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75539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一单元《诚信是金》

教学目标:

1.知道诚信是自尊自爱的表现,爱惜自己的名誉

2.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3.懂得社会需要诚信,诚信是现在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

教学重点:

1.学生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学习正确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错误

2.了解诚信的可贵,学会自我评价、自我选择

3.引导学生努力做诚信的人

教学策略:

通过树立榜样、反思、辩论等活动,引导孩子做诚信之人,鼓励孩子勇敢面对自己的行为,勇于反思

第一课时:

诚实,不需要理由

教学目标

1、指导城市是自尊自爱的表现,爱惜自己的名誉。

2、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体会诚实是令人轻松、坦荡的行为。

3、了解撒谎的危害性,学习正确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不隐瞒错误。

教学重难点

1、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羞耻感,爱惜自己的名誉。

2、学会及时反省自己的行为。

教学准备课件、故事资料。

教学过程:

一:

讲关于诚实的故事

1、教师讲故事

2、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谈体会。

并适时赞扬学生们勇于认错的诚实行为。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诚”,什么是“信”,今天我们将继续来探讨有关“诚信”的话题。

(板书:

诚信)

3二、情景对话,事例导行

1、看教材第2页的两组情景对话,学生对照自我总结的诚实的含义进行判断。

2、学生谈感受。

1)学生读《砍倒樱桃树的小男孩》,学生就故事和父亲的对话展开讨论。

2)学生思考:

你喜欢小男孩和他的父亲吗?

为什么?

学生谈自己听完故事后的感受。

3、书写建议和想法,排练小品。

1)在现实中,常常还存在说谎话和说真话之间的矛盾,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

2)碰到这样的事情,作为儿子,你应该怎么做才对,如果你是父亲,你会怎么处理?

3)写建议:

与同学讨论想法或书写自己的建议。

4)排练小品:

根据自己的想法,找到和自己想法一致的同学,根据自己日记内容续演男孩回家后与爸爸的对话。

4、出示教材中“小幽默”《作业》,学生谈谈读了这则小幽默,有什么感受?

三、辩论理解

(1)、你说过慌吗?

为什么说谎?

当时你的心情怎样?

如果有人当众戳穿你的谎言,你会有什么感觉呢?

、任何时候都应该说真话,不撒谎。

2、有的时候不能全讲真话,也有善意的谎言。

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用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

(2)、小组交流后汇报。

(3)、师生集体点评。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拍手拉勾不要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守时、说到做到,都是守信的表现。

2、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3、体会同学之间真情相待、讲信用的可贵。

教学重难点

1.知道诚信是自尊自爱的表现,爱惜自己的名誉

2.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录音故事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入题:

我们都记得小时候唱过的歌谣:

“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遵守承诺,说道做到,就是诚实守信的表现。

(板书:

拍手拉勾不要变)

二、活动一:

讲述《曾子杀猪》的故事

1、引入:

在我国古代,有个叫曾子的人,咱们来听一听他的故事。

2、师:

在我国古代,一头猪对一家人来说是非常昂贵的财富,而曾子为了一句不经意的承诺,尽杀掉了一头猪,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诚信)

师:

对,是诚信。

这个故事充分表达了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诚信,将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曾子杀猪》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两干多年前,可是它仍然一直启示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生活中信守诺言,要说到做到。

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以下问题续编故事:

(1)曾子的孩子听了妈妈说回来要杀猪给他吃,非常高兴,可是妈妈回来后没有给他杀猪,他()后来,他的妈妈在给他许诺时,他会()。

(2)曾子的孩子盼望妈妈能给自己杀猪吃,可又担心,妈妈会不会只是哄他,不会真的杀猪。

没想到,爸爸和妈妈果然履行了承诺,他()。

(3)曾子的妻子本想用这句话哄哄孩子,没想到丈夫那么认真,他无法理解丈夫的举动。

于是,夫妻争执了起来()。

(4)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说的有道理,以后,她再给孩子许诺时会()。

三、活动二:

交流:

1、如果别人不守信用,你会怎样想?

对照一下自己的行为,你说话算数吗?

