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七年级科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梳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75306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七年级科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华师大七年级科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华师大七年级科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梳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华师大七年级科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梳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华师大七年级科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梳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师大七年级科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梳理.docx

《华师大七年级科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师大七年级科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梳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师大七年级科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梳理.docx

华师大七年级科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梳理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教师姓名

学生姓名

上课时间

学科

年级

教材版本

课称名称

期中复习知识点梳理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分章梳理:

第一章水

1.海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

海洋中平均每1000克海水中含有盐类物质克。

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

2.地球上的水按其状态分为:

水、水和水。

水按存在空间分为水、水、

水和水。

3.陆地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其中淡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

4.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是水和水。

人们容易利用的淡水是水、水和水。

占全球淡水资源的。

5.在植物中含水量最大的在,最少的是。

6.人体的含水量占人体体重的。

所以我们每天必须补充水。

7.标准大气压下,在冰的熔化过程中:

当冰低于0℃时,冰热量,温度,当温度升高到时,冰开始熔化,在这个过程中,它热量,温度,此时它的状态是。

直到时,,温度又继续上升。

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

8.叫做汽化。

汽化的两种方式:

,。

9.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

10.蒸发时要热量,使周围物体的温度。

11.蒸发和沸腾的区别:

①蒸发只在液体进行,沸腾在液体和同时进行,②蒸发可以在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才能进行。

而且在沸腾的过程中,物质还必须吸热。

但是不变。

12.液化:

的过程。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

13.升华:

的过程,凝华:

的过程。

14.以上吸热的有、、,以上放热的有、、。

开水壶嘴冒白气属于;冰衣服变干属于升华;湿衣服变干属于;樟脑丸消失属于;雾的形成属于,露水的形成属于液化;雾凇的形成属于;霜的形成属于;酒精挥发属于。

15.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

,。

16.在水循环的过程中,保持不变,它使水成为的资源。

17.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到另一种液体物质里形成的、的叫做溶液,水是良好的溶剂,在水中可以溶解各种、,的物质。

天然水是。

18.一般来说取用块状的固体药品用,粉末状的用,也可以用。

19.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也。

20.在下,某固体物质在水中,达到态时所溶解的,叫做这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21.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表示:

那么20℃时在5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克食盐;要溶解72克食盐需要克水。

22.大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的,少数物质它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溶解度变化不大,比如: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反而,比如:

要使一杯饱和的食盐溶液变成不饱和,最好用的方法。

23.要使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解达到饱和可采用:

,,。

24.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的混合物,叫做液。

小液滴悬浮在液体里的混合物,叫做液。

食用油在水中形成液,泥土在水中形成液,牛奶是液,豆浆是液。

碘在水中形成液,食用油在汽油中形成液。

25.一般不指明溶剂的溶液,溶剂是。

如食盐溶液,是溶质,是溶剂。

当其他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通常把溶液里含量多的叫,含量少的叫,比如5毫升汽油中加入10毫升机油,是溶质,是溶剂。

26.溶质的质量分数:

与之比。

稀释前后,保持不变。

27.用固体溶液配制步骤:

、、。

28.在水的电解实验中,为了,可以加入少量的或,接通电,可以观察到两个电极出现,两只玻璃管内液面。

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发现,说明该气体是。

用点燃的木条接近另外一个玻璃管,观察到,用一个干燥的烧杯放在火焰上,发现烧杯内出现了,说明该气体是。

氧气和氢气的体积之比为:

水的电解的文字式表示为:

(H2O通电H2+O2)

29.在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检验。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可以地燃烧,形成色的火焰。

文字式表示为:

(H2+O2点燃H2O)

30.水是由和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和构成的。

31.我国的水资源在和上分布不均匀,而且也比较低。

※1.水的质量和它的体积的比叫做水的密度。

经过实验测定,纯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为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表示:

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103千克。

一滴水的密度等于(填等于、大于或小于)一桶水的密度。

※2.单位换算:

①7.8×103kg/m3=7.8g/cm3,②1g/ml=1.0×103kg/m3

③7.5m3=7.5×106ml=7.5×103dm3,④9.8m3=9.8×106cm3=9.8×103l,

⑤9t=9×106g=9×103kg

※3.硫酸铜粉末遇水颜色由白色变成蓝色。

其反应式为:

