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附小三下晨读材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91874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1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华附小三下晨读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清华附小三下晨读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清华附小三下晨读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清华附小三下晨读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清华附小三下晨读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华附小三下晨读材料.docx

《清华附小三下晨读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华附小三下晨读材料.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清华附小三下晨读材料.docx

清华附小三下晨读材料

三年级第二学期必背古诗(共20首)

教材7首

1★游子①吟②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③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④,

报得三春晖⑤。

【作者】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

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早年生活贫困,屡试不第。

46岁始登进士第。

曾任溧阳县尉、试协律郎等职。

元和九年,在阌乡(今灵宝)因病去世。

有《孟东野诗集》。

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

【注释】

①游子:

出门远游的人。

这里指孟郊

②吟:

吟诵。

③意恐:

担心。

④寸草:

萱草。

萱草(花)是我国传统的母亲花,等同于西的康乃馨。

寸草心:

以萱草(花)来表达的子女的孝心。

 

⑤三春晖:

比喻指慈母之恩。

三春:

春季的三个月。

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晖,;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拿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缝制身上穿的衣服。

孩子将要走之前,她就把衣服的针脚缝得密密的,

担心孩子这次远去很久才能回来。

正像小草难以报答春天的一样,

儿子怎能报答母亲那深重的恩情呢?

【主题】

这首诗,深切地歌颂了伟大的母爱。

2★江南

(汉)乐府民歌

江南可采莲,

莲叶田田①。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作者】

乐府是自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容丰富,题材广泛。

本诗是其中的一首。

《长歌行》是南朝宋代文人郭茂倩编纂(zuǎn)的《乐府诗集》中的一首五言古诗,郭茂倩(1041年-1099年),字德粲,今东平人。

 

【注释】

①田田:

指荷叶茂盛的样子。

【译文】

江南可采莲,

莲叶是多么的茂盛呀!

鱼在莲叶间嬉戏,

鱼在莲叶东嬉戏。

鱼在莲叶西嬉戏,

鱼在莲叶南嬉戏。

鱼在莲叶北嬉戏。

【主题】

这首诗描写了鱼在莲叶间穿梭往来的轻灵的样子,传达出采莲人欢快的心情。

 

3★村居①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柳②醉③春烟④。

儿童散学⑤归来早,

忙趁东风⑥放纸鸢⑦。

【作者】

高鼎,生卒年不详,字象一,又字拙吾,今省市人,是清代后期诗人。

他没有什么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村居》。

著有《拙吾诗稿》。

 

【注释】

1村居:

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2拂堤柳:

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3醉:

迷醉,醉。

4春烟:

春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

5散学:

放学。

6东风:

春风。

7纸鸢:

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

鸢:

老鹰。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柳的枝条轻拂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令人心醉。

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了。

他们趁着春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主题】

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4观书有感

(宋)熹

半亩塘①一鉴②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③清如④,

为有源头活水⑤来。

【作者】

熹(1130—12009)字元晦,号云谷老人.今省婺源人。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子,是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注释】

1塘:

又称半亩塘,在尤溪城南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

2鉴:

镜。

古人以铜为镜。

 

3哪得:

怎么会。

4清如:

这样清澈。

5源头活水:

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学习运用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译文】

半亩大的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

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荡漾。

要问为那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

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的为它输送活水.

【主题】

本诗以塘、源头活水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读书的感受:

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

 

5★灰吟①

(明)于谦

千锤万凿②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③等闲④。

粉身碎骨浑⑤不怕,

要留清白⑥在人间⑦。

【作者】

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代名臣,民族英雄,与岳飞、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土木堡之战中,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身自督战,击退瓦剌军队。

天顺元年以“谋逆”罪被冤杀。

有《于忠肃集》。

 

【注释】  

1灰吟:

灰赞歌。

吟:

吟颂。

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形式。

2千锤万凿:

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灰非常艰难。

千、万:

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

锤,锤打。

凿,开凿。

3若:

好像、好似;

4等闲:

平常,轻松。

5浑:

全。

6清白:

指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7人间:

人世间。

【译文】

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

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

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主题】

作者以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6★江上渔者①

(宋)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②爱鲈鱼③美。

君④看一叶舟⑤,

出没⑥风波⑦里。

【作者】

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文正,封楚国公、国公。

汉族,今人。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

有《文正公集》传世。

 

【注释】 

1渔者:

捕鱼的人。

2但:

只。

3鲈鱼:

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

4君:

你。

5一叶舟:

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6出没:

若隐若现。

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7风波:

