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破解看病难的思考和建议.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67626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破解看病难的思考和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破解看病难的思考和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破解看病难的思考和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破解看病难的思考和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破解看病难的思考和建议.docx

《关于破解看病难的思考和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破解看病难的思考和建议.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破解看病难的思考和建议.docx

关于破解看病难的思考和建议

关于破解“看病难”的思考和建议

以创新解难题以改革求发展―--对整合卫生资源,破解“看病难”的思考与建议县委:

3月30日下午,上官书记在座谈会上宣布了一个重要的决策信息:

县委将在三次全委会上对工作思路和战略重点进行微调,把“看病难”作为要破解的农民“四难”之一难;4月6日代市长刘强在我县调研时强调,“要整合农村医疗卫生资源”。

我作为卫生事业第一线的领导干部,听了后,精神为之一振的同时感到肩上沉甸甸的。

半月来,良心和责任促使我认真而焦虑地思考了一些问题。

现将一些尚未成熟的想法和建议汇报给领导,供县委、政府决策时参考。

一、整合卫生资源,解决“治病难”问题的客观必然性党的“十六大”响亮地提出新世纪头20xx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明确指出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扭转工农差别、城乡差别扩大趋势”。

要使全面建设小康惠及8亿农民,保障他们身体健康则是重要的方面,因而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县委提出来这项工作,是正逢其时的。

这件事如果早几年,是没人理你的,现在在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当中把卫生工作特别是农村的卫生工作提上日程,非常现实,也非常及时。

首先,符合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要求,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医疗卫生事业历来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政府为加强我县农村卫生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县农村基本上解决了缺医少药的问题,在防治传染病、地方病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农民健康水平和平均预期寿命有了很大提高,为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提高劳动力素质发挥了重大作用。

但是农民健康保障状况堪忧、农村医疗卫生落后的现象不容回避。

抗击非典的斗争使我们深刻认识到:

卫生事业已经不只是单纯的医疗和健康问题,也是影响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实现经济与社会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协调发展。

健全公共卫生体制,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就是坚持全面的、科学的、城乡统筹发展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人民群众的最基本需求,发展卫生事业,特别是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我们党和政府第一位的责任。

健全公共卫生体制,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公共利益的最基本措施,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其次,符合我县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的现实状况:

一是农村100%的农民要自费看病,全县还没有建成初级医疗保障体系,离全面小康所要求建立比较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二是由于农民健康保障事项牵涉到国家财政投入和农民减负等一系列政策性问题,不是哪某个部门能单独解决的,故近几年对农村卫生医疗体系建设没有具体的动作,导致农村医疗保障工作实际处于“真空地带”。

三是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合理,拉大了城乡差距。

约占全县总人口20xx年,全县农民平均纯收入由780元增加到2800元,增长了不到3倍,而同期卫生部门统计,农民每人次平均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分别由10.9元和473.3元,增加到79元和2891元,增长了6.2倍和5.1倍。

.医药费用迅猛增长,大大超过了农民承受能力,导致农民的医疗保障需求严重不足。

“小病撑,大病抗,重病等着见阎王”,“病人医院一躺,家里一头牛白养”,是农民对当前农村健康保障体系的通俗描述。

综上所诉,可以说当前农民医疗保障较20xx年代有较大倒退。

再次,符合当前全县医疗卫生改革的客观要求:

从我们县的具体情况看,农村卫生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改革任务更大,尽管我县在乡镇卫生院的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全省排序并不落后,但机制不活、投入不足、人才匮乏、设备简陋的落后状况仍然存在,并没有得到明显改观。

一是乡镇卫生院人才缺乏与人员富余并存。

由于卫生院条件差,技术环境落后,政府又缺乏可操作的优惠政策,高层次人才“下不去”、“留不住”;近亲繁殖,子女不管是退伍兵还是初中生一股脑接班,一旦进入卫生院,便端起“铁饭碗”,占据了工作岗位,造成用不上的人出不去,急需的人才进不来的被动局面。

从人才层面上严重制约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是乡镇卫生院产权不明晰,乡镇卫生院属于县办县管的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其资产是国有资产,但它虽是事业单位,资金却无保证,导致政府无钱投入,个人不愿投入,集体不该投入,从而使绝大多数经营困难,职工利益无法保障;卫生经费的投入远远尚未达到国家所规定的占国民生产总值5%左右的要求;受财政投入不足、补偿经费不到位因素制约,预防保健工作也落得不实。

