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寓言故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70937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教寓言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佛教寓言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佛教寓言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佛教寓言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佛教寓言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佛教寓言故事.docx

《佛教寓言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教寓言故事.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佛教寓言故事.docx

佛教寓言故事

《佛教寓言故事》

 

佛经寓言故事选集序言

佛经寓言故事选集上.下集

阅读好书的儿童

提早学习慈悲与智能

据专家学者研究,十三岁以前的儿童如果大量阅读优良书籍,会使他们的身心发展、气质变化更为美好,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直接影响儿童一生教育的关键时刻。

然而现今的书报、杂志或影视媒体,到处充满着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的信息,一旦小朋友接触到这些负面讯息,会直接影响他们天真烂漫的心灵,使他们的人格受到污染。

这是目前儿童教育最大的伤害,也是为人父母最大的隐忧。

有鉴于此,中华印经协会特别针对学龄儿童企划了儿童故事系列——一套结合佛经教育以及启发儿童爱心与智能的图画书——希望藉由这一系列的推广,让孩子们在阅读时,除了可以从文字里领会到这些故事本身的乐趣之外,也一定能够从故事背后的寓意里,得到品格的陶冶以及心灵的美化。

从小阅读好书,使他们变得更聪明、更善良,等于是让他们提早拥有丰富生命的慈悲与智能。

不管是现在或者将来,当小朋友遇到不良的影响时,较有免疫能力,避免受到心灵伤害。

所以这套儿童故事系列是送给小孩子一辈子最宝贵的礼物。

儿童故事系列以浅白易懂的文字、精采多元的内容以及色彩丰富的图画,来引起小朋友的兴趣。

目的是藉由故事来培养德性,鼓励孩子尊重生命、认识因果。

本系列是以佛教故事为主,另外还包含其它童话、寓言以及励志等相关故事。

尤其是《佛经寓言故事选集》,寓言故事题材多出自《譬喻经》、《百喻经》。

每个寓言故事都寓意深远,所以在编辑上以俚俗浅明的要理作为书写的主轴,力求故事的生动性与启发价值。

中华印经协会长期以来一直不断耕耘儿童读物这块园地,相信在编辑群的努力之下,儿童故事系列绝对是最适合小朋友的优良课外读物。

敬请关心教育的家长和老师们,与我们一起为打造儿童美好的将来而努力。

生命电视台台长

中华印经协会理事长

海涛

旧屋闹鬼

旧屋闹鬼

****中有一间古老的旧屋,听说那旧屋常常有恶鬼出现,所以没有人敢在那儿过夜。

有一天,一个自认胆大的人,夸下海口说:

「管他什么恶鬼,我才不怕呢!

今晚我就进去瞧瞧!

不一会儿,另外有一个人也不甘示弱,他拍拍胸脯,大声地说:

「我的胆量和勇气没有人比得上,那小子算什么?

他进鬼屋,我也敢进去。

当天晚上,他们先后住进鬼屋。

那先进屋的才躺下,忽然听到后来的推门声音,吓得连忙从床上跳下来,用全力把门关上,不敢再睡觉。

那后来的,听见里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关门声,也怕得全身发抖,不敢进去。

两个人都把对方当成恶鬼,一个在外,一个在内,就这样僵持着,直到天亮,才知道白白受惊了一夜。

智慧小语:

鬼屋里有声音,一定是鬼所为吗?

先入为主的观念往往使我们不能认清事情的真相。

水的智慧

水的智慧

有一个叫波利的商人,他和五百位商人一起到海上寻宝。

他们在大海上碰到海神,海神捧着淡水问波利说:

「你说是海水多,还是这捧淡水多呢?

波利回答:

「我认为是这捧淡水多,因为海水虽然辽阔,却不能饮用,无法救饥渴的人;这捧淡水虽少,饥渴的人却可以因此得救。

智慧小语:

一捧淡水虽平凡无奇,但在深广的大海中可以救自己一命;智慧之语虽然平淡无奇,却能在人困厄之时,助人突破逆境。

米缸中的老鼠

米缸中的老鼠

一只老鼠不小心掉进了一个盛得半满的米缸里。

这飞来的口福老鼠岂能放过?

