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模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89987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文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文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文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文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文模板.docx

《论文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模板.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文模板.docx

论文模板

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类别函授

站点ⅩⅩⅩ

年级2010级

专业ⅩⅩⅩ

层次专升本(或者专科)

姓名ⅩⅩⅩ

学号ⅩⅩⅩⅩⅩⅩ

手机ⅩⅩⅩⅩⅩⅩ

论文题目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论文评语

 

建议成绩答辩教师

 

年月日

 

 

目录

提要4

关键词5

一、讽刺手法5

(一)通过精辟的比喻进行讽刺5

(二)通过独特的象征进行讽刺8

(三)通过运用文言文进行讽刺9

(四)采用典故,刻画人物心理,增强了文章的讽刺意味10

二、讽刺特点11

(一)智慧与幽默的讽刺11

(二)无情与同情的讽刺12

(三)讽刺范围的广泛性13

(四)讽刺意味的自然流露14

注释16

参考文献16

 

 

提要

讽刺一直是《围城》的一大亮点,本文从讽刺手法和讽刺特点两大方面详细论证了讽刺艺术在《围城》中的体现。

《围城》以方鸿渐的生活为线索,刺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它入景的讽刺意味是通过情节的发展,以精雕的细节来自然流露,讽刺范围广泛,没有给人一丝做作的的痕迹。

《围城》中的讽刺手法灵活多样,比喻、象征、典故、文言文等处处见锋芒,讽刺的语言更是智慧兼幽默,无情兼同情,讽刺艺术高超,独具一格,语言风趣幽默、妙趣横生,讽刺中充满丰富、形象、生动、令人叫绝的精辟比喻,各种机智的反语以及古今中外的典故,采用独特的象征,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生哲理,还常以幽默的笔触描摹人物世态。

小说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它能够为我们读者提供一个可以思考、可以明理、可以快乐的艺术空间。

钱钟书先生在小说中的讽刺运用恰到好处,新奇巧妙,显示出其独有的艺术魅力。

因此,本文从讽刺手法和讽刺特点两方面来深入分析《围城》的讽刺艺术。

关键词:

讽刺,比喻,象征

 

《围城》是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学中的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

自面世以来,至今已有英、法、德、日、俄、捷等多种文字译本,被誉为新的《儒林外史》。

《围城》作为钱钟书的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不仅富有浓郁的喜剧色彩,而且具有非常深刻的悲剧意味。

社会、人生、心理、道德的病态都是作者在小说中要揭露的内容,但钱钟书在整篇小说中,没有用说教来揭示他所看到的社会弊病,而是运用讽刺,运用具有强烈讽刺意味的语言,运用妥帖而独特的比喻,辛辣冷峻的讽刺,机智的幽默以及洞悉入微的心理分析,从而使小说的讽刺上升到一个非常崇高的艺术层面。

本文试图从小说的讽刺手法和讽刺特点两方面入手,初步探讨《围城》的讽刺艺术。

一、讽刺手法

(一)通过精辟的比喻进行讽刺。

《围城》的成功离不开大量妙趣横生、联篇缤至的新鲜比喻的创造和运用。

有人统计,一部23万字的《围城》中所用的比喻的数目,有数百之多,且堪称妙喻的也可以说是多不胜数、美不胜收,作者常常涉笔成趣,让那些机智隽永的巧喻脱口而出。

例如:

他写行人雨天在泥泞的路上鞋底上厚厚的泥巴,就逗趣说“掋得贪官刮地皮”;“说旅店里卖不出的变色变质的半生红烧肉,像红人倒运,有冷又黑”,锋利而贴切。

又如说“鲍小姐那类女人”是不“伤春”的,“一切衣服在她身上像只软木塞之于两瓶上,不需要酒的时候才需要瓶塞①”,一个生动的比喻就能使读者对鲍小姐的生活作风了然于胸。

还有方鸿渐在本县省立中学作报告时大谈鸦片、梅毒,“另那记录的女生涨红了脸停笔不写,仿佛听了方鸿渐最后的一句,处女的耳朵已经当众失去了贞操②”,形象而又俏皮,耐人寻味。

