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工资统计填报要求.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74676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工资统计填报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工资统计填报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工资统计填报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工资统计填报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工资统计填报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工资统计填报要求.docx

《2工资统计填报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工资统计填报要求.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工资统计填报要求.docx

2工资统计填报要求

2012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统计年报填报要求及注意事项

温馨提示:

1、请市直各部门于2012年2月20日前,各县(市)区人社局于2012年2月20日前,将2012年度工资统计年报上报市人社局工资福利科,联系电话:

74847297,上报材料包括:

报表(签字盖章)、数据、填报说明。

2、提醒各单位注意:

因工资统计数据属保密范围,所以上报的数据不允许在网上传送。

3、工资统计是一项特别重要的工作,它能准确反映出我市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水平,也是今后我市工资调整的重要依据和参考,所以要求各部门、各单位认真填报、仔细审核,真实准确地反映单位的平均工资水平和人员状况。

工资福利科也将对上报的数据进行严格审核,对平均工资、职工人数有差错的、其它错填漏填的问题都要退回重填,决不迁就。

一、2012工资统计工作完成流程

单位编码注册→下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统计报表系统(SMIS2012)→接收工资年报结构→按相关要求完成填报、汇总、上报工作(如下图)。

1、单位编码注册:

请各单位登陆网站http:

//218.60.146.102:

8080,进行单位编码注册,凡是标有“*”项目的注册资料必须详细填写。

省直各单位进行单位编码注册时,“报送级别”一栏请选择“C地市级、省本级”,“所属地区”一栏选择“辽宁省,辽宁省省本级”,“单位名称”一栏填写出本单位详细名称即可,如省发改委填写“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行注册时,“报送级别”一栏中请选择“C地市级、省本级”,在“所属地区”一栏选择“辽宁省,某某市”,在“单位名称”一栏中填入详细单位名称,如某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某某处则填写“某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某某处”。

各市市直单位在报送级别一栏请选择“D县级、市本级”,“所属地区”一栏选择“辽宁省,某某市,某某市市辖区”,“单位名称”一栏填写规则同省直单位。

请各单位在进行单位编码注册后,再运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统计系统(SMIS2012),首次运行SMIS2012时,在“单位编码”一栏中,填写入经过网页注册生成的单位编码即可。

2、省人社厅下载地址:

软件公司客服电话:

020-********转3;薛彩霞150********;黄秦、陈多权020-********。

单位编码注册、新统计软件下载及使用请参阅辽人社[2011]409号文件。

二、机关事业单位2012年工资统计总体要求

1、统计范围:

机关、事业单位劳动工资计划管理所涉及到的各法人单位的全部职工,即机关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编外聘用人员(临时工)、离退休(退职)人员。

2、统计内容:

主要调查各类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工资总额、年平均工资、工龄及任职年限等情况。

3、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统计报表由主管部门组织下属单位填报,经汇总后以主管部门为单位上报。

4、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关系在哪个单位,就由哪个单位按现任职务、现聘岗位进行统计,担任两种以上行政职务的按最高职务统计。

在事业单位中,同时在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任职的人员分两种情况进行统计:

(1)执行管理人员工资标准的人员,按管理人员统计;

(2)执行专业技术人员工资标准的人员,按专业技术人员统计。

由于特殊原因,岗位(职务)变动而工资标准未变时,仍按原工资标准所对应的岗位(职务)进行统计。

5、在做好逻辑审核的同时要加强合理性判断及趋势审核。

要与去年年报数字进行认真比对,注意数字变化较大的情况,确保数据的合理性。

三、主要指标解释及具体注意事项

RW1-33表中,RW3,RW9,RW20,RW21,RW22,RW29,RW30不用填报。

1、人社统RW1表(机关职工人数及工资情况)

指标解释

1.单位个数:

是指填报本报表制度的事业法人和机关法人单位的个数。

2.职工年末人数:

指年末最后一天的实际人数。

已经招用但到年末尚未报到的人员和尚未用完的进人指标,不得作为年末人数统计。

3.正式职工:

指在机关、事业单位中,经国家有关部门分配、安排或批准招收录用的职工。

包括原固定职工和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合同制职工。

正式职工是单位全部职工中的其中项。

4.职工年平均人数:

是指报告年内每天平均拥有的人数。

职工年平均人数计算方法是:

以12个月的平均人数(月平均人数是以报告月内每天实有的全部人数之和,被报告月的日历天数除求得)之和被12除求得,或四个季度平均人数之和被4除求得。

5.工资总额:

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机关工作人员工资总额包括公务员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机关技术工人的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和普通工人的岗位工资,以及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岗位津贴、其他津贴补贴和奖金等。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总额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等。

公务员工资制度和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前各单位实际支付的工资总额仍按照上年度的指标解释进行填报。

各单位在统计工资总额时,应按实发数计算。

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工资总额不包括的项目有:

(1)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颁发的创造发明奖、国家星火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支付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以及支付给运动员在重大体育比赛中的重奖。

(2)有关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费用。

具体有:

职工死亡丧葬费及抚恤费、医疗卫生费或公费医疗费用、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集体福利事业补贴、工会文教费、集体福利费、探亲路费等。

(3)有关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待遇的各项支出。

(4)支付给聘用或留用的离休、退休人员的各项补贴。

(5)发给外单位人员的稿费、讲课费及其他专门工作报酬。

(6)出差伙食补助费、调动工作的旅费、安家费和计划生育独生子女补贴。

(7)因聘用临时工而在工资以外向提供劳动力单位支付的手续费或管理费。

6.基本工资:

在机关中包括公务员的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技术工人的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职务)工资、普通工人的岗位工资。

在事业单位中包括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

7.绩效工资:

指事业单位在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自主决定分配的、体现工作人员实绩和贡献的工资。

8.津贴和补贴:

是指基本工资外,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补贴。

(1)国家统一津贴补贴:

是指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原人事部)、财政部出台的津贴补贴。

包括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岗位津贴等。

(2)规范津贴补贴:

是指根据《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监察部、财政部、人事部、审计署关于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问题的通知》(中纪发〔2006〕17号)规定,并归地方和部门原自行发放津贴补贴和奖金项目后设立的津贴补贴。

(3)改革性补贴:

是指根据推进福利待遇货币化改革的需要,通过转化原有用于职工福利待遇的资金,向职工直接发放的货币补贴。

包括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补贴、交通补贴等。

(4)奖励性补贴和其他:

是指除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规范津贴补贴、改革性补贴之外发放的奖励性补贴和根据中央组织部、原人事部《关于印发〈公务员奖励规定(试行)〉的通知》(中组发〔2008〕2号)规定发放的奖金。

(5)年终一次性奖金:

公务员的年终一次性奖金是指根据原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中组发〔2006〕58号)规定向年度考核称职及以上的人员发放的年终一次性奖金;尚未按国家规定实施绩效工资的事业单位年终一次性奖金相当于职工上一年度十二月份基本工资额度的奖金。

9.年平均工资=年工资总额/年平均人数(软件自动生成)。

应注意事项:

 1、上年末职工人数应与2010工资统计报表填报人数一

致。

2、职工年平均工资水平要基本符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

一般情况下,职务高的人员平均工资要比职务低的人员稍高一些。

不排除由于人员数量偏少或者新调入等原因出现特殊情况,要注意审核。

3、各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代缴的养老统筹、失业保险、大病统筹、个人所得税、住房公积金都应计入工资统计,但由单位支付的部分不计入工资总额。

4、工资总额的计算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依据,不论是财政部门下拨的资金还是单位自筹的资金都应列入工资总额统计范围。

工资总额是按实发数统计,包括报告期内补发的前些年的工资。

说明:

公务员职工人数应等于正式职工人数

一表、二表、八表、十五表的公务员及其他行政人员数应该相等

一表第一行应与二表第一行对应数相一致

一表公务员栏应与二表公务员栏对应数相一致

一表中央栏应与三表中央表总计数相对应

一表省栏应与四表省表总计数相对应

一表地市栏应与五表地市表总计数相对应

一表县区栏应与六表县区表总计数相对应

一表乡镇栏应与七表乡镇表总计数相对应

RW01逻辑关系式:

1.第1行==第3行+第5行+第6行+第7行+第8行(第13列除外)

2.第3行>=第4行

3.第1行>=第2行

4.第3列>=第4列

5.第13列==第6列/第5列

6.第6列==第7列+第8列+第9列+第10列+第11列+第12列

7.[J10RW01,2,3]==[J10RW01,2,4]

8.[J10RW01,1,4]==[J10RW02,1,3]==[J10RW08,1,1]+[J10RW14,1,1]==[J10RW15,1,1]

9.[J10RW01,1,2、3、4、5、6、7、8、9、10、11、12、13]==[J10RW02,1,1、2、3、4、5、6、7、8、9、10、11、12]

10.[J10RW01,2,2、3、4、5、6、7、8、9、10、11、12、13]==[J10RW02,2,1、2、3、4、5、6、7、8、9、10、11、12]

11.[J10RW01,3,2、3、4、5、6、7、8、9、10、11、12、13]==[J10RW03,1,1、2、3、4、5、6、7、8、9、10、11、12]

12.[J10RW01,5,2、3、4、5、6、7、8、9、10、11、12、13]==[J10RW04,1,1、2、3、4、5、6、7、8、9、10、11、12]

13.[J10RW01,6,2、3、4、5、6、7、8、9、10、11、12、13]==[J10RW05,1,1、2、3、4、5、6、7、8、9、10、11、12]

14.[J10RW01,7,2、3、4、5、6、7、8、9、10、11、12、13]==[J10RW06,1,1、2、3、4、5、6、7、8、9、10、11、12]

15.[J10RW01,8,2、3、4、5、6、7、8、9、10、11、12、13]==[J10RW07,1,1、2、3、4、5、6、7、8、9、10、11、12]

2、人社统RW2号表(全国机关职工职务层次人数和工资情况)

注意事项:

1、公务员及行政人员的正式职工与职工年末人数相等

2、二表与八表对应级别的应相等

3、上年末职工人数应与2010工资统计报表填报人数一

RW02逻辑关系式:

1.为J10RW03、J10RW04、J10RW05、J10RW06、J10RW07自动相加生成(第12列除外),第12列==第5列/第4列

2.第1行==第3行+第5行+第6行+第7行+——第24行(第12列除外)

3.第5列==第6列+第7列+第8列+第9列+第10列+第11列

4.[J10RW02,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4,2]==[J10RW02,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4,3]

5.[J10RW02,3,3]==[J10RW08,2+3+4+5,1]==[J10RW15,3+4+5+6,1]

6.[J10RW02,4,3]==[J10RW08,6+7+8+9+10,1]==[J10RW15,7+8+9+10,1]

7.[J10RW02,5,3]==[J10RW08,11+12+13+14+15,1]==[J10RW15,11+12+13+14,1]

8.[J10RW02,6,3]==[J10RW08,16+17+18+19+20+21,1]==[J10RW15,15+16+17+18,1]

9.[J10RW02,7,3]==[J10RW08,22+23+24+25+26+27,1]==[J10RW15,19+20+21+22,1]

10.[J10RW02,8,3]==[J10RW08,28+29+30+31+32+33,1]==[J10RW15,23+24+25+26,1]

11.[J10RW02,9,3]==[J10RW08,34+35+36+37+38+39+40,1]==[J10RW15,27+28+29+30,1]

12.[J10RW02,10,3]==[J10RW08,41+42+43+44+45+46+47,1]==[J10RW15,31+32+33+34,1]

13.[J10RW02,11,3]==[J10RW08,48+49+50+51+52+53+54,1]==[J10RW15,35+36+37+38,1]