2、小组交流后汇报。

3、师生集体点评。

4、小结:

一个的信誉是慢慢建立起来的,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记在心上,并尽力做到。

四、活动三:

把你最信任的同学朋友介绍给大家,写下他的诚实守信的故事。

1、学生写下来。

2、指名发言。

3、师生集体点评。

4、小结: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我们播种真诚,才能收获友谊,成为大家信得过的朋友。

教后反思

 

第三课时:

诚信就在身边

教学目标

1、懂的社会需要诚信,诚信是事业成功的法宝,师现代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

2、建立自己的诚信小档案,努力做一个讲信用的人。

3、引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培养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体验守信的可贵,帮助他们构建健康人格,为将来更好地打下基础。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入题:

二、活动一:

《三鹿奶粉事件》的启示

1、播放《三鹿奶粉事件》相关的视频文件和图片文件

师:

这一副副令人心酸的照片,它在警示着我们什么呢?

生:

它在警示我们做人要将诚信,否则不但害了别人,还害了自己,最终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师:

是的。

同学们,这个真实的新闻事件在警示着我们每一个人:

如果不诚不信,不但会受到道德的谴责,更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三、活动二:

阅读课文、畅所欲言

1、学生自由阅读书中的内容。

2、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辩论:

(1)看看哪些是诚实的行为,哪些是不诚实的行为。

为什么?

(2)分组讨论,说说。

不诚实有什么危害?

(3)交流、总结:

不诚实的后果,做了不诚实的事心里会不安、害怕,不诚实只会害人害已。

3、小结:

诚信是金,但在讲诚信时,还应多一份智慧,有智慧的诚信就是与人为善,在咱们中国古代有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叫孔子。

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起读:

人无信不立

师:

你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

(指名回答)

师:

让我们再读读这句话,把这句话牢牢地记在我们的心里。

四、活动三:

完成书上的“我的诚信档案”。

1、自己评价。

2、同桌之间相互评价。

3、小结:

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烧一片心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

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飞溅起一个海洋。

同学们,相信诚信的力量吧,它可以点石成金,触木为玉

教后反思

 

第二单元  伸出我们的手

活动主题一    同在蓝天下

教学目标:

1、通过模拟活动,感受残疾人生活中的不便,了解他们对帮助的渴求;

2、激发学生对残疾人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同情心,愿意帮助残疾人。

活动准备:

了解确定模拟活动的路线以保证活动的实效和安全。

教学准备挂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先请大家完成一个任务;从这儿(操场)走回咱们的教室。

有问题吗?

如果要求大家蒙着眼睛从这儿走回教室呢?

二、模拟活动

(1) 学生分组,分成“盲人”组和“哑巴”组。

(2) 宣布活动要求

“盲人”和“哑巴”两人一组,互相帮助,绕操场一周,回到教室;在整个任务过程中,“盲人”不允许摘下眼罩,“哑巴”不允许说话提示,只能靠动作来提醒。

三、交流感受

今天从操场走回教室与平时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当时最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帮助?

四、扩展体验

请同学们从老师提供的设计中选择项目进行模拟体验,或是学习组自己设计项目进行体验,感受残疾人的不便:

用最写字、单臂穿衣服、单脚走路等。

五、反思、讨论

你曾经是怎样对待残疾人的?

以后遇到需要帮助的残疾人,你能为他做些什么?

六、活动延伸

1、  体验日记。

2、  向学生推荐美国盲人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感受生命的可贵。

教后反思

 

活动主题二    生活因爱更美丽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了解常设的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

2、感受、了解社会和人们对老、弱、病、残的关心和帮助。

3、激发学生的爱心,使他们愿意伸出自己的手,献出自己的爱。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体会社会对残疾人等弱势人群的关怀。

2、使学生对弱势群体有同情心和爱心,尊重并愿意尽力版主他们。

活动准备:

联系福利院,并请他们做好相应的准备。

教学过程:

一、活动动员: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去福利院了解那里的孩子们的生活,请大家在活动过程中做好以下几点。

认真看一看:

看福利院孩子们的生活条件,看福利院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

可以自由拍摄照片。

仔细听一听:

听福利院的工作人员说说他们一天的工作内容,听福利院的孩子们说说他们最想要的是什么。

 尝试做一做:

主动为福利院做一件小事,如给孩子喂饭,教孩子们唱一首歌等。

二、组织活动:

可以将集体活动与学习组的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根据要求充分感受福利院工作人员的辛苦及福利院孩子们对关爱和帮助的需要。

三、汇报交流:

1、说说在福利院自己感受最深刻的所见所闻。

2、谈谈我们能为福利院的孩子们做些什么。

四、活动延伸:

1、办一次宣传专栏:

以照片、绘画、作文等形式报道此次活动。

2、探究:

我们城区目前有多少这样需要得到帮助的孩子?