一顿饱食后倒头便睡。

不知不觉中老鼠在米缸里已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时它也想跳出去算了,可是眼瞅着这么多的白米,嘴里便直痒痒的,真舍不得离开。

直到有一天米缸见了底,老鼠才惊觉缸底到缸口的高度无论如何已是难以企及;更要命的是,此时它已胖得如一只笨拙的肥猫,几乎没有什么弹跳力了。

它面临的只有两种不幸的结局:

成为主人的棒下鬼,或是饿死在米缸中。

智慧小语:

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米」的诱惑呢?

如果我们不能看清名利背后的可怕陷阱,或是看清了却无法按捺一时的欲望,结果就同那只老鼠一样——每满足欲望一次,毁灭就临近一步,直至陷入绝境。

偷瓜贼

偷瓜贼

那先比丘说:

「有个人偷了别人的瓜果,被主人抓到,送到国王那边,主人禀告国王说:

『这人偷了我的瓜。

』小偷说:

『我没有偷他的瓜,他种的是小小的瓜苗,又不是瓜,我拿的是瓜,不是瓜苗,我不应该有罪呀!

』」

那先比丘问王说:

「如此该如何处理?

王说:

「小偷有罪,如果瓜苗没有种下,那来的瓜呀!

所以当然有罪。

注:

梵文称象为那先,据说那先和一头大象同日出生,他的父母便替他取名为那先,当他成为佛教徒之后,有人说他是象王转世。

那先和国王的一些辩论集结而成为《那先比丘经》。

智慧小语:

人要懂得远离五欲「贪、瞋、痴、慢、疑」,一般人皆因财物利欲而苦患无穷,贪念心越重而烦恼越多。

拉胡琴的方法

拉胡琴的方法

当释迦牟尼佛还在人间宣扬佛法时,有一个人因为自己的父母死了,又没有兄弟姐妹,感到人生十分无常,所以就请求佛陀让他出家。

他每天不吃不喝,也不睡觉休息,拼命用功修行,可是却不见自己的道行有所增进,因此觉得十分失望。

释迦牟尼佛知道了,就问他说:

「你没出家以前是做什么工作呢?

「拉胡琴。

「如果琴的弦太松,会怎么样?

「会拉不出声音来。

「如果太紧了呢?

「太紧弦会断,根本没法子拉了。

「如果把弦调得恰到好处呢?

「那就可以拉出美妙的音乐了。

智慧小语:

做事要讲求方法,过与不及都不能让我们获得成功。

如果找出正确的方向,持续努力,必能事半功倍。

戴粪的呆子

戴粪的呆子

有个养猪的人,见到一个荒废的村子里有干粪,便想:

「将这些干粪用草捆起来,带回去可以喂饱小猪啊!

」于是他用草裹着干粪,顶在头上就回家了。

不料路上下起倾盆大雨,干粪都化成粪水,从他的头顶一直流到脚踝,众人碰到都说:

「你这个笨蛋!

粪便那么臭,没下雨时都不能顶在头上,你居然还在大雨中顶着走?

那人听了之后反而骂:

「你们才是笨蛋!

不知道我家的小猪们正饿着呢!

如果你们知道,就不会骂我笨了。

智慧小语:

不懂得随机应变,将粪戴在头上,下雨天也不知拿下来,结果弄得满身臭味,社会上像这样固执的人不知有多少。

夫妻争饼

夫妻争饼

从前有一对夫妇,他们有三块饼,两人各吃一块,剩下的就彼此约定说:

「要是谁先说话,就不能吃剩下的饼。

」约定之后,为了这块饼,均不再说话。

不久,有小偷闯进家中,屋中值钱的东西都被偷光,但因夫妻俩约定在先,所以见小偷偷东西,也都默默不语。

小偷见两人默然无语,就开始大胆在丈夫前戏弄他的妻子,愚笨的丈夫看到这样的情形竟也不出声,妻子终于受不了了,一面大喊抓贼,一面怒声斥骂她的丈夫说:

「你这个笨蛋!

就为了一块饼,看见小偷也不喊抓贼!

