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发展情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087407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工业发展情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安徽工业发展情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安徽工业发展情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安徽工业发展情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安徽工业发展情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工业发展情况.docx

《安徽工业发展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工业发展情况.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工业发展情况.docx

安徽工业发展情况

安徽工业发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一)工业经济增长迅速,工业化水平大幅提高。

“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工业增加值由1373.5亿元增加到5601.9亿元,年均增长22.6%。

工业化率达43.7%,比“十五”末上升9.4个百分点。

推动三次产业结构从2005年的18.1:

42:

39.9调整为2010年的14.1:

52.1:

33.8。

(二)工业结构调整加快,优势和新兴产业地位提升。

到2010年,汽车、钢铁、装备制造业、有色金属、轻工、石化六大产业占全部工业的7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29%。

千亿产业实现零的突破,由2006年的“零”起步发展到2010年汽车、家电等7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

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已达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15%左右。

(三)规模以上企业增多,骨干企业作用加强。

至2010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65万户,企业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工业企业达17家,超500亿元的4户,其中11家进入中国企业500强。

(四)工业投资大幅增长,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十一五”期间,全省工业共完成投资15322亿元,年均增长40.9%。

其中,技术改造投资累计完成7614亿元,年均增长34.6%。

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全省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53户,其中,国家级23户,省级430户。

认定省级新产品835项。

企业的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研发经费、研发项目和研发成果均占全社会总数的70%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指数居全国前10位,其中基础指数高居全国第二位。

(五)非公经济不断壮大,产业集群形成特色。

至2010年底,全省个体工商户数达到134.2万户,私营企业22.9万户。

公有制工业在总量增长1.9倍的同时,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55.4%下降到42%,非公经济增长了4.2倍,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44.6提高到58%。

全省非公经济已形成汽车零部件、家电、电线电缆、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

(六)“两化融合”深入推进。

2010年,全省88%的大中型企业开展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辅助工艺和生产过程控制等应用,马钢和铜陵有色入选国家“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奇瑞等57家企业被认定为首批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

(七)资源综合利用取得成效,工业能耗显著下降。

至2010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十五”末下降了40.7%,促进了万元GDP能耗下降20.36%。

二、基本做法

(一)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不断强化工业的主导地位。

此次考察感受最深的,是安徽从上到下那种强烈的工业化意识和广大干群重工业、抓发展的浓厚氛围。

安徽是个农业大省,工业基础相对薄弱。

但近几年安徽紧紧咬住工业化这个核心,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发展。

尤其是2007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召开高规格的工业强省大会并出台《关于工业强省的决定》后,发展工业经济成了各级各部门的“头号工程”,工业化的理念深入人心。

安徽之所以出现这种良好局面,关键是在职能配置、资金投入、干部考核等方面注重向工业领域倾斜。

如在职能配置上,强调“用最强的力量抓工业、最大的力度支持工业”;在资金投入上,建立工业强省专项资金,集中用于技术研发、节能减排、表彰奖励,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省财政拿出30多亿元支持工业;在干部考核上,把工业经济作为量化考核的重要指标,迅速在全省形成了“关注工业、支持工业、投身工业”的氛围,真正形成了抓工业的强大合力;在选人用人上,强调地方政府主职干部原则上要有经济部门工作经历,注重把懂经济、懂工业的干部选配到市县领导岗位,有力促进了工业经济发展。

 

(二)突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安徽工业崛起关键是投资保持了快速增长,而投资的高增长得益于承接沿海产业转移。

安徽毗邻江苏、浙江等沿海发达省份,加上煤炭资源富集,劳动力成本低廉,可以说是“东部的区位、中部的成本”。

近年来,安徽放大这一优势,响亮地提出了“东向发展”战略,分别与上海、浙江、江苏等沿海省市签署了30多个框架协议、专项协议和城市间合作协议,2400多个省级名牌产品与长三角实现了互认,各地组建大规模、多层次的专业团队和招商小分队,选派干部常年驻长三角地区招商,实现城市、园区、产业“一对一”、“点对点”的有效对接。

此外,还与浙江、上海签订了电力和能源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建成“皖电东送”工程,年发电量约400亿千瓦时、产值120亿元,年利税25亿元。

据统计,近年安徽累计利用省外资金中,55%以上来自长三角地区。

目前在皖的浙商就超过40万人,投资额上千亿元。

最值得关注的是,最近国务院批准皖江城市带为全国首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业已成为安徽省“吸金洼地”,2010年1-3季度,皖江城市带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8个,投资总额69632.5万美元,其中外商投资32445.6万美元,分别占全省的62.1%、71.8%、65.6%。

