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93684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docx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实验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docx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机械设计实验

专业班级:

机械11级B班

姓名:

钟晓林

学号:

2011100202060

指导教师:

袁严辉

实践时间:

2014-4-18至2014-5-23

教学单位:

机电工程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2014年6月20日

实验项目一:

轴系结构设计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熟悉和掌握轴的结构和轴承组合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加深课堂上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为后面的综合课程设计训练打好基础。

二、实验内容与过程:

基本内容

1、熟悉并掌握轴,轴上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功用,工艺要求和装配关系;

2、熟悉并掌握轴及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方法;

3、了解轴承的类型,布置,安装及调整方法,以及润滑和密封方式。

实验步骤

1、明确实验内容,理解设计要求;

2、构思轴系结构方案

(1)根据齿轮类型选择滚动轴承型号;

(2)确定支撑轴固定方式(两端固定;一端固定,一端游动);

(3)根据齿轮圆周速度(高,中,低)确定轴承润滑方式(脂润滑,油润滑);

(4)选择端盖形式(凸缘式,嵌入式)并考虑透盖处密封方式(毡圈,皮碗,油沟);

(5)考虑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轴承间隙调整等问题;

(6)绘制轴系结构方案示意图。

3、组装轴系部件

根据轴系结构方案,从实验箱中选取合适零件并组装成轴系部件,检查所设计组装的轴系结构是否正确。

4、绘制轴系结构草图

5、测量零件结构尺寸(支座不用测量),并作好记录。

6、将所有零件放入实验箱内的规定位置,交还所借工具。

7、根据结构草图及测量数据,在图纸上用1:

1比例绘制轴系结构装配图要求装配关系表达正确,注明必要尺寸(如轴承跨距,齿轮直径与宽度,主要配合尺寸),填写标题栏和明细表。

三、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让我脱离课本实践了解轴的作用,通过课本学到的知识,会考虑轴的选择及其作用。

通过描绘轴的结构,深刻意识到轴的固定方式,及其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现场的观察和老师的解答让我印象深刻。

加深了对轴结构的理解。

 

实验成绩

指导老师签名

年月日

实验项目二:

减速器结构分析及拆装

1、实验目的:

本实验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经过装配、调整、拆卸等全过程,增强学生对轴系零部件结构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轴的结构设计、轴承组合结构设计的基本要领,达到提高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实验内容与过程:

基本内容

1.熟悉减速箱的基本结构,了解常用减速箱的用途及特点。

2.了解减速箱各组成零件的结构及功用,并分析其结构工艺性。

3.了解减速箱中零件的装配关系及安装、调整过程。

4.了解轴承和齿轮的润滑。

5.学习减速箱的基本参数测定方法。

实验步骤

1.观察减速器的外形,用手来回推动减速器的输入输出轴,体会轴向窜动;打开观察孔盖,转动高速轴,观察齿轮的啮合情况。

注意观察孔开设的位置及尺寸大小;通气器的结构及特点;螺栓凸台位置(并注意扳手空间是否合理);轴承座加强筋的位置及结构;吊耳及吊钩的型式;减速器箱体的铸造工艺特点以及加工方法。

特别要注意观察箱体与轴承盖接合面的凸台结构。

2.观察定位销孔的位置,取出定位销,再用扳手旋下箱盖上的有关螺钉,借助启盖螺钉将箱盖与箱体分离。

利用起吊装置取下箱盖,并翻转180~一旁放置平稳,以免损坏结合面。

3.观察箱体内轴及轴系零件的结构、各零、部件间的相互位置,分析传动零件所受的径向力和轴向力向机体基础传递的过程,并进行必要的测量,将测量结果记于实验报告的表格中。

画出传动示意图。

4.取出轴承压盖,将轴系部件取出并放在木板或胶皮上,详细观察轴系部件上齿轮、轴承、封油环等零件的结构,分析轴及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方法及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方法;分析由于轴的热胀冷缩时轴承预紧力的调整方法和零件安装、拆卸方法。

并绘制轴系部件的结构草图。

5.观察减速器润滑与密封结构装置,分析齿轮与轴承的润滑方法及轴承的密封方法;油槽及封油环、甩油环的应用;加油方式、放油塞,油面指示器的位置和结构。

6.利用钢皮尺、卡尺等简单工具,测量减速箱各主要部分参数与尺寸。

(1)测出各齿轮的齿数,求出各级分传动比及总传动比。

(2)测出中心距,并根据公式计算出齿轮的模数,斜齿轮螺旋角的大小。

(3)测量各齿轮的齿宽,算出齿宽系数;观察并考虑大、小齿轮的齿宽是否应完全相等。

(4)齿轮与箱壁间的间隙,滚动轴承型号及安装方式等。

(6)测量各种螺钉直径,,根据实验报告的要求测量其它有关尺寸。

(7)按拆卸的相反顺序将减速器复原,并拧紧螺钉。

三、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观察了减速器之后,了解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实现减速的关键点,也知道了减速箱的设计规范尺寸,通关了解其结构,意识到箱体与轴承盖接合面的凸台结构重要性,也通过老师的指导,知道了一个设计小细节的关键点。

