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基本能力复习体育与健康1体育与健康3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77073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高考基本能力复习体育与健康1体育与健康3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东高考基本能力复习体育与健康1体育与健康3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东高考基本能力复习体育与健康1体育与健康3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山东高考基本能力复习体育与健康1体育与健康3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山东高考基本能力复习体育与健康1体育与健康3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高考基本能力复习体育与健康1体育与健康3学案.docx

《山东高考基本能力复习体育与健康1体育与健康3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高考基本能力复习体育与健康1体育与健康3学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高考基本能力复习体育与健康1体育与健康3学案.docx

山东高考基本能力复习体育与健康1体育与健康3学案

《体育与健康》复习资料(三)

知识要点:

1.健康的含义和影响健康的因素。

2.饮食的知识、我国传统的养生理论和方法。

3.生活习惯与健康、营养与健康、环境与健康。

4.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5.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预防措施。

6.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情绪的调节知识。

7.恶习的危害和如何避免生活恶习。

8.生活中的健康小知识。

9.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的性心理和如何与异性交往。

健康基本知识问答

一、身体与健康

1.健康的定义:

“健康”一词的含义应当包含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的内容。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提出了健康的定义: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还要有完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2.亚健康的定义:

简单地说,亚健康是一种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也称为“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3.亚健康有哪些症状:

感到情绪有些抑郁,时常会对窗外发呆;

昨天想好的事,今天就忘了,最近这种情况经常出现;

懒得走进教室,觉得学习令人厌倦;

不想面对同学、教师,有自闭症式的渴望;

学习一小时后,就感到身体倦怠,胸闷气短;

一日三餐,进餐甚少,食之无味;

对噪声很敏感,非常渴望清幽宁静的山水;

晚上常失眠,即使睡着了,也老是在做梦状态,睡眠质量差;

感觉免疫力在下降,流感一来,首当其冲被传染。

4.生活习惯与健康:

(1)健康行为与不健康行为。

健康行为

不健康行为

按时作息,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

作息时间紊乱,常常睡眠不足

一日有规律的三餐,早餐有保证

三餐无规律,经常不吃早餐

基本不吃零食

经常吃零食

保证正常体重

因为生活方式的原因使自己超重或者体重不足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

不进行或者很少进行体育锻炼

锻炼方式科学,而且强度、时间较为合理;

锻炼方式不适合自己,强度、时间安排不合适

不吸烟、不饮酒或者很少喝酒

吸烟、经常喝酒而且常常喝得过量

性格开朗,乐于助人,有自己的爱好

性格孤僻、欲望过强或对任何事情都无兴趣

家庭生活和谐幸福

家庭生活存在问题

时刻注意不做有损他人健康的事情

几乎从不注意他人的健康

(2)香烟中危害健康的三元凶

香烟中所含物质

对人体的危害

尼古丁

使吸烟者成瘾,并具极强毒性

烟焦油

易沉积于肺及其他器官内,诱发癌变

一氧化碳

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机体供氧不足

(3)香烟能致癌

从癌细胞的出现到发展成为癌症,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正常情况下,人体不断有癌变的细胞产生。

癌细胞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展成为癌症,因为人体有一套防御系统可以杀死癌细胞,保护机体。

而人体这个防御系统的强弱与遗传、生活环境、饮食、锻炼等等有关。

吸烟能降低这个防御系统的功能,从而使癌细胞发展成为癌症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虽然并不是每一个吸烟的人都会得癌症,但吸烟者患癌症的机率比不吸烟者要大得多。

(4)酒精的危害

酒精损伤肝脏。

人体内90%以上的酒精要在肝脏内代谢解毒,因而过量饮酒会对肝脏造成极大的损伤。

长期嗜酒者,酒精经常使肝脏超负荷工作,影响肝脏的解毒功能及对糖、蛋白、脂肪的正常代谢,从而导致严重的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硬化,严重者会导致肝癌,对身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长期大量地饮酒,还会损伤心脏、眼睛、大脑、食道和口腔,甚至损害生殖细胞,对后代造成不良影响,还可能导致精神疾患。

(5)血液酒精含量和身体状况:

