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 整理版本.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87716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9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组成原理 整理版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 整理版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 整理版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 整理版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 整理版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组成原理 整理版本.docx

《计算机组成原理 整理版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成原理 整理版本.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组成原理 整理版本.docx

计算机组成原理整理版本

第一次作业

1.给出总线的定义。

答:

总线是能为多个部件分时共享的一组信息传送线路。

2.硬件和软件在逻辑上是等效的。

3.某总线数据通路宽度为64位,总线时钟频率为133MHz,则该总线的数据传输率为多少?

解:

总线的数据传输率=64*133M/8=1064MB/S

4.假设某计算机的字长为16位,分别写出定点小数和定点整数采用原码、补码表示时的典型值。

编码

最小负数

最大负数

最小正数

最大正数

定点小数

原码

-(1-2-15)(1.11…1)

-2-15(1.00…1)

2-15(0.00…1)

(1-2-15)(0.11…1)

补码

-1(1.00…0)

-2-15(1.11…1)

2-15(0.00…1)

(1-2-15)(0.11…1)

定点整数

原码

-(215-1)(111…1)

-1(100…1)

1(000…1)

(215-1)(011…1)

补码

-215(100…0)

-1(111…1)

1(000…1)

(215-1)(011…1)

5.某浮点数字长32位,其中阶码8位,含一位阶符,补码表示,以2为底;尾数24位,含一位数符,补码表示,规格化,请给出该浮点数的典型值及其对应的浮点数代码。

典型值

浮点数代码

真值

最小的负数

01…1,1.0…0

(-1)*(

最大的负数

10…0,1.10…0

(-2-1)*(

最小的正数

10…0,0.10…0

(2-1)*(

最大的正数

01…1,0.11…1

(1-2-23)*(

6.浮点数的符号与尾数的符号一致;阶码的位数影响浮点数的表示范围;尾数的位数影响浮点数的表示精度。

第二次作业

1.指令中为什么使用隐地址方式。

答:

简化地址结构。

2.简述堆栈操作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答:

先进后出(或后进先出),例子略。

3.指令字长16位,可含有3、2、1或0个地址,每个地址占4位。

请给出一个操作码扩展方案。

4.RISC和CISC的中文名称是什么。

RISC:

精简指令集系统计算机

CISC:

复杂指令集系统计算机

5.简述80%和20%规律。

答:

80%的指令是简单指令,占运行时间的20%;20%的指令是复杂指令,占运行时间的80%。

6.简化地址结构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答:

采用隐地址

7.如何用通用I/O指令实现对各种具体设备的控制?

答:

1)I/O指令中留有扩展余地

2)I/O接口中设置控制/状态寄存器

8.什么是I/O端口?

答:

I/O接口中的寄存器

9.对I/O设备的编址方法有哪几种?

请简要解释。

1)单独编址:

I/O地址空间不占主存空间,可与主存空间重叠。

具体分为编址到寄存器和编址到设备两种。

编址到设备:

每个设备有各自的设备编码;I/O指令中给出设备码,并指明访问该设备的哪个寄存器。

编址到寄存器:

为每个寄存器(I/O端口)分配独立的端口地址;I/O指令中给出端口地址。

2)统一编址:

为每个寄存器(I/O端口)分配总线地址;访问外设时,指令中给出总线地址。

I/O端口占据部分主存空间。

10.用堆栈存放返回地址,则转子指令和返回指令都要使用的寄存器是什么?