投资总额的80%都涌向了以合肥、芜湖为首的皖江城市带地区。

目前,安徽正在构想与产业转移地共享GDP和税收的新模式,这将极大调动沿海地区参与共建示范区建设的积极性。

形成这一局面的背后,是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形成了完善的协调机制和严格的考核激励机制。

安徽坚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全部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省政府定期召开“861”重大项目调度会,每月通报各地招商引资和各开发区投资和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年终进行量化考核,每年对招商有功的地区或部门主职给予5-6万元奖励。

芜湖等地还将招商引资考核与干部工资挂钩,对完不成招商任务的扣发绩效工资的65%,完成情况较好的给予重奖。

奖罚分明的考核机制,使全省上下形成了招商引资的强大动力。

如为引进熔安船用低速柴油机项目,合肥市政府建立了占地900亩的船舶配套工业园,拿出12亿元对内河航道进行清淤疏浚,使通航能力由300吨提升至千吨级,满足了大吨位船舶的通航条件。

(三)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创新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的根本途径。

近年来,安徽把自主创新作为全省发展的核心战略,注重加大创新投入,重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培育了奇瑞、江淮等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创新正在成为安徽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安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连续保持30%以上高速增长。

安徽在财力偏紧的情况下设立产业创新发展资金;相继建立了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信息中心、技术市场、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公司等一批国家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目前安徽省工业企业出现了“五个70%以上的态势”,即70%的科技机构设在企业,70%的科技活动人员集中在企业,70%的研发经费源于企业,70%的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由企业为主体承担,70%的省级科技成果出自企业。

如奇瑞公司2万名员工中就有工程技术人员6000余人,其中4000多人从事产品研发,用于产品研发的投入占当年营业收入多年来保持在10%以上。

通过10余年的自主创新发展,奇瑞掌握了汽车研发制造的核心技术,拥有发动机、变速箱和整车设计等100多项专利。

分别在日本东京、意大利都灵、澳大利亚墨尔本建立了3个研究院,先后与美国量子基金建立合作合资关系,已建或在建的海外CKD工厂达15个。

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59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实现增加值1623亿元,同比增长27.4%,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29%,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占全省GDP的比重13.2%,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累计实现出口额37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2%。

合芜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带获准建设,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数、高新技术企业数和质检中心数均居中部首位,组建13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建11家首批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设立13支创业(风险)投资基金,获授权专利16012件,增幅居全国第一,世界最大规模全通型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开工建设。

此外,安徽正在加快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改试验区建设。

试验区启动以来,省及三市安排财政自主创新专项资金数十亿元。

2010年,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384.5亿元,比上年增长40.5%,占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56.7%;实现增加值906.4亿元,比上年增长26.1%,占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55.8%;累计实现出口额25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4.2%。

(四)注重产业链延伸配套和做大做强,占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调研中我们感到,安徽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产业链的延伸配套,形成了自己的产业特色和产业优势。

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四条大产业链:

——电子电器产业链。

形成了家电研发—零部件制造—整机组装—物流—售后服务为一体的产业链,家电产业综合配套能力日趋增强。

仅合肥就聚集了美菱、荣事达、海尔、美的、格力等一批国内外知名整机家电企业,吸引了电子元器件、专用集成电路、显示器件、线路板、模具、包装、维修、物流和研发等500多家企业配套,年产值近400亿元。

随着京东方液晶面板、彩虹合肥高世代TFT—LCD玻璃基板等重大项目及13个上游配套项目的建设,安徽家电产业链不断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核心配套件和主要电子元器件延伸,使产业更具竞争力。

——铜及铜加工产业链。

从单纯铜冶炼发展到铜板带、铜杆、铜棒、铜箔、漆包线、电线电缆、铜覆板等铜加工产业链,拥有11大类、几百个品种,已形成120万吨铜冶炼和100万吨铜加工能力,今年可形成千亿元的产业规模。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

以奇瑞、江淮等整车企业为核心,形成了完备的汽车生产体系。

仅芜湖就聚集了德国大陆、意大利菲亚特、美国江森等一批国内外著名汽车零部件及相关配套企业200余家,去年零部件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28亿元,与整车生产配套率达30%以上。

——能源和煤化工产业链。

安徽以“皖电东送”为契机,已建成两淮亿吨级煤电基地,建立了煤电联产、煤焦化和煤气化三大产品体系,炼焦及焦化下游产品的深加工,煤气化制甲醇、合成氨及深加工、电石等产业快速发展。

