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生活议论文作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79746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衡生活议论文作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平衡生活议论文作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平衡生活议论文作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平衡生活议论文作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平衡生活议论文作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平衡生活议论文作文.docx

《平衡生活议论文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衡生活议论文作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平衡生活议论文作文.docx

平衡生活议论文作文

平衡生活议论文作文

【篇一:

2013年高考作文四川卷“过一种平衡的生活”素材运用解析】

2013年高考作文四川卷“过一种平衡的生活”素材运用解析

【考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唱唱歌,画画儿?

?

针对这种说法,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命题解读】

四川卷所给材料短小且没有太多的叙事成分,没有明确的态度和褒贬,旨在引导考生思考个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看待自己与周围的关系及结合社会现象来如何对待个人价值实现方式及自我追求过程中心态的保持问题。

此题贴近现实、贴近考生的生活,有较大的解读空间,考生只需采用抓关键词和化大为小的方法即可审题立意,试题难度不大。

材料中的关键句是“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其中的关键词是“平衡”。

何谓“平衡”,即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不剑走偏锋。

平衡既为一种人生追求又为一种人生境界和态度。

所以考生可化大为小,从实和虚等方面来立意。

一、实写:

1.人类与自然的平衡。

选材小贴士:

从此角度,考生的选材重点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如雅安地震,北京暴雨,雾霾天气,黄浦江死猪事件,西南大旱?

?

2.人与人的平衡。

选材小贴士:

从此角度,此处的“平衡”则可理解为人与人在社会面前的“公平”。

如“中国好声音”让平民一鸣惊人,靠的是公平选拔;河南“90后”青年程帅帅送给北大新校牌“北京人大学”,意指北大招录本地学生过多,成为“北京人的大学”;2013年两会代表,农民工代表由5年前的3个到13年的31个,农民工在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中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

3.人与社会的平衡。

选材小贴士:

从此角度,此处的“平衡”可理解为个人应该遵循社会规则或社会应该为个人提供人性的生活环境等人与社会的一种和谐关系。

如“中国式过马路”折射出个人对社

会规则意识的淡薄;2012年高考上海一高考考生因自行车坏了导致迟到,而被工作人员按照相关规定拒之门外引起全社会对规则与人情的思考?

?

4.社会与社会的平衡。

选材小贴士:

从此角度,考生应用国际的视角来看待平衡。

如中东民族冲突战争不断,朝韩半岛危机,中日东海“钓鱼岛之争”风云再起,中国网络遭美国情报局监控,欧盟对中国的无缝钢管反倾销制裁?

?

二、虚写:

1.心灵的平衡。

选材小贴士:

从此角度,考生重点论述的应是个人的内心与外界之间的关系,即不患得患失,不斤斤计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大气大度保持平静和不为个人得失所动的人生境界。

如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却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莫言获奖后仅仅把自己定位为“一个讲故事”的人,仇富与仇官心理?

?

2.物质追求与精神充实的平衡。

选材小贴士:

从此角度,考生论述的重点应是在人生追求的方向上应当平衡。

如中国目前的“过劳死”现象折射出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卢梭在散步途中写下了《沉思录》,很好地平衡了工作与生活;子女在外打拼造成的“空巢老人”现象?

?

3.经济发展与道德文明的平衡。

选材小贴士:

从此角度,考生应从社会发展平衡的层面上阐释物质文明发展与精神文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

如国内校车事故、煤矿事故、毒胶囊、瘦肉精、速成鸡等安全事件层出不穷;“最美乡村医生”王布和20多年坚持“有钱没钱都能看病”行医理念;105岁的南京寿星钱道康,被某保健品厂商邀请去做广告并承诺给予高额酬金时回答:

“我不去,我从来没吃过保健品,不能说假话骗人。

”?

?

4.发展与继承的平衡.

选材小贴士:

从此角度,考生应从历史与现实的层面上阐释如何处理社会的发展与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

如北大教授张颐武新锐观点“孔子不如章子怡”,公然批判中国传统文化;湖南卫视新版《笑傲江湖》因胡乱改编原著遭8成网友吐槽;2012年2月,梁林故居等文化故居在城市化进程中被拆迁;我国传统戏曲艺术正以每年至少消失一个的速度锐减;民国

老教材70年后悄然走红?

?

