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 43光的折射 分层练习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70187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4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八年级 43光的折射 分层练习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沪科版八年级 43光的折射 分层练习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沪科版八年级 43光的折射 分层练习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沪科版八年级 43光的折射 分层练习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沪科版八年级 43光的折射 分层练习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科版八年级 43光的折射 分层练习试题解析版.docx

《沪科版八年级 43光的折射 分层练习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八年级 43光的折射 分层练习试题解析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科版八年级 43光的折射 分层练习试题解析版.docx

沪科版八年级43光的折射分层练习试题解析版

4.3光的折射

1.1.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_____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_____(选填“甲”或“乙”)的位置。

【答案】

(1).折射

(2).乙

【解析】

解:

太阳落山时,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地平线下面,但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时发生了折射,通过折射我们看见了太阳的虚像(即观察到的落日),此时,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图中的乙位置。

点睛: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B.

C.

D.

学_科_网...学_科_网...

【答案】B

【解析】

【详解】沿直线传播的光照到不透明的手上,被人挡住,在墙上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手影,所以墙上的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水中部分的筷子反射的光线由水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水面偏折,看起来在水面处筷子好像断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故B符合题意;汽车观后镜,是利用凸面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扩大视野,是光的反射原理,故C不符合题意;树在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3.小柯分别探究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和从水射人空气中的折射规律,并记录了表一,表二两组数据。

(1)表一中“?

”处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

(2)表二中“?

”处的数据模不清,请综合分析两个表格中的数据,判断出这个数据应该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0

(2).40

【解析】

(1)由表一知,第四次实验时入射角为0度,即垂直入射,我们知道垂直入射时光线不会发生偏折,所以表一中“?

”处的数据是0;

(2)表二中“?

”处的数据模不清,但可以根据光路可逆的性质,即综合分析两个表格中的数据,表二的第二次实验与表一的第二次光路正好是反着的,可以判断出这个数据应该是40。

点睛:

重点是折射规律的认识,牢记垂直入射时光线不发生偏折,以及在光的反射和折射时光路都是可逆的,根据这一特点可得出表格中的相应数据。

4.4.一束平行光从水中射入空气,OP是其中的一条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能正确反映光线OP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由题知,OP是一束平行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的一条反射光线,所以入射光线应在法线右侧的水中,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也相等(均为60°);折射光线应在法线左侧的空气中,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以上分析可知,B图正确。

A图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A错误;C图中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同侧,故C错误;D图中反射角与入射角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

B。

点睛:

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5.5.面对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下面四幅图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面对清澈见底的池水,池底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选项AD光的传播方向错误,故AD错误。

BC.池底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变浅的池底的虚像,即池水的实际深度比看到的池底要深,故B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是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掌握光的折射定律是关键: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6.6.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60°,则折射角可能

A.等于0°B.小于60°C.等于60°D.大于60°

【答案】B

【解析】

根据折射定律解答。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当入射角为60°,折射角小于60°。

故B正确,ACD错误。

点睛:

重点是折射定律的应用,关键是记清楚光由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可根据光路可逆的特征进行记忆。

7.7.空杯底部有一枚硬币A.由于杯壁的遮挡,眼睛在B处看不到硬币,逐渐往杯中加水至如图所示位置时,眼睛在B处恰好能够看到硬币,请画出人眼看到硬币的光路图(画出1条入射光线及其折射光线即可)

【答案】

【解析】

由于水的折射作用,即光线由水中传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原来看不到的硬币,加水后能看到。

根据题意,往杯中加水至如图所示位置时,眼睛在B处恰好能够看到硬币,据此连接B、杯壁上沿,再延长到水面,标出箭头向上,即为折射光线;

再连接A到折射光线与水面的交点,即为入射光线,如图:

8.8.暑假小明去五台山旅游,站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戏白塔绿树间”(如图)。

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

A.白云倒影B.游动的鱼C.白塔倒影D.绿树倒影

【答案】A

【解析】

分析:

掌握平面镜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同时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

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其实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

水中的云、白塔、绿树都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从上面看时,会感到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是鱼的虚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距等于像距,云到水面的距离最远,故云的像到水面的距离较大,故A正确,B错误;白塔、绿树都靠近水面,与水面的距离较小,故所成的像到水面距离较小,故CD错误。

故选:

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通过同一幅画面考查了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现象。

特别是看到的现象同是在水中,很容易搞错。

相同之处还有,都是虚像,不同之处是,成像原理不同,做题时一定要仔细,认真。

9.9.小明在岸上看见鱼在水中游玩,看到的“鱼”是()

A.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B.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D.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答案】D

【解析】

人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是鱼反射的光线斜射到水面时,要发生折射,根据折射定律知,光线由水中斜向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眼睛我们就看到了鱼;

由于折射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我们看到的是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相交而形成的虚像。

故D正确;

点睛:

重点是折射成像的特点,记清楚光由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相交而形成虚像,且像的位置比实际物体的位置高一些。

10.10.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7°角,如图所示。

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

【答案】

(1).53°

(2).44°

【解析】

解:

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7°角,根据入射角的概念可知:

入射角为90°﹣37°=53°;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为53°;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

83°﹣37°=46°,所以折射角为90°﹣46°=44°。

点睛:

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折射的规律的内容,知道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1.11.如图所示,将一枚硬币放在碗底,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保持人眼、碗和硬币的位置不变,要使眼睛再次看到“硬币”,以下方案:

①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②在碗上方适当位置放一光屏;

③用手电筒照亮硬币;④在碗上方适当位置放一平面镜;

其中可行的有________。

【答案】①④

【解析】

【详解】当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时,来自硬币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高),故①可行;在碗上方适当位置放一平面镜,可以通过平面镜的反射看到硬币的虚像,故④可行,故可行的是①④。

12.12.如图所示,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经墙上的平面镜反射后,射入游泳池中。

请画出它经平面镜发生反射及进入水中发生折射的光路图。

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过入射点作法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再根据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出其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13.13.如图所示,水里的光源O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P点,折射光线经过A点,请在答题卡图中先通过虚线作图找出水面处的反射点,再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答案】

【解析】

【详解】根据平面镜成像找入射点,作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作出点光源O关于水面的对称点,即点光源O在水面的像O′,由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要过像点O′,连接PO′,与水面的交点就是入射点M。

分别连接OM、MP、MA,可得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

如图所示:

【点睛】此类作图依据是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如果根据反射定律是不能一次找准正好经过P点的反射光线的;而平面镜成像时,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物体的像,所以找出物体的像后,连接像点到P点,则MP一定为其中一条反射光线,进而可作入射光线、折射光线。

14.14.如图所示,一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一束红光平行于BC边从S点射入三棱镜,经AB面折射后,又在BC面发生反射,然后恰好从P点折射后射出。

请画出这个传播过程的光路图。

【答案】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规律和反射定律: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也可以根据平面镜成像作出反射光线)

解答:

光从空气斜入射到玻璃界面上,传播方向改变,当光射到玻璃三棱镜的底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满足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可以根据平面镜成像作出反射光线);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

在作图时,注意先做出法线。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规律和反射定律,一定要熟练掌握光的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的内容,关键是搞清折射角与入射角,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

15.15.小明通过实验研究光从水中射人空气中的现象,下是他根据实验现象画的光路图.改变入射角的大小,他发现空气中的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你猜想,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你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

(2).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析】

【详解】光从水斜射入空气的折射规律是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由此猜想,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的现象是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因为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角就会达到90°,所以折射光线在空气中就没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