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课程教 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75372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学课程教 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电工学课程教 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电工学课程教 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电工学课程教 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电工学课程教 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工学课程教 案.docx

《电工学课程教 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学课程教 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工学课程教 案.docx

电工学课程教案

教案(首页)

课程

名称

电工学与电子技术

总计:

64学时

课程

类别

公共基础课

学分

4.5

讲课:

64学时

实验:

0学时

上机:

0学时

任课

教师

 

职称

 

授课对象

 

基要本参教考材资和料主

电工学简明教程(秦曾煌主编)

电路(邱关源主编)

教和学要目求的

目的是非电类专业的学生获得必要的关于电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专业知识以及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直流和交流电路以及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定理以及电路分析方法。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半导体器件知识和由其组成的放大等电路的分析和集成运算放大电路、门电路、直流稳压电源以及时序逻辑电路等方面基本内容。

教及学难重点点

重点是: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的理解和运用(计算),交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计算,电路的暂态分析,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基本性质以及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和计算,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运用,直流稳压电源概念和构成,门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简单分析和运用。

难点是:

电路的基本定理的理解和运用,电路暂态分析计算,交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和计算以及时序逻辑电路的简单分析和运用。

注:

课程类别: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集中实践环节、实验课、公共选修课

电工学与电子技术课程教案

课次

第一讲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1.1电路模型1.2电压电流参考方向1.3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使学生掌握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定义和运用以及电源模型,熟悉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功率的计算,了解实际电路和电路模型的关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

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定义和运用以及电源模型(电压源和电流源)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1)由实际电路导出电路模型

(2)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定义(实际方向和参考方向)和表示(下标法)解释图1.2.2

(3)电压电流参考方向一致性运用(欧姆定律)例1.2.1

(4)电源模型的构成:

有载工作,功率平衡,电源开路和短路,电源与负载的判别

讲解课后习题与思考(1.2.1,1.2.2,1.2.3,1.2.4,1.3.4)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习题1.3.11.3.5

课后小结:

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物理学中关于电路的简单分析和欧姆定理的运用有一定的概念和理解,。

通过讲解和习题希望使学生能够进一步进入本课程的学习。

填表说明:

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一节或一次课写一份上述格式教案。

2.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等。

3.授课方式填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等。

4.方法及手段如:

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电工学与电子技术课程教案

课次

第二讲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1.4基尔霍夫定律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使学生掌握和熟悉基尔霍夫定律概念和运用,了解支路、节点、回路等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及难点:

基尔霍夫定律运用即节点用电流定律,回路用电压定律。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1)复习电压流参考方向

(2)支路,节点和回路等概念图1.4.1

(3)定律内容

(4)节点电流方程(图1.4.2,1.4.3)

(5)回路电压方程(回路循行方向选取)(图1.4.5,1.4.6)

(6)欧姆定律方向一致性载在回路电压方程应用

举例图1.4.4

讲解课后习题与思考1.4.1,1.4.2,1.4.3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习题1.4.1

课后小结:

大部分学生能较好的理解定律内容和基本概念

填表说明:

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一节或一次课写一份上述格式教案。

2.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等。

3.授课方式填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等。

4.方法及手段如:

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电工学与电子技术课程教案

课次

第三讲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1.5电阻的串并联1.6支路电流法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使学生掌握电阻的串分压公式和并分流公式以及支路电流的应用,熟悉电阻串并联的应用,了解电桥概念和应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

电阻的串分压公式和并分流公式和支路电流法应用。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1)复习基尔霍夫定律和节点电流方程以及回路电压方程

(2)电阻的串联分压公式和并联分流公式(推导)以及等效电阻

(3)讲解支路电流法应用和方程个数以及单网孔选取(回路电压方程),对图1.6.1说明

(a)支路数b,(b)节点数n,(c)回路电压方程数:

b-(n-1)个

(4)支路电流法解题过程(书上例子)

(a)用支路电流方法求解,(b)用电压方法求解

举例讲解

书上例子1.6.1,1.6.2和课后习题与思考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习题1.5.11.6.1

课后小结:

学生对定理的内容有较好的理解,但运用有困难。

希望通过习题能解决此问题。

填表说明:

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一节或一次课写一份上述格式教案。

2.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等。

3.授课方式填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等。

4.方法及手段如:

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电工学与电子技术课程教案

课次

第四讲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1.7叠加原理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使学生掌握叠加原理的运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

叠加原理的运用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1)复习支路电流法(课堂习题)

(2)叠加原理的内容(代数和)

(3)叠加原理的运用(电压源和电流源在原理应用中的处理)

(4)讲解书中的例子图1.7.1

(5)注意功率不能叠加

举例讲解

书上例子和P441.8.2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习题1.7.1

课后小结:

通过学生的课堂习题,可以看出学生对以前学习的内容并不是完全掌握,很大程度上使学生没有认真按要求看书。

所以每次课之前要简单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填表说明:

