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08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72124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6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县08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某县08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某县08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某县08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某县08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县08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某县08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08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县08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某县08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县0.8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要1

1.1项目背景1

1.2项目建设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2

1.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2

1.4综合效益分析3

1.5组织领导和管理3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5

2.1自然概况5

2.2社会经济状况8

2.3基础设施10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2

3.1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12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2

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4

第四章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稳分析17

4.1项目区水资源概况17

4.2供需平衡分区17

4.3项目区现状年水土平衡分析17

4.4项目区设计水平年水土平衡分析18

第五章规划设计22

5.1指导思想22

5.2选项原则22

5.3建设标准23

5.4建设规模26

5.5规划布局26

5.6最佳方案选择26

第六章开发任务和建设内容27

6.1开发任务27

6.2建设内容27

6.3水利措施设计27

6.4农业措施32

6.5林业措施34

6.6科技措施36

第七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37

7.1投资估算37

7.2项目资金筹措37

第八章综合效益分析38

8.1经济效益38

8.2社会效益分析38

8.3生态效益分析38

8.4经济(财务)评价39

第九章组织实施与运行管理45

9.1组织机构设置45

9.2实施管理45

9.3项目招标方案设计46

9.4施工组织设计49

9.5施工总进度50

9.6项目验收及管理51

9.7项目工程管护措施51

第十章环境影响评价56

10.1环境现状分析56

10.2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56

10.3对策及措施57

第十一章结论和建议58

11.1可行性研究结论58

11.2问题与建议58

第一章项目概要

1.1项目背景

XX县XX乡2009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八千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根据自治区农发办关于印发《2009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作方案》和《2009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工作方案》的的通知精神,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新一届政府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精神为指针、财政部《关于改革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规定》、《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标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试行办法》等规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立足于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任务,围绕自治区、地区、XX自治县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按照自治区着重扶持棉花、粮食、林果和饲草料四大基地,突出中低产田改造,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我县农产品竞争能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向高产、稳产、优质、高效、节水型农业迈进的指导思想,在多次实地调查、周密规划和资源比较优势、严格按照“一事一议”政策要求,充分征求广大农民群众同意项目实施承诺的基础上,征求地、县领导和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专家意见,确定本项目建设。

并由XX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委托农十三师设计院编写了XX县XX乡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9年1月自治区农业开发办公室组织的评估专家组对该项目进行审查,我单位根据审查意见(新农开办项目函【2009】4号文)对报告进行进一步完善、修改。

1.2项目建设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

1)项目范围:

XX乡地处XX盆地中东部,地理位置东经93°5′至93°30′;北纬43°20′至43°37′之间,全乡行政区域总面积276.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万亩,下辖四个行政村,XX乡2009年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项目涉及一个村,即XX村。

2)项目建设规模:

改造中低产田8000亩。

3)项目建设内容与工期:

项目建设内容以增产增收为目的,通过水利、农业、林业、科技等措施,以加强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周边生态环境为手段,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项目区中低产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其中,水利措施:

新砌农渠35km,修渠系建筑物680座,农业措施改良土壤0.5万亩,修机耕路12km;林业措施:

营造农田防护林300亩;科技措施:

技术培训2000人次,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适用技术1项,新品种推广应用0.5万亩。

项目建设工期一年。

1.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总投资估算为604.8万元。

其中水利措施:

新砌农渠道35km,修渠系建筑物680座,共投入资金469.1万元。

农业措施:

改良土壤0.5万亩,平整土地0.3万亩,投入资金64万元;新修机耕路12km,投入资金12万元;共计76万元。

林业措施:

补种农田防护林300亩,投入资金15万元。

科技推广措施:

科技培训2000人次,投入资金8.5万元;新品种推广及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和增效降投试验,投入资金15万元,共计投入资金23.5万元,占财政资金的5%;其他支出:

提取管理及管护费用21.2万元,占财政资金的4.5%。

项目建设资金筹措:

项目工程总投资为604.8万元。

其中:

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470.4万元,(中央财政资金336万元,自治区财政配套资金134.4万元),群众自筹134.4万元,投劳1.9万工作日,折资76万元,以物折资58.4万元。

