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军队形象影像建构之比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91896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美军队形象影像建构之比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美军队形象影像建构之比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美军队形象影像建构之比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美军队形象影像建构之比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美军队形象影像建构之比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美军队形象影像建构之比较.docx

《中美军队形象影像建构之比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美军队形象影像建构之比较.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美军队形象影像建构之比较.docx

中美军队形象影像建构之比较

中美军队形象影像建构之比较

  [摘要]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相比于其他传媒形式更容易实现跨文化传播,是建构和传播中国军队形象的一种重要载体。

好莱坞战争题材作品凭借商业化模式,利用对文化有效编码和极易译码的传播特点,采用独特的叙事模式,充斥全球市场,使其军队形象在无形中广泛传播,对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安全乃至核心价值观构成了威胁。

相比而言,我国战争影视作品在军队形象的确立和传播方面仍有很大空间值得探索。

  [关键词]军队形象战争影视作品跨文化传播

  doi:

10.3969/j.issn.1002-6916.2011.14.006

  

  一、电影是军队形象传播的重要媒介

  1896年电影发明以后,法国的路易•卢米埃尔派出几十名专业人员,赶往世界五大洲,放映他们的电影并且拍摄新的影片。

他们借用电影这样一个媒介工具,悄悄地把法国文化送往世界各个角落,同时又把世界各地的文化带回法国。

可见,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史中,电影扮演着文化使者的角色。

克里斯汀•麦茨说:

“人们通常称作‘电影’的东西,实际上是一种范围广阔而繁复的社会文化现象。

”从传播特征上查找原因,电影的表意符号具有一种相对稳定的世界通用性,“它借由声音、影像、图画、文字等元素交织而现的象征符号与意理信念,与文化领域有着关联,同时这也与主导社会集体价值与国族文化内涵的政治领域形成一种张力”。

[1]爱森斯坦认为:

一个国家的影片,不仅可以“川流不息地在世界各国上映”,而且还“能够建立起最活跃的创作思想上的国际联系”。

由此可见,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承载着一个国家的形象、文化精神和意识形态图景,这些图景传播到国外,他国的观众就可以通过电影中表现出来的文化内容来直观地了解和认识这个国家、民族或者文化的历史和现实。

事实上,人们对一个国家的了解和认识往往不是身临其境而直接地获取第一手数据的,而主要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电影甚至网络来获取第二手数据的,人们从这些数据中获取信息,并用自身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加工消化,形成自己的认识,从而完成对该国国家形象的构建。

在文化传播中,电影是最有活力的意识形态武器之一,在构建与对外宣传国家和军队形象的过程中的作用不可轻视,霍克海默就曾说过:

“收音机和电影绝不亚于飞机和枪炮的作用”。

  二、影像中的美军形象

  从1927年的电影《翼》开始,美国军方与好莱坞的合作历经80多年,先后连手创作出700多部故事影片,其中军方援助的影片类型多为战争片,这是最能体现军方武器装备优势的片种,也是军方认为能够最直接展示军队和军人形象的片种。

这类影视作品无不向全球观众展示了美国军队完美的形象――人性化的军队、神圣的战争和“忠诚”、“勇敢”、“坚韧”、“友爱”的美国大兵。

几乎所有战争题材的影片中,美军士兵个个精神饱满、意志坚定,克服一切困难,积极完成作战任务。

如《第一滴血》系列的主人公约翰•兰博,《拯救大兵瑞恩》中的小分队战士,《野战排》中的杀人机器巴恩斯等等。

即使是在这些影片中的另外一些人物,如《拯救大兵瑞恩》中的“胆小鬼”厄本,从害怕战争到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战士,该形象也塑造得栩栩如生,真实可信。

而《野战排》中的新兵泰勒,在目睹了巴恩斯中士与伊莱亚斯中士两人不同战争观的较量与搏杀之后,最后也成长为所谓美国式的勇士。

不论是传统题材的影片,还是当代的一些电影如《IAmLegend》等,美军官兵都以这样的形象出现。

  三、好莱坞叙事逻辑与影像化的表意方式

  作为“造梦工厂”的好莱坞向全世界的受众所展现出来的影像真和美国军队的现实相符吗?