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一节或一次课写一份上述格式教案。

2.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等。

3.授课方式填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等。

4.方法及手段如:

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电工学与电子技术课程教案

课次

第五讲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1.8电压源和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使学生掌握电压源和电流源等效变换,熟悉两者之间的变换的应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

电压源和电流源等效变换和运用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1)复习叠加原理的应用(简单讲解习题)

(2)电压源到电流源等效变换的公式推导(对概念讲解等效变换)

(3)电流源到电压源等效变换的公式推导

(4)变换的解题应用(讲解习题与思考和参考书上的习题)

举例讲解

习题与思考以及P441.8.1,1.8.4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习题1.8.21.8.31.8.5

课后小结:

通过学生的课堂习题,可以看出学生对以前学习的内容并不是完全掌握,很大程度上使学生没有认真按要求看书。

所以每次课之前要简单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填表说明:

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一节或一次课写一份上述格式教案。

2.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等。

3.授课方式填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等。

4.方法及手段如:

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电工学与电子技术课程教案

课次

第六讲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1.9戴维宁定理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使学生掌握定理内容和应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

使学生掌握定理内容和应用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1)简单复习电压源和电流源等效变换

(2)讲解定理的内容

二端口电源与负载关系

(3)利用定理的内容如何解题(讲解书中的习题与思考和例子)

主要是解题步骤

举例讲解

课后习题与思考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习题1.9.11.9.3

课后小结:

通过学生的课堂习题,可以看出学生对以前学习的内容并不是完全掌握,很大程度上使学生没有认真按要求看书。

通过习题希望能再次加深理解。

填表说明:

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一节或一次课写一份上述格式教案。

2.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等。

3.授课方式填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等。

4.方法及手段如:

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电工学与电子技术课程教案

课次

第七讲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1.10电路中电位计算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使学生掌握电位概念和计算,并能熟练应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

掌握电位概念和计算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1)复习戴维宁定理内容和讲解简单的例子(参考书上)

(2)电位的概念和计算(用电压计算电位)

(3)电容和电感的储能概念

(4)换路定则内容和理解(t=0-,00+概念和理解)

对书中的例子分析

举例讲解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习题1.10.11.10.2

课后小结:

通过学生的课堂习题,可以看出学生对以前学习的内容并不是完全掌握,很大程度上使学生没有认真按要求看书。

通过习题希望能再次加深理解。

填表说明:

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一节或一次课写一份上述格式教案。

2.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等。

3.授课方式填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等。

4.方法及手段如:

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电工学与电子技术课程教案

课次

第八讲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1.11电路暂态分析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电路暂态分析中的换路定则,熟悉换路定则的应用场合

教学重点及难点:

使学生掌握电位概念和计算,电路暂态分析中的换路定则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1.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

2.换路定则内容和理解(t=0-,00+概念和理解)

对书中的例子分析

举例讲解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习题

课后小结:

通过学生的课堂习题,可以看出学生对以前学习的内容并不是完全掌握,很大程度上使学生没有认真按要求看书。

通过习题希望能再次加深理解。

填表说明:

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一节或一次课写一份上述格式教案。

2.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等。

3.授课方式填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等。

4.方法及手段如:

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电工学与电子技术课程教案

课次

第九讲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1.11电路暂态分析(续)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RC电路的暂态分析,使学生掌握三要素法的应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三要素法的应用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1)复习换路定则内容和理解(t=0-,00+概念和理解)

(2)三要素法在一节RC电路中应用(注意求解非电容电压时应用换路定则)

(3)讲解书中的例子(应用三要素法扩充求解内容,如求电阻电压和回路电流)(详细讲解)

(4)

举例讲解

(课本上例子)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习题1.11.11.11.21.11.3

课后小结:

通过学生的课堂习题,可以看出学生对以前学习的内容并不是完全掌握,很大程度上使学生没有认真按要求看书。

通过习题希望能再次加深理解。

填表说明:

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一节或一次课写一份上述格式教案。

2.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等。

3.授课方式填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等。

4.方法及手段如:

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电工学与电子技术课程教案

课次

第十讲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电路暂态分析(续)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RL电路的暂态分析

通过习题的讲解,复习本章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1.三要素法的应用

2.三要素法在一节RL电路中应用(注意求解非电感电流时应用换路定则)

讲解书中的例子(应用三要素法扩充求解内容,如求电阻电压和回路电流)

3.讲解习题思考

 

讲解习题作业

举例讲解(课本上例子)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课后小结:

通过习题的讲解,使学生复习和进一步掌握本章的主要内容

填表说明:

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一节或一次课写一份上述格式教案。

2.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等。

3.授课方式填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等。

4.方法及手段如:

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电工学与电子技术课程教案

课次

第十一讲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一章总复习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对第一章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重点以及难点,通过演示解题过程,使学生对概念有进一步了解

教学重点及难点:

掌握解题方法和思路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1.挑选经典题目进行讲解,并用不同方法进行解题

2.布置习题让学生在课堂完成,再现场讲解

 

举例讲解(课本上例子)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课后小结:

通过习题的讲解,使学生复习和进一步掌握本章的主要内容

填表说明:

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一节或一次课写一份上述格式教案。

2.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等。

3.授课方式填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等。

4.方法及手段如:

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电工学与电子技术课程教案

课次

第十二讲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2.1正弦电压与电流2.2正弦量相量表示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熟悉正弦量的表示和简单计算

教学重点及难点: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1)弦电路

(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以及其计算

(3)讲解习题与思考

 

举例讲解(课本上例子)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2.2.12.2.2

课后小结:

通过习题的讲解,使学生复习和进一步掌握本章的主要内容

填表说明:

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一节或一次课写一份上述格式教案。

2.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等。

3.授课方式填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等。

4.方法及手段如:

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电工学与电子技术课程教案

课次

第十三讲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2.3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熟悉和掌握电阻,电感和电容交流电路的电压电流的相量表示的欧姆定律以及它们的相量图

教学重点及难点:

电压电流的相量表示以及它们的相量图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1)电阻元件交流电路以及功率和相量图

(2)电感元件交流电路以及无功功率和相量图

(3)电容元件交流电路以及无功功率和相量图

 

举例讲解(课本上例子)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课后小结:

学生对相量的理解和运用有一定的困难。

希望通过课堂和课后学习,能掌握此内容。

填表说明:

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一节或一次课写一份上述格式教案。

2.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等。

3.授课方式填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等。

4.方法及手段如:

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电工学与电子技术课程教案

课次

第十四讲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2.4电阻,电感,电容元件串联交流电路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熟悉和掌握电阻,电感和电容串联交流电路的电压电流的相量表示的欧姆定律,它们的相量图以及阻抗的计算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串联交流电路的电压电流的相量表示,阻抗的和理解和计算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1)复习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的简单计算

(2)电阻,电感和电容串联交流电路阻抗(分析他们意义和应用)

a阻抗计算b阻抗模

c阻抗角d相量图

(3)功率(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以及计算和相量图

(4)讲解书中例子

 

讲解课后习题与思考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2.4.12.4.32.4.62.4.7

课后小结:

通过习题的讲解,使学生复习和进一步掌握本章的主要内容

填表说明:

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一节或一次课写一份上述格式教案。

2.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等。

3.授课方式填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等。

4.方法及手段如:

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电工学与电子技术课程教案

课次

第十五讲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2.5阻抗串并联2.6电路谐振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熟悉和掌握阻抗串并联的计算以及对应电压电流的相量表示,

掌握电路谐振条件和对应的特性。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串并联交流电路的电压电流的相量表示和计算,谐振的理解和应用以及电压表和电流表在交流电路中的应用和计算。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1)复习A布置作业B串联电路阻抗的应用C视在功率概念以及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关系和相量图

(2)2.5阻抗串并联

A串联计算

B并联计算

C讲解书中例题和练习与思考题(电压表,电流表以及相量图的应用)

(3)2.6电路中谐振

A串联谐振a谐振条件b谐振频率c谐振特性

B并联谐振a谐振条件b谐振频率c谐振特性

 

举例讲解(课本上例子和习题与思考)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2.5.12.5.22.5.42.5.62.5.92.6.22.6.32.6.4

课后小结:

学生对阻抗和谐振的应用和理解有一点难度。

填表说明:

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一节或一次课写一份上述格式教案。

2.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等。

3.授课方式填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等。

4.方法及手段如:

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电工学与电子技术课程教案

课次

第十六讲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2.7功率因数的提高2.8三相电路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熟悉和了解功率因素为什么要提高以及方法,掌握提高功率因素并联电容的计算。

熟悉和掌握三相电路电压电流关系和相量图以及计算。

教学重点及难点:

提高功率因素并联电容的计算,三相电路电压电流关系和相量图以及计算。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1)复习A阻抗串并联B电路谐振特点

(2)2.7功率因素提高

A原因B方法(并电容)C讲解书中例题

(3)2.8.1三相电路

A电压时域和相量表示B三相电压的连接方式a星型连接中性点和中线c相电压和线电压以及对应电流关系

 

讲解P92

2.5.32.5.82.5.7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2.7.2

课后小结:

通过前面几节的学习,从课堂上看,学生对三相电路的分析表现较好。

填表说明:

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一节或一次课写一份上述格式教案。

2.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等。

3.授课方式填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等。

4.方法及手段如:

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电工学与电子技术课程教案

课次

第十七讲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2.8三相电路(续)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熟悉和掌握三相电路负载连接方式以及对应电压电流关系和相量图以及计算。

熟悉和掌握三相电路功率计算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三相电路负载连接方式以及对应电压电流关系和相量图以及计算,三相电路功率计算。

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