丈夫忽然拍手笑道:

「嘿嘿,好极了!

这下子饼归我了吧!

你不能吃这饼了!

智慧小语:

为了小小的饼,这个家庭损失大量的财物,这正是因小失大的警惕!

水底真金

水底真金

有个人在水池中见到黄金,心里直呼:

「有金子!

有金子!

」于是立刻进入水池中找金子,找了老半天,十分疲累却一无所获,只好离开池子,坐在旁边休息。

一会儿,水逐渐清澈,金子的影像又浮现出来,他又赶紧踏入水池中,搅和泥水,依旧一无所获。

他的父亲来找他,问说:

「你在做什么,为什么看起来这么疲累?

「我是看见水中有金子,在水池中搅和了半天却一无所得,因此十分疲累。

」这人跟父亲说。

父亲一见池中金子的倒影,知道这金子是在树上,才会将影子倒映在水中,父亲跟他说:

「一定是飞鸟将金子衔上树头。

于是他听从父亲的话,爬到树上,果然找到金子。

智慧小语:

混浊的池子,见不到真金,纷杂的人世,见不着自己。

我们应该放慢脚步,细心观察、体会,因为生活中万物静观皆自得。

戏服吓人

戏服吓人

印度的干陀卫国,有一队杂技团,当收成好的年岁,来看戏的人很多,他们的生活才能够维持。

有一年,几个月都不下雨、久旱成灾,村民三餐都成了问题,那有钱和心情去看戏呢?

可怜这些表演的人,在没有人看戏的情况下,只好辗转到别的地方去了。

他们走过婆家新山,大家都很害怕,因为传说中这座山有很多会吃人的鬼怪。

当晚整团的人打算睡在山中,山上的气温很低,大家分头去捡些木柴,然后升起火来取暖。

半夜里,有一个团员突然患了伤寒,全身冷得发抖,就把平常扮演鬼怪的戏服披在身上。

不久另一位团员醒来,睡眼惺忪的,忽然看见那穿鬼怪戏服的同伴,以为真的鬼怪出现了,吓得拔腿就跑。

这一跑,惊动了其它的团员,结果一个跟着一个,所有的人都相继奔逃。

这个穿鬼怪衣服的人,眼看同伴一个个跑了,他心里害怕,也跟在众人后面急奔。

那些跑在前面的人,回头看见鬼怪穷追不舍,心里更加紧张,跑得更快。

大家为了逃命,也顾不得横在前面的溪谷,个个跌得头破血流,还是拼命地往前跑。

直到天亮,才看清楚这鬼怪,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同伴。

智慧小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事情时,是否常常不经思考,不做判断,就人云亦云,跟着别人走,而没有自己的主见?

如果是的话,我们就会像那群乱跑的杂耍人一样,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来。

有天眼的法师

有天眼的法师

一个相貌、才情出众的少年,摆出美味佳肴来宴请客人。

一个道人入坐不久,突然笑了起来,少年问他:

「请问法师在笑什么?

他回答:

「我看到五万里外的山,山下有条河,有只顽皮的猴子掉入水中,所以忍不住笑了。

少年知道他在吹嘘,也不说破,只让人在其它客人的碗上盛满各种好菜,却将饭盖在菜上端给他,因而他的碗中,只见饭不见菜。

这位道人看了,发脾气索性不吃了,少年问他为何不吃呢?

他发怒瞪眼说:

「碗里没菜,怎么吃?

少年反问:

「你看得见五万里外的猴子,怎不见眼前饭底下有菜呢?

这位道人又羞又怒,赶紧跑了。

智慧小语:

见远不见近,是一般人的通病。

但是为了炫耀自己外在的能力,反而给别人知道自己内心的肤浅。

爱炫耀的人实在应该好好反省!

衣服与食物

衣服与食物

罽宾的三藏和尚,奉行阿兰若处修苦行。

有天遇到寺庙中举行盛大的斋会,守门人见他穿得破烂,不肯让他进去,三藏和尚试了好几次都不得其门而入。

于是他向别人借了好衣服穿,这才进去。

当他坐下之后,人们供养他各种美食,可是都被他倒在衣服上。

众人看了觉得奇怪,就问三藏和尚说: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三藏和尚回答说:

「我之前来了好几回,都不肯让我进来,只因我换了好衣服,才能够进来。

我能得到众人美味的供养,都是这衣服的缘故,所以,让它先吃吧!

