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77077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中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集中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集中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集中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集中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集中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集中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中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集中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集中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东韶关市曲江开发区

 

集中供热项目研究报告

 

投资亮点

1、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大力支持,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税政策特殊优惠,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节能减排双重需求,全力支持;

2、基于节能及环保压力,目标企业热力服务外包,实现集中供热渐成主导方式,热力服务外包市场以年30%速度递增,目标市场巨大;

3、热力服务外包对合作双方起到双赢效果:

目标企业节能,减低成本,尾气达标排放;提供服务企业获得增值;

4、外包经营模式独特、新颖,收入平稳,利益锁定;

5、实际控制人的企业经营能力强及拥有丰富的市场开拓经验;

6、热力服务外包经营期限长,利润丰厚,投资回报高;

7、采用高效煤粉锅炉技术,属国际先进水平,863计划,“十一五”十大节能工程推广第一项。

 

第一章总论

1.1概述

1.1.1项目名称、业主

项目名称:

xxxxxx开发区集中供热项目

业主单位:

项目地点:

1.1.2业主简介、项目概况

1.1.2.1、融资方公司简介

广东骏宇能源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由中国煤炭科学院、清华艺友等科研院所及集团公司联合成立的,将主要致力于在广东地区开展合同能源管理服务、节能工程、环保工程及自控工程等节能减排方面项目。

目前主要使用煤炭科学院相关资质,并将随着实施项目的增加,逐渐具备自由知识产权和相关专利。

当前作为中国煤碳科学院广东地区唯一合作伙伴,主要在广东韶关地区和佛山地区开展高效煤粉锅炉项目推广,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商业模式,即投资-实施-运营,为使用热力的企业提供整套的技术和工程服务,并为当地节能减排作出贡献。

公司是专业从事能源开发、投资与运营的企业,已成功的为山西康宝集团建设了集中供热能源站并实施运营和管理,科学的管理与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在节能减排产业界取得了相当的成绩。

公司根据国家节能环保产业政策,主要的投资方向是依托自身的管理、技术及市场优势,开发并向用户提供节能节电等产品和系统,以及链条炉节能改造、运营维护,提供集中供热等服务。

公司拥有一批精通热能工程、建筑暖通、机电一体化、控制软件开发集成、计算机智能控制、施工工程管理等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

1.1.2.2.、融资目的

公司此次融资用途:

为目标企业提供蒸汽等热力外包专业化服务,“外包”式的热力销售模式就是根据目标企业的需要,由公司自建节能锅炉,对锅炉进行运营维护,为目标企业提供热力服务。

1.1.2.3、目标市场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非主业务环节外包服务金额以年30%的速度递增,中国、印度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非主业务流程外包服务的大国。

提供热力服务在企业中(热力企业除外)一般处于非主业务流程,能源消耗及其他支出同样纳入主业成本结构中,如果目标企业在提供热力服务环节管理不当,将导致热力供应出现故障,或能耗转换效率低下、增加企业成本开支,或尾气排放达标效果不理想。

根据统计,热力服务外包能降低目标企业采购热力成本10%以上,推动了目标企业加快将热力服务外包的步伐。

近年来,向热力服务这类非主业务流程以外包服务形式出现日渐成熟,热力服务外包,目标企业可以借助提供服务的企业专业管理能力降低经营成本,同时减轻企业环境保护的压力。

对于提供服务的企业通过提供专业化服务获得增值收益,目标企业与提供服务企业达到双赢效果。

北方城市的大多数企业的热力都是由当地热力公司提供集中供热,只有少数企业自建热力供应系统,而在南方,大部分企业依靠自己的能力自建热力供应系统,比如在广州佛山市,据我们初步统计,自建供热系统共计约5000吨/小时。

如果有一半企业将其热力系统外包,将产生多达14亿元的外包服务市场,可见热力服务外包市场潜力巨大。

本次融资项目为韶关市曲江区集中供热项目,该项目已经与曲江区政府签订合同,作为区内唯一热力供应商,双方签订20年合作期限,目前已经征地20亩,项目正在积极稳妥向前推进。

