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三数据配置与管理教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89591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68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块三数据配置与管理教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模块三数据配置与管理教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模块三数据配置与管理教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模块三数据配置与管理教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模块三数据配置与管理教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块三数据配置与管理教程.docx

《模块三数据配置与管理教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三数据配置与管理教程.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块三数据配置与管理教程.docx

模块三数据配置与管理教程

 

A-A1330数据配置与管理

学习目标:

●能够完成OLTB的基础数据配置

●能够完成OLTB的硬件数据配置

●能够完成V5接口的数据配置和调试

●能够完成用户业务数据配置

 

目录

第一章基础数据配置1

1.1硬件数据配置1

1.1.1OLTB硬件数据配置1

1.1.2ONUB硬件数据配置2

1.1.3OLTB、ONUB连接数据配置5

1.2局数据配置6

1.2.1创建局码6

1.2.2增加号码范围段7

第二章V5接口数据配置9

2.2主要数据介绍9

2.2.1V5接口索引(V5ID或V5标识)9

2.2.2V5接口标识(V5InterfaceID)9

2.2.3变量(Variant)9

2.2.4第三层地址(L3addr)9

2.2.5链路标识10

2.2.6物理C通路标识10

2.2.7逻辑C通路标识10

2.3V5接口的数据配置10

2.3.1配置V5接口11

2.3.2增加V5链路11

2.3.3增加V5物理C通路12

2.3.4增加V5逻辑C通路13

2.3.5激活V5接口14

2.4确认V5接口15

2.4.1显示V5链路15

2.4.2确认V5链路16

2.4.3倒换V5通道16

2.5删除V5接口16

2.5.1去激活V5接口16

2.5.2删除V5接口16

2.6查询V5接口17

2.6.1显示V5接口配置17

2.6.2显示V5物理通道(4741)17

2.6.3显示V5逻辑通道(4737)17

2.6.4转换SDN到L3地址18

2.6.5显示用户端口配置18

2.6.6显示V5用户端口状态18

2.6.7显示第三层地址18

2.7维护操作类命令19

2.7.1删除V5链路19

2.7.2删除V5逻辑C通路19

2.7.3修改V5链路号20

2.7.4修改V5逻辑C通道20

2.7.5修改V5接口参数21

2.7.6闭塞链路21

2.7.7解闭链路21

2.7.8闭塞V5端口21

2.7.9解闭V5端口22

2.7.10指配变量22

2.7.11申告BCC的AN故障22

2.7.12ISDN激活/去激活23

2.8问题及对策23

2.8.1V5故障判断方法23

2.8.2故障诊断方法23

第三章用户业务数据配置27

3.1数据结构27

3.1.1概述27

3.1.2用户参数28

3.2创建PSTN用户28

3.3创建ISDN用户29

3.42/4线音频接口30

3.4.1步骤:

31

3.4.2举例:

跨OLT开通音频电路的方法32

3.5查询用户数据33

3.5.1显示用户物理号33

3.5.2显示_用户号码33

3.5.3显示号码段33

3.5.4显示机架机框范围33

3.5.5显示_用户属性33

3.5.6转换_SDN到SPN34

3.5.7转换_SPN到SDN34

3.6删除用户数据34

3.6.1批删除用户34

3.7变更用户号码34

3.8用户移机35

3.9修改用户属性36

3.10创建用户常见故障分析36

基础数据配置

基础数据配置是ZXA10(OLTB)工程开局和扩容中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学习ZXA10(OLTB)设备的重要环节。

基础数据配置包括硬件数据配置(含OLT和ONU)和局数据配置两个部分,重点掌握各机架机框、单板配置、创建局码、用户号码范围段配置以及OLT和ONU的2M连接。

以下数据配置的界面是OAM5.10。

硬件数据配置

OLTB硬件数据配置

增装ODT层(机框)

命令:

硬件管理—增加机架机框(4401)

说明:

系统的默认数据里已经包括了控制层(含2个MP、2个SSU、2个ODT),故MCTL层不用填加;若机框上未加ODT层,此步骤可免。

界面:

