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版印刷常见故障问题分析及其解决方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75867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问题分析及其解决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问题分析及其解决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问题分析及其解决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问题分析及其解决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问题分析及其解决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问题分析及其解决方法.docx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问题分析及其解决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凹版印刷常见故障问题分析及其解决方法.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问题分析及其解决方法.docx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问题分析及其解决方法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问题分析及其解决方法

一.刀线

可能产生的原因

1、油墨:

(1)、油墨中有杂质;

(2)、油墨细度太大;(3)、旧墨太多且未过滤;

(4)、溶剂溶解力差;(5)、油墨粘度过高。

2、刮刀:

(1)、刮刀有缺口;

(2)、刮刀安装呈“波浪状”;(3)、刮刀角度软硬不良;

(4)、刮刀压力不均。

3、印版:

(1)、印版磨损严重;

(2)、印版表面不良;(3)、印版跳动太大;

4、环境:

(1)、车间地板有太多灰尘;

(2)、车间外部环境太差(例如施工);(3)、机器不整洁。

改进措施

1、油墨的改进措施:

(1)、过滤油墨;

(2)、要求供应商改进油墨细度;(3)、添加一定比例的新墨;

(4)、增加溶解力好的溶剂;(5)、降低油墨粘度。

2、刮刀的改进措施:

(1)、研磨或更换新刮刀;

(2)、刮刀安装要紧贴且平行度要好;(3)、调整刮刀角度;

(4)、压力适度。

3、印版的改进措施:

(1)、印版退镀,抛光精磨;

(2)、要求供应商改进印版硬度;(3)、清洁两端堵头并重新装版;

4、环境的改进措施

(1)、定时清洗地板;

(2)、车间与外部环境隔开,防止异物进入车间;

(3)、加强清洁机器。

***********************************************************************************

二.堵版

可能产生的原因

1、油墨:

(1)、油墨挥发速度太快;

(2)、油墨溶解不良;(3)、旧墨太多;(4)、油墨粘度太大;

(5)、油墨转移不良,或与原材料搭配不良;(6)、油墨颗粒太粗;(7)、冲淡剂太多。

2、刮刀:

(1)、刮刀角度太大;

(2)、刮刀前端和压棍之间的距离太大;(3)、刮刀装的太硬。

3、印版:

(1)、印版局部磨损严重;

(2)、印版堵塞;(3)、印版制作不良。

4、压棍:

(1)、压棍压力太大;

(2)、压棍局部有缺陷;(3)、压棍硬度不合适。

5、环境:

(1)、车间温度太高;

(2)、对着印版的方向有外来风。

6、材料:

(1)、晶点;

(2)、平均度差;(3)、雾度太大。

7、其他:

机速太慢。

改进措施

1、油墨的改进措施:

(1)、调整油墨的溶剂配比,降低挥发速度或适当提高印刷速度;

(2)、增加油墨真溶剂,提高溶解能力;(3)、添加一定比例的新墨;(4)、更换不同厂家的油墨或要求供应商改进;(5)、降低油墨粘度;(6)、增加新墨的比例。

2、刮刀的改进措施:

(1)、适当减小刮刀角度;

(2)、缩小刮刀前端和压棍之间的距离;

(3)、把刮刀的垫片和刮刀适当装长一点(即装软一点);

3、印版的改进措施:

(1)、印版退镀或重新制作;

(2)、彻底清洗印版;(3)、加强稿件印前处理。

4、压棍的改进措施:

(1)、适当调整压棍压力;

(2)、更换有缺陷的压棍,或适当硬度的压棍;

5、环境的改进措施

(1)、安装空调,保持恒温恒湿;

(2)、把吹向印版的风找出并改变其方向。

6、原材料的解决措施:

更换原材料;

7、其他方面:

机速适当加快。

************************************************************************************************************

三.静电

可能产生的原因

1、油墨:

(1)、油墨本身的导电性能不良;