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

症状

含酒精600毫克

死亡

含酒精400毫克

昏迷

含酒精200毫克

大小便失禁

含酒精120毫克

疲倦瞌睡及醉酒

含酒精80毫克

反应迟钝

含酒精60毫克

喋喋不休

含酒精40毫克

动作笨拙

含酒精30毫克

健谈

(6)毒品的危害

毒品的最大危害在于它的成瘾性。

任何人只要染上毒品,就会对它产生强烈的生理和精神上的依赖。

一旦停用,人体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许多不适反应,如不安、焦虑、忽冷忽热、流涕流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体内瘙痒难忍等症状。

一旦吸毒成瘾,吸毒者对毒品就会产生强烈的依赖,最终成为毒品的奴隶,并很快失去工作、生活的兴趣与能力。

吸毒者与其吸毒前往往判若两人,变得冷漠、残忍,自私自利,不知羞耻,意志消沉。

长期吸毒的人精神萎靡,形销骨立。

因为毒品致使人体的代谢紊乱,机体消耗加强,身心遭到侵蚀。

(7)毒品的分类

毒品来源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效应

镇静类

兴奋类

致幻类

天然毒品

罂粟、鸦片

吗啡

古柯叶

仙人球毒碱

海洛因

可待因

可卡因

墨西哥致幻蕈碱

蒂巴因

大麻(小量)

大麻(大量)

大麻

合成毒品

美沙酮

哌啶

苯丙胺

麦角二乙酰西安

芬太尼

镇痛新

甲基苯丙胺

苯环己哌啶

苯巴比妥

安定

利他林

二甲色胺

5.营养(膳食)与健康

(1)膳食宝塔

中国营养学会提出了“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是一个营养上比较理想的膳食模式。

“宝塔”共分五层,包含我们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

“宝塔”的各层位置和面积均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

其中,谷类食物位居底层,每人每天应该吃300~500克;蔬菜和水果占据第二层,每天应吃400~500克和100~200克;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位于第三层,每天应该吃125~200克(鱼虾类50克,畜、禽肉50~100克,蛋类25~50克);奶类和豆类食物合占第四层,每天应吃奶类及奶制品100克和豆类及豆制品50克;第五层塔尖的是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克。

(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八条原则:

①食物多样、谷类为主;②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③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④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⑤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⑥吃清淡少盐的膳食;⑦饮酒应限量;⑧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特别要指出的是,由于高中学生身体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应避免饮酒。

此外,在这八条原则的基础上,中国营养学会还同时制订了《特定人群膳食指南》,针对青少年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三条补充原则:

①多吃谷类,供给充足的能量;②保证鱼、肉、蛋、奶、豆类和蔬菜摄人;③参加体力活动,避免盲目节食。

(3)牛奶

牛奶是一种理想的食品,营养成分丰富合理。

牛奶中的降胆固醇因子,可抑制胆固醇的合成;牛奶中的蛋白质是优质蛋白,富含各种维生素,有很高的消化吸收率和重要的生理功能;牛奶中的乳糖能促进肠的吸收和胃肠道的消化功能。

牛奶中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钙、钾、镁等。

其中钙既丰富,又易被吸收利用,这是其他任何食品和药品无法比拟的。

(4)水

饮水除了有调节体温、排除废物等功效外,还有许多特殊作用,如镇静、促进呼吸、润滑关节、保护眼睛等等。

很多人每天饮水量都不足,常处于一种“脱水”状态。

人觉得口渴时自然应喝水,但是不觉得口干,也要时时喝点水或汤。

这对胃肠道,呼吸道及泌尿道都大有好处。

在没有感到口渴的情况下每天以饮水1~1.5升左右为宜,饮水需注意,少饮多次,不能“牛饮”,一次喝得太多会加重胃肠及泌尿系统的负担,对健康不利。

一般三餐前半小时喝点水,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

(5)碱性食物和酸性食物

食物可分为碱性食物和酸性食物两大类,人们进食必须搭配酸碱食物才能维持体内pH值的平衡。

所谓酸性或者碱性食物,并非由口感或味觉来识别,主要是以食物被机体吸收氧化后所蕴含的化学元素来作为鉴别的依据。

带有酸味的食物并非就是酸性食物,如柑、橘、杏等水果是酸的,但它们并不是酸性食物,而是典型的碱性食品。

海带被称为“碱性食物之冠”。

芝麻、黄豆、生姜等都是很好的碱性食品。

粮食、糖类和糕点是酸性食品,动物食品中只有奶类和动物血属碱性食品,其他都是酸性食品。

(6)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DietaryFiber)是那些不被人体胃肠道消化吸收的植物中非淀粉类多糖与木质素部分残余物,正由于是“残余物”,它们就没有其他营养素那样幸运,被人们认为“没有营养价值”,不受重视。