波浪。

【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无数有人,

只知喜爱鲈鱼味道鲜美。

您请看看一只小小的渔船,

在大江的风波里时隐时现。

【主题】

本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统治阶级对民生疾苦的注意。

 

7春望

(唐)杜甫

国①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②。

感时③花溅泪,

恨别④鸟惊心。

烽火⑤连三月⑥,

家书抵⑦万金。

白头搔⑧更短,

浑⑨欲不胜⑩簪。

【作者】

杜甫(712—770),唐朝现实主义诗人。

今巩县人。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

平生忧国忧民,共诗1500多首,用大量的诗歌反映唐代由开元盛世转向分裂衰落的社会现实,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他本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注释】

1国:

国都,即京城长安(今)。

城:

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

 

2深:

茂盛。

3感时:

为时事而感伤。

4恨别:

悲恨离别。

5烽火:

这里借指战争。

6连三月:

是说战争从去年直到现在,已经一个春天过去了。

连:

连续。

7抵:

8搔:

用手指抓。

9浑:

简直。

欲:

将要;就要。

10胜:

能承受。

【译文】 

国都已经残破,只有山河尚存,

京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深。

花都感伤时事而落泪,

鸟都怅恨而叫得惊心。

战火长时不息,

一封家书都很难得到。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

简直就梳不成发髻插不住簪。

【主题】

诗人表达了诗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及强烈的爱国之情。

 

励志诗4首

8.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①,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②不知勤学早,

白首③悔读书迟。

【作者】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汉族,今人,中国唐代杰出书法家。

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

和柳公权并称:

“颜筋柳骨”。

【注释】

1五更鸡:

天快亮时,鸡啼叫。

2黑发:

年少时期,指少年。

3白首:

人老了,指老人。

【译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

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

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主题】

这首诗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

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暂,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9.冬夜读书示①子聿②

(宋)陆游

古人学问③无遗力④,

少壮⑤工夫⑥老始成。

纸⑦上得来终⑧觉浅,

绝知⑨此事要躬行⑩。

【作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今人,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忧国忧民,力主抗战,收复失地,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

他才气纵横,一生作诗近万首,被后人称为“诗魔”。

 

【注释】

1示:

教导。

2子聿(yù):

陆游的小儿子。

3学问:

指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

4无遗力:

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用出全部力量。

5少壮:

青少年时代。

6工夫:

(做事)所耗费的时间。

7纸:

书本。

8终:

到底,毕竟。

9绝知:

深入;透彻的理解。

10躬行:

亲自实践。

【译文】

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的,

即使这样,也是从年轻开始就下苦功夫且不断努力,直至老年才有所成就。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

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依靠亲身的实践。

【主题】

诗人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10.明日歌

(清)鹤滩

明日复①明日,

明日其②多。

我生待③明日,

万事成蹉跎④。

世人苦被明日累⑤,

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⑥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⑦?

请君⑧听我《明日歌》。

  

【作者】

鹤滩(1461—1504),学者,明末清初人。

名福,字与谦。

今上海人。

天资聪敏,才思过人,7岁即能作文。

著有《鹤滩集》。

 

【注释】  

1复:

又。

2其:

多么。

3待:

等待。

4蹉跎(cuōtuó):

光阴虚度。

5累(lèi):

牵累,妨碍。

6朝(zhāo):

早晨

7几:

多少。

8请君:

请诸位。

【译文】

明天又一个明天,

明天等的多。

如果我们一生做事都要等待明天,

一切事情都会错过机会。

一般的人苦于被明日牵累,

春去秋来衰老就要到来。

早晨看河水向东流逝,

傍晚看太阳向西坠落。

人一生有多少个明天?

请你听取我的《明日歌》。

【主题】

劝勉人们要珍惜时间,勿虚度年华,莫荒废光阴。

 

11步出夏门行①(龟虽寿)

(三国)操

神龟②虽寿,犹有竟③时。

腾蛇④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⑤伏枥⑥,志在千里;

烈士⑦暮年,壮心不已⑧。

盈缩⑨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⑩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作者】

操(155—220),字孟德,汉族,今亳州人。

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国的奠基人,其子丕称帝后,追尊他为武帝。

精于兵法,著《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

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

 

【注释】 

1《步出夏门行》是乐府旧题,又名《陇西行》。

夏门,是的一个城门。

操的《步出夏门行》是他在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时所作的一组诗。

这组诗共分五部分,开头是序曲“艳”,下面是《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四章。

2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

3竟,终结,这里指死亡。

4腾蛇,传说中与龙同类的神物,能兴云驾雾。

5骥(jì):

良马,千里马。

6枥(lì):

马槽。

7烈士:

有远大抱负的人。

8已:

停止。

9盈缩:

原指人的寿星的长短变化,现指人寿命的长短。

盈,满,引申为长。

缩,亏,引申为短。

10养怡:

保养身心健康。

【译文】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

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我非常高兴,要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心的感受。

【主题】

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补充9首

12.望夫①

(唐)建

望夫处,江悠悠②。

化为,不回头。

山头日日风复雨,

行人③归来应语④。

【作者】

建(765—830),唐诗人。

字仲初,今人。

德宗贞元间中进士,做过多任小官,晚年为陕州司马。

他从小好学,一生贫困,作诗大都反映人民的苦难生活,乐府诗写得尤其好。

有《司马集》。

【注释】

1望夫:

古代民间传说,有个女子,站在山头,天天盼望丈夫归来,多年过去了,丈夫未回,女子化成了头。

头形如翘首远望的女子,故名“望夫”。

故事广为流传,因而多地都有望夫山、望夫台、望夫。

2悠悠:

滔滔流去,永不止息。

3行人:

指远行的丈夫。

4应语:

化成头的女子一定会说话的。

【译文】

浩浩不断的江水不停地流着,江畔就是女子翘首远眺丈夫归来的地,

那女子化成了山上的一块头,也永远不回头。

年年月月,日日夜夜,望夫长久地经受着风吹雨打,

丈夫回来的时候,化成头的女子一定会说话的。

【主题】

本诗赞扬了女子虽饱受相思的折磨,但依然盼望、等待远未归的丈夫的忠贞品格。

 

13.清平调其一①

(唐)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②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③头见,

会④向瑶台⑤月下逢。

【作者】

白(701—762),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人尊称他为“诗仙、诗侠”。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一生漫游飘泊,性格豪爽,热爱祖国山河,关心人民疾苦,爱饮酒赋诗,想象丰富奇丽,风格雄健奔放,存诗990多首,有《太白集》传世。

 

【注释】

1这首诗是白在长安为翰林时所作。

有一次,唐明皇与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因命白作新乐章,白奉旨作了这章。

清平调:

一种歌的曲调。

2槛:

栏杆。

3群玉山:

神话中的仙山,传说是西母住的地。

4会:

应。

 

5瑶台:

传说中仙子住的地。

【译文】

云霞是她的衣裳,花儿是她的颜容,

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

如此天姿国色,如果不是在仙境群玉山见到你,

那么也只有在西母的瑶台才能欣赏你的容颜。

 

【主题】

诗人不露痕迹地赞美了贵妃的丰满姿容。

   

 

14.苔

(清)袁枚

白日①不到处,

青春恰②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作者】

袁枚(1716-1797),清代中叶著名诗人、散文家。

字子才,号随园老人,塘(今省市)人。

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翼、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

 

【注释】

1白日:

指。

2恰:

正好。

【译文】

照射不到的地,

可是苔藓却长出绿意来,展现出自己的青春,

苔藓开的花如米粒般细小,

也学着牡丹花的样子悄然开放。

【主题】

诗人赞扬了像米粒一样小的苔藓花,在逆境中有勇气实现自己的价值,充满自信。

 

15.《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①白日斜,

吟鞭②东指③即天涯④。

落红⑤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⑥。

【作者】

龚自珍(1792—1841)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主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禁除鸦片。

他的诗文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注释】 

1浩荡离愁:

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浩荡:

无限。

2吟鞭:

诗人的马鞭。

3东指:

东的故里。

4天涯:

指离京都遥远。

5落红:

落花。

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6花:

比喻。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

化成了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主题】

此诗表明了作者造福人类、为国效力的高贵品质。

后人又常用此句表达前辈对后辈的爱护。

 

16.泊淮①

(唐)杜牧

烟笼②寒水月笼沙,

夜泊淮近酒家。

商女③不知亡国恨,

隔江④犹唱后庭花⑤。

【作者】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唐代晚期的著名诗人。

人们把他和杜甫并提,称他为“小杜”,称杜甫为“老杜”。

杜牧有才华,有抱负,写诗喜欢评今论古,抒发军事、政治见解。

他有不少描写山水风光的小诗,名朗秀丽,清新自然,深受读者喜爱。

著有《樊川文集》。

 

【注释】

1淮:

即淮河,源出溧水县东北,流经地区,入长江。

是六朝故都,城区淮河一带为著名旅游胜地

2笼:

笼罩。

3商女:

在酒楼或船舫中以卖唱为生的女子。

4江:

这里指淮河。

长江以南,无论水的大小,口语都称为江。

5后庭花:

就是乐曲《后庭花》,因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人把他所喜爱的《后庭花》曲、词当作亡国之音的代名词。