三是由于卫生院的医疗设备和技术力量落后,群众小病找村医,大病到县市级以上医院,部分农民因掏不起钱而有病不医;也由于预防保键得以加强,传染病发病率低,病源相应减少,使得卫生院业务量大幅减少,多数卫生院的病床使用率不到20%。

除了卫生院,还有自成体系的计生指导站等机构,造成了农村卫生资源配置不当,资源不足与业务量不足的现象并存。

四是卫生监督执法机构不健全,体制不顺,手段落后,执法能力不强;农村医疗市场监督管理等方面还不到位,存在着一些行医人员水平差、治疗手段落后、无证行医、假冒伪劣药品流入农村医疗市场等情况,农民群众就医环境还不够理想。

五是卫生改革步子迈得还不够大。

许多卫生院效益低下,无法按时发放工资,房屋建设维修、设备更新换代、人才培养、专科建设等只能等待省市县拨的一点有限的资金去应付。

处于求生存难,求发展更难的状态。

养成依赖上级“皇粮”的惯性与惰性,没有压力和动力,养懒了人,养没了本事,最后耗光了家底。

人事制度改革进展十分缓慢,医疗机构普遍存在畏难情绪,求稳怕乱,推进力度不大;六是卫生系统干部职工思想解放不够,卫生行政部门职能转变不够到位,还没有真正从“办卫生”转变到“管卫生”上来;一些医疗卫生单位的行业作风有待改进,人民群众对医疗质量和服务态度还不十分满意。

大家现在都在谈弱势群体,如果说部门当中弱势的话,我觉得卫生部就是个弱势的部门。

二、从科学统筹发展观出发反思医疗卫生事业的巨大差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卫生事业发展的经济环境、体制环境、社会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卫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但是,当前卫生改革与发展相对滞后,出现了几大极不适应的“症状”:

卫生医疗服务现状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不相适应;疾病流行模式日趋复杂,现行卫生服务体系与疾病预防控制要求不相适应;现行卫生管理体制与经济体制不相适应。

国际上通常用两个指标来反映和比较一个国家国民的健康状况。

一是平均期望寿命,一是婴儿死亡率。

谈到这两项指标,我们往往会很自豪地指出,我国的平均寿命己从解放前的35岁上升到20xx年的71.8岁,高于世界平均寿命的改善。

当经济增长的成果为全社会各阶层共享时,公共福利当然会得到改善。

然而,当经济增长的成果为某些社会阶层独享时,不管增长的速度有多快,它都不可能改善全社会的公共福利状况。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早在七十年代就引起了发展研究学者的注意。

只可惜,我们在过去二十年里埋头一心一意谋发展,人们的行为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也从44%下降到24.5%。

反过来,居民个人医疗卫生支出的比重节节攀升。

从农村说,合作医疗取消之后,农民的医疗费用是100%由个人承担。

换句话说,过去这些年我国卫生总费用的增长主要是由居民个人负担的。

怪不得老百姓觉得医疗卫生的负担越来越重。

与其它国家进行比较,我们发现,我国的医疗卫生领域恐怕是世界上最市场化的之一。

以前,有些人总是以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来反对政府对医疗卫生包揽太多.,这种托词实际上没有任何道理。

20xx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3%,略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5%的下限。

其中居民个人支出部分占60.6%,而这一比例在发达国家是27%。

既使排除发达国家,这个比重在其它国家也低得多,包括最不发达国家。

如果世界上最穷的国家都能由政府负担近六成的医疗卫生费用,经济欣欣向荣的中国有什么理由做不到呢?