以上角度,考生在行文时既可抓住一点写出深度;也可采取并列结构写几个点;也可采取由实到虚的方式来行文,进而写出层次感;亦可采取逻辑分析式即平衡是什么,为什么要平衡、怎样平衡写出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当然也可采取辩证式即在不囿于“生活”范畴的同时,适当的要“打破”平衡,进而反弹琵琶,写出新意。

(以上所推介的素材,在本刊均可找到。

编者注)

【高考佳作一】

在流行与传统中寻找平衡

四川一考生

如果我问你情人节怎么过,你会侃侃而谈;如果我问你nba球星你最喜欢哪个,你也会脱口而出是詹姆斯;如果我再问你最近最流行的电影是什么,你也会毫不犹豫地告诉我是《致青春》。

这时,我们换个话题:

你知道多少有关巴金、老舍、鲁迅的故事,你知道多少有关《巴黎圣母院》、《哈姆雷特》、《浮士德》的情节,这个问题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哑口无言。

这就是荧屏和网络高度普及的今天,这些自诩为新新人类寻求个性、独树一帜的年轻人面对传统的尴尬与无奈,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层次发展是极为不平衡的。

所以,现在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而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知道“关之琳”的人越来越多,而知道“卞之琳”的人越来越少?

?

人们似乎面对流行的、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文化趋之若鹜,而对传统文化却越来越淡忘,这更是一种严重的文化失衡现象。

列宁说过:

“忘记历史等于背叛。

”那么,忘记传统,这难道不算是背叛吗?

这种不平衡看似不伤大雅,然而,照这样发展下去,我们的文化就会一点点遗失或是磨灭,即使流行文化再怎么蓬勃发展。

重新找到我们知识结构的平衡吧!

不期望每个人都如郭沫若一般把《红楼梦》倒背如流,但作为一个现代人,应该对历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很多人抱怨名著的过时,试问,相对流行歌曲,《论语》、《孟子》经大浪淘沙,还被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诵着,这算过时吗?

相反,有哪一首流行歌曲能够穿越时空这样经久不息呢?

2011年,鲁迅作品从中学教材中“大撤退”,就在我们忘却鲁迅时,德国人却在反思:

什么我们没有“鲁迅”?

就在我们只隐约记得春秋时有位叫孙武的名人时,美国西点军校却早已把《孙子兵法》定为必读教材,西方的商家也纷纷用《孙子兵法》来指点迷津;也就是我们在对外来文化津津乐道之时,西方学者却出人意料地提出了一个令我们震惊的命题——二十一世纪必将是儒学的世纪。

当然,社会在发展,人们也应该接受流行文化,但社会再怎么发展,也绝不能丢失祖先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

从现在起,重拾那些遗落的传统文化,做一个知识结构平衡的现代人,那么这才是真正的新新人类!

【教师评点】

这是一篇视角独特、构思新颖的文章。

作者另辟蹊径,抛开人类自然平衡、心理平衡而不写,却从知识结构是否平衡写起,以表达对现代人丢弃传统文化、过分追求流行文化这一现象的忧虑,呼唤人们重拾经典,做一个知识结构平衡的现代人。

同时本文在倡导追求经典的同时又没有否定流行文化,使文章充满了辩证色彩。

【高考佳作二】

万物皆需衡,不可失也

四川一考生

山有万仞而长立,因其平衡也;无所重,无所轻,山体四面,皆如一体。

楼仅有百尺而倒之,因其倾斜也。

一厘之斜,高楼倒之;四面之平,高山立之,物不可斜,人亦不可不衡。

素材运用亮点:

由自然现象起笔,比喻贴切,既是道理论证,又能引起下文。

人要达到平衡的境界,就不能太重视,也不能太轻视,视万物如一物,方可平衡。

先贤孔圣,三千弟子,视千人于一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无所重,无所轻,平衡之至,于是他获得了“至圣先师”的美誉。

秦始皇,成千秋霸业,留千古英明,但他重军政,轻民生,苟捐杂税,沉徭重赋。

重一事而轻一事,帝国大厦怎能不倾?

素材运用亮点:

将孔子与秦始皇正反对比,有力地论证了“视万物如一物,方可平衡”观点。

要做到平衡,不仅不能有所重,有所轻,亦不能有所长,有所短。

一个木桶,若是倾斜,木板离地的距离有长有短,而水位必会止于其短。

若是木桶平衡放之,则各木板离地长短一也,可盛水一桶而滴水不漏。

人亦如桶,只有长短一致,方能有所大成。

素材运用亮点:

木桶原理这一道理论据和下文的关羽、董卓等事实素材有机结合,在素材的安排上做到了理例结合。

东汉大乱,武将百出,五虎将之首关羽忠义无双,武艺绝伦,然性情骄傲,长于武艺而短于性格,长短不一,必会倾斜,死于小人之手,也在所难免。

无独有偶,董卓太重美色,姜维过轻细节,吕布长于武艺,周瑜短于心胸,此四人者,虽一时之雄也,然不注重平衡,终难成大器也!