它是以何种叙事逻辑与影像化的表意方式将美军的形象呈现在银幕上呢?

作为经济大国和军事大国的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扮演着世界警察的角色,打着“人道主义”的旗号推行他们的霸权主义,干涉弱小国家的内政,发动局部战争。

影视作品炫目的艺术虚构恰恰是美军在对外宣传中美化军队形象的天然屏障,利用艺术创作避开敏感的政治?

题,渲染战争气氛的同时展现人性的光辉,以转移观众视线,达到宣扬美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目的。

影片更多地把战争作为大背景,从中选取独特的小角度,精心编织故事,营造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影像画面,以加强作品的艺术张力。

美国参与索马里战争为背景拍摄的《黑鹰坠落》,则把视角放在一支部队是如何在困境中互相帮助和互相救援,以及最后得以脱离困境上,展示了美国大兵的英勇、友爱的一面。

而对索马里维和中的失利却有意避开,关于“维和”又是一个看似合法的战争理由。

影视作品的艺术虚构则把本就是干涉他国内政的霸权行为变成“人道主义”的救援,避开敏感性的政治?

题,并在艺术的借口下堂而皇之地对外宣传美军的理念和完美的形象。

  《巴顿将军》(Patton)最初的剧本力求如实反映巴顿在二战期间毁誉参半的经历,但是美军公关事先警告制片方:

“以任何形式贬低巴顿将军这一角色及将军本人功绩的电影都不会得到陆军的支持。

”制片方为此做出与现实差距颇大的艺术处理,最著名的莫过于在占据整个银幕的巨幅星条旗下,头戴钢盔、身披绶带、挂满军功章的巴顿那长达5分钟的个性化演讲,在开篇就框定了极具威严、富于激情、勇于战斗的完美军人形象。

  越战后,大量反战电影的出现打破了军方与好莱坞之前合作的平衡,军方不得不放弃对战争片的偏好,开始将援助视角拓展向科幻战争片等远离现实的电影类型,通过魔幻般的画面切换和定位模糊的对手,展示美军的战争能力。

这种军事援助的策略性转移,使美军能够为其固守的军事文化精神在危机时找到合适的载体,以延续其传播过程。

在《变形金刚》系列片中,美军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了自己关于正义、团队、勇敢、强大的传统精神,营造出美军“世界拯救者”的形象。

影视作品特别是制作精良的大片,对人的精神有相当强的震慑效果。

当我们看到《变形金刚》系列中美军在汽车人的协助下成为世界警察时,当我们看到《拆弹部队》中拥有高科技又悲天悯人的美国大兵时,很难不认同影片中所构建的美军“正义”、“强大”的形象。

好莱坞战争题材作品凭借商业化模式,利用对文化有效编码和极易译码的传播特点,采用独特的叙事模式,充斥全球市场,使其军队形象在无形中广泛传播,对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安全乃至核心价值观构成了威胁,实现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和政治目的。

  从美国军方与电影业者的合作历史来看,美军的公共关系部门从最早只求在电影里露个脸,到后来用心刻意,企图在影片中塑造其正面形象,中间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越战、冷战以及反恐战争,面对过不同的国内形势与国际关系,每一个时期外在的政治与民意舆论环境都大不相同,美国人对美军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也有不同的看法。

在这些不同的情境脉络下,美军的正面形象究竟应该怎样表现,事实上并没有公式可循;虽然万变不离其宗,但在装备精良,战士英勇的核心之上,必须随着时代与环境变迁穿上不同的外衣。