(2)、油墨粘度太小;

2、溶剂:

(1)、溶剂配比不良;

3、印版:

(1)、印版边缘比较粗糙;

4、机器:

(1)、机器放静电效果不良;

5、环境:

(1)、天气干燥,车间湿度太小(小于50%)。

改进措施

1、油墨的改进措施:

(1)、更换不同厂家的油墨;

(2)、提高油墨粘度;

(3)、添加油墨防静电剂;(4)、要求供应商改进油墨的防静电性能;

2、溶剂的改进措施:

(1)、添加导电性能好的丁酮和异丙醇等;

3、印版的改进措施:

(1)、如出现固定位置的须状,处理印版的相应位置;

4、环境的改进措施:

(1)、定时清洗地板或增加湿度调节仪,适当增加车间湿度;

(2)、最好封闭车间,形成恒温恒湿的环境。

5、机器的改进措施:

(1)、给机器增加地线,提高机器放静电性能;

6、其它措施:

(1)、在印刷设备上增加静电消除仪;

(2)、消除导棍和薄膜上的静电;

*****************************************************************************************************

四.粘背

可能产生的原因

1、油墨:

(1)、溶剂挥发速度太慢;

(2)、油墨溶剂释放性能差;(3)、油墨的本身性能不良,如金、银色、珠光油墨等;(4)、油墨粘度大;(5)、旧墨太多;(6)、不同类型油墨层叠;

2、印版:

(1)、印版太深,上油墨量太大;

(2)、刮刀角度不良;

3、技术工艺:

(1)、印刷速度太快;

(2)、烘箱温度太低;(3)、烘箱中进、排风不合理;

(4)、收卷张力太大,收卷太紧;(5)、收卷张力太小,收卷不齐;(6)、冷却辊温度太高。

4、环境:

(1)、车间温度太高;

5、其它原因:

(1)、运输或装卸过程中,出现碰撞;

(2)、印刷半成品放置时间太长;

(3)、原材料与油墨搭配不良,油墨附着力不良。

改进措施

1、油墨的改进措施:

(1)、加多挥发速度快的溶剂;

(2)、要求供应商改进油墨;(3)、使用金、银色、珠光油墨等油墨时,提高警惕,调整好工艺;(4)、降低油墨粘度;(5)、调整新旧墨的比例;(6)、更换油墨类型;(7)、各色油墨使用同一类型油墨;

2、印版的改进措施:

(1)、印版重制,降低上油墨量;

(2)、调整刮刀的角度,降低上油墨量;

3、技术工艺的改进措施:

(1)、降低印刷速度;

(2)、提高烘箱温度;(3)、调整烘箱进新鲜空气的比例;

(4)、调整张力到适当,收卷不能太紧或太松;(5)、检查冷却辊或适当降低冷却水温度;

4、环境的改进措施:

(1)、在车间添加冰块或安装空调,降低车间温度;

5、其它方面的改进措施

(1)、小心运输或装卸产品,轻拿轻放,避免碰撞;

(2)、容易反粘的印刷半成品,放置时间不能太长,最好一边印刷,一边复合。

**************************************************************************************************************************

五.白点

可能产生的原因

1、油墨:

(1)、油墨的流平性不好;

(2)、油墨粘度高;(3)、油墨细度太大;

(4)、溶剂挥发速度太快;(5)、旧墨太多;

2、原材料:

(1)、基材的表面凹凸不平;

(2)、基材配方不良;(3)、材料晶点或析出物;

3、印版:

(1)、印版网点太浅;

(2)、印版磨损;(3)、印版堵塞;

4、工艺条件:

(1)、印刷速度太慢;

(2)、压棍压力太小或硬度不合适;(3)、刮刀角度太大或压力太大;

5、环境:

(1)、车间温度太高;

(2)、有外来风对着印版吹。

改进措施

1、油墨的改进措施:

(1)、更换油墨;

