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3第四单元古典诗歌2第19课元曲三首试题.docx
《高中语文必修3第四单元古典诗歌2第19课元曲三首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3第四单元古典诗歌2第19课元曲三首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必修3第四单元古典诗歌2第19课元曲三首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3第四单元古典诗歌
(2)第19课元曲三首试题2019.09
1,你们小组开展“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五个成员分别研究下面人物:
A.老子,B.孔子,C.郑成功,D.施琅,E.余光中。
请完成下面的题目。
⑴一个同学找到下列两幅对联,请在括号内帮他填上相关人物。
①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
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
()
②由秀才封王,为天下读书人别开生面;
驱异族出境,语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
()
⑵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与上述郑成功、施琅、余光中等都跟台湾有关。
此次北京奥运圣火在泉州传递就是以闽台缘博物馆为起点的,这有何特殊意义?
说说你的看法。
2,阅读文言文《曹刿论战》,回答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
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
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
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1.《曹刿论战》选自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和文学著作《》。
本文记述的
(战役名)是古代一个著名的战例。
2.下列各组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公问其故。
温故而知新
B.战于长勺生于忧患
C.登轼而望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战则请从民弗从也
3.下列加点词与现代汉语的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A.可以一战B.肉食者鄙
C.下视其辙D.牺牲玉帛
4.翻译句子。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下列对相关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曹刿劝谏鲁庄公“取信于民”,终使弱小的鲁国战胜强大的齐国。
B.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喻治国安邦之道,劝齐王纳谏,终使齐国大治。
C.宋濂以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辛来告诫年轻人要刻苦学习。
D.诸葛亮直言进谏,劝勉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3,阅读《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选文,回答
①奥林匹克火炬是经国际奥委会批准的、用于奥林匹克圣火燃烧的、可手持的火炬。
奥林匹克火炬是奥林匹克圣火的载体。
从1936年的第11届奥运会开始,每届奥运会都诞生一支体现主办国家文化特色、符合高科技要求的火炬,并且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遗产。
②北京奥运会火炬长72厘米,重985克,燃烧时间15分钟,在零风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在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
在工艺方面使用锥体曲面异型一次成型技术和铝材腐蚀、着色技术。
由于采用轻薄高品质铝合金和中空塑件设计,十分轻盈。
下半部喷涂高触感塑胶漆,手感舒适不易滑落。
火炬外形制作材料为可回收的环保材料。
北京奥运会火炬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产物,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
③北京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
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
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
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
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
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之明显区别于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红银对比的色彩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
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
④北京奥运会火炬在燃烧稳定性与外界环境适应性方面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的大雨情况下保持燃烧。
北京奥运会火炬使用燃料为丙烷,这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常用燃料。
其主要成分是碳和氢,燃烧后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没有其他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据北京奥运会官方网站整理)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其中②-④段主要从、、
和等四个方面来介绍。
(用四字短语概括)
2.“祥云”火炬具有哪些优点?
试根据文段内容概括(写出三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对“祥云”火炬的研发过程及使用方法没有作介绍。
B.第④段中加点的“主要”说明“祥云”火炬使用的燃料成分除了碳和氢外,还有别的成分;“只有”则说明燃烧后的物质除了二氧化碳和水外,没有其他物质,不会污染环境,这两个词都体现了说明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C.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列数字和作诠释的说明方法。
D.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以时间为说明顺序来介绍“祥云”火炬,显得条理晰。
4,阅读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选段,完成
第一要敬业。
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
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
“主一无适便是敬。
”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业有什么可敬呢?
为什么该敬呢?
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
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
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这叫做职业的神圣。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
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
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
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
“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冀之知。
”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
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
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
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
曾文正说:
“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
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庄子说: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孔子说: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1.请用一句话概括“敬业”的意思。
(不超过10个字)
2.两个文段从三个方面论述“要敬业”这一观点,请用三个问句加以概括。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3.对文段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段的主要内容是告诉我们对现有职业要有敬业的精神,更应该有乐业的态度。
B.第一段中举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这两件事,第二段中举木匠和政治家、挑粪的和军人两组例子,都以两种差距悬殊的职业作比,对比鲜明,说服力强。
C.文段语言通俗浅显,多用短句,少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引用古语时,注意化深为浅。
同时文中引用不少名言警句,作者也提炼一些警句,使语言显得概括有力。
D.“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这句话的意思是:
人为了生存必须去劳动,而劳动又创造了生活。
4.“业”在文章中指“职业”,也指做一件事情。
请你谈谈,作为学生,应该怎样对待“业”?