其中的实际操作,都有赖公共事务单位随时调整与研究,才能够与外界进行良好的沟通与理解,并促进本身的利益,取得民众的支持。

我们在最近两部《变形金刚》里正可以看到,美军除了呈现一贯的强大军事实力与英勇的战士形象之外,电影里也意欲呈现美军对当前最主要的敌人──中东的穆斯林世界──的细致微调。

面对邪恶外星机器人入侵时,美军与中东穆斯林之间的恩仇似乎都可以暂抛一边,村落里的阿拉伯居民显得友善,成了美军的小小盟友。

而在第二集的开始,美国最担心的潜在对手──中国──也不再与美国对立,还需要美军帮忙处理外星入侵者大闹上海的难题。

这些小处的处理,都显示了美军在经历令多数美国人反感的伊拉克战争本身以及随之衍生的诸多丑闻之后,想要重新定位自己良好、正面形象的努力。

  四、影像中中国军队形象的流变及问题

  若与好莱坞相比,我国的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并不少见。

从19世纪到20世纪这一段不算很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历经了很多战争。

其中有屈辱的战争也有让整个民族感到振奋的战争――无论是战争的苦难,还是因战争的胜利而带来的自豪感,也无论是对战争的觉悟与理解,还是那种积淀于民族文化意识之中的战争体验,这些都是中国影人想像与虚构战争故事(战争片)的、包括精神与情感在内的富矿或潜在驱力。

但是我们的战争片创作显现出想像力的单一贫乏,或在提供新的电影语言方面的薄弱与力不从心,在国家、军队形象的确立和传播方面仍有很大空间值得探索。

就题材选择而言,也留有不少有待开发的空白领域。

  具体言之,在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创作中,我们通常注重的是作品的革命意义及其历史的认识价值,还有对现实社会的教育作用。

抗战题材的电影创作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十七年”间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十七年”有关抗战内容的电影从抗日主体、叙事结构、镜头语言、影片主题、审美格调等各个方面都显示出这一时期抗战电影所独有的特色。

首先从抗战的主体来说,无论是《狼牙山五壮士》、《中华女儿》、《卫国保家》,还是《小兵张嘎》、《地雷战》、《地道战》、《平原游击队》,这些影片无一例外地突出和强调抵御外来侵略的抗日主体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战士或游击队员,共产党是维护民族大义的代表,是人民利益的维护者。

其次,在影片的创作中,往往是以“二元对立”即“我军”和“敌军”的艺术形式来结构影片和塑造人物形象的。

“我军”指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各种军队和游击队战士,以及备受压榨的农民,他们出身贫苦,英勇善战,大公无私,忠实可靠,乐观开朗。

这些人物也有显著的外在相貌特征:

身材高大匀称,精神饱满,眼睛黑亮等等。

“敌军”指的是日本侵略者、汉奸、国民党军队及其特务,以及地主恶霸土匪等。

这些人残忍、自私、贪婪、愚蠢,最终走向失败或灭亡。

身材矮小肥短、贼眉鼠眼、凶恶丑陋,是标明他们邪恶本性的主要特征。

这种艺术结构形式很大程度上形成了这一时期战争题材影片的创作倾向。

  20世纪80年代以来,饱含着中华民族特殊历史记忆的抗日战争,自然进入艺术家的创作视野,并成为第五代导演吹响反叛传统、张扬个性的号角。

与以往通常在激烈的战争场面中正面凸现英雄人物的优秀品质所完全不同的是,《一个和八个》并未涉及太多炮火纷飞的场面,而是把影片的主角,一个共产党员和几个土匪、逃兵、奸细置于相同的被囚禁的境遇中。

在这里,正义与背叛、勇敢与懦弱、先进与落后曾经是截然对立、泾渭分明的形象被混同在一起。

这种历史情境与人物关系的反常规设置,不仅体现出新一代创作者在思想解放潮流中对民族战争与过往历史的重新思考,更昭示出他们特立独行的创新姿态。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着全球化语境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深化,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和道德伦理价值体系的变迁,主流意识形态变换了自身的存在方式和灌输策略,转而与重新崛起的“大众文化意识形态”达成一种新的协商或曰共享的模式。

