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秘方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86852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秘方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医秘方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医秘方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医秘方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医秘方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秘方录.docx

《中医秘方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秘方录.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秘方录.docx

中医秘方录

中医秘方录

专题分类:

>中医临床真实秘方录>中医道验秘方录>中医中药秘方网

  一、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的特效治疗方桂枝12g甘草10g白芍30g乳香10g丹参30g没药10g桃仁10g全虫10g制川乌(先煎1小时)6g牛膝10g木瓜10g二、止痒特效方【歌诀】祛风止痒用牡蛎,珠母益母归生地,防风荆芥夜交藤,甘草蝉衣粉丹皮。

【组成】牡蛎30克,珍珠母30克,生地24克,当归24克,益母草24克,夜交藤24克,丹皮15克,防风12克,荆芥9克,蝉衣7克,甘草9克。

【用法】先将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牡蛎,珍珠母另煎1小时,再合余药,共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

每日1剂,早、中、晚各温服1次。

【功效】平肝熄风,凉血止痒。

【方解】瘙痒是皮肤病中最常见的症状。

究其病因不外乎风胜、湿胜、热胜、虫淫、血虚等几个方面,临床最常见的是肝肾阴虚、血虚生风,也有血热或夹湿者。

该证皮肤剧痒,但多无原发皮损,经反复搔抓后,则可引起抓痕、血痂、湿疹化、苔癣样变等继发皮损。

本方系自拟方,经数十年临床验证,疗效良好。

方中牡蛎、珍珠母平肝熄风;生地、当归滋补肝肾,畅通血脉;丹皮、益母草凉血化瘀;夜交藤宁心安神;防风、荆芥、蝉衣祛风止痒;甘草缓和,解毒矫味。

全方合成,适用于肝肾阴虚、血瘀、血虚生风之“风瘙痒”。

其审证要点为:

多为老年,病程较久,瘙痒与情绪有关,苔薄舌红,脉细数或弦数。

【主治】风瘙痒。

【加减】若热重者,加黄柏;夹湿者,加泽泻。

【附记】尚需注意,服药期间勿饮酒,忌食辛辣食物,避免各种刺激,以免影响疗效。

2、益气凉血汤【来源】张梦侬《临症会要》【歌诀】益气凉血用黄芪,归地桑叶黑豆皮,山栀蝉蜕苍耳子,橘叶杭菊白藓皮。

【组成】生黄芪10克,当归6克,生地10克,桑叶10克,苍耳子10克,黑豆皮10克,栀子皮10克,蝉蜕10克,白藓皮10克,杭菊花10克,橘叶10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日服2次。

可连服数剂。

【功效】益气凉血,清热祛风。

【方解】方中用黄芪补气,生用重在走表而外达肌肤;橘叶行气,消肿散毒;生地、当归凉血散血以去血分之热;桑叶、苍耳子、黑豆皮、栀子、蝉蜕、白藓皮、菊花等有疏风清热之功。

药用皮而不用实,取其轻能上升,偏于宣散,用于皮肤之疾,效果更佳。

【主治】瘙痒症,甚至数年不愈者。

3、六味止痒汤【来源】《治验百病良方》【歌诀】六味止痒用苦参,黄柏花椒地肤投,再加甘草蛇床子,一方两用效堪奇。

【组成】蛇床子30克,地肤子30克,苦参30克,黄柏15克,花椒5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3次。

每次加水300毫升,煎取200毫升。

头煎、三煎药液,倾入盆内,加温水适量洗澡,第2次煎液,分3次内服。

【功效】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方解】方用苦参、黄柏清热利湿;蛇床子、地肤子、花椒祛风止痒;甘草解毒,并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之功。

【主治】全身皮肤瘙痒症。

【加减】偏湿热者,加生苡仁30克。

【附记】用本方治疗全身皮肤瘙痒症近百例,一般用药2剂可愈。

最重者只服4剂,无1例无效。

4、止痒散【来源】《治验百病良方》【歌诀】止痒散中露蜂房,丹参地肤熟地黄,苦参蝉衣乌梢蛇,研末为用日三服。

【组成】熟地黄、露蜂房、丹参、地肤子、苦参各100克,蝉衣、乌梢蛇各50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过120目筛后装瓶密闭备用。