素材运用亮点:

对关羽、董卓等几人的解读,可谓视角独特,见解新颖。

古人如此,今人亦然,欲求平衡之生活,甚不可有所重有所轻,有所长有所短也。

君不见京都暴雨,雾霾天气,西南大旱,“红豆局长”红之于网络,更有甚者黄浦江上死猪遍“江”?

?

何者,重经济之发展而轻环境之保护也!

君不见富士康员工之“十几连跳”,“过劳死”屡见报端,“空巢老人”翘首而待子女归,奈何我哒哒的“马蹄声”只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我是过客?

?

何者,物质之追求与精神之充实不衡也!

君不见驱走“毒奶粉”又迎来“毒胶囊”,食毕“瘦肉精”又奉上“速成鸡”,处理毕校车之患又疲于煤矿之弊,何者,长于效益之追求而短于道德之建设也!

素材运用亮点:

采取并列结构写出了当今种种不平衡的社会现象,在素材的层次上由个人的平衡写到社会,由古至今。

反之,为何杨善洲坚守大山22年为世人所赞?

为何深山之处6000余级石阶被誉为“爱情天梯”?

为何吴斌、张丽莉之事迹传遍大江南北?

为何卢梭能于散布中写下了《沉思录》?

为何莫言获奖后曰“我只是一讲故事之人”?

?

只因其善于追求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道德与效益、心灵之平衡也。

素材运用亮点:

正面素材和前文的反面素材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深化文章主旨,再次强调追求平衡的重要性。

万物皆需衡,不可失也!

得之,方拥幸福之生活!

【篇二:

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平衡万子妍】

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平衡万子妍

在物质生活已相已经相当丰富的今天,为什么人的精神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充实与丰富呢?

那是因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没有达到平衡,精神生活的位置没有摆正,这便使人生的天平失去了平衡。

人不能光从外界去寻找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也从自己那里,从自己的生命里、从自己的精神生活中去寻找。

人不能不追求物质生活,为了生存不得不首先满足肉体存在的需要,试想如果一个人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生活中何来的幸福?

过分的追求物质生活也是不可取的。

当前我国每年过劳死人数达到60万,也就是说平均每天就有1600多人死于过度疲劳,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就是因为许多白领,企业家希望通过工作来实现自我的价值,换句话说就是他们的物质生活占了太大的比重,将精神神生活压缩再压缩,而导致了人的崩溃,生命的失去,可见过一种物质与精神平衡的生活的重要性。

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说过:

“如果幸福在于肉体的快感,那么就应当说,牛找到草料吃的时候就是幸福。

”这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忽视精神生活上的满足,只把物质享受当作幸福,那么,这种幸福仅仅是动物水平的幸福。

对于人类来说,物质生活条件是精神生活的基础和前提,精神生活才是物质生活的升华。

要想做到二者的平衡,就要做到积极享受闲暇。

卢梭在繁忙的物质生活中,积极的追求精神生活,享受着闲暇,他在散步途中写下了《沉思录》,并取得了很大的的成功,这便是因为他很好的平衡了二者的关系,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提高到了一个幸福的高度。

物质生活压力越大,就越需要闲暇的精神生活来调节,对于每个人来说应该把为谋生或赚钱而劳作的时间挤压到最低点,为自己的兴趣、爱好等精神活动提供时间保障。

要想做到二者的平衡更重要的是要学会遵从自己的内心,不为事役。

一个人只有按你所从心灵的吩咐去做真正使你快乐的事,无论结果如何,你都是能过一种有意义的精神生活,而不是被被压力赶着走,更不是被物质所禁锢住。

只有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平衡人才能不被身外之物所困,获得精神自由,享受生活。

老师我找了好多相关的资料,想根据资料分析写,可写到后边有点不太会写了,周一我想找您说说。

【篇三:

2013年高考满分作文:

原题+作文+点评】

【最新】2013年高考全国满分作文汇编

【作文原题】

1、全国大纲卷

材料作文:

真诚与友善(适用省:

贵州甘肃青海西藏云南河北黑龙江海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

同学关系?