5,阅读《白鹅》(丰子恺),回答
①这白鹅,是一位将要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
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内。
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
我一看这姿态,想道: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
②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都是“轧轧”然的,但音调上大不相同。
鸭的“轧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
它的旧主人告诉我:
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
后来我看到,果然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狗的狂吠。
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
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③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这在大体上也与鸭相似。
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这正是它的傲慢的性格的表现。
我们走近鸡或鸭,这鸡或鸭一定让步逃走。
这是表示对人惧怕。
所以我们要捉住鸡或鸭,颇不容易。
那鹅就不然:
它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这表示它不怕人,看不起人。
但这傲慢终归是狂妄的。
我们一伸手,就可一把抓住它的项颈,而任意处置它。
家畜之中,最傲人的无过于鹅,同时最容易捉住的也无过于鹅。
④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
一日三餐。
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
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先吃一口冷饭,次吃一口水,然后再到某地方去吃一口泥及草。
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滋味,它是依着它的胃口而选定的。
这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丝毫不苟。
譬如吃了一口饭,倘水盆偶然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踏大步走上前去,饮水一口,再踏大步走到一定的地方去吃泥、吃草。
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
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吃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捷地跑上来,努力地吃它的饭。
没有吃完,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
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吃水、吃草、吃泥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这回就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了。
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
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
这时我们便替它添饭,并且站着侍候。
因为邻近狗很多,一狗方去,一狗又来蹲着窥伺了。
邻近的鸡也很多,也常蹑手蹑脚地来偷鹅的饭吃。
我们不胜其烦,以后便将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免得它走远去,让鸡、狗偷饭吃。
然而它所必须的盛馔泥和草,所在的地点远近无定。
为了找这盛馔,它仍是要走远去的。
因此鹅的吃饭,非有一人侍候不可。
真是架子十足的!
1.选文是从哪四方面来写白鹅的?
其突出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①特点:
②特点:
③特点:
④特点:
2.选文②③④段都写到鸡、鸭、狗等家禽,这有何作用?
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3.作者在行文中如何体现对白鹅的喜爱?
请归纳两点并举例说明。
①
②
4.指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笔下的白鹅虽然有些可笑,但很可爱;虽然有些迂腐,却个性张扬,质朴率真。
B.第③段写到白鹅“不怕人,看不起人”,所以最容易被“捉住”,意在指责白鹅的狂妄没有好结果。
C.选文的语言很有特色,生动幽默,而且富有童趣。
D.文中“左顾右盼”“空空如也”、“小心翼翼”、“大模大样”等成语并非都是用来描写白鹅的。
6,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问题的世界,问题无所不在,它是那样的复杂而又神秘:
疾病、生命、战争、自然、宇宙……它又是那样的现实与贴近:
学习的问题、生活的问题、交往的问题、情感的问题、前途的问题……
在十几年的生活经历中,你最想倾诉的是什么问题?
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
①文体自选。
②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承载模样缭绕朝觐
A.zǎimórǎojīnB.zǎimúrǎojīn
C.zàimóràojīnD.zàimúràojìn
8,这样布置后,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的云,()的雾,()的霞光,()的云海。
(倏来倏去雪浪滚滚扑朔迷离绮丽多彩)
9,下面一段文字摘自某同学的作文,表达上有一些问题,请你结合具体语句,写两段评语。
要求:
(1)指出平分析存在的问题;
(2)请就写作与生活的关系,有针对性地谈一点看法。
(80字以内)正月十五的晚上,窗外是碧海般的青天,一弯金月,好似灯火辉煌的扁舟,载着美丽的幻想在飘游。
望星空,意朦胧,根根鱼丝湿润了我燥热的心。
(1)
(2)
10,,犹抱琵琶半遮面。
11,,映日荷花别样红。
12,春潮带雨晚来急,。
13,马上相逢无纸,。
14,不知何处吹芦管,。
15,仿照下面一段话的句式,仍以“幸福是”开头,恰当引用古诗词名句,仿写两句话,组成一个排比句。
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
16,名著阅读。
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
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
山如玉簇,林似银妆。
张飞曰:
“天寒地冻,尚不用兵,岂宜远见无益之人乎!
