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专题教学讨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73659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专题教学讨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专题教学讨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专题教学讨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专题教学讨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专题教学讨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专题教学讨论.docx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专题教学讨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专题教学讨论.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专题教学讨论.docx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专题教学讨论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专题教学讨论

课程文本一战争与和平专题四脚本

历史“选修III”专题四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专题教学讨论

本讲专家:

徐赐成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林东利陕西省西安市铁路局第一中学

姒吉霞陕西省西安中学

目录

(上)

整体分析

一、本模块设置的必要性

二、本模块设置的意义和教育目标

1.认识战争、和平与政治的关系

2.认识战争、和平与历史发展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现实意识

4.树立正确的战争与和平观

三、本专题学习要求和教育目标

1.正确认识二战后世界形势——总体处于和平状态

2.正确认识“冷战”与世界和平的关系

3.明确战后危害和平的主要因素和当今世界的努力方向

四、本专题主要学习内容

1.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2.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等史实,分析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3.了解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认识及其实质。

4.了解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重点分析

一、重要概念分析

1.雅尔塔体制

2.冷战

(1)“冷战”兴起的原因

(2)“冷战”的范围

(3)“冷战”的影响

(4)关于“冷战思维”

(5)对“冷战”的再思考

3.美苏争霸

(1)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是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既有缓和又有争夺。

(2)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是美苏争霸的第二阶段。

其特点是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

(3)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美苏争霸的第三阶段。

如果从更长远的角度看美苏关系,两国之间的对抗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1)美苏从冷战到争霸

(2)美苏争霸的原因、特点和实质

(3)中国与美苏冷战争霸的关系

(4)美苏争霸的历史思考

(下)

二、重要问题分析

1.二战后美苏为何由战时同盟转向对峙?

(1)苏联的战后政策

(2)美国的“世界主义”战略

(3)美国的遏制理论

2.雅尔塔体制的形成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所产生的影响

3.如何理解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领域的一次大规模运用?

其与杜鲁门主义有何异同?

4.战后美苏两大阵营之间遏制与反遏制、对抗与反对抗的过程和主要方式是什么?

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为何开始调整对外政策和相互关系?

之后又经历了怎样的对抗和缓和?

(1)遏制与反遏制的开始

(2)对抗与反对抗

(3)六七十年代的政策调整

(4)对抗再起

(5)八十年代后期的缓和

5.“冷战”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和最大威胁是什么?

为什么在这种威胁下世界大战并未爆发?

你怎么看待这种在“冷战”下的和平?

“冷战”又给美苏带来了什么?

(1)冷战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2)冷战给美苏带来的影响

教学实施分析

一、不可忽视的历史前提

二、不可缺少的深度分析

三、不可轻视的现实关怀(上)

姒:

老师们,大家好。

我是陕西省西安中学历史组的姒吉霞。

我旁边这两位是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徐赐成老师和西安铁一中的林东利老师。

林:

大家好!

徐:

老师们好!

姒:

今天我们要和大家讨论的话题是历史选修III中“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这一专题的教学设计问题。

(ppt)对于选修三所涉及的课程内容,虽然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但在教学设计中感觉还是比较难以把握和处理,教学实践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学生虽然对这一模块的教学内容很感兴趣,但在理解和认识上很难做到合情合理地拔高和深化,这样的教学就难以让师生满意,也就是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我想不少老师在教学时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我的感觉是,要解决上述问题,除了要深入分析教材、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外,必须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确立正确的教学价值观,教学立意要高远。

接下来,我想先请徐老师先从总体上对本专题进行一下介绍。

整体分析

徐:

好的,我首先来谈一下本专题的主要内容。

(ppt)从课程内容看,本专题教学主要有四大教学任务:

①准确理解本专题重大历史问题──雅尔塔体系、冷战、美苏争霸;②明确把握本专题主要历史线索──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的形成、发展和解体过程;③深刻认识战后国际关系的主导力量及其对峙的本质──美苏之间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的不同而产生的对峙局面;④深入分析战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对世界的影响。