智慧小语:

我们轻易相信的外表的样子,就会常常忽略内在的真实。

不知自己被自己蒙蔽,等到发现时,才怪他人欺骗自己。

胆小的士兵

胆小的士兵

有一次,国王派遣军队去抵御入侵的敌人,行列中有一个胆小鬼,骑着一匹黑马去杀敌。

由于在战场上不前进不行,但是他又怕被敌兵打死,就就心生一计:

把死亡战士的血涂个满脸全身,躺在死人堆中,假装死去的样子。

胆小鬼就这样保住了生命,但是他骑的那匹黑马也跑走了。

战争结束,胆小鬼恐怕别人笑他打仗不勇敢,于是就用刀取下一匹死去白马的尾巴,把它带回家去。

回到家,有人问他:

「你骑的那匹马怎么啦?

为什么不见你骑回来?

胆小鬼大吹特吹地叙述,在战场上,他是多么地英勇,而那匹黑马更是矫健非常。

最后他才说:

「不幸这匹马被人杀死了,为了纪念这匹黑马,我把它的尾巴割下,带回来了。

」他装出很悲伤的样子,举起了白尾巴给别人看。

其中有个人就问:

「你骑去的马,不是黑色的吗?

为什么这尾巴是白色的?

胆小鬼听了满脸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智慧小语:

喜爱虚张声势、赢得掌声的人,往往也是最没有自信的人。

驴入牛群

驴入牛群

牛的天性是温顺驯良的,它们在草原上一会儿找嫩草吃,一会儿喝着清凉的河水,显得相当悠闲自在。

驴子看到了,十分羡慕,心里想着:

「看这些悠然自得的牛群,个性是那么温驯,又可以吃着嫩草、喝着清凉的河水,我应该学它们的样子,一同享受才对。

于是驴子就跑进牛群中学着牛的样子,但却改不了驴子的本性,用前蹄拼命铲土,惹得那些牛只不高兴。

驴子不但没感觉到牛不高兴,还用驴的嗓门学着牛的声音乱叫:

「我也是牛,我也是牛。

」一阵乱叫的声音把牛群惹火了,它们一起用牛角将驴子抵杀,最后抛下被抵死的驴子,扬长而去。

智慧小语:

不具其特质而胡乱模仿一通,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物各有天性,按照自身天份去发展,才是万物本性。

大鱼与小鱼

大鱼与小鱼

一处湖泊,里面有许多鱼儿,水里的大鱼常常告诫小鱼说:

「你们千万不要到处乱跑,免得被渔人抓去。

」可是,小鱼还是不听大鱼的话,到处乱游,正巧碰到渔人撒网捕鱼和放长线的鱼饵,小鱼见了,赶紧游回大鱼身旁。

大鱼见小鱼回来便问:

「你们是不是离开这里到其它地方去了?

小鱼回答说:

「我们刚刚的确到别的地方了。

「你们到处乱跑,难道不怕被抓去吗?

「我们没有被抓走呀!

只不过有一条长长的线紧跟在我们后面。

大鱼对小鱼说:

「但是实际上你们已经被害了,因为这条线已经紧紧跟在你们后面。

我的祖先、父母,都是被这条线所害的,你们不听劝告,迟早会死在这条线上,你们不配做我的孩子。

一会儿,小鱼都被渔线拉上去,许多鱼儿因此牺牲了。

智慧小语:

年轻人用豪情闯荡江湖,却常身陷危险而不自知。

因而对长者之言,我们要多看、多听、多学习。

猫儿问食

猫儿问食

一只渐渐长大的小猫问母亲:

「我们可以吃的食物是哪些?

