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药理学第1次作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76179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药理学第1次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护理药理学第1次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护理药理学第1次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护理药理学第1次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护理药理学第1次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理药理学第1次作业.docx

《护理药理学第1次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药理学第1次作业.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护理药理学第1次作业.docx

护理药理学第1次作业

护理药理学第1次作业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常见的肝药酶诱导药是[1分]

'A.氯霉素

*B.苯巴比妥

C.异烟肼

°D.阿司匹林

E.保泰松

2.有机磷酸酯中毒时M样症状产生的原因是[1分]

'受体敏感性增加

B.胆碱能神经递质释放增加

C.药物排泄缓慢

'*D.胆碱能神经递质破坏减慢

E.直接兴奋胆碱能神经

3.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哪项不是护士的职责[1分]

*A.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用药剂量及用法

B.注意观察、记录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C.指导病人服药

D.严格按医嘱给病人用药

E.明确医嘱目的,掌握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给药途径、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4.质反应中药物的50是指药物[1分]

'A.引起最大效能50%的剂量

*B.引起50%动物阳性效应的剂量

C.和50%受体结合的剂量

D.达到50%有效血浓度的剂量

E.引起50%动物中毒的剂量

5.下列药物被动转运错误项是()[1分]

A.膜两侧浓度达平衡时停止

B.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转运

C.不受饱和及竞争性抑制影响

*D.转运需载体

1E.不耗能量

6.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这意味着[1分]

A.药物消除速度恒定

B.血浆半衰期恒定

C.机体排泄及(或)代谢药物的能力已饱和

D.增加剂量可使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按比例延长

*E.单位时间消除恒比例的药量

7.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按一定时间间隔连续给予一定剂量,血药浓度达到稳定状态时间

的长短决定于[1分]

A.剂量大小

B.给药次数

*C.半衰期

D.表观分布容积

E.生物可用度

8.受体激动剂的特点是[1分]

'A.无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B.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C.有亲和力,有较弱内在活性

D.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E.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9.药物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可能兴奋受体,也可能阻断受体,这取决于[1分]

A.药物的作用强度

B.药物的剂量大小

C.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

D.药物是否具有亲和力

*E.药物是否具有效应力(内在活性)

10.静脉注射1g磺胺药,其血药浓度为10100,经计算其表观分布容积为[1分]

A.0.05L

B.2L

C.5L

<*

D.10L

E.20L

11.毛果芸香碱主要用于()[1分]

A.胃肠痉挛

B.尿潴留

C.腹气胀

*D.青光眼

1E.重症肌无力

12.治疗重症肌无力,应首选[1分]

A.毒扁豆碱

B.毛果香碱

*C.新斯的明

D.酚妥拉明

E.东茛菪碱

13.具有首关(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是()[1

'A.静脉注射

B.肌肉注射

C.直肠给药

*D.口服给药

'E.舌下给药

14.药物产生副作用的药理学基础是[1分]

A.药物安全范围小

B.用药剂量过大

*C.药理作用的选择性低

D.病人肝肾功能差

E.病人对药物过敏(变态反应)

15.下列易被转运的条件是()[1分]

A.弱酸性药在酸性环境中

B.弱酸性药在碱性环境中

C.弱碱性药在酸性环境中

D.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型药

E.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型药

16.

C

(Tcc

有机磷酸酯类轻度中毒主要表现()[1分]

样作用

样作用

样作用和中枢中毒症状

样作用和N样作用

E.中枢中毒症状

17.

药物的灭活和消除速度决定其[1分]

A.起效的快慢

P

B.作用持续时间

C.最大效应

D.后遗效应的大小

E.不良反应的大小

18.

主动转运的特点是[1分]

(tr

A.由载体进行,消耗能量

B.由载体进行,不消耗能量

C.不消耗能量,无竞争性抑制

D.消耗能量,无选择性

E.无选择性,有竞争性抑制

19.

下列关于新斯的明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1分]

A.是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

B.可直接兴奋运动终板N受体

C.促进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D.可解救非去极化型肌松药中毒

a

E.过量不会发生胆碱能危象

20.

某药达稳态血浓度需要()[1分]

A.1个半衰期

B.3个半衰期

*C.5个半衰期

D.7个半衰期

E.以上都不是

21.药效动力学是研究()[1分]

A.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规律的科学

B.药物作用原理的科学

*C.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和作用机制的科学

D.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规律和作用机制的科学

E.药物的不良反应

22.高敏性是指[1分]

A.药物引起的反应与个体体质有关,与用药剂量无关

*B.等量药物引起和一般病人相似但强度更高的药理效应或毒性

C.用药一段时间后,病人对药物产生精神上依赖,中断用药,出现主观不适

D.长期用药,需逐渐增加剂量

'E.长期用药,产生身体上依赖,停药后出现戒断

23.下列哪种效应不是通过激动胆碱能M受体实现的?