参数:

主节点号为2,ODT层通常放在0架2框,机框类型为MODT。

若要删除机架机框,选择硬件管理—删除机架机框的命令。

增装ODT板

命令:

硬件管理—增装电路板(4413)

说明:

所有单板的增加均用此命令。

电路板类别选择“ODT_CARD”,辅助类型选择“255”(无辅助类型)。

界面:

参数:

后面两个参数只有在增装TPU单板时才有用。

由于增加的不是用户单元处理机板,故输入参数中“PT子节点号”、“通信方式”两个参数无意义,但必须有值,需在17—112的范围内任选一个数填上即可,通信方式也可以任选其中一个。

命令执行完毕后会返回ODT的子节点号。

ONUB硬件数据配置

增装用户层(机框)

命令:

硬件管理—增装机架机框(4401)

说明:

必须先增加机框,才能在机框上增加单板。

机框与单板的类型必须匹配,否则会出错。

界面:

参数:

主节点选择2,机框类型选择MALC。

MSTST是用于ONUA的14板位的机框,MSLC是用于ONUA上23个板位的机框。

配置用户单元

增装TPU板

命令:

硬件管理—增装电路板(4413)

说明:

增加用户单元的时候,必须先增加TPU,再增加用户板,否则该子节点的用户板增加不了。

若要删除用户单元时,先删除用户板,才能删除TPU。

界面:

参数:

TPU的子节点号是在做数据时决定的。

这里输入的TPU的子节点号有意义,可以在17-112的范围内选择,注意不要重复。

查看TPU单板上的芯片,若芯片上标明“TPU2A”、“TPU3A”字样的,选择CHW通信方式;若标明“TPU2AHDLC”、“TPU3AHDLC”字样的,选择ODT的HDLC通信方式。

上述两种通信方式所带的用户单元最多达96个;选择SSU的HDLC通信方式,用户单元最多达48个,故SSU的HDLC通信方式较少选用。

增装用户板

命令:

硬件管理—增装电路板(4413)

说明:

增装用户板时,要确保该子节点的TPU已经存在。

参数:

不同的用户板选择不同的辅助类型。

表1.1-1用户板的类别及辅助类型

用户板

电路板类别

电路板辅助类型

ALC

ALC—CARD

ALC—ORDINARY

RALC

ALC—CARD

ALC—ORDINARY

TSLC

TSLC—CARD

TSLC—ORDINARY

AUDB

ALC—CARD

AUDB

DLCA

ALC—CARD

DLCA

DIB

DIB—CARD

DIB

HSB

DIB—CARD

DIB—HSB

增装用户板时输入的的PT子节点号和通信方式均无意义,只需在指定的范围内任取一值即可。

OLTB、ONUB连接数据配置

命令:

硬件管理—设置2M连接(4414)

说明:

该命令特指ONU上的TPU的PCM2M与ODT的PCM2M之间的连接关系。

“删除2M连接”也是特指TPU和ODT的2M连接。

这与V5的2M建立和删除的命令不同,需特别注意。

界面:

参数:

TPU和ODT的E1号都是从0开始编号的,ODT的E1号从0~7,TPU的E1号从0~3。

TPU的PCM0有时钟提取功能,必须先用PCM0,再用PCM1。

局数据配置

这里的局数据指局码和依附于局码的号码资源段(号码范围段)。

ZXA10(OLTB)设备出厂时,一般没有配置局数据,需要在开局的扩容工程中,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局数据的配置。

创建局码

命令:

接入网静态数据管理—创建局码(4250)

界面:

参数:

用户号长指的是用户号码的总长度减去局码的长度。

这里举例的用户号码是567****。

增加号码范围段

命令:

接入网静态数据管理—增加号码范围段(4205)

界面:

 

小结

在硬件数据的配置中,重点掌握机架机框、单板的配置;在局数据管理中,重点掌握创建局码、增加号码范围段的配置。

此外,各种删除和查询的命令也要熟练掌握。

思考题:

1、显示某用户板的子节点的命令是什么?

