或引起并发症。
因此,对于严重咳嗽,在对因治疗的同时,及时给予镇咳药。
镇咳药根据其作用部位不同,分为中枢性和外周性镇咳药两类。
一、中枢性镇咳药
机制:
直接抑制延髓咳嗽中枢
可待因(甲基吗啡)
1、选择性抑制咳嗽中枢
2、主要用于无痰剧烈干咳,也可用于中等强度的镇痛,对胸膜炎干咳伴有胸痛者尤为适宜。
3、不良反应少,过量出现中枢兴奋、烦躁不安。
久用可致依赖性。
二、外周性镇咳药
机制:
抑制咳嗽反射弧中的任何一个环节
苯佐那酯
1、局麻作用→选择性抑制肺牵张感受器
口服时切勿咬碎,以免引起口腔麻木。
2、用于刺激性干咳、阵咳。
3、不良反应少见,大剂量可产生胸部紧迫感。
第十七章消化系统药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包括助消化药、抗消化性溃疡药、泻药、止泻药、止吐药和肝胆疾病用药等。
主要通过调节胃肠功能和影响消化液分泌来发挥作用。
简单讲解5’
多媒体
第一节助消化药
【用途】1、替代疗法:
补偿消化液分泌的不足
消化液中的成分,如:
胃蛋白酶
2、治疗消化不良:
(1)促进消化液分泌:
干酵母
(2)抑制肠道内过度发酵:
乳酶生
【药物】
1.胃蛋白酶:
胃腺分泌,分解蛋白质
仅在酸性环境下有效,遇碱破坏失效
用于胃蛋白酶缺乏,与稀盐酸同服
2.胰酶:
胰腺分泌,酸性条件下易破坏,多制成肠溶片
用于胰腺分泌不足。
3.乳酶生:
干燥活乳酸杆菌制剂
不宜与抗生素、吸附药和碱性药合用
第二节抗消化性溃疡药
多媒体10’
投影
讲解
消化性溃疡病主要有胃、十二指肠溃疡。
其发病涉及多种因素,主要是消化道粘膜的损伤与保护因子处于平衡失调,也与神经、内分泌及遗传等因素有关。
抗消化性溃疡药主要是通过抑制损伤因子,增强保护因子来发挥作用的。
一、抗酸药
1、作用:
中和胃酸,降低胃内容物的酸度和胃蛋白酶的活性,缓解胃酸、胃蛋白酶对胃及十二指肠粘膜的侵蚀和对溃疡面的刺激,减轻疼痛,有利于溃疡愈合。
2、用途: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症
3、常用的抗酸药作用特点比较:
P159表17—1
理想的抗酸药应该是作用强、快、持久,不产气、不吸收、不引起腹泻或便秘、对粘膜及溃疡面有收敛和保护作用。
目前尚无理想的抗酸药,临床多用复方制剂。
氢氧化铝:
抗酸强、保护、便秘
胃舒平三硅酸镁:
持久、保护、轻泻
多媒体20’
重点讲解
颠茄浸膏:
解痉止痛,抑制腺体分泌
二、胃酸分泌抑制剂
组胺激动H2受体
促胃液素激动促胃液素受体激活胃壁细胞H+泵
乙酰胆碱激动M胆碱受体
→胃酸分泌增加
(一)H2受体阻断药
常用药物:
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
【作用与用途】
1、作用:
抑制:
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
促胃液素及胆碱受体激动剂引起的胃酸分泌
刺激迷走神经引起的胃酸分泌
2、用途:
主要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
也可用于食管返流症、卓—艾综合征、其它病理性胃酸分泌过多症。
【不良反应】
西咪替丁多,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少
西咪替丁:
头痛、头晕、腹泻、皮疹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内分泌紊乱
肝、肾功能不全、小儿慎用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
妊娠期妇女禁用。
(二)胃壁细胞H+泵抑制剂