 

实验成绩

指导老师签名

年月日

实验项目三:

轴系结构设计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机械机构(机器)展示示教,帮助学生了解机械发展历史、加深对主要机械零件的认识,提高机械结构设计能力。

二、实验内容与过程:

基本内容

1.了解常用联接件、轴系零部件的类型和结构,掌握其特点与应用。

2.了解常用机械传动的类型、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及失效形式。

3.了解常用润滑剂及密封装置的类型、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

4.观察了解机械零部件的工作原理,加深与扩展理论教学内容。

5.观察了解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准则。

实验步骤

1.常用联接件、轴系零部件

(1)了解螺纹联接、键联接、花键联接、销联接的常用类型、结构形式、工作原理、受力情况、装配方式、防松原理及方法、失效形式及应用场合等。

(2)了解轴、轴承、联轴器与离合器等轴系零部件的类型、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装配型式、常用材料、失效形式及应用场合等。

2.机械传动

(1)了解各种带传动的类型、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张紧方法及失效形式等。

(2)了解齿轮传动的类型、常用材料、加工原理、结构形式、工作原理、受力分析及失效形式等。

(3)了解蜗杆传动的类型、常用材料、结构形式、工作原理、受力分析、自锁现象及失效形式等。

(4)了解链传动的类型、结构形式、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及失效形式等。

(5)了解螺旋传动的类型、结构形式、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及失效形式等。

(6)了解摩擦轮传动的类型、结构形式、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及失效形式等。

3.润滑剂及密封装置

(1)了解润滑剂的类型、功用性能参数及应用场合等。

(2)了解润滑装置的类型、功用及应用场合等。

三、实验总结:

1.常用机械联接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2.轴承的基本功用及类型有哪些?

各有何特点?

3.联轴器与离合器的功用是什么?

基本类型有哪些?

4.简述带传动的基本组成与分类方式?

5.齿轮传动有哪些类型?

各有何特点?

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些?

6.链传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其特点和应用场合怎样?

解答:

常用的机械连接有螺纹连接、键连接、铆接等。

螺纹连接中又分为四大类:

(名称及适用场合如下)

a.螺栓联接,适用于被联接件厚度不大,需经常拆装的场合。

b.螺钉联接:

适用于其中一个零件较厚且不需经常拆装的场合。

c.双头螺栓联接:

适用于其中一个零件较厚且需要反复拆装的场合。

d.紧定螺钉联接:

适用于固定轴和轴上零件,传递不大载荷的联接。

键连接:

适用于实现轴与轴毂之间的轴向固定以传递转矩,有的还能实现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或轴向滑动的导向。

(其他几类不再一一描述)

功用:

支承轴及轴上零件,保证轴的旋转精度,减少转轴与支承之间的摩擦和磨损

根据支承处相对运动表面的摩擦性质,可分为:

a.滑动摩擦轴承:

轴承与轴颈存在滑动摩擦

b.滚动摩擦轴承:

轴承与轴颈存在滚动摩擦

滚动轴承优点:

摩擦阻力小、启动灵敏、效率高、润滑简便、和易于互换等。

滑动轴承:

适用于低速、高精度、重载和结构上要求剖分的场合。

在低速而有冲击的场合也常采用。

3.联轴器和离合器都是机械传动中常用件,用于轴与轴(或其它回转零件)的连接,传递运动和动力,也可作为安全装置。

联轴器和离合器都是机械传动中常用件,用于轴与轴(或其它回转零件)的连接,传递运动和动力,也可作为安全装置。

联轴器主要分为两大类:

刚性联轴器,挠性联轴器

离合器主要分为分为:

牙嵌离合器,圆盘摩擦离合器,电磁离合器、磁粉离合器、摩擦式离合器等。

组成:

带传动通常由主动轮、从动轮和张紧在两轮上的环形带组成。

分类:

平型带传动,三角带传动,同步齿型带传动

5.根据两轴的相对位置和轮齿的方向,可分为以下类型:

<1>圆柱齿轮传动;

<2>锥齿轮传动;

<3>交错轴斜齿轮传动。

齿轮失效形式主要有:

轮齿折断;齿面点蚀;齿面胶合;齿面磨损,齿面变形等5种。

轮齿折断有过载折断和疲劳折断。

工作原理:

(至少)两轮间以链条为中间挠性元件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运动。

特点(与带、齿轮传动比较) 

优点:

①平均速比im准确,无滑动;②结构紧凑,轴上压力Q小;③传动效率高η=98%;④承载能力高P=100KW;⑤可传递远距离传动amax=8mm;⑥成本低。

缺点:

①瞬时传动比不恒定i;②传动不平衡;③传动时有噪音、冲击;④对安装粗度要求较高。

应用:

 

适于两轴相距较远,工作条件恶劣等,如农业机械、建筑机械、石油机械、采矿、起重、金属切削机床、摩托车、自行车等。

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解常用联接件、轴系零部件的类型和结构,掌握其特点与应用。

以及常用机械传动的类型、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和失效形式。

通过观察了解机械零部件的工作原理,加深与扩展理论教学内容。

从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准则。

实验成绩

指导老师签名

年月日

实验项目四:

车床结构及传动系统分析

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过程的各个实践环节,通过学生直接接触机床传动系统实物,增进学生对机械部件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通过观察实验机床的机械传动结构、零部件形状特征,及相关实验内容使学生能熟悉机床传动系统中的齿轮传动副、带轮传动副、离合器、传动丝杠螺母副、主轴、花键轴、传动轴结构、轴系支承等各类典型传动零部件结构。

二、实验内容与过程:

基本内容

1.熟悉普通车床总体布局

2.了解车床进给传动系传动特点、传动路线。

3.熟悉车床进给传动系常用零件的类型、结构及安装调整。

4.了解车床进给传动系统操纵与控制。

实验步骤

1.调整各操纵机构、分析车床进给传动系运动传动原理、传动路线。

2.熟悉操纵机构工作原理、定位调整方法。

3.分析丝杠传动结构特点、开合螺母工作原理、定位调整方法。

4.分析机动进给结构特点、实现纵向横向进给方法。

5.分析进给轴箱润滑方式。

6.轴承类型、调整方法。

7.了解挂轮传动特点。

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遵守试验室安全操作规程,车床工作时不准戴手套和拿棉纱,女同学应戴工作帽。

2、做打开主轴箱盖,观察和调试主轴箱有关内容时,防止主轴盖落下,特别注意不要开动车床,为安全起见,应把车床开关总是断开。

3、未经指导老师同意,不得拆卸机床上别的任何机构和零件,试验完成后。

必须擦拭机床,加上润滑油,打扫下现场。

归还工具。

三、实验总结:

1.写出车床进给传动系传动路线表达式。

卧式车床的工艺范围很广,可加工各种轴类、套同类盘类零件上的回转表面;车削断面及各种常用螺纹。

机床的加工独享主要是轴类零件和直径不大的盘类零件,故采用卧式布局,为了适应工人用右手操作的习惯和便于观察、测量,主轴箱布置在左端。

首先,我们温习了课堂了解的卧式车床的传动原理图,附录图4,此图是进行运动分析的基础,然后了解卧式车床的传动框图,它进一步体现了车床的各种传动关系和运动。

根据传动原理图可以看到,有两个运动,主轴的旋转B和车刀的纵向运移动A联系这两个运动的传动链4—5—uf—6—7是符合运动内部的传动链,所以是内联系传动链,传动链1—2—uv—3—4是外传动链与动力源相联系。

根据传动框图,我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了各部件的运动情况。

然后绘制出了从电动机到主轴的一条传动路线图,如图1-3。

经过观察分析,主运动传动链是把动力源(电动机)的运动及动力传给主轴,使主轴带动工件旋转实现主运动,并满足卧式车床主轴变速和换向的要求。

2.说明车床螺纹进给传动设计原理。

车身固定在左床腿和右床腿上,是机床的基础部件,车床的各个主要部件都装在床身上,使它们在工作时保持准确的相对位置或运动轨迹。

3.分析丝杠传动结构特点、开合螺母工作原理、定位调整方法。

纵向、横向的机动进给及快速移动的操纵机构。

丝杠、光杆进给的互锁机构,对开螺母机构,结合教图,了解超越离合器及过载保险装置。

4.分析机动进给结构特点、实现纵向横向进给方法。

通过移动丝杠、光杆进给的互锁机构,如图所示。

5.分析进给轴箱润滑方式。

结合进给箱展开图及传动系统图,观察基本组,增倍组操纵机构,螺纹种类转换机构,以及光杆、丝杠传动的操纵机构。

6.轴承类型、调整方法。

7.了解挂轮传动特点。

挂轮是把主轴的旋转运动传送给进给箱,变换箱内齿轮,并和进给箱及长丝杠配合,可以车削各种不同螺距的螺纹。

心得

本次实验将大一金工实习时认识的车床进行了深入的解剖,了解了它的内部结构,分析了它的传动系统。

从最初的了解复杂的卧式车床传动系统图,到亲自操作观察实际零件传动过程,感觉很多结构设计的非常巧妙,很好的帮助我对机床的了解和进一步学习。

相信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也能从中获得启发,收获更多知识。

 

实验成绩

指导老师签名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