目前,安徽已形成1.2亿吨煤、1103亿度电、750万吨原煤深加工的能源和煤化工产业基地。

更为重要的是,安徽把招商引资、技术改造与产业升级有效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优势产业技术含量和工艺水平,占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如投资175亿元的京东方合肥液晶面板项目,是内地首条六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年产值可达120亿元,成为国内具有明显竞争力的平板显示产业基地;投资65亿元的熔安动力低速船舶柴油机项目,工艺水平世界一流,将建成年产500万匹马力、单机3万匹马力的我国最大船用低速柴油机生产基地,年产值约100亿元;位于淮南市正在建设的安徽煤化工基地规划占地13.09平方公里,以淮化集团煤制170万吨/年甲醇及烯烃项目为龙头,规划总投资712亿元,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563.6亿元,利税113.4亿元,成为国内重要的新型化工产业基地;最近开工建设总投资114亿元的中盐合肥化工基地项目,计划5年完成,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52.4亿元,利税23.6亿元,建成全国三大盐化工生产基地之一。

(五)高起点、大手笔建设工业园区,打造工业发展的良好载体。

目前全省共有149家省级以上各类开发区,其中国家级开发区9家,通过国家审核的省级开发区81家,省政府批准筹建的省级开发区59家。

省级以上开发区形成了皖江示范区内94家、合肥经济圈内41家、皖北地区47家、皖西南山区7家的分布格局,实现了每个县(市、区)都有一家省级开发区或筹建的省级开发区的目标。

仅2010年,安徽省就紧抓政策机遇,获批了5家国家级开发区,成功推动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批准合肥设立国家级出口加工区。

省政府新批准筹建了26家省级开发区。

(六)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营造创业兴业的浓厚氛围。

硬环境方面,安徽交通发展很快,公路网密集度跃居全国前十位,已形成“三横六纵”、市市通高速的公路主骨架,每个县城上高速只要半小时。

随着合宁、合武高铁的贯通以及京沪高铁安徽段全线开工,安徽“1234”出行格局(即合肥至南京1小时、武汉2小时、上海3小时、北京4小时)初步形成。

城市基础设施更是大手笔,如仅仅五年,合肥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就由224.7平方公里扩大到339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由224万增至335万,城市化率由55.8%提高到68.2%。

累计投入1195亿元,完成1057项城建工程,建成道路864公里、桥梁107座,一举拉开了城市发展框架,同步推进水、电、气、热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构建起“一环六射”高速公路网,加快推进铁路枢纽、新桥国际机场、港口航道等一批重大对外交通项目建设,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初步形成。

合肥滨湖新区,规划面积约190平方公里,拟建并落实签约房建面积达1215万平方米,相当于合肥老城区房建面积的2倍。

从2006年11月启动建设至今,建成区面积已达18平方公里,道路网围合面积达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36万。

一个基础设施完备、人气汇集的现代滨湖新城初步形成,引起了国内外投资商广泛关注。

软环境方面,近年来安徽大刀阔斧地进行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投资环境整治。

如合肥市以商鞅变法的精神推进机关“效能革命”,规定有令不行、办事拖拉、吃拿卡要、态度刁蛮四条“高压线”,要求县(区)、市项目审批分别在两个、五个工作日内办结,芜湖市每个部门只设一个审批科,实行“一个口子”对外,政府效能大幅提高。

安徽投资环境的改善,吸引了一大批知名企业投资,也带动了外向型经济和民间投资发展。

2010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57.2亿美元,增长20.4%,引进省外资金6863.7亿元,增长47.9%,其中示范区分别占76.2%和72.5%。

三、“十二五”发展计划

“十二五”期间安徽省将全面实施“12345”行动计划,具体为:

(一)实现工业总量超一万亿。

“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工业快速发展,预计“十二五”时期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将年均增长18%,按2010年5364亿元的基数计算,到2015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将达到1.2万亿元左右。

 

(二)完成技术改造投资过二万亿。

“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完成技术改造投资7614亿元,是“十五”时期总量的4.5倍。

综合考虑,“十二五”时期,安徽省预计将完成技改投资2万亿元以上,是“十一五”时期总量的3倍左右。

 

(三)实施三大工程。

一是做强做大优势产业。

以国际、国内产业高端为标杆,依托现有基础,围绕装备制造、汽车、家电、优质金属材料等产业,做强做大优势产业。

通过信息技术嫁接,关键功能件、关键材料的研发和制造,整机的大型化、智能化以及零部件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等途径,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形成在全国乃至国际领先的若干优势产业,培育若干优势产业基地。