硫酸铜+水→水合硫酸铜。

(CuSO4+5H2O→CuSO4·5H2O)氯化钴遇水颜色由蓝色变成红色。

其反应式为:

氯化钴+水→水合氯化钴。

(CaCl2+6H2O→CaCl2·6H2O)

用这两种化学药品可以检验水的存在。

第二章空气

1.一切物质都有,空气作为一种物质也有。

地球周围有一层厚厚的,它对地球上所有的物体都会产生的作用。

2.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并且。

3.暖气片一般安装在,是为了:

(热空气上升)。

4.空气的组成:

气,气,,,其。

5.稀有气体不活泼,曾被叫做气体,但是也能够与。

也可以用来填充气球,当电流通过时,就会发出五颜六色的光。

6.法国的首先发现空气的组成。

7.工业上可以从空气中获得和,这是根据他们的不同。

这种方法叫法,是变化。

8.硫是黄色的固体粉末,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火焰,硫在纯氧中燃烧发出色火焰,反应后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文字式表示为:

(S+O2点燃SO2)

9.铁是银白色的金属,铁丝在纯氧中、,放出热量,生成一种色的固体。

实验中要在集气瓶底部预先放些或,原因是。

文字式表示为:

(Fe+O2点燃Fe3O4)

10.木炭是黑色的固体木炭在氧气中,发出,生成一种

的无色气体。

文字表达式为(C+O2点燃CO2)。

11.红磷是色的固体,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放出热量。

文字表达式为(P+O2点燃P2O5)

12.蜡烛在氧气中,发出,放出热量,瓶壁有出现,生成一种使的无色气体。

文字表达式为

13.燃烧是发热发光的剧烈反应,缓慢氧化特点是不,但要。

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是、和。

14.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可以用氧炔焰来和金属,液氢在液氧中燃烧会产生巨大的能量来推动飞行。

15.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

在和的条件下,二氧化碳会变成状的固体,这种固体也可以叫做。

16.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使水蒸气的作用。

17.检验二氧化碳用,通入二氧化碳可以发现。

这个时候发生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Ca(OH)2+CO2→CaCO3+H2O)

18.在盛色水的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则试管中的液体变成了色,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成了色,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CO2+H2O→H2CO3),如果给上述试管加热,发现液体又变成了色。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H2CO3加热CO2+H2O)

19.大气层被分为:

,,,,。

20.在平流层中有大量的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线,在电离层可以反射无线电短波。

21.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有、、、等。

破坏臭氧层的气体有、等

22.一般认为空气的污染物只要是和。

※1.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等物质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其中前两种都需要同一物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它加快了分解速度。

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来收集。

因为他密度比空气大,也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来收集,收集较纯净的氧气用排水法收集。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文字式表示为: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H2O2二氧化锰H2O+O2)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

反应原理(文字表达式)为: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Ca(OH)2+HCl→CaCl2+H2O+CO2)。

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水空气大,所以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

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是否熄灭。

※3.盛有石灰水的容器敞开放置一段时间后,容器壁上常会形成一层白色物质,其原因是

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若要除去这种白色物质,可以用稀盐酸冲洗,原因是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原因都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4.用化学式表示下列物质:

①水H2O②氢气H2③氧气O2④二氧化碳CO2⑤二氧化硫SO2⑥五氧化二磷P2O5⑦四氧化三铁Fe3O4⑧氢氧化钙Ca(OH)2⑨碳酸钙CaCO3⑩过氧化氢(双氧水)H2O2

※5.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①干冰CO2,②石灰水Ca(OH)2,③石灰石CaCO3,④盐酸HCl

一、选一选

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D.氢气

2、油、盐、酱、醋是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

它们与水充分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花生油B.食盐C.酱油D.白醋

3、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的是()

A.塑料吸盘挂衣服B.吸管吸饮料

C.流星落在地球上D.钢笔吸墨水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任何物质都很容易溶解在水中

B.水中溶有少量氧气,所以鱼类等水中生物可以在水中生存

C.地球上海洋水占了全部水量的96.5%,陆地水占了全部水量的2.5%

D.海水显蓝色,湖水显绿色,所以水具有各种颜色

5、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6、太阳、月亮、烛焰、电视机荧光屏,其中是光源的是()

