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析报告创业人士必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83623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析报告创业人士必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析报告创业人士必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析报告创业人士必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析报告创业人士必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析报告创业人士必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析报告创业人士必看.docx

《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析报告创业人士必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析报告创业人士必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析报告创业人士必看.docx

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析报告创业人士必看

未来新兴产业分析报告(创业人士必看)

第一部分我国新兴产业概述

一、新兴产业基本定义和内涵

(一)新兴产业的提出

在2009年11月3日,温家宝总理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科学选择新兴产业非常重要,选对了就能跨越发展,选错了将会贻误时机。

我国发展新兴产业,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完全可以有所作为。

一要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创新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及核能技术,加快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

要努力走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前列,尽快确定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和市场推进措施,推动中国汽车工业跨越发展。

二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三要加快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技术和材料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尽快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材料与智能绿色制造体系。

有关专家认为,这必然成为确定新兴产业的“重要坐标”。

在关于新兴产业的界定上,“”是必不可少的,“新兴”则是指市场尚未形成规模。

应包括:

新能源产业、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及核能技术、新能源汽车;传感网、物联网、信息网络产业;由生命科学推动的农业和医药产业发,如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探索技术等。

随着形势的发展还要进行调整补充。

(二)新兴产业的定义

我们将新兴产业定义为,新兴产业是指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等四大特征的新兴产业。

全局性是指产业不仅自身具有很强的发展优势,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贡献,而且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对带动经济社会进步、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长远性是指产业在市场、产品、技术、就业、效率等方面应有巨大的增长潜力,而且这种潜力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长期的、可持续的。

动态性是指产业要根据时代变迁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科技、人口、资源、环境等变化带来的新要求。

(三)新兴行业的选择依据

新兴产业是一国长远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它既要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更要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

新兴产业选择应体现上述四大特征,并遵循以下六大准则:

第一是国家意志准则,即新兴产业要反映一个国家的意志和战略,体现一个国家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和可率先突破领域。

第二是市场需求准则,即新兴产业要具有长期稳定而又广阔的国内外市场需求。

第三是技术自主准则,即新兴产业要掌握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否则就会受制于人。

第四是产业关联准则,即新兴产业要具有很强的带动性,能够带动一批相关及配套产业。

(四)新兴产业的基本内涵

《关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兴产业。

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

发展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

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根据以上表述,我们定义新兴产业包括:

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等六个细分行业的产业集合总称。

具体来看:

1.新能源产业

新能源产业主要是源于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

新能源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因此这里的开发新能源的单位和企业所从事的工作的一系列过程,叫新能源产业。

2.节能环保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产品开发、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活动的总称。

它在美国称为“环境产业”,在日本称为“生态产业”或“生态商务”。

节能环保产业在国际上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理解。

对环保产业的狭义理解是终端控制,即在环境污染控制与减排、污染清理以及废物处理等方面提供产品和服务,广义的理解则包括生产中的清洁技术、节能技术,以及产品的回收、安全处置与再利用等,是对产品从“生”到“死”的绿色全程呵护

3.新材料产业

新材料产业包括新材料及其相关产品和技术装备。

具体涵盖:

新材料本身形成的产业;新材料技术及其装备制造业;传统材料技术提升的产业等。

与传统材料相比,新材料产业具有技术高度密集,研究与开发投入高,产品的附加值高,生产与市场的国际性强,以及应用范围广,发展前景好等特点,其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4.信息网络产业

信息网络产业特指将信息转变为商品的行业,它不但包括软件、数据库、各种无线通信服务和在线信息服务,还包括了网络媒体,以及相关网络的商业应用。

而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等的生产将不再包括在内,被划为制造业下的一个分支。

计算机和通讯设备行业为主体的IT产业,我们通常称之为信息产业,又称为第四产业。

5.生物医药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由生物技术产业与医药产业共同组成。

二、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新能源产业

在多管齐下的政策和措施推动之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呈现快速成长势头。

以风电和太阳能为例,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近三年年均增长率达到70%以上。

截至2008年,总装机容量1217万千瓦。

太阳能光伏电池产业发展也颇为迅猛。

截至2008年底,太阳能光伏电池年产量已高达200万千瓦,占全球市场的30%以上。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新能源市场需求尚未充分启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2008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构成中,煤炭依然占据69%的比重,风电、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所占份额不足2%。