广东韶关曲江经济开发区可开发利用面积10平方公里,是目前粤北地区规划面积最大的工业园区之一。

开发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规划有一类工业区、二类工业区、商业区和仓储区,园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

开发区开发建设至今,已累计投入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亿元,铺设了工业大道、兴园北路、志锐大道、西线公路等“两纵两横”高标准道路,建设了11万伏变电站,开通了苍村水库至开发区的供水管道。

近年来,区内供水、供电、通讯网络、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和道路的绿化、亮化工程日臻完善,现已成为粤北地区极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工业园区之一。

创办至今,开发区共引进项目48宗,已投产企业27家,在建企业15家,合同利用资金3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7亿元,吸纳富余劳动力1万多人。

2008年,开发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18亿元,创税近8000万元。

供热中心第一期供热对象主要为5家纺织企业,使用蒸汽的主要工艺是漂染。

这几家企业实力雄厚,订单需求很大,企业稳定高速增长,企业常年热负荷稳定,适宜集中供热。

按照广东省政府统一部署,珠江三角洲部分能耗高,污染相对严重的企业要向粤北转移,曲江开发区等将陆续落户一批工业企业,工业热用户增多,为实现集中供热规模化提供了机遇。

1.2项目现状与实施意义

1.2.1现状概述

根据曲江开发区目前现状,拟建一个150t/h供热站,项目预计分两期完成,本方案针对第一期设计采用2×20t/h+10t/h煤粉蒸汽锅炉配置。

1.2.2实施意义

本项目建设是为了实现节能环保的需要,也是提高现代化供热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减少能源浪费的要求,也是为了彻底根治安全隐患、保证生产、生活安全供热,急需采取的重要措施。

1.3拟用高效工业煤粉锅炉的理由

1.3.1政策导向

为完成国家节能减排既定目标,2006年7月25日,国家发改委会同科技部、财政部、建设部、质检总局、环保总局、国管局和中直管理局等八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

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是《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的重要内容,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是实现“十一五”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目标的一项重要的工程技术措施。

针对十大节能工程第一项“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意见中指出:

我国燃煤工业锅炉效率低,污染重,节能潜力巨大。

锅炉设计效率为72%-80%,平均运行效率约60%-65%,平均运行效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20个百分点;每年排放烟尘约200万吨,二氧化硫约600万吨,是仅次于火电厂的第二大煤烟型污染源。

采用新型高效锅炉房系统更新、替代低效锅炉,提高锅炉热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是是实施本项工程的主要途径。

本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单位:

1、组织单位: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各地发展改革委、经(贸)委、质量技术监督局、环保局、科技厅(科委)、“113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多部门协调小组。

2、实施主体:

实施锅炉、窑炉改造的企业或单位。

3、参与单位: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工业锅炉研究所、北京市劳动保护研究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钢铁工业协会、建材工业协会、城镇供热协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1.3.2技术优势

高效煤粉工业锅炉系统作为“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第一项“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的主要内容,十分符合国家的节能减排形势和政策导向。

该系统是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独立开发研制(相关专利证书见附5),此项技术的形成对提高我国燃煤工业锅炉整体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其产品系列覆盖了一般规模的工业锅炉,其中包括1.4~70MW热水锅炉系列和2~100t/h蒸汽锅炉系列。

该技术系统具有下述优点:

(1)煤粉集中供应(集中供粉式流程):

煤粉由制粉厂集中磨制、统一供应,既可有效保证燃煤质量稳定,又可取消分散的堆煤场,减少地面污染。

(2)工作环境友好:

全系统密闭运行,自动上煤、集中排灰,无粉尘跑冒。

(3)锅炉启停简单:

锅炉系统可实现即开即停,30秒(或5分钟)切断点火源进入正常运行,点火成本低廉;切断煤粉供给即可实现停炉。

(4)测控水平高:

自动监控、调整运行参数,使系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以及人为因素对锅炉运行的影响。

(5)高效节能:

煤粉燃烧充分、锅炉换热效果好、空气过剩系数小,系统热效率高;另外,高效煤粉锅炉系统对功率较大的引风机、循环水泵均配备了变频器,节电效果明显。

(6)洁净排放:

煤粉锅炉可实施炉内脱硫,燃烧器采用低温空气分级设计,燃烧温度场均匀,避免局部高温,燃烧过程产生的SO2、NOX含量低;烟气采用布袋除尘,烟尘排放浓度低;布袋除尘器收集的飞灰经密闭系统排出,去集中处理和利用,无二次污染。

(7)节约用地(集中供粉式流程):

取消锅炉房边堆煤场与渣场,节约用地与投资。

(8)性价比高:

运行费用低廉,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收回设备投资。

该锅炉系统运行指标及对比见表1-1。

表1-1运行指标及对比

项目

煤粉锅炉

传统锅炉

对比度

锅炉热效率

≥90%

60%~65%

节煤率28%~33%

烟尘(TSP)排放

≤20mg/Nm3

~200mg/Nm3

减排率95%

二氧化硫(SO2)排放

满足当地地方标准

~900mg/Nm3

减排率45%

林格曼黑度

0级

1级

-

1.3.3产品成熟度

2006年~2009年开展了煤粉锅炉示范应用、市场推广等工作,截止2009年底,共完成30家用户、50套系统的建设,目前高效煤粉锅炉系统由点及面在全国八个省市推广应用。

经实践运行,煤粉锅炉节能、环保优势显著,为用户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企业形象。

附件6-7列出部分用户的检测报告。

序号

用户

型号

台数

备注

1

大同南郊某小区

WNS7.0-1.0/95/70-AⅢ

3

2

同煤集团某机械厂

SHS20-1.25-AⅢ

1

3

大同市城区小区供暖

WNS4.2-0.7/95/70-AⅢ

WNS2.8-85/60-AⅢ

WNS1.4-85/60-AⅢ

18

4

新矿某液压机械厂

WNS2.8-85/60-AⅢ

2

5

新矿某不锈钢薄板厂

WNS4-1.0-AⅢ

3

6

山东建能集团本部

SZS4.2-1.0/115/70-AⅢ

2

7

新泰某小区

SZS14.0-1.0/115/70-AⅢ

2

8

广西桂林某电线电缆厂

SZS4-2.5-AⅢ

2

9

天津某药业有限公司

WNS6-1.25-AⅢ

1

10

天津某铜业有限公司

WNS4-1.25-AⅢ

2

11

江苏某化工有限公司

WNS4-1.6-AⅢ

3

12

长治某药业

SZS6-1.25-AⅢ

2

13

安徽巢湖和县某开发区

SZS20-1.6-AⅢ

SZS10-1.6-AⅢ

1

2

14

山东莲花山

WNS2.8-0.7/95/70-AⅢ

1

15

镇江某化工有限公司

1400万大卡导热油炉

1

16

烟台某食品有限公司

20t/h+6t/h

2

1.5综合结论及建议

通过现状分析、技术方案论证和技术经济分析,初步结论如下:

(1)高效煤粉工业锅炉技术先进、产品成熟、所选燃料煤适宜、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导向,本报告认为可以作为本项目首选方案。

(2)本项目实施后,年排烟尘、年排二氧化硫(SO2)都将大幅降低,环保效益十分显著。

(3)本项目的实施对于企业实现节能环保、安全运行、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现代化供热管理水平以及企业形象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且可行的。

(4)高效煤粉工业锅炉系统热效率与煤质有一定的关联度,需保证拟用煤源、煤质的稳定。

(5)煤粉锅炉系统技术先进、自动化水平高,需加强锅炉房管理与制度化建设,并需确保管理人员、司炉人员的技术水平与素质。

第二章生产规模与操作制度

2.1生产规模

本项目采用2×20t/h+10t/h煤粉蒸汽锅炉配置。

2.2操作制度

运行时间以330天,每天运行24小时计;平均生产负荷为60%。

第三章技术概况与工艺流程

3.1技术简介

高效煤粉工业锅炉系统(专利号:

ZL200520002170.X)是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及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科技创新基金资助下,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历时近10年,独立开发成功的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