14.[J10RW02,12,3]==[J10RW08,55+56+57+58+59+60+61,1]==[J10RW15,39+40+41+42,1]

15.[J10RW02,13,3]==[J10RW08,62+63+64+65+66+67+68+69,1]==[J10RW15,43+44+45+46,1]

16.[J10RW02,14,3]==[J10RW08,70+71+72+73+74+75+76+77+78,1]==[J10RW15,47+48+49+50,1]

17.[J10RW02,15,3]==[J10RW08,79+80+81+82+83+84+85+86+87,1]==[J10RW15,51+52+53+54,1]

18.[J10RW02,16,3]==[J10RW08,88+89+90+91+92+93+94,1]==[J10RW15,55+56+57+58,1]

19.[J10RW02,17,3]==[J10RW08,95+96+97+98+99+100+101,1]==[J10RW15,59+60+61+62,1]

20.[J10RW02,18,3]==[J10RW08,102+103+104+105+106+107+108,1]==[J10RW15,63+64+65+66,1]

21.[J10RW02,19,3]==[J10RW08,109+110+111+112+113+114+115,1]==[J10RW15,67+68+69+70,1]

22.[J10RW02,20,3]==[J10RW08,116+117+118+119+120+121+122,1]==[J10RW15,71+72+73+74,1]

23.[J10RW02,21,3]==[J10RW08,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J10RW15,75+76+77+78,1]

24.[J10RW02,22,3]==[J10RW08,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J10RW15,79+80+81+82,1]

25.[J10RW02,23,3]==[J10RW08,141,1]==[J10RW15,83,1]

26.[J10RW02,24,3]==[J10RW14,1,1]==[J10RW15,84,1]

3、人社统RW4—7号表省(区、市)、市(地、州、盟)、县(市、区、盟)、乡(镇)机关职工分职务层次人数和工资情况

注意事项:

按省、市、县、乡对应填报至RW4—7,省直垂直管理单位填报至表四。

J10RW04逻辑关系式:

1.第1行==第3行+第5行+第6行+第7行+……第24行(第12列除外)

2.第12列==第5列/第4列

3.第5列==第6列+第7列+第8列+第9列+第10列+第11列

4.[J10RW04,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4,2]==[J10RW04,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4,3]

J10RW05逻辑关系式:

1.第1行==第3行+第5行+第6行+第7行+……第24行(第12列除外)

2.第12列==第5列/第4列

3.第5列==第6列+第7列+第8列+第9列+第10列+第11列

4.[J10RW05,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4,2]==[J10RW05,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4,3]

J10RW06逻辑关系式:

1.第1行==第3行+第5行+第6行+第7行+……第24行(第12列除外)

2.第12列==第5列/第4列

3.第5列==第6列+第7列+第8列+第9列+第10列+第11列

4.[J10RW06,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4,2]==[J10RW06,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4,3]

J10RW07逻辑关系式:

1.第1行==第3行+第5行+第6行+第7行+……第24行(第12列除外)

2.第12列==第5列/第4列

3.第5列==第6列+第7列+第8列+第9列+第10列+第11列

4.[J10RW07,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4,2]==[J10RW07,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4,3]

4、人社统RW8表(全国机关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人员级别工资档次人数情况)

注意事项:

1、合计等于领导加非领导。

2、人民警察按对应的警长及警员级别填报。

表J10RW08逻辑关系式:

1.为J10RW09、J10RW10、J10RW11、J10RW12、J10RW13合计,自动生成

2.第1列==第2列+第3列

5、人社统RW10-13省(区、市)、市(地、州、盟)、县(市、区、盟)、乡(镇)机关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人员级别工资档次人数情况

1、按省、市、县、乡对应填报至RW10-13,省直垂直管理单位填报至表10。

2、合计等于领导加非领导

3、人民警察按对应的警长及警员级别填报。

表J10RW10逻辑关系式:

1.第1列==第2列+第3列

2.[J10RW10,1,1]==[J10RW04,1,3]-[J10RW04,24,3]

表J10RW11逻辑关系式:

逻辑关系

1.第1列==第2列+第3列

2.[J10RW11,1,1]==[J10RW05,1,3]-[J10RW05,24,3]

表J10RW12逻辑关系式:

1.第1列==第2列+第3列

2.J10RW12,1,1]==[J10RW06,1,3]-[J10RW06,24,3]

表J10RW13逻辑关系式:

1.第1列==第2列+第3列

2.[J10RW13,1,1]==[J10RW07,1,3]-[J10RW07,24,3]

说明:

总计等于领导加非领导

6、人社统RW14号表(机关工人技术等级(岗位)工资标准人数情况

注意事项:

高级技师人数极少。

要注意检查工人的技术等级岗位(职务)及其所对应的岗位工资档次。

工人(正式)=技术工人+普通工人+学徒

技术工人(正式)=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

J10RW14逻辑关系式

1.第1行==第2行+第8行+第9行

2.第2行==第3行+第4行+第5行+第6行+第7行

7、人社统RW15号表(机关工作人员工龄、任职年限情况)

指标解释:

任职年限是指从任命(聘用)到现职务(岗位)当年起计算的年限。

重点注意机关工作人员任职年限与工龄之间的政策规定界限和数据填报的逻辑性、合理性。

工龄较短,职务较高、任职年限相对较长的人员须报名单。

另外:

要求工龄5年以下、任职年限5年以下正副处级职务以上人员需报名单。

表J10RW15逻辑关系式

1、第1行==第2行+第84行

2、第1列==第2列+第3列+第5列+第6列+第7列+第8列+第9列+第10列

8、人社统RW16号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职工人数和工资情况)

注意事项: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只填写RW16表,参公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填RW31表中事业栏。

指标解释及填报注意事项与RW1表要求一致。

副省级以上职务者需在报表说明中填报名单。

表J10RW16逻辑关系式

1、第1行==第2行+第3行+第4行+……+第19行(第11列除外)

2、第11列==第4列/第3列

3、第4列==第5列+第6列+第7列+第8列+第9列+第10列

说明:

各行相应的列相等

9、人社统RW17号表(事业单位职工人数和工资情况)

指标解释:

1、基本工资:

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基本工资为岗位工资、薪级工资以及中小学教师、护士提高工资标准10%部分。

2、绩效工资:

指事业单位在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自主决定分配的、体现工作人员实绩和贡献的工资,绩效工资总量包括规范后的津贴补贴和上年度年终一次性奖金。

填报绩效工资的单位,年终一次性奖金不应有数。

3、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

是指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人社部、财政部出台的特殊岗位津贴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特级教师津贴等荣誉性津贴补贴。

4、1类事业单位:

国家重点扶持、以社会效益为主、基本不具有创收能力、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

5、2类事业单位:

以社会效益为主、具有一定创收能力和市场开发前景、经费来源部分由财政支持的事业单位。

6、3类事业单位:

主要面向市场、创收能力强、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

7、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

是指不享受财政资金补助,实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

8、短期、临时工用工工资填入乙栏12列。

注意事项:

1、要注意绩效工资的填报。

目前,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了绩效工资,按绩效工资实施情况填报至绩效工资栏;其他事业单位将二次提高收入水平额度、2004年规范后的岗位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合计填入绩效工资。

2、 当职工年末人数数字大于正式职工人数时,短期和临时用工工资项必须有数字。

但应注意合理性审核,比如用工人数较少,但短期、临时工用工工资过高就为不合理情况。

表J10RW17逻辑关系式

1.第1行==第2行+第4行+第5行+第6行+第7行==第8行+第9行+第10行(第13列除外)

2.第2行>=第3行

3.第10行>=第11行

4.第2列>=第3列,若第2列>第3列,第13列不为0

5.第5列==第6列+第7列+第8列+第9列+第10列+第11列+第12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