《围城》丰富的比喻,风趣幽默,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讽刺艺术效果。

比如作者在嘲讽李梅亭时说他“脸上少了那副黑眼镜,两只大眼睛像剥开壳的煮熟鸡蛋③”;又挖苦他“本来像冬蛰的冷血动物,给顾先生当众恭维的春气入耳,蠕蠕欲活④”,暴露出李梅亭贪图虚荣,一顶“高帽”就使其飘飘然。

在描写假哲学家褚慎明时:

“褚哲学家害眼馋痨地看着苏小姐,大眼珠仿佛哲学家谢林的‘绝对观念’,像手枪李弹出的子弹,险的突出眼眶,进碎眼镜⑤”,生动地勾勒出褚慎明卑鄙下流的丑相,揭示出其肮脏的灵魂。

在描写以嫖娼与赚“外快”为其能事的侯营长的长相时则形容他“他有个桔皮鼻子,鼻子上附带一张脸,脸上应有尽有,并未给鼻子挤去眉眼,鼻尖生几个酒刺,像未熟的草莓⑥”,尖酸刻薄地讽刺侯营长那丑恶嘴脸……

文中对沈太太的描写:

“她眼睛下两个黑袋,像圆壳行军热水瓶,像是储蓄着多情的热泪,嘴唇涂的浓胭脂给唾沫带进了嘴,把暗黄崎岖的牙齿染道红痕,血淋淋的像侦探小说里谋杀案的线索”,这个比喻很巧,喻中有喻,“黑袋”和“圆壳行军热水瓶”都是生活中常见之物,眼袋跟行军热水瓶在形状上是相似的,用行军热水瓶比喻眼袋无疑让人联想到沈太太眼袋长得大,比喻沈太太的肿包眼,沈太太的丑态无不被扩张了,同时连用几个想象奇特的比喻来铺陈渲染,浓胭脂在牙齿上染成的红痕,被想象成是侦探小说里谋杀案的线索,确实令人愕然,读后令人忍俊不禁。

一些普通的事物在钱先生的笔下是极端丑陋的,饱含着钱先生讽刺挖苦的情感,这些喻体是出人意料的、荒诞的,然而,幽默讽刺始终蕴含其中。

又如写方鸿渐被苏小姐命令着去吻她,这是方鸿渐出于无奈而为,因而“这吻的分量很轻、范围很小,只仿佛清朝官场端茶送客时的把嘴抹一抹茶碗边,或者从前西洋法庭见证人宣誓时的把嘴唇碰一碰《圣经》,至多像那些新女们吻西藏活佛或罗马教皇的大脚趾,一种敬而远之的亲近”,用中外古今四种不同的情形来比方鸿渐的一吻,准确贴切,使本来无法衡量的吻的分量得到了生动的体现,也借此表明了方鸿渐对苏小姐的完全无爱可言。

再如,有人叫她“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铺子会把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这句话是对鲍小姐的赤身裸体的打扮的嘲讽,鲍小姐的身体与“熟食铺子”公开陈列的“肉”、“真理”是理性思维的产品,前者与后两者相提并论,不伦不类,然而它们又有类似的地方,那就是没有遮掩,让读者无不失笑。

诸如此类显示出作者丰沛联想力的巧妙而生动的比喻,仿佛一枚枚辣味十足的野山椒,俯拾即是地散步在作品的情节、肖像、人物、心理、细节、性格以及自然景物等各类描写中,令人目不暇接。

既大大地提高了作品的讽喻性,又增强了读者的阅读趣味,对于绘声绘色地刻画人情物态,常能收到画龙点睛之效。

《围城》有如此多的妙喻,这与作者对比喻有深入的研究有关。

钱钟书在他的学术名著《宋诗选注》和《管锥篇》等著作中强调“广譬喻”。

在《旧文四篇》里提出“比喻正是文学语言的根本”,“比喻包括相辅相成的两个因素,所在的事物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不同之处愈多愈大,则相同之处愈烘托,分得愈开,则合得愈出境外,比喻就愈新奇,效果就愈高”。