[1分]

A.心率减慢

B.胃肠平滑肌收缩

C.躯体汗腺分泌

*D.膀胱括约肌收缩

E.眼虹膜括约肌收缩

24.M受体激动时,可使()[1分]

A.骨骼肌兴奋

B.血管收缩,瞳孔散大

*C.心脏抑制,腺体分泌,胃肠平滑肌收缩

D.血压升高,眼压降低

E.心脏兴奋,血管扩张,平滑肌松驰

25.药物作用开始快慢取决于()[1分]

A.药物的转运方式

B.药物的排泄快慢

*C.药物的吸收快慢

D.药物的血浆半衰期

E.药物的消除

26.解磷定治疗有机磷酸酯中毒的主要机制是[1分]

*A.与结合在胆碱酯酶上的磷酰基结合成复合物后脱掉

B.与胆碱酯酶结合,保护其不与有机磷酸酯类结合

C.与胆碱受体结合,使其不受有磷酸酯类抑制

D.与游离的有机磷酸酯类结合,促进其排泄

E.与乙酰胆碱结合,阻止其过度作用

27.药物的血浆半衰期指()[1分]

*A.药物效应降低一半所需时间

B.药物被代谢一半所需时间

C.药物被排泄一半所需时间

D.药物毒性减少一半所需时间

E.药物血浆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28.

[1分]

当每隔一个半衰期给药一次时,为了迅速达到稳态的血浓度可将首次剂量

A.增加半倍

*B.增加一倍

'C.增加二倍

D.增加三倍

E.增加四倍

29.新斯的明的作用原理是[1分]

A.直接作用于M受体

B.抑制递质的生物合成

C.抑制递质的转运

*D.抑制递质的转化

E.抑制递质的贮存

30.受体阻断药(拮抗药)的特点是[1分]

A.无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B.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C.有亲和力,有较弱内在活性

*D.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E.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31.药物消除的零级动力学是指[1分]

A.吸收与代谢平衡

B.血浆浓度达到稳定水平

*C.单位时间消除恒定的量

D.单位时间消除恒定的比值

E.消除速率常数随血药浓度高低而变

32.药理学是()[1分]

'A.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

'B.研究药物效应动力学

*C.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的科学

D.研究药物临床应用的科学

E.研究药物化学结构的科学

33.副作用是[1分]

*A.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岀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常是难以避免的

B.应用药物不恰当而产生的作用

C.由于病人有遗传缺陷而产生的作用

D.停药后岀现的作用

E.预料以外的作用

34.药代动力学是研究[1分]

A.药物作用的动能来源

B.药物作用的动态规律

C.药物在体内的变化

D.药物作用强度随剂量、时间变化的消长规律

*E.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及血药浓度随时间的消长规律

35.胆碱能神经递质释放后作用消失主要原因是()[1分]

A.被单胺氧化酶破坏

B.被多巴脱羧酶破坏

C.被神经末梢重摄取

*D.被胆碱酯酶破坏

E.被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破坏

36.弱酸性药在碱性尿液中()[1分]

A.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

B.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

C.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

*D.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

E.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快

37.药物的50愈大,则其[1分]

'A.毒性愈大

*B.毒性愈小

C.安全性愈小

D.安全性愈大

E.治疗指数愈高

38.术后尿潴留应选用()[1分]

*A.毛果芸香碱

'B.毒扁豆碱

C.乙酰胆碱

D.新斯的明

E.碘解磷定

参考答案为:

D,您选择的答案为:

A

39.注射青霉素过敏引起过敏性休克是()[1分]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后遗效应

D.继发效应

*E.变态反应

40.下列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后错误的叙述项是()[1分]

*A.结合后可通过生物膜转运

B.结合后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C.是一种疏松可逆的结合

D.结合率受血浆蛋白含量影响

E.结合后不能通过生物膜

41.治疗指数是指[1分]

A.治愈率与不良反应率之比

'B.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之比

5050

5050

E.药物适应症的数目

42.耐受性是指[1分]