A.太阳、月亮B.太阳、烛焰

C.烛焰、电视机荧光屏D.四个都是光源

7、下列四种气体按体积分数计算,在空气中含量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为()

①稀有气体②氮气③氧气④二氧化碳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④③②D.④①③②

8、检验某种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A.将燃烧的木条伸入此气体中B.将它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C.将它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D.将它通入水中

9、关于空中出现的彩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彩虹是太阳光通过空中的水滴,经过折射和反射形成的彩色光弧

B.彩虹的外侧是红光,内侧是紫光

C.彩虹的外侧是紫光,内侧是红光

D.彩虹可能会在雨后的天空中出现

10、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B.舍勒C.普利斯特里D.道尔顿

11、珍惜生命,懂得自救是我们青少年必不可少的生存教育之一。

如发现火情,应立即拨打电话()

A.120B.119C.110D.122

12、雾、露、霜是我们熟悉的天气现象,你知道形成时发生的物态变化分别是()

A.液化、汽化、汽化B.汽化、液化、凝华

C.液化、液化、凝华D.汽化、汽化、凝固

13、把标准大气压下,1kg、4℃的水倒出一半,剩余的水的密度、沸点分别为()

A.1×103kg/m3,4℃B.0.5×103kg/m3,4℃

C.0.5×103kg/m3,100℃D.1×103kg/m3,100℃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时,阴、阳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

1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D.水结成冰或变成水蒸气,水的组成没有变

15、某气体只能用排水法收集,该气体可能的性质是()

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易溶于水,密度与空气接近D.不易溶于水,密度与空气接近

16、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钢铁生绣B.动物的呼吸作用C.食物腐败D.火药爆炸

17、飞机的表面一般都是银白色的,这样做的好处是()

A.可以多吸收太阳辐射,使飞机表面的温度升得更高

B.可以少吸收太阳辐射,使飞机表面的温度不会升得过高

C.可以使人看得更清楚

D.可以使飞机飞得更快

1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物质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D.蜡烛在氧气中平静地燃烧,有黄色火焰

19、下列实例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来解释的是()

A.日食现象B.射击时用“三点一线”的方法来瞄准

C.坐井观天,所见甚小D.光的色散现象

20、下列事例中,能加快液体蒸发的是()

A.把盘子中的水倒入瓶中

B.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

C.把湿毛巾挂在电风扇前吹风

D.把湿衣服从阳光下移至树阴下

21、一般实验室制氧气所需的仪器是()

A.长颈漏斗、水槽、锥形瓶、集气瓶、导管

B.长颈漏斗、水槽、锥形瓶、集气瓶、导管、酒精灯

C.长颈漏斗、锥形瓶、集气瓶、导管、酒精灯

D.长颈漏斗、锥形瓶、导管、

22、有六种物质①汽车排放的尾气②煤燃烧产生的灰尘③化工厂排放的废气④江河湖海蒸发的水蒸气⑤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⑥人和动、植物呼出的二氧化碳。

其中能严重污染空气,对人类造成很大危害的物质是()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③D.④⑤⑥

23、将三支分别装满氧气、空气、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置在水中,一段时间后,液面的变化情况是()

A.装氧气的试管中液面上升较高B.装空气的试管中液面上升较高

C.装二氧化碳的试管中液面上升较高D.液面均无变化

24、20℃时把15克甲固体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全部溶解;在相同温度下把25克乙固体物质放入100克水中也全部溶解。

则2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

A.甲大B.乙大C.一样大D.无法判断

25、2005年3月期间闭幕的两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广大人民未来共同努力的方向。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提倡使用手帕,少用或不用面巾纸

B.大量抽取地下水来补充日益减少的淡水

C.使用含磷洗衣粉

D.鼓励个人购买私家车,以减缓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

二、填一填(本题共有13小题,每空1分,共42分)

26、光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其中在中传播速度最大,它的速度是

米/秒。

27、下列物质可用于制霓虹灯的是;可用于制可口的饮料的是。

(填字母“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氮气;D:

稀有气体”)

28、某同学在家中发现放在桌上的饼干会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请你结合生活经验和科学知识另举两例说明空气中含有这种物质、。