对比喻的精深研究,加上高超的分类取譬能力,使他能够在小说中把各种新鲜奇妙、生动形象的比喻散布在各方面的描写中,使《围城》的讽刺语言更机智幽默。

(二)通过独特的象征进行讽刺。

读《围城》不但可以可以感受到沿途邂逅的惊喜,体会到妙趣横生的比喻,更能咀嚼蕴含深意的象征。

其中,最寓于哲理的是关于“围城”这一主题,小说中有一段对话说得很明白:

慎明道:

“关于Bertie结婚离婚的是,我也和他谈过,他引用英国古话,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苏小姐道:

“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不过不是说鸟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这段话为主人公的“婚姻”埋下了伏笔,也是全书的主题,暗示方鸿渐的婚姻是犹豫不定的追寻游戏,在归国途中,在鲍小姐的追求和引诱下,与她一起“勾搭”。

在苏小姐、方鸿渐、唐小芙的错位追逐中,终难成眷宿,最后,被精明、柔韧、工于心计的孙柔嘉擒拿到手。

开始,方鸿渐以为孙柔嘉只是个女孩子,事事都要请教自己,待到订婚时才发觉,她在羞缩缄默的外表下有着“专横的意志和善妒的敏感”,不但很有主见,而且主见很牢固,所以订婚一个月,方鸿渐仿佛有了女主人。

结婚之际经赵辛楣提醒,方才警醒,此时却已深陷“围城”。

从此,他们二人陷入传统的琐碎缠绕的日常生活,传统与其守护人孙柔嘉日益成为方鸿渐的暴君与精神囚笼,方鸿渐最后与孙柔嘉决裂,准备到重庆去,而重庆未必不是另一个“围城”。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围城”不仅象征了方鸿渐、赵辛楣等人在爱情、婚姻、事业上的追求、挣扎、幻灭、绝望的艰难生活历程和矛盾心态,更象征了在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人们总是摆脱不了外在束缚的境遇,蕴含这重大的社会意义和丰富的人生哲理。

(三)通过运用文言文进行讽刺。

钱钟书先生接受国良好的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有着丰富功底,在《围城》中,钱先生灵活地运用了文言词语对人物进行刻画与讽刺,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文言词语是指所使用的词语,在古代曾经作为基本词语来用,但在现代文学中一般少用。

然而,在现代汉语中有意恰当使用文言词语能更好的突显人物性格,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如写到方遁翁时,就有下面一段话:

“女人留洋得了博士,只要洋人取要她,否则男人至少是双料博士,鸿渐,我这话没说错罢?

这跟‘嫁女必须胜吾家,取妇必须不若吾家’一个道理”。

这里的“嫁女必须胜吾家,取妇不若吾家”是一句文言词语,作者通过这一句话,就讽刺了方遁翁的男尊女卑的思想,也讽刺了他卖弄学问的本质。

这有点像金银行周经理的这样一段话:

“贤婿才高学富,名满五洲,本不须以博士为夸耀,然令尊大人乃前清孝廉公,贤婿似宜举洋进士,遮几克绍箕裘,后来居上,愚亦有荣焉”。

这段话整段都是文言文,周经理本来是想在方鸿渐面前抬高自己的身份,希望方鸿渐感恩图报。

这段话本来使用白话文是浅显易懂的,但是现在文邹邹的,这样使读者阅读时也产生麻烦,同时产生厌恶感,作者就是利用这样的方法让读者于自己产生共鸣,一同来嘲讽他,也通过这段话讽刺了周经理的虚伪、虚荣、市侩的嘴脸。

而在《围城》中,方遁翁劝诫儿子方鸿渐的一封家书中如此与道:

“吾不惜重资,命汝千里负笈,汝埋大攻读之不暇,而有余闲照镜耶……吾不图汝甫离膝下,已濡恶习,可叹可恨。

当是汝校男女同学,汝睹色起意,见异思迁;汝托词悲秋,吾如汝实为怀春,难逃老夫洞鉴也。

”方老先生文如其人:

喜欢用典,自矜,偏狭,保守,迂腐。

通过家书,使方遁翁这个满口“之乎者也”的行将退出历史舞台,却又不死心不息的封建遗老形象跃然于纸上。

方遁翁的形象之所以能塑造得如此成功,主要是作者对那些身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代观念,却还在过去了的封建时代的乡绅之流的空洞造作的深入了解,此外,还有一位跟着老子作用体诗的英年洋派人物——董斜川,“吃活象遗少”,他作得诗如“好赋归来看妇靥,大惭名字止儿啼”,“石齿漱寒赖,松涛泻夕风”等诗的意思非常晦涩难明,每句有出处,正如他自己所说的:

“不知道出处,就不要穿凿附会”,如此一位“同光体”诗人,竟然狂妄地贬斥中国著名诗人苏东坡和苏诗。

以上的种种事例,可以看到《围城》这部篇幅不长的小说,在语言上的高度、精致。

行文中的比喻句处处妙语连珠;变异词标新立异;文言文词与外来词语层出不穷,无论在人物的塑造上,还是凸显寓意上,都极具讽刺性。

它把现代主义思想与讽刺艺术有机地运用在一起,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创举,难怪被世人称为是现代的《儒林外史》,着就是它独特的讽刺艺术的魅力所在。

(四)采用典故,刻画人物心理,增强了文章的讽刺意味。

《围城》中采用了大量的中外文化,文化典故,范围从中国的《诗经》到清代的同光体诗,从希腊的《伊索寓言》,阿拉伯《天方夜谭》到美国的轶事,法国的名句等,内容除文学之外,还涉及哲学、宗教、兵法、医学、生物等知识。

如:

写上词驾驭下属的技巧,尽学洋人赶驴子,在驴子前面,唇吻之上挂一串萝卜,引诱驴子拼命向前,这是取自法国《列那狐》中的生化妙笔。

又如:

方鸿渐买假文凭之事,引用柏拉图《理想国》,孔子之事来为自己辩护,认为买假文凭哄骗父母,“也是孝子贤婿应有承欢养志”。

运用几个中西典故,细腻逼真地写出了方鸿渐自我解嘲,自欺欺人的心理,增强了批判的力度。

二、讽刺特点

(一)智慧与幽默的讽刺。

钱钟书的讽刺与其他作家的讽刺有本质不同。

《围城》中的语言独具特色,无处不闪烁着幽默、智慧的火花,幽默可以说在《围城》中贯彻始终,无论是叙述还是评论,都在真实的基础上不作空泛的指责,在讽刺可笑的人和事中让人悟出深刻的道理。

中国文学历来幽默少讽刺多,笑声相对凝重。

用钱钟书的话来说,缺少“银笑”,如同注入了铅,冷硬、沉钝、辛辣、凝滞、少流动感,不够轻盈爽朗。

现代小说史上,讽刺名家辈出,面目各异:

鲁迅冷峻峭刻,犀利无比;张天翼夸张明快俏皮味足;老舍深切温厚,是忠厚人说笑话等,与上述名家不同。

钱钟书对人性的体察和文化的反省更有趣,以其个人条件及努力,提高了讽刺的机智品位。

老舍说:

“机智是将世事人心放在X光线下照着”,他是用极聪明、极锐利的语言,来道出像格言似的东西,使人读了心跳“。

《围城》可当此语,我们可以从他的小说中深刻感受到,他的讽刺充满了智慧。

如对学国文要出洋深造的分析其他学科,“都是从外国灌输进来的,自己洋气可掬,只要国文是图或国产,还需要外国招牌,方可维持地位”,这里的“洋气可掬”和“外国招牌”,语言尖锐泼辣,对于新学科的内涵,对于一些留学观念,在没有比这样的讽刺更彻底的了,方鸿渐从爱尔兰人手中买到廉价的假文凭后,回信反劝这个骗子改邪归正,爱尔兰人“气得咒骂个不停,喝了酒,红着眼要找中国人打架”,书中戏言这是“中国自有外交或订商约以来唯一的胜利”,用戏剧性的贫穷落后写致外交的失败,在讽刺之外,我们更可看到作者的担心和忧虑。