用时,每取药末4克,日服3次。

1周为1疗程。

直至痊愈止。

【功效】滋阴活血,祛风止痒。

【方解】方用熟地黄、丹参滋阴活血;苦参清热利湿;地肤子、蝉衣、乌梢蛇、露蜂房祛风止痒,且露蜂房还有解毒之功。

合而用之,共奏滋阴活血,祛风止痒之功。

【主治】皮肤瘙痒症。

【附记】用本方治疗皮肤瘙痒症145例,其中治愈者140例(用药1疗程治愈者89例,2疗程治愈者51例),好转3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达199%。

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

5、石膏浮萍汤【来源】《中医杂志》(12)1965年(丁荣川方)【歌诀】石膏浮萍生地黄,丹皮黄芩与连翘,苍耳山栀生甘草,赤芍蝉衣白藓皮。

【组成】生石膏30克,浮萍6克,生地12克,丹皮9克,黄芩6克,白藓皮10克,连翘10克,苍耳子10克,山栀10克,蝉衣5克,赤芍10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热解毒,散风止痒,凉血除湿。

【方解】方用生石膏、连翘、黄芩、山栀清热解毒;生地、赤芍、丹皮凉血清热;浮萍祛风湿;苍耳子、白藓皮、蝉衣散风止痒。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除湿,散风止痒之功。

【主治】疥疮、皮肤瘙痒症、泛发性神经性皮炎、脓疱疮多因风湿挟热所致。

【附记】本方对上述皮肤病,经临床反复验证,投之每能奏效。

6、润燥祛风汤【来源】徐福松《许履和外科医案医话集》【歌诀】润燥祛风大胡麻,当归生地制首乌,荆芥防风乌蛇肉,苦参藓皮板蓝根。

【组成】大胡麻9克,当归9克,制首乌12克,生地12克,板蓝根15克,白藓皮9克,荆芥4?

5克,防风4?

5克,苦参9克,乌蛇肉9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日服2次。

10剂为1疗程。

【功效】润燥祛风。

【方解】“风瘙痒”,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全身瘙痒症”。

《诸病源候论》云:

“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入腠理,与血气相搏,而俱往来在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也。

”这对于全身皮肤瘙痒症的病因病理,说得比较清楚。

瘙痒是一个症状,并不是一个特异的疾病,因为许多皮肤病都可引起瘙痒,所以“瘙痒病”,仅指皮肤有痒感,而无原发病变者而言。

治宜润燥祛风。

故方用当归、制首乌、生地、大胡麻养血滋阴润燥;板蓝根清热解毒;苦参清热利湿;荆芥、防风、白藓皮,乌梢蛇祛风之痒。

合而用之,共奏清热养血,滋阴润燥,祛风止痒之功。

【主治】风瘙痒(皮肤瘙痒症)。

【附记】临床屡用,多能应手取效。

7、大青叶汤【来源】《治验百病良方》【歌诀】大青叶汤金银花,黄芩党参板蓝根,紫草防己延胡索,白芷甘草白藓皮。

【组成】大青叶12克,黄芩12克,金银花12克,党参12克,板蓝根15克,紫草6克,延胡索6克,防己6克,甘草6克,白藓皮9克,白芷9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热解毒,益气凉血,祛风止痒。

【方解】方用大青叶、金银花、板蓝根、黄芩清热解毒;党参益气健脾;紫草凉血清热;防己祛风湿;白芷、白藓皮祛风止痒;甘草解毒,并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益气凉血,祛风止痒之功。

【主治】带状疱疹。

【附记】用本方治疗带状疱疹70例,经2-19天治疗,均获痊愈。

服药期间均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8、板蓝根汤【来源】《程氏医学笔记》【歌诀】板蓝根汤用虎杖,丹皮蝉蜕草赤芍,清热凉血祛风湿,带状疱疹一扫痊。

【组成】虎杖15克,板蓝根20克,丹皮13克,赤芍13克,蝉蜕10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热凉血,祛风止痒。