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方式来帮助这些人?

可以进行统计调查,也可以进行个案调查,写出报告。

教后反思

 

活动主题三    我们的爱心行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具体的行动来关心帮助弱势人群。

2、在活动中进一步升华爱的情感,体验助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学生调查了解帮助对象的情况,成立各爱心小分队,学生自由选择入队,各小分队队长拟定队员名单,讨论制定本小分队爱心行动计划。

  教师制定总的爱心行动方案。

教学过程:

1、教师动员,介绍爱心行动的意义。

2、宣布爱心行动方案。

(1)分组进行活动。

根据活动的需要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可以让他们自由组合,选择自己想参加的爱心小队。

(2)制定爱心计划。

调查确定帮困对象,各组可以从活动一“让我走近他们”的调查结果中确定帮助的对象,根据帮助对象制定计划。

教师给学生以建议和帮助。

(3)爱心行动计划的实施。

每个小组要有分工,建议学生在开展活动的同时坚持写爱心日记。

3、授予各小分队爱心行动小分队队旗。

4、宣誓。

5、活动总结。

教后反思

 

第三单元 我的绿色日记

主题活动一:

流过家乡的小河

教学目标

1.探究家乡水资源的一些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初步树立环保意识,激发学生

热爱家乡的情感

2.引导学生以合作的方式进行社会考察,培养其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3.学习有计划地开展社会调查,搜集、整理信息,撰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活动过程:

一、体会水的重要性

1.出示多媒体课件:

小河、湖泊、古井……在我们可爱的家乡,清清家乡水哺育了美

丽的生命。

水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2.出示课件:

(城市绿化喷灌照片、小型水电站、群鹅戏水图等)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3.学生讨论交流:

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离不开水呢?

二、关注家乡水

1.出示课件:

(教科书插图及学生日记)从热爱、向往到触目惊心,你的心里会想些什

么呢?

在你的印象中,家乡水是怎样的呢?

2.交流:

你关注家乡的水吗?

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对于这些问题,你和你的小伙伴打

算怎样去解决?

三、制定考察计划

1.自由分组:

根据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可按照寻找污染源,取水样考察水质,观测水

面漂浮物、水中生物,参观自来水厂或污水处理厂,调查访问水污染的危害,查阅关于水环境的资料等项目自由结组。

(老师在旁协调、指导)

2.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

3.小组讨论、研究并制定考察活动计划。

a.你们小组打算怎样考察?

读读书上的计划范例,看看考察计划包括哪些方面。

b.在小组长的组织、安排下,拟订活动计划,布置分工合作事宜。

4.交流、讨论、评价小组考察计划。

四、总结

1.指导学生做好考察前的准备工作。

2.进行考察活动期间的安全教育。

教后反思

 

主题活动二:

我们时刻在呼吸

教学目标:

1.关注家乡的空气质量,探究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引发学生对家乡的发展和因此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

3.进一步培养以合作的方式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人可以几天不吃东西,但是,人不呼吸却坚持不了5分钟。

我们时刻在呼吸。

可是你们知道吗,我们平常呼吸的空气是怎样的呢?

二、布置任务

平时我们经常去的地方,比如家里、教室、操场、街头、公园……哪些地方空气最清新?

这节课,我们去进行实地调查。

三、调查周围空气情况

1.做好调查准备:

将透明胶布反钉到木板上。

选择好空气测查地点。

2.实地测查:

将准备好的测查工具放到预选的不同地点。

(建议:

选择街头、教室、家里、公园等地方)30分钟后再将测查工具取回。

四、讨论测查结果

1.观察测查结果。

看看测查工具,你有什么发现?

2.讨论:

同样的胶布,为什么有些地方粘的灰尘多,有些地方粘的灰尘少?

说明了什么?

 3.灰尘少的区域与多的区域相比,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吗?

(注意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绿色植物对空气的作用以及人们的活动对空气的影响)

五、活动总结

六、交流

1.通过测查7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2.你还有什么好的测查空气的方法吗?

七、拓展活动

课后实验:

是不是同一个地方不同时候空气质量还是一样呢?

教后反思

 

活动主题三  大自然中的朋友

教学目标

1.关注家乡的动植物,初步了解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由此给自己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2.不捕杀和伤害鸟类、青蛙等人类的朋友,用自己的行动保护野生动植物;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明白保护环境的紧迫性,进一步加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活动过程

一、连环画导入(出示动画课件)

如今光秃秃的山坡,过去树木丛生,是我可爱的家。

现在,我的家在哪里?

