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有关物质成分的探究复习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77415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有关物质成分的探究复习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化学有关物质成分的探究复习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化学有关物质成分的探究复习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考化学有关物质成分的探究复习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考化学有关物质成分的探究复习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有关物质成分的探究复习题附答案.docx

《中考化学有关物质成分的探究复习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有关物质成分的探究复习题附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有关物质成分的探究复习题附答案.docx

中考化学有关物质成分的探究复习题附答案

实验探究四有关物质成分的探究

1.(2013年湛江)在学习盐的化学性质时,老师将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过滤反应后的混合物。

老师要求同学们探究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氯化钡溶液显中性。

请你写出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猜想】

猜想1:

滤液中溶质是NaCl;

猜想2:

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__________的混合物(填化学式);

猜想3:

滤液中溶质是NaCl和Na2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无明显现象。

同学们认为猜想__________不成立。

(2)另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若有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证明猜想2成立。

【问题讨论】

(1)甲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硫酸钠溶液。

你认为甲同学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2)乙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硝酸银溶液。

你认为乙同学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3年佛山)我国大部分地区深受酸雨的危害,煤燃烧产生的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SO2与水结合生成弱酸性亚硫酸(H2SO3)。

已知:

H2SO3易分解生成水和SO2,也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或稀硝酸反应生成H2SO4;H2SO3和SO2都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褪色。

(1)酸雨是pH小于______的降雨。

(2)常用脱硫方法减少废气中的SO2,以生石灰(CaO)为脱硫剂,高温下与废气中的SO2与O2化合生成CaSO4,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亚硫酸盐与HCl(或H2SO4)反应制备SO2,Na2S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鸿同学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酸雨(pH约为3)中加入足量的KOH,并就反应后混合溶液中的盐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盐的成分是什么?

【进行猜想】猜想1:

只有K2SO3;猜想2:

____________;猜想3:

既有K2SO4,也有K2SO3。

【实验探究】限选试剂:

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氯化钡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紫色石蕊溶液。

步骤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1 各取2mL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  

2 向A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随即滴入几滴红色品红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含有K2SO3

3 向B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再加入足量的________ 先有白色沉淀,后有气体产生,沉淀部分溶解,证明含有K2SO4,即猜想3成立

3.(2012年茂名)酸雨往往含有硫酸、盐酸和硝酸等三种成分,但地区不同,成分也不同,要治理酸雨,先要确定其组成,兴趣小组对当地的酸雨进行探究,请你参与探究过程:

(1)若要确定该地区酸雨的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地区酸雨是否存在硫酸和盐酸,填写下来。

(已知硫酸银微溶于水)

限选试剂:

NaOH溶液、BaCl2溶液、Ba(NO3)2溶液、AgNO3溶液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

取适量的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2:

取适量步骤1中的上层清液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习了CO2的有关知识之后,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Mg能在CO2中燃烧:

2Mg+CO2=====点燃2MgO+C,所以镁着火不能用CO2来灭火。

但没有找到有关钠能否与CO2反应的介绍。

于是同学们展开钠着火能否用CO2来灭火的探究。

【提出猜想】钠能发生类似于CO2与镁的反应,可能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将燃着的钠伸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钠能在CO2中继续燃烧。

【查阅资料】

①Na2O是白色固体,能与CO2反应生成Na2CO3,与H2O反应生成NaOH。

②Ba(OH)2溶于水而BaCO3不溶于水。

③Na2CO3的存在会干扰NaOH的检测。

基于以上资料,同学们认为钠在CO2中燃烧的产物应该与Mg在CO2中燃烧的产物情况有所不同,并对产物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①Na2O、C;②________、C;③NaOH、C;④Na2O、Na2CO3、C。

通过理论分析,猜想________(填序号)肯定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证猜想】 

步骤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结论(燃烧产物判断)

(1) 将产物溶于适量水中 部分溶解,试管底部有黑色固体 燃烧产物中肯定有________

(2) 取少量

(1)所得上层清液,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烧产物中肯定有Na2CO3

(3) 取

(2)所得少量上层清液,加入____________溶液 有蓝色沉淀生成 燃烧产物中肯定有________

在步骤

(2)中BaCl2溶液为什么要加入至过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步骤(3)中也可以通过加入______________试剂的方法进行检验(写一种指示剂)。

【结论】猜想________(填序号)正确。

5.某气体可能由H2、CO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气体由什么物质组成?