【方解】方用板蓝根清热解毒;丹皮、赤芍凉血活血;虎杖祛风除湿;蝉蜕祛风止痒;甘草解毒,并调诸药。

合而用之,共奏清热凉血,祛风止痒之功。

【主治】带状疱疹。

【加减】若发热者,加葛根、黄芩;若继发细菌感染者,加金银花、连翘。

【附记】用本方治疗带状疱疹13例,经3~9天治疗,均获痊愈。

其中12例在5天内治愈。

9、石冰散【来源】《程氏医学笔记》【歌诀】石冰散中川黄连,青黛蛤粉红升丹,共为细末油调敷,带状疱疹外用灵。

【组成】煅石膏70克,蛤粉40克,川黄连30克,红升丹25克,冰片60克,青黛50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装入瓶内密封备用。

用时,根据皮损面积大小,取适量药粉,用香油适量调成糊状,涂于患处,外用灭菌敷料,再用胶布覆盖固定,隔日更换1次。

【功效】清热解毒,助阳敛疮。

【方解】方用青黛、黄连、冰片清热解毒;蛤粉助阳补肾;煅石膏、红升丹消炎敛疮生肌。

合而用之,共奏清热解毒,助阳敛疮之功。

【主治】带状疱疹。

【附记】用本方治疗带状疱疹120例,经用药2~5次后,均获痊愈。

10、解毒膏【来源】《程氏医学笔记》【歌诀】解毒膏中用黄连,青黛冰片朱砂襄,共为细末油调敷,带状疱疹效果好。

【组成】川黄连60克,青黛60克,冰片60克,朱砂15克,香油150毫升。

【用法】先将前4味药共研极细末,加入香油内调成糊膏状,贮瓶备用。

用时,先以消毒棉签沾双氧水反复搽洗带状疱疹区的皮肤,并将水疱排破,使疱液流尽,再用消毒棉签沾药膏均匀地涂于患部,每日涂药3~4次。

不用包扎。

【功效】清热解毒安神。

【方解】川黄连、青黛、冰片清热解毒;朱砂重镇安神,共奏清热解毒安神之功。

【主治】带状疱疹【附记】用本方治疗带状疱疹46例,经用药2~4天后,均获痊愈。

又用雄黄、明矾各等份,共研细末,用冷开水调匀,用毛笔蘸涂患处,可立即止痛。

用治带状疱疹,几日内可治愈。

内服:

山萸肉90克净麻黄45克水煎服,一日一剂。

治顽癣特效方发表者:

赵东奇952人已访问羌活2钱荆芥2钱川芎2钱党参2钱茯苓4钱陈皮2钱藿香1.5钱甘草2钱双花2钱连翘2钱,水煎服,蜈蚣2条去头足,研面对汤药内,均3次口服。

乙肝特效方肝炎病毒携带,患者可能没有症状,在偶尔体检中发现,也有人自觉乏力,困倦,肌肉酸疼,全身不适,心悸,尿黄,胁下胀疼,恶心,烦躁等症,症状不一定俱全.中医临床,左关脉弦,细,弱,六脉细数,亦有个别迟缓,虚大者.三个月一疗程,疗效显著,经检验,有多数转阴,或症状好转,可用于各种肝炎,任何时期的治疗,没有副作用.兼糖尿病,高血压,及其它病症,亦可服用.组成:

茵陈50克佩兰50克生地30克玄参30克天冬30克麦冬30克玉竹20克黄精20克郁金30克板兰根30克白芍30克当归25克川芎20克用法:

水煎服.每付服2天整,每12小时一次口服,轻者月余病情缓解.加减:

1.伴心悸,气短加西洋参15克黄芪60克党参30克2.伴目黄口苦,加栀子30克柴胡30克黄芩30克3.伴饮食不振,或服药恶心,缓泻,胃不适感,加阳春砂10克白蔻10克苍术20克4.伴失眠,加远志25克枣红25克柏子仁25克5.伴浮肿,加泽泻30克白术30克牛膝75克茯苓30克6.伴肝大,脾大,加三棱30克莪术30克郁金30克7.伴口唇青紫,舌质紫黯,舌体上下有紫斑紫点,为血瘀,加丹参30克桃仁25克红花25克8.伴鼻流血,加侧柏叶30克仙鹤草75克刘寄奴50克9.转胺酶增高,加辽五味20克10.血脂高,加焦山楂30克丹参30克鸡血藤30克11.胆结石,加金线草200克海金沙100克海金砂布包煎方解:

肝炎病毒入侵,目黄,口苦,一身黄染,六脉弦数,细数,虚数无力,弦滑.中医病机为脾虚湿盛.但病毒携带,则六脉细数,数软无力,数者为热,细软为血虚,中医病机为阴虚内热,因而治疗时考虑2个方面,第一病毒所致血虚,第二病毒所致血热.方中用茵陈,佩兰,板兰根抗病毒为君,凉血四物汤,生地,白芍,当归,川芎补血生血,佐玄参,二冬,玉竹,黄精滋阴养肝,郁金理肝解郁为使诸药补肝解毒,一治损伤,二解病毒,久用病毒不再复制.附:

某些乙肝患者体形壮实,无自觉症状,唯面部伴有痤疮的,是由于伸伏于肝脏血分的病毒有关,采用解毒透表之法可收到满意疗效。

银花,芦根,板蓝根,葛根,各30克。

连翘,牛蒡子各10克。

大青叶,白鲜皮,地肤子各20克。

淡豆鼓15克,厚朴12克,薄荷(后下)6克低血压特效方(转载)发表者:

赵东奇1432人已访问夏天的时候.相信我们基层医生每天可能都会遇到一些低血压的病人.现在的不少年轻人.血压都偏低.这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病人常常的头晕.眼花.疲乏无力.汗出.口渴.饮食不振.尤其是突然站立时.头晕更甚.病人自己多用一些生脉饮口服液.益气养血口服液.驴胶补血颗粒.脑心舒口服液.葡萄糖粉等.严重的要输液.而且大多是好转以后.又反复.令病人痛苦万分.现介绍一个有效的治疗低血压的方剂,希望给有这样的患者带去快乐,也希望给医生带去效益。

说明一下.这个方子不是祖传的.乃是我多年的临床总结出来的.因治疗效果确切.至今没发现无效的.所以发表出来红参10克白术20克当归25克陈皮10克黄芪40克升麻5克柴胡10克麦冬20克五味子10克仙鹤草50克龙眼肉25克熟地25克甘草10克冰糖10克水煎服本方是补中益气汤.和生脉饮加仙鹤草.龙眼肉.熟地.冰糖.组成.看起来好想没有什么特别的.但用起来可以说是效果是可以的。

方解我不介绍了.相信大家都明白.仙鹤草.配伍龙眼肉.熟地是治疗低血压的特效药.加于辨证方中效果显著.且有陈皮使全方补而不壅滞..量是秘密.如果不相信你试验一下.比例是2;1;1仙鹤草配伍鸡血藤.三七粉.桑椹子.量2;1;1;2是治疗血小板减少证.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特效药.鼻炎特效疗方,效验非凡(转载)发表者:

赵东奇30人已访问因为鼻炎,多少人深受其苦,不仅很难治好,即使治愈,也会留下鼻子不通,涕液不断的后遗症,容易复发。

我自己也患有鼻炎,造成的原因不是清楚,不过这是在一次感冒中发作的,那时去小诊所看过,感冒药、点滴无效,吃过一些中药,感冒是好了,可还是鼻子不通,涕液不断,不久感冒又来了。

最后无奈,被迫到医院治疗,医生开了“克拉霉素”,吃了一周才好透。

可也从那时开始,我落下每次感冒,鼻炎跟着来的后遗症。

现在学了中医学,将来自己要做医生,怎能不会自治?

有一段时间在博览群书,我还真是找到可以治好鼻炎的特效疗方,试验多次,疗效非常。

过年时候,我鼻炎复发,运用此法,很快就痊愈了,没留下任何不适,安全保险见效快。

想起我还未曾将鼻炎的特效疗方告知各位,故发文共享,希望更多患者受益,早日解除鼻炎的痛苦。

现将本次医案载之如下:

余因偶感风寒,致使鼻炎复发,起先鼻塞,翌日开始清涕自流不止,咳嗽少,时打喷嚏,舌苔薄白,脉浮。

自服“葛根麻黄汤”,其方如下。

葛根40g麻黄10g杏仁15g石膏30g甘草10g服后三剂无效,病愈重,鼻涕由清涕便为黄涕,舌苔薄黄。

后想起鼻炎的特效疗方,即“五味石膏汤”。

其方如下。

五味子3g桔梗9g石膏9g元参9g茯苓9g生姜9g杏仁9g半夏9g服后两剂,诸症俱减,继服三剂,诸症皆消,再进五剂,以巩固疗效。

本案中,红色部分就是鼻炎特效疗方中的一个,源自于黄元御的《四圣心源》。

鼻炎程度的不同,疗方亦不同。

其治法如下:

一、鼻塞流清涕(寒)此证用的是“桔梗元参汤”,其方如下:

桔梗9g元参9g茯苓9g生姜9g杏仁9g半夏9g橘皮9g甘草6g此方黄元御说是治疗“肺气郁升,鼻塞涕多者”,适用于鼻炎初期清涕和鼻炎后遗症,也就是说,只要不是流黄涕,效果都是不错的。

二、鼻塞流黄涕(热)此证用的是“五味石膏汤”,其方如下:

五味子3g桔梗9g石膏9g元参9g茯苓9g生姜9g杏仁9g半夏9g此方适用于鼻炎发展到有热,也就是流黄涕的时候。

这两个方都是古代名医黄元御留下的,如今这看似棘手的鼻炎,古代的中医早就告诉我们该如何治疗,希望各位不要认为只有几部经典是精华,能流传至今的,无一不是经历历史考验的,多看书,多思考,真正做好“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白芷10克,筚拨6克,川芎6克,酒远志6克.共为极细末,装入瓷瓶勿叫泄气.不管风寒风热引起的头疼,都可用,而且立杆见影.用时到入手心,按在鼻孔上连吸3口,头疼剧烈者当可减轻.轻者几次全愈。

也可用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

杨凤弟老师经验方(转载)江淑安经验方の1.-杨凤弟老师-杨凤弟老师的博客杨凤弟老师-杨凤弟老师的博客北京聚医杰医药科学研究院院长江淑安13岁起跟师学徒,后又上中专、本科、研究生等学习中医。

其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管理工作近40年,临证经验丰富,是深得时任卫生部部长崔月犁和卫生部中医司司长吕炳奎等肯定赞扬的铁杆中医。

下面介绍其临床常用且有良效的经验方。

*补肾通经汤治痛经处方:

枸杞子、鸡血籐、炒杜仲、薏苡仁、白茯苓、山药各15克;补骨脂、菟丝子、女贞子、淫羊藿、桑寄生各10克;旱莲草12克。

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月经来潮前一周开始服用。

连服3个月为1疗程,或加大剂量熬制膏剂服用。

疗效:

本方共治疗32例,均有效。

最快的一个疗程即痊愈,最长的服3个疗程。

说明:

此方为湖北中医学院名老中医洪子云传授的验方,适用于未婚而长期痛经者,此类痛经具有初潮较迟,伴肾虚见症者。

此方看似平淡,但屡用屡验。

有阳虚、血瘀者,酌加附片、桂枝及活血化瘀之品。

*生发散治脂溢性脱发处方:

白茯苓1000克,粉为细末,为散剂或装胶囊服用。

每日服3次,每次10克,连服90天为1个疗程,坚持使用1~3个疗程。

疗效:

用本方共治疗脂溢性脱发(初中期)12例,均有效。

此方为已故名老中医岳美中的验方。

看似平淡、效果却好,有健脾去湿、助发生长之功。

*清火去翳方治目赤翳障目赤方:

野菊花10克,红花3克,黄芩、赤芍、木贼草、当归尾、栀子、生地各10克,苏木、血竭、玄明粉、大黄(后下)各6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日3服,连服7天为一疗程,用药1~2个疗程。

退翳方:

桃仁、黄芩、丹参、赤芍、菟丝子、密蒙花、连翘各10克,蝉蜕、黄连、甘草各6克,红花3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3服,连服7天为1疗程。

用药1-3个疗程。

疗效:

用上两方配套使用治疗目赤翳障共17例,均在用药1-2个疗程后痊愈。

按此验方为湖北省黄冈市已故眼科名老中医汪海门的验方,屡用屡验。

江淑安在上世纪70年代初曾随汪海门先生待诊。

*消糟方治酒糟鼻处方:

生地、桃仁、当归、赤芍、桔梗、金银花、紫花地丁、天葵子、皂角刺各10克;枳壳、柴胡、甘草各6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3服。

用药2周为一疗程。

用药1~3个疗程。

疗效:

笔者用本方共治疗32例均有效。

按语:

酒糟鼻欲称红鼻头,用活血化瘀配合清热解毒的方法比单纯用清热解毒法的效果要好。

*消风汤治寒冷性荨麻疹处方: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各6克,黄芪30克,防风、白术、白芍、茯苓各15克,当归、川芎、丹参各10克,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3服,30天为1疗程,用药1~3个疗程。

疗效:

笔者用本方加减治疗11例,服药1~2个疗程,有效率为98%。

按:

寒冷性荨麻疹为见冷风冷水即发作,多因气血亏虚,卫表不固所致,故用本方益气固表,养血祛风。

*治月经先期验方血热所致月经先期处方:

丹皮15克,地骨皮15克,生地20克,青蒿10克,柴胡10克,栀子10克,茯苓20克,白术15克,当归15克,黄柏10克,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经前一周开始服用。

加减:

伴乳房胀满者加郁金15克,薄荷10克;伴有血块、少腹痛者加桃仁10克,红花6克,益母草20克;伴阴虚者加玄参15克,阿胶10克,枸杞15克。

气虚所致月经先期处方:

人参、白术、当归、白芍、枸杞、乌贼骨、牡蛎各15克,黄芪、熟地各30克,茯苓20克,远志10克,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经期即可开始服用,每月服10剂为一疗程,连服3个疗程。

按1.月经先期在临床上往往与月经量多同时出现,月经每月提前一周以上或一月两潮的才为月经先期。

2.月经先期多属于西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

血热所致月经先期临床表现为月经量多、质黏稠,伴心胸烦闷、口渴喜冷饮、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脉数等热象;而气虚所致气不摄血的月经先期临床表现为月经量多、色淡质稀,伴有神疲气短、心悸失眠、小腹有空坠感、舌质淡、苔薄白、脉细乏力等气血不足之象。

3.治疗前可通过妇检排除器质性病变。

*月经先后无定期验方处方:

当归20克,白芍15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薄荷10克,益母草30克,柴胡12克,党参10克,熟地15克,生姜3片,甘草6克。

加减运用:

伴肾虚者加菟丝子15克,补骨脂15克,肉桂3克;伴热血或阴虚火旺者加黄柏10克,玄参15克,生地15克;伴肝郁气滞者加青皮15克,枳壳10克;伴瘀血者加桃仁10克,红花6克。

服法:

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2周为1疗程,每月用药1次,在月经干净后第5天开始服用,连用2~3个月。

说明:

月经先后无定期又称月经愆期或经乱,临床较为常见。

是指每月经期不规律,或早或延退,连续两个月以上者,临床主要应辨别是肝郁气滞还是肾虚失固引起,用上方加减调理均收效很好。

*气滞血瘀型痛经验方处方:

乌药15克,元胡10克,郁金10克,益母草3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丹参15克,香附15克,五灵脂15克,白芍20克,丹皮15克,甘草6克。

加减运用:

伴少腹冷或喜暖喜按者加肉桂6克,茴香10克,以温阳行经活血;伴气血不足者,加当归15克,首乌15克,党参10克,黄芪15克。

服法: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连服1周为1疗程,在月经来期前8天开始服用,连服2~3个月,1月1个疗程。

说明:

本证型的痛经是经前或经期少腹胀痛、经量少、淋漓不净、血紫暗、伴有瘀血块,或伴胸肋乳房胀痛。

*寒湿凝滞型痛经验方处方:

小茴香10克,炮姜10克,元胡15克,五灵脂10克,没药15克,桂枝15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白芍20克,苍术15克,茯苓15克,甘草6克。

加减运用:

阳虚寒甚者加附片30克;气血虚甚者加人参10克,黄芪30克,首乌15克,枸杞15克;伴气滞肝脉者加柴胡10克,郁金15克。

服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每月月经来潮八天开始服用,连服1周为1疗程,连服2~3个疗程。

说明:

本证型的痛经多见少腹喜暖喜按,得热痛减,月经量少色暗,甚者如黑豆水汁样,苔白腻、脉沉弦,临床上容易诊断。

*脾肾两虚型痛经验方处方:

熟地20克,山药15克,山茱萸15克,人参10克,菟丝子10克,枸杞15克,白术15克,白芍15克,丹参20克,当归15克,鸡血藤30克,甘草6克。

服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分3次服,连服20剂为1疗程,连用2~3个疗程。

说明:

经闭又称闭经或不月,是指女子超过18岁月经未来(原发性闭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