该产品符合国家紧迫的节能减排形势和政策导向,是传统高污染、高能耗燃煤工业锅炉的升级换代产品,也是中小型燃油、燃气锅炉的理想替代品。

它的诞生,为传统燃煤工业锅炉行业注入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国家发改委已将推广高效煤粉工业锅炉系统列入我国“十一五”十大节能工程的第一项,20家用户已开始将其作为重点节能环保新产品使用。

现阶段,已经成熟的高效煤粉工业锅炉系列产品分为两类共计18个品种,即2.0~100t/h蒸汽锅炉成套装置和1.4~70MW热水锅炉成套装置。

3.2技术指标

一、锅炉运行指标

◆燃烧效率≥98%

◆锅炉热效率≥90%

◆烟尘(TSP)排放≤20mg/Nm3

◆二氧化硫(SO2)排放可满足当地环保要求

3.3工艺流程

(1)煤粉制粉及储供系统

煤粉储罐密闭接受磨煤机密相送出的煤粉(含脱硫剂)。

燃料煤质量满足Vdaf≥35%、Mad≤5%、Aad≤10%、200目过筛率大于95%。

储罐内的煤粉周期性卸入中间粉仓,再经供料器连续送入煤粉管,并经由输送风进入燃烧器的风粉通道。

(2)锅炉燃烧系统

专用煤粉燃烧器和水管锅炉炉膛构成高效燃烧体系。

煤粉燃烧器具有点火、配风、分级燃烧等诸多功能,是实现高效燃烧的关键设备。

炉膛内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经水冷壁管传热后与对流管束换热,之后依次进入省煤器、空预器,完成烟气换热。

锅炉对流管束设有受热面专用在线低频声波清灰器。

(3)烟气净化系统

锅炉系统尾部约120℃~150℃的低温烟气进入布袋除尘器,出布袋除尘器的烟气由引风机排入大气。

布袋除尘器排出的粉煤灰送至干灰库贮存,定期外运进行回收利用。

(4)水处理及补水定压系统

水处理采用全自动软化水装置,设备自动连续制水;定压采用变频式补水泵,节省占地,自动补水,自动过压保护,操作维护方便,对供热系统的稳定运行、保证供热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5)测控系统

测控系统由设备传感器、PLC模块、数据总线、人机交互界面、低压电气柜等构成。

功能包括安全连锁保护、回路控制、故障报警和数据采集等功能。

(6)辅助系统

辅助系统包括压缩空气系统、CO2气体保护装置和炉体排灰系统等。

3.4工艺流程图

锅炉系统工艺流程图见附件1

第四章重点单元技术方案及设备

4.1制粉及储供粉系统

原料煤经干燥脱水后进入破碎磨细,磨制合格的煤粉由螺旋给料送入储罐密闭储存。

储罐内的煤粉周期性卸入中间粉仓,再经供料器连续送入一次风管。

煤粉与一次风在一次风管内完成混合,并输送进入燃烧器的风粉通道供锅炉燃烧。

工艺流程框图见图4-1。

图4-1储煤及供粉系统工艺流程框图

4.1.1煤粉罐

煤粉罐是储存长时间(3~5天)锅炉燃烧所需煤粉的设备。

其结构由上、中、下三段组成,上段为圆形封头,顶端突出一段内装布袋除尘器;中段为圆柱状筒体,是贮存煤粉的主要部分;下段为圆锥状料斗,锥斗底部出口与旋转阀连接,保证落料。

料仓圆柱筒体上设置高、低料位计。

上段除尘器的顶盖可以打开,以便更换布袋均匀。

煤粉罐的上料是通过煤粉罐车上自带的压缩空气输送至罐体内,输送煤粉后的输送风经上端除尘器将携带的少量煤粉除尘后经排气管排出。

煤粉罐结构示意如图4-2。

图4-2煤粉罐结构示意图

1-本体;2-料位孔;3-除尘器;4-上料孔;5-均压孔;6-下料口;7-排气口;8-流化板

4.1.2中间粉仓

中间粉仓的主要作用是储存锅炉燃烧短时间内所需的煤粉,它通过供料装置连续稳定地向燃烧器供粉,而且利用称重传感器,可以实现煤粉消耗量的实时测量。

中间粉仓由上下两段组成,上段为圆柱型筒体,下段为锥状料斗,煤粉由煤粉罐底部排料口通过软连接进入中间粉仓,中间粉仓上部有一个进料口和一个平衡气口,此平衡气口与煤粉罐的均压孔用管子连接,保持上下料时系统内的压力平衡。