(2)、降低油墨粘度;(3)、过滤油墨和添加一定比例新墨;

(4)、添加挥发速度慢的溶剂;

2、原材料的改进措施:

(1)、更换原材料;

(2)、要求供应商进行改进;(3)、对粗面的基材使用静电吸墨印刷方式

3、印版的改进措施:

(1)、加深印版网点;

(2)、印版退镀;(3)、清洗印版;

4、工艺的改进措施:

(1)、提高印刷速度;

(2)、加大压棍压力或更换硬度较大的压棍;

(3)、调整刮刀角度或压力到适当;

5、环境的改进措施:

(1)、降低车间温度;

(2)、避免外来风吹印版。

**********************************************************************************************************

六.刮不净

可能产生的原因

1、油墨:

(1)、油墨本身的性能不良;

(2)、油墨粘度太低;(3)、旧墨太多;

(4)、溶剂挥发速度太慢;(5)、溶剂配方不良,溶解力不够;

2、印版:

(1)、印版磨损;

(2)、印版的铬层处理不良;(3)、印版同心度不良;

(4)、印版安装不良;

3、刮刀:

(1)、刮刀太软;

(2)、刮刀角度太小;(3)、刮刀压力不足;

(4)、刮刀平行度不良;

4、机器:

(1)、机速过快;

5、环境:

(1)、湿度太大。

改进措施

1、油墨的改进措施:

(1)、提高油墨粘度;

(2)、要求供应商改进油墨质量;(3)、添加一定比例的新墨;(4)、提高溶剂挥发速度;(5)、调整溶剂配比,提高溶解力;

2、刮刀的改进措施:

(1)、提高刮刀压力;

(2)、调整刮刀的平行度;(3)、调整刮刀角度;

(4)、把刮刀装硬一些;

3、印版的改进措施:

(1)、印版退镀;

(2)、要求供应商改进印版质量;(3)、清洁两端渡头并重新装版;(4)、检测印版平衡,如不合格,请供应商改进;

4、工艺的改进措施:

(1)、机速可适当减慢;

5、环境的改进措施

(1)、改进车间湿度。

****************************************************************************************************************

七.臭味

可能产生的原因

1、油墨:

(1)、油墨的溶剂释放性不良;

(2)、溶剂挥发速度太慢;(3)、油墨本身的味道;(4)、溶剂不纯,有难挥发的物质;(5)、油墨粘度太大,导致上墨量大;

2、烘箱:

(1)、烘箱温度太低;

(2)、烘箱内空气比例不良(进、排风);

3、工艺参数:

(1)、印刷速度太快;

(2)、印版网点太深,导致上墨量大;

(3)、刮刀太软和角度太小等,导致上墨量大;

4、环境:

(1)、车间溶剂味道太大,空气流通不良。

改进措施

1、油墨的改进措施:

(1)、更换油墨;

(2)、要求供应商改进油墨质量;(3)、调整油墨的挥发速度;

(4)、更换溶剂配比;(5)、适当降低油墨粘度,降低上墨量;

2、烘箱的改进措施:

(1)、适当提高烘箱温度;

(2)、调整烘箱内的空气比例,适当增加新鲜空气;

3、工艺的改进措施:

(1)、适当降低印刷速度;

(2)、重新制版,降低网点深度;(3)、适当调整刮刀,降低上墨量;

4、环境的改进措施

(1)、加大车间的抽风设备,提高空气的流通速度;

(2)、改变进风口的位置,避免排除去的空气再次被抽进来。

***************************************************************************************************************************

八.色差

可能产生的原因

1、油墨:

(1)、油墨粘度的变化;

(2)、油墨溶剂的改变,导致溶解力的变化或油墨变质;(3)、油墨比例的变化;(4)、不同厂家的油墨的更换;

2、刮刀:

(1)、刮刀角度的变化;

(2)、刮刀压力的变化;(3)、刮刀的跳动;

3、印版:

(1)、印版磨损;