1.4综合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可改善灌溉面积8000亩,增加林网防护面积300亩,平整土地3000万亩,改良土壤5000亩,年节水48万立方米;扩大良种种植面积8000亩,新增粮食96万公斤,新增种植总产值238万元,项目区农民纯收入增加总额51.06万元,效益可观。

通过项目实施,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强抗灾减害能力,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居住条件,对推动XX县农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1.5组织领导和管理

XX乡0.8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是XX县2009年重点建设工程之一,是发展区域经济重要的基础工程,县委、县人民政府对次十分重视,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县委、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由财政、审计、计委、农业局、水利局等涉农部门领导为成员的XX自治县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领导协调工作,具体负责项目的申报下设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财政局,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负责定期检查、监督项目的运作及实施.为使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建设单位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主管副乡长任副组长的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抽调了专管人员,作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坚持抓的包片责任制.任务分解到人,充分发挥各级领导的职能作用.真正形成由县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领导,项目实施单位负责,科技部门技术把关,政府监督的项目管理机制。

项目运作中,严格按《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项目将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招投标制、监理制和项目公示制,做到“建设单位负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质检部门监督”的质量责任制。

建设将严格按规划设计进行施工,严把工程质量关,控制好工程建设资金,质量和施工进度。

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将按项目进度分批拨付资金,在资金管理上做到“三专”即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帐核算,财政资金实行县级报帐制,资金封闭运行管理办法,充分发挥资金效益。

项目竣工后严格按合同及行业标准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明确产权归属,作好工程移交,落实好建后管理维护工作,制定管理办法,本着“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确定管护主体,杜绝建管“两张皮”的现象,做到“四定”,即定人员、定任务,定责任,定奖罚,确保工程长期正常运行,发挥工程长期效益。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

2.1自然概况

2.1.1地理位置及范围

XX乡地处XX盆地中部,地理位置东经93°5′至93°30′北纬43°20′至43°37′,距XX县城1-20km,303省道两侧。

东面与兵团农十三师红山农场毗邻,南倚东天山分岭与XX市相连,西与XX乡土观念、城镇为界,北以大河和大河镇接壤,全乡行政区域总面积276.3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0.72%,有效草场面积52.93亩,耕地面积4.5万亩。

2.1.2地形地貌及土壤

XX乡处于天山东段XX山与阿尔泰山东段余脉之间,位于XX盆地中部,地理位置东经93°5'至93°30′,北纬43°20′至43°37′之间。

项目区主要安排在天山北坡的冲积和洪积平原中下部,耕地土壤为耕种栗钙土,有机质含量在1.3---2.5%之间,土壤氮少,磷缺,钾有余,氮磷失调,氮磷比为5:

1,全乡现有耕地4.5万亩,中低产田3.8万亩,造成中低产田的主要原因是水源无保证和土层瘠薄。

2.1.3气象

XX乡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属大陆性冷凉干旱气候,其主要特点:

降水量小、蒸发量大、空气干燥、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夏季凉爽,年平均温度1度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5度,极端最低气温-43.6度,年降水量202毫米左右,热量较丰富,年积温500----1900度,无霜期104天左右(1996年至2006年,平均无霜期127天,最多144天)。

气候具干旱、凉冷的特点、最大冻土深度250厘米,结冻时间10月上、中旬,解冻时间次年3月下旬。

XX乡水质良好,地表水矿化度大部分小于0.5克每升,总硬度5-18度(德国度)PH植7-7.5,灌溉系数大于18,XX乡山水为重碳酸型,既是优良的农田灌溉水,又是人畜饮用的理想水型。

地下水基本保持地表水的成分,矿化度平均为0.5克-1克/升之间,总硬度14—25度,PH值7—8。

2.1.4水资源

XX乡的水资源由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降水组成,大气降水是其唯一来源。

地表水主要来源于南部XX山(东天山)中高山区冰雪融化水和低山泉水,沟底裂隙水,地下水主要是山区及坡麓下渗水,无论地表水还是地下水,均来源于大气降水。

XX乡共有大小山水河6条,年径流量2180万m3,年供水量1410万m3,且年内分配不均。

地表水历来为XX乡依靠的主要水源,每年四月底或五月初可形成径流,六月至八月为丰水期,九月后水量逐渐变小,十一月、十二月至次年二月因天气寒冷,各小河沟均冰冻无流。

地下水分为山区地下水,山前平原地下水两部分。

全乡现有机井53眼,年提水量565——1300万m3左右。

项目区主要水源为东黑沟来水,年引水在1310万m3。

2.1.5水文及水文地质

项目区地下水处在储量丰富水性区,地下水为潜水,主要靠山区降水或补给,补给条件优越。

地下水上部流向由南北向,下部转为东西向。

根据新疆地矿局第一水文地质大队,《1:

20万水文地质普查报告》表明,区域内地下水资源量约3712万m3/a,可采量为1429万m3/a。

埋深15-32m,第四系地层厚达100m以上。

含水层岩性主要是砂砾石、卵砾石层,厚度在25m左右。

单井出水量140-160m3/h,单位涌水量2-3L/m·s左右,渗透系数25—30m/d,影响半径150-200m,地下水矿化度0.2g/L,PH值7.5,水化学类型HCO3-—Ca++型,水温9℃,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垦区内地下水为潜水,其补给区主要是两侧山区及东部上游区,补给水源主要是山区降水—融雪水。

地下水三个流向,即由南向北、由北向南,向中部汇集,最终由东向西,流向XX湖。

开采区集中在地下水径流带—富水性区,地下水水位埋深埋深15-32m,第四系地层厚达100m以上,含水层厚度30-50m,主要是砂砾石和粗砂层。

2.1.6沿线工程地质概况

项目区位于在XX山间盆地中部,第四系冲——洪积扇地带,呈“V”字形分布,两边高,中间低。

南坡由东南向西北倾斜,自然纵坡70-40‰。

北坡由东北向西南斜,自然纵坡18.5‰。

项目渠道位于303省道以南,XX县城以东11km。

项目区地处山前冲洪积下部末段,地形平坦开阔,地势平缓,自然坡降约为0.5%,东西走向。

场地地层为第四系沉积层:

根据探井的揭露深度3.0米范围内,为二层:

第一层粉土层,厚度较薄,土中粒径小于0.05mm的土粒含量占总土重的32.4%,有冻胀性;土黄,干,该层承载力特征值为160Kpa。

第二层为中、砾砂及圆砾混合层,土中粒径小于0.05mm的土粒含量占总土重的7.6%,有弱冻胀性。

颗粒均匀,其岩性特征为青灰色—土黄色,稍湿,稍密,密度为2.05g/cm3,天然含水量为13.9%,空隙比为0.668,渗透系数K为40-45米/日,动力触探试验N=10-12击,该层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地下水埋深大于10m。

2.1.7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

XX乡现有耕地4.5万亩,1996年中低产田调查面积3.86万亩,占全乡调查耕地总面积(47657亩)的81%,其中:

中产田1.79万亩,低产田2.07万亩。

项目区土壤类型主要为栗钙土和棕钙土,土壤质地以沙壤或轻壤为主,土层较薄,通透性良好,较为疏松,土壤肥力较高,宜于耕作,适应种植小麦和多种饲草料作物。

造成中低产田的根本原因在于渠道渗漏严重,部分耕地缺水,耕地土层瘠薄,养分缺乏。

本次改造重点是该乡XX村因水资源无保障造成中低产的1.2万亩耕地其中的8000亩。

2.1.6自然灾害

XX县XX乡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倒春寒、冰雹、洪水灾害。

倒春寒多发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易使油菜受冻,造成缺苗,降低产量。

冰雹多出现在6月至8月初。

洪水分春洪和夏洪,春洪多发生在3月末至四月底,是因气温升高所引起。

夏洪多属暴雨、地形雨所致。

干旱主要有春旱夏旱之分,春旱主要因春季气温底,山水不能形成,夏旱则因降水少或山区气温低高山区冰雪融化少造成。

2.2社会经济状况

2.2.1人口及劳动力

XX乡位于XX县城以东1——20公里处,303省道两侧,全乡下辖4个行政村,19个村民小组,共有居民2406户,8782人,其中汉族7508人,蒙古族628人,哈萨克族641人,回族3人,土族1人,俄罗斯族1人,农业户2196户,8130人,非农业户210户,652人。