核心技术缺失以及个别行业和产业链中出现的盲目竞争、重复建设等问题依然存在。

(二)节能环保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基础方面保障的产业,可以划分为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涉及到节能环保的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

截止2008年底,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为1.55万亿元,相当于GDP的5.17%,从业人数3000多万。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环保产业还有不小差距,如产业规模还不够大,结构不够合理,产业集中度低,管理薄弱等等。

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酝酿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主要任务有三点:

一是大力发展节能产业;二是大规模发展环保产业;三是做大做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三)新材料产业

新材料产业包括新材料及其相关产品和技术装备,其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

“十一五”期间,新材料需求增长速度将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按10%的增长速度计算,到2010年我国新材料市场可达6500亿元。

(四)生物医药产业

我国生物制药企业400多家,其中具备基因工程药物生产能力的企业有114家,疫苗生产企业28家。

自1989年干扰素上市以来,我国已有27种生物技术药物实现了国产化,十余种生物技术新药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2006年,国家制定“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将生物医药列为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并正式认定北京、上海、广州、长沙为国家生物产业发展基地。

虽然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势头很快,已经成为一个新的亮点。

(五)信息产业

信息产业是指从事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信息设备与器件的制造以及为经济发展和公共社会的需求提供信息服务的综合性生产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约6.3万亿元,工业增加值约1.5万亿元,占GDP比重约5%。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数字电视等领域也取得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

三、我国发展新兴产业的基本条件

目前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产业基础已较为扎实,资源条件较好,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市场需求空间巨大,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

从技术基础看,我国不少新兴产业的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相对较小,有些领域具有同发优势、处于同等水平,甚至局部领域取得领先优势。

如在电动车上,我国动力电池关键技术、关键材料和产品研发与国外先进水平比较总体相当,车用电机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不大,是为数不多的具备一定技术能力的产业领域。

生物产业上,我国在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蛋白质工程、生物芯片、干细胞等生命科学前沿领域具有较高研究水平,一大批生物技术成果或已申报专利或进入临床阶段或正处于规模生产前期阶段。

在物联网技术上,研发已有十年,一批关键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已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之一。

从产业基础看,产业化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开发利用取得一定进展。

我国已形成规模较大、体系相对完善的新能源产业,光伏电池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太阳能硅材料国内自给率达到了25%,太阳能热水器年产量占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风电内资与合资企业产品装机容量超过外资企业,已具备每年生产6-8台套核电设备的能力。

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应用试验示范计划,自今年起在全国13个城市逐步推进。

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已初具规模,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基材料等许多新产品、新行业快速发展。

物联网已开始在智能物流、交通、智能电网、安防、环境监测等领域开展应用。

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IPv6互联网,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从政策环境看,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科技对经济的支撑。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央多次明确提出要发展新兴产业,抢占新兴产业的制高点。

相关部门正在抓紧落实,制定发展措施。

各地政府积极响应,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发展规划和政策意见,为新兴产业的发展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此外,巨大市场需求和低成本也是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

丰富的人才队伍也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不可否认,由于新兴产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发展模式、技术创新、配套机制等诸方面还不成熟,存在很多制约因素。

如在体制机制上,地区、部门、行业之间相互分割的情况还普遍存在,制约了发展合力的形成和新技术的应用。

在核心技术研发上,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仍较薄弱,"短板"仍然较多,技术创新的支撑体系还很不完善。

在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上,经济科技"两张皮"问题还很突出,转化率低。

在产业组织上,企业规模较小,国际竞争力不强。

在产业发展的支撑条件上,市场环境有待改善,技术标准有待规范,政策引导有待加强,涉及安全、质量、知识产权等法律法规有待健全。

在推广应用上,还需要大力探索有效的商业盈利模式。

四、我国新兴行业的主要特点

从产业生命周期看,新兴行业是处于开发到成长阶段,因此具有以下特点:

1、技术与战略的不确定性,在新兴行业中,企业的生产技术还不成熟,还有待于继续创新与完善。

同时,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也还没有形成一整套的方法和规模。

哪种产品结构最佳,哪种生产技术最有效率等,都还没有明确的结论。

此外,不同的新兴行业在环境结构上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别。

企业技术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战略的不确定性,在新兴行业中,各企业在技术和战略上处于一种探索阶段,表现为新兴行业时期的多变性,从而战略选择也是多种多样的,各企业的产品或市场定位、营销、服务方式都表现出这一点。

2、高成长性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新兴行业还具有高成长性的特点,同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

3、行业发展的风险性。

在新兴行业中,许多顾客都是第一次购买者,在这种情况下,市场营销的中心活动是诱导初始购买行为,避免顾客在产品的技术和功能等方面上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发生混淆。

同时,还有许多潜在顾客对新兴行业持观望等待的态度,认为第二代或第三代技术将迅速取代现有的产品。

他们等待产品的成熟与技术和设计方面趋向标准化。

因此,新兴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五、我国新兴行业的主要风险

(一)我国发展新兴行业的主要风险

目前,世界各国为了寻求“后危机时代”的全面复苏,都在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从而找到带动社会发展的突破口和推动经济新一轮发展的动力。

在我国,新兴产业又叫新兴产业或新兴产业。

2009年下半年国务院温家宝总理提出发展新兴产业,是中国立足当前渡难关,着眼长远上水平的重大战略选择,既要对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又要引领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

所以,确定和发展国家新兴产业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经济安全。

但是,发展国家新兴产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如何在对外开放中防范风险,促进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确保新兴产业安全,既要防止新兴产业两头在外受制于人,又要开拓创新,寻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特征,并促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促进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结合,这是政府和企业必须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

那么,国家新兴产业发展要避免哪些风险呢?

我们认为,至少有如下四大风险需要高度关注:

一是技术风险。

新兴产业一般都是高科技,高风险产业,最大的风险可能是技术风险。

如果不能认识和把握其核心技术,尤其是技术在外,被国外垄断,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占领制高点,形成核心竞争力,发展新兴产业就可能会变成一句空话。

二是市场风险。

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一个很大不同,可能是其产业生命周期有较大不同,产业成长和衰退是突发性的,而不是缓慢的成长过程。

如果它率先成长起来,市场占有率会迅速提高,市场机会大于风险;如果它起步晚,又不能后发制人,那么它很可能衰退下去,则市场风险大于机会。

三是产业风险。

新兴产业一般带动系数较大,产业链比较长,所以,新兴产业发展要考虑联动开发,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如果但兵突进,很容易遭遇两大问题:

一是被其他新兴产业内企业的扼杀,二是上下游产业价值缩水,难以起到引领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是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盲目发展,不考虑新兴产业的生命周期和特征,形成中央和地方重复建设,不仅浪费资源,也容易造成过度竞争;二是政策的短期行为,只考虑早出成效,不考虑新兴产业前期研发和开拓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三是新兴产业的法律和政策的保护严重滞后,没有企业去做开拓性研究,都想“搭便车”,不能开发和形成核心技术,从而难以形成自己的核心产品,核心品牌和核心竞争力。

(二)行业中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风险

处于新兴产业中的企业,其面对的风险主要有:

1.原材料和零部件短缺,价格高昂。

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往往要求开辟新的原材料供应来源,或现存的供应商扩大规模以增加供应,或要求供应商更改原材料或零部件以满足产业的需要。

在这一过程中,严重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短缺在新兴产业中是很常见的。

面对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和不能适应的供给,在新兴产业发展的早期阶段,重要原材料的价格会大幅度上涨。

2.基础薄弱。

新兴产业经常面临由于缺乏适当基础而引发的问题:

如批发渠道不畅、服务设施不配套、雇员训练机制不健全、互补产品不齐全等。

3.缺乏产品或技术标准,产品质量不稳定。

在新兴产业中由于存在产品和技术很高的不确定性,所以对产品和技术没有统一标准,这种情况加剧了原材料供应和互补产品的问题,并可能阻碍产品成本下降。

由于存在缺乏标准和技术不确定等,在新兴产业中产品质量经常反复不定。

即使仅仅由于在少数几个企业中出现这一问题,但不稳定的产品质量将给产业形象造成不利的影响。

4.顾客困惑。

在新兴产业中经常遇到顾客困惑的问题,这种困惑来源于众多产品技术种类以及竞争者们相互冲突或相反的宣传。

全部这些现象是技术不确定的象征,以及产业竞争企业缺乏在技术标准和意见等方面的一致性。

这种混乱可能增加购买者的购买风险感并限制产业的销售。

此外,如果购买者发现第二代或第三代技术非常可能使现在的产品过时时,购买者将等待技术的进步和成本下降趋于平缓,则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将受到阻碍。

这种情况曾在数字手表和电子计算机等产业中出现过。

第二部分我国新兴产业细分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新能源产业细分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新能源——紧扣“低碳经济”的脉搏

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没达成预期目标,最终以无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画上句号。

然而,从与会国家对于低碳发展的关注程度来看,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是大势所趋。

低碳经济核心是新能源技术,包括新能源的风能、太阳能、地热、潮汐、生物质能、水电及核电等。

因此,为了适应世界低碳经济形势的发展,我国将新能源行业提升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

应该看到,传统能源日益枯竭、使用化石能源造成环境污染及气候变化,使得新能源及节能技术不断发展、应用,目前新能源技术已经日渐成熟,部分技术的产业化、商业化已成为现实。

风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是当今新能源发电的主流技术。

作为化石能源发电和水力发电的重要补充,新能源发电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在我国,新能源发电事业近年来发展迅猛。

以其中发展最快的风电为例,已经连续三年实现翻倍增长,截至2008年底,全国风电装机总量达到1217万千瓦,居世界第四位。

而在2002年,我国的风电装机总量还只有47万千瓦。

(二)风电行业:

发展机遇与瓶颈并存

1.产业仍面临上网、电价、技术和设备质量等四大制约因素

(1)电网将会成为制约风电发展的最大瓶颈

我国的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远离负荷中心的“三北”地区和海上,这些地区绝大部分处于电网末梢,电网建设相对薄弱,风电上网的难题短时间难以解决。

另外,受风力影响,风电相对不够稳定,电网企业对接收风电的积极性不高,也被认为是造成风电上网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虽然国网公司将建设有利于风电接入的智能电网,但可以预见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难以解决近期产业发展问题。

(2)上网电价仍然是制约风电产业投资商发挥作用的薄弱环节

与大多数国家相比,中国的风电上网电价仍然偏低,大体上比国外平均水平每千瓦时低1-2欧分,个别地区开始出现风电上网电价接近或低于煤电电价水平的不正常现象,不能体现国家鼓励发展风电的政策。

同地不同价的问题普遍存在,且差别较大,例如内蒙古风电项目每千瓦时0。

382-0。

54元,相差近0。

16元,不利于企业间的公平竞争。

适时出台同网同质同价的风电政策、并适当提高电价,反映风电低碳、无污染的真实价值,对于鼓励风电稳定持续发展十分必要的。

(3)技术难题亟待突破

作为一项新技术,毋庸讳言,风力发电自身还有许多不成熟之处,这也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快速和大规模发展。

风电目前有两大难题亟待突破。

一是风电的稳定性比较差,发电质量远远低于火电、核电等传统发电技术,有效利用小时较低,另一方面也可以借鉴北欧经验,发展小规模的针对独立区域供电的小风电,甚至家庭用风电。

这样两条腿走路可能会加速风电的发展。

2.海上风电是未来发展亮点

海上风电建设已经成为风电发展的重要看点,欧洲和美国都规划大规模的海上风电场。

美国政府的支持的18个大规模海上风能项目正在进行中。

据GBI研究公司预计2015年美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将达到4500MW。

上海东海大桥10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正式完工,标志我国海上风电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

2月23日,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海洋局联合出台了《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该办法规定了海上风电发展规划编制、海上风电项目授权、海域使用申请审批和海洋环境保护、项目核准、施工竣工验收和运行信息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程序和要求。