(2)、印版网点的堵塞;(3)、印版跳动太大;

4、工艺条件:

(1)、印刷速度的变化;

(2)、压棍压力和压棍的更换;

5、环境:

(1)、车间的温度变化较大;

(2)、车间通风状况的改变。

改进措施

1、油墨的改进措施:

(1)、保证油墨的稳定性;

(2)、稳定溶剂配比,一次尽可能多配一些;

(3)、重新调配油墨时,在换卷前添加;

(4)、一次印刷尽可能使用同一家的油墨;

2、刮刀的改进措施:

(1)、稳定刮刀的角度和压力,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不改变;

(2)、找出刮刀跳动的具体原因,然后解决;

3、印版的改进措施:

(1)、印版退镀;

(2)、清洗印版;(3)、检查印版平衡度,如超标,返回供应商,重新调整;(4)、清洁两端渡头并重新装版;

4、工艺条件的改进措施:

(1)、稳定印刷速度;

(2)、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不要改变工艺参数;

5、环境的改进措施

(1)、稳定车间的温度变化和空气流通情况。

************************************************************************************************************

九.套印

可能产生的原因

1、原材料:

(1)、材料荷叶边;

(2)、材料厚薄不均;(3)、材料热收缩太大;

2、印版:

(1)、印版平衡不好;

(2)、印版安装不良;(3)、印版制作不良;

3、设备:

(1)、设备故障(连接不良、开关松动等);

(2)、设备的精度不够;

4、刮刀:

(1)、刮刀不平行;

(2)、刮刀压力设置不合理;

5、烘箱:

(1)、烘箱温度设置太高或太低;

(2)、烘箱热风不良;

6、工艺参数:

(1)、张力设置不良;

(2)、印刷速度太快;(3)、压棍压力设置不合理;

(4)、印版周长和其它参数设置不合理;

7、环境:

(1)、空气流通不合理;

(2)、环境温度太高。

改进措施

1、原材料的改进措施:

(1)、更换不同批号或不同厂家的原材料;

2、印版的改进措施:

(1)、检查印版的平衡度;

(2)、重新安装印版;(3)、重新制作印版;

3、设备的改进措施:

(1)、检查设备,排除故障;

(2)、提高设备的精度,提高套印系统的等级;

4、刮刀的改进措施:

(1)、调整刮刀角度和和平行度;

(2)、调整刮刀压力;

5、烘箱的改进措施

(1)、检查烘箱的温度,调整到合适;

(2)、检查烘箱热风是否适当。

6、工艺参数的改进措施:

(1)、调整张力设置;

(2)、降低印刷速度;(3)、调整印刷压棍两端的压力;

(4)、查看印刷输入的工艺参数是否正确,例如印版周长等。

7、环境的改善措施:

(1)、不让有风吹向印刷机器,影响薄膜走料;

(2)、降低环境温度。

***************************************************************************************************************

十.油墨附着力不良

可能产生的原因

1、油墨:

(1)、油墨种类与原材料搭配不良;

(2)、油墨本身不良;(3)、调配的油墨比例不良;

(4)、溶剂挥发速度太慢;(5)、旧墨太多;(6)、溶剂的溶解力不足;

2、原材料:

(1)、原材料电晕处理达不到要求;

(2)、原材料的电晕面反;(3)、原材料的涂层不良;(4)、原材料表面有异物;

3、印版和刮刀:

(1)、印版网点太深,上墨量太大;

(2)、刮刀角度太小和太软,上墨量太大。

4、技术工艺:

(1)、印刷速度太快;

(2)、烘箱温度太高或太低;(3)、油墨固化时间不足;(4)、烘箱出现故障;(5)、烘箱的进、排风不合理;(6)、印刷压力不合理;(7)、油墨冷却不良。

5、环境:

(1)、车间内部溶剂味道太大;

(2)、车间内部灰尘太大;(3)、车间湿度太大。

改进措施

1、油墨的改进措施:

(1)、更换合适的油墨类型;

(2)、要求供应商改进油墨;(3)、添加一定比例的新墨;

(4)、适当调整溶剂的挥发速度;(5)、适当改变油墨的比例;(6)、增加溶解力好的溶剂;

2、原材料的改进措施:

(1)、对原材料重新电晕处理;

(2)、检测电晕处理面;(3)、更换原材料;

3、印版、刮刀的改进措施:

(1)、印版重制,控制合适的上墨量;

(2)、适当调整刮刀角度和软硬度,适当降低上墨量;

4、技术工艺的改进措施:

(1)、适当降低印刷速度;

(2)、适当调整烘箱温度;(3)、保证油墨的固化时间;(4)、改善烘箱的进、排风,解决机械故障;(5)、适当调整印刷压力;(6)、适当调整油墨冷却。

5、环境的改进措施

(1)、定时清洗地板;

(2)、加强车间排风,降低车间味道;(3)、车间保持恒温恒湿。

******************************************************************************************************************

十一.拖尾

可能产生的原因

1、油墨:

(1)、油墨粘度小;

(2)、油墨比例不适当(溶剂太多);(3)、溶剂挥发速度慢;

(4)、油墨本身性能不良;(5)、旧墨使用次数太多,油墨疲劳;(6)、溶剂溶解力不足;

2、刮刀:

(1)、刮刀有损伤;

(2)、刮刀装的倾斜;(3)、刮刀角度不良;

(4)、刮刀装的较软;(5)、刮刀压力不合适;

3、印版:

(1)、印版局部磨损严重;

(2)、印版跳动太大;

4、技术工艺:

(1)、印刷速度太慢;

5、其它方面:

(1)、车间湿度太大。

改进措施

1、油墨的改进措施:

(1)、增加油墨粘度;

(2)、适当调整油墨比例;(3)、添加一定比例的新墨;

(4)、要求供应商改进油墨,(5)、提高溶剂的挥发速度;(6)、提高溶剂的溶解力;

2、刮刀的改进措施:

(1)、研磨或更换有损伤的刮刀;

(2)、调整刮刀的平行度;(3)、适当调整刮刀角度;

(4)、重新装刮刀,使软硬度合适;(5)、调整刮刀压力;

3、印版的改进措施:

(1)、印版退镀;

(2)、清洁两端渡头并重新装版;(3)、检查印版的同心度;

4、技术工艺的改进措施:

(1)、适当提高印刷速度;

5、环境的改进措施

(1)、车间保持恒温恒湿。

*****************************************************************************************************************

十二.墨污

可能产生的原因

1、油墨:

(1)、油墨中密度不同,有分层现象;

(2)、油墨本身不良;(3)、油墨搅拌不良;(4)、溶剂的挥发速度太快;(5)、溶剂的挥发速度太慢;(6)、溶剂的溶解力不良;(7)、油墨粘度不适当(太小或太大);

2、刮刀:

(1)、刮刀平行度不良;

(2)、刮刀压力不均匀;(3)、刮刀角度不良;

3、印版:

(1)、印版磨损严重;

(2)、印版跳动太大;

4、环境:

(1)、车间有风对着墨槽吹;

(2)、车间温度太高,湿度太大;

5、其它方面:

(1)、烘箱温度不适当;

(2)、残留溶剂太多;(3)、冷却辊不良;

(4)、印刷速度太快;(5)、印刷走料方式不适当;(6)、导辊有墨污。

改进措施

1、油墨的改进措施:

(1)、充分搅拌油墨,并在油墨槽中放合适的搅墨棒;

(2)、要求供应商改进油墨质量;(3)、适当调整油墨的溶剂挥发速度;(4)、提高溶剂的溶解力;

(5)、适当调整油墨粘度;

2、刮刀的改进措施:

(1)、调整刮刀的平行度;

(2)、调整刮刀的压力;(3)、调整刮刀角度;