【提出假设】猜想Ⅰ:

只有氢气;猜想Ⅱ:

只有一氧化碳;猜想Ⅲ: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供信息】由H2、CO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的气体能在氧气中安静地燃烧。

【设计实验】将该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装置A、B,根据装置A、B中物质质量的变化情况来推测该气体的组成。

 

【现象与结论】

现象 结论

①装置A质量增加,装置B质量无变化 猜想______成立

②装置A质量________,装置B质量增加 猜想Ⅱ成立

③装置A质量增加,装置B质量____________ 猜想Ⅲ成立

【分析讨论】

(1)装置A质量增加,说明气体燃烧的产物中有______生成,推知该气体成分中一定含有______元素;装置B质量增加,说明该气体燃烧的产物中有__________生成,推知该气体成分中一定含有______元素。

(2)装置A中浓硫酸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若某纯净物完全燃烧,将其产物依次通过该套实验装置A、B,发现装置A、B的质量都增加了,则该纯净物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

6.近几年我国某些城市酸雨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是因为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

(1)“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X”。

这个化学方程式中最后一种物质X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请写出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述资料,甲同学、乙同学和丙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3)甲同学:

[实验操作]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A、B两步实验。

[实验现象]A中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丙同学:

[实验操作]丙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部分装置在图中略去):

 

【探究与结论】(6)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现象是:

丙同学的实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潜水艇有两种供氧的装置,第一种是储备压缩氧气,第二种是在紧急的情况下才使用的过氧化钠(Na2O2)作供氧剂,小红同学对过氧化钠如何作供氧剂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以下的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①过氧化钠是用在矿山、坑道、潜水或宇宙飞船等缺氧的场合中,将人们呼出的CO2转换成O2,以供呼吸之用。

②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两种,一种是氧气,另一种是化合物。

③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水分也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

(1)小红利用下图的BCDE装置组合和有关药品制取并收集氧气。

 

         

①          ②    ③    ④     ⑤ 

若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则B中装置可采用上图中的______(填数字序号,下同);E中装置可采用上图中的______;B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小红作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①生成碳酸;②生成氢氧化钠;③生成碳酸钠。

通过对反应物有关的元素组成的分析,乙同学认为猜想________(填数字序号)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小红通过以下实验验证了另一个猜想的正确性,请完成下述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CO2与Na2O2反应后的固体少量于试管中,加入少量__________,把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____是正确的

【反思与交流】

①小红若用图A来代替B装置,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你是否同意小红的做法?

____(填“是”或“否”),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此可知道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Na2O2+______CO2===O2+________。

8.(原创)某兴趣小组发现一袋腌制松花蛋的泥料,配料表上的成分是氧化钙、纯碱和食盐。

他们要探究在腌制松花蛋过程中都有哪些物质对鸭蛋起作用。

于是取少量泥料在水中溶解,充分搅拌后过滤,取滤液探究其成分。

【猜想与假设】他们都认为滤液中一定有NaCl和NaOH。

生成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其他成分他们分别做出了如下猜想:

小亮猜想:

还可能有Na2CO3。

小强猜想:

还可能有Ca(OH)2和Na2CO3。

你认为__________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还能做出的猜想是:

还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与探究】小亮取一定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了几滴稀盐酸,振荡,没有气泡,于是他得出结论:

滤液中没有Na2CO3。

请你选择CO2以外的物质,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你的猜想。

实验步骤 现象及相应结论

 

【反思】小强认为小亮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11年5月1日起“醉驾入刑”。

醉酒的原因是酒中含有一种物质叫乙醇,对人的神经系统有刺激作用。

醉酒后驾车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危害。

(1)乙醇(C2H5OH)易燃烧,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警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红色的K2Cr2O7酸性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的硫酸铬,硫酸铬由Cr3+和SO2-4组成,则硫酸铬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白酒是乙醇的水溶液,酒中乙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能被氧化成乙酸,现有一瓶密封放置了十几年的某种白酒,某兴趣小组想知道该白酒的组成情况,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白酒中溶质有哪些?