2、显示TPU的通信方式的命令是什么?

3、如何从单板上区分TPU采用何种通信方式?

4、怎样修改MP的IP地址?

V5接口数据配置

在前面我们完成了硬件数据配置,这时候单板已经可以正常运行。

我们还需要做两件事,一是完成与交换机的V5对接,二是分配用户的电话号码。

完成这两件事之后,电话就能够打通,我们的数据配置就基本完成了。

中兴综合接入网系统具有完善的V5信令系统,本章介绍的是标准的V5.2接口的数据配置过程。

学习本章之前,最好先对V5信令系统的理论部分温习一下,再进行具体的网管操作。

V5主要数据要熟练掌握,这是进行数据配置的前提。

注意:

1.一个AN可以有多个V5接口,能够连接到一个或多个LE上;一个V5接口的所有链路必须全部连接到一个LE上。

2.一个用户端口只能通过一个V5接口提供接入服务,即使接入网与LE之间有多个V5接口,它们之间也没有互助关系。

主要数据介绍

V5接口索引(V5ID或V5标识)

一个V5接口在AN侧的内部编号,该参数不需要与LE对应。

V5接口标识(V5InterfaceID)

V5接口双方用以识别对方的编码,同一个V5口在AN和LE两侧接口标识必须一致。

变量(Variant)

V5接口协议中的配置参数,同一个V5口在AN和LE两侧配置变量必须一致。

第三层地址(L3addr)

V5接口双方在PSTN信令、控制协议中用来区分每个用户端口的地址。

链路标识

V5接口双方用来识别构成V5.2接口的每条2048Kb/s链路的编码,同一条链路在AN和LE两侧其链路标识必须一致。

物理C通路标识

每个物理C通路的内部编号,AN和LE两侧不必一致。

逻辑C通路标识

V5接口双方用以识别逻辑C通路的编码,同一个V5口在AN和LE两侧其逻辑C通道标识必须一致。

知识点:

V5信令数据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外部数据,必须与对端交换机的数据保持一致,包括V5接口标识、变量、链路标识、逻辑C通路标识;另一部分是内部数据,无须与对端交换机保持一致,可以在接入网侧自行定义,包括V5接口索引、物理C通路标识。

V5接口的数据配置

V5接口的数据配置分为5个步骤:

配置V5接口(4752)

增加V5链路(4718)

增加V5物理C通道(4755)

增加V5逻辑C通道(4728)

激活V5接口(4754)

下面举一个例子来说明V5接口的配置

接口标识:

101

变量:

85

链路号:

10(主链路)、11、12(次链路)、13

逻辑C通路标识:

1

配置V5接口

界面:

说明:

V5接口索引可以自行定义。

增加V5链路

界面:

说明:

按上图的方式,增加4条链路。

增加V5物理C通路

界面:

增加第一条物理C通路

增加第二条物理C通路

说明:

物理C通道号、HW号无意义,习惯上主链路的物理C通道号取2,HW号取20,次链路上的物理C通道号取4,HW号取21。

增加V5逻辑C通路

界面:

增加第一条逻辑C通路

增加第二条逻辑C通路

注意:

若建立数字用户,在配置ISDN_DS路径、ISDN_Group路径、ISDN_Frame路径中都选择“是”。

激活V5接口

界面:

确认V5接口

V5接口建好之后,会看到ODT板上对应主、次链路的指示灯闪烁,说明V5链路已经激活。

要确认V5接口能正常工作,通常采用以下的办法:

显示V5链路

确认V5链路

倒换V5通道

显示V5链路

命令:

V5管理—显示V5链路(4736)

目的:

显示指定V5接口内的全部或指定链路的配置和当前工作状态。

举例:

4736:

1=2;//显示2号V5接口的全部链路。

返回结果:

该命令返回多屏。

第一屏返回该V5接口全部链路数和链路标识,另外几屏分别返回每条链路的V5接口索引、链路索引、此链路位于ODT板的位置(主节点、子节点、PCM号)、链路号和链路状态。