30年前人们发现,由于吃得越来越精细,缺少膳食纤维,患糖尿病、肥胖、缺血性心脏病和直肠癌等疾病的人也越来越多。

于是,膳食纤维的身价倍增,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一起被称为“七大营养素”。

纤维素含量的高低成为衡量仪器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志。

膳食纤维由一对双胞胎组成,哥俩儿一个叫可溶性纤维,另一个叫不可溶性纤维。

可溶性纤维能溶于水,并在水中形成凝胶体,主要存在于燕麦、豆类、水果、海

藻类和某些蔬菜中,如大麦、柠檬、香蕉中含有较多;不可溶性纤维主要存在于全谷物制品、大多数蔬菜和坚果中,如麦糠、芹菜、扁豆等食物。

膳食纤维具有很强的持水性,可以增加人体排便的体积与速度,减轻直肠内压力,使毒物迅速排出体外。

膳食纤维的体积较大,缚水之后的体积更大,易引起饱腹感,对预防肥胖症大有益处。

存在于香菇、金针菇、黑木耳、灵芝和猴头菇等食用真菌纤维中的多糖组分可刺激抗体的产生,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许多有益健康的生理作用,如降脂降糖,通便减肥,解毒防癌。

(7)高中阶段的饮食

高中生处于学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人体细胞的增殖以蛋白质为原料,青春期体内的某些特殊物质急剧增加,如促进生长代谢的激素、增强抵抗力的抗体、促进体内化学变化的酶等,这些无不依赖于蛋白质的参与,就连大脑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加强也少不了它。

科学家已发现,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赖氨酸是参与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营养物质。

它摄入量的多少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而这些蛋白质、脂肪、脂溶性维生素、钙磷、铁以及其他微量元素,大多存在于鸡肉、鸭肉、猪肉(瘦)、猪内脏、蛋、鱼和牛奶等动物性食品中。

因此,在这个阶段,多吃荤有利于你的生长发育。

(8)烹饪:

①主食:

大米的搓洗次数,一般不要超过3次,尽量减少侵泡时间,淘米时不要用流水冲或开水烫洗,减少大米中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的损失,煮粥不宜加碱,以免破坏维生素B;面食应尽量用蒸烙的方法,且尽量采用酵母发面。

②低温烹饪③爆炒菜肴

(9)一日三餐:

①早餐:

科学的早餐一般需谷类食物和含蛋白质、脂肪的动物性食物相搭配。

多吃些瘦肉、鲜果等脂肪含量低的食物,并且饮上1至2杯茶或咖啡。

②午餐:

午餐的两宜两忌。

一宜吃蛋白质和胆碱含量高的肉类、鱼类、禽蛋和大豆制品。

二宜多吃些瘦肉、鲜果或果汁等脂肪含量低的食物。

一忌以碳水化合物为主,二忌吃方便食品代替午餐。

③晚餐:

适当补些高蛋白食品。

(10)进食四要诀

进食宜缓,即吃饭从容和缓,细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

进食宜乐,怒后不食,喧杂不食。

食后漱口,进食后宜及时清漱口腔,或一日三次刷牙。

食后散步,如饭后百步走,以利于胃肠蠕动。

(11)合理、科学饮食

饮食贵在合理与科学,这“合理”、“科学”的集中体现首先是平衡膳食,各种食品都要兼顾,且不能过量,所以提倡餐桌上多用拼盘。

总之,营养要适度,任何一种食品都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中庸”最好。

另外,膳食要提倡清淡、原味。

这里的“清淡”一方面是与“油腻”相对应,以素为主,但不排斥荤;另一方面还与“咸”和“甜”相对,应节盐、少糖。

人们在饮食上常常追求口感、味道,追求感官的刺激。

然而,味浓的食品在制作中可能会破坏食品中的营养(特别是蔬菜),使食物的营养价值大大降低;油炸食品虽味香色美,但往往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6.环境与健康