二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围绕石化、建材、轻工、纺织、煤炭、电力产业转型升级,高起点、大规模实施技术改造,加大用信息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力度,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着力解决行业发展的关键和瓶颈技术。

三是培育打造新兴产业。

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创新型企业为支撑,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加快培育和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生物产业、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公共安全、新能源等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力求在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产业率先突破,成为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导产业。

同时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四)重点发展四大产业区域。

坚持错位、协调发展和统筹兼顾的原则,重点围绕皖江城市带、皖北地区、合肥经济圈及皖南皖西地区工业发展,形成四大区域快速、和谐发展的产业格局。

 

(五)培育五家以上超千亿元企业。

努力将马钢集团、铜陵有色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江淮汽车集团、淮南矿业集团等5家以上企业培育成规模大、实力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超千亿元企业。

安徽省发布“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无线?

手机媒

四、几点启示

(一)进一步在发展理念上解放思想。

工业化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是现代经济最强大的推动力量。

工业化是“三化”的核心,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加速器,是现代服务业的实体支撑,也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途径。

当前四川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处在加快发展和爬坡升级的关键阶段,我省发展潜力在工业。

加快四川发展,需要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以新的视野、新的思维方式,牢牢抓住工业化这个核心,坚持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把主要精力向工业集中,保障发展的资源向工业汇集,促进发展的政策向工业倾斜,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化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从政策支持、职能配置、目标考核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工业的主导地位。

制定工业强省政策性文件并出台强有力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在技术改造、重点产业调整升级、中小企业培育等方面加大财政性资金投入;切实理顺和强化工业部门管理职能,合理配置行业规划、产业政策、技术改造、工业节能等方面职能;把工业经济指标纳入地方和部门考核体系,将工业投资和招商引资作为衡量使用干部的一项重要指标,真正把工业经济的首要支撑作用体现出来,切实增强各级各部门重工业、抓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把承接国际和沿海产业转移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四川不与沿海省份接壤,在梯度承接产业转移上并不占优势,但抢占内陆市场的区位优势较为突出,产业基础、科教人才、商务成本等方面也具有优势。

要扬长避短,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开展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引导和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加快扩张,充分利用我省的市场优势,吸引沿海大企业将区域性研发、生产基地和销售服务中心设在四川;依托我省产业基础,积极承接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及关联配套产业。

把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建设与承接产业转移结合起来,继续坚持并加大县域经济、产业集群的政策资金支持,引导各地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和分工明确的产业基地,吸引沿海产业成规模、成体系转移。

(三)在更高起点上谋划重点产业调整振兴,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着眼于提高重点产业的技术水平、着眼于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着眼于产业链的延伸配套,全面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适当整合政策、资金、资源,分阶段、有针对性地支持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大力培育领军企业,支持大企业带头用信息化引领企业发展、带头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延伸、带头建立创新平台和技术联盟,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通过资产重组、资源整合和引进战略投资者,培育发展一批营业收入过百亿、千亿的大型企业集团,打造四川工业的航空母舰。

(四)大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从目前我省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看,推进自主创新有两个突破口,一个是企业技术进步,另一个是培育新兴产业。

一方面,切实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信贷的结合,推动创业投资产业发展。

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大公共研发平台和孵化器建设力度,注重扶持一批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调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积极性。

大力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从融资、税收等方面出台扶持创新创业的政策,大力培育引进一批创新型企业,扶持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成长。

更加注重企业技术改造,设立和增加省本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加大企业技改贴息支持力度,加强重点领域技术攻关,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重大技术改造和企业信息化应用提升项目,使企业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提高企业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的能力。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我省科教人才优势,加快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不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占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抓紧编制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建立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引导多渠道建立创业投资基金,抓好创业、投融资、公共服务等六大平台建设,在新兴产业突破中不断提高我省的自主创新能力。

(五)下决心整治投资环境,为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的条件。

硬环境方面,进一步加大公路、铁路及空港等路网建设力度,不断提升高速公路里程,提高市县高速公路通达率,加快省际、城际铁路快速通道建设,不断强化四川综合交通枢纽地位;狠抓开发区建设,实行开发区经济指标月通报制度,引导各地加快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我省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规模、层次,打造优越发展载体。

软环境方面,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尤其要以“效能革命”精神,强力推进“能力建设”活动,切实做好各级“企业直通车”服务工作,严格执行限时办结制、一次告知制、特事特办制,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打造高效优质的政务环境。

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造就一大批企业家和高素质产业技术工人,加快发展以研发设计、物流、金融、商贸、会展等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降低投资和商务成本,为吸引外来投资创造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