29、人手上擦一些酒精,会觉得凉凉的,这是酒精产生效果的原因。

冬季的哈尔滨每年都会举办冰雕节,但随着冰雕节的举行,冰的质量会越来越少。

这是由于冰热量所致。

30、“非典”时期有一种测温仪,只要在额头前照一下便可知一个人的体温是否正常,它是测温仪;日常生活中人们晒书、晒棉被是利用太阳光中的杀菌能力来去除细菌、霉菌、病毒等有害人体的微生物。

(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31、空调公交车上分别有冷气出口和暖气出口,但一个在上,一个在下,利用你学过的知识判断;气口在上,气口在下,原因是。

32、在一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发现有零星气泡冒出。

为了加快分解速度,在实验室中可用作剂。

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3、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

从中可知曹军木船是,但木船燃烧的条件还需和。

假如你是当时的曹操仅从灭火的角度上考虑,你会选择来灭火,理由是。

34、蜡烛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它在燃烧后生成了什么呢?

小明同学把一个冷的干燥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一会儿,发现烧杯的内壁出现小液滴,往该烧杯中加入无水氯化钴,观察到的现象是:

色变色;他再用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

表面有一层白膜。

由此可以推断:

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和。

35、某同学根据实验绘制出了两种固体物质的

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单位:

常用单位)

(1)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2)由右图你还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和。

36、材料1:

全球变暖,将会对人类生存环境、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例如,随着气温上升,两极的冰雪会部分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这将给沿海的国家或城市带来灾难。

材料2:

现在,南极上空已有臭氧层空洞,北极上空的臭氧层也在变薄。

臭氧层的破坏,给地球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

由于臭氧减少,射向地面的某些射线就会增多,会损害人的免疫能力,使人类皮肤病发病率增多,并可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

请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1中,主要涉及大气垂直分层中的层;

(2)材料2中的臭氧,主要分布于大气的层;

(3)针对材料1、2写出相应的具体物质名称:

(A)主要排入大气中的含量的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B)主要排入大气的,严重破坏臭氧层。

37、石墨是一种不透明的灰黑色片状固体,很柔软,用手摸有滑腻感,是电的良导体。

石墨中掺进一定比例的粘土,可制成硬度不同的“铅笔芯”。

石墨不易被氧化,也不受许多化学药品的侵蚀,工业上或实验室常用它来作高温电炉的电极,以及熔炼高熔点金属的坩埚。

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氧气反应,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根据上述文字可归纳出:

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和;石墨的化学性质有。

38、如右图A、B、C、所示,图C中的鸡蛋最终进入集气瓶(填“能”或“不能”),理由是;如果将图C倒过来如图D所示,用手轻轻托住鸡蛋堵住瓶口,鸡蛋最终进入集气瓶(填“能”或“不能”)。

四、想一想(本题共1小题,每空2分,共6分)

39、实验室常用石蕊试纸检验物质的酸碱性:

酸性物质使蓝色的石蕊试纸变红,碱性物质使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

某学生欲探究碳酸具有酸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酸性,按下图进行实验。

请回答:

 

(1)在丙图中二氧化碳通入水中,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说明有物质生成(填“碱性”或“酸性”)。

(2)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反应文字表达式;

(3)上述实验能否得出所探究问题的结论?

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请你补充还需要进行的实验。

请用图来表示,并注上必要的说明。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C

B

B

B

D

B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D

B

D

D

B

C

D

C

21

22

23

24

25

A

C

C

D

A

二、填一填(本题共有13小题,每空1分,共42分)

26、真空3×10827、DB

28、水蒸气合理即给分合理即给分

29、蒸发致冷吸收升华

30、红外线紫外线

31、冷暖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

32、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氧气+水(二氧化锰可以不写)

33、可燃物温度空气(助燃物也可以)合理即给分

合理即给分

34、蓝红水二氧化碳

35、60g/100g水合理即给分合理即给分

36、对流层平流层二氧化碳氟利昂

37、合理即给分合理即给分合理即给分合理即给分

38、能大气压的作用能

四、想一想(本题共1小题,每空2分,共6分)

39、

(1)酸性(3)

(2)水+二氧化碳碳酸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本节课教学计划完成情况:

照常完成□提前完成□延后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的接受程度:

完全能接受□部分能接受□不能接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的课堂表现:

很积极□比较积极□一般□不积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上次作业完成情况:

数量____%完成质量____分存在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

 

教务主任审批

学管审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