【译文】 

烟雾笼罩着寒冷的淮河水,月光照耀在河边的河滩上。

夜晚我的船停泊在淮河岸,正临近酒家所在的地。

歌女不知什么是亡国恨事,

竟然还唱着《后庭花》这样的“亡国之音”。

【主题】

本诗表达作者对晚唐统治者的不满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17.★书①湖阴先生②壁

(宋)安

茅檐③长扫净无苔④,

花木成畦⑤手自栽。

一水护田⑥将⑦绿⑧绕,

两山排闼⑨送青来⑩。

【作者】

安(1021—1086),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荆公,今省抚州人。

曾两次当宰相,推行新法,改革弊政,但受到守旧派反对,退职闲居,后来因为新法失败,忧愤而死。

有《集》。

 

【注释】

1书:

书写,题诗。

2湖阴先生:

本名德逢,隐居之士,是安晚年居住金陵时的邻居。

本题共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

3茅檐:

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4无苔:

没有青苔。

5成畦(qí):

成垄成行。

畦:

田园中分成的小区。

6护田:

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

7将:

携带。

8绿:

指水色。

9排闼(tà):

推门闯入。

闼:

小门。

10送青来:

送来绿色。

【译文】

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

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主题】

本诗赞扬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

 

18.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

山衔②落日浸③寒漪④。

牧童归去横牛背⑤,

短笛无腔⑥信口⑦吹。

【作者】

雷震,宋代人,籍贯,生平事迹不详。

该诗收录于《千家诗》等古诗集中。

 

【注释】

1陂(bēi):

池塘。

2衔:

口里含着。

3浸:

淹没。

4漪(yī):

水波。

5横牛背:

横坐在牛背上。

6腔:

曲调。

7信口:

随口。

【译文】 

四长满青草的池塘里,

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口咬住一样,淹没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

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

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

【主题】

表达了乡野黄昏晚景的可爱,村童牛背吹笛,悠然自得,纯朴无邪的快乐。

 

19.人日①寄杜二拾遗②

(唐)高适

人日题诗寄草堂,

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

梅花满枝空断肠。

【作者】

高适(706—765),唐诗人。

字达夫,今人。

青年时代很不得意,浪游中原。

中年以后,投奔哥舒翰,不断升迁,官做到散骑常侍。

他的诗能反映农民疾苦,写军旅生活的作品很有特色,是“边塞诗”的代表作家之一。

有《高常侍集》。

 

【注释】

1人日:

汉族传统节日,时在农历正月初七。

2杜二拾遗:

即大诗人杜甫。

【译文】

人日(正月初七)里写诗遥寄杜甫你,

远远地怀念故人怀念故乡。

柳条舞动着青青之色我不忍多看,

满枝的梅花空自让我心酸肠断。

【主题】

这首怀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友人处境的关心。

 

 

20.剑门①道中遇微雨

(宋)陆游

衣上征尘杂②酒痕,

远游无处③不消魂④。

此身合⑤是诗人未⑥?

细雨骑驴入剑门。

【作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今人,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忧国忧民,力主抗战,收复失地,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

他才气纵横,一生作诗近万首,被后人称为“诗魔”。

 

【注释】

1剑门:

在今剑阁县北。

剑门关是川北交通要道。

当年,陆游奉调从陕南到去任新职,路经此地,吟成这首记行小诗。

2杂:

夹杂

3无处:

处处。

4消魂:

心怀沮丧得好象丢了魂似的。

形容非常悲伤、愁苦或极度的欢乐。

5合:

应该。

6未:

不是。

【译文】

衣上满是旅途上的灰尘和酒的痕迹。

一路远行,无处不感到极度的快乐。

这身打扮还是不是诗人的标志?

细雨蒙蒙,稳坐驴背,渐渐地已进入剑门关了。

【主题】

诗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衷情难诉,壮志难酬,因此在抑郁中自嘲,在沉痛中调侃自己。

带★的为课标列出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中的6首。

 

附件3:

本学期背诵古文10则

诸子百家—《孟子》(选5)

【作品简介】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国人,国庆父后裔。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继承并发扬了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子合称为“孟”。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是我想要得到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得到的东西,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我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生命也是我想要得到的东西,正义也是我想要得到的东西,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我就舍弃生命而选择正义。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部团结。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职责降临到某人身上的时候,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遭受折磨,使他的筋骨经受劳累,使他的身体肠胃忍饥饿,使他的全身困苦疲乏,使他的行为总是遭受困扰麻烦。

这样,便可使他的心态受到震动,使他的性格更加坚韧,从而增加他们所未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

国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的贤士,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和外来的祸患,常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