而要很好地完成这些教学任务,就必须先对本专题甚至本模块的教学要求有个总体认识。

林:

是这样。

我觉得学习本专题有必要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这个专题进行对照。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讲述了凡尔赛和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了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运用到本专题的学习中,通过学习国际联盟、联合国的成立及其主要活动,对其历史地位能做出正确的评价;通过学习“冷战”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形成的原因和特点;通过学习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等史实,分析战后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通过学习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能得到的启示。

姒:

通过两位老师的分析,我觉得在本专题教学中要通过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说明战后世界的历史走向主要是美苏两极全球性的对峙和争夺,而其主要形式表现为“冷战”。

伴随着战后世界两大主角──美苏两国的争夺及其盟国力量的消长,世界局势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

在整个发展历程中,战争与和平问题始终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因此教学实施一定要切中主题,提出人类的期望与梦想,在更深的层次上使学生回味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给世界带来的启示。

徐:

这就涉及到你刚才谈到如何在教学中合情合理地拔高认识和深化理解的问题。

能否拔高认识和深化理解,关键是眼界、角度和方向问题。

方向正确才能做到“合情合理地拔高和深化”。

这就需要明确本模块设置的价值和意义,首先就是要理解设置本模块教学意义。

这个问题请林老师先谈谈。

一、本模块设置的必要性

林:

20世纪堪称“战争世纪”,无论从战争的诱因还是规模、样式、手段以及战争的破坏和影响,在几千年的战争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

20世纪仅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就夺取了几千万人的生命,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强烈渴望。

但遗憾的是,战争仍然挥之不去。

据统计,从二战结束到80年代末,世界共发生过180多场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其中96%以上集中在亚、非和拉美等第三世界国家,这种“战争世纪”的强大惯性,仍然直接震撼着21世纪。

战争与和平的问题,确实是一个相当难解的问题,也是重大的现实问题,甚至是个永恒的问题。

人类必须从中学会处理战争与和平问题。

我想这就是在高中课程中设置本模块的深刻背景。

二、本模块设置的意义和教育目标

徐:

只有从这个背景出发才能充分认识和理解本模块的意义和教育目标。

1.认识战争、和平与政治的关系

战争与和平是两种相对立的基本社会现象。

在阶级社会,战争是为了一定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是暴力的对抗;和平则是基于一定政治目的而从事的非战争活动,呈现非暴力对抗的特征。

战争与和平对人类社会生活施以深刻影响,因而成为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成为社会领域多学科研究的对象。

战争就是政治,但不是一般的政治,而是流血的政治;和平也是一种政治,是不流血的政治。

战争与和平本身都是政治性的社会活动,自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的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的政治本质决定了我们不能用抽象的人性或道德标准来确定对待战争与和平的态度,而应当具体地分析和研究战争和和平背后的政治内容,以决定自己对待战争与和平的态度。

马克思主义从不抽象地谈论战争与和平。

毛泽东指出:

“我们共产党人反对一切阻碍进步的非正义的战争,但是不反对进步的正义的战争。

对于后一类战争,我们共产党人不但不反对,而且积极地参加。

”对待和平,也要具体分析。

因为和平背后的政治内容也各有不同,既有处在阶级压迫或民族压迫下的“痛苦的”和平,也有摆脱阶级压迫或民族压迫依靠正义战争赢得的和平;既有推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和平,也有阻碍社会进步、延缓历史发展的和平。

总之,有各种各样的战争,也有各种各样的和平,马克思主义既反对盲目崇拜战争,也反对痛苦屈辱的和平。

不论对战争还是对和平,它都主张坚持正义的立场、进步的立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

这是马克思主义战争与和平理论区别于历史上各种战争与和平理论的根本之处。

姒:

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有句名言:

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

据统计,自有史料记载以来,人类社会平均每三天就要发生一场战争。

战争古已有之,几乎与人类一样古老,但20世纪战争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出现了战后的全球性“冷战”。

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的发展使战争的破坏力可多次摧毁地球上的文明和毁灭人类的本身。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战争与和平问题关系到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人类命运和文明的兴衰荣枯。