下部锥体采用不锈钢焊制,桶外壁装有传感器,将仓内物料重量信号传输到控制室。

结构简图见图4-3。

图4-3中间称重粉仓

4.1.3供料器

供粉是煤粉燃烧器实现稳定燃烧的先决条件,也是工业煤粉锅炉技术的“重中之重”。

工业煤粉锅炉的燃烧环境劣于电站煤粉锅炉,所以供粉的稳定性要求比电站锅炉苛刻得多。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开发出组合式煤粉供料装置。

4.2煤粉燃烧系统

4.2.1锅炉本体

锅炉本体是锅炉系统的主要设备,由炉膛、对流管区、锅筒、集箱、钢架、炉墙、保温材料等构成。

炉膛是煤粉主燃区,也是热烟气换热的主要区域,高温烟气经炉膛辐射换热(主)后进入对流管区,约250℃的热烟气出锅炉本体依次入省煤器、空预器,完成换热后,约120℃-150℃的尾气进入下游除尘工序。

锅炉本体还配置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等安全附件实现系统安全运行;配备变频补水泵,实现系统自动补水;配备声波吹灰器、刮板除渣剂,实现在线清灰、除渣。

4.2.2燃烧器

煤粉燃烧器是煤粉锅炉的重要部件,此燃烧器是MF-Ⅱ型全自动煤粉燃烧器(结构示意见图4-6),采用空气分级燃烧技术,可有效的降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生成。

燃烧器上还装有点火枪,热电偶,火焰检测器,火焰监视器,观火孔等装置。

4.3烟气净化系统

布袋除尘器是本系统设置的烟气高效除尘器,目的是使出口烟气的含尘浓度达标。

布袋除尘器的类别也很多,本系统采用外滤式在线高压脉冲喷吹结构,压力损失小于1200Pa。

布袋简图及滤袋见图4-6。

除尘器上部分是本体,下部分是落灰斗。

其工作机理为:

含尘烟气通过过滤材料,尘粒被过滤下来,过滤材料捕集粉尘主要靠惯性碰撞作用以及扩散和筛分作用,滤料的粉尘层也有一定的过滤作用。

布袋上部侧面有一个气包,当布袋差压增大到一定程度,脉冲阀开启将气包中的压缩空气释放出来对布袋进行喷吹,布袋表面的积灰落入灰斗。

灰斗中的灰经排灰阀定期排出。

图4-4布袋除尘器结构示意图

1—进气口,2—排料口,3—箱体,4—出气口,5—高压气罐,6—布袋

4.4自动控制系统

根据本系统的特点,自动控制要求采用集中监控,并以计算机为基础实现运行过程的数据采集、过程控制、安全报警、联锁保护等目的。

4.4.1自动控制系统框图

图4-7自控系统框图

4.4.2主要仪表选型

(1)PLC选型

本装置主要控制设备为PLC系统。

PLC系统由操作站、控制站、辅助机柜、打印机、辅助操作台、通讯总线、相关的接口等组成。

所选PLC是开放系统,符合国际IEEE通讯标准,具有当今可靠并先进的硬件指标,且系统具有自诊断功能,其编程较容易,操作系统为WINDOWS平台,操作较方便,也易于上网传输数据。

PLC系统选用在国内有供货业绩的厂商的产品。

(2)仪表选型

仪表选型的前提是其性能可靠、安全,且先进。

本系统所选仪表一般为电子式智能仪表,其中PID控制仪表、变频器等要求性能稳定。

所以,控制精度要求高的仪表选用引进技术或国外厂家生产的产品。

压力和差压变送器采用合资企业或引进技术生产的智能型产品。

只有少量材质要求特殊的专用仪表在国外采购。

锅炉随机仪表由锅炉厂商成套供货。

(3)组态软件选型

本试验系统选用三维力控工业自动化控制组态软件建立过程自动测控系统。

三维力控是一套32位工控软件,可稳定运行多种操作系统,集成了动画显示、流程控制、数据采集、设备控制与输出、网络数据传输、工程报表、数据与曲线等多种功能,支持国内外众多数据采集与输出设备。