备注:

输入参数中“链路号”缺省时,显示指定V5接口内的全部链路的状况,否则,显示指定链路的状况。

确认V5链路

命令:

V5管理—确认链路号(4709)

目的:

向指定V5接口的对端请求链路号,确认双方是否一致。

举例:

4709:

1=2:

2=10;//向2号V5接口的对端确认链路号为10的V5链路。

返回结果:

无。

倒换V5通道

命令:

V5管理—倒换V5通道(4733)

目的:

倒换V5逻辑C通道,确保主次链路的工作正常。

举例:

4733:

1=2:

2=1;//通道标识应输入真正意义的逻辑C通路标识。

返回结果:

无。

删除V5接口

删除V5接口之前,先把建在该V5接口上的用户数据删除掉,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删除V5接口有两个步骤:

去激活V5接口

删除V5接口

去激活V5接口

命令:

V5管理—去激活_V5接口(4775)

目的:

将已激活的V5接口去激活。

举例:

4774:

1=2;//将2号V5接口去激活。

备注:

去激活后的V5接口方可删除。

在V5接口正常工作时,此命令慎用。

返回结果:

无。

删除V5接口

命令:

V5管理—删除V5接口(4753)

目的:

删除指定的V5接口。

举例:

4753:

1=2;//删除索引为2的V5接口。

返回结果:

无。

备注:

此命令用来删除指定的V5接口,将接口现有的配置数据(含链路、物理C、逻辑C等全部删除。

在V5接口正常工作时,使用此命令要慎重。

查询V5接口

显示V5接口配置

命令:

V5管理—显示_V5接口配置(4761)

目的:

显示指定V5接口的配置数据。

举例:

4761:

1=2;//显示索引为2的V5接口配置。

返回结果:

该命令返回指定V5接口的索引、V5接口类型、V5变量、V5接口标识、V5所在模块号和V5接口所连接的AN的标识。

备注:

输入参数中“V5接口索引”缺省时显示所有V5接口。

显示V5物理通道(4741)

命令:

V5管理—显示_V5物理通道(4741)

目的:

显示指定V5接口中全部或指定的物理C通道的配置和工作状态。

举例:

4741:

1=2;//显示2号V5接口的全部物理通道。

返回结果:

该命令返回多屏。

第一屏返回该V5接口全部物理通道数和各物理C通道标识,另外几屏分别返回每条物理C通道的T网时隙号、DT逻辑号、所在链路号和信令时隙号。

备注:

输入参数中“物理通道号”取255时,显示指定V5接口中的全部物理C通道,否则,显示指定物理C通道状况。

显示V5逻辑通道(4737)

命令:

V5管理—显示_V5逻辑通道(4737)

目的:

显示指定V5接口内全部或指定的逻辑C通道的配置和当前状态。

举例:

4737:

1=2;//显示2号V5接口的全部逻辑C通道。

返回结果:

该命令返回多屏。

第一屏返回该V5接口全部逻辑通C道数和各逻辑通道的标识,另外返回的几屏分别返回每条逻辑C通道、对应的物理通道号、所承载的第三层协议类型。

备注:

输入参数中“逻辑通道号”取255时,显示指定V5接口中的全部逻辑C通道,否则,显示指定逻辑C通道。

转换SDN到L3地址

命令:

V5管理—转换_SDN到L3地址(4742)

目的:

将某个接入网用户的电话号码转换成该用户所属的V5接口索引和相应的L3地址。

举例:

4742:

1=25960064;//显示用户259600642所属的V5接口索引和相应的L3地址。

返回结果:

该命令返回指定用户所属的V5接口索引和相应的L3地址。

显示用户端口配置

命令:

V5管理—显示_用户端口配置(4743)

目的:

将某个接入网用户所属的V5接口索引和L3地址转换成电话号码。

举例:

4743:

1=2:

2=64;//显示2号V5接口,第三层地址为64的的用户端口所对应的用户号码。

返回结果:

该命令返回指定PSTN用户的V5用户类型(V5.1、V5.2)和用户号码。

显示V5用户端口状态

命令:

V5管理—显示_V5用户端口状态(4745)

目的:

显示指定V5接口中某个PSTN用户端口的工作状态。

举例:

4745:

1=2:

2=1;//显示2号V5接口,第三层地址为1的的用户端口状态。

返回结果:

该命令返回指定PSTN用户端口状态。

备注:

输入参数中“第三层地址”指PSTN用户的L3地址。

用户端口状态包括端口正常、端口闭塞和停止使用。

显示第三层地址

命令:

V5管理—显示_第三层地址(4763)

目的:

显示指定V5接口中连续多个第三层地址的状况。

举例:

4763:

1=2:

2=1:

3=100:

4=1;//显示V5ID为2,从第三层地址为1开始的连续100个第三层地址中已分配的第三层地址的状况。

返回结果:

该命令返回指定第三层地址中已分配的第三层地址对应的用户类型、用户逻辑号和用户号码。

备注:

该命令只可显示连续100个第三层地址的状况。

如果选择显示全部第三层地址,将显示两批,其中第一批显示这100个第三层地址中未分配的,第二批显示已分配的。

维护操作类命令

删除V5链路

命令:

V5管理—删除_V5链路(4717)

目的:

在指定V5接口内删除一条V5链路。

举例:

4717:

1=2:

2=85:

3=10;//删除2号V5接口内的10号V5链路。

返回结果:

无。

注意:

此命令不能删除载有信令时隙的链路。

在V5接口正常工作时,使用此命令要慎重。

删除V5逻辑C通路

命令:

V5管理—删除_V5逻辑通道配置(4727)

目的:

删除指定V5接口内的一条逻辑C通道。

举例:

4727:

1=2:

2=85:

3=1;//删除2号V5接口内的标识为1的逻辑C通道。

返回结果:

无。

注意:

不能用此命令删除已激活的V5口内的逻辑通道。

在V5接口正常工作时,使用此命令要慎重。

修改V5链路号

命令:

V5管理—修改_V5链路号(4757)

目的:

修改指定V5接口内一条V5链路的标识。

举例:

4757:

1=2:

2=10:

3=50;//修改2号V5接口内,原链路标识为10的V5链路的链路标识改为50。

返回结果:

无。

注意:

在V5接口正常工作时,使用此命令要慎重。

修改V5逻辑C通道

命令:

V5管理—修改_V5逻辑C通道标识(4758)

目的:

修改指定V5接口内一条逻辑C通道标识。

举例:

4758:

1=2:

2=1:

3=2;//修改2号V5接口内,原逻辑通道标识为1的V5逻辑C通道的逻辑通道标识改为2。

返回结果:

无。

注意:

在V5接口正常工作时,使用此命令要慎重。

修改V5接口参数

命令:

V5管理—修改_V5接口参数(4759)

目的:

修改指定V5接口的接口参数。

举例:

4759:

1=2:

3=85:

4=1;//修改2号V5接口的V5变量为85,交换机类型为富士通,不修改AN标识。

返回结果:

无。

闭塞链路

命令:

V5管理—闭塞_链路(4721)

目的:

闭塞指定V5接口内的一条链路。

举例:

4721:

1=2:

2=10:

3=0;//立即闭塞2号V5接口内的10号链路。

返回结果:

无。

备注:

输入参数中“延迟标志”取0时立即闭塞,如果此时该链路上有电路被占用,则立即释放占用电路,相应呼叫被拆除;取1时为延迟闭塞,直至该链路上被占用的电路全部被释放,该链路才会被释放。

不能用此命令将已激活的V5接口上的所有链路全部闭塞。

在V5接口正常工作时,使用此命令要慎重。

解闭链路

命令:

V5管理—解闭_链路(4722)

目的:

解闭V5接口中的某一条链路,允许其进入工作状态。

举例:

4722:

1=2:

2=10;//解闭2号V5接口10号链路。

返回结果:

无。

闭塞V5端口

命令:

V5管理—闭塞_V5端口(4739)