答:

堆栈指针SP

11.给出先变址后间址、先间址后变址和相对寻址三种寻址方式对有效地址的计算方法。

先变址后间址:

EA=((R)+D)

先间址后变址:

EA=(R)+(D)

相对寻址:

EA=(PC)±D

12.各种寻址方式的操作数放于何处,如何形成操作数的有效地址。

答:

除寄存器直接寻址方式操作数放在寄存器中之外,其它寻址方式操作数均在主存中。

立即寻址:

指令中提供操作数

直接寻址:

指令直接给出操作数地址

寄存器寻址:

指令中给出寄存器号就是有效地址

间接寻址:

指令中给出间址单元地址码(操作数地址的地址),按照该地址访问主存中的某间址单元,从中取出操作数的地址

寄存器间址:

由指令给出寄存器号,所指定的寄存器中存放着操作数地址。

自增型寄存器间址:

由指令给出寄存器号,所指定的寄存器中存放着操作数地址。

自减型寄存器间址:

指令中给出寄存器号,被指定的寄存器内容减1后作为操作数地址

变址寻址:

指令给出一个寄存器号和一个地址量,寄存器内容与地址量之和为有效地址

基址寻址:

基址寄存器内容与形式地址相加,其和为操作数有效地址

基址加变址:

指令给出两个寄存器号和一个地址量,寄存器内容与地址量之和为有效地址

相对寻址:

指令给出位移量,PC内容与位移量之和为有效地址

页面寻址:

指令给出位移量,PC的高位部分与位移量拼接,形成有效地址

先变址后间址:

EA=((R)+D)

先间址后变址:

EA=(R)+(D)

13.

 

寻址方式

有效地址

操作数

直接寻址

100H

80H

相对寻址

2100H

165H

变址寻址

1100H

181H

寄存器直接寻址

R

1000H

间接寻址

80H

40H

变址间接寻址

181H

100H

寄存器间接寻址

1000H

256H

14.I/O指令的设置方法有哪几种?

请简要解释。

答:

1)设置专用I/O指令(显式I/O指令):

针对单独编址,用I/O指令访问I/O端口。

2)用传送指令实现I/O操作(隐式I/O指令):

针对统一编址,用传送指令访问I/O端口。

不设专用I/O指令。

3)通过I/O处理机进行I/O操作

15.转子与中断最大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答:

中断具有随机性,而转子没有。

16.子程序中最后一条指令是什么指令?

答:

返回指令。

17.用堆栈存放返回地址,则转子指令和返回指令都要使用的寄存器是什么?

答:

堆栈指针SP

18.CPU内部的IR、PSW、PC、MAR、MBR的中文名称是什么?

里面存放的是什么内容?

答:

IR指令寄存器,存放现行指令;

PSW程序状态字寄存器;反映现行程序状态,指示程序工作方式

MAR地址寄存器,存放被访问单元的地址

MBR数据缓冲寄存器,用来存放CPU与主存之间交换的信息

19.PSW与控制/状态字寄存器的区别是什么?

PSW在CPU中,反映程序运行状态,指示程序工作方式;控制/状态字在接口中,反映CPU命令和外部设备状的状态。

第三次作业

1.运算器采用单组内总线、分立寄存器结构和单组内总线、集成寄存器结构时,其输入端设置的部件名称是什么?

答:

采用单组内总线、分立寄存器结构时在输入端设置选择器;采用单组内总线、集成寄存器结构时在输入端设置暂存器。

2.简述同步控制方式和异步控制方式的定义、特点、优缺点和应用场合,并说明两者最核心的区别是什么?

答:

同步控制方式:

定义:

各项操作受统一时序控制。

特点:

有明显时序时间划分,时钟周期长度固定,各步操作的衔接、各部件之间的数据传送受严格同步定时控制。

优点:

时序关系简单,时序划分规整,控制不复杂;控制逻辑易于集中,便于管理。

缺点:

时间安排不合理。

应用场合:

用于CPU内部、设备内部、系统总线操作(各挂接部件速度相近,传送时间确定,传送距离较近)。

异步控制方式:

定义:

各项操作按不同需要安排时间,不受统一时序控制。

特点:

无统一时钟周期划分,各操作间的衔接和各部件之间的信息交换采用异步应答方式。

优点:

时间安排紧凑、合理。

缺点:

控制复杂。

应用场合:

用于异步总线操作(各挂接部件速度差异大,传送时间不确定,传送距离较远)。

两者最核心的区别是:

有无统一时序划分。

3.什么是主设备,什么是从设备?