A.药物引起的反应与个体体质有关,与用药剂量无关

B.等量药物引起和一般病人相似但强度更高的药理效应或毒性

C.用药一段时间后,病人对药物产生精神上依赖,中断用药,出现主观不适

*D.长期用药,需逐渐增加剂量

'E.长期用药,产生身体上依赖,停药后出现戒断

43.新斯的明最强的作用是()[1分]

A.兴奋膀胱平滑肌

B.兴奋胃肠平滑肌

C.瞳孔缩小

D.腺体分泌增加

*E.兴奋骨骼肌

44.安全范围是指[1分]

A.最小有效量至最小致死量间的距离

B.有效剂量的范围

C.最小中毒量与治疗量间距离

*D.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间距离

E.最小有效量与极量之间距离

参考答案为:

E,您选择的答案为:

D

45.治疗指数最大的药物是[1分]

c卄

药50=5050=100

C卄

药50=10050=50

药50=50050=250

药50=5050=10

"药50=10050=25

46.毛果芸香碱滴眼可引起()[1分]

A.缩瞳、降低眼压、调节麻痹

B.缩瞳、升高眼压、调节麻痹

*C.缩瞳、降低眼压、调节痉挛

D.散瞳、升高眼压、调节痉挛

E.散瞳、降低眼压、调节痉挛

47.

[1分]

体液的影响药物转运及分布是由于它改变了药物的

A.水溶性

B.脂溶性

D.解离度

E.溶解度

48.部分激动剂是()[1分]

A.与受体亲和力强,无内在活性

B.与受体亲和力强,内在活性强

C.与受体亲和力弱,内在活性强

*D.与受体亲和力强,内在活性弱

E.与受体无亲和力,内在活性强

49.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机制是()[1分]

A.持久抑制单胺氧化酶

B.持久抑制磷酸二酯酶

C.持久抑制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

*D.持久抑制胆碱酯酶

E.持久抑制胆碱乙酰化酶

50.直接激动M受体的药物是()[1分]

A.毒扁豆碱

*B.新斯的明

C.吡斯的明

D.加兰他敏

E.毛果芸香碱

参考答案为:

E,您选择的答案为:

B

51.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释放后,其作用消失主要原因是()[1

A.被肾排泄

B.被代谢

C.被代谢

*D.被突触前膜重摄取入囊泡

E.被胆碱酯酶代谢

52.用新斯的明治疗重症肌无力,产生胆碱能危象[1分]

'A.表示药量不够,应增加药量

'*B.表示药量过大,应减量或停药

C.应该用阿托品对抗

D.应该用琥珀胆碱对抗

E.应该用中枢兴奋药对抗

53.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的含意是指[1分]

A.药物能通过胃肠道进入肝门脉循环的份量

*B.药物能吸收进入体循环的份量

C.药物能吸收进入体内达到作用点的份量

D.药物吸收进入体内的相对速度

E.药物吸收进入体内产生的效应

54.药物的吸收过程是指()[1分]

A.药物与作用部位结合

B.药物进入胃肠道

C.药物随血液分布到各组织器官

*D.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

E.静脉给药

55.下述关于受体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1分]

*A.受体是首先与药物结合并起反应的细胞成分

B.受体都是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

C.受体是遗传基因生成的,只能与体内的相应的内源性配体进行结合

D.药物都是通过抑制相应受体而发挥作用的。

E.药物都是通过激动相应受体而发挥作用的。

56.药物的肝肠循环可影响()[1分]

'A.药物的体内分布

B.药物的代谢

C.药物作用出现快慢

*D.药物作用持续时间

E.药物的药理效应

57.激动B受体可引起()[1分]

A.心脏兴奋,血压下降,瞳孔缩小

*B.心脏兴奋,支气管扩张,糖原分解增加

C.心脏兴奋,皮肤粘膜和内脏血管收缩

D.心脏抑制,支气管扩张,瞳孔缩小

E.冠脉扩张,支气管收缩

58.下列有关B受体效应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1分]

A.心脏收缩加强与支气管扩张均属B1效应

B.心脏收缩加强与支气管扩张均属B2效应

C.心脏收缩加强与血管扩张均属B1效应

D.心脏收缩加强与血管扩张均属B2效应

*E.血管与支气管平滑肌扩张均属B2效应

59.过敏反应是指[1分]

'*A.药物引起的反应与个体体质有关,与用药剂量无关

B.等量药物引起和一般病人相似但强度更高的药理效应或毒性

C.用药一段时间后,病人对药物产生精神上依赖,中断用药,出现主观不适

D.长期用药,需逐渐增加剂量

E.长期用药,产生身体上依赖,停药后出现戒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