对经济增长和市场的迷信造成了指导思想的偏差。

如果说在八十年代,指导思想的偏差还没有明显后果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恶果已越来越明显。

结果,虽然经济繁荣了,种种危机却此起彼伏。

具体到公共卫生领域,前一种迷信导致了政府失职,即该由政府承担的责任政府没有承担起来;后一种迷信导致了市场失灵,即市场对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既违反公平原则,也效率低下。

2,重医疗、轻预防:

卫生防疫体系不堪一击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很长时期里,政府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和消除传染病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

当时的口号是预防为主.通过一方面推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另一方面采用低成本的医疗技术,我国得以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保证人人享有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创造了名满天下的中国模式。

广大居民,尤其是农民无需支付高额费用就能享受到基本卫生保健服务。

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广泛可及性和公平性大大改善了中国城乡居民的健康状况。

然而,进入20xx年代以后,过去成功的模式被人贴上了平均主义和低水平的标签,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也悄然从农村移向城市、从重预防移向重医疗,从低成本[7]人每年补助120xx年代,至今,虽有许多改变,但其基本构架仍是原有的,也就是说,比起中国社会的其他方面,近20xx年来,它缺乏本质性的改变。

我国的改革除了在经济体制方面推进外,在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住房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以至在政府职能转换、党政机关领导方式等方面也都有所推进,而在卫生体制方面则少有动作,更少有为人赞许的成效。

它在我国属于改革相对滞后的部门和领域。

不但在组织结构上基本延续了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体制,在行为、思维方式上延续了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习惯,就是有关改革的思路也只停留在20xx年代。

卫生体制是计划经济的最后一块堡垒。

卫生系统自己在20xx年代推进的改革是从调整分配机制,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效率开始的,希望以此来改变卫生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和内部运行机制。

这种目标的确定,从一开始就把利益和效率放在了不恰当的位置,忽略了卫生系统在社会体系结构中的不同其他系统、部门、领域的品性和现代国家对人的健康权的责任。

结果带来了医生开大处方、多用高新仪器检查,医院乱收费,以及医院和药厂间的药品回扣,医务人员和患者间的红包等问题日益严重。

医疗费不断上升,医德下降。

至20xx年,国家把医药行业列为预防职务犯罪的八个重点行业和领域之一。

以加强管理,产生效益为目标,在医疗卫生机构推行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并没有使医院成为具有自我约束力和自我激励机制的事业法人。

相反使医院兼备了两种体制的弊端。

同时,多种经济成分办医,也未能改变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卫生资源的匮乏,反使更多的资源拥向收益高的医疗保健服务。

因此,县委、政府必须尽快把卫生改革列入议事日程,在不违背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允许和支持卫生行业采取比其他行业更加灵活的政策,探索加快发展的新路子。

下步医疗卫生改革应依循以下思路:

一、医疗卫生改革应主要从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着手,但将医疗卫生改革纯粹纳入市场经济--商品竞争,是不全面和不确切的,而且,可能将卫生改革引向歧途。

将医疗卫生纳入纯商品竞争机制,必然使卫生服务受到拜金主义冲击,一味追求高收入和诱发不正之风,使医疗卫生的福利性和保障性被遗弃。

二、加强医疗管理方面的政府职能,包括对公共卫生、公立医院的管理;对非公立医院的监督,对自然垄断的管制;建立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机制,如药检、医生资格、技术质量的监督等。

三、增加公共卫生投入,将公共卫生作为重要的财政支出项目,重点关注老年人和低收入者,完善“紧急救助功能”,其中特别要加强农村医疗体制的改革。

四、医疗服务对外开放,大力引进民营资本、国外资本,依靠竞争提高服务质量并使医疗价格趋于合理化。

五、建立由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有关部门要实行分工负责制。

县委办、政府办、人大政协科教办等综合部门要加强政策调研和方案论证,牵头制定相关政策;卫生部门要做好对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破解农民看病难问题的指导和监督检查;计划、财政部门要认真落实农村卫生补助政策,并会同卫生部门制定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合理配置农村卫生资源;农业、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支持并指导合作医疗等多种形式的农村健康保障办法的建立;药品监督部门要加强农村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人事、编制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和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价格主管部门要会同卫生部门加强对农村卫生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的监管;税务、工商部门要认真落实税费优惠政策;教育部门要把中、小学健康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宣传、文化部门要加强对有关农村卫生改革政策、公共卫生知识的宣传。

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促进农村卫生工作全面发展,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

其他,如卫生内部需要解决的人员素质、改善环境、行风建设、行政职能转变等问题,受篇幅限制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思考与建议仅供领导决策参考。

有不当之处望批评指正。

县卫生局党委**20xx年4月25日

关于破解“看病难”的思考和建议

[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