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PPt复习课件(教师用书配套课件).ppt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70707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46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PPt复习课件(教师用书配套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PPt复习课件(教师用书配套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PPt复习课件(教师用书配套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PPt复习课件(教师用书配套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PPt复习课件(教师用书配套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PPt复习课件(教师用书配套课件).pptx

《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PPt复习课件(教师用书配套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PPt复习课件(教师用书配套课件).ppt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PPt复习课件(教师用书配套课件).pptx

阶段复习课,第四单元,【答案速填】一、78%氧气,过氧化氢,大不易碳+氧气,过氧化氢二氧化碳,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氧化,二氧化锰,点燃,水+氧气点燃,点燃,【答案速填】二、化学式量质量比质量分数,主题一空气【主题训练1】(2013盐城中考)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以用作食品防腐剂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不会影响地球环境空气中敞口放置的饼干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解析】选C。

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可以用作食品防腐剂;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从而影响地球环境;由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所以饼干在空气中受潮变软。

故选C。

【主题训练2】(2013无锡中考改编)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培养中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甲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乙图),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相当于原装置,以下评价不恰当的是(),反应容器体积小,药品消耗少装置简洁,减少了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符合绿色化学的特点容器内径相等,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解析】选C。

通过装置可以看出,乙装置的反应容器体积小,里面密封的空气就少,则药品消耗少的说法正确;乙装置比较简洁,空气只存在于玻璃管内,而甲装置的气体除了集气瓶内的外,导气管中也含有气体,因此可以减少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的说法正确;乙装置中白磷燃烧也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反应需加热,故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特点;乙容器内径相等,通过玻璃管上的刻度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说法正确。

【关键点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原理: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常采用燃烧法。

原理是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的氧气,空气减少的体积就是消耗的氧气体积,进入密闭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

实验成功的关键:

红磷过量;装置必须密封;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燃料的选取:

燃烧产物不能为气体,且不与空气中其他气体发生反应。

【真题体验】,1.(2013烟台中考)下列关于空气各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又被称为“惰性气体”,【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相关知识。

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氧气约占21%,A说法正确;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B说法正确;空气的污染物不包括二氧化碳气体,C说法不正确;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反应,D说法正确。

2.(2013兰州中考)如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该实验可以说明N2难溶于水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解析】选C。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当装置内进入水以后,氮气依然能够存在,说明氮气难溶于水;红磷的量不足时,燃烧时就无法将瓶内氧气全部消耗掉,因此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1/5。

故选C。

主题二氧气,【主题训练3】(2013莆田中考改编)结合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写出图中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

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观察到导管口气泡,再开始收集。

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

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并收集氨气,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字母)。

【解析】本题属于与气体制取有关的实验题。

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观察到瓶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说明氧气已经纯净,此时开始收集;因氨气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故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又因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故可选用A作为发生装置,因而应选用的装置为A、E。

答案:

(1)试管集气瓶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催化连续、均匀冒出A、E,【关键点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由于反应物为固体与液体,且反应不需要加热,选择固液不加热装置。

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

排水法:

氧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向上排空气法: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各成分反应。

【真题体验】,),1.(2013抚顺中考改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铜粉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铜粉一定要过量,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就收集气体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放少量水可吸收二氧化硫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解析】选B。

用铜粉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为了消耗掉所有的氧气,铜粉一定要过量,A正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连续、均匀地冒出气泡时开始收集气体,否则收集的气体不纯,B错误;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和水反应,因此集气瓶中放少量水可吸收二氧化硫,以防污染环境,C正确;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起催化作用,D正确。

【拓展延伸】常见实验中水的用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常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目的是防止熔融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放少量水,目的是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集气瓶底部要放部分水,目的有两个,一是吸收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二是降低集气瓶的温度。

2.(2011南通中考)在2012年某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考查了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请据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要检查A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通常是把导管口插入水中,然后双手紧握锥形瓶外壁,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产生。

请你回答这种做法的依据是什么?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A装置内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作剂,实验后回收二氧化锰的最佳方法是。

(3)在实验过程中,某同学由于动作太慢,氧气还没有收集满,锥形瓶内的反应就已经停止(如上图所示)。

若想集满这瓶氧气,在不拆卸装置的前提下,请你帮他想出两种方法。

【解析】

(1)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当双手紧握锥形瓶外壁时,锥形瓶内温度升高,气体分子运动速率加快,间隔变大,从导管中逸出。

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可将固体溶于水,然后过滤得到较纯净的二氧化锰。

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物理方法:

向锥形瓶内加水,将瓶内剩余的氧气排入集气瓶;化学方法:

向锥形瓶内再加入适量的双氧水使反应继续进行。

答案:

(1)手握锥形瓶,使瓶内气体受热,微粒运动速率增大,间隔变大,气体体积膨胀,能从导管口逸出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催化过滤再加入适量的双氧水使反应继续进行从分液漏斗向锥形瓶内加水,将锥形瓶内的氧气压入集气瓶中,主题三化学式与化合价【主题训练4】(2013深圳中考改编)自禽流感疫情以来,深圳市的部分市场定期使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进行消毒。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NaClO是一种氧化物NaClO中Na、Cl、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1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NaClO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7.65%,【解析】选D。

NaClO中含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A不正确。

NaClO中Na、Cl、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31)(35.51)(161)=2335.516,B不正确。

在NaClO中,钠元素的化合价是+1,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1)1+(x1)+(-2)1=0,x=+1,C不正确。

NaClO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35.5100%=47.65%,D正确。

74.5,【关键点拨】有关化学式计算的误区提醒一定不要漏掉化学式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

求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时,如果是两种或更多种元素,一定要注意质量比中元素的排列顺序和数据的排列顺序要前后对应。

计算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时不要忘记乘以100%。

【真题体验】,1.(2013深圳中考)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意义正确的是()A.2O:

2个氧元素B.N2:

2个氮分子C.Fe2+:

一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D.2:

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aO,【解析】选D。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O表示两个氧原子,故A项说法错误。

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N2中的“2”表示1个氮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故B项说法错误。

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Fe2+中的“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C项说法错误。

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2,CaO中的“2”表示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D项说法正确。

2.(2013桂林中考)白酒中塑化剂(化学式C16H22O4)超标,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塑化剂由三种元素组成塑化剂由42个原子构成塑化剂属于氧化物塑化剂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0,【解析】选A。

塑化剂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A项说法正确。

塑化剂是由塑化剂分子构成的,1个塑化剂分子是由16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的,则1个塑化剂分子由42个原子构成,故B项说法错误。

塑化剂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C项说法错误。

塑化剂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22+164=278,故D项说法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