答:

主设备:

申请并掌握总线权的设备。

从设备:

响应主设备请求的设备。

4.什么是总线周期?

答:

经总线传送一次数据所用的时间(包括送地址、读/写)

5.控制器的分类

答:

组合逻辑控制器和微程序控制器。

6.主机和外设的连接方式

答:

辐射式、总线式和通道式。

7.直接程序传送方式中,可以对外设的状态进行了抽象,请简述三个状态及其转换;并指明在何种状态下CPU方能与外设交换数据。

答:

三个状态及其转换如图所示

在结束状态下,CPU方能与外设交换数据。

8.简述中断的定义。

答:

CPU暂时中止现行程序的执行,转去执行为某个随机事态服务的中断处理程序;处理完毕后自动恢复原程序的执行。

9.CPU在何时响应中断请求?

何时响应DMA请求?

答:

在一条指令结束时响应中断请求;一个总线周期结束时响应DMA请求。

10.中断的实质是什么?

答:

中断的实质是程序切换。

11.简述中断与DMA的相同点和区别。

答:

DMA与中断的相同点:

能响应随机请求;可并行操作。

区别:

中断用程序实现中、低速I/O传送;能处理复杂事态;一条指令结束时响应请求,其实质是程序切换;DMA用硬件实现高速、简单I/O传送;一个总线周期结束时响应请求,其实质是总线权切换。

12.CPU如何实现对中断的屏蔽和中断的允许。

答:

通过送屏蔽字实现对中断的屏蔽;通过开/关中断实现对中断的允许。

13.DMA的中文名称和定义。

答:

DMA的中文名称是直接存储器存取。

定义为:

直接依靠硬件实现主存与I/O间的数据传送,传送期间不需CPU程序干预。

14.进行数据传输前,CPU发送的DMA初始化信息有哪些?

答:

传送操作类型、主存首址、交换量、外设寻址信息。

第四次作业

1.分别使用原码一位乘和补码一位乘,计算+0.1001*-0.1110的值,并给出规范化的步骤。

解:

1)原码一位乘

A=00.0000,B=00.1001,C=.1110

步骤条件操作ACCn

00.0000.1110

(1)Cn=0+0+00.0000

00.0000

→00.00000.111

(2)Cn=1+B+00.1001

00.1001

→00.010010.11

(3)Cn=1+B+00.1001

00.1101

→00.0110110.1

(4)Cn=1+B+00.1001

00.1111

→00.01111110.

故[X*Y]原=1.01111110

2)补码一位乘

A=00.0000,B=00.1001,-B=11.0111,C=1.0010

步骤条件操作ACCnCn+1

CnCn+100.00001.00100

(1)00+0+00.0000

00.0000

→00.000001.0010

(2)10-B+11.0111

11.0111

→11.1011101.001

(3)01+B+00.1001

00.0100

→00.00100101.00

(4)00+0+00.0000

00.0010

→00.000100101.0

(5)10-B+11.0111

11.1000

故[X*Y]补=1.10000010

2.请给出溢出的三种判别逻辑,并指明各符号的含义。

答:

1)溢出=操作数的符号位SA和SB

结果符号Sf

2)溢出=符号位进位Cf

尾数最高位进位C

3)溢出=

结果的第一个符号位Sf1

结果的第二个符号位Sf2

3.第三章练习题的第2题的

(1)、(4);第3题的

(2)、(3)。

解:

第2题

(1)00.110011

+00.101101

01.100000故正溢

(4)11.001101

+11.010011

10.100000负溢

第3题X补-Y补=X补+[-Y]补

(2)[-Y]补=00.101101

00.110110

+00.101101

01.100011正溢

(3)[-Y]补=11.001100

11.100011

+11.001100

10.101111负溢

4.请叙述原码不恢复余数除法和补码不恢复余数除法的上商规则。

答:

原码不恢复余数除法根据余数符号判断上商,为正商1,为负商0;补码不恢复余数除法根据余数和除数的符号判断上商,同号,商1,异号,商0。

5.给出浮点数加减运算、浮点数乘法运算和浮点数除法运算的步骤。

答:

浮点加减运算步骤:

1)检查能否简化操作;

2)对阶;

3)尾数加减;

4)结果规格化。

浮点乘法运算步骤:

1)检查操作数是否为0;

2)阶码相加;

3)尾数相乘;

4)结果规格化。

浮点除法运算步骤

1)检查操作数是否为0;

2)被除数的尾数AM与除数的BM尾数满足|AM|<|BM|;

3)阶码相减;

4)尾数相除;

5)结果不再规格化。

6.浮点数加减运算中,什么是对阶?

为什么要对阶?

如何实现?

答:

使两数阶码相等称之为对阶。

因为阶码不同时,小数点实际位置没有对齐,尾数对应权值不相同,无法直接运算。

小阶向大阶对齐,小阶阶码加1,尾数右移1位,直到两个数的阶码相同。

7.采用并行进位链传递进位信号时,请给出进位信号C1、C2、C3和C4的逻辑表达式。

答:

C1=G1+P1C0

C2=G2+P2G1+P2P1C0

C3=G3+P3G2+P3P2G1+P3P2P1C0

C4=G4+P4G3+P4P3G2+P4P3P2G1+P4P3P2P1C0

8.请使用181和182芯片,设计一个32位的ALU,要求采用组内并行、组间并行的进位链传递方式。

答:

第五次作业

1.实际计算机的时序控制方式往往以同步方式为基础,然后进行一些变化,请举出三个同步方式变化的例子。

答:

①不同指令安排不同时钟周期数②总线周期中插入延长周期③同步方式引入异步应答

2.画出模型机的数据通路结构,并指明各部件的作用。

答:

选择器A、B:

选择参加运算的操作数

ALU:

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移位器:

对ALU运算结果进行左移、右移、直传、高低字节交换操作

R0~R3通用寄存器:

提供运算数据、存放运算结果

C暂存器:

暂存来自主存的源地址或源数据

D暂存器:

暂存来自主存的目的地址或目的数

IR指令寄存器:

存放现行指令

PSW程序状态字寄存器:

反映现行程序状态,指示程序工作方式

MAR地址寄存器:

存放被访问单元的地址

MDR数据缓冲寄存器:

用来存放CPU与主存之间交换的信息

SP堆栈指针:

存放堆栈的栈顶地址

3.结合模型机的数据通路结构,说明各类信息的传送路径。

指令信息:

M→DB→IR

指令地址:

PC→A→ALU→移位器→内总线→MAR

指令地址加1:

PC→A→ALU→移位器→内总线→PCC0

转移地址(寄存器寻址):

R0→A/B→ALU→移位器→内总线→PC

转移地址(寄存器间址):

R0→A/B→ALU→移位器→内总线→MAR→AB→M→DB→MDR→B→ALU→移位器→内总线→PC

操作数地址(寄存器寻址):

R0

操作数地址(寄存器间址):

R0→A/B→ALU→移位器→内总线→MAR

操作数地址(变址):

PC→A→ALU→移位器→内总线→MAR→AB→M→DB→MDR→B→ALU→移位器→内总线→C→B→ALU→移位器→内总线→MARPC→A

数据信息(R→R):

R0→A/B→ALU→移位器→内总线→R1

数据信息(R→M):

R0→A/B→ALU→移位器→内总线→MDR→DB→M

数据信息(M→R):

M→DB→MDR→B→ALU→移位器→内总线→R1

数据信息(M→M):

M(源)→DB→MDR→B→ALU→移位器→内总线→C

(计算目的地址)C→A/B→ALU→移位器→内总线→MDR→DB→M

数据信息(R→I/O):