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

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

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2、全国新课标卷

材料作文:

经验与勇气(河南、陕西、陕西等地区)

一位商人得到一块价值不菲的宝石,但却发现宝石上有一条裂缝,如果能从裂缝处切开,就能得到两块完美的宝石。

许多老工匠不敢尝试这时,一位年轻工匠勇敢的站了出来,并且完美的切割出了两块宝石。

有时不仅需要足够的经验,更需要抛却许多顾虑的勇气。

请根据以上材料作文。

3、北京卷

材料作文:

爱迪生如何看手机

科学家说:

爱迪生来到21世纪很新奇,他会觉得什么很新奇呢?

文学家说:

手机一定让他觉得不可思议。

科学家:

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标志,就像一部掌上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他感到新奇。

文学家:

手机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带给我们很多意想不到的改变。

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

4、上海卷

材料作文:

更重要的事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

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

(1)题目自拟;

(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5、四川卷

材料作文:

过一种平衡的生活

有人说:

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针对这种说法,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文体自选;2、不得抄袭,不得套装;3、用规范汉书书写

6、山东卷

材料作文:

给作家作品挑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年来,素有?

语林啄木鸟?

之称的《咬文嚼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

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

咬文嚼字?

;莫言在被?

咬?

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要求:

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4.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7、湖南卷

材料作文:

我愿意

作文是二选一:

1、它被天边的彩云所吸引,奋力飞腾,寒冷、饥寒、风雨都无法阻止它,它毅然决然的向上飞,飞上高山之巅,它已经精疲力竭,伤痕累累,一个声音问,值得吗?

天地苍茫、彩云缭绕,它内心充实而满足,喃喃的答道:

我愿意!

2、父亲的书桌对面有一把小椅子,儿子坐在那里陪伴回家在桌子前剪报的父亲,父子俩没有说话,静静相对,儿子望着父亲,祥和的面容,心里充溢着宁静的幸福。

父亲,您辛苦了,能这样陪陪您,我真的很愿意。

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和议论文。

8、江苏卷

材料作文:

探险者与蝴蝶

一群探险者去山洞探险,进入后点燃蜡烛,发现有一群蝴蝶,于是退出去了。

过了一段时间,探险者们再次进入,却发现蝴蝶飞到山洞深处了,小小蜡烛影响了蝴蝶的生活环境。

作文要求考生根据一点点细微的变化,自定主题。

9、广东卷

材料作文:

捐助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

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

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

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问题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10、辽宁卷

材料作文:

沙子和珍珠

一位年轻人事业无成非常郁闷,一天他在海滩上遇到一位老人。

老人抓起一把沙子扔在沙滩上,问?

你能找到吗?

?

,年轻人说不能。

老人又抓起一颗珍珠扔在沙滩上,问?

这回呢?

?

,年轻人说能。

年轻人恍然大悟,一个人,只有做珍珠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11、安徽卷

材料作文:

萧伯纳的“为什么”

?

有些人只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并且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则常常梦想一些从未有过的事物,并问自己为什么不能这样。

?

请根据萧伯纳的这句名言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自拟题目,体裁不限。

12、江西卷

材料作文:

三怕

在中学时代,学生有三怕:

一怕奥数,二怕英文,三怕周树人,但有些学生却喜欢前面的?

两怕?

请你对此阐述自己的看法,可以议论,也可记叙,题目自拟,字数700。

13、浙江卷

材料作文:

三句话看青春

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的。

英国作家说,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美国作家说,世界将失去海底王国,一般失去伟大的王国就是成人。

根据材料作文。

14、福建卷

材料作文:

忧天

根据一首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这首诗为:

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

哦,不能!

为了拒绝这种?

自由?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

15、湖北卷

材料作文:

上善若水任方圆

你注意到了吗?

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装酒的圆瓶子又一般放在方盒子里,方圆之间,各得其妙,古诗云:

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

人生也是如此,所谓:

上善若水任方圆。

以方圆为话题,根据此材料,题目自拟写作文。

16、重庆卷

材料作文:

大豆

大豆是蛋白质含量极其丰富而又十分廉价的食物。

可它的境遇曾一度尴尬,煮熟的大豆难以引起人们的食欲,并且会使肠胃胀气。

人们需要更好的大豆食用方式,后来,用盐卤点制豆浆而发明了豆腐。

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

豆腐让人体对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变得更加容易;豆腐柔软变通的个性给擅长烹饪的中国人留有极大的创造空间,豆腐也因此被制作出品类繁多的菜肴,以适应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和喜好。

所有这些,让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华。

要求:

1、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

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17、天津卷

半命题作文:

___而知之

中国自古有?