(1)空气质量的等级

空气质量的等级反映了空气清洁或受污染的程度。

我国目前计人大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有: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各项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生态的影响来确定污染指数的分级。

这样,人们可以提前24小时获知自己生活地区的空气质量状况。

这对于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以及指导人们工作、生活、学习和锻炼有很好的作用。

(2)空气质量分级与体育活动的关系

等级

空气污染指数

体育活动情况

一级

1~50优级

有利于人们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二级

51~100良

三级

101~200轻度污染

适当减少体育活动,避免从事剧烈运动

四级

201~300中度污染

尽量减少或避免体育活动

五级

>300重度

污染停止体育活动

(3)空气污染物与健康

主要空气污染物

主要来源

对健康的影响

二氧化碳

钢铁厂、火力发电厂

慢性支气管炎、哮喘

一氧化碳

汽车

与血红蛋白结合,致使组织供氧不足,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下降,头痛,头晕

颗粒物(直径<10微米)

工业、汽车、钢铁厂、火力发电厂

慢性支气管炎,纤维化结节,全身影响(重金属),肺癌(多环芳烃、石棉纤维)

二氧化氮

汽车、钢铁厂、火力发电厂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光化学氧化物的原料)

光化学氧化物(O3)

氢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紫外线的作用下的二次产物

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头痛、头晕、呼吸困难

(4)不利于健康的环境大雾天气、沙尘天气。

被污染的河边或路边。

高分贝噪音环境等。

(5)日本的“镉米”事件

1955年日本发生了“镉米”事件。

其原因是富山县的农民长期用神通川上游铅锌冶炼厂的废水灌溉稻田,致使土壤和稻米中含镉量增加。

人们食用这种稻米,使得镉在体内积累,引起全身性神经痛、关节痛、骨折,以至死亡。

这种疾病以剧烈疼痛为主要症状,被称为“痛痛病”。

残留在土壤中的镉至今难以清除。

(6)地球变暖的危害

地球变暖将使气候发生变化。

目前粮食的主要产地(如加拿大、中国、印度等)雨水已开始减少。

如果气候继续变暖,即便是小麦、大豆、玉米等耐旱的农作物的产量也将大大降低;夏季将会更加炎热,各地都会出现持续高气温……另外,我国每年夏季长江流域的洪水泛滥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地球变暖引起的气候和降水量变化所致。

这些变化不但给人民的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也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洪水和干旱导致卫生情况恶化,间接地降低了人们的健康水平。

高温使得大量饮用水蒸发,提高了水中污染物的相对含量,不仅造成饮用水缺乏,而且会进一步加剧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的损害。

(7)臭氧层空洞

在工业生产中,有一类重要的化学物质,名叫氯氟碳,俗称为氟利昂。

氟利昂广泛地应用于制造绝热材料,空调、汽车和冰箱的制冷以及电视机、计算机等部件的清洗等方面。

工业生产释放到空气中的氟利昂,在平流层以下很难被分解,到达平流层以后,由于接触到大量的紫外线而被迅速地破坏,分解出较为活跃的氯元素。

氯元素可以不断地吞噬臭氧,从而导致臭氧层中的臭氧成分不断减少。

目前,在南极上空,每年9月左右平流层中的臭氧几乎消失,形成臭氧层空洞,而且这一空洞正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随着氟利昂的不断增加,臭氧层被破坏的程度日趋严重,地面上也就出现了更多的有害紫外线,使皮肤癌的发病率不断增高。

据推算,平流层中的臭氧每减少1%,地面受有害紫外线的辐射会相应增加2%,皮肤癌的发病率就会增加3%,臭氧层每减少5%,世界上就会增加24万名皮肤癌患者。

(8)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

在紫外线下长期暴晒,人体的肌肤会失去弹性,逐渐产生黑色素。

情况严重时,会导致皮肤癌;眼睛在强烈紫外线的照射下,会使透明的角膜混浊,引起角膜炎,或是造成结膜充血的结膜炎,最严重的则是白内障。

由于皮肤是我们抵抗外来病原和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因此,当皮肤的免疫细胞受紫外线伤害时,入侵的病毒或细菌就无法被免疫细胞吞噬和消灭,所以紫外线会减弱人体对病毒和病原菌的抵抗力,使人体更容易患传染性疾病。