常用药物:
奥美拉唑(洛赛克)
【作用与用途】
1、作用
抑制胃壁细胞H+泵,增加胃粘膜血流量,利于溃疡治疗。
2、用途
主要用于其它药物效果差的难治性溃疡、胃泌素瘤及返流性食管炎。
【不良反应】
轻,少数出现头晕、恶心、腹痛、腹泻,偶见皮疹、转氨酶升高,长期用药可致癌变。
(三)促胃液素受体阻断药
常用药物:
丙谷胺
【作用与用途】
1、作用
抑制胃酸分泌及胃蛋白酶分泌
使胃粘膜中己糖胺增多,保护胃粘膜。
2、用途
消化性溃疡、胃炎。
【不良反应】
轻微,偶见腹胀、口干、食欲不振。
(四)M1受体阻断药
常用药物:
哌仑西平
【作用与用途】
1、作用
阻断M1受体,抑制胃酸分泌
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
2、用途
胃十二指肠溃疡
【不良反应】
治疗量时副作用轻微
自学
大剂量可有阿托品样副作用
三、粘膜保护药
四、抗幽门螺杆菌药
第三节泻药和止泻药
一、泻药
泻药是一类能促进肠内容物排出的药物。
按作用方式分为容积性、接触性和润滑性泻药三类。
多媒体10’
重点讲解
(一)容积性泻药
硫酸镁
【体内过程】
给药途径不同,发挥不同的药理作用:
口服给药:
导泻、利胆
静脉给药:
抗惊厥、降压
【作用及用途】
1、局部作用(口服给药)
(1)导泻:
作用强而快,大剂量口服,2-4小时后排出稀便和水样便。
原理:
①Mg2+难以吸收,导致肠内容物高渗,肠壁内水分向肠腔转移,肠腔容积增大,被动扩张肠管,反射性增强肠蠕动而导泻。
②Mg2+刺激十二指肠,使之分泌胆囊收缩素,促进小肠和结肠的分泌和蠕动而导泻。
用途:
主要用于排出肠内毒物及服驱虫药后的导泻驱虫。
(2)利胆:
33%的硫酸镁高渗溶液可刺激十二指肠粘膜反射性地引起胆总管括约肌松弛,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出。
用途:
用于阻塞性黄疸、胆石症和慢性胆囊炎。
2、全身作用(静脉给药)
(1)抗惊厥
原理:
①Mg2+直接抑制中枢
②Mg2+拮抗Ca2+,导致运动神经末梢Ach释放减少,阻断神经肌肉接头传导,松弛骨骼肌。
用途:
子痫、破伤风引起的惊厥。
(2)降压:
Mg2+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同时抑制交感神经节冲动传导而降压。
用途:
高血压危象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不良反应】
1、口服:
反射性引起盆腔器官充血和失水
女性月经期、妊娠期、急腹症、肠道出血禁用
2、低血压、中枢抑制作用
肾功能不全及中枢抑制药中毒者禁用。
硫酸钠
多媒体5’
简单讲解
作用、用途同硫酸镁,无中枢抑制作用,多用于口服中枢抑制药中毒时导泻。
另外,硫酸钠还是钡化合物中毒的特效解毒药。
(二)接触性泻药
与肠粘膜接触直接刺激使肠蠕动增强。
酚酞:
用于习惯性便秘。
使碱性尿呈红色
蓖麻油:
用于X检查前排空肠道。
(三)润滑性泻药
润滑肠壁和粪便,阻碍肠内水分吸收,促进粪便排出。
液体石蜡:
口服,用于慢性便秘,不用于婴幼儿。
甘油(50%):
开塞露,注入肛门,用于急性或轻度便秘。
二、止泻药
减少肠蠕动药:
地芬诺酯、洛哌丁胺
调节肠内菌群:
促菌生
收敛、吸附药:
鞣酸蛋白、碱式碳酸铋、药用炭
自学
腹泻为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以对因治疗为主,但对剧烈而持久的腹泻(引起脱水、水电解质紊乱、循环衰竭),对因治疗的同时给予止泻药控制症状。
第四节止吐药和催吐药
第五节肝胆疾病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