在该办法中,甚至很多条款十分细化,比如硬性规定海上风电开发投资企业为中资企业或中资占股在50%以上等。

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世界海上风电技术日趋成熟,已经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

而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一方面,中国拥有十分丰富的近海风资源。

有数据显示,我国近海10米水深的风能资源约1亿千瓦,近海20米水深的风能资源约3亿千瓦,近海30米水深的风能资源约4.9亿千瓦。

另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紧缺,开发丰富的海上风能资源将有效改善能源供应情况。

因此,开发海上风电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未来海上风力发电项目将成为我国风电行业发展的又一亮点。

(三)光伏行业下游利润增加,静待国内市场启动

1.多晶硅仍是主流,薄膜电池发展空间大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较高,原材料来源简单,是光伏电池的主流产品,在全球前10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商中,有9家是以生产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为主的。

尽管晶硅太阳能电池技术相对市场占有率有下降趋势,但总体上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在以年增长率40%—50%的速度发展,未来市场相当可观。

预计未来10年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所占份额尽管会因薄膜电池的发展等原因而下降,但主导地位仍不会根本改变。

而随着太阳能电池尺寸的加大,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的成熟,其转换效率和单晶硅电池的差距越来越小,制造成本优势逐渐显现,所占份额也会不断提高。

随着多晶硅供需平衡,多晶硅价格迅速恢复到合理价位,直接使硅太阳能电池原料价格下降,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为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而且随着硅太阳能商业化电池效率不断提高、商业化电池硅片厚度持续降低和规模效应等影响,硅太阳能成本仍在降低,规模每扩大1倍,成本能够降低约20%。

2.利润向产业链下游转移

光伏产业链上游为硅料、硅片环节;中游为电池片、电池组件环节;下游为应用系统,如光伏发电环节。

目前,多晶硅价格回落对组件厂商有利,虽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电池组件的价格有所下降,但在消化完多晶硅的高价长单之后,组件厂商的毛利率仍然出现了明显的回升。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整个产业链中,利润向下游转移。

从当前我国的产业支持政策来看,政府支持用国内多晶硅原料生产的太阳能电池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鼓励多晶硅生产企业与下游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加强联合与合作,延伸产业链;特别是引导、支持多晶硅企业以多种方式实现多晶硅—电厂—化工联营。

3.国内光伏市场的启动依赖于政策加码

示范项目装机容量642兆瓦是2008年中国太阳能装机容量145兆瓦的4.4倍,示范项目的推动必然会带动光伏产业链的巨大需求,国内光伏市场的收入确认有望在2010年和2011年实现爆发性增长。

政策的推动对中国光伏市场启动至关重要,而对光伏市场最重要的上网电价政策有望在2010年出台,上网电价政策有助于中国本土光伏市场快速健康发展。

(四)核电将主导新能源投资高峰

1.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7000万千瓦,是当前装机容量的8倍

核电的规划分为四个阶段实施,在已经过去“十五”规划中,期末运行装机容量达到695万千瓦,而到了“十一五”末期运行装机容量将达到1253万千瓦,因为已经有1600万千瓦装机容量开工,预计09年-10年将还会有800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开工。

到“十三五”末期,运行装机容量达到7000万千瓦,在建装机容量3000万千瓦。

从规划的时间上来看,2010-2011年核电设备将进入采购高峰期。

2.政策呵护核电产业稳健发展

中国为了支持核电产业发展,制定了多项扶持政策。

1.国家确定的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和国内承担核电设备制造任务的企业,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的规定,实施进口税收政策;核电投产后,对核电企业销售环节增值税,采用现行办法,先征后返。

由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实施细则。

2.国内承担国家核电设备制造自主化任务的企业,进口用于核电设备生产的加工设备和材料,核电工程施工所需进口的材料、施工机具,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由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后确定。

3、核电自主化依托工程建设资金筹措以国内为主,原则上不使用国外商业贷款及出口信贷。

国家根据可能,对自主化依托项目建设所需资金,从预算内资金(国债资金)中给予适当支持。

支持符合条件的核电企业采用发行企业债券、股票上市等多种方式筹集建设资金。

4、规范核电项目投资行为,对核电项目所需资本金,均以企业自有资金出资,按工程动态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