!

我想有个家!

难道我的子子孙孙只能栖息在这毫无生机的电线杆上,唱着那支凄凉的歌吗?

这是小鸟的呼唤,也是整个大自然对人们的呼唤与控诉!

讨论:

1.谁让小鸟无家可归?

观察这几幅图后,你有什么感受?

2.森林有哪些作用?

如果森林遭到破坏,我们的生活又会受到什么影响呢?

3.课件出示《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机(故事概要t小村庄的人们砍伐森林过上了好日子,但是由于森林遭到破坏,洪水冲毁了这美好的家园)。

4.交流:

听了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5.讨论:

为了小鸟和我们自己的家园,我们该怎么做?

二、制作动植物明星卡片

1.你最关注或最喜欢哪一种动植物?

关于它的知识你知道多少?

2.和你关注的动植物交朋友,查找它的有关资料,为它制作一张明星卡。

(l)讨论明星卡的内容:

朋友名称,生活环境,饮食,外形特点,现状,对人类的贡献…·..

 

(2)用废旧卡片动手制作明星卡。

(3)想一句赞美或祝福大自然朋友的话,把它写到卡片上。

(4)组织明星卡展览会。

三、拓展活动

1.学唱一首有关动植物的歌曲。

2.和自己要好的同学合作,写一份"拒吃野生动物"的倡议书,并将倡议书散发给民学及家长。

教后反思

 

活动主题四《我为环保做广告》

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环保活动,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周围的人们。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各种宣传活动所需要的材料,如废旧物品、纸、画笔、演出的服装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件出示各种广告)

1、你知道什么叫广告吗?

你最熟知的广告是什么?

2、你知道什么叫公益广告吗?

二、全班讨论:

我们怎样为环保做广告

1、课件出示各种以环保为主题的广告。

学生总结公益广告的特点。

2、观察教科书上的图,交流:

除了这些,还有哪些宣传方式?

三、小组研究确定宣传方式和内容

1、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宣传的方式和内容。

(画、写、演讲、小品、歌舞)

2、自由选择自己的合作小伙伴,比如美术特长生可以和书法好的学生,作文写得好的学生合作完成一幅宣传画,也可以独自完成。

3、我们在宣传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四、分组准备

教师指导:

写广告词的同学要注意简洁、鲜明、醒目、意义深刻;制作宣传画的同学要选择好画的主题,要有创意;排演节目的同学也要选好主题,精心准备。

五、展示、交流、评价作品

教后反思

 

第四单元 交通连着千万家

活动主题一交通博览会

活动目的:

1、通过班级的“博览会”,展示现代的交通工具或交通设施;

2、让学生学会搜集、整理有关信息;培养参与、合作意识。

活动过程:

1、收集。

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查找一下,有哪些先进的交通工具或交通设施。

搜集最喜欢的交通工具的模型、照片、文字资料

2、分组。

根据共同喜好、兴趣,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一小组通过讨论确定一种交通工具作为展示内容。

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

3、布展。

每一个小组就确定的交通工具进行全面介绍,在小组长的组织、安排下,拟订布展计划,布置分工合作事宜。

分以下几个方面。

(1)手绘一张图。

(2)自制一个模型:

可以用纸折,用橡皮泥或泥巴捏成型,用萝卜、土豆、橡皮、泡沫削成型等。

(3)推选一名讲解员,就该交通工具的特点、优势、应用领域等进行简短介绍,时间不超过两分钟。

各小组进行交流,然后在“交通博览会”上交流小组讨论的内容。

(4)各小组展示的交通工具取一个有特色的名字。

4、参观。

可以邀请班上的任课教师,还有外班的老师同学来参观指导绘图和模型。

5、评比。

评出最佳绘图奖、最佳巧手奖、最佳口才奖、最佳创意奖和最佳团队奖。

活动延伸:

继续搜集有关资料,还可以以出宣传栏、办小报等更多的形式展示现代的交通工具。

教后反思

 

活动主题二交通海陆空交通工具知多少

活动目标:

通过学生多途径的调查搜集资料,初步了解海陆空交通工具的发

展史以及相关知识,激发他们珍视历史、崇尚科学的热情,培养他们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动员学生收集交通工具发展的故事,如蒸汽机的发明、