而电影电视剧作为文化产业化的先导,在转型过程中更是深深地烙上了市场与商业运作的印记。

社会上弥漫着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集体情绪,于是不少的影视作品为了追逐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沉溺于表浅的视觉震撼和庸俗的欲望体验,而放弃了应有的主流价值观或者说是主流意识形态的艺术表达。

因此面对当下商业化与世俗化的社会语境,如何将革命的历史资源,转化为一种公共的文化资源,如何将中国革命的历史业绩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同构,就成为了当下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创作必须面对的问题。

影片《惊沙》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有效建构了主流价值观,而且把主流价值观转化为复杂跌宕的故事情节,转化为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转化为富有情绪冲击力和感染力的视听画面。

主人公秦基伟身处生死存亡关头时表现出的沉着、智慧、坚韧和勇敢,让观众对这位红军英雄肃然起敬。

他身上不仅体现了红军英雄面对绝境的牺牲精神和尊严,而且也体现了令人动容的兄弟情、战友情。

影片从个人化、个性化的角度对这种兄弟情、战友情做了去模式化的生动展现,赋予了人物独特的魅力和感染力。

影片中彭定山这个人物也塑造得非常到位,符合那个时代特定的历史背景。

作为一个保卫干部,他身上不乏一些那个特定时代“左”的烙印,但他从容、主动选择死亡的态度,同样体现了红军英雄革命到底和对信仰的忠贞不渝。

还有老韩、桂芳以及小战士等人,他们身上都有红军英雄共有的不屈精神,同时也有独特的个人化情怀,赢得了观众的情感化认同和精神共鸣。

诸如此类情节无不蕴含并宣扬了以“仁义礼智信”为表征的中华文明正义、和谐、仁爱、善良的精神与道德伦理。

  近年来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潜伏》和电影《集结号》、《风声》等,都无一例外地挖掘过去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题材,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效果,但是除开《DA师》在展示我军未来发展方向上有所尝试外,我们无不遗憾地看到银幕上中国未来军队形象的缺失。

未来的战争是什么样的战争?

中国军队在未来战争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我们应当用银幕来展示预演未来战争中的中国军人,打赢“非对称的全民心理战”,为我军在未来战争中夺取主动奠定重要的民众支持。

  五、结语

  军队形象是构成军事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建设和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当今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军队应以一种更为开放的姿态主动去塑造其自身良好的国际形象,而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相比于其他传媒形式更容易实现跨文化传播,是建构和传播中国军队形象的一种重要载体。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电影的题材也愈来愈多元化,内容无所不包,而战争电影也拜科技所赐,愈来愈能将逼真的战况重现在受众眼前,但是中国的战争电影要占据电影的商业市场,特别应当提倡把爱国主义的叙事主题与经典化的电影语言形式相结合,把重大的革命历史题材与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方法相结合,把英雄人物的典型性格与普通人的一般情感相结合,把国家需要建构的主流文化价值观与大众的、商业的、流行的艺术创作理念相结合。

  

  本文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利用影视作品建构中国军队形象问题研究”研究成果。

  

  注释

  [1]李天铎.重绘媒介地平线――当代国际传播全球与本土趋向的思辨[M].台湾亚太出版社,2000.

  参考文献

  [1]M•霍克海默.批判理论[M],李小兵等译.重庆出版社,1989.

  [2]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选[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3]俞可平.全球化:

西方化还是中国化[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李希光,周庆安.软力量与全球传播[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郭镇之.全球化与文化间传播[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6]尹鸿.跨越百年――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7]陈同艺.电影艺术鉴赏[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8]周黎明.好莱坞启示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9]金苗.美军公共事务传播研究[M].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2009.

  [10]谭晓明.突破与坚守:

近年来几部军事题材电影的文化分析[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3(3).

  

  作者简介

  欧阳晖,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外语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