其中XX村人口3296人,有劳动力1812人。

项目建设区涉及四个村民小组共556户2199人,有劳动力1209人。

2.2.2土地利用现状

XX乡共有土地面积276.37平方km,占全县总面积的72%,其中:

有天然草原52.93万亩,耕地面积4.5万亩,保灌面积3.85万亩,其中项目村有耕地面积1.44万亩,灌溉面积1.2万亩。

2.2.3农业生产水平

XX乡是XX粮食生产单产较高的乡镇之一,2008年平均单产达359公斤,是改革开放前的4.2倍;粮食总产量达1000万公斤,年末牲畜存栏4.8万头(只)。

现推广种植的小麦均达到国颁优质粮标准,加工指标达到一等强筋粉标准。

项目区XX村粮食亩均单产366公斤,总产量528万公斤。

2.2.4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情况

XX县2007年财政收入5006万元,其中可用财力21050万元,全县农牧民纯收入3317万元。

XX乡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8363.5万元,其中农业收入为2701.99万元,牧业收入为1302.51万元,第二产业收入为3860.1万元,第三产业收入为480.9万元,全乡农牧民收入总额2905.81万元,人均纯收入3574元。

项目区XX村人均纯收入3578元。

2.2.5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现状

XX县农业科技、水利科技体系完善,地、县、乡、农业、水利服务机构健全,技术力量雄厚。

近年来各级科技推广部门组织农民到生产现场观摩学习,利用“科技之冬”、“科技之春”进行培训,使广大农民群众,亲身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效益,通过XX县近年来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的成功实施,使农民看到了实惠,积极性很高,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全乡有各类技术人员19人,其中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17人。

综上所述,必将为XX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建设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2.3基础设施

2.3.1水利骨干工程现状

XX乡水利骨干工程主要有引水渠首三座,输水干渠22.3km,年供水1410万m3,渠系利用率43.2%,保灌面积2.8万亩。

2.3.2田间工程现状

XX乡共有耕地4.5万亩,条田化面积95%,条田相对平整,坡度在5—8‰之间,机耕面积(除人工种草草地面积)99%。

林网化建设面积占耕地面积的4.5%左右,机耕路建设差。

XX乡共有灌排渠道521km,其中:

衬砌渠道133km,占需衬砌渠道的26.5%,渠道配套建筑物2162座,配套率占18.21%,渠系水利用率42%。

现有机电井53眼,配套完备,年至少提水565万m3,有效灌溉面积3.8万亩,年实际播种面积4万亩左右。

根据伊吾县水利局现状渠系调查成果,现状年渠道水利用系数:

支渠、斗、农渠分别为0.9、0.87、0.85,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5。

耕地部分不平整,尤其农田防护林建设薄弱,基本无农田防护林,仅公路两侧有林带;田间道路凹凸不平,农田水利设施配套较差,仅达60%,而毁坏程度达50%,跑、冒、漏水情况严重。

整体田间工程情况较差,灌溉季节跑、漏、水现象较普遍,造成项目区灌溉保证率低,造成中低产田面积较大。

2.3.3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

XX乡现有大中型号拖拉机54台,0.21万千瓦,小型拖拉机907台,10000千瓦,联合收割机3台,0.012千瓦。

大中型配套农机具116台(套),小型配套农机具2318台(套),大中型农具机械可完成全部作业的85%(除收割外)以上。

全乡有农机管理服务体系1个,10人;农机具修理网点6个,12人,可承担农机具保养至机车大修。

2.3.4交通与电力

XX乡政府距XX县城12.5公里,S303省道通横贯全乡,与外界形成完整的公路网络,交通便利。

移动、联通及程控电话网络覆盖全乡,农电网改造已完成,电力已和XX并网,电子网覆盖率达100%,电力有保证。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XX县属国家级贫困县,地方财力不足,广大农牧民受传统意识影响,市场意识较差,受地域气候影响,种植作物单一等,种植业和牧业是项目区主要经济来源。