R0→A/B→ALU→移位器→内总线→MDR→DB→I/O

数据信息(I/O→R):

I/O→DB→MDR→B→ALU→移位器→内总线→R1

数据信息(I/O→M):

DMA方式I/O←→DB←→M

第六次作业

教材P168页第11题的1、2、3、4、5、10、17、18、19、20,其中第2小题需要拟定指令流程和操作时间表,其它只需要拟定指令流程。

解:

(1)

MOV(R0),(SP)+

FT0:

M→IR,PC+1→PC

STO:

SP→MAR

ST1:

M→MDR→C

ST2:

SP+1→SP

DT0:

R0→MAR

ET0:

C→MDR

ET1:

MDR→M

ET2:

PC→MAR

(2)MOV(R1)+,X(R0)

FT0:

M→IR,EMAR、R、SIR

PC+1→PCPC→A、输出A、DM、CPPC、1→ST、CPT()、CPFT()~CPET()

ST0:

PC→MARPC→A、输出A、DM、CPMAR、T+1、CPT()

ST1:

M→MDR→CEMAR、R、SMDR、MDR→B、输出B、DM、CPC、T+1、CPT()

ST2:

PC+1→PCPC→A、A+1、DM、CPPC、T+1、CPT()

ST3:

R0+C→MARR0→A、C→B、A+B、DM、CPMAR、T+1、CPT()

ST4:

M→MDR→CEMAR、R、SMDR、MDR→B、输出B、DM、CPC、1→DT、CPT()、CPFT()~CPET()

DT0:

R1→MARR1→A、输出A、DM、CPMAR、T+1、CPT()

DT1:

R1+1→R1R1→A、A+1、DM、CPR1、1→ET、CPT()、CPFT()~CPET()

ET0:

C→MDRC→A、输出A、DM、CPMDR、T+1、CPT()

ET1:

MDR→MEMAR、W、T+1、CPT()

ET2:

PC→MARPC→A、输出A、DM、CPMAR、1→ST、CPT()、CPFT()~CPET()

(3)

MOVR2,(PC)+

FT0:

M→IR,PC+1→PC

STO:

PC→MAR

ST1:

M→MDR→C

ST2:

PC+1→PC

ET0:

C→R2

ET1:

PC→MAR

(4)

MOV–(SP),(R3)

FT0:

M→IR,PC+1→PC

ST0:

R3→MAR

ST1:

M→MDR→C

DT0:

SP-1→SP、MAR

ET0:

C→MDR

ET1:

MDR→M

ET2:

PC→MAR

(5)

ADDR1,X(R0)

FT0:

M→IR,PC+1→PC

ST0:

PC→MAR

ST1:

M→MDR→C

ST2:

PC+1→PC

ST3:

R0+C→MAR

ST4:

M→MDR→C

ET0:

C+R1→R1

ET1:

PC→MAR

(10)

INCX(PC)

FT0:

M→IR,PC+1→PC

DTO:

PC→MAR

DT1:

M→MDR→D

DT2:

PC+1→PC

DT3:

PC+D→MAR

DT4:

M→MDR→D

ET0:

D+1→MDR

ET1:

MDR→M

ET2;PC→MAR

(17)

JMPR0

FT0:

M→IR,PC+1→PC

ET0:

R0→PC、MAR

(18)

JMPX(PC)

FT0:

M→IR,PC+1→PC

ET0:

PC→MAR

ET1:

M→MDR→C

ET2:

PC+C→PC、MAR

(19)

RST(SP)+

FT0:

M→IR,PC+1→PC

ET0:

SP→MAR

ET1:

SP+1→SP

ET2:

M→MDR→PC、MAR

(20)

JSR(R1)

FT0:

M→IR,PC+1→PC

ST0:

R1→MAR

ST1:

M→MDR→C

ET0:

SP-1→SP、MAR

ET1:

PC→MDR

ET2:

MDR→M

ET3:

C→PC、MAR

2.什么是指令周期。

答:

从主存中取出一条指令加上执行这条指令的时间称为指令周期。

3.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给出组合逻辑控制器的三级时序。

答:

工作周期、时钟周期、工作脉冲

4.组合逻辑控制器有哪些缺点,微程序控制器如何针对这些缺点对其进行了改进?