不如回新野以避风雪。
”玄德曰:
“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
如弟辈怕冷,可先回去。
”飞曰:
“死且不怕,岂怕冷乎!
但恐哥哥空劳神思。
”玄德曰:
“勿多言,只相随同去。
”
(1)这段文字选自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作者是。
(2)“三顾茅庐”的故事在史书《三国志》中只用五个字作了记录:
“凡三往,乃见。
”《三国演义》中,作者却洋洋洒洒写了数千字。
请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
(3)选段在写法上有哪些显著特色?
17,综合实践。
央视青歌赛的综合知识考核一直倍受关注。
有些歌手给出的错误答案堪称“经典”。
问:
“杯水车薪”这一成语是什么意思?
答:
用一杯水作为给车夫的工钱。
问:
“焚书坑儒”是什么朝代的事?
答:
宋朝的铁木真。
问:
“满城尽带黄金甲”是何朝代的哪位农民起义领袖写的诗?
答:
秦朝。
李世民。
问:
人类历史上的“两河文明”是指哪两河?
答:
黄河、长江。
(1)探究一下,这一则材料反映了怎样的问题?
(2)对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
有人说,歌手亟需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也有人说,术业有专攻,没必要用这些“综合知识”为难歌手。
你怎么看?
18,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
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
3.用原文语句作答:
(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4.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
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5.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
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
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
1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王维的这首诗中由于写出了人们深情惜别的普遍感受,后来被遍入乐府,成为离筵席上反复吟唱的歌曲《阳关三叠》。
有评论者认为,这首诗中的“朝雨”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为什么这样说?
2.“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
20,阅读下文,完成
爱迪生传(节选)
81岁时,爱迪生到了佛罗里达。
在他诞辰的那天,纽约的友人们在阿斯托饭店内举行欢宴,但他本人却不能参加。
他发来了一个电报:
此刻正愉快工作。
宴席上,梅多克洛夫特站起来向大家报告爱迪生的“工作”:
“由于他那天赋的彻底精神,他现在正探索着一切关于橡胶的种植和制造的知识。
他的目的是想从美国南部各州和其他在冬季冷至零下20度的各州中所产生的葡萄藤、灌木以及杂花中提出橡胶来。
爱迪生先生已经在进行着这一个伟大而艰苦的工作;而他很安于这一个工作,他依旧以他的彻底的精神,充沛的活力和无限的热忱去处理这个问题。
他对我说:
‘我已经研究了60年的物理学,而我现在所从事的却是一些全然不同的学科,因此,我觉得很高兴。
'而现在他在佛罗里达的确处在最紧张的工作中。
这次他带去了实验室中的7个助手。
临行前,已经收集并试验了945种植物,他发现有很多种植物中含有橡胶,现在他将试验更多的植物,也许是一倍,也许再多些。
”美国种植橡胶的可能的问题对爱迪生来说是一项全新的事业。
10多年以前,即1915年他访问伯班克,在墨巴巴拉的苗圃时,曾与福特讨论了假如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橡胶供应如何解决的问题。
大战过后,爱迪生接受福特的建议,于1927年成立了爱迪生植物研究公司。
爱迪生心想:
“橡胶树以外的植物,没有办法生产同性质的东西吗?
橡树需要经过那么些年,才能采到橡胶,如果像杂草那样,每年都能采到同性质的东西,那就好办了。
”
他认为,首先应将北美和南美的植物收集起来,依次采取树液进行研究。
不到一年,被派往世界各地去寻找的人采集了约3000种植物回到美国。
爱迪生对14000种植物进行分析研究,几种菊科植物进行杂交,培育了一种含有大量胶乳的植物。
但使用这种菊科植物提胶,造价太高。
1928年,这个老发明家继续努力地试验。
他说:
“再给我5年的时间,我一定让美国出现常年产胶的植物!