20世纪下半叶,新的世界大战虽然没有爆发,但局部战争却连绵不绝,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国际危机层出不穷,世界并不太平。

纵观战后世界历史,世界和平的力量正在不断增强,维护和平的斗争汇成了时代潮流。

2.认识战争、和平与历史发展的关系

林:

其实,战争、和平与政治的关系就是历史发展过程的一种表现。

20世纪战争与和平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与战争与和平问题息息相关的。

有人做过不完全的统计,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没有硝烟和战火的日子,加起来只有290多年。

相对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这290多年是多么短暂。

仅就刚刚过去的20世纪而言,它既是人类社会发展最为迅速的100年,也是人类受到战争严重伤害的100年。

仅就两次世界大战而言,第一次世界大战将全球的三十多个(35个)国家和地区拖入战争,交战双方动员的军队人数达到6540万人,死亡军民2100万人,直接战争费用1863亿美元,财产损失3300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61个,动员军队1.1亿人,军民死亡7000万人,直接战争费用13520亿美元,财产损失高达4亿美元。

20世纪,人类在前半叶经历了空前惨烈的两次世界大战后,又体验了几十年的“核恐怖”下的“和平”。

姒:

是这样。

即使在冷战结束以后,世界仍然不太平。

特别是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以及随后爆发并延续至今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2001年的“9.11”事件发生后,我们更加感到了世界局势的动荡。

今天,当战场不再有前方、后方之分,当战争不再以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相对抗的方式进行,当外科手术式的战法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当互联网已经把世界真正连接为一个整体,当理想化的战争正在成为可能的时候,你只有关注战争,了解战争,才有可能遏制战争,赢得和平。

3.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现实意识

徐:

这就是说本模块教学的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现实意识。

学习历史是为了认识未来。

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人们都不免要“抚今追昔”,这时人们往往会想起美国著名哲学家乔治?

桑塔亚纳的两句名言:

“忽视未来的人,将会冒失去未来的危险。

忘记过去的人,必然会重蹈历史的覆辙。

学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特别是帮助他们从总体上认识、把握与当前国际形势相关的历史问题的需要。

因为对战争与和平问题,需要从宏观上认识,特别是它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息息相关,而世界格局的演变又是以每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为基础的。

从总体上来看,世界战略格局在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后,又走向了新的多极格局。

自19世纪以来,世界战略格局的演变已经历了三个相对稳定的形态,这就是1815年拿破仑战败后形成的五强制衡的维也纳体系、1919年巴黎和会以后形成的力量失衡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1945年以后形成的两极对峙的雅尔塔体系。

4.树立正确的战争与和平观

林:

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战争与和平观。

这个模块的学习,旨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尽管威胁人类和平的战争依旧存在,但是和平的力量要远远超过战争的力量。

从这个角度来看,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趋势。

而且,这个模块的学习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全面性,并从中形成对和平的追求及对人文精神的培养。

战争与和平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至今。

现代社会,和平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拒绝战争,维护和平”不仅关系着全人类的发展,也成为全世界热爱和平人们的共同心声。

姒:

战争与和平问题对国际地位日渐重要的中国来说至关重要。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通过对国际形势的长期观察,指出世界战争的危险是存在的,但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

历史证明了这些科学预见的正确性。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依靠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和平,推迟或避免世界大战是可能的。

但是,世界仍然存在诸多的矛盾、斗争和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战争与和平两种可能。

究竟哪一种可能将成为现实,取决于历史的发展,取决于世界人民争取和平努力的成败。

中国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

徐:

古希腊有句历史名言“要想和平,应准备战争”。

作为正在读书的学生,长期在和平环境下生活,应当多一点忧患意识,自觉养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良好习惯,逐步培养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高尚情操,进而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居安思危,为维护国家的主权和民族权益以及世界和平的神圣事业进行不懈努力。

下面我们来探讨这样的教育立意在“雅尔塔体制下的战争与和平”具体学习要求。

三、本专题学习要求和教育目标

姒:

我觉得“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这个专题名称首先就是要求我们认识和把握战后世界的总体状况。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战后世界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