母猫说:

「人类自然会教你。

夜里小猫潜入一户人家,藏在瓦盘碗盘间,有人看见了猫便说:

「奶酥、乳酪和肉等物品要严密收藏,小鸡的笼子也要挂在高处,以免被猫儿吃掉。

小猫听到之后,就知道原来鸡、肉、奶酥、乳酪,都是自己的食物。

智慧小语:

猫见人的动作而知晓食物,人却常将财物珠宝示现于他人。

像穿著火辣的槟榔西施,不也如同引狼入室吗?

为人处事,不可不慎!

马的对话

马的对话

大月氏国用奶油炒麦子来饲养猪只,当时公家的马儿对母亲说:

「我们替国家卖力,不论远近、困难,都勇往直前,但是我们吃的却是乱糟糟的干草,喝着路上的脏水,实在是不公平。

母马告诉它说:

「你们不要有这样的念头,羡慕那些吃奶油炒麦子的猪,时候一到,你们就会知道了。

到了岁末过年时节,家家都将猪只绑起来,丢入滚烫的水中,猪只发出垂死挣扎的叫声。

这时母马问马儿说:

「你还想念奶油炒麦子吗?

智慧小语:

艰苦环境中培养人们积极奋发的态度,安逸环境中免不了遭受灭亡。

秃鹰唱歌

秃鹰唱歌

有只秃鹰飞到宫中,看见鹦鹉特别受到宠爱,就问鹦鹉说:

「为什么你特别受到宠爱与照顾呢?

鹦鹉回答:

「我来到宫中之后,因为我的叫声悦耳动听,国王特别喜欢我,常把我放在身旁,还用五彩缤纷的珠宝打扮我。

秃鹰听了十分妒忌,心想:

「我的叫声也不比鹦鹉差,国王一定也会赏赐我的。

正好国王在睡觉,秃鹰叫了起来,国王立刻被惊醒,觉得毛骨悚然,令人畏惧。

于是问左右说:

「这是什么声音,如此令人害怕?

侍者回答:

「这是一只秃鹰发出来的怪声。

「马上派人去把这怪鸟抓起来!

」国王生气地说。

不久秃鹰就被抓到国王面前,国王下令说:

「把这怪鸟的羽毛都给我拔掉!

不一会儿秃鹰被拔得全身精光,全身也痛得要命。

它走到野外,其它鸟类看见了就问:

「你怎么变成这样呢?

秃鹰不反省自己,还恼羞成怒地说:

「这都是鹦鹉惹的祸!

智慧小语:

不要总是将过错推到别人身上,应该反省自己是否有需要修正的地方。

况且没有具备真正的才能,盲目效法,只会令人发笑而已。

两只鸽子

两只鸽子

从前有一只公鸽和一只母鸽,同住在一个巢上。

水果成熟时,二只鸽子合力衔满了一巢的果子。

过了一个月,公鸽发现果子只剩下半巢,于是生气地对母鸽说:

「我们非常辛苦,合力将水果衔到巢里,妳却自个儿享用,你看!

现在只剩下半巢了!

母鸽回答说:

「我不曾偷吃过呀!

果子的水份干了,自然减少一半了。

公鸽不相信,大发脾气说:

「明明妳吃了,还不承认。

」说完就用嘴把母鸽啄死了。

过了几天,下了一场大雨,干了的果子,得到水份的滋润,又变成满满的一巢。

公鸽看到果子并没有减少,懊悔不已,伤心地呼叫母鸽:

「亲爱的,你到哪里去了呢?

都是我一时胡涂,冤枉杀了你,你真的没有吃掉果子呀!

智慧小语:

人若不能究明事理,就会依照心里面的情绪把真实的现象给颠倒了。

在严重伤害他人之后,才生悔恨,是毫无用处而徒留悲哀,犹如那只不懂道理的雄鸽。

鱼群的话

鱼群的话

有一个人在河边钓鱼,鱼饵沉到水中,旁边有几只鱼儿在那儿谈论。

一只小金鱼说:

「这个人真有耐心,我们老半天不理睬他,他还是不想走,可见他是一个有修养的人。

另外一只花鳗也说:

「古人说: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喜欢山水的人,一定是个慈祥的人。

这时有一条老泥鳅不同意它们的话,就说:

「你们说这个钓鱼的人是个有修养的人,又说他是个慈祥的人,我看不见得罢?