3、印版的改进措施:

(1)、印版退镀;

(2)、清洁两端渡头并重新装版;(3)、检查印版同心度;

4、环境的改进措施:

(1)、不让风吹向墨槽;

(2)、车间保持恒温恒湿;

5、其它方面的调整:

(1)、适当调整烘箱温度;

(2)、降低残留溶剂,具体见臭气的改进措施;

(3)、适当调整冷却辊;(4)、适当降低印刷速度;(5)、清洁导辊;

(6)、检查穿料方式,防止被误穿料。

*****************************************************************************************************

十三.油墨发花

可能产生的原因

1、油墨:

(1)、油墨流平性不良;

(2)、油墨粘度偏小;(3)、溶剂挥发速度慢;

(4)、油墨细度太大;(5)、溶剂的溶解力不足;(6)、油墨的溶剂释放性不良;

(7)、旧墨的比例太大;(8)、油墨粘度太高;

2、刮刀:

(1)、刮刀平行度不良;

(2)、刮刀压力不合理;(3)、刮刀角度不合理;

3、印版:

(1)、印版网点太深;

(2)、印版网点设计不合理;(3)、印版网点堵塞;

4、工艺参数:

(1)、印刷速度偏慢;

(2)、压辊压力不合理;(3)、烘箱温度不合理

5、其它方面:

(1)、车间空间有太多灰尘;

(2)、压辊硬度不合适;(3)、压辊上有灰尘;

(4)、车间的湿度太大。

改进措施

1、油墨的改进措施:

(1)、要求供应商改进油墨的流平性或油墨的溶剂释放性;

(2)、适当调整油墨粘度;(3)、添加新墨;(4)、增加溶解力好的溶剂;(5)、加快溶剂的挥发速度;

(6)、过滤油墨,或要求供应商改进油墨细度;

2、刮刀的改进措施:

(1)、调整刮刀平行度;

(2)、调整刮刀压力;(3)、调整刮刀角度;

3、印版的改进措施:

(1)、清洗印版;

(2)、请供应商改进印版的网点;

4、工艺参数的改进措施:

(1)、适当提高印刷速度;

(2)、调整压辊压力;(3)、调整烘箱温度;

5、其它方面的改进措施:

(1)、定期清扫车间地板;

(2)、更换合适硬度的压辊;(3)、清扫压辊的灰尘;

(4)、车间保持恒温恒湿。

**********************************************************************************************************

十四.飞墨

可能产生的原因

1、油墨:

(1)、油墨本身性能不良;

(2)、油墨粘度不合理;

2、刮刀:

(1)、刮刀平行度不良;

(2)、刮刀压力不合理;(3)、刮刀片与垫片搭配不良;

(4)、刮刀两端有损伤;(5)、刮刀和印版的长度不搭配;

3、印版:

(1)、印版周长太大或太小;

(2)、印版两端的纸皮遮挡不良;(3)、印版跳动;

4、工艺参数:

(1)、印刷速度太快;

5、其它方面:

(1)、油墨泵没有固定好,油墨溅出;

(2)、喷墨装置设置不良。

改进措施

1、油墨的改进措施:

(1)、适当调整油墨粘度;

(2)、要求供应商改进油墨质量;

2、刮刀的改进措施:

(1)、更换两端有损伤的刮刀;

(2)、调整刮刀的平行度;(3)、适当调整刮刀压力;(4)、重新调整刮刀片与垫片之间的位置;(5)、适当调整使刮刀与印版相匹配;

3、印版的改进措施:

(1)、在制作印版时,尽可能使印版的周长在合理范围内;

(2)、印版两端的纸皮重新档好;(3)、清洁两端渡头并重新装版;(4)、检测印版的同心度;

4、工艺方面的改进措施:

(1)、适当调整印刷速度;

5、其他方面的改进措施

(1)、固定好油墨泵,防止油墨溅出;

(2)、检测油墨装置,使之合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