目的:

闭塞指定V5接口中的某个PSTN用户端口,禁止其工作。

举例:

4739:

1=2:

2=1:

3=0;//立即闭塞2号V5接口中第三层地址为1的的用户端口。

返回结果:

无。

说明:

输入参数中“第三层地址”指PSTN用户的L3地址;“延时标志”取0时为非延时闭塞,用户端口被立即闭塞,取1时为延迟闭塞,待用户端口正常释放后才闭塞。

解闭V5端口

命令:

V5管理—解闭_V5端口(4740)

目的:

解闭指定V5接口中的某个PSTN用户端口,允许该用户工作。

举例:

4740:

1=2:

2=1;//解闭2号V5接口中第三层地址为1的的用户端口。

返回结果:

无。

说明:

输入参数中“第三层地址”指PSTN用户的L3地址。

指配变量

命令:

V5管理—指配_变量(4746)

目的:

向V5接口的对端发送一个重新指配变量的请求。

举例:

4746:

1=2:

2=86;//修改2号V5接口的变量值为86。

返回结果:

无。

注意:

只有在V5接口激活的情况下才能指配变量。

此命令主要用于V5接口的协议测试,日常维护中不得使用。

申告BCC的AN故障

命令:

V5管理—申告_BCC的AN故障(4747)

目的:

通过BCC协议通知LE侧某时隙故障,占用此时隙的话路将被释放。

举例:

4747:

1=2:

2=10:

3=2;//通过BCC协议通知LE侧2号V5接口,10链路的2号时隙为故障时隙。

返回结果:

无。

注意:

此命令主要用于V5接口的协议测试,日常维护中不得使用。

ISDN激活/去激活

命令:

V5管理—ISDN激活/去激活(4748)

目的:

将指定V5接口内的某个ISDN端口去激活,禁止其工作。

举例:

4748:

1=2:

2=8000;3=1;//将2号V5接口,端口地址为8000的ISDN用户端口去激活。

返回结果:

无。

说明:

输入参数中“L3地址”指ISDN用户的端口地址。

此命令主要用于V5接口的协议测试,日常维护中不得使用。

问题及对策

V5故障判断方法

(1)观察ODT板上相应的DT指示灯。

若物理C通道工作正常,则其所在的PCM指示灯应闪烁闪烁表示此物理C通路上已经激活并处于工作状态;其它的PCM指示灯应常亮。

(2)通过连结在MP上的操作维护台,查看其当前系统告警记录中有无V5数据链路告警。

如果发现有V5数据链路未建起或故障,可按照下列建议的步骤在V5接口的两侧分别进行故障分析和排错。

故障诊断方法

(1)系统硬件配置的检查

确保ODT板的安装严格遵从配置数据的要求。

判断硬件是否正确安装的方法:

观察操作维护台上的机架板位状态图,判断某单板是否已经安装到位(应无相应板位告警);

使用人机命令1608(TEST_SM_COM)测试模块MP至单板(单元)的通信链路状况,以判断单板是否安装可靠。

检查确认完毕,查看V5链路情况。

如果依然未有改善,则继续下列步骤。

(2)单板功能的验证

在配置了主次链路的ODT节点上,用自环线将主次链路的进、出PCM端子短接(将该ODT板自环)。

如果ODT板工作正常,则原有数据链路告警应立即消失,ODT板上相应的运行状态指示灯将闪烁,否则需置换此ODT板。

必须确认配置了主次链路的ODT板工作均正常。

如果主次链路自环后,对应V5接口的所有数据链路均建起,则表明此侧V5接口硬件正常,如果ODT恢复成正常连接后V5数据链路依然建不上,那么基本上是对端V5接口的问题,或者是两侧V5数据不匹配。

如果需要对V5接口实行进一步的诊断,可采用下列步骤来检查V5接口的数据配置或者V5接口中物理C通路的实际状况。

(3)检查V5接口的数据配置。

首先,用人机命令4761(SHOW_V5INCFG)查询指定V5接口的配置,可得知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