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穴位与疾病自己编辑.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06893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穴位与疾病自己编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体穴位与疾病自己编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体穴位与疾病自己编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体穴位与疾病自己编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体穴位与疾病自己编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体穴位与疾病自己编辑.docx

《人体穴位与疾病自己编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穴位与疾病自己编辑.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体穴位与疾病自己编辑.docx

人体穴位与疾病自己编辑

人体穴位与疾病(自己编辑)

1、劳宫穴:

位于手掌心横纹中,仰掌握拳

时中指尖所指处。

按摩此处可以治疗癫痫、呕吐、口臭、呃逆、口舌生疮等。

2、鱼际穴:

位于第一掌骨中

点,按摩此穴可理气、清肺利咽喉,主治支气管哮喘、急性扁桃体炎、小儿疳积及咳嗽、咳血、头痛、胸痛等。

3、

少府穴:

握拳小指尖下即是。

可以治疗心痛、心烦、心悸、遗尿、小便不利等。

4、合谷穴:

取穴方

法:

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

主治疾病:

合谷穴的主治疾病为:

牙疼痛、牙龈疼痛、青春痘、赘疣、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喉咙疼痛、耳鸣、面部神经麻痹、口眼歪斜、打嗝等。

指压“合谷”对于治疗扁桃腺疼痛非常有效,合谷穴不仅能治扁桃腺疼痛,对于牙痛、高血压、面疱也很有效。

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拇指、食指上下捏压6秒钟,然后迅速离开,手指离开时,应保持气已吐尽状态。

如此重复10次,扁桃腺疼痛就可渐渐消除。

5、曲池穴:

取穴方法:

曲池穴位于肘部,寻

找穴位时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

主治症状:

曲池穴的主治症状为:

老人斑、皮肤粗糙、手肘疼痛、眼疾、牙疼;上肢瘫、麻、痛;高血压、贫血等

三里穴、阳陵泉穴、曲池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等穴对糖尿病都有效。

特别是脾俞穴对提高胰脏的功能很有功效。

治疗老人斑、肌肤粗糙,可利用曲池穴、中脘穴、三阴交穴、合谷穴、三焦俞穴等穴。

刺激这些穴道,可调整身体状况,对解决肌肤的烦恼十分有帮助。

要耐心地长期做穴道治疗的功夫。

6、尺泽穴取穴方法:

尺泽穴位于手臂肘部,

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即是此穴。

主治疾病:

尺泽穴的主治疾病为:

喉咙疼痛、感冒、哮喘、肘部疼痛、手臂疼痛、心悸等。

该穴为人体手太阴肺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7、内关穴寻找方法: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

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

主治症状:

内关穴的主治症状为:

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绞痛、月经痛、呃逆、腹泻、精神异常等。

该穴为人体手厥阴心包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指压内关穴止呕吐因小恙引起呕吐,可用中指压内关穴止呕吐,内关穴在掌后二寸处,在两筋之间,压至有酸胀感即说明己中穴位,约1分钟即可止呕吐。

治疗风湿疼痛的穴位及指压法治疗上半身疼痛,以指压“外关”和“内关”最有效。

“外关”位于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

“内关”位于“外关”的反面治。

疗下半身疼痛以指压“百里”最有效。

8、治痒穴寻找方法:

在手腕放下时,从肩

膀凹洼,以垂直线而下,该线与乳头的水平线相交处。

主治疾病:

治痒穴的主治疾病为:

指压此穴,对于治疗湿疹等骚痒类疾病很有疗效,具体指压法请参考本站相关内容:

穴道指压法治疗湿疹。

9、孔最穴取穴方法:

孔最穴位于前臂部位,

前臂内侧,在太渊穴与尺泽穴连线的上4/9处。

主治疾病:

孔最穴的主治疾病为:

哮喘、咳嗽、痔疮、肘部疼痛、喉咙疼痛等。

该穴为人体手太阴肺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该穴的治病穴道疗法有:

治疗哮喘、穴道刺激法治疗喉咙疼痛。

10、列缺穴寻找方法:

列缺穴位于手腕内侧(大拇指侧下),能感觉到脉搏跳动之处。

主治症状:

列缺穴的主治症状为:

指压列缺穴,可以使手动脉及血液流动,对于治疗骨折、伤痕等后遗症非常有效。

该穴为人体手太阴肺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11、阳池穴寻找方法:

阳池穴位于手腕部位,即腕背横纹上,前对中指、无名指指缝。

主治疾病:

阳池穴的主治疾病为:

手腕疼痛、腕部疾病、掉发等病症。

该穴为人体手少阳三焦经上的重要俞穴之一。

12、神门穴定位方法:

神门穴位于手腕部位,手腕关节手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主治病症:

神门穴的主治病症为:

胸痛、便秘、焦躁、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等疾病。

该穴为人体手少阴心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13、中渚穴寻找方法:

中渚穴位于手背部位,小指与无名指指根间下二厘米手背凹陷处,用力按压,会有力量脱落的感觉。

主治疾病:

中渚穴的主治疾病为:

目眩、站立时头昏眼花、耳鸣、肋间神经痛、后颈沉重感。

该穴为人体手少阳三焦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14、少冲穴定位方法:

少冲穴位于左右手部,小指指甲下缘,靠无名指侧的边缘上。

主治病症:

少冲穴的主治病症为:

心悸、喉咙疼痛、胸部疼痛等。

该穴为人体手少阴心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15、口内点主治疾病取穴方法:

口内点位于手掌部位,中指指根中央处即是。

主治疾病:

口内点为人体手掌部位对应全身反射区之一,其主治疾病为:

按摩此穴,对于治疗口腔炎非常有疗效。

16、落枕穴寻找方法:

落枕穴在手背上。

在手背上食指和中指的骨之间,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触摸,从骨和骨变狭的手指尽头之处起,大约一指宽的距离上,一压,有强烈压痛之处,就是落枕穴。

主治症状:

落枕穴的主治症状为:

此穴是治疗睡觉时落枕的特效穴道,因而命名为落枕穴。

17、指间穴寻找方法:

指间穴位于手背,各个手指的分叉处,稍靠手背侧之处。

主治疾病:

指间穴为人体手部的重要穴道。

主治疾病:

指压指间穴,可以治疗手脚冰冷。

18、太渊穴的主治病症定位方法:

太渊穴位于手腕部位,手腕横纹上,拇指根部侧即是。

主治病症:

太渊穴的主治病症为:

指压太渊穴,对于腕部疾病有疗效。

该穴为人体手太阴肺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19、手三里穴定位方法:

手三里穴位于前臂,手肘弯曲处向前3指幅,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用手按就痛之处。

主治病症:

手三里穴的主治病症为:

指压手三里对精神镇定有效,可治疗精神性阳痿;此外,对齿痛、喉肿也很有效。

该穴为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20、足三里穴定位方法:

足三里穴在膝盖下三寸、

胫骨外侧一横指处主治病证:

按足三里穴止胃痛:

胃痛时,用双拇指按揉双腿足三里穴。

待有酸麻胀感后3-5分钟,胃痛可减轻乃至消失。

21、委中穴屈腿时,膝关节后侧也就是窝的位置出现横纹,而横纹的中点处即是委中穴。

委中是治疗腰背病症的要穴。

对于委中应采取点按的方法,一点一放,同时与腿

部的屈伸相配合。

这样做不仅可以治腰痛,还能有效解除腿部的酸麻和疼痛,对一些下肢疾病都有很好的保健护理作用。

22、神门穴神门穴位于手腕内侧(掌心一侧),小指延伸

至手腕关节与手掌相连的一侧,是针灸经常取用的穴位之一。

对于心慌心悸以及失眠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因此,只要想起来,我们都可以用手指按揉此穴,力量不需要太大,也不必追求酸胀感。

23、神厥穴与人体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我们知道,母体中的胎儿是靠胎盘来呼吸的,属先天真息状态,婴儿脱体后,脐带即被切断,先天呼吸中止,后天肺呼吸开始。

而脐带、胎盘则紧连在脐中,没有神厥,生命将不复存在。

人体一旦启动胎息功能,就犹如给人体建立了一座保健站和能源供应站,人体的百脉气血就随时得以自动调节,人体也就健康无病,青春不老。

经常对神厥穴进行气功锻炼,可使人体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

并对腹痛肠鸣.水肿膨胀.泄痢

脱肛.中风脱症等有独特的疗效。

-24、命门穴,为人体的长寿大穴。

命门和我们腹部上的神阙穴,也就是肚脐眼是前后相对的。

在背后正中线的交点(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就是命门。

命门的功能包括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的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命门之火就是人体阳气,从临床看,命门火衰的病与肾阳不足证实多属一致。

经常擦命门穴可强肾固体,温肾壮阳,强腰膝固肾气,延缓人体衰老。

25、天枢穴天枢是胃经上的一大要穴。

位于肚脐旁2寸处,与

肚脐同处于一条水平直线上,左右各有一穴。

主治病症:

点压天枢穴治便秘便秘者在大便时以左手中指压点左侧天枢穴上,至有明显酸胀感即按住不动,坚持1分钟左右就有便意,然后屏气,增加腹内压,即可排便。

天枢是大肠的“募穴”。

所谓募穴就是集中了五脏六腑之气的胸腹部穴位。

因为与脏腑是“近邻”,所以内外的病邪侵犯,天枢都会出现异常反应,起着脏腑疾病“信号灯”的作用。

从位置上看,天枢正好对应着肠道,因此对此穴的按揉,必然会促进肠道的良性蠕动,增强胃动力。

在具体按揉时,可以采用大拇指按揉的方法,力度稍大,以产生酸胀感为佳。

26、涌泉穴

涌泉穴是人体长寿大穴,经常按摩此穴,则肾精充足,耳聪目明,发育正常,精力充沛,性功能强盛,腰膝壮实不软,行走有力。

并能治疗多种疾病,如昏厥、头痛、休克、中暑、偏瘫、耳鸣、肾炎、阳萎、遗精、各类妇科病和生殖类病。

27、阳陵泉位置:

膝外侧下方,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

清利肝胆,疏筋活络,滑利关节。

适用于耳鸣耳聋、胸肋胀痛、半身不遂、下肢疼痛或麻木、膝关节炎、胆囊炎、口苦、呕吐等病症。

28、太溪、复溜复溜取

穴:

取穴时,患者应正坐或者仰卧。

复溜穴位于小腿里侧,脚踝内侧中央上二指宽处,胫骨与跟腱间。

(或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主要治疗:

腰膝酸软、耳鸣耳聋、

潮热盗汗、足跟痛等症状。

两穴用按摩法,效果很好,也无禁忌,常相配而用,哪个穴位敏感就先揉哪个穴,然后再把不敏感的穴也揉敏感了。

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若再同时在肾俞、关元、气海等穴拔罐。

那就真成了一剂安全平和的十全大补汤了。

世人只知鹿茸、枸杞、虫草、河车为补肾佳品,岂知太溪、复溜、涌泉才堪称是生命至宝。

29、

肩井穴:

颈肩腰痛特效穴。

肩井穴在大椎穴与肩峰边线的中点。

和足底涌泉穴在同一条边线上。

颈肩不舒服时可按揉此穴,拇指和四指相对,放在肩正中,一边捏一边往上提,就可以让肩部放松,预防肩颈疾病。

30、环跳穴:

“坐骨

刺环跳”,环跳穴在人的背面(臀部),在这个地方,现在坐骨指的是什么呢,并不是指西医概念上的坐骨这一个部分,而是从腰到腿一个比较大的范围内,由坐骨神经引起来各种疼痛可以找这个环跳穴,上可以治到腰,下可以治到脚,所以在这里发生疼痛要考虑环跳穴。

穴位就是药。

人体经络是个大药库。

我整理了一部分,总

的思路是经常按摩穴位.尽量

用人体大药库自己的药,减少对药的依赖.其实吃药就是通过药的各种性能,通过胃的消化,肝肾的解毒,肠的吸收,提供脏腑特别缺少的各种营养物质元素,使人体阴阳平衡.1、足三里=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

2、气海=当

参;补中,益气,生津。

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

食少,口渴,久泻,脱肛。

3、太溪=熟地;养血、滋阴:

4、照海=生地;清热生津,凉血,止血。

5、复溜穴=六味地黄丸。

肾阴虚可以并能阴阳双补.6、太溪+复溜=十全大补汤.太溪、复溜两穴合用按摩法=十全大补汤.7、太冲穴+阳陵泉=逍遥丸:

按摩患者肝经的太冲穴和胆经的阳陵泉=逍遥丸。

8、神

门+大都穴=牛黄清心丸:

先按摩心经的神门穴,再按摩脾经的大都穴=牛黄清心丸。

9、少府穴=牛黄清心丸。

10、尺泽+复溜=麦味地黄丸。

按揉肺经的尺泽,加上肾经的复溜=麦味

地黄丸。

11、风门+孔最=通宣理肺散:

按摩膀胱经的风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加上肺经的孔最就是通宣理肺散=通宣理肺散。

12、内庭穴=牛黄解毒丸。

13、中府=补中益气丸。

14、太白+商丘+太冲=补中益气丸:

只要按么太白、商丘、太冲三穴合用=补中益气丸。

15、太渊穴+商丘穴=参苓白术丸:

肺经的太渊穴,脾经的商丘穴=参苓白术丸(这两穴合在一起来用,补肺健脾,功效显著。

太渊与商丘就是免费的参苓白术丸。

参苓白术丸,健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