学而知之?

的说法,这里的?

学?

,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

韩愈就说过:

?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

请结合你的心得和体验,在?

____而知之?

中的横线处填入一字,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不能以“学而知之”为题;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18、广西卷

材料作文:

捡到手机之后

年轻人捡到尚先生的手机,尚先生要求归还,可年轻人不愿意。

后来尚先生出2000元把手机买回来,可是年轻人又改变主意,无条件归还。

原因是年轻人看见手机里面很多内容是关于地震尚先生捐助的内容。

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问题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让爱双向流动

中国有句名言说道: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可见,报答他人的善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被沿袭了下来。

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如果接受了帮助却当作理所当然,而不怀感激之心,报答以爱的话,谁还愿意提供帮助呢?

因此,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请莫伤好人心,让爱双向流动。

令人可喜的是,心怀感激的人在我们的社会是占主流的。

当一个白手起家的商人发财致富时,他必定不会忘记自己以往艰苦的日子,这也就使他有了传递爱意给那些还有需要的人的愿望。

我们都是凡夫俗子,相信大多数人是愿意品尝到感激的喜悦之情的。

当施舍者看到自己帮助的人懂得回报,哪怕不是对自己,而是对社会、他人,他已经看到自己所为的价值,这无疑让他产生了延续自己善举的动力。

这是爱的付出,是爱的双向流动,也是爱的获得,社会因此受益。

也许你只付出了一分,但社会可能受益万分。

还记得去年夏天北京那场特大暴雨吗?

灾情在播报着,但温情也在上演着。

一伙从河北农村赶来的人们救助灾民,置个人安危而不顾的行为受到大家的赞赏。

殊不知,他们都是当年唐山大地震的获救者,是众人的无私奉献让他们拥有了继续生存的物资和信心。

而现在,不忘回报的他们来帮助另一拨人获得新生。

爱与正能量的流动顶托着社会,站立、前进。

我们也忘不了那最美丽的乡村教师——伍玉锡,身患胃癌十多年,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的他这么多年来从没落下一节课,从没少批改一次作业。

是社会人士和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关怀、帮助他支撑在讲台边。

这种双向流动的爱比金子更宝贵、更坚硬。

当然也存在着爱的“返回链”缺失的现象。

看看陕西一位任内帮众多企业融资,任后却惨被企业“抛

弃”的局长便可知,单向的爱是多么痛苦,社会将会变得不那么和谐。

莫让“双向的爱”缺失,让爱传递下去。

【点评】

写考场文章以立意为先。

这篇文章之所以优秀就在于其立意境界很高,认为爱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还是可以流动的,呼吁?

让爱双向流动?

捐助与受助都是爱的表现,彼此应该互相尊重,互有沟通交流,这个世界才会充满爱,并且一直传递下去。

从立意这个角度来讲,作者这样的立意在众多考生中算是上乘的,也是最值得肯定的一种立意。

围绕着?

让爱双向流动?

,作者在第二段,从施舍者的角度,表达了爱的双向流动的意义。

第三段,运用了两个事例,作者从受助者的角度表达了爱的流动的价值。

第四段从反面例子入手,表达了单向的爱的痛苦。

最后发出呼吁:

莫让双向的爱缺失,让爱传递下去。

作者思路清晰,紧紧围绕中心展开论述,是一篇考场优秀作文。

不足的地方是用例略有不当之处,可以选更恰当的例子。

另外,第四段的反面例子写得略嫌仓促,分析未够透彻。

善行,我该如何安放你

使慈善处于如此进退维谷的境遇的,在我看来,可能是行善者披着慈善外衣的功利和作秀之心,但更多的情况下,我无奈地认识到,行善者的一颗赤诚之心无可置疑,而他们行善举的方式往往成了让爱传递的最大阻碍。

正因为他们总是惯于以“救世主”的目光来表达对弱势群体的善意,受助者在这目光的省视下被点燃的一颗过于澎湃的自尊心让善意之举充满了火药味,从而,受助者拒绝牺牲在弱势地位下愈显珍贵的尊严和平等来满足慈善家的自身价值认同。

就如那最后以施舍之名拒绝捐助的家庭,我相信,生活尚且难以为继的他们需要这份帮助,也许是以往受助的不堪经历或这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