钓鱼是一种残忍的、欺骗的行为,用鱼饵来骗我们上当,使尖尖的鱼钩贯穿我们的嘴巴,这不是残忍的事吗?

为了满足自己的贪心,想吃我们的肉,把痛苦带给我们,这样的人怎能算是有修养的人?

又怎么能算是慈祥的人?

黑姑娘鲫鱼听了,感慨地说:

「走罢!

兄弟们!

天地间最可怕的,就是损人利己的伪君子呀!

智慧小语:

的确,世间最可怕的,就是损人利已的伪君子。

面对笑里藏刀的人,我们应该提高警觉、保持距离,以免自身受到伤害。

五主之婢

五主之婢

有五个人共同买了一个婢女,其中一人对婢女说:

「来替我洗衣服。

又有一人对她说:

「来替我洗衣服。

婢女便说:

「我得先帮第一个洗衣服。

后面那一位就生气地说:

「我跟他合买了妳,为何要先洗他的?

于是便鞭打她十下,一人打十鞭,女婢共挨了五十鞭。

智慧小语:

多头马车的指使,只会让事情更加混乱,无法达成任务罢了。

抢不走的福报

抢不走的福报

从前波斯匿王听到两个侍从在对话,一个说:

「今天我所有的一切都是因国王所赐。

」另一个说:

「我什么都不依靠,只凭自己的命运来获得。

国王一听很喜欢前者,便先遣人去皇后那里交待一些赏赐的事,接着便叫那侍者端着国王喝过的半杯酒,送去给皇后。

但天不从人愿,侍者流起鼻血来,只好由那位凭自己命运做事的侍者送去给皇后,皇后因而给他很多赏赐。

得到赏赐的侍者回报给国王,国王觉得讶异,立刻叫之前的侍者来问原因,侍者说:

「我刚走出门就流鼻血了,所以才请他代送国王的酒给皇后。

国王叹气说:

「我现在终于了解佛说的『自作其业,自受其报。

』业力是谁也无法更改的。

智慧小语:

「种如是因,得如是果。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不该得的福报,怎么都强求不来;是自己的福报,别人也抢不走。

为子请医

为子请医

从前,罗悦只城里有个富翁的儿子得了相当严重的病,恰好这城中有个医术精湛的名医,能够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富翁便请名医来替他的儿子治病,说:

「只要你医好我儿子的病,我会给你一大笔钱。

」医生很快就将病医治好,但富翁并没有给医生该得的报酬。

过了不久,富翁的儿子又生病了,又请医生来医治,医治好仍然没有给他报酬,一连如此三次,等到第四次时,医生说:

「我那么辛苦为你儿子治病,却都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

」富翁回答:

「从前是我来不及答谢,这次医好了,一定连同前几次一起报答。

医生心想:

「都骗了我三次,这次一定也是骗我的,这回替他医治,让他命丧黄泉好了。

」于是医生给了有毒的药,富翁儿子的病变得更加严重,最后就死了。

智慧小语:

财富与生命哪个重要?

这是很明了的事。

故事里的富翁因为对身外之物的不舍,反而害死了自己的儿子!

富者为兄

富者为兄

从前有个人,生得容貌端庄又有智慧,而且非常富有,没有人不羡慕他。

有一个呆子十分羡慕他,便向众人说:

「他是我哥哥。

」突然这人因生意失败,负债累累,呆子又向众人说:

「他不是我的兄弟。

「向他拿钱时你称他为哥哥,为何现在欠了债却矢口否认呢?

呆子回答:

「我是因为想得到他的钱财,所以叫他哥哥。

现在他没钱了,我当然不承认他是我哥哥。

智慧小语:

见风转舵的人,为了眼前的利益,不惜出卖自己的人格。

当然以后就再也没有人会相信他,甚至是帮助他了。

这样的人可真是呆子!

穷人烧衣

穷人烧衣

一个贫穷的人十分困苦,靠着替别人打零工过活。

他得到一件粗糙的毛衣,并把它披在身上,一个人看见了跟他说:

「你的外表端正,是属于富贵人家,怎么披这种毛衣呢?