”“我希望产量能增至100天10磅,我们现在还正在开始,如果工作原理确定了,将来的希望真是没有止境呢。
”
爱迪生由于患了肾功能失调综合症,便只好放弃了橡胶植物的种植研究。
当此项任务由爱迪生的后继者承担起来的时候,已不再是由菊科植物提取,而是合成橡胶。
爱迪生从野草中提炼橡胶的功绩,受到世人极高的评价。
1931年10月18日,星期日的凌晨3点24分,发明大王爱迪生走完了84年的伟大人生旅程。
临终时他说:
“我为人类的幸福,已经尽了心力,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
”
3天后的10月21日傍晚,这位发明大王的遗体埋葬在靠近他在西奥兰治克雷的家的大橡树下。
当时,全美各地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
在这一分钟之内,芝加哥、加利福尼亚、丹佛、纽约,整个密西西比河一片黑暗。
纽约百老汇一片黑暗,世界一片黑暗。
接着,从东海岸到西海岸,从城市到乡村,灯火通明,亮如白昼,世界一片光明。
人们纷纷为爱迪生献上追悼和赞辞,其中以胡佛总统的话,最令人感动。
他说:
“所有的美国人都是爱迪生的受惠人!
我们不仅生活上接受他的恩惠和利益,最重要的是我们继承了他的精神遗产!
”
1.文章开头写爱迪生81岁诞辰时纽约的友人举行欢宴,起了什么作用?
2.爱迪生为什么对研究生产橡胶这项工作那么投入?
3.在熄灭电灯哀悼爱迪生的一分钟前后,世界从“一片黑暗”到“一片光明”,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请结合原文这样写的作用与好处。
4.“我们不仅生活上接受他的恩惠和利益,最重要的是我们继承了他的精神遗产!
”你认为爱迪生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是什么?
5.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说:
“工作、爱情、游戏”是人生的三个重要方面,偏废了任何一方面就不能算作一个精神健康的人。
”而爱的声连生日那天都在工作,你认为他算精神健康的人吗?
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试题答案
1,⑴①B孔子,②C郑成功⑵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略。
2,1.《左传》长勺之战
2.D(B中“生于忧患”的“于”是“因为、由于”的意思)
3.C
4.
(1)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作起来,第二次击鼓,士气衰弱,第三次击鼓,士气消失殆尽。
(2)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虽)不能一一明察,也(但)一定按照实情处理。
5.A
3,1.外形特征、工艺技术、设计创意、材料使用
2.答案示例:
(1)火焰高度颜色便于识别和拍摄;
(2)使用材料符合环保要求;(3)色彩红银对比,视觉效果醒目;(4)火炬造型高雅华丽,内涵厚重;(5)喷涂高触感塑胶漆,手感舒适,不易滑落;(6)燃烧稳定性与外界环境适应性方面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
3.D
4,1.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2.提出问题:
什么叫做敬?
(或:
什么叫敬业?
)分析问题:
为什么要敬业?
(或:
业有什么可敬呢?
为什么该敬呢?
)解决问题:
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或: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
)
3.A
4.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
对于学生来说,专注无旁骛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就是敬业。
专注方可心静,无旁骛才能有所专,学习专注才会日有所进。
5,1.①头(外型)特点:
左顾右盼(高或长)②叫声特点:
严肃郑重(厉声呵斥)③步态特点:
大模大样(步调从容)④吃相(吃饭)特点:
三眼一板(丝毫不苟或从容不迫、架子十足)
2.答案示例:
第②段与鸭的叫声比较,突出鹅的叫声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的特点。
与狗的狂吠比较,突出鹅的叫声严厉,一视同仁。
第③段与鸭的步调比较,突出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
第④段写狗、鸡偷鹅的饭吃,反衬出鹅的吃饭从容不迫、架子十足。
3.答案示例:
①在称呼上充满着喜爱亲昵之情。
如“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白鹅进行形象生动的描写。
如“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③对白鹅的观察细致认真。
如写鹅的吃饭“先吃一口冷饭,次吃一口水,然后再到某地方去吃一口泥及草。
”④与其它家禽比较,突出白鹅的可爱。
4.B
6,略
7,D
8,倏来倏去扑朔迷离绮丽多彩雪浪滚滚
9,
(1)“正月十五”不会有“一弯金月”;“碧海青天”,不会出现“根根雨丝”。
这段写景文字,看似词藻华美,实则违背常理。
(2)语言生动应以符合生活真实为前提。
(不可脱离生活而盲目追求空洞、华丽的词藻。
)
10,千呼万唤始出来
11,接天莲叶无穷碧
12,野渡无人舟自横
13,凭君传语录报平安
14,一夜征人尽望乡
15,示例:
幸福是“但愿人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