对于分析那些自以为有名的人用笔名时说“只怕一个名太太,负担不起了,化了好几个笔名来分”,“化了好几个避免”,只是不负责任或是做坏事的表示,作者对三十年代笔名泛滥的恶劣现象,在尖锐刻薄的语言中进行嘲弄,又如方鸿渐同赵辛楣斗口书中写道:

“方鸿渐也许像这几天报上战事消息所说的保持实力,作战略上的撤退”。

“保持实力,作战略上的撤退”,这句话本来是国民党报纸为自己在日寇进攻面前狼狈逃窜所持的遮羞布,这里通过人物的口点出,就为读者撩开了这块遮羞布,暴露出里面的肮脏东西,巧妙地揭露了国民党的反动政策。

《围城》的比喻中。

也不是的流露出幽默的风格,给作品的语言增添了无穷的美感。

例如:

“桌子上就像《儒林外史》里范进给胡屠夫打了耳光的脸,刮得下斤把猪油”,写的是乡村小旅馆里肮脏的桌子:

“侍者上了鸡,碟子里一块像礼拜堂定负针上铁公鸡施舍下来的肉”,写的是西贡酒家里坚韧异常的“佳肴”,“这不是煮过鸡的汤,只像鸡在里面洗过澡”,写得是堂堂的三圆大学的系主任宴请宾客的清淡如水的鸡汤,“鱼像海军陆战队,已登陆了好几天,肉像潜水艇士兵,会长期伏在水里;除醋以外,面包、牛奶、红酒无一不酸”。

这一串不相宜的事物写的是方、鲍二人一整天“什么都别扭”的倒霉相。

品味之余,我们会从钱先生的幽默讽刺的比喻中,不但得到情感的愉悦,而且增加对人生社会的领悟和认识,而这些幽默时时有讽刺。

(二)无情与同情的讽刺。

尽管作者犀利的讽刺笔触所及的都是上层的知识分子,但却是有区别的对待,隐含着作者的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对于高松年、褚慎明、王处厚等人的无情嘲讽;一种是对方鸿渐、赵辛楣、孙柔嘉等人的包含着同情的讽刺。

下面举褚慎明和方鸿渐两个例子便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这一点。

他心里装满女人,研究数理逻辑的时候,看见aposteri(从后果推测前因),那个名词会联想到posterior(后臂),看见x记号会联想到kiss(接吻),方得他没读柏拉图的泰米蔼斯的对话。

这一段将褚慎明道貌岸然下面的满肚子男盗女娼的阴暗下流心理无情地揭露出来,并加以辛辣的嘲讽。

与这段叙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方鸿渐上大学时想和女生接近而又害怕的情形描绘,他是借助苏文纨之口说出来的。

他老远看见我们脸就涨红,愈走近愈脸红,红的我们瞧着都身上发热发难过,我们背后叫他“寒暑表”,因为他脸色忽升忽降,表示出他跟女学生距离的远近。

上面两段话一比较,作者的爱憎同情便清晰可见。

(三)讽刺范围的广泛性。

《围城》以方鸿渐的活动为线索,来讽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方鸿渐不断地从被围困的城堡里逃出来或者冲进去,来展示他留学归来所遭遇的人和事,作品中塑造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

不通事务、懦弱无能的方鸿渐,虽混迹于学界,却以在情场上施展手段,争强好胜为己任的大家闺秀苏文纨;唯利是图,道貌岸然,老奸巨猾,口称维护教育尊严,其实是酒色之徒的伪君子高松年;满口仁义道德,其实是满腹难道女娼的李梅亭;还有专门背后骂人,对擅长用各种手段来博取男人感情的女生指导等等,诸如此类人物,在《围城》中应有尽有,真的是达到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写出某一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

作者在对人物的展示过程中,对官场的腐败,政府的无能,学术的虚伪,社会的落后等不失时机的进行了嘲弄讽刺。

他的笔触及了那十里洋场的政界、银行界、新闻界和工商界,描写了寓公们的可笑可鄙的生活,也涉及到江南的小县,浙江至湖南一路上的污泥臭水,还揭露了所谓“自由区”——国立大学内的种种黑幕,反映的社会生活是相当广阔。