(9)酸雨及其危害

大气中所含有的酸性气体可溶于雨水中,因此正常雨水是略呈酸性的,其pH值约5.6。

当空气中一些强酸性气体(如硫与氧结合而成的硫氧化物气体、氮与氧结合构成的氮氧化物气体等)溶于雨水后,会形成硫酸或者硝酸之类的强酸,这就大大增加了雨水的酸性,形成酸雨。

现在很多地方雨和雾的酸性程度正在逐渐增大,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危害,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在加拿大和欧洲,有15%到60%的森林因受到不同程度的酸雨侵蚀而大面积枯萎。

如此下去,在不久的将来,森林也许会全部消失。

不仅如此,由于土壤受到酸雨的侵蚀,农作物将大量减产,很多建筑物的表面也会因酸雨的腐蚀而大面积损坏。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酸雨后,已经成为世界三大酸雨区(欧洲、北美和中国)之一。

目前,酸雨覆盖率占国土面积的30%。

在目前的大气层中,除了含有二氧化碳、氟利昂以及酸性气体以外,还含有很多致癌物质。

据统计,每年约有24万人死于癌症,喉癌和肺癌患者的比例也在迅速增多,其原因在于大气中含有非常多的致癌物质,这些物质几乎都是工业生产排放出来的。

这些空气污染物落到水、植物和土壤中以后,作用于农作物,被污染的农作物制成食品后,经消化道对人体造成第二次伤害。

(10)森林减少与带来的负面影响

森林的减少导致土地的荒漠化程度不断增加。

荒漠化指的是土壤层恶化,有机物含量下降乃至消失,造成表面沙化或板结而成为不毛之地。

目前全球沙化土壤正以每年5万到7万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有10亿以上的人、40%以上的陆地表面受到土地荒漠化的影响。

造成荒漠化增加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气候等自然原因,如全球变暖、北半球日益严重的干旱趋势等,这都与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和森林植被的破坏密切相关。

7.常见的传染病

(1)肝炎

目前已确认的病毒性肝炎有甲、乙、丙、丁、戊型,它们均具有传染性强、传染面广、发病率高等特点。

甲型肝炎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呈世界性分布。

HAV的传染方式主要是“粪一口”传播,与患者的密切接触会引起散在发病;受HAV污染的水源与食物再经口传播,可引起大流行或爆发性流行。

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流行地区遍布全世界,估计全球乙肝患者和无症状HBV携带者超过3亿,我国就有1亿人之多。

20~40岁是发病的高峰,且没有明显的季节性。

常见症状为乏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肝区疼痛、腹胀以及头晕、失眠等。

潜伏期1~6个月,平均3个月。

输血及血制品、药物注射、针刺、采血及文身等血源性传播是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

在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巾经“粪一口”、“唾液一口”、“血一口”等途径传播也是常见的方式。

母亲HBeAg阳性可引起母婴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

通过接吻和性接触传播乙肝,现已经引起重视。

丙肝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主要经“皮肤—血液”传播,包括输血或血制品、共用注射器等。

丁肝需与乙肝同时或重叠感染,其传播途径与乙肝相似。

戊肝主要传播途径为“粪一口”传播和密切生活接触传播。

母婴传播、性传播等尚未发现。

在孕妇中发病率高、病情重是戊肝最为突出的特点。

控制肝炎蔓延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包括进行全民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传染源的管理、切断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的预防接种等。

力求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处理、早治疗,尽可能遏止其传播流行。

特异性免疫预防是阻止肝炎传播的有效方法,一般分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2)非典(SRS)

感染者多表现为发热(38℃以上,并可持续l~2周)并伴有头痛、乏力、干咳、少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胸部X光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肺部病变。

非典型性肺炎是由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引起的,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一种新型呼吸道急性传染病。

2003年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确认该病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简称“非典”。

(3)性病

性病首先是在性活动混乱的人群中流行、传播,这些人被称为“寻花问柳者”。

因此,人们最早戏称性病为“花柳病”。

按传统说法,性病主要有四种:

梅毒、淋病、软下疳和性淋巴肉芽肿。

在我国较为常见的是淋病和梅毒两种。

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常任理事会决定:

凡是由性行为或类似性行为传播的疾病,统称为性传播疾病(简称STD),性传播疾病所包括的病种更多、范围更广,除了经典性病外,还包括艾滋病、尖锐湿疣、非淋病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念珠菌病等。

(4)其它常见传染病的症状以及传播途径

疾病

症状

传播途径

流感

畏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等

飞沫、直接接触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突然发热、头痛、呕吐、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严重后果

飞沫

细菌性痢疾

高热、腹痛、呕吐、腹泻、脓血便等

伤寒

长时间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

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肠穿孔

病菌污染的水和食物,以及带菌的苍蝇和手

霍乱

剧烈腹泻、大量米泔样排泄物、呕吐,造成人体快速脱水,循环衰竭而死亡

污染的水、食物和日常接触

登革热

关节和肌肉疼痛、高烧、缺少食欲、肝部肿大

埃及伊蚊

疟疾

高烧、贫血、关节和头部严重疼痛以及体温忽高忽低

蚊虫

埃博拉出血热

初起突然发烧、全身无力、疼痛、呕吐、腹泻、肝肾功能受损,最后内脏和皮肤出血,七窍喷血而死

感染者的血液、体液、精液

(5)如何预防传染性疾病:

避免前往拥挤和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保持室内卫生,勤晒衣被,居室要通风,保证空气清洁新鲜;消灭蚊子、苍蝇、蟑螂;饮食、饮水注意卫生,煮透海鲜食物(包括河海鱼类、虾蟹、贝壳等),不喝生水。

8.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

(1)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个缓慢发展的疾病,危害大,一旦带上高血压这顶“帽子”,就很难摘掉了。

它的“杀手锏”,在于一个“高”字:

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悲剧在于一个“低”字:

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

有高血压的人常常会感到头晕、头痛、烦躁、心悸、失眠,还可能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出血等症状。

高血压也如同高血脂一样,是损害全身的疾病,特别容易损伤心脏、大脑、肾脏、眼睛和周围动脉等。

高血压之所以成为健康的大敌,就在于它是引起脑溢血、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三大并发症的罪魁祸首。

(2)糖尿病

糖尿病顾名思义是人体的尿中带有糖,尿有甜味。

它是体内糖代谢发生了故障而引起糖、脂、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慢性病,属于终身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人体血液中糖含量居高不下,从而引起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三多一少”症状,控制不好将引发人体的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病变,进而引发高血压、心脏病、肾病、脑中风、失明、双足溃烂等并发症。

预防糖尿病的最好方法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国际上公认的预防糖尿病的有效措施是合理膳食、心理平衡、保持体重、戒烟限酒和适量运动。

(3)癌症

几种癌症的常见病因和特点

名称

常见病因和特点

肺癌

大气污染,包括吸烟和接触有害物质,可使娇嫩的肺“千疮百孔”

胃癌

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肿瘤大部切除等很容易“变脸”成胃癌

食道癌

食道癌有明显的“地方色彩”,华北太行山区、四川、西北、广东南沃和新疆托里等地都是高发区

肠癌

腺瘤性息肉,易“摇身一变”成肠癌

肝癌

肝炎—肝硬化—肝癌,肝炎,肝炎病毒往往会与肝细胞中的DNA合为“一条龙”,兴风作浪几十年,最终导致肝细胞演变为大“螃蟹”

宫颈癌

过早、过乱、不洁的性生活,容易使“圣地”成为“大染缸”

乳腺癌

育龄期妇女最容易发生乳腺增生,而乳腺增生的妇女比正常人群患上乳腺癌的机会要高4倍

白血病

接触有害物质,使骨髓中的白细胞“早产”

恶性淋巴瘤

长期情绪郁闷,使“螃蟹”趁机窜到免疫系统中“胡作非为”

鼻咽癌、口腔癌

EB病毒是鼻咽癌的罪魁祸首,而口腔癌多见于老年和烟民

癌症是与环境因素有关的疾病,只要能改变客观环境,我们就有可能预防它,重要的是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做到乐观、睡眠充足、开窗通风、防辐射、戒烟、饮茶、食蒜,常吃蔬菜、吃点肥肉等。

9.青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