答:

组合逻辑控制器的缺点为:

①设计不规整,设计效率较低;控制器核心结构零乱,不便于检查和调试。

②不易修改与扩展指令系统功能。

改进:

引入了程序技术,使设计规整;

引入了存储逻辑,使功能易于扩展。

5.微程序控制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答:

①若干微命令编制成一条微指令,控制实现一步操作;

②若干微指令组成一段微程序,解释执行一条机器指令;

③微程序事先存放在控制存储器中,执行机器指令时再取出。

6.简述控制存储器存储的内容,以及与主存的区别。

答:

控制存储器中存放微程序。

与主存的区别:

①控制存储器在CPU中、而主存不是;

②控制存储器是一个ROM,而主存是ROM和RAM

③控制存储器容量比主存小

④控制存储器字长比主存长

⑤控制存储器速度比主存快

7.微指令可分为哪两部分?

各自作用是什么?

答:

微指令可分为

微命令字段(或微操作控制字段)和微地址字段(或顺序控制字段)

微命令字段:

提供一步操作所需的微命令。

微地址字段:

指明后续微地址的形成方式,提供微地址的给定部分。

8.采用分段直接编译法时,微命令分组的原则是什么?

答:

同类操作中互斥的微命令放同一字段。

9什么是功能转移?

答:

根据机器指令操作码找到对应微程序入口地址的过程称为功能转移。

10.后续微地址的形成方式有哪些?

答:

有增量方式和断定方式两种。

第七次作业

1.试从速度、容量、价格三个角度比较cache、主存、硬盘。

答:

按照cache→主存→硬盘的顺序

速度越来越慢、容量越来越大、价格越来越便宜

2.说明cache、主存、辅存三者的作用(即其中存放什么信息)。

答:

Cache:

存放CPU在当前一小段时间内多次使用的程序和数据。

主存:

主要存放CPU当前使用的程序和数据。

辅存:

存放大量的后备程序和数据。

3.简述随机存取的两点含义。

答:

①可按地址访问存储器中的任一单元;②访问时间与单元地址无关。

4.简述存取时间和存取周期的定义。

答:

存取时间:

从存储器收到读/写申请命令,到从存储器取出/写入信息所需的时间。

存取周期:

存储器作连续访问操作过程中一次完整的存取操作所需的全部时间。

5.磁带、主存、硬盘、光盘四种存储器分属于随机存取存储器、顺序存取存储器、直接存取存储器中的哪一类?

答:

主存属于随机存取存储器;

磁带属于顺序存取存储器;

硬盘、光盘属于直接存取存储器。

6.引入cache的目的是什么?

引入虚拟存储器的目的是什么?

答:

引入cache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存储器的速度,匹配CPU与主存之间的速度差异。

引入虚拟存储器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存储器的容量。

第八次作业

1.已知CPU地址总线A15~A0(低)。

用ROM芯片(4K×4位/片)和RAM芯片(2K×8位/片)组成一个半导体存储器,按字节编址。

其中ROM区地址从3000H~3FFFH,RAM区地址从6000H~73FF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该存储器需用多少块ROM芯片和多少块RAM芯片?

(2分)

ROM区:

4KBRAM区:

5KB

所以需4K×4位/片的ROM芯片2片;需2K×8位/片的RAM芯片3片。

(2)各芯片需连入哪几根地址线?

(2分)

4K×4位/片的ROM需连A0~A11;2K×8位/片的RAM需连A0~A10

(3)分别写出各片选信号的逻辑式。

(4分)

采用全译码

A12

A11

A10

A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