项目区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大风频繁,土地沙化明显,水资源极为有限,且时空分布不均,再加上田间基础设施不配套,灌溉渠道渗漏严重,灌溉季节跑、漏、水现象较普遍,灌溉保证率低,再加上耕地土层瘠薄,养分缺乏,使中低产田面积较大,据统计中低产田面积约3.86万亩,占全乡耕地总面积81%,其中:

中产田1.79万亩,低产田2.07万亩,中低产田面积较大成为制约XX乡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使该乡农牧民增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高效利用现有水土资源,提高现有农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牧业经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已迫在眉睫。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2.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和

随着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强调要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生态环境,创造更加适合人类生态与发展的自然环境。

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目标,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为手段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的,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XX乡地处欧亚大陆腹地,降水少,区域内又无大的河流,水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水源缺乏成为制约该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只有立足发展节水型灌溉,处理好发展与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解决好工业与农业、牧业与农业、生态与农业争水矛盾,实现社会经济发展节水型农业是大势所趋。

根据2005年编制完成的《XX县十一五增效节水规划》,XX县“十一五”期间要完成农区的节水灌溉任务。

尽管XX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已建设了一部分节水工程,渠道衬砌防渗方面走上了地区前列,获得成功,但是力度还远不够,将其转化为生产力,仍需大面积推广,使更多的农民群众受益,同时也有利于总结出一套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经验和模式。

因此,此项目的实施必将为XX节水农业的全面开展起到推动作用。

3.2.2是建设节水型社会和实现项目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根据XXXX乡的自然和经济特点,县委、县人民政府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农业综合开发向粮食主产区倾斜的有利契机,充分发挥适宜春小麦种植的优势,大力推广节水型农业,实现有限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资源,加快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增强XX自治县优势农产品的竞争能力,稳步夯实XX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基础。

农业是XX县XX乡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受制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建设投入有限等因素,农业设施基础建设滞后,生产条件差,耕地土质逐年降低。

从根本上说农业生产仍未摆脱不了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风调雨顺增点产的恶性循环。

因此在XX乡XX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中低产田改造,发展节水型农业,选择适宜有效的灌溉方式,合理高效地利用水资源,使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和谐统一起来,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合理调整,优化资源配置,XX县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2.3是保护XX湿地及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是维护社会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项目区处于蒙古荒漠区的过渡地带,受蒙古高压反气旋控制,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湿地退化严重,湖泊干涸速度加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关系到XX湖,XX湿地的上游,因此发展节水农业,只有有限水资源上做文章,满足生态和农业用水,遏制XX湖干涸和湿地退化速度。

因此实施XX乡XX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是保护XX湿地及全县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

项目区各民族共同居住,全乡经济以农业为主,保持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农村经济的增长,农民增收的愿望尤为迫切,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加大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地产优势优质产品是壮大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该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改善各族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维护社会稳定,增强农林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奠定坚定的基础。

项目的实施是维护社会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总之,项目的实施将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XX“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的目标,改善生态环境起到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因此,新建该项目非常必要且十分迫切。

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领导重视,政策优惠。

“十一五”期间,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开发力度,对新疆的农业综合开发十分重视,已在并将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更大更有力的支持。

XX地委、行署及XX县委、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及节水农业工作,每年都以一号文件的形式下达各项工作计划、任务指标,明确目标,责任到人,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综合开发治理及节水工作的的开展。

2)自然条件较好,产品市场广阔。

在XX乡XX村自然条件较好,农业生产条件优越,适宜优质春小麦的生长发育,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作物单产,人员素质相对偏高,有丰富的种植经验及一定的经济基础,农机具配套率高,发展生产优质粮食市场前景广阔,且受国家粮食安全政策的保护。

3)水资源充分。

XXXX乡水资源充分,地表水年长流量2892.94万立方米,年引水量达2180万m3,仅东黑沟(项目区主要水源)年引水就在1310万m3,而配水量仅为960万m3和590万m3,因此加大渠道衬砌力度,就可提高XX乡农业用水的保证率,完全可满足8000亩项目区农田灌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通过加强管理,实现水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4)基础设施完备。

S303省道横贯项目区,与外界已形成完整的公路网络,交通便利;通讯网络以XX古城为中心,辐射全县乡村光缆传输和移动电话早已开通,与外界联系非常方便;电力充足,项目区农电网改造已全面完成,电网覆盖率达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