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抚育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08377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抚育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森林抚育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森林抚育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森林抚育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森林抚育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森林抚育施工组织设计.docx

《森林抚育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抚育施工组织设计.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森林抚育施工组织设计.docx

森林抚育施工组织设计

森林抚育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说明及范围

本施工组织设计做为指导该工程施工的依据,编制时对该工程施工组织机构设置、施工劳动力、材料、机械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施工各项准备工作安排、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工程质量保证及控制措施、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降低成本措施、季节性施工措施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充分考虑,突出工程施工的科学性、可行性及高效性。

是确保工程优质、低耗、安全、文明、高速的完成全部施工任务的重要经济技术文件。

(二)、编制依据及原则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主要依据目前国家对建设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生产、文明施工、降低噪声、保护环境等一系列的具体要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家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制定的评标办法,以及根据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现行工程等有关配套文件,结合本工程实际,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编制。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按照建设单位招标文件内容要求,进行了认真而详细的编制,未提之处均按照国家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以及有关文件等要求的具体规定进行施工。

(三)、工程概况

(四)、组织机构设立

为确保本工程高质量、高速度、高水平、高效益地进行施工,成立以精干项目经理为主要的项目经理部,按照保证工期、降低造价、高质量、高效率的总方针,对工程统筹管理。

项目部由生产、技术质量部、综合管理部组成,成员优化组合,负责本工程的各项具体事务的处理。

1、项目管理层设置

项目部设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对全项目进行领导和管理,是项目实施的管理核心,项目管理层以2个职能部门为基础,各部门职能人员接受项目经理的领导,并对各基层作业处(机组)实施监督与管理。

2、作业层设置

综合作业组、售后作业班组。

3、项目部主要组成人员

为了建设好工程,我单位抽调了一批业务能力强,有丰富施工经验和管理经验的人员组成项目组。

4、部门职责

4.1项目经理职责

(1)是施工项目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2)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法令、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管理制度。

(3)制订并贯彻执行项目施工生产的方针、目标。

(4)协调项目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关系。

4.2生产、技术质量部

(1)按合同规定的施工规范、施工图纸,组织各项技术工作的实施与管理。

(2)负责制定施工技术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3)组织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和重点、难点施工方案。

(4)负责施工技术文件的变更的联络与实施工作。

(5)组织技术交底,负责技术管理工作。

(6)负责隐蔽工程的检查和记录,负责施工现场签证工作。

(8)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定期上报,并负责项目工地质量监督和HSE的

全面管理。

(9)受项目经理的委托,全面管理项目部的日常生产活动,并对项目经理负责。

(10)负责项目部日常生产管理中的生产组织、车辆调派、材料拉运、保管和供应、设备管理、维修等生产准备工作。

(11)负责对突发、紧急事件的应急处理。

4.3综合管理部

(1)负责工程成本的控制、工期控制。

(2)组织编写施工计划,搞好计划管理。

(3)负责编制工程预算、结算文件。

(4)负责向招标方和监理提供合同中规定的证明文件。

(5)负责分包单位的选择和管理。

(6)后勤管理、生活保障、外事活动;现场及基地的保卫;

(7)文控管理(图纸、文件、保险、会议筹备、会议纪要)。

以项目工期、质量、安全、效益四项指标为目标,建立精干、高效的组织管理层,以责、权、利为手段,强化组织机构管理职能,全面认真分解责任目标,保证全方位、全人员、全过程履行合同。

(四)、人员配备

项目部设项目经理、技术负责,对全项目进行领导和管理,是项目实施的管理核心,项目管理层以2个职能部门为基础,各部门职能人员接受项目经理的领导,并对各基层作业处(机组)实施监督与管理。

主要人员简历表

(1)项目经理

(2)技术负责

(五)施工技术方案

一、林木抚育

抚育对象为郁闭度0.8以上,林木分化明显,林下立木或植被受光困难;遭受病虫害、火灾及雪压、风折等严重自然灾害,病腐木已达10%的防护林和林分密度大、竞争激烈、分化明显,影响人们审美和休闲游憩需求;林木生长发育已不符合特定主导功能;遭到病虫害、火灾及雪压、风折等自然灾害,病腐木达5%的特用林,且抚育不会造成生态功能降低的公益林。