莱特兄弟的故事等,找一找有关原始交通工具的资料、图片等。

2、举办图片展。

根据学生收集到的图片资料,布置展览。

分海、陆

空交通工具,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以人力通过桨、橹、竹篙等工具使船舶前进。

(即舟筏时代)

船舶的行进主要依靠自然风对悬挂于船桅上的篷帆的吹送作用为动力。

(即帆船时代)

以机械力通过推进装置驱使船舶前进。

(即轮船时代)

通过圆木滚动来拖运重物。

(即人力时代)

人类以牛、马来驮物、代步。

(即畜力时代)

以汽油发动机为动力的四轮汽车。

(即动力交通时代)

热气球升空。

飞艇升空。

莱特兄弟的“飞行号”。

3、举行“小小故事会”活动。

讲一讲交通工具发明、发展的故事。

4、争当“小小评论员”。

分小组调查一种交通工具的变化情况,并比较它们在哪些方面作了改进。

教后反思:

 

活动主题三  平安走天下

活动目标:

通过教学,学生已经意识到交通发展带的问题,就要让他们树立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识。

通过设计一种交通工具,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发挥潜能,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活动过程:

1、说一说。

(1)你喜欢什么样的交通工具:

(2)想像未来的交通工具应该是什么样的?

你觉得交通工具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舒适、材料、动力、环保、节能、速度或其他)

(3)你设计的交通工具想要解决哪方面的交通问题?

2、分组讨论。

生1:

无论铁轨是弯还是直,都由两根铁轨组成,这样不是很浪费材料吗?

生2:

如果能有不会爆裂的自行车轮胎就好了。

生3:

船只害怕大风浪,想个什么办法好呢?

生4:

我想发明夜晚司机专用的眼镜。

生5:

给空中的飞机加油很麻烦,如果——

3、根据你们的想像设计一种新型交通工具。

可以画图,可以用文字说明,还可以用其他形式表现。

再给小组设计的新型交通工具取个有特点的名字。

我的设计

名 称      

设计者       

教后反思:

 

第五单元祖国真大

主题一:

在世界的东方

教学要求:

1、知道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同时知道中国在亚洲的位置。

2、了解中国的邻国,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说说你的家张在学校的什么地方?

我们的祖国在地球的什么地方?

在亚洲的什么地方?

二、进行新课,学习新知。

1、地图上面找中国。

①、出示课件地图:

找一找,中国在什么地方?

②、在地球仪上找一找,中国在什么地方?

2、我们的邻国。

①、在地图上找一找,与我们国家相邻的有哪一些?

②、祖国的东南西北分别与哪些国家相邻?

③、读一读小资料:

p73.

三、布置作业,完成练习。

在地图上量一量从乌苏里江到帕米尔高原的距离是几厘米,算一算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如果小明每天走20千米,他要走多少天?

教后反思:

 

主题二我们的大中国

教学要求:

1、了解中国的面积、土地,中国是一个大国家。

2、初步了解祖国各地的人们的不同的习俗,以及环境气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新课。

1、我们这里已是早晨8:

30分了,可是帕米尔高原上依旧星星闪烁,这是为什么呢?

2、板书、揭示课题。

二、学习知识,了解内容。

1、东西南北中。

①、看图,了解中国的大小。

温度季节……

②、交流一下:

为什么同一个国家会有这么多的不同呢?

2、好大的一个家。

①、看中国政区图。

②、了解中国的家庭成员。

③、小游戏:

猜猜我是谁?

三、布置作业,完成练习。

做一做:

p77找一找,自己的家乡所在的省份的位置,并写出与你家乡相邻的省份或国家的名称。

教后反思:

 

主题三壮丽的河山

教学要求:

1、知道祖国有山脉,有平原,有盆地,也有高原、河流,还有像珍珠一样散落的湖泊。

2、了解祖国的地势地貌,激发热爱祖国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检查上节课的作业情况。

2、板书、揭示课题。

二、学习新课,了解内容。

1、万水千山

①、我国的大山大河多,大河都流入大海(东方)

②、在地图上找一找我国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等。

③、读一读我国地势图诗句,p79.

④、说说:

黄河像什么?

祖国是山多还是水多?

自己的家乡在平原还是山区?

2、好山好水好地方。

①、读一读《好山好水好地方》

②、看一看图片,猜一猜:

是在哪一个地方拍的图片?

③、说说自己熟悉的风景名胜。

三、布置作业,完成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