作者更是站在哲理的高度,来讽刺这些社会现象,从而表现他对中国西式知识分子无情地嘲讽和对中国化了的西方文明的精心审视,《围城》所讽刺的实己已远远超出了那个社会,超越了那个年代。

(四)讽刺意味的自然流露。

《围城》的讽刺,丝毫看不出有人为的痕迹,它入骨的讽刺意味是通过情节的发展以及精雕的细节描写,自然而然地达到讽刺目的。

一是通过情节的发展,达到讽刺目的。

《围城》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描写,勾画出人物那可笑的嘴脸,形象的暴露出人物的卑下灵魂,让作品收到良好的喜剧效果。

如对方鸿渐留洋归来后的一段描写就十分精彩:

方鸿渐留洋归来,“衣锦还乡”,后应母校邀请作关于“西洋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之影响及其学术报告”,是这样说的:

“海通几百年,只有两件东西在整个中国社会里长存不灭,一件是鸦片,一件是梅毒,都是明朝所吸收的西洋文明”,“鸦片引发了许多文学作品,古代诗人在酒里找灵感,近代欧美诗人从鸦片里得灵感。

梅毒在遗传上产生白痴、疯狂和残废,但据说也能刺激天才”。

通过这一情节的描写,那种不学无术,满口荒唐的令人滑稽的可笑的形象就跃然纸上。

从整篇小说来看,作者并未对方鸿渐等作过多的评价,而是通过情节的发展,自然地把矛头指向了方鸿渐这一类人的性格弱点,指向了当时那种文化环境和社会政治环境。

二是通过精雕的细节,受到了极好的讽刺效果。

自称一生最恨女人的褚慎明,眼睛近视而不配眼镜是因为怕看见女人的脸,并且声称自己的人性里只有天性而没有男性。

但当他一和苏文纨交谈,却激动得“夹鼻眼镜‘泼辣’一声,只掉到牛奶杯里”。

这一细节的生动描绘,传神的描绘出褚慎明那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形象。

又如写侍者阿刘,因为在方、鲍同居时要钱不成而怀恨在心,见到了方鸿渐被鲍小姐抛弃后但又和他亲近,不禁诧异,便“碎”的一声,向痰盂里射了一口浓浓的唾沫。

一个“碎”自,足以表明怨恨之深,一个“射”字,表现了速度之快且有力量,把阿刘那久蓄的复杂而且情感强烈的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形神皆备。

诸如此类的细节描写,在《围城》中是随处可见,可信手拈来,作品正是通过这些讽刺意味十足的细节,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取得了良好的讽刺效果。

总之,《围城》以高超的讽刺手法,大量奇妙的比喻,以及丰厚的知识容量,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厚独特的新天地。

《围城》是一部回味无穷的奇书。

它时而让你笑,时而让你哭,在妙趣横生的幽默外表下,深藏着令过来人低徊轻叹的悲剧底蕴。

钱中书的讽刺具有社会的广度和历史的深度意义。

当然,小说中的幽默和讽刺,其力量所在是对生活的透彻认识,进而在这种认识基础上的犀利剖析和形象表现。

这些剖析和表现往往使人在笑过之后,转而进入严肃的沉思。

因此,钱钟书独特的讽刺艺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注释:

①钱钟书《围城》第三章第57页

②钱钟书《围城》第二章第43页

③钱钟书《围城》第五章第170页

④钱钟书《围城》第三章第105页

⑤钱钟书《围城》第五章第199页

⑥钱钟书《围城》第三章第112页

参考文献

[1]钱钟书.《围城》.(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吴平.《围城》.(艺术特色浅说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2期62—65)

[3]吴宏聪.《中国现代文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顾之川.《解读围城》.(京华出版社,2001年版)

[5]温锐林.《喻海明珠〈围城〉比喻研究》.(山西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6]怀文.《中国文学名著导读》.(浙江文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