1.定株抚育。

在幼龄林出现营养空间竞争前进行,调整树种结构,进行合理定株。

伐除非目的树种、过密幼树和病害木,对稀疏地段补植目的树种。

封山定株。

伐除非目的树种、过密幼树和病害木,对稀疏地段补植目的树种。

封山育林须定株抚育。

2.生态疏伐。

坡度小于25°、土层深厚、立地条件好,兼有生产用材的防护林采用此法。

按照有利于林冠形成梯级郁闭、主林层和次林层立木都能直接受光的要求,伐除有害木,保留优良木、有益木和适量的草本、灌木与藤蔓。

一次疏伐强度为总株数的15%-20%,伐后郁闭度不低于0.7。

3.卫生伐。

坡度大于25°的防护林原则上只采用卫生伐,伐除受害林木,改善林内卫生状况。

4.景观伐。

风景林按森林美学的原则进行景观伐,改造或塑造新的景观,创造自然景观的异质性,维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旅游和观赏价值。

(二)阔叶化改造

按照森林植被的自然演替规律,通过阔叶化抚育经营措施,加快自然演替进程,尽快恢复和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功能。

阔叶化建设一般采用抚育改造、补植改造。

具体技术执行《浙江省阔叶林发展工程建设技术规范》规定。

1.抚育改造。

天然更新为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条件的荒山荒地、疏林地、火烧迹地、采伐迹地、病虫危害迹地、郁闭度0.5以下的低质低效针叶林和灌木林地,通过封育改造措施,定向培育为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

按原林分郁闭度不同分为封育改造和疏伐改造。

封育改造。

对低郁闭度林分,视不同封育地类和条件,采取必要的育林措施,如劈草、除萌、割灌、补植(一般指小块状、零星补植)等措施,保留目的阔叶树种,落实护林责任,在封育区设立醒目的标志牌。

疏伐改造。

对郁闭度较大、林下目的阔叶树较多的针叶林分,通过适量疏伐疏伐改造。

对郁闭度较大、林下目的阔叶树较多的针叶林分,通过适量疏伐影响阔叶树生长的针叶树,改善阔叶树生长环境等措施,实行全面封育,把原有的针叶林定向培育为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

疏伐后林分郁闭度要求在0.5以上,疏伐强度控制在20%以内,疏伐后视情适当补植,使目的树种的数量不低于合理造林密度的60%。

2.补植改造。

指在林分郁闭度0.5以下的针叶纯林,目的阔叶树数量较少的地方,或适合于人工补植造林的火烧迹地、采伐迹地、病虫危害迹地,通过人工补植阔叶树等措施,且补植密度达到合理造林密度60%以上,把原地类改造为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或林分郁闭度大于0.5,且林下阔叶树种稀少的针叶纯林,采用抽针补阔造林,把原地类改造为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复层林。

(三)林带抚育条件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林带列为抚育对象:

1、农田防护林带

林带密度大,竞争激烈,林带郁闭出现挤压现象;

林带结构不符合防护要求的;

遭受病虫害、火灾及雪压、风折等自然灾害,但受害木少于20%的。

2、护路护岸林带

杂草、灌木、藤蔓等明显影响目的树种生长的;

密度大、竞争激烈、严重影响林木生长的;

对交通安全构成威胁的;

林相残破、景观效应差的;

遭受病虫害、火灾及雪压、风折等自然灾害,但病腐木少于20%的。

(四)林带抚育方法

分以耕代抚、间伐、修枝、卫生伐等。

1、以耕代抚在林粮间作区对农作物精耕细作的同时,对林木进行除草、松土、施肥等,促进林木生长。

2、间伐

在不影响林带结构和防护效益的前提下,按去劣留优、去弱留强、去小留大的原则对林带进行抚育间伐。

株间间伐:

主要适用于路、渠和农田三边隙地的单行或双行林带。

行间间伐:

主要适用于一般风沙区的三行以上的宽林带,成行伐除密度过大的树行。

隔行或隔株间伐:

适用于初植密度偏大的宽林带,每隔一行去一行或在保留行内隔一株去一株。

伐后宽林带郁闭度控制在0.6—0.7;林带疏透度约0.4,并保持原有的林带结构。

对郁闭的中龄林与近熟林带禁止实行强度间伐。

3、修枝

林带间伐时配合进行人工修枝。

通过合理修枝调整林带疏透度、促进林木生长、提高防护效益。

幼龄林阶段修枝高度不超过树高1/3,中龄林阶段修枝高度不超过树高的1/2,修枝后林带疏透度不大于0.4.

4、卫生伐

伐除受害林木。

(六)、工期及保证措施

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对工程施工进度实行严格控制,以总进度网络计划为依据,按不同施工阶段、不同专业工种分解为不同的进度分目标,以各项技术、管理措施为保证手段,进行施工全过程的动态控制。

(一)、开竣工日期

以合同约定为准。

(二)工期保证措施

(1)资源保证。

全面的技术指导、工程机械设备、材料的及时供给和主要工种劳动力的协调配合是圆满完成施工进度的关键,因此确保工程如期完工的首要条件就是保证各项资源有计划的按时供给和调配。

a、技术力量保证

为顺利圆满的完成本项目工程,我司组织了具有工程师职称的同志担任项目经理并组建项目经理部,同时选派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任工程技术负责人,调配各类高素质、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和作业班组,组成结

构合理,技术先进,装备精良,组织稳定的施工队伍负责本工程项目的施工。

对于施工中遇到的技术疑难问题,设定专题,成立现场疑难问题攻关小组,充分利用现场人、机、料、法、环,对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和攻关,得到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并推广到现场施工中指导各作业人员,使各类疑难问题解决消除在施工过程中。

b、机具、材料供给

由动力工长负责按计划调配各类施工机械的进出场顺序、时间、配合施工进度需要安装各个施工阶段所需用的机械设备,并派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机械检修,确保工程施工连续顺畅的进行。

材料供给由材料员根据月度供应计划及供应协议,按时购进及存储施工所需材料,并跟踪检查供应实际情况及施工现场需要,在缺货时,征得建设、监理单位同意和书面指示确认手续后,采取串换、调剂等措施,保证物资供应满足施工进度及质量的需要,确保工程按计划完成。

c、劳动力保证措施

(a)合理分配劳动力,在公司劳动力的统筹安排上,优先考虑工程的劳动力。

(b)对生产作业班组执行大包任务单,对于按期保质完成工程量的生产作业班组按签发的任务单定额工日给予工期奖和质量奖,对签发大任务单完不成的,不予发放。

(c)为生产作业工人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做好生产的准备工作,使工人一上操作面就可展开工作,不产生窝工现象。

(2)计划管理

发挥内部计划调节的主导作用,经常了解资源与需求,及时解决供应矛盾,使材料消耗,供应调度、仓储库存环节处于计划控制状态。

a、计划编制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确定之后,根据其编制各主要工种劳动力需要量计划,以利于及时组织劳力和技术物资供应。

b、计划实施

根据工程形象进度编制月度物资需用计划,由专职人员负责进行备料,确定仓库、堆场面积,组织运输等,并跟踪现场供应的实际情况,随时予以调整,确保工程进度按时或者提前完成。

(3)现场施工组织

a、用流水作业方法组织施工,使工程施工连续、均衡、有节奏地进行,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多、快、好、省、安全地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b、用网络计划技术编制施工进度计划,逻辑严密,主要工序突出,有利于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计划优化和及时调整,对施工计划进行动态管理,争取提前竣工或部分工程提前交付使用。

c、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合理地、有针对性的选择最佳施工方案,改善工程质量,加快施工速度,降低工程成本。

(三)赶工计划

考虑到本工程工期较紧,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在赶工期方面我们将采取如下主要保证措施:

1、科学合理的组织安排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