【查阅资料】

材料一:

乙醇(C2H5OH),俗称酒精,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

材料二:

乙酸(CH3COOH),又名醋酸,易溶于水,具有酸的通性。

【猜想】

猜想1:

只有乙醇;猜想2:

只有乙酸;猜想3: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白酒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橙色的K2Cr2O7酸性溶液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3

成立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物质成分的探究

1.[查阅资料]Na2CO3+BaCl2===BaCO3↓+2NaCl

[提出猜想]BaCl2

[实验探究]

(1)3 

(2)白色沉淀生成

[问题讨论]

(1)能 

(2)不能 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也能够生成白色沉淀

2.

(1)5.6 

(2)2CaO+2SO2+O2=====高温2CaSO4

(3)Na2SO3+2HCl===2NaCl+SO2↑+H2O

(4)[进行猜想]只有K2SO4

[实验探究]有气泡产生,品红溶液褪色 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稀盐酸

3.

(1)pH试纸检测

(2)滴加Ba(NO3)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有硫酸 滴加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有盐酸

4.[提出猜想]4Na+CO2=====点燃2Na2O+C

[查阅资料]Na2CO3 ③ 

NaOH中有氢元素而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③错误

[验证猜想]

(1)C 

(2)有白色沉淀生成

(3)CuSO4(或CuCl2)溶液 Na2O 完全除去Na2CO3,以免Na2CO3干扰NaOH的检验 酚酞(或紫色石蕊等)

[结论]④

5.[提出假设]氢气与一氧化碳的混合物(写化学式也可,下同)

[现象与结论]Ⅰ 无变化 增加

[分析讨论]

(1)水 氢 二氧化碳 碳 

(2)吸水

[反思]甲烷(乙醇、甲醇等)

6.

(1)H2SO4 

(2)SO2+Ca(OH)2===CaSO3↓+H2O 

(4)二氧化硫也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

(6)除去过多的二氧化硫(或排除二氧化硫的干扰)

(7)B中的溶液褪色,C中的溶液不褪色,D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7.

(1)② ⑤ CaCO3+2HCl===CaCl2+H2O+CO2↑

(2)[作出猜想]①② 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都不含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可能生成含有氢元素的碳酸或氢氧化钠(答案合理即可)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稀盐酸(或稀硫酸等) ①有大量气泡产生

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

[反思与交流]

①否 人呼出的气体中的水也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

②2 2 2Na2CO3

8.[猜想与假设]Na2CO3+Ca(OH)2===CaCO3↓+2NaOH 小强 Na2CO3和Ca(OH)2不能共存 Ca(OH)2

[活动与探究]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滤液中有Ca(OH)2;若不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滤液中没有Ca(OH)2(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反思]滴加盐酸量很少,在氢氧化钠未反应完之前,不会产生气泡

9.

(1)C2H5OH+3O2=====点燃2CO2+3H2O

(2)Cr2(SO4)3 

(3)[猜想]既有乙醇,又有乙酸

[实验探究]实验现象①:

橙色溶液变蓝绿色

 实验操作② 实验现象②

答案1 取少量白酒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石蕊溶液 变红色

答案2 取少量碳酸钠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白酒 有气泡生成

答案3 取少量铁粉(或镁、铝、锌等)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白酒 有气泡生成

答案4 取少量氧化铜(或氧化铁等)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白酒 固体逐渐溶解

答案5 在白瓷片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滴管取少量白酒滴到试纸上 pH试纸变红色或橙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