图4-8自控系统组态界面

第五章燃料及辅助材料供应

5.1燃料煤供应

(1)煤源方案

根据前期本煤粉锅炉系统燃料煤适应性研究,本项目原料煤应满足以下要求:

◆挥发份(Vdaf)≥36%

◆水分(Mmf)≤5%

◆灰分(Aad)≤10%

◆粒度(200目以下)≥95%

◆发热量(Qnet,ad)≥25MJ/kg

按照此要求可以比较容易的找到相匹配的煤种,炉前制粉。

同时由于我院在煤炭研究方面的优势,可以提供煤质检测及配煤优化等一系列的服务。

(2)燃料煤用量

按照正常生产方案,两台20t/h的锅炉燃料煤粉(6300kcal/kg)用量约为4.32t/h,一台10t/h的锅炉燃料煤粉用量约为1.08t/h,本项目60%负荷煤粉消耗量为3.24t/h。

(3)燃料煤供应方案

本项目的锅炉系统采用炉前制粉式流程,原煤经过破碎机和磨煤机后直接送入煤粉罐。

(4)燃料煤价格

煤炭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考虑到经济增长速度和能源发展形势,本报告按1100元/吨计,炉前制粉,磨制成煤粉后约1300元/吨。

5.2水、电消耗

项目水消耗主要为生产中消耗蒸汽的补水,拟定蒸汽回收,消耗蒸汽量不大,以额定蒸发量的15%计,其次为生活、车间清洗等用水。

用水估算约为150吨/天,(锅炉运行期间按每天24小时计算)。

总年耗水量4.95万吨,年水费约为4.95万元。

(当地生产用水1元/吨)

项目电消耗主要为生产用电:

2×20t/h锅炉设备装机容量约为500kw,10t/h锅炉设备装机容量约为150kw,考虑实际运行中有间歇运行设备及变频器调节,实际运行功率约为455kW(取系数为0.7),总年耗电量36.04×105kWh,年电费约为189万元。

(当地工业用电0.525元/kWh)

第六章设施和安全

6.1总图运输

总图平面布置原则

(1)满足本项目方案研究确定的工艺生产流程的需要。

(2)根据拟建场地情况,因地制宜进行布置,并结合风向、朝向等当地自然条件,使大多数建、构筑物有良好的朝向、日照和通风。

(3)考虑锅炉房外部条件及地形条件,以及水、电、煤粉、粉煤灰、进出水等管线的方位走向,合理安排原煤储存,产品储存,铁路及汽车装车区的位置。

(4)在满足现行防火、环保、安全、卫生、运输间距要求,并满足消防需要的前提下,生产装置采用成组密集布置的方法,使相关装置邻近布置。

所有生产装置(煤粉厂单列)共用一个控制室,集中控制。

(5)重视节约用地,力求总平面布置紧凑合理,提高土地利用率。

(6)注意环保,合理布置各单元装置或设施,尽量减少对区域外等人员较集中地带的影响。

根据以上原则和现场踏勘调研结果,并依据业主的要求,本项目高效煤粉锅炉系统总平面布置图详见附件3。

6.2给排水

本项目新鲜水用量约为150吨/天,主要包括生产、生活给水系统及消防给水系统。

根据相关规定,敷设管道,并做好保温、防腐等工作。

6.3供配电

根据估算,本项目用电负荷约为总装机容量的70%,每小时耗电量为455kW

电压等级:

本研究报告初步确定锅炉房电力系统电压等级为380/220V。

对于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内可能产生静电维护物体,应采取静电接地措施;对于无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内的物体,如因其带静电会妨碍生产操作时,应采取静电接地措施;在生产、储运过程中的器件或物料,彼此紧密接触后又迅速分离,而可能产生和积聚静电,或可能产生静电危害时应采取静电接地措施。

每组专设的静电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欧姆。

设备和管道的静电接地系统可与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防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