我现在教你一个方法,可以让你得到更好的衣服,我绝不骗你,但你一定要听我的话。

穷人相当高兴,对那人毕恭毕敬,于是那人在他面前燃起一堆火对他说:

「脱下你粗糙的毛衣,把它丢入火中,并在这里等候,你就可以得到更好的衣服。

穷人赶紧将毛衣丢入火中,烧完之后,在灰烬处,却怎么也找不到更好的毛衣。

智慧小语:

人心一贪,就什么都看不清,管不了!

之前所投下大笔的财力,却什么也得不到。

得不偿失

得不偿失

从前有两个商人,一个卖金子,另一个卖布,他们的摊子正好在隔壁。

一天,有人想买金子,为了证明是真金,便用火来烤金子。

卖布的商人趁卖金子的商人不注意时,偷了被火烤过的金子,用自己的布包着藏起来,没想到却因金子的温度高,布太热烧了起来,不但使得偷金子的事被发现,连自己卖的布也化为灰烬。

智慧小语:

心怀不轨,往往蒙蔽我们的眼睛,做出背信忘义的坏事,所得的报偿当然是现世的罪业苦果。

会说不会做

会说不会做

一个喜欢吹牛的人,和几个商人一起入海去采珠宝。

出海以前,他很有自信地说:

「我已向舵手学会了掌舵的口诀,不但背得一字不差,而且还能倒背如流呢!

所以万一有什么危险发生,我一定可以应付得了,请各位放心!

商人们听了都信以为真,大家满怀着希望,安心地出发了。

船行到大海中,舵手突然生病,没几个小时就死了。

那爱吹牛的人,立刻自告奋勇接替舵手。

不一会儿,船被卷入了漩涡,他虽然一遍又一遍念着掌舵的口诀,但是笨拙的双手却不知如何操作,船身就随着水流回旋,三两转后,一个急流终于吞噬了整艘船,船上的人也都葬身海底。

会说不会做,又有什么用处呢?

智慧小语:

以假乱真,妄称自己懂得很多,最后也会像这位愚人,缺乏自知之明,而葬身海底。

偷米的人

偷米的人

一对穷困的夫妻,过着清苦的生活,三餐都是吃甘薯度日,很少吃到米饭。

有一天,太太回娘家,几天都没有回来,先生很是着急,就跑到岳父家,想把太太接回来。

一进岳父家大门,看见几个工人正捣米,他就顺手偷了一把米含在嘴里,准备回去煮了吃。

太太听说丈夫来了,满心欢喜地跑出来迎接。

可是先生满嘴的米,开不得口,任凭太太问他什么,只摇头、点头作答。

太太见先生一句话也不说,两腮又鼓得胀胀的,觉得十分奇怪,忍不住伸手去摸,摸到两腮硬硬的,以为他的嘴肿了,急得赶紧跑到屋里告诉爸爸:

「不得了啦!

您的女婿嘴巴肿得好大喔!

半句话都不能讲,爸爸快请医生来吧!

老丈人也不问个清楚,即刻就派人请来一位江湖郎中。

郎中只用手摸一摸,就说:

「这个病,必须马上开刀,否则有生命的危险!

说完就动刀割破两腮,先生嘴里的米随着鲜血流了出来,偷米的事就这样传开来了。

智慧小语:

有些人做了恶行,又不肯悔过自新,只想遮遮掩掩,为自己开脱,这反而加重自己的罪业。

就像这位愚人,因为害怕事情被揭发,不肯吐出口中米粒,白白挨了一刀,而后悔莫及。

妇人诈死

妇人诈死

从前有个妇人长得非常漂亮,先生对她既温柔又体贴,但是这妇人还是不满足,总认为先生对她不够好。

有一天,她竟想离开丈夫,到外头去流浪,于是偷偷地告诉一个老妇人说:

「我走后,请你买一具棺材,放在我的卧房里面,等我丈夫回来的时候,就告诉他我死了。

这老妇人真的依计行事。

那先生回到家来,一听说心爱的太太死了,即刻赶到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